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导游词范文5篇
唐昭陵景区路途讲解
唐昭陵景区路途讲解自我介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XX,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到唐昭陵实地了解。
咱景区每天都有好几百人,所以大家一定要跟紧我,所有行动听指挥,走到一起。
现在我给大家发名片(写姓名,电话,车牌号),上面有我和公司的姓名和电话,更重要的是有我们这辆车的车牌号,所以大家一定要保管好,回头有事及时联系。
(门牌楼坊)现在眼前的这条路就属于旅游路线,这条路南通兴平,北通昭陵,可能有人分不清方向了,现在我们的身后是南,前方行进方向是向北,左西右东,咱们前面会有个门牌楼,大家看一下,上面写了5个大字,大家看见了没有?‘唐昭陵景区’,从这到昭陵主峰还有18公里,因为走的是盘山路。
(昭陵之大)问题来了,有游客朋友就会想,这儿到昭陵主峰还有18公里,为什么门牌楼会在建在这儿?有些游客朋友会不会觉的是在打广告呢,还真不是,因为从这儿开始就已经进入昭陵的陪葬墓区了,咱们昭陵的陪葬墓就有209座,占地30万亩,(30万亩是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28个北京故宫那么大)周长达到60公里,是天下最大的皇家陵园,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像:长孙无忌、程咬金、秦琼、敬德、房玄龄等,他们都是唐朝三品以上大员,都在这一块儿陪葬,现在路两边都有,只不过被苹果树挡住了,前面一会儿能看到的我会给大家指一下。
【虎】(山势奇特)现在请大家看一下你们的左前方,最高的山就是昭陵,昭陵的山势特别奇特,它从不同的方向看,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从南边看它是个锥形;从西边看它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边看它又像一支放毛笔的笔架,所以泾阳人和三原人又叫它笔架山,就像人们都说泾阳、三原经常出才子,或许就是经常看这座笔架山;但是要从北边看的话,它又像一只卧着的老虎,所以当地人就给它取名为卧虎山。
【龙】(九嵕山)昭陵又名九嵕山,‘嵕’是山梁的意思,‘九嵕山’顾名思义就是九道山梁,从空中俯视,犹如九条小龙,中间卧了一只老虎,一峰独秀、九龙拱举,是卧虎藏龙之意,这也是唐太宗当年把陵寝选到这儿的一个原因。
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
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是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而且都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加以规定.依据我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下面是小编搜集的2020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0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1)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园.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太宗遵其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从唐贞观十年 (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 (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陪葬多的一座.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埏 (音yan,墓道)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据有关资料记述,昭陵从埏道至墓室深约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地宫宽敞富丽,几乎与长安城的宫殿差不多.埏道两侧设东西两厢,厢内放置石柜,柜内有装殉葬品的铁匣.陵山上还为护陵人员修建了游殿和房舍等.为了解决来往不便的困难,又沿山崖修了栈道.经过1000多年的沧桑变换,昭陵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几处废墟,如朱雀门、献殿、祭坛、司马门、皇城等.据记载,皇城建筑曾经遭到火焚,公元798年重修房屋378间.昭陵陵园方圆60公里,共有陪葬墓167座,其中以魏徴、李靖、李勣 (徐懋功)的墓与众不同;太宗李世民的灵寝位于陵园北端,像皇宫在长安城北部一样,居高临下,气势壮观雄伟,为以前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因山势陡峭,来往不便,于是顺山旁架设栈道,绕山300米,才能到达墓门.后来为了围固山陵,将栈道拆除,与外界隔绝.陵山有内外两重垣墙围绕,外城遗址已难考证,方形的内城依山婉蜒,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间:南朱雀 ,北玄武 ,东青龙 ,西白虎 .陵园内主要建筑是献殿和寝宫.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存放李世民生前使用器物,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1992 年在献殿遗址曾发现一件残缺吻,高1.5米,宽0.65米,底长1米,重约150公斤,可见原建筑规模之宏伟壮观.寝宫建筑在陵山垣墙外的西南角,去陵十八里,封内一百二十里,是供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为守陵官员、宫人所住.诗人杜甫在《重经昭陵》中写道: 灵寝盘空曲,帝子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可见,当时昭陵不但险峻,而且已是松柏成阴.昭陵的营造工程是由唐代著名美术家阎立德设计的,在规模和布局上都有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就是唐太宗在公元636年埋葬文德皇后长孙氏以后,诏令雕刻列置于昭陵北麓祭坛内的.六骏是六匹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统一战争立过战功的骏马.石刻骏马姿态各异,但都矫键雄强,生气勃勃. 昭陵六骏石刻吸取了佛教艺术的浮雕法,以熟练的技巧、简洁的手法刻画真实的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惜这几件艺术珍品在19世纪20年代遭到破坏,其中有两件被盗运到国外,现存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在盗运时被发现,运回西安,今陈列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在盗运过程中,这六件石刻都被打成数块,马身上原刻有射中的箭,现已模糊不清;太宗所题赞词和马的名称也都看不见了.所幸还有北宋游师雄立的昭陵六骏碑,以线刻手法记录了六骏浮雕的细部、名称、毛色特点、战功及太宗赞六马的全文.这里是与六骏石刻一同列置在祭坛的十四国君长石刻像.这些石像早年也被毁,现仅存四座像的题名像座.石像的形象没有具体记录,有些资料只说是逾常形 ,可知比普通真人的形体高大、魁伟.唐代盛行在墓前立碑和在墓室内放置墓志石的风气.昭陵大部分墓前有碑,几乎每座墓内都有墓志石.大部分碑石现都保存在昭陵博物馆内.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因此昭陵被誉为天下名陵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我们到的这里就是唐朝三朝元老李勣墓.李勣(594-699年),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初大将,诸葛亮式的人物,能掐会算,曾运筹惟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17岁时,参加隋末的瓦岗农民起义军,与秦琼、罗士信不同,李勣可是瓦岗军元老级的人物,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随李密旧部归唐,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讳,单名勣.他曾奉事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在很多战役中建有大功,深得唐太宗赏识.在他生病时,唐太宗曾经亲自为他剪须和煎药.李勣死后,唐高宗为他修建了陵墓.他的墓冢由3个高约6丈的锥形土堆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个山头,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意思是为表彰他生前破突厥之战功.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高5.6米,碑座为1.2米巨龟形,碑首雕刻6条龙.碑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书.武则天称帝时,李勣的孙子徐敬业起兵讨伐.