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林业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构建
浅议当前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 . 3 配套政策跟不上 突出表现在融资贷款和林木采伐 两个 方面 。在融 资贷款方 面 ,由于林权抵 押贷款得不 到银 行认 可 ,林业大 户普遍存在 贷款难 ,致使 后续管理 资金严 重 不足。在林 木采伐方 面 ,由于受采伐 限额 限制 ,部 分投 资者对承包 、租用 的低产林 分无法按 计划实施更 新改造 ; 同时 , 因主伐林龄 、 采伐计划 、 审批程序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 使 投资者不 能按照市场 需求 自主采伐 ,一定程度 上挫伤 了 社 会各界 开发林业 的积极性 ,成 为制 约非公有制林 业发展
的瓶颈。
1 . 4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所 有制单一 , 宏观调控薄弱 , 集 中度低 ,规模效益差 ,市场机制 和产业协会 的作用发挥 得还不够 明显 ,产业 素质和管理 工作还难 以适应 形势发展 的要求 ;林 业改革 推进 缓慢 ,与市 场经济体制 和社会发展 要求相适 应的林业 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 尚未 建立起来 ;生 产关 系还 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 ,条条框 框多 ,税 费负 担重 ,部 分经济政 策反 向调节 ,对 内开放相 对滞后 的问题
的商 品林 ,采伐 时单 独报批 ,不受 采伐 限额 限制。三是林 业税 费制度改革 。对 发展非公 有制林业应 实行轻税 薄费 , 使务林 者得其利 ,植 树者受其 益。非公有制林 业经 营主体 在 “ 四荒”地上 营造生态林 ,可免交所有税 费 ;营造商 品 林, 除按 国家规定提取育林基金外 , 应免除其余一切费用 。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在应税耕地上营造林 , 除农业税外 , 其 它税 费全部取消 , 全面取消林特产 品的农业税及其 附加 。 2 . 2加快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 以来 ,各行 各 业都发生 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但是林 业管理体 制仍然具 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特点 , 林业一直存在着企 、 事不分 和政 、 企不分 的问题。所 以,要 使保护天然林 的工程 得到长期 、 彻底 的落实 ,就必须进行 林业管理体 制改革 ,实现企业 管 资源 向国家管资源 的转变 ,把资源管 理的行政 职能从企业 中分离 出去 ,把一部 分森林工作转 变为管护 工作 ,成为 国 家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 。部分纯采伐 和加工工作 作为企业 完 全分开 ,这就是管理权与经营权 的分离 。 2 . 3建立完善 四项机制 一是 森林 资产评估 机制。以县 级 以上 林业部 门为依托 ,建立专 门的森林 资产评估 机构。 在此基 础上 ,规定今 后所有林地 使用权 、林 木所有权 流转 必须 经森林 资产 评估机构进行 资产评估后 方可进行 。二是 林权 流转机制 。针对当前林权 流转 的不规 范现象 ,国家应 尽快颁 布 ( 林 权流转管理办法 ) ,鼓励 和引导林 木 、林 地所 有 权 、使用权通 过拍卖 、租 赁、承包等形 式规范 、有 序地 流转。三是融投 资机制 。协调银 行 、财政 等部 门对 非公有 制 林业融投 资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相应 的办法 ,允 许 以山 林 权证抵押 贷款 ,解决非公 有制林业 融资贷款难 的问题 。 金 融部 门要 加大对非公有 制林业 的信 贷支持力 度 ,根据林 业 生产周期 长的特点 , 尽可 能提供长周期 、 低利息 的贷款 。 四是林产 品质量认证机 制。对 已有 国际 、国家标 准的要严 格执行 ,没 有明确标准 的应 ,应尽快 制定完善 ,以规范林 产品生产 、加工行 为 ,保证产 品质量 。 2 . 4因地 制宜 、多种经 营 第一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 搞好生 产力布局 ,抓好 宏观调控 。第二 ,制定 产业政 策 , 明确鼓 励什么 ,限制什么 ,优先 什么 ,淘 汰什么 。第 三 , 拟定 与产业特点相 匹配 的经济调 节政策 和资源管理政 策 , 促进 产业发展 。第 四 ,抓好市场 体系建设 。一方面 ,建立 健全林 产 品市场 和要素市场 ,抓 好硬件建 设 ;另一方 面 , 建立健全各项规则 ,维护市场秩序 , 抓好软件建设 。第五 , 制定 和完善相关 的林产品标准 , 推动林业企业 的技术进步 , 加 快与 国际接 轨步伐 。第六 、搞 好 以提供 市场信息 为主的 各 项服务 。应该 让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作 用 ,让产业协 会充 分 发挥作用 ,放手让企业 去干 ,政府 越放手 ,产业 发展就 越快越好 。■
林业市场分析洞悉林业市场的机会与挑战助您制定战略决策

