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爱的奉献》
歌曲《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星满天”歌曲《爱的奉献》中卫市第五小学教师:刘静【选用教材】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星满天”【教学内容】歌曲<爱的奉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让学生理解“爱”的含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有感情演唱歌曲,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情景、情感教学中体会爱的真谛,培养学生的爱心。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爱的奉献是良好的美德,以乐观、热情、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材分析】《爱的奉献》这首歌是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的,歌曲分为两个情绪不同的乐段。
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
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是歌曲的主题所在。
第一乐段旋律在较低的音区迂回,演唱时注意声音不要太压、太低沉,要用深情的语气来唱,音量也可以弱些;第二乐段旋律大多在学生的高音区,要防止学生演唱声音太直、太喊,应保持明亮而柔和的音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示范指导。
【教学重难点】1、休止符处的正确演唱作为教学重点。
2、高音区的声音自然发声、两段情绪的自然转换作为教学难点。
3、启发学生对“爱”的奉献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法、结合情景激励展开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爱星满天歌曲《爱的奉献》歌曲情绪:第一乐段:优美深情第二乐段:激动倾诉音乐知识:“0”八分休止符“301”十六分休止符辨析第二乐段相同与不同:“5”与561 2 3 3 7 | 6 6 7 6 5 6 6 1 | 2 2 7 6 6 7 6 3 5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21 2 3 3 7 | 6 6 7 6 5 6 6 1 | 2 2 7 6 6 7 6 3—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音乐六年级苏版第一单元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音乐六年级苏版第一单元爱的奉献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要紧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爱,是人类的差不多情感,是人类追求和平、安宁、团结、幸福的差不多表达。
表现是实践性特别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进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单元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的观赏曲目。
本单元以“爱心”为题材,对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观赏与学习。
通过歌颂爱心、培育爱心的教学,从而达到关爱他人,关怀社会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和领会真善美的标准。
2.背景介绍《爱的奉献》创作于1988年,最早是为中央电视台《人与人》栏目中的一个故事而作,由于传播力度有限,在问世之初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
只是,由于这首歌曲紧接着入选了1989年度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单,因此也特别快凭借浅显易懂的歌词、舒缓温暖的旋律和高尚大气的主题,以及女歌手韦唯深情动人的演绎,一时间传遍全国。
作曲家简介黄奇石,剧作家、词作家,福建晋江人,1965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定居北京。
原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
歌曲《爱的奉献》词作者刘诗召〔1936—〕作曲家,河南开封人。
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
1954年入部队文工团,任小提琴、长笛演奏员。
自1963年开始从事作曲。
要紧作品有军乐曲《载歌载舞的人们》、管弦乐曲《在海洋上》及歌曲《军港之夜》《妈妈,我们远航归来》《可爱的中华》《赶海的姑娘》《海的思念》《爱的奉献》等。
《爱的奉献》是中国同类歌曲中的一个最高点,它在艺术角度的难以愈越性,甚至更让它特别快超越了艺术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特定文化的符号,这种文化确实是爱心文化和公益文化。
歌曲《爱的奉献》教学设计【范本模板】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歌曲《爱的奉献》教学设计作者:麻江县贤昌中心学校(田应莲)教学内容:歌曲《爱的奉献》教材分析:1、《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2、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在高的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是歌曲的主题所在,听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奉献爱心。
感受音乐对人的情感的表达作用.2、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让学生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演唱歌曲,简单认识歌曲的基本结构并体会歌曲表现的情绪、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和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一组社会奉献爱心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教师: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名字叫《爱的奉献》,出示题目。
3、一起欣赏这首歌曲.二、学唱歌曲《爱的奉献》(一)教唱第一乐段1、先观察里面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并指名说出它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八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十六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的半拍.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一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一乐段。
(二)学唱第二乐段1、第二乐段有切分音符,同学们在唱时要注意跟拍唱。
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二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二乐段。
爱的奉献
《爱的奉献》教学设计景德镇市吕蒙乡历尧小学方银梅一、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爱的奉献》(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2.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3.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教材分析《爱的奉献》是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满人间”。
本首歌曲为4/4拍,两段体,第一乐段旋律舒缓、深沉,第二乐段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具有号召力,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前后歌曲强弱、音区变化明显,情绪对比较大。
本首歌曲是一首激励大家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人的通俗歌曲,通过抒情的倾诉和激情的号召,可以让学生体会爱的伟大,进而感受爱的奉献后美好的社会,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一个爱的人间。
歌曲紧紧围绕主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本首歌曲,能为歌曲划分段落,并能通过歌声表现出两段旋律的对比。
2、听辨歌曲的情感对比,感受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3、在歌曲的演唱中体会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对爱的呼吁,并激发学生关爱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并能用歌声表现自己的情感。
难点:节奏和演唱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俗话说的好“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视觉图象法:灾难以及爱的力量对于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