李勣不但被剥夺官爵,他的坟墓也曾经被挖开,棺材被劈碎.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为李勣追复官爵,并重新安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昭雪平反后重新修复的李勣墓.墓前有石人1对,左侧有石羊、右侧有石虎各3对.墓内出土的一顶三梁进德冠,是目前发现的一唐帽.还有一幅《歌舞图》,也是研究唐代舞蹈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在其他很多陪葬墓中也出土了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初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50多年来,从昭陵及其陪葬墓里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碑石和墓志铭.这些碑石不仅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稀有文字资料.因为这些碑石和墓志的内容除对死者歌功颂德外,对其官品职务、重要功绩及立功年代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些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昭陵碑石形体高大,雕刻精细,均为初唐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人墓碑.另有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李勣碑》、孔颖达碑座的刻字,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等都是稀世珍品.初唐盛行楷书,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储遂良、褚世南和薛稷,号称初唐四大家 .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典范佳作.例如,褚遂良所书的房玄龄碑,书法秀逸柔婉,笔力丰满;欧阳询所书的温彦博碑,字体疏朗,笔力道劲,是欧阳询传世的后一件作品.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碑石均有破损.这批艺术瑰宝在20世纪20年代曾遭令人痛心的破坏.当时军阀混战,碑石无人过问,一些不法书商勾结地方官吏,将碑石拓片出售,价格高达2000两银子.为了进一步抬高价格,他们拓片后把碑上关键的字,如时间、人名、地名砸毁,让后人再拓不出完整碑文.后来的拓碑者也如法炮制,以致有的碑石甚至被砸成几段. 昭陵及其陪葬墓出土文物中数量多的是陶俑.这种彩绘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很独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烧成型后,施以铅釉,然后再经烧制便成釉俑.昭陵出土的这种彩绘釉陶俑造型美观,姿态多样,神情生动.多种多样的发型和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物质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披翻领长大衣的男立俑,着翻领袍的女站俑和头戴翻沿帽、足登小蛮靴的骑马女俑等.还有头戴翻沿帽、敞胸襟、满脸络绸胡、深目高鼻的陶俑,很明显,这些都是西域人的形象.携带水葫芦及野鸡、野兔的骆驼,则表现商旅们在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的情景.彩绘釉陶俑仅流行于初唐,是这一时期特有的,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2020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2)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拜将台.拜将台作为汉初三遗址之一,它坐落在汉中城南,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地方,也是刘邦重用人才而得天下的明证.当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听从萧何劝谏来到汉中,而在鸿门宴上暗暗决定追随刘邦的韩信也背楚归汉来到汉中.他起初并未受到重用,只被封为连敖一职,不久他又犯了罪坐法当斩 .但作为心中怀有抱负的韩信在其余13人被斩之后,乃仰视并大喊天下还未平定,为何要斩壮士! 这个异常的举动引起了膝公夏侯婴的注意,于是对韩信释而不斩 ,并将他举荐于汉王,不久韩信即任治粟都尉.夏侯婴的赏识改变了韩信一生的命运,但给他提供成就大业机会的,则是人称萧相国的萧何.刘邦任汉王不久,诸将逃亡者极多.作为治粟都尉,韩信与萧何多次交谈,但迟迟未见重用.于是,仿效诸将也逃离了汉中.当萧何得知这一消息,来不及去报告汉王,便独自道去.与此同时,刘邦得知这位随从多年的萧何逃亡, 如失左右手 ,怒发冲冠.一两天后,萧何返回汉中,忙去见汉王.刘邦怒问: 随我到汉中来又逃亡的人很多,你怎么仅追韩信一人,欺骗我吧! 萧何回答道: 诸将易得,韩信国世无双,若你只在汉中任汉王,你可以不用他;你若要争夺天下,你必须重用韩信! 萧何进一步说: 大王欲东去,用韩信,便能留任他,不用他终会逃走. 刘邦终于纳谏,任韩信为大将军.萧何同时对汉王提出要求,说: 大王素来傲慢无理,今拜大将军不能像呼唤小核,这也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之一.大王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则应择良日,设坛,具礼,拜将. 于是刘邦听从劝谏,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台就这样诞生了.它坐北朝南,依次由南大门、南台、北台、北大门构成.南大门为仿汉溯式汉白玉门楼,横刻著名书法家刘自犊先生篆书拜将坛三字.步人大门,道路两侧整齐的苍柏,四季常青.向前行便是南台,台下右立着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书写的拜将台三字碑,其碑阴刻着著名的登坛对在这个对策中,韩信指出西楚霸王的弱点: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建议汉王要争夺天下则应反其道而行之 ,采用任天下勇武、以天下城邑封为功臣和以义兵从恩东归之士 ,这样即可还定三秦,向东争夺天下.南台下左立清陕西巡抚毕阮所书汉大将军韩信拜将台碑汇碑阴刻民国祝绍周之诗: 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延,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南台高4米,由石条砌成,上围汉白玉栏杆.台中强立韩信塑像,高6.5米,红色花岗石岩质,但见站立的韩信威风凛凛,远视前方,左手执剑,右手托印,似乎使我们看见了当年那登坛威望一军惊的宏伟场面.与之相临的是北台,上建一亭,下为石柱,遍刻历代咏拜将台名诗佳联.后是仿汉溯式的北大门,与南大门交相辉映,门楣上题有国世无双四个大字.拜韩信为大将军是刘邦集团从守转攻、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转折点.没有萧何的荐举就不可能有大将军韩信,也就没有今天的汉中拜将台.而国世无双正是萧何对韩信的评价.2020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3)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我们这个留坝县美的地方.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 面巴蜀而背秦川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其中以紫相山有代表性.紫柏山气势磅礴,从远处看,犹如龙腾虎跃 ,因此,又名如龙山 .紫相山,位于留坝县城西北15公里处.海拔1000-2610米,年平均气温6-l2摄氏度,气温2l摄氏度,空气凉爽宜人.紫柏山集名胜古迹、秀丽风光、珍奇动物、稀有植物、瀑布温泉、矿产资源、原始森林于一体,成为历代隐士出没、真人坐禅、游客云集之地.既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誉,又有留侯避谷之闻.特别是宏大的洞廊、石柱、石笋、清泉、暗流极富有诗情画意.紫柏山的独特地貌和生物群落,以及奇风异俗等,构成紫柏山奇观 ,极具丰富的文化,是理想的旅游、探险、度假、避暑和休闲胜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巨石叫诸葛抚琴石,位于较宽阔平坦的东沟口,谷口山崖挺拔,顶端青松掩映中凡立一石,高十余米,形若巨人弹琴抒怀,民间称做诸葛石 .相传,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沿古陈仓道退兵营盘,为了防御张合的追兵,曾在这里驻寨扎营.诸葛亮常站在山崖高处巡视野练,日察魏营,夜观星相,天长日久化影为石.这个地方大家一定是觉得有点奇,怎么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天坑.这个地方叫八十二坦 ,又称紫柏天坑.这里位于2600 仍米以上的紫柏山巅,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山岳景观.其主要特点是:位居山顶,形状如盆,深度一般在数十米到百米不等,中央多有垂直向下的无底洞或甘甜丰美的泉水.