林业市场分析洞悉林业市场的机会与挑战助您制定战略决策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林业市场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变化、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等。
如何准确分析林业市场的机会与挑战,以便制定战略决策,成为了企业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林业市场的背景和现状。
全球范围内,林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如木材、竹材、纸浆等。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这为林业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然而,林业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森林资源的持续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平衡、非法伐木等。
因此,在制定战略决策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并分析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环境变化对林业市场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林业产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林业市场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病虫害的增加以及林火等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
因此,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于林业市场的潜在风险,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另外,政策法规对于林业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林业市场的发展,并鼓励可持续经营。
例如,推广森林认证体系和可持续管理模式等,以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了解各国政府对于林业市场的政策导向,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战略决策并抓住机会。
此外,技术创新也是影响林业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许多新技术在林业行业得到了应用,例如无人机巡林、人工智能辅助管理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改善了工作环境和减少了劳动强度。
因此,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我们应当关注并充分利用新技术的机会。
综上所述,林业市场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洞悉市场的机会与挑战,并为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市场背景和现状,关注环境变化和政策法规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机遇。
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构建及可持续发展

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构建及可持续发展江西特有的山区资源优势使其成为林业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林业发展对江西经济发展不容忽视。
根据林业经济市场体系的特点,结合江西特点,论述了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竹业是江西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就林业市场良性运作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标签: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可持续发展竹业经济是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利于缩短林业经营周期,提高单位面积林业综合效益,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市场体系,促进江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林业经济市场体系的认识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林业占有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15%左右,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
江西林业资源在全国各省林业资源拥有量中排名前列,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受地形的影响,毛竹生长广泛且生物量大,具有极大的产业优势。
市场化是实现林业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构建林业经济市场体系,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市场是用来进行商品和货币交易顺利进行的平台和场所,其次在市场中践行等价交换的林业资源所有者,包括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营制都是所有者,必须得到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公平竞争。
江西作为林业大省,市场体制机制还不都健全,集体所有制在市场中仍发挥主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应积极使林业融合于市场之中。
二、江西林业经济市场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途径1.竹业是江西林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毛竹是江西竹类资源的最主要成分,属于种类中的优势种,影响毛竹林产量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仅有其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因子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综合影响。
研究证明,立竹株数(N)、胸径、叶面积指数、整齐度等对毛竹林产量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导因子,其最佳回归方程为:LogW1=-1.502274422 1.160680753logN +2.498971442LogDLogW2=-1.026670686 1.083023746LogN+2.285545246LogD江西是中國重点产竹省份之一,竹林资源再生性强、易培植、速生丰产长效、生产周期短,正是营建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上选材料。
林业经济市场化意义及措施

