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何忍群介绍及作品
一茶一韵品五味 壶里壶外谱心曲——专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紫砂茶艺专委会主任杨斌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从唐朝开始,品茶便成为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件雅事,品茶自然离不开茶具。
作为茶具的紫砂壶,泡茶不走味,盛夏不易馊,温润可爱,所以直到今天依然使人爱不释手。
随着收藏队伍的日益庞大,投资和收藏紫砂壶越来越受人青睐。
但是,投资和收藏紫砂壶也有许多门道,我们应该如何来选壶、鉴壶、养壶、藏壶呢?本期邀请到了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紫砂茶艺专业委员会的杨斌主任,聊一聊如何鉴赏和收藏紫砂壶。
本刊记者: 杨老师,从当今收藏界藏品的种类来看,我发现很多藏友对紫砂壶还不是很了解。
紫砂壶的收藏好像也挺随意的,看见喜欢的就花钱买,结果买回家的紫砂壶大多不尽如人意,甚至都不是真正的紫砂壶。
您能不能大概谈一谈,紫砂属于什么东西?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紫砂壶?杨斌老师:紫砂壶属于陶瓷中的“陶”,陶瓷广义说可分为四类:土器、炻器、陶器、瓷器。
紫砂的性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因此,更准确地说紫砂壶属于“炻器”。
关于“紫砂”,通俗的定义为:“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黏土制作而成,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坚硬而透气性能好的无釉陶器。
”以此标准理解,应该说,符合上述特征的陶器就是紫砂。
目前类似于这个范畴的陶瓷器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如河南的新安、宝丰、神垕,安徽一茶一韵品五味 壶里壶外谱心曲《鱼罩壶》 邵毓芬传教作品—专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紫砂茶艺专委会主任杨斌本刊记者的寿县,贵州的贵阳,江苏的高淳,广东的潮州、大埔,山东的博山,浙江的长兴,辽宁的喀左、凌源,天津的蓟县等,均有紫砂矿土的出现。
相比之下,宜兴紫砂宜陶宜茶,再加上受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宜兴紫砂早已形成的完善的产业链,因此宜兴几乎成了紫砂壶的代名词。
本刊记者:紫砂指的是一种砂呢,还是什么东西?它是怎样成为做壶用的材料的呢?杨斌老师:紫砂的“紫”,泛指以紫褐为主流的色泽;紫砂的“砂”,即人们常说的团粒结构颗粒质感。
团粒并不是单一的物质,是以石英碎屑、硅酸盐为主的聚合物,石英本身没有可塑性,需要金属氧化物、钾钠钙等有机物混合成的胶状黏土黏连,简而言之,紫砂成品泥是团粒和黏土的混合体。
一代宗师紫坛典范——宜兴紫砂“建国七老”壶艺生涯与名作赏析(上)
一代宗师紫坛典范——宜兴紫砂“建国七老”壶艺生涯与名作赏析(上)谭文诚【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4-47)【作者】谭文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江苏宜兴,人杰地灵,它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授之乡与书画之乡,而且紫砂名师人才辈出、灿若星辰。
在浩瀚的紫砂星河中,有七颗最耀眼的明星,他们就是建国初期的1956年底,江苏省政府正式任命的七位紫砂名师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把他们的名字排列出来,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追思缅怀,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是继往开来的紫坛典范。
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随着紫砂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七位名师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历经了黑暗而动乱的中华民国,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和紫砂业的春天。
在当时百业凋零的情况下,联系了37位老艺人组织了紫砂生产合作社,白手起家,广招学徒,宜兴紫砂业能有欣欣向荣的今天,七位大师的革创之功与传承之艺将永远被后代陶人与壶艺收藏界所铭记。
民国后期,宜兴紫砂壶艺界流传这样的行话:“裴石民的花货,王寅春的方货,朱可心的竹货,顾景舟的光货。
”同辈艺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本文通过七位大师名作的展示与赏析,回顾他们曲折而艰辛的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
一、精细大师裴石民《泰德壶》(图1),近现代紫砂精细大师裴石民的作品,盖印“石民”,底印“裴石民”,色泽淡紫。
泰德壶为裴石民首创。
壶形扁圆,桥钮嵌盖,形制简洁但格调高妙,其色细润,其形超逸,比例匀称,光洁隽永,是裴石民的传世名作。
裴石民(1892-1977年),号冶陶,字德铭、云庆,宜兴蜀山人,1905年师从姐夫江祖臣(1878-1949年,字案卿),艺成后受聘于宜兴利永公司。
1923年,裴石民为宜兴名士储南强(1876-1959年,号简翁,字铸农)所藏《供春树瘿壶》配盖,1924年他又为储南强所藏《圣思桃杯》配盖。
1926年裴石民去上海魔术大师莫悟奇家制陶,他与莫悟奇共同探讨,研制出多种紫砂珍玩,精细而雅致,此时的作品盖有“悟奇冶陶”的印款,时人称为“悟奇陶”。
千古风流四大美女
千古风流四大美女作者:杨山林来源:《江苏陶瓷》2016年第06期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载体,它的题材非常广泛。
单就陶刻装饰这方面来说,书法、绘画、诗文、名言警句等无所不包。
近代的陶刻圣手任淦庭先生用他的一枝铁笔,以娴熟的技艺在花盆、花瓶、砂壶等陶坯上刻山水、花鸟、人物等。
其书法、绘画无一不精,备受后人推崇。
在紫砂陶坯上刻人物画,有相当的技术难度,人物的形象要准确,人物的背景要与之相融洽等。
任淦庭先生在创作陶刻人物画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的人物画源于生活、扎根群众,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生乐趣。