天坑中多奇花异草,少乔木.人们把这些天坑按其特点分为长青坦、锅底坦、牧羊坦、卧云坦、迷魂坦、贝母坦等,并赋以美丽动人的传说.紫柏天坑是世界地质史上一大奇观,正待你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这里可欣赏到我们这里美的奇景----紫柏晴岚.紫柏山四季示遮雾障,难窥其容.逢霏霏霪雨初弄之时,可见山中云蒸霞蔚、金光万道,山峦丘丘壑游动于云海之间.当四周云雾不断从林间、谷底簇拥升起,飘向顶峰,沫后新日冲开重重迷雾,但见巍巍紫柏,遍披龙鳞 ,万顷松针之上,雾珠晶莹闪烁;九十二峰如朵朵盛开的莲花,令人惊叹不已.这广奇观就是紫柏晴岚 ,今又名紫柏云海 .清人载陈庆怡题诗赞: 晴色排空际,岚光拂百堆.奇峰九十二,面面白莲开.仙子何年隐,而今安在哉?苍苍岭上松,时有鹤归来.张良庙,是陕西省批核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留坝县北17公里处的紫柏山下庙台子街上.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雾缭绕,颇有仙家灵气.柴关、紫柏二山在此形成一个圈椅状,庙前一水和庙后一河又是环抱之态,庙四周幽静肃穆,方圆百里苍松紫柏挺拔苍翠.鸟语清脆,空谷传音;再加以庙宇玲珑,楼台迭现,常使风尘仆仆的游客,如处云雾缥缈,变幻无常之境,顿生飘飘欲仙、游身世外之感.张良庙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成为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张良庙原在紫柏山顶,约在明清之际移至山下,初建的具体时间不祥.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万平方米.庙门是彩石基座,砖构券洞式牌搂.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词五个朱红大字.庙门右侧竖一石碑,上书紫柏山汉张良留侯辟谷处 . 留侯是他的封号,故庙名为留侯词 ,俗称张良庙 .进大门是一座连通二门的大木桥,名日进履桥 ,取张良在坦桥为黄石公进履之意,是根据祀桥纳履典故而设计建造的,桥建于1847年,桥长8.6米,宽3.65米.两边有牛肋栏杆,并设坐椅两排.桥廊山风幽凉,桥下溪水瀑暖.唐代诗人李白诗日: 我来祀桥上,怀古钦英风. 苏辙也曾在这里吟诵: 曾闻祀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赞扬了张良一生有始有终,里表一致.公元前218年春秦始皇东游到博浪沙,张良为报国破家亡的仇恨,雇力士仓海君椎秦失败以后,隐居于江苏下邱.一日,张良来到沂水河祀桥散步,见桥墩上坐着一位老翁,须眉皆白,身着褐色麻布短衣,手拄一根赤黑色的手杖,脚穿一双黑色麻布鞋,上面沾满了油腻污垢.这老翁见张良走过来,有意将脚上的鞋子 (古时称履 )坠落桥下,对张良喊道: 孺子,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是饱读诗书的贵族公子出身,知道孺子是对小核子或对妇女、卑贱奴隶等的蔑视称呼,而且还是叫去给拾双臭鞋,这明明是在侮辱自己,非常生气.但又看老人这么一大把年纪,一定是自己不能下去,便强忍着怒气,下桥去把鞋捡了上来.不料老翁又叫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己经捡上来了,穿一下倒也没什么,就擦干净鞋上的泥,一条腿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给老翁把鞋穿在脚上.老翁笑了笑,也不道一声谢,拄起手杖就走了.张良惊奇这老翁好生无礼,看着他走了很远.老翁回头一望,见张良还在目送他,忽又转回来,对张良说: 五天以后天明来此桥相会. 说罢又走了.第五天天刚亮,张良来到这桥上.老翁已先到了,生气地对张良说: 与老人家约会怎敢迟到? 叮咛张良,要他再过五日来此相会,说罢就走了.第二个五天鸡叫的时候,张良就来到桥上.谁知老翁又先到了,又叫张良再过五天来此桥相会.到了第三个五天的前夜,张良没有睡觉,他想再不能因为迟到受老翁的批评,因此不到半夜就来桥上等候,终于比老翁早到了.老翁来后,见张良早已坐在桥上,就对张良说: 应当这样, 并称赞他孺子可教矣 .然后取出一编竹简送给张良,叮嘱道: 读此书,将来可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可以兴天下.十三年后,到济北谷城山下见我,看到黄石一块,那就是你的老师. 老翁说完后,就不见了.张良得到这编竹简后,天亮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兵法》传说是妻子牙辅佐周武王消灭商封时所著的兵书,这部兵书在秦始皇并吞六国时,有人将此书带至深山隐藏起来.张良得此书以后,在下邳苦读十年,后来辅佐刘邦成就汉室帝业.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碑石林立,它就是匾联石刻区.张良庙的愿联石刻200余通,囊括了宋、元、明、清上下900年间的书法佳作,这些匾联石刻形式多样,砖、石、木刻均有,篆、隶、楷、行、草书俱全;风格各异,或遒劲雄浑,或娟秀隽永,或刚柔相济,或舒展洒脱;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抒发思古之幽情,感慨天下兴亡,褒扬英雄美德,吟唱壮美河山,追述道教活动,各具匠心;例如, 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 .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 秦世无双国士;汉廷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等等.越过遍立历代名人碑的前、后过庭,进入二山门便是大殿院.大殿院是张良庙的主题----人生业绩的光辉点.殿内有留侯金身塑像一尊;殿中丹灯放彩,雕梁画栋,其上有二龙戏珠 , 双凤朝阳 , 仙鹤翔云 , 野鹿喜摘菩提果 , 山虎栖卧梧桐旁等绘画.殿室丹柱竖立,楹联多副.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是张良的诞辰日,这里每年郡要举行庙会,狮舞、龙灯和彩船云集,诵经者亦是空前.殿上悬有白金匾额,上有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 帝王之师 .观后,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诗》李商隐的诗句: 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 这座殿院当然是专为此题设计的.西汉建国之时正是张良隐退之时.他在秦岭深处的紫柏山麓,日与百姓为伍,躬耕田亩;夜与琴书相伴,悟道参禅.冯玉祥将军在此留下敬仰张良的对联: 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大殿右侧南花酣的池边有张良辟谷学仙的辟谷亭 .有于右任题碑: 送秦一椎,辞汉万户 ,赞其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风亮节.大殿左侧北园建有洗心池 ,清洌一潭,青天白云映人池底,便游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洗涤. 北花园西北角阶下竖一大碑,高260厘米、宽84厘米,上刻英雄神仙四个大字,颇为爱好书法的游客所赞赏.阶上有一六角亭,名日拜石亭 ,取张良拜黄石公为师之意.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日回云亭 ,取功成身退、返回去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对联: 赤松黄石有深意,紫柏青山无俗情.再经翠竹庇荫的曲径盘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庙中的制高点,人间仙境的授书楼 ,它取黄石公给张良授书之意.张良庙巅顶之景授书楼建于1850年,楼名取自黄石公授书的历史典故.云梯尽处的授书楼,掩映在紫柏青松林间,隐没于云海怒涛之中.其楼八角展翅,凌空欲飞.阁楼两层,由四根巨柱贯顶,直冲霄汉.缘梯而上,凭栏远眺,祝峰环抱,云海沉浮,松柏叠翠,花草竞秀.严冬时节,则千峰玉砌,万壑银镶,玉树琼花,美不胜收,尽显神仙洞府之妙.2020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4)现在我首先领大家去参观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 王巴蜀,汉中,郡南郑 .刘邦不愿来汉中,萧何劝谦道: 汉中,语曰天汉 ,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中. 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如此温润的气候,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盛产鱼米,便利用此地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囤积粮食.此后,他又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刘邦采纳此计一举攻出散关,平定三秦,奠定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纪念自己由汉中发迹,遂定国号为汉 .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 ,修建了自己的行宫.。
2019年5篇陕西昭陵的导游词
