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合集下载

食品的化学品污染与危害

食品的化学品污染与危害

食品的化学品污染与危害
A 食品污染是指食物或食品在养、生、加、运、储、销、烹等各环节混入、掺入、残留或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并进入正常食物或食品的过程。

食品污染是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根源。

食品污染按其污染物性质分为化学性、生物性和物理性三大类。

本节先回答什么是化学性污染。

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就称为化学污染。

常见的食品化学污染有以下几类。

农药和兽药污染
农药是指用于防制危害农、林的病、虫、草、鼠害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农药按其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粮食防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灭鼠药等;若按其化学组成则又可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菊酯类等。

兽药是指用于防治、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制定有应用规范的一类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兽药分为抗生素类,驱肠虫药类、生长促进剂类、抗原虫药类、灭锥虫药类、镇静剂类和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农药和兽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农药直接污染食用作物,如对蔬菜直接喷洒农药;农药通过灌溉用水污染水源,造成对水产品的污染,如鱼、虾;土壤中沉积的农药造成对食用作物的污染。

超标使用农药,。

第二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共34张PPT)

第二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共34张PPT)

二、 理化性质和化学反响
❖ 1、 N-亚硝胺
❖ 低分子质量的亚硝胺〔如二甲基亚硝胺〕在常温下为黄 色油状液体,高分子质量的亚硝胺多为固体,二甲基亚硝胺 可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其他亚硝胺那么不能溶于水,只能溶 于有机溶剂。 〔1〕水解 〔2〕形成氢键和加成反响 〔3〕 转亚硝基〔4〕 复原〔5〕 氧化〔6〕 光化学反响
3、致畸作用
❖ 4、致突变作用
四、亚硝胺对食品的污染
1、 N-亚硝基化合的前体物污染 ❖ 中毒机理 铊在体内与蛋白质或酶的巯基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病变,病变可累及大脑、小脑、脊髓和外周神经。 〔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⑵ 胺类 1、 毒性 PAH急性毒性为中等或低等毒性
❖ 内吸磷〔1059〕为4~10mg;
三、有机磷杀虫剂
❖ 1、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 作用机制: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 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组 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 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慢性作用:胆碱酯酶不能复能,可以引起迟发影响, 如引起周围神经和脊髓长束的轴索变性,发生迟发性 周围神经病。
2、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使用造成的污染 镉还可能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有关
❖ 第五节食品的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
3、加工过程和包装材料的污染 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一4般〕病❖蛋症类:〔头5痛〕、鱼疲类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二、食物链与生物放大作用 3⑴、鱼砷,❖对肉人制体品健中康的的亚影硝响胺 ⑵乳制品中的亚硝胺 ⑶蔬菜水果中的二甲基亚硝胺 ⑷啤酒中的亚硝胺 ⑸霉变食品 ⑴一胃般癌 病❖与症食:重道头癌痛金、⑵疲肝属乏癌、不注意力易不集降中、解健忘,等。生物半衰期长,有时即使环境中的浓 度很低,也可通过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使人类的食 当O原子被NH取代时,称为N-亚硝基脒,当R2被NH2取代时,称为N-亚硝基脲。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什么是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虫卵等对食品的污染而影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这里所说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细菌及细菌毒素、霉菌及霉菌毒素等。

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对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原料品种多、来源广,细菌污染的程度因不同的品种和来源而异;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三是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污染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几种。

常见的易污染食品的细菌有:假单胞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芽胞杆菌与芽胞梭菌、肠杆菌、弧菌与黄杆菌、嗜盐杆菌与嗜盐球菌、乳杆菌等。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约有200余种,不同霉菌的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作用也不同。

与食品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岛青霉素、黄天精、桔青霉素、层青霉素、单端孢毒素类、丁烯酸内酯等。

霉菌及霉菌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人体中毒。

霉菌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的谷物由于霉变不能食用。

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通过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等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往往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分、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有效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减少霉菌和毒素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什么是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称作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目前危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类如苯并(a)芘、N-亚硝基化合物等化学污染物。