其人物画主要涉及工人制坯、农民扬谷、车队运肥、小孩玩耍等内容。
每一幅画都情景交融,极具观赏性。
任先生曾说过:“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干我们这一行离不开笔,抄书写字像吃饭一样,是每天必做之事。
”学习紫砂陶刻就要有任先生的这种精神,把艺术、技术融入生活,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天长日久,技术水平、美学修养都会不断得到提高。
“四大美女对壶”(见图1)就是在学习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用陶刻的表现形式设计创作的。
“四大美女”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们的形象可与西方的维纳斯女神相媲美,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我国的四大美女,一为西施,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人,是一绝色美女。
据《东周列国志》载,西施原是苎罗山采薪者之女,其山有东西二村,多姓施者,西施在西村,故名西施,她常于溪边浣纱,红颜花貌,面如芙蓉,后人称其为“浣纱女”。
二为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
年轻貌美,举止娴雅,能歌舞、晓音律,有绝代之色。
竞宁元年,汉匈和好,匈奴王单于入朝求亲,昭君应召,元帝允许,出塞后深得单于敬爱,使汉匈无战事达六十余年之久。
三为杨贵妃,小名玉环,唐蒲州永乐(今属山西)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描述。
玉环面容娇好、体态丰腴,深得唐明皇的宠爱。
文革壶名人查询
文革壶名人查询●1986年版宜興陶瓷紫砂廠工藝師、助理工藝師、技術員名錄:任淦庭|吳雲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陳福淵|范正根|范澤林|潘春芳|許四海|范盤沖|顧景舟|蔣蓉|潘春芳|李昌鴻|沈巨華|呂堯臣|汪寅仙|何道洪|李碧芳|徐漢棠|許成權|徐秀棠|高海庚|儲立之|王石耕|鮑志強|譚泉海|許四海|范盤沖|鮑仲梅|施秀春|周桂珍|顧紹培|范洪泉|何挺初|曹婉芬|謝曼倫|葛明仙|張紅華|高麗君|高洪英|束鳳英|周尊嚴|沈漢生|毛國強|咸仲英|吳同芬|丁洪順|丁益民|丁亞平|王銘東|丁菊芬|丁鳳仙|王已國|王黎明|王婉華|王定娟|王鳳仙|王亞芳|王愛萍|王淑萍|王東萍|王烘芬|王建南|王小龍|丁武平|王秀芳|王惠中|王曉健|王潔|王亞琴|牛惠芬|宋寶娟|呂俊傑|江建祥|吳群祥|吳亞亦|王秀英|史玉琴|史志民|朱秀華|束旦生|朱復|江敏|毛映紅|毛玉仙|毛梅紅|朱文平|任悉儉|任永芳|任惠萍|任苗英|呂美萍|江建華|吳小華|李萍|何嗎|吳奇敏|吳麗萍|吳純耿|吳士娟|吳亮萍|李慧芳|李正華|李杏仙|李忻仙|李美金|李旦悌|李洪新|何敏|何燕萍|余建新|季益順|邵沛華|周潔萍|周定華|邵玉芳|邵全娣|邵順娣|邵敏芬|邵正芳|李霓|邵陸大|邵惠萍|周正華|周順仙|周六妹|周惠芳|李園林周志勛|周道生|周琴悌|周亞芹|周賢君|周洪娟|周颯英|汪惠芳|易志仙|杜愛萍|李林芳|何玉琴|金銀鳳|周寧華|周志華|汪建軍|沈小莉|沈惠芳|咸晴|徐茹|胡永成|胡洪芬|胡小紅|奎愛蓮|施小馬|夏俊偉|夏國強|倪順生|殷惠娟|徐維明|徐玉芳|徐萍|徐徐|徐蘭君|徐雪娟|徐元明|徐新妹|徐美萍|黃秉英|徐志清|徐志琴|徐錫華|徐雪春|徐蓉芳|徐達明|徐華大|徐榮芳|徐富珍|徐玲艷|徐志倩|高建芳|高湘君|高建華|高振宇|高小宇|高祥娟|孫小洪|孫止倩|孫志倩|曹亞麟|曹燕萍|曹亞萍|曹亞芬|陸奇南|陸巧英|陸虹偉|張志強|張麗娟|張國華|張順芳|張靜|張毅|張玉芳|張艷春|許淑華|許惠珍|許珍珠|范永良|范國歆|范早大|范其華|范建華|范亞鈞|范穎|陸君|范宜娟|范公美|范順仙|范川芬|范亞琴|崔國琴|崔碧玉|梅寶玉|黃麗萍|黃麗明|童孟大|黃偉|程輝|喬國福|馮杏華|惲益華|惲賢君|楊愛萍|楊紅芳|楊義富|莊玉林|趙洪生|趙盤根|趙志琴|華健|李英|趙佩芳|廖西氿|華小其|劉偉大|劉鳳英|劉建平|劉建軍|劉錫芬|劉國亞|劉秀娣|劉國霞|婉華|庚娣|劉洪仙|劉小青|翟荷芬|郭麗萍|葉偉亞|葉雲娥|樂雲琳|萬若君|談躍偉|談碧雲|談玉琴|蘇明|萼圃|談菊惠|談杏娟|談鳳珍|魯新華|魯新強|魯文琴|潘持平|潘淑萍|潘內芬|潘蘭奇|潘夕娟|陳岩|陳光|陳鳳妹|陳國良|陳玉芬|陳玉妹|陳志華|陳順仙|陳菊華|陳小仙|陳才芳|陳世華|陳志芳|陳瑞芳|臧志紅|葛陶中|鮑正蘭|鮑峰岩|鮑利安|鮑雯君|鮑小芬|鮑玉蘭|鮑蘭芬|鮑紅華|鄒玉芳|蔣義華|蔣彥|蔣建明|蔣惠娟|蔣順英|蔣坤仙|蔣淑希|蔣義平|蔣鳳英|謝順君|謝秀琴|魏紫雲|蔡國萍|蔡玉琴|錢紅妹|儲集泉|譚曉君|顧順娣|闞秀華|周才軍|于玲妹|老安順|任蕙芬|張淑芳|潘介芬|馮勤芳|蔡耀娟|沈萍|許藍芬|胡瑞華|沈菊芬|高忠娟|張淑芬|樂玉華|劉夕芬|陳豐春|楊年芳|潘燕萍1、芹仙李芹仙,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进紫砂厂拜朱可心为师,作品风格严谨而又流畅,雅朴而又大方,花素兼长。
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
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鲍志强(1946──)别号乐人,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后兼习制壶,再后在任淦庭指导下专攻陶刻,艺业有成。
高丽君(1940──)别号敏,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蒋蓉学艺,作品以“花货”为主。
其夫王小龙,又名王平,是壶艺大师王寅春的儿子,也是壶艺中人。
高丽君的代表作有“蜂窠壶”等。
葛明仙(1939──)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学艺,作品以传统造型为主。
代表作有“竹节笋纽提梁壶”等。
曹婉芬(1940──)出身紫砂世家,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学艺,后又得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造型丰富,做工细腻。
何挺初(1940──)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裴石民学艺,后又得顾景舟指导,作品勇于创新,立意不凡。
其妻徐新妹(1947──)也是著名壶艺家,同样师承裴石民,七十年代起夫妻合作,其代表作有“蟹篓茶具(五头)”。
束凤英(1940──)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随同裴石民、顾景舟学艺,代表作有“葫芦壶”等。
