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人文精神(一)
元曲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元曲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元曲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期,自元朝开始兴起,至明朝末年逐渐衰落。
元曲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艺术特点元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囊括了戏曲、散曲、杂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戏剧性强元曲的创作着重强调了表演性和戏剧性。
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都是为了舞台表演而设计的。
2.诗意浓郁元曲的作品中,不仅能看到戏剧元素的融合,还能感受到浓郁的诗意。
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诗句、造型、意象等元素,体现了唐宋诗词的博大精深。
3.虚实相生元曲作品往往虚实相生,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
这种手法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感,更能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
4.语言精练元曲作品的语言非常精练、生动,容易理解。
前期元曲派看重辞锋,注重结构布局;后期则以情节为主,富于想象力、言犹在耳,充满生气。
二、文化内涵元曲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不可忽视。
以下从不同的方面阐述:1.反映社会矛盾与人文精神元曲作家关注了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从而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精神。
例如,袁枚的《长生殿》、白朴的《西厢记》等作品,关注了妇女的地位与权力。
2.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元曲的艺术表现,充满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品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对文艺、伦理、道德等有所反映,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3.传承与创新元曲派的作家们在继承唐宋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体裁,如散曲、杂剧等。
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向自然回归元曲文学中的文化内涵还表现为向自然回归,强调自然的美与自然规律的尊重。
例如,刘辰翁的《柳毅传书》中,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之,元曲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
元曲作家们通过语言、情节以及人物等方面的创作,表现出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文化背景。
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历史遗产有所延续和创新,还是对于中华文化的底蕴有所强化和深化。
元曲中的社会风气与人情世故分析
元曲中的社会风气与人情世故分析概述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大致集中在元朝时期(1271年-1368年)。
元曲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风气,也展示了人们对于人情世故的认知和表达。
本文将对元曲中的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进行深入分析。
社会风气的体现1. 封建礼教与家族观念在元代封建社会中,礼教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它规范了人们的言行举止、家族关系以及社交活动等方面。
这种强调家族观念和等级秩序的价值观念在元曲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例如,《西华山》描绘了家族之间为争夺血脉传承而发生斗争的悲剧;《桃花扇》则通过讲述女主角林黛玉为维护自己家族利益而奋斗的故事,体现出封建家族观念对人们行为准则和关系运作方式的影响。
2. 武力与权势的争夺元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势力的角逐和权力的竞争,这种现象也在元曲中得到了广泛反映。
正剧中常以武将、官员等具有权势地位的人物作为主要形象,展示他们为了争夺權利而进行激烈斗争的情节。
例如,《汴京三绝》以北宋末年南渡高安守城戎马生涯为背景,揭示了世局动荡下人民生活困窘、豪杰英勇拼搏;《琵琶记》则通过唐朝时期音乐家李隆基无法进入政治高层,只能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观察和参与社会变迁的感受。
3. 市井风俗与民间文化元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商品流通频繁的时期,在文化方面百花齐放。
元曲通过刻画市井风俗和民间文化,展示了不同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例如,《牡丹亭》以市井艳遇为线索,描绘了妇女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愿望;《窦娥冤》通过讲述窦娥被冤杀后,其鬼魂继续寻找正义的故事,揭示了民间对于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
人情世故的表现1. 各种角色之间的权谋与智慧在元曲中,人物之间常常展开复杂的权谋和智慧斗争。
主要角色通过巧妙设计、智力较量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从危险中解脱出来。
例如,《长生殿》中女主角杜丽娘通过机智和智慧成功逃离好友庞再思设下的陷阱,并最终令前夫司马青衫重新认识她;《汴京三绝》中乔岳利用自己聪明才智将赵立勇救出困境,为主人公开辟一条生路。
元曲中的爱情与女性观念解读
元曲中的爱情与女性观念解读一、引言元曲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元曲作品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能深入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爱情观和女性观念。
本文将围绕元曲中的爱情与女性展开解读,以期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二、元曲中的爱情观1.多样化表达方式:元曲中常常通过悲欢离合、才子佳人等故事情节来呈现爱情,丰富了表达方式。
例如,《西华山》由于两位主人公在追求真爱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挫折和试炼,从而彰显出坚贞不渝的爱情。
2.忠贞永恒:元曲中对于爱情追求往往强调忠贞不渝,不畏艰难困苦。
相较于后来盛行的浪漫主义理念,元曲更注重展现传统儒家伦理观念中所突出的忠诚和坚守。
三、元曲中的女性观念1.德才兼备:元曲塑造了许多具有德才兼备特点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拥有美貌动人的外貌,还秉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如《牡丹亭》中主人公杜丽娘既才智出众又以强烈的自我意志面对爱情困境。
2.强调家庭责任:元曲中女性角色常常被赋予经营家庭、传承家族的重任,强调了家族纽带以及家庭地位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
这一观念通过《长生殿》中宫廷太监刘君韬为了履行对家族使命而牺牲自己的爱情展现得尤为突出。
四、元曲中爱情与女性观念的关系1.爱情成就女性:元曲将爱情视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的桥梁,可从视角上看是在表达对女性权益和自由选择的呼唤。
爱情可以使女性得以超越传统束缚,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权。
2.对家庭与个人追求的权衡:元曲中爱情和家庭责任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女性角色常常面临着对个人幸福和对家庭责任之间做出选择的抉择,展现了她们在爱情中所遇到的困境。
五、结论通过对元曲中爱情与女性观念的解读,我们发现其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爱情追求、女性地位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视角。