不合格的食品加工工具、以及滥用食品容器和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也是引起食品化学污染的重要因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 至少在两个地区的膳食暴露量显著高的食品〔如 可能占膳食总暴露量的5%以上〕,需要在国际 贸易中设立特别最高允许限量
• 尽管由某一食品造成的膳食暴露低于膳食总暴露 量的5%,该最高允许限量对食品污染和环境监 测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2.5 物理性污染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 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平安 问题。
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
• 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农药的平安使用规定; • 严禁使用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等〕; • 限制农药的使用剂量; • 制订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
准; • 加工时选用符合农残标准的原料,或采用一
定加工措施去除农药。
2. 4.4 食品添加剂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定义: •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水污染对人群安康的危害,主要 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资源和食 用受水污染的鱼类、粮食、蔬菜 等引起土壤污染对食品安性的影响•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大致可以分 为:重金属污染、农 药和有机物污染、放 射性污染、病原菌污 染等多种类型。
食品化学物分类
1.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2. 有意参加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 3. 无意或偶然进入食品的化学物质:污染物
小调查
• 你留意过塑料瓶底部的数字并知道它的含 义吗?
• A. 一直有留意,并知道它的含义
• B. 有留意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C. 没留意
谢谢大家!
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参加食品 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参加食品 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 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第一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一、食品的生物性危害1.1 食品的细菌污染1.1.1 安全食品与有毒有害食品- 安全食品:指的是在正常食用情况下,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这些食品通常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

- 有毒有害食品:指的是含有有害物质或微生物,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短期或长期危害的食品。

这些食品可能由于生产、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而受到污染。

1.1.2 微生物与细菌-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变质和食物中毒。

1.1.3 污染食品的细菌来源及途径- 来源:细菌可能来源于土壤、水体、空气、动物肠道、人体、食品加工设备等。

- 途径:- 原材料污染:动物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细菌污染。

- 加工环节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或设备不洁而受到细菌污染。

- 运输和储存环节污染: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因环境条件不当而滋生细菌。

- 销售环节污染: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因交叉污染而受到细菌污染。

1.1.4 引起食物污染的细菌及其预防- 常见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

- 预防措施:- 严格原材料验收,确保原材料来源可靠,无污染。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遵守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如手部卫生、设备消毒等。

- 保持食品储存和运输环境的清洁和适宜温度。

- 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

1.1.5 食品的真菌及其毒素污染- 真菌:是多细胞微生物,能够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真菌毒素。

- 污染途径:真菌污染通常发生在粮食、坚果、干果等食品中,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

1.1.6 食品的病毒污染-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食品传播,引起人类疾病。

- 污染途径:食品病毒污染通常通过食物处理者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定义
化学性污染主要是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氰化物、有机磷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由于化学物质(化学品)进入环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

即因化学污染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大多是由人类活动或人工制造的产品,也有二次污染物。

造成化学性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农业用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和使用不当。

(2)使用不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

(3)使用质量不合卫生要求的包装容器,如陶瓷中的铅、聚氯乙烯塑料中的氯乙烯单体都有可能转移进入食品。

又如包装蜡纸上的石蜡可能含有苯并(a)芘,彩色油墨和印刷纸张中可能含有多氯联苯,它们都特别容易向富含油脂的食物中移溶。

(4)工业的不合理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在生产、加工等过程都可能会造成污染,食品一旦被污染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2.抗微生物药
抗生素 合成类抗菌药物(化学治疗药物)
毒抗性生、素过残敏留性对与人超体过敏的性影响
增加某些细菌的抗药性 改变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环境
3.抗寄生虫剂
驱虫剂 抗球虫剂
4.激素与其它生长促进剂
生长激素 性激素 甲状腺素、类甲状腺素及抗甲状腺素 人工合成的同化激素
另一类:运动抑制剂
咔唑心安等肾上腺阻断剂
空气 施用农药
土壤
呼吸道
饲料
家畜
畜产品(乳、蛋、肉)
农作物(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
江、河、湖
鱼、虾、禽类等 浮游生物、水禽