2019年5篇陕西昭陵的导游词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9年5篇陕西昭陵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19年5篇陕西昭陵的导游词(一)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沈阳清昭陵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高兴,下面我将和大家游览沈阳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沈阳由于坐落在浑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人文景观。
它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文明历史、2300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
是清朝的发祥地,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朝的建立)那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
世事沧桑,朝代更迭。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由于朝政腐败,明军涣散,再加上当时整个中国发生严重的旱灾,良田颗粒无收。
然而,在这严重的饥荒之年,苛捐杂税有增无减。
于是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出现了以李自成等几十只农民起义军。
可是,虽然李自成起义军斗争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大顺”政权,但由于没有重视建筑巩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入关的清军摘取了胜利果实。
就这样,清朝在起义军的推波助澜下,取代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皇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从此,拉开了清朝统治中国296年 (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年的漫长序幕。
2019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
2019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是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而且都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加以规定。
依据我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2019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年陕西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1)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
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园。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
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
太宗遵其“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
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
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
从唐贞观十年 (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 (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昭陵。
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您介绍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
昭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开创者之一。
昭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历经十一年建造,耗费了70万劳动力。
这座陵墓雄伟庞大,占地约2.18万亩,整个陵墓被称为阿房宫,象征着秦始皇的帝王之尊。
游览昭陵,首先我们会进入陵园的东门,正对面是一座古老而宏伟的石刻门楼,上面刻着“陵墓百钱”四个大字。
这座门楼是昭陵的标志,也是古代陵墓保护神的象征。
在门楼两侧,还有两座石狮子,形态各异,雄狮张口,表现出极为威武的气势。
进入门楼,我们将会看到一座规模庞大的石阵。
石阵呈长方形,由巨大的方石组成,上面刻着各种花纹和文字,据专家研究,这些石阵是为了保护陵墓不被盗挖而建。
在石阵的两侧,还有八座石像,代表八个兵种,象征着秦军的强大和无敌。
穿过石阵,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陪葬墓道。
陪葬墓道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全长约7.5公里,通往地宫内。
墓道上方是一座宽约10米的大型石拱桥,桥面铺设着石板,形成一道宽阔的通道。
这座石拱桥被称为“羊肠小道”,因为它弯曲蜿蜒,犹如一条羊肠般。
沿着陪葬墓道,我们会来到一个规模宏大的陪葬坑群。
陪葬坑群是秦始皇陵墓的核心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壮观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总数达到8000多个,它们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坑中,每个坑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型号。
其中最大的坑是坑一,里面有6000多个兵马俑,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守卫者和仪仗,它们栩栩如生,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军衔筑成,身披甲胄,手持兵器,神情各异。
这些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服饰细节,都可以看出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
参观完兵马俑,我们将会来到陵墓的主体部分——地宫。
地宫是秦始皇陵墓的心脏,也是最神秘的地方。
地宫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陵墓的宫殿区域,第二层是陵墓的守护区域,第三层是秦始皇的陵墓。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今天这次陕西西安昭陵的导游,请大家跟着我来一起探索这座古老、神秘而又充满历史意义的昭陵吧!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位皇帝的合葬墓,其历史长达1300多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帝陵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化、艺术宝库之一。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听我为大家讲述陕西昭陵的历史和文化。
一、昭陵的历史昭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北部的渭水曲岸上,西北距离西安城区23公里。
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6年在位时开始考虑自己的合葬之事,但是直到其儿子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才开始筹划。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为完成其父亲的遗愿,先后历时四年半,使尽心力和财力,终于建成了一个壮丽的陵墓,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分别于公元649年和683年相继陵寝于此。
二、昭陵的建筑特点昭陵整个陵区包括前陵、中陵、后陵及神道、双屏墙、宫城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
在设计与建造昭陵的过程中,建筑师和工匠们不断进取,不断革新,由此使它成为一个独具匠心、意义深远、杰出的建筑成果。
我们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昭陵的主要建筑特点。
1、神道昭陵的神道总长7公里,宽16米,其分为南、中、北三道,分别代表太极阴阳和三才盛旺之意,中道最为宽阔,两侧的种种建筑艺术瑰宝令人魂牵梦萦。