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元曲所呈现的爱情观和女性观念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学习价值。
元曲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精神追求
元曲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精神追求引言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重要形式,始于13世纪的元代。
它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时期的风貌。
元曲充满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独有的精神追求,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传达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艺术表现手法1. 韵律美元曲以其优美的韵律美令人叹为观止。
它注重音乐的配合和节奏的把握,通过歌唱、舞蹈和音乐的结合,使得它在艺术表现上显得独一无二。
比如《西华山》中的《临江仙》就展现了元曲独特的韵律美,引人入胜。
2. 艳丽的舞台布景元曲中的舞台布景非常精美,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配合精巧的布景设计,使得观众置身于一个逼真的情境中。
比如《窦娥冤》中的舞台布景就非常出色,使得观众仿佛能够亲身经历角色的遭遇。
3. 表演技巧元曲的演员们有着高超的表演技巧,他们能够通过独特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情感。
比如《汴京谜案》中的演员们通过精准的手势和实际感情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2. 精神追求1. 心灵与自由元曲中常常描绘人们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梦想。
它们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出对人性的深思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比如《拜月亭》中黄粱梦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心中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
2. 人生哲理元曲常常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强调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对于命运和命理的思考。
比如《牡丹亭》中的“代意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类对命运的无奈。
3. 社会批判元曲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展现出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担忧。
它通过对社会阶级和权力的描写,揭露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热切追求。
比如《墙头马上》中对官员贪污的揭露,展示了公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
结论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也对后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曲赏析文档
元曲赏析一、引言元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兴起于元朝时期(公元13世纪-14世纪),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目,成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元曲进行赏析,介绍元曲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元曲的特点1. 情节曲折,结构严密元曲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妙的结构著称。
它通常以一个中心事件为线索,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发展和转折,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冲突。
元曲的结构通常分为引子、承前、转折、高潮、回旋、收场等几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使整个剧情紧凑而有层次感。
2. 浓厚的艺术氛围元曲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而被广泛赞誉。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美妙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和精湛的表演技巧,使观众沉浸在一个梦幻般的艺术世界中。
元曲追求美的表现,注重细节的描绘,让人欣赏到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3. 多样的表演形式元曲以其多样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它包括了大量的对白、唱词、舞蹈和动作表演等元素,使得整个演出过程生动有趣。
元曲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轻松活泼的喜剧,也有深沉悲剧的表演,能够满足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
三、元曲的发展历程1. 元曲的起源元曲起源于元代(公元13世纪-14世纪),是元朝时期戏曲艺术的产物。
它吸收了宋代和金代的戏曲元素,通过融合各种不同的戏曲风格和表演形式,发展出了独具一格的元曲艺术体系。
2. 元曲的繁荣元曲在元代及明代初期繁荣发展,成为宫廷和民间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
在元代,元曲经过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七种戏曲剧种,包括“南杂剧”、“北曲”、“西昆”、“东寨”、“西曲”、“安平”、“清角”。
每一种剧种都有其特定的地域特色和表演风格。
3. 元曲的衰落明代中期以后,元曲逐渐衰落,逐渐被其他戏曲形式取而代之。
虽然元曲在明代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
分析元曲的社会背景与人性探讨
汇报人:XX 2024-01-25
目录
• 引言 • 元曲社会背景 • 元曲中的人性探讨 • 元曲中的社会与人性的关系 • 元曲中的典型人物与人性分析 • 元曲中的人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分析元曲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通过深入研究元曲作品,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 、文化和社会背景,进一步理解元朝时期的社会风 貌和人文精神。
丑角的讽刺
丑角的言行往往具有讽刺意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 夸张和嘲讽,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
丑角的启示
丑角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戏剧的趣味性,也引 导观众反思人性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起到警 世的作用。
06
元曲中的人性观对现代社会的 启示
Chapter
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
元曲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认为人性既有善良、仁爱的一面,也有自私、贪婪的一面。这种对 人性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
元曲中的人性观告诉我们,个人 成长需要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完 善。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 界,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 路。
同时,元曲也提醒我们要关注他 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换位思考 和理解他人。这对于个人的人际 交元曲还强调了坚韧不拔、 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个人成长的 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 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 态,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我超 越和进步。