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受灾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我们的捐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我运用课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画面和视频,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感受体验法:通过多次不同目的的欣赏聆听,在学习指挥的同时,学会了歌曲。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在歌声中进入教室。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满人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备课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关爱他人、关注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音乐作品来进行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更具情感性与生动性,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本单元选择的曲目内容丰富多彩,调式、调性、演唱方式等方面也十分多样,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本单元包括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欣赏《欢乐颂》《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这些作品既有声乐作品,也有器乐作品。
通过声乐与器乐作品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表现人间“爱”的主题的音乐作品,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启发学生理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大爱精神和感恩意识。
2.学唱歌曲《感恩的心》《爱的人间》,能用真挚的情感,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情绪,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4.欣赏歌曲《欢乐颂》《爱星满天》、钢琴独奏曲《爱之梦》、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学习音乐家故事,了解乐曲内涵,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和演唱,启发学生理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大爱精神和感恩意识。
2.用优美动听柔和的声音、感恩的情怀演唱歌曲。
3.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体会音乐作品对相同情感的不同诠释。
感受与音乐情绪,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气息支撑下进行真假声结合,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二声部歌曲,感受声部的和谐。
注意歌唱时的声音位置和情绪表达。
2.在欣赏中听辨曲谱顺序,让学生练习唱谱,不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四、创意实践1.学生自主设计表现形式,参与《感恩的心》歌曲表演。
2.学生设计肢体动作表现《爱的人间》这首歌曲的意境。
(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动作或者手语进行编创表演)。
《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同理心。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爱的奉献》教学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
《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学生将了解《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如故事的创作初衷和主题。
情感表达和同理心的培养:学生将通过情感表达和同理心培养活动,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同理心。
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学生将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学生将通过创作任务和想象活动,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
《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学生了解《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
情感表达和同理心的培养:学生通过情感表达和同理心培养活动,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同理心。
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学生通过创作任务和想象活动,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
《爱的奉献》的背景和作者的介绍和相关资料。
情感表达和同理心的培养的练习和讨论材料。
通过故事理解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的故事和相关资料。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的创作任务和想象活动材料。
第7课爱满人间爱的人间(教案)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会有效沟通和倾听,提高关爱他人的效果。
举例解释:在讲解关爱行为的适度与边界时,可以引用教材中的案例,说明如何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把握关爱行为的适度与边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满人间爱的人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或者自己主动去关爱过别人?”(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关爱的奥秘。
2.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其关爱自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明白关爱行为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学会在关爱他人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
4.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培养其在面对他人困难时,能主动伸出援手,传递正能量。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提升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一、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二、简介《欢乐颂》《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人教版六下音乐第一单元《爱的奉献》教案1
《爱的奉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奉献》,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激发爱心。
2.通过学唱歌曲,为歌曲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3.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听唱和模唱的方法,记忆歌曲旋律。
2.通过讨论法和合作法,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
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歌曲分为两个情绪不同的段落。
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在较高的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正是歌曲的主题所在,听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欣赏视频《爱的奉献》。
1.学生边观看,边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二、《爱的奉献》歌曲学习师:爱,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祥和;爱,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与希望。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吝啬爱,要献出自己的爱,让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更加温暖。
1.聆听歌曲《爱的奉献》,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
2.再次聆听歌曲《爱的奉献》范唱。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师: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力量。
正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所以才能一次次地战胜困难,拯救他人,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分段学习歌谱。
(1)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设计思路:《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情感,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在设计教案时,我以“爱”为主线,通过“爱的呼唤”、“爱的体验”、“爱的升华”、“爱的奉献”等内容层层推进,整节课融、听、唱、看、动于一体,寓爱的情感教育于生动的音乐教学之中,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爱的主题。