值得一提的是,神道的两侧有一排铜塑匾柱,共计125个,每个匾柱上刻有三个字,共有375个,不惟美丽、神采俱佳,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称得上是神道的一大特色。
2、前陵前陵位于昭陵核心区北部,是昭陵建筑群的主体部分。
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原则建造的,是一座充满鲜明宗教色彩的八角形墓室,建造了七层,其高度达到了41.2米,在中国墓葬中,这种结构和建筑元素已经相当少见了。
3、宫城宫城是昭陵建筑群的第二重要部分,是二陵之间的一个狭长平台,整个平台的总面积约为三万平方米。
它的东西南北四面被围起来,并配有高墙和深沟,外墙上刻有唐代历代诗人的诗句。
沈阳昭陵简洁导游词
沈阳昭陵简洁导游词你们好,能够为大家服务,我深感荣幸,在我的导游过程中,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我将陪同游览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阳城的北部,故又称北陵,它是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
它与新宾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合称关外三陵,比重昭陵即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总面积450万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还成功进行了续建。
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短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其优点,陵寝又中西方了满蒙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诗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人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
乾陵按照分为建筑布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共分下马碑到共收正红门,第二部分为正红门到方城。
第三部分为方城宝顶,也是陵园的主体部分。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用满汉蒙文字刻成的“诸王以下官员女孩子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告诫人们左前方凡塘乃帝王陵寝请下马下轿,以示对皇陵的尊重。
那么今天我们乘座的这个大轿也要停在这里,就请各位大人下所轿,随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桥,要想用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须经过神桥,这也注定了神桥的作用。
神桥下面是一条城垣,皇帝的陵寝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好山清水秀地上,但当年这里布季谢设山没水怎么办呢?就在陵寝前面开凿了一条城垣,在后面又人工堆积起来一个隆业山,这样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了。
神桥的修建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它的实际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
用以纪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除庆祝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促进作用。
穿过石牌坊,我们造访了正红门前,它共有三个门洞,东边为君门,西边为臣门,中间是神门,也就是说祭把时皇帝走东边的门,大臣走西边的门,中间的神门是供皇太极心灵及其皇后灵魂出入的二门。
昭陵详细导游词三篇
昭陵详细导游词三篇昭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妃嫔的陵墓。
这座陵墓始建于1394年,历时40年才完工,是明朝时期最为宏伟的陵墓之一。
昭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帝王陵园之一,被誉为“中国明陵之冠”,是中国四大帝陵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昭陵的历史、建筑、文物和特色。
一、历史昭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是朱元璋的陵寝。
而朱元璋的妃嫔也都安葬在昭陵的神道两侧的陵墓中。
明成祖朱棣时,为了纪念他的祖父朱元璋,对昭陵进行了扩建,并将朱元璋神道两侧的陵墓合并为一体,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明成祖朱棣也在昭陵附近修建了自己的陵墓——定陵。
二、建筑昭陵建筑群包括神号、神道、前殿、宫城、墓道、墓室等。
整个建筑群占地约1200亩,规模宏大。
神道两侧有石像兽、石翁仲、翁仲石人等大型石雕,气势宏伟,给人以震撼的视觉享受。
而墓室内有朱元璋的棺椁和陪葬品,保存完好,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明代帝王的陵寝风范。
三、文物昭陵出土了大量的明代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昭陵石刻。
昭陵石刻是明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石刻艺术宝库”,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
这些石刻包括了对朱元璋和他的妃子的颂扬和祝愿,还有对明代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描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四、特色昭陵作为明代帝王陵园,不仅有着宏伟壮丽的建筑群,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昭陵石刻、石雕和陪葬品都体现了明代的艺术风格和社会生活,让人们可以更加真切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昭陵所处的环境也十分幽静,周围山峰连绵起伏,景色优美,是一处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总的来说,昭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园的典范,它的建筑、文物和特色都很值得一看。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前往昭陵一游,亲身感受这座明代帝陵的魅力。
昭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帝王陵园之一。
这座陵墓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历经40年才完工,是中国四大帝陵之一,被誉为“中国明陵之冠”。
昭陵详细导游词 三篇
昭陵详细导游词三篇第一部分为下马碑到正红门,第二部分为正红门到方城。
第三部分为方城宝顶,也是陵寝的主体部分。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成的“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告诫人们前方乃帝王陵寝请下马下轿,以示对皇陵的尊重。
那么今天我们乘座的这个大轿也要停在这里,就请各位大人下轿,随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桥,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须经过神桥,这也注定了神桥的作用。
神桥下面是一条护城河,皇帝的陵寝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好地上,但当时这里设山没水怎么办呢?就在陵寝前面开凿了一条护城河,在陵寝后面又人工堆积起来一个隆业山,这样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了。
神桥的修建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它的实际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
用以纪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过石牌坊,我们来到了正红门前,它共有三个门洞,东边为君门,西边为臣门,中间是神门,也就是说祭把时皇帝走东边的门,大臣走西边的门,中间的神门是供皇太极及其皇后灵魂出入的门。
在当时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过。
依神门便是一条笔直的神道,神道与神门作用相同。
在神道两旁矗立着两根洁白晶莹的对称石柱便是华表。