社会与人性的互动关 系
社会与人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社会塑造了个体的人性;另一方 面,个体的人性也对社会产生影 响。这种互动关系构成了元曲中 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图景。
05
元曲中的典型人物与人性分析
《元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元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元朝,成熟于明朝。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通过探讨元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来展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
1. 艺术特点元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艺术特点:a. 多样性元曲以其多样性而闻名。
它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剧目,如历史剧、神话剧、悲喜剧等。
不同类型之间既有鸣应一起上演的单套戏,也有连台戏和散拖戏等组合形式。
这样丰富多样的表演形态为观众呈现了不同题材、角色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体验。
b. 艳丽华美元曲在音乐、舞蹈和舞台布景方面都非常注重装饰效果。
音乐丰富多彩,以传统乐器伴奏为主,既有激昂豪放的音乐节奏,也有细腻婉转的曲调。
舞蹈动作流畅、优美,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表现。
舞台布景精致华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不同故事情节背景的特点。
c. 表演技巧元曲中的表演技巧非常独特。
它充分利用了身体语言、声音变化、面具等多种手段来塑造角色形象和表达情感。
角色扮演时使用面具能够突出角色性格特点,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此外,元曲中还常常运用变脸等特殊技巧来增加戏剧效果。
2. 文化内涵元曲不仅在艺术方面有独特之处,在文化内涵上也有其深刻之处:a. 化妆与传统文化在元曲中,角色扮演所使用的化妆是一项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
这些经过精心设计和绘制的脸谱代表着不同角色类型和性格特点,它们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美和审美标准的追求。
b. 文化与思想创作元曲是一种集合了历史、神话、宗教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
剧本中蕴含着对社会状况、政治问题和道德伦理的思考与表达。
通过元曲,观众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思想与价值观念的迭代变化,体验到历史背景下的逆境与抉择。
c. 传承与保护元曲作为中国戏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而言,继承和发扬元曲艺术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元曲,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任务。
元曲中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性格
元曲中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性格元曲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文体,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元曲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并不是一些简单的丰富多彩的歌舞娱乐活动,它还是一个体现社会性格的文化现象。
元曲的出现,源于元朝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状况。
元代由于外族统治,导致中原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发扬。
元朝的建立,也将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限制了。
另一方面,由于元代在经济上的改革,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促进了元曲的产生。
因此,元曲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了汉族的文化和游牧民族的文化,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
元曲中的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它对文艺表现形式的创新和对社会生活的描绘。
元曲以舞台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舞台效果的感染力,这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曲的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元素都非常丰富多彩,它们彰显了元代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气息。
元曲在描绘社会生活方面也非常出色。
以《西厢记》为例,它描绘了明清社会中贵族养女、媒妁之间的种种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礼教的思想观念;以《汉宫秋》为例,它则描绘了明代宫廷政治的腐败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这些元曲作品的描绘,不仅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性格,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态度。
除了文化现象,元曲中的社会性格也十分值得关注。
元曲作品中,不仅有官场政治、家庭情感等主题,更包括了流言、怨恨、嫉妒等负面情绪,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反思。
例如,元曲中对汉法合一进行批判的作品,展现了当时普通百姓对蒙汉合一的不满和反抗;而对于贪官污吏的描写,则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公和黑暗。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负面性格,让人们对于社会现实产生深深的思考。
在元曲中,也能看到对于道德品质的反思。
例如,在《闹花灯》中的主人公阿庆对于友情和义气的追求,以及《西厢记》中的李淳罡对于纯真爱情的诉求,这些都反映了元曲作家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关注。
元曲 赏析
元曲—马致远和《汉宫秋》一、元曲简述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主流。
蒙古人统一中国后,给汉人以残酷的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长期剧烈的民族冲突,他们破坏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制度,从前看作是上品的读书儒生,这时却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思想沦入了黑暗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前人所认为卑不足道的民间文学,大大地发展起来,代替了正统文学的地位,而放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一新兴的文学,正是大众所欣赏的曲子与歌剧。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是金元之际随着草原民族入主中原而带来了新的草原音乐和草原文化而产生的。
元朝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与它以前的唐朝、宋朝和以后的明朝是中原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建立的王朝有很大区别,元朝有它的社会独特性和历史独特性。
这样,元曲也就和唐诗、宋词以及明朝的诗词在形式、内容、风格上都有很大区别。
唐诗、宋词各有其独特的时代人文精神,元曲作为元朝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它本身的人文精神。
元曲的人文精神就是指元杂剧和元散曲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以元曲为代表的元代的一种社会文1化心理氛围,一种风靡全社会的情绪思潮。