附图 残留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三)常用农药的残留及毒性
1.有机磷农药:我国使用量最大(敌敌畏、乐果、 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杀虫剂)
① 脂溶性(fat resolvabale); ② 不稳定性(instability):易分解。
搅拌(whisk);
⑤ 精制(refine)(油脂精炼、 粮谷精加工等);
⑥ 发酵 (zymosis); ⑦ 烹调(cook); ⑧ 罐装(tin)等。
(五)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措施
1.加强农药生产和经营管理 :
《农药管理条例》( 1995 )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994)
根据调查研究确实证明了其毒性及可能对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我国1983年 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1984年停止使用。虽然已停用十几年,但由于其化学性质 的稳定性,在外环境中还会有较长时间的影响。1992年有人作了10年前后的对比, 发现食品中残留量仍很高,所以仍然值得注意。

食品化学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化学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化学污染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和减少食品化学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等所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强化食品安全的整体管理。

第五条餐饮企业应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含量,确保食品安全。

第六条食品销售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保证销售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第七条食品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第八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和设施,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第九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第十条恶意制造、销售、使用受污染食品的行为,依法进行惩处。

第二章食品化学污染管理第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遵循“先预防、再控制”的原则,预防和控制食品化学污染。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原料供应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控制化学物质的含量和使用标准。

第十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管理,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化学污染的监测,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记录档案。

第十六条餐饮企业应当购买食品原料时,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拒绝使用有质量问题的原料。

第十七条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控制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含量。

第十八条餐饮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操作流程,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第十九条餐饮企业应当对从事食品加工操作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十条食品销售企业应当定期检查进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拒绝销售有质量问题的食品。

食品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染色馒头事件 2011年4月初,《消费 主张》节目指出,在 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 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 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 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 种馒头,高庄馒头、 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被曝系染色制成,加 防腐剂防止发霉。馒 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 超市的日期,过期回 收后重新销售。每天 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 华、华联、迪亚天天 等30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 以减缓重金属吸收的速度,在肠道内 与铅结合形成不溶解的、不被吸收的 复合物,而随粪便排出。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以及食物的营 养平衡。机体营养况良好的情况下, 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抵抗 外来有害物质的侵害,或缓解毒性。 3、 适当增加无机盐的摄入。可以抑 制有害金属的吸收,或减轻有害金属 的危害。 4、控制脂肪的摄入。过多的脂肪可促 进其毒作用。 5多喝茶、多吃豆类。茶多酚能与重金 属形成络合物而产生沉淀,有利于减 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豆类也 富含酚类物质。
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 2005年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以《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 鲜膜转道中国》为题报道称,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含有致癌 物质,而且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 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 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对人体危害较大。PVC保鲜膜在国 外已禁用,而我国一些超市的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 仍然大量采用PVC保鲜膜,LG、三菱、三荣这3大品牌占据了 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它们主要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
苏丹红染色脐橙 2010年12月16日,沈阳晚报对华润万家超市三经街店出售的 散装脐橙涉嫌含有苏丹红进行了报道。12月脐橙大量上市,一些颜 色过分鲜美,油亮亮的脐橙其实是经过染色、打蜡“美容”过的。 记者随即在市面和水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市面上确实存在染 色脐橙。变身后的脐橙比变身每斤前贵了一块钱。许多商家为了追 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专家表示,食用染色水果会损害脏器,严重 时还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第二章 食品的污染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可修改版ppt]