学习目标: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三、新歌教学(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三)学唱歌曲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爱满人间》教学实录模板
《爱满人间》教学实录模板
《爱满人间》教学实录模板
本节课按照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祖国之爱、军民之爱、以及人类之爱的脉络思路,分别选用了《常回家看看》、《祝你平安》、《我和我的祖国》、《为了谁》、《让世界充满爱》等一组以奉献无私的爱为主题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表演、讨论和交流等实践活动,在学习音乐知识、感受和体验歌曲情感的同时,领略歌曲的内在美,拓展学生对广义“爱”的内涵的深层感悟,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以音乐为手段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
第一课时: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第二课时:尝试演唱《让世界充满爱》二声部,欣赏歌曲《为了谁》
第三课时:学唱《祝你平安》,欣赏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本课为第二课时。
(学生听到这个声音,整齐的起立。
音乐课堂中尽可能的运用声音调控动作。
)。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增进家庭和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感受家庭爱的力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关爱家人的方式以及如何增进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人有基本的关爱意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关爱家人的具体行动,对家庭和谐的认识不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与家人沟通不畅、不懂得尊重家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提高家庭和谐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增进家庭和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爱的力量,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关爱家人的理念付诸实践,增进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庭案例,让学生感受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关爱家人的方法和经验。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家人角色,体验关爱与被关爱的情感。
4.亲情实践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实践关爱家人的行为,增进家庭和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
2.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模板。
4.亲情实践任务单:设计课后亲情实践的任务和反馈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0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0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尊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家人、关爱家人,并在生活中实践所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学会关爱家人,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尊重。
2.培养学生理解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和行为。
3.引导学生学会在家庭生活中实践所学,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尊重。
2.难点:培养学生理解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和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理解家人之间的关爱。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视频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呈现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行为。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爱细节,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爱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行为,分享自己的家庭关爱故事。
培养学生实践所学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针对讨论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庭关爱的理解程度。
《爱的奉献》教案
《爱的奉献》教案爱的奉献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的歌谱,让同学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知识。
2、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深情地演唱,依据歌曲的情绪划分乐段,滋味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3、让同学深刻领会歌曲的内涵,激发同学产生情感共鸣,让同学领会“爱”的含义,与此同时对同学进行一次爱的教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知识,能依据歌曲的情绪划分乐段,启发同学对“爱的奉献”的领会。
教学用具:百度查找、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师生问好歌把同学带入课堂。
2、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一组以爱为主题的视频。
要求同学找出让你最感动的一个画面,并说出理由。
3、是呀!一幅幅画面体现出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的安全而奋不顾身;我们中国人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无私奉献;连小孩也知道给劳累一天的妈妈洗脚这就是爱。
爱有众多:父爱、母爱、学生友人的友爱、社会的大爱等等。
那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那就是爱的奉献,请听歌曲。
二、新课教学1、教师朴素的介绍歌曲。
2、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
A:掌握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B:师唱旋律,同学用“啦”模唱出来。
C:同学跟教师的琴声哼唱第二段的旋律。
(提醒同学注意第一小节“啊”的时值)D:找出这段旋律的特点,(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妙的人间”处有所不同。
)教师要教导同学反复锻炼,多次对比,避免同学混淆。
3、同学跟教师的琴声用“啦”哼唱结束句的旋律。
(提醒同学注意“啊”的时值)4、跟音乐的伴奏来完整的哼唱旋律。
5、抽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其他的同学跟着伴奏用“啊”或者“啦”唱旋律。
(教师发现缺点并指出纠正)6、跟教师琴声的旋律将歌词唱出来。
A:跟教师琴声的旋律将前两行歌词唱出来。
B:给接下来旋律的歌词唱出来。
C:给最后的旋律填上歌词。
7、歌曲学完了。
师: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深情的、激情的)8、现在请学生们依据情绪给歌曲划分乐段,你认为应该怎么划分?分组商议,再小组汇报(第一乐段从开始到快乐之花到处开遍,剩下的为第二段)。
爱的奉献最新教案
《爱的奉献》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歌颂爱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休止符处的正确演唱作为教学重点。
2、两段情绪的自然转换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结合现实生活,与学生互动(跟学生聊聊关于“爱”的含义,然后让
学生说出关于歌颂“爱”的歌曲.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
二.展开:1,教师介绍《爱的奉献》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2,初听歌曲并提问: 这首歌有两个不同的情绪乐段组成,请你们在欣赏完歌曲后准确的划分出来。
3.复听歌曲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两个段落分别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
唱?(第一乐段:优美深情;第二乐段:激动倾诉。
)
4.再次倾听:请同学们随着歌曲轻声模唱。
(用la模唱)
5. 全面教唱该歌曲.并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重难点,解决重难
点.