咸仲英(1940──)别号冰心,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他与顾绍培合作的特大紫砂尊瓶被选作中南海紫光阁的陈列品。
其起妻陆巧英(1942──)别号玉洁,也是壶艺名家,1964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高洪英学艺,后又得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种类较多。
近年来夫妻合作,代表作有“济公壶”等。
范洪泉(1941──)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随吴云根学艺,后拜朱可心为师,学习制作“花货”,以制作大壶见长,代表作有“树桩松鼠大壶”等。
谢曼伦(1942──)别号毛毛,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范正根学艺,后又得到过顾景舟的指导,代表作有“迎客松壶”、“竹段提梁壶”等。
鲍仲梅(1944──)195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
其妻施秀春(1949──)生于紫砂世家,父施福生为壶艺名家,她得到过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夫妇合作镶嵌银丝的砂壶别开生面,代表作有“三羊喜壶”等。
论紫砂壶荷韵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底蕴
________»紫砂专题论紫砂壶"荷韵"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底蕴范建新【摘要】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有一种特别的花器,通过仿生的方式来折射出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面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方面的美好体验。
从整体上来看此壶《荷韵》,以一种写实却又略带一点抽象的风格,把紫砂泥料的可塑性充分地展示出来,在创作的手法中删繁就简,大气饱满的风格和对于细节的把控和处理让人印象深刻,细细把玩此壶,你会有一种百看不腻、越嚼越有味道的审美感受,再结合壶中的人文韵味,可谓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紫砂壶;荷韵;艺术审美;人文底蕴在中国陶瓷艺术的世界里,紫砂艺术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却凭借良好的性能和多变的造型博得了广大茶友的喜爱,这种介于陶和瓷的材质惊艳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喝茶的习惯。
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把玩性,可以让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之中反复摩拿,同时紫砂良好的吸水性可以形成一定的包浆,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色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养壶的成就感。
独特而又神秘的紫砂矿料蕴藏在宜兴丁蜀的地面之下,具有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双重因素,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置,江浙皖三省交界,太湖西岸水气弥漫,宜兴南部为丘陵地带和水域交汇之地,地下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溶洞,非常的奇妙和壮观,同时也蕴藏了大量的紫砂原矿,这种含有石英、云母、铁质等矿物结晶的泥料与生俱来的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再加上11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淬炼,又形成了第二道透气孔。
当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浇淋热水的时候,会发现马上就会被壶吸收,水汽氤氤,非常的惬意。
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有一种特别的花器,通过仿生的方式来折射出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面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方面的美好体验。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荷韵壶》是一把非典型的紫砂花器,区别于传统的紫砂花器繁复的造型和多变的装饰,我的这件作品基本是素面朝天,用紫砂原汁原味的花器传统工艺来演绎荷花题材的与众不同,在相对简约的器型之中注入了无穷的江南韵味。
紫砂壶历代名家
历代名家明清时期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邵亨裕惠孟臣陈子畦陈鸣远惠逸公陈鸿寿邵友兰葛子厚潘仕成邵大亨黄玉麟清末民初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吴云根王寅春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新中国时期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鲍志强徐汉棠李昌鸿沈遽华顾道荣凌锡苟邵新和葛明仙谭泉海周桂珍王石耕顾绍培曹婉芬鲍仲梅谢曼伦潘持平程辉崔国琴樊剑平高振宇新中国时期江苏助理工艺师季益顺鲍利安鲍正兰高健华葛陶中江建祥吴群祥陈国良施小马周定华丁洪顺刘建平李慧芳恽益萍魏紫云陈岩姚志源姚志泉鲍庭博董彩芬董逸明董跃明顾顺源北宋。
早期紫砂时期。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
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
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
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
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明朝时期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