第二章 食品的污染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可修改版ppt]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人们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特点: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
被细菌污染,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造成。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3个类型: (1)感染型 因病原菌污染食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随同食品进入机体后,
直接作用于肠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 链球菌食物中毒等。 (2)毒素型 由致病菌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因食入该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 如:葡萄球菌毒素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等。 (3)混合型 某些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的直接参与和其产生的毒 素的协同作用,因此称为混合型,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 中毒。
6、有毒化学制品
有毒有害的化学制品不能贮存在靠近食品地方。 事实上,只有清洁剂能和食品贮存于同一地点, 但清洁剂必须贴有十分醒目的标签。
第二节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请您思考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有什么特点? 食用了带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造成呕吐
属于食物中毒吗?
3、家禽产品
生产过程中家禽极易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特别是在除去羽毛和内 脏的过程中,微生物能污染整个胴体。加工过程中工人的手、手 套和其他工具也有可能导致沙门氏菌的传播。
4、海产食品
海产食品是微生物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而且在收获、加 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5、配料
配料(尤其是调味料)可能是有害微生物或潜在有害 微生物和毒素的传播工具。
2、食品加工人员
在所有导致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因素中,食品加工人员是最 大的污染源,如果加工人员不遵守卫生操作程序,就会将其在工 作和所在环境中接触到的腐败微生物和病原菌传播到食品上。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职 ③、致癌性:
业 肝肿瘤、白血病。
学 院
⑵、在食品中的残留:
禽畜肉、蛋、奶、水产等动物性食品残
留较高。
⑶、中毒预防:
①、食品中DDT、六六六的去除:
去皮壳:如粮食去皮、水果削皮;
加热:通过加工去除。
②、制订允许残留量。P71
广 州
1.7、有机磷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城 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乐果、
吸吸入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沉着肝、肾,
广 造成伤害。而有机汞如甲基汞有畜积作用,
州 在人体的半衰期70天,在脑中245天。
城 市
中毒症状:主要与血液进入大脑,使
职 肢体端末和口唇周围麻木刺激有疼痛感,
业 学
出现手部动作、知觉视力等障碍、语言、
院 步态失调,严重者全身瘫痪,精神紊乱。
品种
粮食(成品 粮)
广 镉污染的食品有:甜菜、洋葱、豆类、
州 萝卜易受污染;海产品、动物肾脏镉的
城 市
含量较高。特别是烟叶和贝类,镉含量
职 最高。镉的污染来于采矿、冶炼、电镀、
业 学
蓄电池、油漆、颜料、陶瓷工业的“三
院 废”。
(2)、镉对人体健康危害:长期摄入含镉
量较高的食品,引起慢性中毒,在机体内
的半期为10~35年,主要沉积于肾和肝,
学 气象条件: 院 植物种类:
⑵、农药沉积在土壤中,经植物根系摄 入植物体内。
喷洒农药:10~20%吸附或黏着;
40~60%污染土壤。
⑶、生物富集。
广 水产生物,富集——有机氯、汞砷制
州剂
城 市
⑷、喷洒农药对空气水体的污染:
职 进入大气层。如北极、南极有DDT。
业 学

13.食品的化学性污染-NOC

13.食品的化学性污染-NOC
2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基本结构: N-N=O 目前发现300多种,90%有致癌性 1954年,发现主要是肝脏损害,坏死和继发性
肝硬化;1956年证实致癌性。
3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一、分类、结构和理化性质
N-亚硝胺(n-nitrosamine)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又名亚硝胺。 是对动物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
– 可诱发动物的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肺癌等 各种癌瘤。
还不能完全证明其与人类的肿瘤有关, 但其是引起人类胃、食道、肝和鼻咽癌的危险因素。
➢ 胃 可能是主要部位。 ➢ 口腔 尤其是口腔卫生不良时,含羰基的化合物
在中性条件下,催化亚硝胺的合成。
12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四、体内代谢
代谢: ➢ 亚硝胺类主要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生
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 ➢ 亚硝酰胺类为直接致癌物和致突变物,不经体内代谢
14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五、 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
3.致畸作用 ➢ 亚硝酰胺对动物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存在一定的剂
量-效应关系 ➢ 亚硝胺的致畸作用很弱 4.致突变作用
15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五、 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
致癌:有流行病学资料,但是没有直接证据。有可 能通过胎盘致癌。
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是: 硝酸盐、亚硝酸盐(俗称硝) 胺类(主要是仲胺和酰胺-蛋白质的分解物)
5 | 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9.3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1

