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卷(123)文言文标准译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卷(123)文言文标准译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课标卷)文言文译文一、新课标Ⅰ卷谢弘微,陈郡阳夏人。

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

从叔谢峻是司空谢堑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入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主人,谢退对趱墨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

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邀赡、谢跃、谢弘翅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

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高祖允许她回归谢氏。

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

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

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嗣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人。

太祖镇守江陵,谢丛邀为宣都王文学。

谢弘邀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食素不变。

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

谢弘微为他长时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

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如同事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

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许将重点词注释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 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

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学习,练习)射,(许)(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认为……好)之。

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许)将曰:句,是。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见狱空耳。

”多指年轻人)喜聚(省略“于”,(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通“纵”,好像)一人。

”数,辅重臣)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初,(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由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问(许)将,对曰:的品德)事。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二、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许将,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以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

又改鄆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

将曰 :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

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一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

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 “发人之墓,非圣德事。

”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

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将独谓 : “兵机不可失,愿从之。

”未几,捷书至。

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谥曰文定。

【注释】1、福州,宋代的福州路,辖境为今福建省东部地区。

2、闽,闽县,县治在今福州。

3、举,科举考试中选4、。

除集贤院校理,被任命为集贤院校理。

集贤院,宋代中央机构,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校对整理。

5、同知礼院,任太常寺少卿。

礼院,太常寺的俗称。

宋代的太常寺掌管封赠祭祀的礼仪。

许将传2017Ⅲ卷

许将传2017Ⅲ卷
许将传
【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考取,考中】进士【中
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
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第一。神宗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 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除【授予官职】集贤校理、同 知【宋以来“知某官”、“知某事”之官的佐官称同知。管理,掌管】 礼院,编修【编写,编订】中书条例【泛指分条订立的 章程、规则】。初,选【选拔】人调拟【初步定下来】, 先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次考功【按一定标准 考核官吏的政绩】,综核【聚总而考核】无法【法度】, 吏得缘文【缘,顺着,沿着;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为奸 【做狡诈、邪恶的事】,选者又不得诉(省略“于”,对) 长吏,(许)将奏罢南曹,辟【开辟,设置】公舍以 待来诉者【……的人】,士无留难【无理阻挠刁难】。
明年【第二年】,知【管理】秦州,又改郓【yùn】 州。上元【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张灯, 吏籍【登记】为盗者系狱【关进监狱】,将曰:“是 【这】绝其自新之路也【判断句,是】。”悉【全, 都】纵遣【释放遣发】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 圄【yǔ多个监狱】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 五十六年,始【才】再见狱空耳。”
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 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 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 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 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 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征召担任兵部侍郎。 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 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 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 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任宰相,和 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 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 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 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 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逐题评析(三)文言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逐题评析(三)文言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逐题评析(三)文言文阅读【选文】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宋史·许将传》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在进士考试中名列第一。

神宗召他来回答问题,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负责中书条例的编修。

契丹以二十万人的军队来迫近代州边境,他们还派遣使者来请求分割代州的地盘,宋朝的岁聘使不敢出行到契丹,皇上把这个使命交给许将。

许将入朝对皇上说:“我愧居侍从之位,朝廷的大决议,不容许我不关心。

只是万一契丹人说道代州的事,而我没有办法来折服他们,那就会伤害国家利益。

”皇上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来阅读相关文书。

他去到契丹境内后,当地的居民爬上屋栋,聚集在一起偷看许将,他们说:“我们要看看南边王朝的状元。

”等到操练射箭时,许将先射破目标。

契丹使者萧禧负责招待客人,萧禧果然拿代州事来向许将发问,许将随问随答。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2)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2)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2)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三【新课标Ⅲ】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

2017年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许将字冲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是福州闽县人。

【举进士第一】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神宗召见他回答有关问题,【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编修中书条例。

【初】当初,【选人调拟】候选官员的调动,【先南曹】先要经过南曹,【次考功】接着是考功。

【综核无法】综合考核没有法度,【吏得缘文为奸】官吏得以靠着改动文字干坏事,【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候选的人又不能告诉长官。

【将奏罢南曹】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开辟公堂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无留难】士人没有再遭遇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地界,【遣使请代地】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岁聘之使不敢行】宋方每年受聘的使者不敢去,【以命将】就任命许将去。

【将入对曰:】许将入朝对答说:【“臣备位侍从】我在侍从的职位上(充数),【朝廷大议不容不知】朝廷重要的决议不能不知道。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有以折之】(直译)没有能够用来驳斥他们(的材料/依据)//(意译)不对他们进行驳斥,【则伤国体】就会伤害到国家的体面。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公文资料。