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古代建筑物,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据说在尧舜时代华表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木制结构,放在十字路口旁为商旅指路,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意见簿的建筑。
当时百姓有什么意见便把它写在纸上,专门由官员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来皇帝便下令把这种建筑建在陵寝前或者是宫殿前,以表示皇帝纳谏从流,不固执己见。
在华表上方蹲坐着一只石兽,它叫犼。
传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华表上,在陵寝外面的华表上也有一对,只不过头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为望君出,告诉皇帝不要沉缅之悲哀之中要及时回到朝中处理朝政,头朝外的叫望君归,告诉皇帝不要忘记先租的功德要时常去拜祭。
大昭寺的导游词 沈阳昭陵导游词
大昭寺的导游词1. 简介大昭寺(The Grand Zhaoling Temple)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它建于唐朝时期,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
大昭寺以其壮丽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成为了沈阳一座独特的文化遗产。
2. 建筑风格大昭寺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了中国传统佛教寺庙的影响。
寺庙建筑以黄色和红色为基调,屋顶上覆盖着琉璃瓦。
它的结构布局宏伟壮观,整体呈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优雅之美。
3. 导游路线3.1 第一站:山门导游将带领您首先参观大昭寺的山门。
山门是寺庙的正门,通常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您可以在山门前拍照留念,并感受到来自古代的神圣感。
3.2 第二站: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大昭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它是寺庙的中心,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雕像。
大雄宝殿内部设计精美,雕刻精湛,是您领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绝佳机会。
3.3 第三站:藏经楼藏经楼是大昭寺内保存佛经的地方。
这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源。
您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的智慧与博大精深。
3.4 第四站:佛塔大昭寺内有多座佛塔,每座佛塔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导游将为您讲解每座佛塔的来历,并让您了解佛教文化中关于塔的象征意义。
3.5 第五站:礼佛仪式在大昭寺内,您可以参加一次真正的佛教礼佛仪式。
您可以学习如何向佛像行礼,如何念诵经文,并体验到佛教信仰的内在宁静与平和。
4. 注意事项•在参观大昭寺期间,请保持安静,尊重寺庙和信仰。
•穿着得体,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文明的服饰。
•请跟随导游的指引,不要擅自触摸、移动或破坏寺庙内的展品和设施。
•拍照时请注意他人隐私,并遵守寺庙内的拍照规定。
5. 结束语大昭寺是一座值得一游的佛教寺庙,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智慧。
希望您能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大昭寺的魅力,并体验到佛教信仰的独特之处。
祝您在大昭寺的旅程愉快!。
唐昭陵导游词
唐昭陵导游词篇一:昭陵导游词沈阳昭陵详尽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沈阳清昭陵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高兴,下面我将和大家游览沈阳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沈阳由于坐落在浑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人文景观。
它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文明历史、2300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
是清朝的发祥地,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朝的建立)那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
世事沧桑,朝代更迭。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由于朝政腐败,明军涣散,再加上当时整个中国发生严重的旱灾,良田颗粒无收。
然而,在这严重的饥荒之年,苛捐杂税有增无减。
于是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出现了以李自成等几十只农民起义军。
可是,虽然李自成起义军斗争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大顺”政权,但由于没有重视建筑巩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入关的清军摘取了胜利果实。
就这样,清朝在起义军的推波助澜下,取代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皇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从此,拉开了清朝统治中国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年的漫长序幕。
(陵主人概况)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关内的河北,2位葬在关外的辽宁。
管内除末代皇帝溥仪葬在华龙陵园外,其余九个皇帝,5位葬在清东陵,4位葬在清西陵。
关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
今年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
皇太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皇太极的生平。
皇太极姓爱新觉罗氏,满族,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终年52岁,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之一,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最新陕西省中文导游词:昭陵与李绩墓导游词
陕西省中文导游词:昭陵与李勣墓导游词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
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园。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
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
太宗遵其“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
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
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陪葬最多的一座。
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埏(音yan,墓道)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
昭陵导游词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
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
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
太宗遵其“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
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
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
从唐贞观十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最多的一座。
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埏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