元曲是由元代的一些读书人创作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些辉煌的作品,是和那个时代给予他们一种特殊的命运有关的。
我们要了解元曲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当然需要追根溯源到元曲创作者的生存状态。
元朝统治者在文化问题上是宽容的,有度量的。
元代读书人形成了新的人文风貌,在元曲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色。
元曲的文学特色
元曲的文学特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比较著名的有《窦娥冤》、《西厢记》等,元曲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更是民间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学特色。
一、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性元曲不仅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风俗,而且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写,展现了人类的种种欲望和情感,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社会及其变迁。
如《西厢记》就通过对杜少甫和红拂女的爱情描写体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表达出了对于自由和激情的渴望。
二、描绘人物细腻、生动、形象元曲更注重人物的描写和刻画,通过语言、动作、肢体等细节描写,塑造了许多形象丰满、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如杜陵、阮咸等角色。
这样的人物形象丰富、立体、真实,使得读者/观众可以很好地感受到文化在其中,也更有深度。
三、纯文学性很高元曲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性,体现了中国文化高度精神之美。
元曲故事情节曲折多姿、词藻精妙、绝句流畅、趣味横生,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大格局内的文化/文学细节与深度。
四、追求音乐和舞蹈的完美融合元曲不仅立足于文学,更注重舞蹈和音乐在其中的融合。
在表现和情感上,音乐和舞蹈也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它还承载了第二重信息,为故事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元曲成为无国界性的艺术品。
五、粉墨之间,富有想象元曲一般采用押韵、对仗等形式,加上粉墨的描绘和层层叠叠,可以让读者们想象力极大地发挥,也更能感受到作者所想所求。
以上就是元曲的文学特性,每个元曲都具备了这些特性并且超越了它们,每一本好的元曲都是一份深入探索内心的文学艺术形式。
元曲历经千年而不衰,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这样的艺术也绝不会被时间所淘汰,而是会在他的特异性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平衡中,持续发展。
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与民族精神
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与民族精神元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更融入了丰富的民族精神。
本文将围绕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与民族精神展开探讨,旨在探索其独特魅力与价值。
首先,元曲的戏曲艺术呈现了精致细腻的表演技巧。
元曲的表演风格注重形象生动,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演员们运用婀娜多姿的身段、华丽的服装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西华山》中,演员的舞蹈动作和声音表达不仅能准确刻画角色的喜怒哀乐,还能展现出华夏民族的高尚品质和乐观精神。
其次,元曲中的戏曲艺术承载了丰富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在元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自豪感,如《桃花扇》中的岳飞形象;也可以感受到捍卫正义的民族情怀,如《长生殿》中的许宝融;更体现了民族团结和互助的精神,例如《采薪南山隐》中的兄弟情义。
这些元曲中所传递的民族精神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共通之处,具有启示意义。
此外,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也反映了戏曲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戏曲作为一种流行艺术形式,通过元曲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并起到了宣扬传统文化和社会教化的作用。
比如《汤若望》中所渲染的孝道观念,以及《紫钗记》中对于妇女地位的探讨,都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元曲的音乐、舞蹈和造型等艺术元素也丰富了中国艺术的面貌,为后世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然而,虽然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与民族精神具备诸多可贵之处,但在当代社会遭遇了许多挑战。
受到其他传媒形式的冲击与影响,元曲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
因此,如何将元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成为保护和传承元曲的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元曲普及教育、推广元曲演出、整合元曲资源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和参与到元曲的传承中来,以实现元曲的永续发展。
综上所述,元曲中的戏曲艺术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40号 元曲的人文精神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传承,文学上也是个文体大国。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烙印着那个时代特质的文体形式,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们对唐宋诗人词人及其作品多所了解,而对于元曲,它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散曲与元杂剧有怎样的艺术关系,元代文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何,却知之不多。
谈元曲的人文精神,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元曲。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在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诗歌。
唐诗中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几个诗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同的。
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
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
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
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如果吟唱,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在曲调上会有很大区别。
所以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农耕为主的汉族建立的王朝有很大区别,元朝有它的社会独特性和历史独特性。
这样,元曲也就和唐诗、宋词以及明朝的诗词在形式、内容、风格上都有很大区别。
唐诗、宋词各有其独特的时代人文精神,元曲作为元朝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它本身的人文精神。
曲的人文精神。
元曲的人文精神就是指元杂剧和元散曲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以元曲为代表的元代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氛围,一种风靡全社会的情土尽来朝,大福荫护助里。
”各国都来纳贡臣服,当然有自豪感了。
那年我去泰国旅游,在泰缅边境上高音喇叭不停地广播:欢迎尊贵的中国客人前来观光旅游。
我都油然而生一种大国国民的自豪感。