林业经济市场化意义及措施1林业市场化进程中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1林业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住房、人们的健康、粮食的供给及能源的使用等方面,林业的发展能够提供诸多的便利。
所以,林业经济已经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中成为了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林业,重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加强了对林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林业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2林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源储存库,其能够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一方法与一些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节能减排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优势。
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还能够有效调节气候的变化情况,控制水土流失,并在防风固沙及蓄水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加快林业的经济发展,还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对维护社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林业市场化进程中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2.1加大各相关要素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土地等,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充足的资金是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投资。
所以,要想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化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投入。
其次,现阶段虽然我国林业占据了较大的国土面积,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交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专业的林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此工作,因此出现了林业劳动力少的现象。
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林业事业的宣传力度,弘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国家还应提高偏远地区林业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解决林业技术人员生活上的问题,使林业技术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林业事业中,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再次,凡是国家扶持的产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有较快的发展,所以国家对林业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林业的稳步发展。
林业市场营销策略如何制定有效的林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林业市场营销策略如何制定有效的林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林业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定一套有效的林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制定林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分析在制定任何市场营销策略之前,了解目标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林业产品,首先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潜在消费者群体。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需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份额进行研究,以确定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明确目标市场定位在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自身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定位是关键步骤。
林业产品可以追求不同的市场定位,例如高端市场、大众市场或特定人群市场等。
确定市场定位后,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三、产品差异化市场上商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通过差异化是吸引消费者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林业产品营销中,差异化可以从产品设计和品质等方面入手。
例如,针对环保意识强烈的消费者,可在产品中注入更多的环保元素,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或者通过创新设计,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和功能性。
四、渠道选择市场营销策略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合适的渠道选择。
对于林业产品,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是关键。
传统的销售渠道如零售商、批发商和经销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互联网销售林业产品也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因此,在选择渠道时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自身资源等因素。
五、价格制定价格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制定林业产品的定价策略时,需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产品差异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等因素。
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如市场引导价、差异化定价或套餐销售等,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品牌建设品牌对于林业产品在市场中的认可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林业资源的日益稀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建设过程以及发展前景。
一、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将林业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等服务外包给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依托社会力量,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创新发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吸引各类资源向林业服务领域倾斜,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为林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促进就业增长: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1. 政策法规制定与优化:建设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社会资本的参与。
2. 社会资本引入与培育: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林业服务领域,提供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支持,同时通过培育中小企业、组织培训等举措,提升社会资本的专业能力。
3. 加强创新与技术支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创新与技术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开展创新研究和示范项目,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4. 建立监管与评估机制:针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建立相应的监管与评估机制,加强对服务主体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前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多样化的林业服务产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开发出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如森林旅游、生态景观规划等,满足社会对林业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林业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但与此我国林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和人口增长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资源的稀缺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
资源的枯竭、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与破坏、技术水平滞后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主要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制定相应的对策,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探讨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林业产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资源枯竭、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与破坏、技术水平滞后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挑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视,呼吁共同努力,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将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中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林业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枯竭、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与破坏、技术水平滞后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探讨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林业产业面临的挑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

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林业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林业所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这些服务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1.市场化机制的概述市场化机制是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自由博弈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可供交易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激励保护者充分参与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2.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形式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市场或间接市场两种形式。
直接市场是指通过金融交易机构进行交易,例如绿色证券、碳交易市场等。
间接市场是指通过政府或与政府合作的非盈利机构进行交易,例如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等。
3.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机制的优势引入市场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1) 激励保护者:市场化机制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可交易的权益或收益,使得保护者能够从中获益,从而更积极地参与生态保护。
(2) 资源配置高效: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自发调节,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3) 拓宽财政来源:市场化机制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其他的财政来源,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4.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机制的挑战虽然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机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1) 价格难以确定: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价格难以确定,需要通过专业评估来估算其价值,这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
(2) 监管问题:市场化机制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和管理,以防止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3) 可行性问题: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在某些地区可能不太适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估和探索。
结论:林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构建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

01 Chapter研究背景和意义0102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方法02 Chapter国有林场的定义和特点国有林场的特点包括: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体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责任。
国有林场在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有林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03 Chapter生态林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特定自然条件和区域内,有目的地选择、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
生态林业强调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0102030404 Chapter保护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防止森林破坏03020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升级传统林业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升级和转型1 2 3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和实施推进信息化管理实施科学经营和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林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培养林业人才加强林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高素质的林业人才队伍。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林业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05 Chapter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管理制度,规范国有林场经营和管理工作,确保现代生态林业体系的顺利实施。
完善法规和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广泛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国有林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监管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国有林场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促进林场加强自我管理,推动现代生态林业体系的发展。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