9.3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1

(2)慢性毒性和“三致”作用 长期摄入含兽药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这 些兽药及其代谢产物可不断在体内蓄积,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 性作用。如磺胺类药物能破坏人体造血机 能,还可引起肾损害。四环素类药物能与 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能 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 退。已发现许多兽药有“三致”作用。食 用含大量雌激素类兽药残留的食品,还可 能干扰人体内源性激素的正常代谢与功能。
3.使用农药和兽药的利与弊 减少农作物和畜禽类的损失、提高 产量,提高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食物供应是 使用农药和兽药产生的最大效益。 农药的使用对于提高绿化效率、减 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改善人类和 动物的生活居住环境等也起到了良 好的作用。兽药的使用对于控制畜 禽类的疾病、促进生长、增加动物 性食物的供应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 由于施用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 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和土壤,成 为环境污染物。农作物便可长期从 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尤其是从 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农药。其吸收 量与植物的种类、根系情况和食用 部分,施用农药的剂型、方式和使 用量,以及土壤的种类、结构、酸 碱度、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含 量等因素有关。
8.常见兽药残留的毒性
(1)急性毒性 大多数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量一般 都很低,食用后不产生急性中毒。但由 于某些药物毒性较大,以及过量使用和 非法使用禁用品种等原因,亦可导致急 性中毒,如1998年香港发生的因食用内 地输入的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的猪内脏而发生的急性中毒事件和其后 几年国内许多地区相继发生的类似事件。 过量摄入氯霉素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 合征”,并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 素等大环内酯类亦可致急性肝损伤。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滥用药物
用药不当,如品种、剂型、剂量;长期用药;不遵守 休药期的规定;在饲料中加入某些抗生素等药物来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使用违禁或 淘汰的药物
使用违禁的己烯雌酚而使甲鱼和鳗鱼长得肥壮; 使用孔雀石绿为预防和治疗多宝鱼鱼病
违规使用饲 料添加剂
加入盐酸克伦特罗增加瘦肉率,减少肉品的脂肪 含量
(三)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毒性
(3)过敏反应
青霉素
四环素
磺胺类
过敏反应
呋喃类
氨基糖苷类
(4)产生耐药菌株和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抗 生
动物
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 希菌等产生耐药菌株,其抗药性

R质粒可在细菌中互相传播,从

而发展为多重耐药


人经常食用兽药残留量高的动物

性食品,产生耐药菌株,影响肠
大 量 使 用
人类
道菌群的平衡,肠内的敏感菌受 到抑制或大量死亡,而某些耐药 菌和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chemical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 in food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化学性污染
退菌特和福美胂药袋包裹苹果 果农正用勾兑好的膨大剂蘸泡猕猴桃嫩果
化学性污染
上海某超市被央视曝光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食品化学性污染的特点
污染途径繁杂,涉及的 受污染的食品外观一般无明
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 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
兽药使用单位应当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建立用药记录,确 保动物及其产品在用药期、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 ◎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 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 ◎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 物。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样食品增添剂及病虫害和牲畜疫病所惹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惹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资猜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惹起的。

化学性污染物的主要类型有:(1)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2)食品容器、包装资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3)滥用的食品增添剂(4)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5)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各样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根源。

当前生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 1400 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 40 种左右。

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绝大部分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有致癌性,致畸性,而且都是经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对人体可能造成不一样程度的伤害,如长久摄取含镉量高的食品,会惹起慢性中毒,并致使肾功能伤害,肺气肿等;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等食品增添剂,其自己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惹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含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生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经过食品进入人体,进而惹起病症。