元朝的这种大国气象对国民的心理是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会无形地促成一种普世性的心理氛围,情绪氛围。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元曲选集元代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
元曲选集元代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元曲选集——元代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元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元代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元代,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社会思想内涵,成为了当时戏曲艺术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就元曲的历史背景与特点、剧种与代表作、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元曲作为元代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
一、元曲的历史背景与特点元曲的兴起与元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融合有着密切的关联。
元朝是由蒙古族人建立的,为了统治中原,蒙古族政权采纳了汉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元曲正是在此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将汉唐宋元的戏曲艺术与游牧民族的骑射歌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元曲的语言形式多样,既有骈俪格的对偶工整,又有平韵错乱的诙谐幽默,还有诗歌般的唱和语调。
其次,元曲注重音乐的表达和配合,常常使用金管乐器和弦乐器来伴奏演唱。
再次,元曲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战争军事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元代社会各种不同层面的生活与人情。
二、元曲的剧种与代表作元曲主要有杂剧、散曲、戏曲、曲子四种类型。
其中,以杂剧和散曲最具代表性。
杂剧是元曲中表演形式和题材最为多样的剧种之一。
其作品包括《窦娥冤》、《汉宫秋》等。
《窦娥冤》以唐代女诗人窦娥的悲惨遭遇为故事背景,反映了官场黑暗和社会不公的现实。
而《汉宫秋》则以西汉妃子邓禹的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其忠贞不渝的爱情。
散曲是元曲中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剧种。
《长生殿》、《西华山》等散曲作品在元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生殿》以唐代柳宗元的故事为蓝本,描述了柳宗元与杨婉之间跨越生死的伟大爱情。
《西华山》则讲述了柳中庸与南极仙翁之间的人仙爱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转变。
除了杂剧和散曲外,元曲中的戏曲与曲子也体现了不同的表现风格和艺术魅力。
元曲中的戏曲作品有《牡丹亭》、《梧桐雨》等,而曲子方面则有《楚江怀古》、《秋胡戏辞》等。
唐诗宋词元曲的时代精神
唐诗宋词元曲的时代精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三个高峰,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精神。
唐诗主要是在唐朝的盛世时期创作,反映了壮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宋词则是在南北朝的时期形成,以纯粹的文学艺术为主,传达了浪漫的爱情观和人性至善的思想;元曲则在元代的商业文化和文艺繁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戏曲艺术形式表现了风俗人情和时代精神。
唐诗代表了唐朝盛世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灿烂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唐诗在这一特定时期萌芽、发展,且有着深刻的时代感。
唐代诗歌的风格主要是豪放和雄浑,基调是积极向上和充满斗志。
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的赞美,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这一时期的文化,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文化”,其时代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国家和未来道路。
宋词则包含了诗和散文的元素,是古代文学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形式。
宋词大多是表达世俗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如爱情、友谊、门第、劳动等等。
它以细腻温婉、意思悠远、音乐性极强和注重国语表达为特点。
宋词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爱情和人性至善方面。
宋代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发展也相对成熟,成为了文化繁荣和艺术创作活跃的时期。
宋词用细腻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切实反映了那个时代善良、纯洁的情感和理想。
元曲的发展则是在元代时期,经商贸兴旺,大量的资本与金钱流通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元曲艺术兴起,备受欢迎。
元曲通过歌舞表演、音乐演奏、道具布景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民间的风俗人情、政治思想、哲理智慧等展露出来,受到了当时民众的广泛喜爱。
元曲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元代的商业文化和经久不息的文艺市场,展现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让人一窥元代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历史背景。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元曲三者之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却都表现了各自时代的文化、历史背景和人民精神状态。
元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元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元曲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是综合了音乐、舞蹈、话剧、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艺术风格独特、典雅、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元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艺术表现形式元曲以歌、词、曲、舞、器乐等多种艺术手段,全面表现剧情,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既听到了动听的乐曲,又看到了优美的舞蹈,更能通过精妙的曲艺,更深刻地领悟剧情的细节和内涵。
在元曲中,舞蹈、唱腔、音乐都是一个整体,凝练成一种深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享受戏曲魅力的同时,深深地领悟到了剧情的渗透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内涵元曲的最大特点是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元曲中,不仅有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融合了大量的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如《汉宫秋》中的“移步换景生徐徐,百花香淡淡,蝶恋蜜流”,一个场景之间变化自然流畅,用极少的词语,却表现出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又如《汉宫秋》中的“青鸾低背,凤衔珠翠,满腹牵情,欲飞还敛;明月清辉,金凤单舞,远拂云根,高高一点”,以唯美的词藻和优美的音乐手段,将一幅盛唐女子的婀娜多姿的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在欣赏元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艺术上的美的享受,更能够进一步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