W ANG e -yn , U n - o g W n i g LI Co g c n
( ol e f cn m c n n gmet f o h at oet nvr t, abn10 4 ,hn . C l g oo is dMa ae n r esF rs y i s y H ri 5 0 0C ia) e oE a oN t rU e i
Ab t a t B i o e ty e o o i a e vc r e n ov h s o al f t e f r s r s u c s n s r c : u l fr s c lg c l s r ie ma k t a d s l e t e h af o h o e t e o r e o d r l ma k t o in e a si t ema n r s a c r a f h c n mi sa d s h l r u r nl . h a i f r e — r t d me n s h i e e r h ae so e e o o s n c oa sc re t On t e b sso e t t y
me h n s p i eme h n s c mp t in me h n s a d rs c a im. h n p i td o t h oe o e c a im, r c a i c m, o ei o c a i t m n i me h n s T e on e u er l f h k t t
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林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关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层面的建议1. 制定和完善林业发展规划: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林业发展规划,明确林业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
规划应包括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林业的立法、行政法规和标准制定,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林业的监管和管理水平。
3. 提高对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1.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林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模式,提高林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广生态林业技术:加强生态林业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生态林业模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
三、市场开拓方面的建议1. 拓宽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大对林业产品市场的研究,拓宽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提高林业产品的竞争力。
2. 增加林业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品牌营销等手段,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林业向高端、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建立林业产业链:鼓励林业企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与整合,建立林业产业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总结: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到国家资源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林业执法

现 代市 场经 济 是 国 家 实行 宏 观调 控的 市 场 经 济
对 市场 经 济 运 行
、
,
国家 要 只 取 经 济 手
。
段
、
法律 手段 和 必 要 的行 政手段
,
,
加强 宏 观 调 控
、
,
来 引导
规范
。
、
保 障和 约 束
“
在这 个 意 义
”
,
上可 以 说 制
, “
现 代市场 经济 是依 据政 策
。 。
推 动经
济建设 的发展
、
人 民 生 活 的提 高 和综 合 国力 的 增强
( 二 ) 现 代市场 经 济是 法 制 经 济
即是 说 它 是 依 据 法 规 运
行的 法制 经济
。
我 们 一 不 能 把现 代市场 经 济看 作是 拜 金 主 义 的
;
谢 信 明 求 力 李
经济
。
把 现代市 场经 济依 法 盈 利误 认 为 可 以 非 法 谋 利
立不 起 来
(
三 ) 市 场 经济 法规是 现代市 场 经 济 在 法律 上 的 表 现
,
。
市 场 经 济 法规
。
,
是 确 立市 场 主 体
,
及 其进 入市场 交 易要 按 照 商 品经 济的 规律 和 原 则 必 须共 同遵 守 的 规 则 经济 执 法 二 者在 内容上 是 一 致 的
。 。
市 场 经 济 运行 和 市 场 并为
以 抑 制 经 济 破坏和 市
济
,
对 市场 经 济 运 行 无 不 施 以 法 律规 范
一 46 一
场无序
林业市场体制构建和有效途径探讨论文

林业市场体制构建和有效途径探讨论文摘要: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建材和造纸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的构建和完善,因此,对于林业经济来说,也需要积极的进行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构建。
本文结合林业市场化体制构建的重要的性,同时分析了林业经济市场化体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林业;市场体制构建;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林业经济实现市场化体制建设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要抢占先机,逐渐融入到国际林业的发展行列之中。
但是,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发展还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林业生产比较集中,开采力度也相对较大,所以一直受到了国家的控制,阻碍了市场化的发展。
同时,也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竞争,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
因此,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促进林业经济的市场化体制建设。
一、林业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要性林业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实现林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因此,实现林业经济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的林业单位主要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因此,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向一些生产效率比较高的方向发展,所以,逐渐出现了林业经济市场化的现象。
但是,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就需要进行林业经济的市场化体制建设,将木材作为交易的商品放在市场中进行流通,产生相关的货币交易。
由于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也开始重视林业经济的市场化建设,但是还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
由于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实施的是一种集体林业所有权制度,这个因素也决定了林业资源所有者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另外,林业经济的发展,也会逐渐的由分散转向集中,这也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林业经济的市场化经济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林业经济市场化体制建设的途径(一)充分发挥林业市场的竞争性由于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受到政策限制比较多,所以,林业经济的发展中各方面的竞争比较小,不利于市场化的实现。
浅谈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构建及运行机制