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
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
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
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许士群和他的朱泥紫砂壶
达 到 圆形 壶 饱 满有 度 , 方形 壶 方 中寓 圆 、 圆 中寓 方 。
分 为紫 泥 、 段泥 、 朱 泥三 大类 。 纯手 工制 作 紫砂壶 , 以
紫 泥多 见 , 而 在制 作 紫砂 壶 的三 大类 泥 料 中 , 目前 所 见 的朱 泥 紫砂 壶 作 品最 为少 见 。纯 天 然 泥料 纯手 工 制作 的朱 泥紫 砂 壶更 是少 而 又少 。这倒 不 在 于朱 泥 的原 料稀 少 。 而 在于朱 泥 制壶 的难 度 。 一 般 的紫 泥紫 砂壶 的烧 成 收缩 率 为 1 1 %, 段 泥 的收 缩率 为 1 4 %, 而
并擅 长 以朱 泥为主 的传统 壶型 紫砂 壶创作 。
许 士群和他 的朱 泥紫砂 壶
文: l i t 玉 豹
1
接 的浑 然天 成 融为 一体 , 明接 的 明 中有 暗过 渡 自然 。
宜 兴 紫砂 泥 , 是 非 常特 殊 的制作 紫 砂 壶 的原 料 ,
他 的朱 泥紫 砂 壶将 传统 光 素器 壶 型在 现代 美学 理 念
作 与 现在 完 全不 同 , 仅 仅 重视 紫 砂壶 的实 用 性 , 而完
全 忽 略其 艺术 性 和 收藏 价值 , 所以 , 采 用 模具 制 壶方 法 制 作紫 砂 壶风靡 一 时 。许 士群 的这份 工作 和 这个 职位 。 在 当时是 非 常吃香 的。 他 曾经 被厂领 导 派去紫
2
师” 。 对 一位 艺人 来说 , 这 是成 就和荣 誉 , 这成 就和荣
誉 来 之不 易 。
3 U
3 0多年前 , 许 士群 开始 学做 紫砂 壶 。 在他 做 出这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金沙僧:开基元祖金沙僧;正德年间人,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
他为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遂筑为胎规而圆之,再刳使中空,并出口、柄、盖的,然后拿去陶穴烧成,为人使用。
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
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款,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
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察考。
龚供春: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随侍主人到金沙寺读书,因仿得老僧手艺,也习得一套本领,仍采筑方法,指纹也隐现其上,作品款式不一,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据传用来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无不索寻供春壶见图,传世作品有失盖的树瘿壶等。
时朋(时鹏)继龚供春后即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元畅合称四大名家,仍沿供春作壶之法。
董翰之作着重纤巧新奇,其它三家则崇尚古雅拙朴。
有水仙花六瓣方壶传世。
李茂林名养心善制小圆式及菊花八瓣壶,作品朴雅细致,壶艺属上乘。
时大彬(号少山)时朋之子,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
茗壶制作技艺传至时大彬已较为成熟,大彬对茗壶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所制之壶初仿供春,落款为“大彬仿供春式”,敦朴妍雅,喜制大(高)壶,明清以来被推为壶艺正宗,后闻陈眉公品茶试茶之论,才改制小型壶,作品仍可发人逸远之思,有提梁、僧帽、龙带、莲瓣、印包、玉兰花瓣及开光、鼎足等款。
李仲芳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高足,凡仲芳之作被大彬赏识时,也会署题彬款,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大瓶、时大名」。
有觚棱壶传世。
徐友泉徐友泉原非陶艺中人,但因他的父亲好大彬壶,遂特延致家塾。
吴梅县茗壶赋谓友泉「综古今、极变化、技进乎道,集斯艺之大成」,对他推许备至。
徐友泉所制壶式仿古尊诸器,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等传世壶有三瓣三足式、三羊环耳梅花形、虎金亨式及异兽印包盒。
紫砂刻字
任淦庭弟子简介一、王品荣王品荣(1940年4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学会理事。
1956年10月,进紫砂工艺厂,拜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
1964年调宜兴青瓷厂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
1972年随南京艺术学院张道一教授学习陶瓷装饰。
1980年《玉叶茶具》由故宫博物馆收藏。
1984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
1987年《飞红玉壶春》等二件紫砂作品入选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90年作品《嵌银丝百寿开片挂盘》获全国艺术展评二等奖等。
同年,由于在紫砂陶刻领域的突出贡献,轻工业部予以表彰。
1992年调宜兴昌海仿古工艺陶瓷有限公司,任创作室负责人,从事紫砂创作。
1956年10月,王品荣与邵新和、张赦棠、朱蓉娟等一起,开始师从任淦庭先生学习紫砂陶刻。
王品荣姓名中有一“品”字,“岩”字的繁体字写作“喦”,由“品”和“山”组成,紫砂本来就是从黄龙山上岩石中开挖出来的,从事的又是紫砂陶刻,故任老给他取名“云岩”。
岩石上面是蓝天白云,意境较为开阔、辽远。
又因“品”“平”同音,故又署名“云平”,刻写也较为方便。
因为同年拜师的朱蓉娟,姓名中有“蓉”字,读音与王品荣的“荣”字完全相同,书写也较为相似。
所以二人都不用“云荣”或“云蓉”款。
再说,“云”字与“荣”和“蓉”连缀,也无意境。
文革期间,红色岁月,王品荣先生可能用过“红岩”款。
因为罗广斌、杨益言著的小说《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