三、社会背景元曲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的流行和发展不断受到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从元朝时期到明清时期元曲的演变过程中,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和内涵的丰富化,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元代时期,元曲刚刚兴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王实甫、关汉卿等艺术大师也相继涌现。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元曲的流行和发展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元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成熟。
四、传承和发展元曲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应当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元曲的社会地位已经逐渐下降,更多的时候只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
元曲选读:缅怀古代艺术形式的诗意音乐
元曲选读:缅怀古代艺术形式的诗意音乐引言在音乐的世界里,元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创作结晶。
通过元曲,我们可以品味到古代的诗意,感受到古代的音乐美。
本文将带您走进元曲的世界,领略其诗意音乐的魅力。
元曲概述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产生于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因此得名。
它与其他戏曲形式相比,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诗意特点脱颖而出。
元曲的创作不仅包括文字的创作,还包括音乐的创作,音乐与词曲之间的融合使得元曲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旋律,具备了戏曲与音乐的双重特性。
元曲的形式元曲以其多样化的形式而闻名,其中最常见的有散曲、牌子曲、元辞曲、律诗曲、太平调等。
每个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创作方法:散曲散曲是元曲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形式之一,它体裁短小,结构简练,主要以五言古诗为基础,配以相应的旋律。
散曲的文字通常表达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意境深远,句式优美。
其音乐性强,旋律婉转,使人陶醉其中。
牌子曲牌子曲是元曲的另一种形式,它在元朝时期非常受欢迎。
牌子曲的特点是以牌子为基础,每一个牌子由一对短句组成,每句还有相应的舞步。
牌子曲通过这些短句和舞步的组合,表达情感和叙述故事。
牌子曲的旋律通常简洁明快,舞蹈编排精巧,给人以欢快的感觉。
元辞曲元辞曲是元曲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形式,以谱曲和演唱技巧要求较高而著称。
元辞曲的创作是在原有的词曲基础上加入了更丰富的音乐要素,注重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变化。
同时,元辞曲还要求演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以表达出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律诗曲律诗曲是元曲中最具规范性的一种形式,它基于律诗(七言绝句)的形式创作。
律诗曲的句式和词藻都遵循律诗的要求,具有律诗的优美和韵味。
在律诗曲中,词曲之间的配合紧密,音乐与文字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太平调太平调是元曲中富有抒情特色的一种形式,它通常通过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表达情感和思考。
太平调的旋律通常悠扬自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元曲的人文精神(一)
元曲的人文精神(一)中国现代文学馆星期义务演讲《在文学馆听讲座》应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之邀,第一次走出了北京。
演讲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编导摄制人员,于10月22日23日两天,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厅开设演讲的分现场,并录制了文学院三位教授的演讲。
第一场演讲开场,傅光明研究员首先说:今天,我们的《在文学馆听讲座》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我为大家请的主讲人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归智先生。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传承,文学上也是个文体大国。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烙印着那个时代特质的文体形式,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请梁先生讲元曲,我们对唐宋诗人词人及其作品多所了解,而对于元曲,它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散曲与元杂剧有怎样的艺术关系,元代文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何,却知之不多。
下面我们欢迎梁先生为我们演讲《元曲的人文精神》。
大家欢迎!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元曲的人文精神》。
谈元曲的人文精神,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元曲。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在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诗歌。
唐诗中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几个诗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唱谁的诗谁就画个圈,比赛谁的诗最受欢迎。
宋词中柳永的词特别普及,传说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
曲更是要演唱了。
下面我先各念一首唐诗、宋词和元曲,大家感受一下。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词: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元曲: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大家感到了吧,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
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
元曲的文化意义
元曲的文化意义
古典音乐是一种经典的音乐,它为人们带来了一种美好的感受,古典曲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古典曲是一种永恒的音乐形式,它的曲风极具可塑性,可以反映出个人感受、抒发情感、触及社会热点、彰显历史精神等,同时也能活跃起文化传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每一首古典曲都充满了激情与灵性。
古典曲还能够传承每个文化的历史精神,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还可以传达出一种文化的主题,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特色。
例如,法国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古典曲,它的曲调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法国人的热情奔放,而中国的《梁祝》则是一首浪漫的抒情曲,它将中国古老传统以及中国人深情的爱情故事都一一勾勒出来。
此外,古典曲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和谐,它的旋律柔和而舒缓,可以让人们在其中放松心情,涤去烦恼,让所有的烦恼和烦躁都像消失在远方一样,让人们在这种美妙的旋律中沉浸,感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平和。