浅谈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以市场化手段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是当前经济学界专家与学者们着力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的研究进程和分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市场化机制,并从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政府在森林生态市场构建及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提出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标签: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1、实施分类经营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森林经营,主观上仍然是以生产木材为主,但在木材生产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理的采伐方式必须贯彻因林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
把森林划分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方式。
同时还要根据林相情况、林地状况、立地条件,详细地调查林分的各项因子,依照分类类型确定森林培育的各种抚育采伐更新方式,使采伐方式与森林经营目的和生态效能相适应。
如重点防护林的经营目的就是以发挥其各种生态效能和防护效益为主,因此绝不可以进行皆伐,只可以进行一些更新性质的采伐。
对其中的成过熟木,采取卫生伐,必须以采伐成、过熟木、病腐木、枯立木及被压木为主,解放优势树种。
对幼、中龄林采取抚育伐的作业方式。
尤其是人工林在给以培育时,应在保留好目的树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天然树种,以利于形成针、阔混交林,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能和防护若能。
而对一般公益林中的中、近熟林,特别是人工林,采伐方式应以大强度的抚育为主,伐除40%左右的非目的树种,伐后进行林冠下更新造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使其形成复层异龄林,以得充分发挥不同林分类型的综合生态效能。
2、森林更新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及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的要求和各地森林立地条件,对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更新方式主要有:天然更新,一个作业小班能否进行天然更新,主要取决于伐前的林分类型及附近是否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或母根。
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机制

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机制在现代社会,林业服务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密切相关。
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机制则是确保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市场竞争和合作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石,林业服务业也不例外。
竞争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和提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林业服务业中,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竞争:林业服务企业在获取森林资源方面存在竞争。
不同企业争夺地区的林权、木材采伐权等资源,通过投标或拍卖等方式来获取权益。
这种竞争可以激发企业之间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政府监管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2. 技术竞争:林业服务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在林业服务业中日益重要,例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优势,能够提供更多样化、高效率的服务。
3. 服务品质竞争: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林业服务企业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这包括优质的管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可行的林业规划等。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来吸引客户选择自己的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关键。
然而,市场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需要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利益。
二、合作机制在林业服务业中,合作机制是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合作可以带来集体效应,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
1. 资源共享:林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例如,多个企业合作进行林业规划、资源调查等工作,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和技术来提高效率。
资源共享有助于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2. 技术创新合作:在科技创新方面,林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多个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开发新型的遥感技术或者开展森林保护技术的研究。
这种合作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林业政策与市场调节

林业政策与市场调节林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众多的经济利益,还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林业政策与市场调节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
本文将讨论林业政策与市场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林业政策的重要性林业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旨在保护和管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
它不仅关注环境保护,还涉及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具体来说,林业政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保护生态环境:林业政策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非法伐木和乱砍滥伐行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同时,政府还通过推广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2. 促进经济发展:林业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可以为国家提供木材、纸浆、生物能源等许多重要的原材料。
制定合理的林业政策,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3. 保障社会公平:林业政策也关注社会公平的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利用、土地权属等方面。
通过推行承包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鼓励他们参与林业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贫困,改善民生。
二、市场调节在林业中的作用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整资源供求和价格等因素,以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目标。
在林业中,市场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调节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例如,当木材需求增加时,价格上涨将会促使林业从业者增加木材供应,从而平衡市场需求和供应。
2. 激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市场调节可以为林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正是由于竞争市场的存在,林业企业才会追求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 保护生态系统:市场调节也可以通过内部化外部成本的方式,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林业产品批发市场是指集中销售和交易各类林业产品的市场,具有供需平衡、价格发现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本文将对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结构、竞争状况、政策法规等方面。
市场结构分析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单一供应商市场:由单一供应商控制市场份额,市场竞争较弱。
2. 多个供应商市场:多个供应商竞争市场份额,形成相对竞争的市场结构。
3. 批发市场集聚:多个批发商集中在同一地区形成市场集聚,形成多对多的市场竞争。
竞争状况分析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竞争状况是影响市场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当前,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竞争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价格竞争:供应商通过价格优惠来争夺市场份额。
2. 产品质量竞争:供应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3. 服务竞争:供应商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政策法规分析政策法规对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相关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准入政策:对于进入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准入条件和手续进行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
2. 价格管制政策:对于林业产品的价格进行管制,避免市场垄断和价格过高。
3. 环境保护政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林业产品的采伐和销售进行限制和管理。
综合分析综合以上的市场结构、竞争状况和政策法规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目前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结构相对集中,市场竞争状况较为激烈。
2.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供应商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3. 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和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林业产品批发市场是林业产品流通和交易的重要环节,市场结构、竞争状况和政策法规都对市场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加强竞争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提高林业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率和健康发展。
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合作