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芬芳烃的总称,现在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类东西的数目相当大。

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影。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娇艳色彩,可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拥有毒性。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采纳相应的举措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

营养食品与卫生-第二章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营养食品与卫生-第二章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2020/10/28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10/28
4
我国食品安全的几个热点问题
2020/10/28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卫生及安全
2020/10/28
6
一、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
(一)概述
1.农药与农药残留(pesticide and pesticide residue) ➢ 定义: ➢ 分类:按用途
0.20
0-
6
0.02
0.07 6
0.01 6
乐果
阳性 率
% 28.6
----
范围 ppm
0.073.33 ----
50.0 17.0
0.060.11
00.35
2020/10/28
20
沈阳市2006年第一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
蔬菜类别 农药残留 蔬菜类别 农药残留
超标率%
超标率%
豆菜类
15.87
菜豆
17
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时间
有机磷制剂
持留时间(天)
乐果
4
马拉松
7
对硫磷
7
甲拌磷
15
乙拌磷
30
2020/10/28
18
几种有机磷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
作物
有机磷 施药方法 测定部位 残留量ppm
水稻 茶叶
杀螟松 乐果
100倍, 稻谷 离收割前 42天
800倍喷 成茶 洒
0.06
当天17.79 17天0.05
低毒类: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等。
2020/10/28
16
2. 有机磷特点:
A 脂溶性:有机磷农药除少数为固体外,大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三)杂环胺(HCAs)
2、防止杂环胺污染的措施:
(2)增加果蔬的摄入量,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3)建立和完善对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尽快制定 食品允许含量标准。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四)二噁英及多氯芳香化合物
1、性质: 这类物质化学性质极为稳定、难被生物 降解,破坏其结构需加热至 800℃ 以上,亲脂 而不溶于水,已经证实在食物链中富积。
1、 陶器、瓷器 2、包装纸的卫生问题
四、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的 使用和管理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及使用原则 (三)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禁止使用的添 加剂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4、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致癌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干扰碘的代谢 在肠道可使维生素A氧化及破坏,而且干扰胡 萝卜素向维生素A转变 引起氧化血红蛋白症,出现机体组织缺氧的急 性中毒症状,对于婴儿则更为严重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一) N-亚硝基化合物
(1)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加工腊肉和腌制鱼类食品时,最好不用或少用硝 酸盐和亚硝酸盐; 使用前应将盐、胡椒和辣椒粉等分别包装,勿预 先混合存放; 改进熏制工艺。
(三)影响金属毒物在体内毒性作用的因素
金属毒物的存在形式 生物体的营养状况
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三、容具和包装材料的污染
(一)塑料和塑料添加剂
1、塑料以及合成树脂 2、塑料添加剂 3、对人体的危害 与食品接触时,向食品中移溶,可引起肝血 管肉瘤;若存在游离甲醛,可导致肝脏可出现灶 性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制定合适的政策,开发新品种:
1995年11月15日农业部、卫生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
① 蔬菜生产基地必须无公害、无污染;
② 加强蔬菜区农药管理,严禁在城郊确定的蔬菜基地销售高毒、高残
留农药;
③ 蔬菜生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④ 禁止受污染的有毒有害蔬菜进入市场;
9
4.有机氯农药
666、DDT、林丹、毒 杀酚、氯丹等。
Chem. character:
Stable and fat-resolvable(动物体内 蓄积在脂肪及含脂肪多的组织)。
Toxicity: 属中等毒性。