据有关资料记述,昭陵从埏道至墓室深约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
2023年辽宁昭陵的导游词
2023年辽宁昭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辽宁昭陵!今天的导游词,将带您了解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群。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辽宁昭陵的历史背景。
昭陵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第二个儿子李元霸的陵墓,始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昭陵虽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地震等自然灾害,但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原始建筑和文物,是中国古代帝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之一。
在进入昭陵区域前,您将看到一座高出地面的古建筑——昭陵博物院。
这是辽宁省内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明清陶瓷、石刻、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文物等文物珍品,其中包括唐代铜駮马、弩炮等军事武器以及唐代珍宝——马踏飞燕,是史上最著名的动力器械之一。
在博物馆中您还将了解到昭陵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在陵墓中更好地领略历史遗存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后,我们将进入昭陵陵园。
走进陵园,首先呈现在您面前的是陵门。
陵门式样高大厚重,门额上刻有金质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门前有望峰亭和路牌,指明园区内主体建筑的位置和名称。
望峰亭的原名为"先观峰",是指先望见峰顶,后方见像,引人遐思,大有说不尽的意境。
进入门牌,便是昭陵的核心部分——石马坡地宫。
石马坡地宫是一处地下宫殿,面积广阔,分上下两层,主体建筑为大殿和长廊,横布于昭陵的地下,形制宏伟,是研究唐代宫殿建筑的重要遗址之一。
地宫中有唐代著名石刻——"汉风音乐图",展现了唐代乐舞场景,被誉为“唐代石窟艺术的活变互动版”与”全国唯一一幅动态唐式壁画“。
区别于地上建筑的辉煌,昭陵的地下陵墓则呈现出神秘而肃穆的石室墓道。
陵墓主墓室总长83米,被称为“国之重器,良工之巨,妙构之巧”,建造时采用了“鱼鳞天花”、“玲珑花窗”、“字儿石杆”等多种石雕工艺,其中的玄武、白虎、朱雀、青龙等灵兽精雕细琢,形态各异,神态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墓道和宝堂中的石刻以深刻的统一思想和形式风格为特色,有全套的《石经》和面向游客的浅释碑。
唐桥陵导游词[应用]
唐桥陵导游词唐桥陵导游词欢迎大家来桥陵参观,蒲城有五座帝王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睿宗的桥陵,现在我将桥陵的概况向大家做以简单的介绍。
桥陵自从2002年8月21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桥陵保护利用规划》后,才进入序列性发展,也就是说,桥陵发展的比较迟,起步也比较晚,不像乾陵、昭陵都是起步比较早的。
桥陵埋葬的是谁呢?埋的是唐朝第四代第五个皇帝,高宗李治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亲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叫睿宗李旦。
李旦在位8年,正式执政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所以历史对这个人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虽无建树,但能洞察形势,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急流勇退,三让天下,一让母亲武则天,二让兄长李显,三让儿子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后人送庙号“睿”。
睿宗李旦这个人,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的陵园在唐代十八座帝王陵墓中却是最宏伟的。
咱们陕西有个骄傲的俗语,说是“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共有72座帝王陵墓,却埋葬了73位皇帝,每一个帝王陵墓就是一幅活生生历史画卷的真实再现,只有桥陵,才能够体现盛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其他唐代帝王陵墓均不具备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
比如说朋友们可能去过的乾陵,它有三个唯一,唯一的中国女皇,唯一的二合一墓,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但是它缺乏一个唯一,就是没有建立在唯一的“开元盛世”。
像唐玄宗李隆基,人称风流皇帝,马上皇帝,功过参半的皇帝,一曲长恨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个皇上呢,前半生很辉煌,任姚崇、宋璟为相,创造了“开元盛世”,但是后半生三尺冷清,沉迷肥媚,不理朝政,轻歌漫舞,大权被安禄山窃取,酿成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国家走向了衰败,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的后半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开会、不办公、桌子上尘土积了很厚一层,吃了肉、喝了酒、跳了舞,最后再进包厢,彻底完蛋,国家腐败了,没钱了。
有的同志说我胡说,那个时代那来的包厢,没有包厢说的很对,但是长恨歌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2篇)
关于陕西昭陵的导游词杨贵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阳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
小名玉环。
其父杨玄湖。
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九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于寿王李瑁妃。
公元____年届惠妃死。
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
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
故号太真。
天宝四年(公元____年)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天宝十五年(公元____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
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
途经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死杨国忠,逼玄宗将杨贵妃缢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坡。
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____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
现在的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____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
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
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上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上了。
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
游人至此读咏周围回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雕了一尊高近____米的贵妃站像。
沈阳美丽的昭陵导游词
沈阳美丽的昭陵导游词各位女士、先生:你们好,能够为大家服务,我深感荣幸,在我的导游过程中,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游览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阳城的北部,故又称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