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合作林业服务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市场竞争和行业合作问题备受关注。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合作共赢,成为林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竞争和行业合作的角度,探讨林业服务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林业服务业的市场竞争趋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服务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林业服务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服务业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先进技术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例如,无人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少了人力成本。
因此,为了在市场上立足,企业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2. 市场需求与差异化服务林业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主要包括森林保护、森林管理、采伐和林地利用等领域。
不同地区和用户对林业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只有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才能满足需求,赢得市场竞争。
3. 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和市场影响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能够吸引更多客户,提高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林业服务业的行业合作趋势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林业服务业也需要积极开展行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行业合作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和服务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林业服务业的企业往往面临资源的局限性,通过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比如,通过与森林资源保护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林业服务的发展。
此外,行业内企业的协同发展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2. 合作创新与技术研发在技术创新方面,行业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研发的共享和合作创新的机会。
小议林业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构建

小议林业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构建林业市场体系是由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林业的主要的、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林地,因此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林地市场;林产品市场主要是林木产品、多种经营产品和服务市场。
本文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并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标签:林业市场体系市场机制问题对策经过23年的对外开放,我国林业目前已逐步形成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截止到2000年底,林业系统已同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同22个国家签订了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政府同6个国家签订了8个政府间协定,利用国外资金25.6亿美元,林产品年进出口贸易额达182.49亿美元。
同时还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活动,已代表国家加入了11个国际公约或国际组织。
一、我国林业市场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商品林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其必要性在于:(1)为林业企业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林业企业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必须内有发展动力,外有外在压力。
内在动力是利润,外在压力是市场竞争,而利润的实现和竞争的展开,都是在市场上实现的;(2)为林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最佳手段。
林业资源配置效益低下,一直是传统林业的最大弊病之一。
其原因就在于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只有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林业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功能,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力;(3)为商品林业的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支点。
市场并非万能。
不但在某些领域市场作用失灵,而且其作用往往带有盲目性、自发性。
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的同时,还要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
宏观调控不是直接干涉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支点进行引导,采取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事业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林业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构建
林业市场体系是由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林业的主要的、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林地,因此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林地市场;林产品市场主要是林木产品、多种经营产品和服务市场。
本文以林业经济必须主动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基本思想,以宏观林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设计为视点,对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林业经济的市场化途径做一些探索,并提出林业经济宏观管理的市场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间接调控手段、规范有序的林业行政管理措施等。
标签:林业市场体系市场机制问题对策
经过23年的对外开放,我国林业目前已逐步形成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截止到2000年底,林业系统已同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同22个国家签订了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政府同6个国家签订了8个政府间协定,利用国外资金25.6亿美元,林产品年进出口贸易额达182.49亿美元。
同时还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活动,已代表国家加入了11个国际公约或国际组织。
一、我国林业市场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商品林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其必要性在于:
(1)为林业企业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林业企业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必须内有发展动力,外有外在压力。
内在动力是利润,外在压力是市场竞争,而利润的实现和竞争的展开,都是在市场上实现的;