发现工业品666主要损害动物肝、肾,而且其损害程度与 剂量呈效应关系。人群调查,通过测耳垢(耳耵聍)中666、 DDT含量,证明其含量与人体脂肪呈正相关。乳汁中含量与 摄入量呈正相关。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染色体也有影 响。高剂量DDT对男性生殖功能有损害。666的蓄积量与男性 肝癌、肠癌、肺癌及女性直肠癌发病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
2.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3211-3-1987-1989)
13
3.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加强食品中农药监测:我国1996年已颁布了79种农药在各
类食品中残留标准,33个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和24个 相应的农药检测方法。
16
③ 兽药残留的来源与原因
❖畜禽防治用药 ❖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 ❖食品保鲜中加入药物 ❖无意中带入的污染
2.抗微生物药
抗生素 合成类抗菌药物(化学治疗药物)
17
抗毒生性素、残过留敏对人性体与的超影过响敏性 增加某些细菌的抗药性 改变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环境
3.抗寄生虫剂
驱虫剂 抗球虫剂
4.激素与其它生长促进剂
① 脂溶性(fat resolvabale); ② 不稳定性(instability):易分解。
主要表现为急性毒性。随品种
的不同差别较大,对人的毒性属
神经毒,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
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胆碱能神
经功能紊乱,可出现一系列神经
毒性表现(出汗、震颤、共济失
7
调、精神失常、语言失常等)。
2.拟除虫菊酯类
克仑特罗应用于动物,具有增加蛋白质沉积、减少脂肪的作用。实验表明, 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可以使畜禽的生长速率、饲料转化率和胴体 瘦肉率增加10%以上,这样不仅养出来的畜禽类能卖一个好价钱,而且能快 速高产,所以盐酸克伦特罗又被称为瘦肉精。
人食用后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表现为面色潮红、头痛头晕、 胸闷、心慌、骨骼肌震颤、 四肢麻木等不良反应。
10
在慢性危害中,有白细胞减少症等。
根据调查研究确实证明了其毒性及可能对人类具有潜在的 危害。我国1983年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1984年停止使用。 虽然已停用十几年,但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在外环境 中还会有较长时间的影响。1992年有人作了10年前后的对比, 发现食品中残留量仍很高,所以仍然值得注意。
生长激素 性激素 甲状腺素、类甲状腺素及抗甲状腺素 人工合成的同化激素
另一类:运动抑制剂
18
咔唑心安等肾上腺阻断剂
瘦肉精
瘦肉精,是盐酸克仑特罗的俗称,克仑特罗是通用名Clen-buterol的音 译,又名氨哮素、克喘素,它是强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交感 神经兴奋,起到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用作治疗哮喘,国际上 也有一些运动员非法服用该药以提高肌肉力量。在2005年兴奋剂清单 里, 盐酸克仑特罗被列入其他蛋白同化制剂类的禁用物质。
26
四.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及其预防
1. 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N—亚硝基化合物(NOC)是对动物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 一类化合物,已研究的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90%具有致 癌性。
按分子结构分成
亚硝胺 亚硝酰胺
2.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
①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含氮化合物。
镉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16~23年,成人每周可耐受量为 0.0067~0.0083mg/kg体重。
25
5.预防有毒金属污染的主要措施
①禁止使用含汞等农药化学物质; ②限制用于食品加工的工具、管路、包装、容器、食 品添加剂等铅含量及各种原料砷含量; 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④制定完善有毒有害金属元素的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加 强监督管理; ⑤严格有毒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保管。
❖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量过多。
27
附表1 一些蔬菜中硝酸盐的平均含量(mg/Kg)
蔬菜等食物 菠菜 莴苣 油菜 芹菜 白菜 黄瓜 苦瓜 南瓜 冬瓜 丝瓜 西葫芦 藕
含量 2464 1954 3466 3912 1530 125
91 330 288 118 137 126
蔬菜等食物 生菜 大白菜 小白菜 紫菜头 茄子 扁豆 豌豆 蛇豆 柿子椒 小辣椒 西红柿 茭白
兽药残留:指食物动物用药后,任何可食动物源产品中所
含有的原型药物或/和其代谢产 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
残留。
15
最大残留量: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物表
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浓度。 休药期: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其产品倍允许上 市的间隔时间。 ② 主要兽药类型 ❖抗微生物制剂 ❖驱寄生虫剂 ❖激素类与其他生长促进剂