它与新宾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即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总面积450万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还进行了续建。
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蒙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诗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人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
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下马碑到正红门,第二部分为正红门到方城。
第三部分为方城宝顶,也是陵寝的主体部分。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成的“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告诫人们前方乃帝王陵寝请下马下轿,以示对皇陵的尊重。
那么今天我们乘座的这个大轿也要停在这里,就请各位大人下轿,随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桥,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须经过神桥,这也注定了神桥的作用。
神桥下面是一条护城河,皇帝的陵寝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好地上,但当时这里设山没水怎么办呢?就在陵寝前面开凿了一条护城河,在陵寝后面又人工堆积起来一个隆业山,这样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了。
神桥的修建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它的实际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
用以纪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过石牌坊,我们来到了正红门前,它共有三个门洞,东边为君门,西边为臣门,中间是神门,也就是说祭把时皇帝走东边的门,大臣走西边的门,中间的神门是供皇太极及其皇后灵魂出入的门。
在当时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过。
2023年陕西省导游词_3
2023年陕西省导游词2023年陕西省导游词1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
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园。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
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
太宗遵其“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
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
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陪葬多的一座。
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埏(音yan,墓道)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昭陵导游词范文5篇
昭陵,因位于沈阳城的北部,故又称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
它与新宾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即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唐昭陵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唐昭陵导游词篇一
唐太宗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昭陵博物馆建成,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
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李绩)、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馆。
唐昭陵导游词篇二
杨贵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阳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
小名玉环。
其父杨玄湖。
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九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于寿王李瑁妃。
公元736年届惠妃死。
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
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
故号太真。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
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
途经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
死杨国忠,逼玄宗将杨贵妃缢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坡。
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
现在的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
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
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上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上了。
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
游人至此读咏周围回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
番情趣。
现在,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
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贵妃站像。
她表情凝重,目光向着坡下。
似乎在想着什么!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昭陵导游词篇三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1592一1643年)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阳市旧城之北,通常也称北陵。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是继努尔哈赤之后我国古代另—位卓越的满族政治家和军事家.
后金天命十—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和八子皇太极共同治理国事,即是“四大贝勒执政”。
贝勒为满语,是满族贵族的称号,相当于亲王。
次年,皇太极即后金汗位,废除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制度。
他将八旗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收归自己直接统率,一手控制了军政大权,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离心力量。
为了缓和新占领区满汉民族的矛盾,他采取把汉族农民编为民户,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等新政策。
他还通过考试,授儒生官职等办法,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明朝投降官吏的合作,为以后进攻明朝,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去汗号,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
皇太极即位后就积极部署对明朝的进攻,并用反间计除了明朝抗清将领袁祟焕。
他多次派兵入关,使明朝疲于应付。
祟德七年(1642年),清军大举围攻明朝辽西的松山等地,生俘明军统帅、蓟辽总督洪承畴,明朝在关外的土地丧失殆尽。
不久皇太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