小说成功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
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在文革时期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听藏友说他数年前见过“红岩”款紫砂作品。
本人没有见过,照推理王品荣应当用过。
说不定他还用过“红平”款,没见过此款作品,不敢妄下断语。
1968年12月28日,任淦庭先生去世,众徒弟的紫砂陶刻作品多署名“子云”“子红”“子芬”“子华”“子石”“子陶”“子波”“小秀”“小林”“小雨”等“小”“子”款,以示哀悼和怀念,王品荣此时可能用了“子平”“小萍”“小平”等款。
紫砂民国七大老艺人
民国七大老艺人“民国七艺人”-任淦庭性别: 男职称: 著名紫砂艺人出生年月: 1888年08月代表作:人物介绍: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
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专工花鸟人物。
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奇才。
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卢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
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与陶器厂。
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
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
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
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
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
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
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
任淦庭的陶刻艺术,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与许多美术家结为挚友。
他如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
近八旬时,还每日习字作画,对每个艺徒按各人特长,分赠画稿,供学生参考练习,后虽腕力不济,仍以钢笔作画稿。
其孜孜不倦的精神,为世人铭记。
作品有陶器壶、盒、瓶上雕刻《和平幸福》、《母女种菜》、《八仙上寿》、《春到农村》、《田间归来》、《溪水罱泥》、《月月红》、《婆媳养猪》等。
品“邀月莲壶”,赏筋纹之美
江苏陶瓷•陶艺园地2018年06月第51卷第3期69品“邀月莲壶”,赏筋纹之美徐伟琪(宜兴 214221)紫砂艺术作品是中华大地一大艺术瑰宝,历经 数百年发展,以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文人雅士 所钟爱。
一柄小小的壶中,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窥看中华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好的窗口。
紫砂艺 术源远流长,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粗旷的明代初 创时期,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变化,再到现在的蓬勃发 展,紫砂作品带着历史的浑朴质感和文化的深厚底 蕴,走入了现代生活之中。
每个时代的审美都是不同 的,紫砂艺术作品却能在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中不断创新、不断收纳新内容,在保留原有紫砂艺术 精髓的同时,还能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这也是紫砂 作品备受世人青睐的一个原因。
每一件紫砂艺术作品都带有独特的个性化,在 简练的细微处彰显生机勃勃,在平面中追求千般的 变化,在点、线、面、体中追求韵味,在相互融汇和渗 透的过程中贯通整体,让人感受紫砂作品独特的个 性美。
然紫砂的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线条,线条是 造型艺术中最具有直观性的表达语言,水平线让人 心生宁静、广阔之感,垂直线使人感觉升华、挺拔,斜 线又令人感到空间的急剧变化,曲线之美又是带有 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人们对曲线的视觉感受比其 它线条更有一种轻松愉悦之感。
要谈紫砂艺术作品 中的线条美,就不得不谈到紫砂艺术作品中的造型 艺术。
紫砂造型艺术最为常见的表现方式有三种,分 别是:光器(俗称光货)、塑器(俗称花货)、筋纹器(俗 称筋瓤货)。
其中筋纹器,则为紫砂造型艺术中最为 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紫砂造型艺术中最具 有代表性、形制丰富、影响较大的一个门类。
紫砂泥 料具有可塑性强、烧制过程收缩变形小,虽表面无 釉、胎骨裸露,却肌理温润的特点,为紫砂筋纹器点、 线、面、体的独特线条表达提供了有力的造型支持。
“邀月莲壶”(见图1)这一作品就是一款以莲纹为饰 的紫砂筋纹器。
“经线纹理”是紫砂筋纹器造型构成 的重要部分。
1986年版宜兴陶瓷紫砂厂工艺师
∙●1986年版宜兴陶瓷紫砂厂工艺师、助理工艺师、技术员名录:任淦庭|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昊瑁渊|范正根|范泽林|潘春芳|许四海|范盘冲|顾景舟|蒋蓉|潘春芳|李昌鸿|沈巨华|吕尧臣|汪 ...