(2)为林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最佳手段。
林业资源配置效益低下,一直是传统林业的最大弊病之一。
其原因就在于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只有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林业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功能,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力;
(3)为商品林业的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支点。
市场并非万能。
不但在某些领域市场作用失灵,而且其作用往往带有盲目性、自发性。
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的同时,还要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
宏观调控不是直接干涉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支点进行引导,采取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事业的方式。
二、林业市场体系存在问题及其构建
1、林业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关于林业生产要素市场。
林业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
但在林业中
最主要、最具有特征性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土地是林业的基本劳动手段。
因此这里只讨论林地市场问题。
林地作为林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有几个特点:
(1)林地面积有限,且不可通过资本创造出来;
(2)地力和位置的差别性;
(3)地域的固定性;
(4)合理使用条件下地力可增进性。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土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促进其合理流转,提高林地资源的配置效益。
2、林地流转的形式
林地流转是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指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使用权按一定程序,以有偿方式由一方让渡给另一方的行为。
我国修改后的《森林法》(1998年7月1日起实施)第一次作出了有关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规定。
此后,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转在全国普遍展开。
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一般采取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进行。
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1)林地、宜林地使用权的拍卖。
拍卖期限有30年、50年、70年不等;(2)林木(活立木)的转让,林木转让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培育经营为目的的林木折价转让,二是林木采伐权的转让;(3)林地使用权的租赁经营;(4)林地使用权、林木折价入股;(5)经济林收成的转让;(6)是与外商合资、合作,林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3、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转让,对商品林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转让,对商品林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盘活了林业资产,使林地资产变现。
林地使用由死变活,使用效益由低变高,提高了林地生产率;(2)扩宽了社会办林业的门路,为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劳力进入林业,实现全社会办林业创造了条件;(3)开辟了社会资金、技术流入渠道,为林业多元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4)拓宽了就业门路,为吸收社会富裕劳动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4、林业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林业生产要素市场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所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1)有的林地权属不清、纠纷不断。
由于历史和政策多变等原因,林权归属界限不清,纠纷不断,造成林地使用权转让中的矛盾;(2)林地价格评估不规范、差异性大,低价、甚至无偿转让,造成林地资产的流失;(3)法制建设滞后,执法不力,违规征占林地现象严重,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
5、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明确林地产权关系。
划清山林“四至”,明确林地权属,核发山林权属证书,并解决历史遗留的林地权属纠纷问题;(2)制订林地评估规范,为林地公平转让创造条件。
首先要对林地进行准确勘测,然后在此结果上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转让协商价的基础。
为此还要建立、健全林地资产评估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3)明确林地所有者、使用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严格执法,监督其执行,制止对林地占而不用,或改为非林业用途的行为;(4)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并完善关于林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条例或办法。
关于林产品市场。
当前我国商品林区的林产品市场模式,是坚持木材由林业部门独家收购的前提下,逐步以县为单位推行产销分离,建立一级木材采运批发市场,放开二级木材流通市场。
这是在总结历次木材流通體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较为符合我国商品林区特点的一种模式。
在这里,市场机制的初步形成是在二级市场(主要是在销区市场),而一级市场(采运、收购环节)仍然处于垄断状态。
如木材凭证采伐、限额采伐,木材运输实行木竹运输管理制度。
所以这仍是一个半开放的市场。
但它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林情的。
森林在我国长期以来是短缺产品,目前还不能通过开放市场、放开价格、刺激有效供给的增加。
价格提高,在短期利益的刺激下,只能刺激乱砍乱伐,加速森林资源的破坏,形成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
因此,我国的林产品市场是一个采运收购实行严格管制、二级市场的流通采取市场调节的市场。
(注:林业一家进山的收购政策,限制了林农与市场的产销见面,既背离了市场规律,也损害了林木所有者与经营者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随着形势发展,必须有所改变。
为此,《决定》规定:“对农民生产的木材允许产销直接见面,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
”为今后林产品市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
林产品市场供求。
由于林木资源短缺,我国木材市场是一个长期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
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
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材料,2002年我国商品材产量仍停留在4400多万m3的较低供给水平上,2002年国内木材供给缺口仍在7000万——8000万m3以上,供求矛盾仍十分突出。
在林木资源短缺,林木采伐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单靠市场机制调节供求是不能增加木材供给量的。
解决的办法是: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加快中幼林抚育分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快以人工林“三剩余”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林产工业建设;适度开发海外森林资源,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等。
通过以上措施,到2010年木材供需矛盾将逐步得到缓解,基本实现供求平衡。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
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