《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感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总结,感想
署名:
摘要: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学习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之后的收获与感想。
关键词: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监察制度与道德约束;检索数据库。
一:引言
就个人理解分别对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阐述了自己的感想与理解,并写了一些收获。
二: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感想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学习完了。在这几周的学习中,虽然我不能说我将学术规范了解得多深,毕竟我还是个大一的学生,但是通过学习,我还是受益良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论文写作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我以前的理解当中,从没有以为论文写作需要一种非常规范化的模式,我想,学校在大一就安排这门课程,就是为了转变大家过去对论文写作的错误认识,点燃大家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其次是为了鞭策大家再接再厉,指引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觉地研究和探索,提早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我觉得,这门课的关键就在于“规范”二字,一篇论文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了它的质量。我想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另外,题目的好坏决定了它是否容易被检索到,所以题目一定要简单明了得表达出论文的主要话题。
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却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在季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中,我们还了解到应该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尤其是论文数据库,那是学校巨资买来的资料,但是很多本科学生根本不会利用,甚至有很多学生根
本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所以我很庆幸学了这门课。
4.建议
谈谈对学术规范这门课程的建议吧,我认为学校把这门课放在大一的通识课很不错,只占用了几周的时间,不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而且,先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
的认识,今后再学习时,印象就会更深刻。今后写论文就会少遇到些麻烦,这尤其对决定
考研的学生很有帮助。我觉得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最好可以拿一些论文作为例子,让学生找
出其不规范的地方。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有意识得去注意,不范类似错误。
对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学习,我有了很多感想,写作时首先就要思路清晰,格式要
规范,有条有理地写。作为软件工程的学生,今后肯定需要写科技论文。我学会了检索信息、收集材、电脑排版和论文格式等多方面各种知识。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有些资料是要
自己去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概括,在写作时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总结
学习了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让我对于论文的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助于我在今后
的学习生涯里阅读论文,或者写作论文,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也意外的知道了可
以在图书馆阅读电子期刊。除此之外我还了解了一些课外的小知识。了解了哪些期刊有
价值,比如NATURE,SCIENCE。
总之,虽然我本科的专业是属于经济管理类的,但是在现在的知识型社会只有学会
学习才最能帮助自己的发展,而学习这门选修课恰恰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高兴有幸选到了这门课。
学术不规范行为
例一:中戏博士、副教授倪骏的抄袭剽窃
倪骏著《中国电影史》,中央戏剧学院系列教材之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出版。此书基本上是对他人著述不加注释地挪移拼贴。据不完全统计,仅抄袭原中国艺
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陆弘石著述的地方就有34处:序言P3,P16,P19,P20,P28,P29,P80,P81,P82,P83,P84,P85,P86,P87,P92,P94,P95,P96,P108,P112,P113,P114,P118,P120,P124,P125,P126,P138,P139,P140,P155,P164,P165,P210。这34处抄袭剽窃的内容,主要出自陆弘石《中国电影史》(文
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汤晓丹创作生涯研究笔记》(《当代电影》1999年第
4期)《在银幕上书写民族经验》(《中国文化报》1999年4月23日)、《时代和
心灵的感光》(《中国文化报》1999年10月29日)等著述。
请看她是怎样抄袭陆的《汤晓丹创作生涯研究笔记》一文的——陆文共分七节,
倪抄的是陆文的第六、七节的文字。抄的办法是打乱陆文的结构,将其重新组织编排
进自己的电影史的表述之中。
在陆文第六节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对汤晓丹解放后的创作做了这样的介绍:“与
同代导演相比,进入新中国的汤晓丹似乎是个‘奇迹’——面对新的生活和新的题材,他的创作依旧高产而且优质。”接下来,在第二自然段中,陆对当时的意识形态背景
和上海来的老电影人做了这样的评说:“我们知道,在新中国前期大力提倡拍摄‘工
农兵电影’的意识形态氛围中,从国统区来的‘老’影人们因为需要‘改造’,无形
中是受到排拒的。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第二代’们的艺术生命力普遍呈
现出萎缩之势(有时是数量意义上的,有时是质量意义上的)。那么,是什么使汤晓
丹比同时代的其他导演获得更多的拍片机会?又是什么使他在保持如此旺盛的创作生
命力的同时不断有佳作问世?”
这两个自然段被倪骏腰斩为两截,分别挪移到了她的《中国电影史》第五章第二
节的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请看倪书第124页的文字:“在新中国前期大力提
倡拍摄‘工农兵电影’的意识形态氛围中,从国统区来的‘老’影人们因为需要‘改造’,无形中是受到排拒的。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第二代’们的艺术生
命力普遍呈现出萎缩之势(有时是数量意义上的,有时是质量意义上的)。”这里,
倪书只是去掉了“我们知道”四个字和“那么”后的两个疑问句。在第六自然段(第125—126页)中,倪将陆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搬来,并把陆文第二自然段的疑问句改装成了一个肯定句:“与同代导演相比,进入新中国的汤晓丹似乎是个‘奇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