∙话题页中间左侧广告∙●1986年版宜兴陶瓷紫砂厂工艺师、助理工艺师、技术员名录:任淦庭|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昊瑁渊|范正根|范泽林|潘春芳|许四海|范盘冲|顾景舟|蒋蓉|潘春芳|李昌鸿|沈巨华|吕尧臣|汪寅仙|何道洪|李碧芳|徐汉棠|许成权|徐秀棠|高海庚|储立之|王石耕|鲍志强|谭泉海|许四海|范盘冲|鲍仲梅|施秀春|周桂珍|顾绍培|范洪泉|何挺初|曹婉芬|谢曼伦|葛明仙|张红华|高丽君|高洪英|束凤英|周尊严|沈汉生|毛国强|咸仲英|吴同芬|丁洪顺|丁益民|丁亚平|王铭东|丁菊芬|丁凤仙|王已国|王黎明|王婉华|王定娟|王凤仙|王亚芳|王爱萍|王淑萍|王东萍|王烘芬|王建南|王小龙|丁武平|王秀芳|王惠中|王晓健|王洁|王亚琴|牛惠芬|宋宝娟|吕俊杰|江建祥|吴呛祥|吴亚亦|王秀英|史玉琴|史志民|朱秀华|束旦生|朱复|江敏|毛映红|毛玉仙|毛梅红|茶与收藏以茶会友朱文平|任悉俭|任永芳|任惠萍|任苗英|吕美萍|江建华|吴小华|李萍|何吗|吴奇敏|吴丽萍|吴纯耿|吴士娟|吴亮萍|李慧芳|李正华|李杏仙|李忻仙|李美金|李旦悌|李洪新|何敏|何燕萍|余建新|季益顺|邵沛华|周洁萍|周定华|邵玉芳|邵全娣|邵顺娣|邵敏芬|邵正芳|李霓|邵陆大|邵惠萍|周正华|周顺仙|周六妹|周惠芳|李园林周志勋|周道生|周琴悌|周亚芹|周贤君|周洪娟|周飒英|汪惠芳|易志仙|杜爱萍|李林芳|何玉琴|金银凤|周宁华|周志华|筒郇军|沈小莉|沈惠芳|咸晴|徐茹|胡永成|胡洪芬|胡小红|奎爱莲|施小马|夏俊伟|夏国强|倪顺生|殷惠娟|徐维明|徐玉芳|徐萍|徐徐|徐兰君|徐雪娟|徐元明|徐新妹|徐美萍|黄秉英|徐志清|徐志琴|徐锡华|徐雪春|徐蓉芳|徐达明|徐华大|徐荣芳|徐富珍|徐玲艳|徐志倩|高建芳|高湘君|高建华|高振宇|高小宇|高祥娟|孙小洪|孙止倩|孙志倩|曹亚麟|曹燕萍|曹亚萍|曹亚芬|陆奇南|陆巧英|陆虹伟|张志强|张丽娟|张国华|张顺芳|张静|张毅|张玉芳|张艳春|许淑华|许惠珍|许珍珠|范永良|范国歆|范早大|范其华|范建华|范亚钧|范颖|陆君|范宜娟|范公美|范顺仙|范川芬|范亚琴|崔国琴|崔碧玉|梅宝玉|黄丽萍|黄丽明|童孟大|黄伟|程辉|乔国福|冯杏华|恽益华|恽贤君|杨爱萍|杨红芳|杨义富|庄玉林|赵洪生|赵盘根|茶与收藏以茶会友赵志琴|华健|李英|赵佩芳|廖西氿|华小其|刘伟大|刘凤英|刘建平|刘建军|刘锡芬|刘国亚|刘秀娣|刘国霞|婉华|庚娣|刘洪仙|刘小青|翟荷芬|郭丽萍|叶伟亚|叶云娥|乐云琳|万若君|谈跃伟|谈碧云|谈玉琴|苏明|萼圃|谈菊惠|谈杏娟|谈凤珍|鲁新华|鲁新强|鲁文琴|潘持平|潘淑萍|潘内芬|潘兰奇|潘夕娟|陈岩|陈光|陈凤妹|陈国良|陈玉芬|陈玉妹|陈志华|陈顺仙|陈菊华|陈小仙|陈才芳|陈世华|陈志芳|陈瑞芳|臧志红|葛陶中|鲍正兰|鲍峰岩|鲍利安|鲍雯君|鲍小芬|鲍玉兰|鲍兰芬|鲍红华|邹玉芳|蒋义华|蒋彦|蒋建明|蒋惠娟|蒋顺英|蒋坤仙|蒋淑希|蒋义平|蒋凤英|谢顺君|谢秀琴|魏紫云|蔡国萍|蔡玉琴|钱红妹|储集泉|谭晓君|顾顺娣|阚秀华|周才军|于玲妹|老安顺|任蕙芬|张淑芳|潘介芬|冯勤芳|蔡耀娟|沈萍|许蓝芬|胡瑞华|沈菊芬|高忠娟|张淑芬|乐玉华|刘夕芬|陈丰春|杨年芳|潘燕萍●1989年版增加名录:江宏大|周志宣|陆奈男|韩顺英|蒋旭明|刘政|王芳|刘祥娟|王定芳|王竞芳|王婉如|王生娣|王建芳|周秀蒂|周卫芬|周映芳|周红芳|周顺君|周亚仙|茶与收藏以茶会友周群英|范菊红|范年峰|范淑娟|范和芬|范亚芳|范卫群|范乃芝|张杏英|张凌芬|张建芬|许国英|潘燕萍|李锡凤●1991年版增加名录:刘彬芬|刘华明|顾彬武|邵盘洪|范梅英|王亚杰|王平一|薛卫平|李芝仙|徐雪兰|徐玉凤|徐月华|许卫良|顾土化|周菊英|孙秋红|黄光华|徐叶珍|何强|江华|徐亚良|徐惠勤|徐维维|徐惠琴|蒋晓琴|蒋泽军|蒋美英|蒋云芳|蒋勤芳|蒋锡娟|蒋亚萍|王芳|陈戍|蒋芹芳|蒋国仙|蒋静敏|蒋晓惠|顾建中|顾正华|顾学娟|顾美萍|顾中南|顾伟芬|顾亚君|周英|王芳|顾美娣|顾凤娟|顾建妹|顾其华|顾华萍|顾春红|顾夕仙|顾美芳|顾红珍|顾小英|顾月红|顾水仙|顾亚南|王秀芬|王继中|王根兰|王杏坤|王建芬|王鹏程|王新妹|王秀君|王金英|王志勤|吴凤珍|吴红霞|吴建华|吴顺华|吴卫兰|吴亚强|吴菊仙|吴红娣|吴方娣|吴云方|吴亦勤|吴红娟|吴玉莲|吴玉芬|吴敏敏|吴建业|陈国强|陈卫明|陈惠芳|陈美萍|陈夕芳|陈顺生|陈凤仙|邵中元|邵德华|邵美芳|邵志英|邵良娟|邵玉仙|邵良东|范月红|范红英|范卫芬|范翠莲|范建荣|钱亚珍|钱群兰|钱跃勤|钱建华|钱学勤|钱玉勤|周红娣|周勤娣|周夕凤|周丽婷|周兰芳|茶与收藏以茶会友周浩平|周根娣|周顺仙|周锡琴|周丽萍|周萍|刘剑勤|刘凤珍|朱菊华|朱菊英|朱全仙|朱梅芬|朱夕勤|朱俊峰|朱凤华|毛亚芳|毛彩萍|赵红妹|赵若敏|赵燕萍|李建国|李锡君|许勤|许丽华|许燕芬|许琴|谈惠英|谈惠琴|潘夕芬|潘菊芬|潘耀明|冯夕芬|冯红妹|丁珍|丁晓其|孙志勤|孔小英|孔夕芳|孔中芬|沈志英|沈顺娣|沈勇娟|沈中勤|沈顺勤|沈伟英|高克仁|高小云|高旭峰|高志娟|黄小勤|张顺芳|张梅云|张秋平|张国芬|张晓新|胡瑞华|胡秀琴|胡梅芬|吕金华|史国平|史云棠|杨月华|杨金华|杨义雯|杨岳君|范群芬|范小芬|范爱方|范丽云|范红仙|谢秀娟|任惠萍|盛兵|任苗英|任悉俭|方卫星|方幼琴|方美华|储明仙|储红珍|盛勤仙|盛听凤|唐伟珍|殷杏君|殷晓英|唐维|乐正华|戴金娣|戴文俊|蔡耀娟|万乔仙|俞梅芳|芦惠惠|卢小珍|富文伟|马群束|秦永张|江建华|江敏|巢亚芬|房建芬|宋志平|董亚芬|夏华娣|夏小军|杭惠娟|仲小凤|惠爱芳|庄建英|费龙珠|田红芬|裴红娣|堵勤伟|葛红英|武君凤|郭美云|泉凤娣|姜永梅|曹红娣|程金芬|郑正华|杨荣昌|棕锡安|棕剑芬|雷琴芳|陈文来茶与收藏以茶会友近代师承参考茶与收藏以茶会友鲍志强(1946──)别号乐人,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揣随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后兼习制壶,再后在任淦庭指导下专攻陶刻,艺业有成。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1、【俞国良】(1874-1939)清末民初宜兴制壶高手。
江苏无锡人。
造壶精工,气格浑成,善制“传炉壶”,匀挺有力,仿佛天成。
曾获1915年美国三藩市「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奖状和1936、1937年「江苏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
」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俞国良,原籍无锡,1939年卒,享寿65岁。
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精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但总的表现,又逊于黄玉麟一筹。
」2、【吴汉文】清末民初宜兴紫砂陶刻高手。
生卒不详。
善陶刻书画,常为宜兴县城的「吴德盛陶器行刻陶,吴德盛陶器行为「金鼎商标」,当时曾请俞国良、胡耀庭、冯桂林等为其做胚,由吴汉文等进行书画陶刻,为此吴德盛出品紫砂器颇负盛名。
汉文陶刻,都署款「歧陶」,书法学赵松雪,与行、楷间,书刻流畅、迥劲、老辣。
汉文常为吴德盛刻陶外,亦常与「范庄农家」合作,由「范庄农家」作器,汉文书刻。
」3、【蒋祥元】(1868~1941年),世居宜兴川埠潜洛村,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间紫砂艺人。
4、【冯桂林】(1902—1946年),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
紫砂着名艺人。
擅长松竹梅题材及仿真自然塑器。