三.形成:1,学生能够完整地学唱该歌曲
2,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延伸:提问: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曲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动人的情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作总结)
五.结束:在歌曲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授课学校:饶平县饶洋中学
授课班级:八年级12班
授课科目:音乐
授课老师:汤道鑫
授课课型:达标课
授课日期:2011.10.2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爱的奉献》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爱的奉献》版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深情的演唱,根据歌曲的情绪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例外的音乐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歌颂爱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深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的情绪划分乐段,还有两段情绪的自然转换。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A、B并列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A段深情,颂扬爱心,B段带有呼唤式的音调,是激烈的倾诉,这也是歌曲的主题所在。
第一乐段旋律在较低的音区迂回,演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太压、太消极,要用深情的语气来唱,音量也可以弱些;第二乐段旋律大多在学生的高音区,要防止声音太直、太喊,仍应保持明朗而温柔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都知道“爱”,有“大爱”和“小爱”之分。
“小爱”更多的是表现恋人、夫妻之间、家人之间的情爱,比较狭小;而“大爱”却是无私奉献的,比如汶川地震时,人民解放军、志愿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歌颂“大爱”的作品。
象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感恩的心》、《让世界填塞爱》等。
谁还知道其它作品?学生:《爱的奉献》《我和你》《爱我中华》《我爱你,》等等。
二、歌曲教学:1初听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曲《爱的奉献》。
大家静下心来,完完整整的聆听一遍这首歌。
提问:这首歌有两个例外的情绪乐段组成,请你们在欣赏完歌曲后确凿的划分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并能开动脑筋回答问题。
2复xx:提问:你们觉得这两个段落分别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学生:第一乐段:柔美深情,颂扬爱心;第二乐段:激烈倾诉,号召大家去响应。
3再次倾听:请同学们随着歌曲轻声跟唱。
4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用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那位同学自愿的,请举手.同学举手………..5通过聆听、感受、朗诵歌曲,我们透过歌曲都看到些什么?6观看汶川地震感人视频,再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老师补充:A我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队伍;B我看到了在抗洪抢险中那些置生死与不顾的解放军战士;C我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积极踊跃为灾区捐款,献血的感人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学唱 欣赏《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爱的奉献》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 型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教 学 目 标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 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重 点 难 点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 谐、声音优美。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教 学 过 程 1、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 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 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 响起, 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 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 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 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 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一条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 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 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 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 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 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 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 要背唱 《歌声与微笑》 这首歌曲 (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 , 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教学效果分析:第 课时 课 题 课 型 学唱 欣赏(2012 年月日)《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课前准备第二课时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 教 学 目 标 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 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重 点 难 点教 学 过 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 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 6 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
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
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 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 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 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 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 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 《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 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 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 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
有关贝多芬 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 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教学效果分析:第 课时 课 题 课 型 学唱 集体舞(2012 年 月日)《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教 学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 目 标 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重 点 难 点教 学 过 程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 大部分学生演唱, 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 (可相互交换几次) 。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 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 即动作要简单易学、 舒展大方、 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
每个 组可以只编 1-2 个动作。
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 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 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 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 次纵情的歌舞, 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可以增进班级的 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教学效果分析:第 课时 课 题 课 型 学唱歌曲(2012 年月日)《第二单元 学曲艺》 课前准备第一课时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 教 学 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目 标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重 点 难 点教 学 过 程导入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 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 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 世纪 80 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 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 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教学效果分析:第 课时 课 题 课 型 欣赏(2012 年 月日)《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 教 学 目 标 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 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重 点 难 点教 学 过 程欣赏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 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 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 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
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 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
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 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
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2)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