1.有毒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①某些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中高本低物含量; ②由于人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有毒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③食品加工、运输、储存中污染。 机械、容器、管道等。 21
2.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性作用特点
①强蓄积性, ②生物链的富集作用, ③对人体的危害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
3.影响金属毒性作用强度的因素
农药残留:农药使用后在农作物、土壤、水体、食品中 残留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降解物等的统称。
2
2.农药的分类(Classification)
(1)按性质分 ①生物性农药(biological pesticide):由微生物、昆虫等生
物体及其他代谢物制成,这类农药主要考虑对生态的影响 (如Bt等) 。我国使用少,发展慢。
24
③镉 危害:肾脏近曲小管破坏,骨质疏松等。 来源:工业污染。
主要来源于环境污染和有含镉镀层的食品容器等 。生物,特 别是鱼类可富集镉。镉在摄人后很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一小 部分以金属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贮存在肾脏中。长期接触过 量的镉导致肾小管损伤,其毒性反应为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还可影响与锌有关的酶而干扰代谢功能,改变血压状况等。
成人每周铅的可耐受量为0.05mg/kg体重。
23
②汞
危害:神经系统 来源:环境污染 、有机汞农药
甲基汞
毒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状态,有机汞特别是甲基汞(CH3一HgCI),比无 机汞的毒性强得多,且对机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两种形式的汞 均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甲基汞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和分解的。 当生成的速度超过降解速度时,则极易在鱼体内聚积。植物则可 吸收环境中的汞。被汞污染的食品虽经加工,也不能将汞除净。 微量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可经尿、粪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 外,如数量过多,即产生神经中毒症状,严重者精神紊乱,进而 疯狂,痉挛致死。成人每周汞的摄入量不得超过0.05mg/kg体重。
①金属元素存在的方式; ②机体健康营养状况以及食物中某些营养素的含量和平衡情况; ③金属元素间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 ④某些金属元素间可产生协同作用。
22
4.常见的几种有毒金属
①铅 铅可在人体内蓄积,生物半衰期为1460d。
危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 常见症状是食欲不振、胃肠炎、口有金属味、失眠、头昏、头痛, 关节肌肉酸痛、腰痛、贫血等。 来源:工业污染,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等。
19
5.控制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措施
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方法》,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未经批准 的治疗药物; 允许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必须按安全休药期使用; 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标准,加强监控工作。
20
三、有毒金属的污染
相对质量在4.0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重金属对机体损 害的一般机理是与蛋白质、酶结合成不溶性盐而使蛋白质 变性,当人体的功能性蛋白,如酶类、免疫性蛋白等变性 失活时,对人体的损伤极大,严重者常可致死亡。
这类是模拟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而人工合成的 除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用量少的特点。
不含氰型、含氰型
属中等或低毒性,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感觉异常 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蓄积和残留量低,故一般不会产生慢 性毒性。
① 不含氰型,如丙烯菊酯、联苯菊酯等:引起重复放电,去 极化电位升高,超过阈值会引起一连串动作电位。
搅拌(whisk);
⑤ 精制(refine)(油脂精炼、 粮谷精加工等);
⑥ 发酵 (zymosis); ⑦ 烹调(cook);
12
⑧ 罐装(tin)等。
(五)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措施
1.加强农药生产和经营管理 :
《农药管理条例》( 1995 )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994)
① 喷洒的农药40-60%降落在地面污染土壤,集中在耕 作层,由植物的根部吸收至组织内部,其吸收的多少与土壤 中的残留量有关,与植物种类有关(块茎、豆类吸收多)。
② “工业三废”的排放污染环境,植物从环境中吸收。
4
3.食物链污染食品
① 水体污染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水产品等; ② 饲料受农药污染而致肉、蛋、奶的污染; ③ 某些农药对某些组织器官具有亲和力,如脂溶性农药 (有机氯农药等)造成蓄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