其制品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规则或不规则,皆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给人以“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
冯桂林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以手法新颖、风格独特、构思奇妙着称于世,为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5、【蒋贤明】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
善制砂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蒋贤明直壁扁壶”一具,壶身扁圆筒形,直流、圆弧扳、嵌盖、桥钮。
制作周正。
鼻烟色泥。
高5.6、宽11.3公分。
石如镌刻书铭。
铃有「阳羡蒋记」、「贤明」二方印,皆篆体。
6、【史莲生】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人。
工治砂壶。
《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着录二器:1.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史莲生青环壶”一具,高9.5、宽13.7公分。
伊壶三友梅荷情
04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品味伊壶三友梅荷情华行智《三友壶》沈永娟/作紫砂的故里宜兴,高手云集,其中不乏女中豪杰。
沈永娟女士就是紫砂壶制作方面的行家里手,那壶,在她的手中有了生命;那壶,在她的手中获得神采……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她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这门传世技艺。
后来,通过求师学艺,她的技艺日渐纯熟,掌握了手工制作紫砂壶的全部技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推陈出新,大胆开拓,打造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紫砂世界。
紫砂壶的烧制始于北宋,繁盛于明代,窑火传承千年,以龙窑为最。
在纯手工制作上,沈永娟秉承古法,一招一式,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操作技艺,壶是新的,思维是新的,但技艺是传承下来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经验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先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总结下来的。
面对可能产生的窑变和其他意外,按照流程走,总有解决的办法。
如果不按程式走,可能一时成功,但遇到特殊情况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干着急没办法。
清代流行的榴扣法,形式比较僵化,不能很好地反映作品的个性特征,因此沈永娟在制作时坚决摒弃这种不合时宜的技法。
最近听说沈永娟又有新作,决定一饱眼福。
泥土的芳香弥漫在空气中,简朴的工作室内摆放着一件件紫砂壶作品。
沈永娟对壶器的拿捏把握精准透彻,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
世间的美好,在于合适的地方出现了合适的物。
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041伊壶三友梅荷情|华行智印象中的那个荷塘中的荷叶在沈永娟的《荷塘恋歌》壶纽上活活地出现了,除了惊奇和赞叹,我还对她这种创新拍手叫好。
远远的一个黑点,近了,近了,又近了,却原来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猫蹲在了壶盖上,除此之外,竹节造型的壶嘴壶把,壶嘴处零星几片竹叶,浑然天成,营造出一个小熊猫吃竹叶的画面。
这就是沈永娟创作又一得意之作《竹宝》。
在用自然界的物品塑造壶型上,沈永娟把梅的元素运用得十分到位。
她手下的《梅桩套壶》《三友壶》在这方面展现得尤为明显。
别样笔意绘陶影
别样笔意绘陶影作者:闵学平来源:《收藏界》2016年第05期出身于壶艺之家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何忍群,自小便挑起了祖上的担子,从造壶陶刻入手,先得父亲何培元教译承家传技艺,之后随沈汉生先生学艺,同时亦得到了鲍志强、谭泉海、毛国强、咸仲英等先生的指点,在紫砂壶的造型、装饰、文化等多方面受益匪浅,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在紫砂业界脱颖而出。
从他自己独立做壶并从事陶刻艺术以来,作品就屡屡出世并不断给人新的感受,那些受到众人好评的紫砂茗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的意识,带着传统的文雅气韵,书画诗文和壶的结合,深刻而隽永。
因为能够以一壶之上镌铭人物最多而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的《百子壶》,在曲扁的壶体上,刻绘了上百个活泼可爱的孩童,没有拥挤不堪的紧迫感,只有百子图中透露出的传统、喜庆以及充满活力的祥瑞陶影。
《百鸟朝凤壶》,壶盖刻着“百鸟朝凤”几个大字,字体圆润有力,直接点出主题。
在饱满富有张力的扁球形壶身上的百鸟朝凤图,造型严谨逼真,笔画细腻生动,显得刚劲爽朗,笔墨潇洒。
画中苍翠的树木,活跃的公鸡,一股生命的张力,透过浓重的紫泥,挥洒开来。
端庄沉稳的壶体和生机勃勃的装饰相得益彰,方寸之间,弥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突现了此壶蕴含的磅礴气势,意蕴深远博大。
另外一把《太白醉酒壶》,则是叫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作者非凡的创意。
整个壶体就是古代的一个酒杯,壶嘴和壶把纤细柔和,造型优美自然。
壶盖嵌于壶内,与壶身融为一体,精致古雅的壶钮在壶顶悄然而立,马上就显得意趣盎然。
壶身只用寥寥几笔,就勾画了李白的形象于其上,自有清新自然的风雅情趣扑面而来。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不羁的个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
何忍群以此为题材的《竹林七贤壶》半圆的壶体上是对七贤文学修养的赞叹,壶嘴伸展延伸,壶钮旋钮朝天,都是对七贤肆意洒脱的精神的表现。