总而言之,古典曲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能够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历史精神,并且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宁静与和谐,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古典曲也将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元曲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与人性的瑰宝》
《元曲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与人性的瑰宝》元曲艺术元曲艺术引言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元曲艺术以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这些剧作以戏剧化的手法,通过舞台对话和歌唱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
本文将重点探讨元曲艺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生活与人性的表现,鉴赏其瑰宝之处。
元曲艺术的特点元曲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元曲艺术的主要特点:1. 精彩的故事情节元曲艺术的剧本故事情节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了历史、民间传说、神话等各种题材。
这些故事情节紧凑有趣,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张力,往往通过寓言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2. 多样的表演形式元曲在表演形式上非常灵活多样,包括有声唱腔、舞蹈、打击乐器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花脸、青衣和丑角三种角色,分别代表着英雄、美女和喜剧的形象。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来展现角色的特征,使观众能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 华丽的服饰和舞美元曲艺术的舞美设计非常重要,舞台上的服饰和道具都非常华丽。
演员们穿着丰富多彩的服装,戴着华丽的头饰和首饰,展现出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舞台背景和布景通常也是精心设计的,以增强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表达。
4. 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元曲的语言非常艺术化,采用了豪放的词藻和押韵的技巧。
演员们在表演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音律,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元曲中还有很多成语和古文化典故的引用,使作品更富有深度和韵味。
元曲艺术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元曲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反映。
通过元曲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政治风貌和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是元曲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几个典型表现:1. 反映社会观念与现实困境元曲作品中经常涉及社会现实的问题,如官员的贪污腐败、封建礼教的束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的人文精神(一)中国现代文学馆星期义务演讲《在文学馆听讲座》应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之邀,第一次走出了北京。
演讲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编导摄制人员,于10月22日23日两天,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厅开设演讲的分现场,并录制了文学院三位教授的演讲。
第一场演讲开场,傅光明研究员首先说:今天,我们的《在文学馆听讲座》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我为大家请的主讲人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归智先生。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传承,文学上也是个文体大国。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烙印着那个时代特质的文体形式,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请梁先生讲元曲,我们对唐宋诗人词人及其作品多所了解,而对于元曲,它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散曲与元杂剧有怎样的艺术关系,元代文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何,却知之不多。
下面我们欢迎梁先生为我们演讲《元曲的人文精神》。
大家欢迎!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元曲的人文精神》。
谈元曲的人文精神,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元曲。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在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诗歌。
唐诗中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几个诗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唱谁的诗谁就画个圈,比赛谁的诗最受欢迎。
宋词中柳永的词特别普及,传说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
曲更是要演唱了。
下面我先各念一首唐诗、宋词和元曲,大家感受一下。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词: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元曲: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大家感到了吧,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
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
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
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
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如果吟唱,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在曲调上会有很大区别。
可惜当时还没有录音技术,我们只能大体想象了。
以今例古,想象听一支“西北风”歌曲,再听一支江南地区的“茉莉花”,或者再听一支港台歌曲,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类比。
所以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散套又叫套数,是统属于一个宫调的成套的散曲。
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就是一支小令,“双调”是北曲的宫调,“沉醉东风”是曲牌。
好几支小令按一定的宫调组织成一个套曲,就是散套,如马致远的散套《般涉调·耍孩儿·借马》: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
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
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
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
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
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
着皮肤休使粗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
有句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绰尿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