【及至北境】到了契丹境内以后,【居人跨屋栋聚观】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曰】说道:【“看南朝状元】看看南朝的状元。

”【及肄射】等到练习射箭,【将先破的】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禧果以代州为问】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将随问随答】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萧禧又说:【“界渠未定】界线没有定下来,【顾和好体重】以和好为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将曰】许将说:“【此事】这(件)事,【申饬边臣岂不可】命令/指示守边大臣/边地官员难道不可以(吗),【何以使为】为什么要用/派使者呢?”【禧惭不能对】萧禧羞愧/惭愧不能回答。

2017年全国卷《许将》

2017年全国卷《许将》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与:参与D.不能易也易:交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以有侯王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君臣父子相贼虐者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新课标ⅲ)(含答案解析版)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新课标ⅲ)(含答案解析版)

2017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5 分)1.(9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2017年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许将重点词注释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做狡诈、邪恶的事),选者又不得诉(省略“于”,对)长吏,将奏(无理阻挠刁难)。

(1. 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不容不知。

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

聚观,曰: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练习)射,(许)问,(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气词,呢)郓[yùn]州。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张灯,吏,(许)将曰:绝其皆空。

父老叹曰: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后五十六年,再见狱空耳。

喜聚(省略“于”官政,(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而横之,方而圆之,使通“犹”,好像)一人。

”问兵马之数,宰辅重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吏部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由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问(许)将,对曰:打开)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事。

管理)颖移任(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召为佑神观使。

2017年全国3卷高考文言文《宋史·许将列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3卷高考文言文《宋史·许将列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3卷高考文言文《宋史·许将列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授予官职)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选拔调动人才),先南曹(唐朝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

宋初沿置,设判曹事一人,以朝官充任),次考功(官署名。

三国时期魏国官署尚书中有考功、定课两个部门,隋朝时候设置有考功郎,属吏部,掌管官吏考课之事,历代沿袭,清末时废除。

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照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综核无法(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吏得缘文为奸(官吏得以根据呈文作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被选拨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将奏(上奏)罢(罢免,取消)南曹,辟(开辟,设置)公舍(公堂)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liúnàn,阻留刁难。

这里指被阻留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这里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之使不敢行,以(相当于“而”,就)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泛指充任,任职)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文言中的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荆轲刺秦王》:“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办法报答太子了。

”与“有以”相对的固定结构是“无以”,可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在军帐中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娱乐的,我请求用剑来表演舞蹈。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Ⅲ)(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Ⅲ)(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课标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Ⅲ卷)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Ⅲ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问题详解+译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问题详解+译文

一、许将重点词注释(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 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

,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禧(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规模)重,(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张灯,吏,(许)将曰:句,是。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见狱空耳。

”多指年轻人)喜聚(省略“于”,(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通“纵”,好像)一人。

”数,辅重臣)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初,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问(许)将,对曰:的品德)事。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二、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李迪明: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Ⅲ卷文言翻译与唐诗赏析

李迪明: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Ⅲ卷文言翻译与唐诗赏析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Ⅲ卷文言翻译与唐诗赏析李迪明原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yùn 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yùn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问兵马之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dūn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名。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有机会随意改动,选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被无理阻止,故意刁难的情况。

契丹用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塞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2017年全国卷《许将》

2017年全国卷《许将》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与:参与D.不能易也易:交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以有侯王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君臣父子相贼虐者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许将重点词注释
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
(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
臣下
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
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
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 2.大臣
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

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练习)射,(许)
(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
(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
(认为……好)之。

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张灯,吏
,(许)将曰:
句,是。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
见狱空耳。

”多指年轻人)喜聚(省略“于”,
(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
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
(通“纵”,好像)一人。


数,
辅重臣)
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初,
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
问(许)将,对曰:
的品德)事。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
,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二、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
同知礼院,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
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
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
..问兵马之数,将
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
告老
..,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
的一种借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为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三、参考答案
10.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1.C(“职位很高”无据)
12.A(“使对方为占得便宜”无据,对方没占得便宜)
13.(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

四、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升爲知制诰,特地下令不经考核而任用。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
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以龙图阁待制起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

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

”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

父老感嘆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

”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

征召担任兵部侍郎。

上疏説:“因此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

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

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

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説:“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

”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爲佑神观使。

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

赠开府仪同叁司,谥号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