那独特的设计,深蕴的内涵让他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得金奖。
《古玉壶》造型简约,壶身腹鼓扁圆,显得沉稳大气。
壶盖嵌入壶身,两者连接紧密仿佛浑然一体,顶上的壶钮和壶身相对,也是扁球的造型,端端立在壶顶,小巧可爱。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作者:束群来源:《江苏陶瓷》2018年第02期摘要紫砂壶不仅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器皿存在着,还具有独特的寓意。
这款紫砂“永结同心壶”的造型营造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景象,是紫砂壶艺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永结同心壶;紫砂;寓意紫砂壶始于北宋,是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使用这种壶具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
即使是在盛暑时节,紫砂壶所泡的茶仍不易变馊。
由于泡茶日久,茶渍慢慢渗入紫砂陶质中,如果以清水泡紫砂壶,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飘出。
从紫砂壶选泥到制作成壶坯,都是紫砂从业者手工操作的,因而所制的壶器工艺十分精细。
紫砂壶以其自然色泽取胜,一般不上釉,有时也会在壶体上刻绘诗文、图画等图案,这种坯体的自然本色和陶刻装饰,是紫砂壶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紫砂壶的价值体现主要是其造型、审美以及寓意。
这款紫砂“永结同心壶”(见图1)以火花为壶钮的造型,作品的传神反映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寓意。
1 紫砂“永结同心壶”的造型所谓“壶中天地宽,一壶一世界”,此款紫砂“永结同心壶”素净雅致、古朴;壶身浑圆,口盖宽阔;耳形壶把,握拿方便;直嘴内敛,气息庄端,且聚气;壶钮的火花造型象征“日出江花红胜火”,壶腹也刻绘这句话呼应。
最出彩的部分是从远处观看这把紫砂“永结同心壶”,壶体形似一个心形,壶钮也似心形,使得整个壶犹如“心”上有“心”,寓指“永结同心”。
2 紫砂“永结同心壶”的寓意这款紫砂“永结同心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壶钮的火花造型,寓指“日出江花红胜火”,与壶腹处刻绘的诗句呼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诗人白居易曾经在杭州担任刺史,后来又去了苏州担任刺史。
青年时期的白居易曾经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相当的了解,故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宜兴紫砂雕刻艺术探源
宜兴紫砂雕刻艺术探源
何忍群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
【年(卷),期】2008(41)5
【摘要】@@ 一、雕刻艺术源远流长rn宜兴紫砂陶刻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从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可早到元代.元末文人蔡司霈<霁园丛话>里有一段文字:"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土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何忍群
【作者单位】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214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从宜兴紫砂壶展中感受紫砂艺术 [J], 周笑梅
2.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为宜兴紫砂争取“北京户口” [J], 姚冬琴
3.宜兴紫砂大观细说宜兴紫砂泥和紫砂壶 [J], 顾建余;马国芳
4.宜兴紫砂大观--细说宜兴紫砂泥和紫砂壶 [J], 顾建余;马国芳
5.宜兴紫砂陶的创作探源 [J], 陶红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名家何忍群介绍及作品-紫砂之家
【何忍群】
高级工艺美术师
性别:男
出生:1968-12-02
【简介】
紫砂之家合作艺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大师沈汉生(石羽)、咸仲英(冰心)、毛国强(一粟),极擅“写意细刻”,主要形象为古代老生、美女、茶经人物等,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强烈推荐购藏!
【详细介绍】
何忍群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68出生于陶瓷世家,80年代初进紫砂工艺厂,88年师从冰心大师咸仲英,之后又拜沈汉生(石羽)、毛国强(一粟)为师,同时得到鲍志强、谭泉海等老师指导,善吸收传统精华,提炼创新。
从艺二十几载,深谙紫砂的文化底蕴和制作技巧,并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有赖于深厚的书画功底,其作品以精湛的刻绘工艺见长,尤其擅于写意风格的人物刻绘,多以老生和美女为主,刻法凝练传神,极富韵味,备受业内人士及广大壶友的青睐。
紫砂之家共收录何忍群紫砂壶作品44个,更多何忍群紫砂壶作品访问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何忍群相关作品】
【合欢(一壶知】
作者:何忍群
编号:17231
泥料:原矿朱泥
容量:190cc
【汉宫秋韵】
作者:何忍群
编号:17179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410cc
【鱼乐】
作者:何忍群
编号:17180
泥料:原矿底槽清容量:580cc
【龙鼎壶】
作者:何忍群
编号:16938
泥料:原矿底槽清容量:700cc
【红山遗韵】
作者:何忍群
编号:15896
泥料:原矿清水泥容量:350cc
【三羊开泰(紫】作者:何忍群
编号:15713
泥料:原矿紫泥容量:630cc
【信钟】
作者:何忍群
编号:15174
泥料:原矿清水泥容量:500cc
【秦权】
作者:何忍群编号:15208
泥料:原矿段泥
容量:4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