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践起泥。
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翼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
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
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颩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
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
只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
倚门专等来家内。
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
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
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所以元散曲的题目有三部分组成:宫调、曲牌、内容提示。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就是用“般涉调”的调式,第一支曲的曲牌是“耍孩儿”,内容是“借马”。
又比如马致远的一套散套《双调·夜行船·秋思》,“双调”是调式,“夜行船”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秋思”是内容提示。
马致远还有一支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调式,曲牌是“天净沙”,“秋思”是咏唱内容的标题。
小令和散套都要按一定的宫调来演唱,常用的宫调有九个,就是五宫四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每一个宫调都有它的音律风格。
宫调就是调式,类似于今天乐曲的C大调、D小调等。
散曲主要是抒情的,自娱的,基本上没有故事,像《般涉调·耍孩儿·借马》也只是一种心情的刻画,没有更多的戏剧性矛盾冲突。
如果把四个宫调四套曲子里面贯穿上人物故事情节,由其中的一个主角演唱这四套曲子,其他角色配上宾白(宾白就是对话、旁白)、科范(科范就是表演动作),这就是一个元杂剧。
一套曲子就是一折戏,每一折戏的每一套曲子押一个韵脚,一个完整的元杂剧一共四折戏。
此外往往在开头有一个“楔子”,即序幕,在结尾有两句或四句诗的剧情提要,即“题目正名”。
元杂剧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概括: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
比如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就是开头的楔子交代窦娥的父亲卖女抵债,然后窦娥在四折戏中分别演唱仙吕宫、南吕宫、正宫、双调四套曲子,第三折时窦娥被杀害了,但第四折还是要由窦娥的鬼魂上场演唱。
其他角色不唱,只有宾白、科范。
剧本末尾是题目正名:秉正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投影山西省洪洞县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及元代戏曲砖雕等文物和元杂剧剧本的插图等。
)元代产生过六七百个杂剧,现存的元杂剧一共有162个,明朝臧晋叔编的《元曲选》收了一百个剧本,通常叫“元人百种”,近人隋树森把《元曲选》中没有收的其他现存元杂剧收罗起来,集为“外编”,共62个。
当然《元曲选》中有六个杂剧专家认为其实是明初的剧本。
据隋树森编的《全元散曲》,现存全部完整的元散曲共有套数457套,小令3853首。
元杂剧和元散曲是金元之际随着草原民族入主中原而带来了新的草原音乐和草原文化而产生的。
元朝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与它以前的唐朝、宋朝和以后的明朝是中原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建立的王朝有很大区别,元朝有它的社会独特性和历史独特性。
这样,元曲也就和唐诗、宋词以及明朝的诗词在形式、内容、风格上都有很大区别。
唐诗、宋词各有其独特的时代人文精神,元曲作为元朝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它本身的人文精神。
所以,要谈元曲的人文精神,首先必须了解元曲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和创作元曲的文人作者的生存状态。
这样,我下面要讲四个问题:1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2对元代读书人命运的再认识3元曲所体现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4元曲人文精神的文化启示这四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本四折:“多元文化广疆域,粉墨人生唱元曲。
浪子隐逸兼斗士,通俗文艺开新局。
”以上讲的算是“楔子”和“题目正名”吧,下面进入正题,即元曲的人文精神。
元曲的人文精神就是指元杂剧和元散曲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以元曲为代表的元代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氛围,一种风靡全社会的情绪思潮。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
说“再认识”,因为过去我们对元代社会的认识有偏颇。
主要因为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的朝代,从汉族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就容易更多地看到元朝的黑暗面、负面,对元朝有点妖魔化。
今天我们有了更恢弘的视野,有了更开阔的胸襟,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就可能更客观公正一些。
那么元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第一个特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从疆域的广阔度来说,只有后来的清王朝才能和元朝相提并论,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王朝。
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元史·地理志》)。
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泰国、缅甸北部的一些地方。
面积相当于今天中国疆土的两倍。
魏源《元史新编》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元朝人对自己国家的强盛是充满了自豪感的。
引两段元人自己的话。
虞集在《庐陵刘桂隐存稿序》中评价当代文人说:“国朝广大,旷古未有。
起而乘其雄浑之气以为文者,则有姚文公其人。
”请注意“旷古未有”“雄浑之气”这两个关键词。
贯云石在散曲《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中歌颂:“江山富,天下总欣伏。
忠孝宽仁,雄文壮武。
功业振乾坤,……赛唐虞,大元至大古今无。
”元代国力强盛,所以没有边患,与它前面的宋朝和它后面的明朝都不同。
宋朝老处在外民族侵略的威胁下,所以才有杨家将、岳家军抗击侵略的传说故事。
明朝也边患不断,有的皇帝都被俘虏,最后被后金即满清所灭亡。
元朝的经济也搞得不错,因此老百姓过着太平日子,很少服兵役,各国都来朝贡,政府也注意社会福利。
元末叶子奇《草木子》中说:“元惠民有局,养济有院,重囚有粮,皆仁政也。
”明朝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中说:“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
”因为不需要庞大的军队戍边,军费开支就减少,人民的赋税负担也就相应轻了。
马致远在《中吕·粉蝶儿》中也豪唱:“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
……小国土尽来朝,大福荫护助里。
”各国都来纳贡臣服,当然有自豪感了。
那年我去泰国旅游,在泰缅边境上高音喇叭不停地广播:欢迎尊贵的中国客人前来观光旅游。
我都油然而生一种大国国民的自豪感。
元朝的这种大国气象对国民的心理是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会无形地促成一种普世性的心理氛围,情绪氛围。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与其后的明、清两朝比更是有天壤之别。
这首先因为元朝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带有草原民族粗犷豪爽的特点,不太懂得意识形态控制对于巩固专制政权的重要性,对于文人通过文艺作品抨击社会弊端讽刺政治黑暗等不太敏感。
帝王都有一种维持仁慈君主形象的期望值。
魏源《元史新编》说:“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踵立,无一童昏暴谬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