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t;、>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
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2.同桌互找互说。
一人说另一人听。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正确的用“>”、“<”、“=”进行标记。
这一课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符号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符号比较陌生,但是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正确的用“>”、“<”、“=”进行标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正确的用“>”、“<”、“=”进行标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的含义,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球、积木、水果等,用于比较大小。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卡片,用于自主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球、积木、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卡片有什么特点?”、“你能将这些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吗?”等,引导学生发现卡片的大小差异,并能够进行排序。
《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4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4篇)《比大小》及反思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页,练习第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难点: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个香蕉的图片: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旧知辅垫: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一些数字,请看黑板(边板边说)你们能读出它们吗?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摆上数字卡片3、1、5、2、4师: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数字排列。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摆)师:谁还能从大到小排列呢?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师;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数字信息。
(出示挂图)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呢?教师跟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子。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师: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比较数字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请同学们观察猴子和水果的数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教学“>”“<”和“=’)1、教学“=”(1)师:我们来比一比,哪些水果和猴子的数量一样多?(2)教师说明:当桃子和猴子的数量一样多时,我们就说3只猴子和3个桃相等。
(板书:“3=3”),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2、教学“>”(猴子和香蕉比)(1)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教学3>2(板书3>2)。
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两个物体或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并会正确使用“>”、“<”、“=”符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两个物体或两个数的大小。
2. 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3. 学会使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或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比较大小,激发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比较方法:讲解如何比较两个物体或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4. 游戏教学: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比较任务。
6.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游戏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比较大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比较大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小”的概念。
2.学习比大小的方法。
3.能够用具体事物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具: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大球、小篮子、大篮子等
3.板书工具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大”、“小”
–大:比较两个物体,一个比另一个物体的大小多,就是大的。
–小:比较两个物体,一个比另一个物体的大小少,就是小的。
2.比大小的方法
–直接比较法: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直接比较大小。
–间接比较法:通过其他物体进行比较。
3.实际比大小
–让学生用手中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让他们判断哪个物品更大,哪个更小。
四、教学步骤
1.导入: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不同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大小的概
念。
2.新课呈现:通过课件展示“大”、“小”的字样,并进行解释说明。
3.实际操作:让学生用手中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让他们描述比较过
程。
4.小结与展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比大
小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大”、“小”的概念,学会了比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具体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这些知识。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基本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
42米;李明,11岁,身高1。
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
42米>1。
38米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
87分,李明的得分是9。
90分。
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
87<9。
90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
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
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三、巩固与应用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
26千克、35。
56千克、35。
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小朋友们,这些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又和小猪们一起帮小兔子盖好了漂亮的房子,接着上节课我们去一起来到了动物园。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昨天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呀?生1:1头大象,2只犀牛,3只长颈鹿,4朵白云,5个小朋友。
师:好极了,我们昨天学习了1,2,3,4,5这5个数字,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活动:齐读1,2,3,4,5,再把5个数字写给同桌的小伙伴看。
师:看样子小朋友们回家都复习了,这样很好,以后也要养成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哦。
刚才小朋友们回忆了昨天在动物园看见的小动物,那你们都看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吗?生:老师,我没看见小猴,我最喜欢小猴了。
师:咦?小猴去哪里了呢?老师也觉得很奇怪,决定要把小猴子找出来。
老师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小猴子。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法:演示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新授。
(17分)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卡片。
3.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积极参与比较,认识到数字1比数字2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2. 学习内容
1.明确比较的对象,可利用水果或玩具等实物让学生比较大小。
2.引入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的训练。
3.练习:出示一系列的数字或物品,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用符号表示
大小关系。
3. 拓展与应用
1.让学生分组,自行选择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
2.导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比较水果的大小、比较自己的年龄等。
4. 总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大小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运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比大小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个人操作,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最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大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大小》教学设计1课题:比大小教师笔记教学内容:教材17页及练习三第6、7、8题。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用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活动,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 =”、“>”和“< ”,知道它们的含义,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理解“ =”“>”和“< ”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前复习今天猴子兄弟想请我们去花果山做客,不过我们要先回答出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数字卡片到前面来。
(2、5、3、1、4)(2)猴子兄弟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纠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同时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一起到花果山上看一看吧!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猴子兄弟分水果吗?1、出示问题:(1)图上有哪些水果?(2)猴子、桃子、香蕉、梨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每只猴子分一个桃子,一根香蕉,一个梨,够分吗?2、学生汇报说发现,同时教师教学“=”“>”和“<”(1)教学“=”猴子和桃比。
(同样多)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比大小》教案15篇
《比大小》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大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大小》教案1详细介绍:比大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A、独立思考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②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并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比较大小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事物的大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通过生活经验和观察,学生已经能够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高矮等,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并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并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卡片、课件、黑板。
2.学具:学生准备卡片、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苹果、香蕉、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一位数,如3、5、7等,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教师讲解符号“<”、“>”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它们表示的是大小比较的结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_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1)学生用纸折分数(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生3:… (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实际含义,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来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来描述数的大小。
2、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开火车数数。
2、说一说上节课学了哪些内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让学生回顾怎样区分“=”、“>”和“<”,借助顺口溜来记忆。
二、巩固提升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指导学生看第1幅图,然后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评价展示。
评选出每组画的同学,让其他学生说说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师:“数一数,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样数才不会数错?引导学生先数出小狗和小猫以及花朵的数量并把数字写上去,再进行比较。
(3)还可以怎样比?4、完成练习三第4题。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除了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鼓励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并且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进一步理解1~5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3)师:小鸟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吗?【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有序看图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理解“比大、比小”的概念。
–能够准确比较不同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熟练运用大小关系的符号进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大、比小”的概念。
–掌握大小关系的表示方法。
–能够准确比较不同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大小关系的符号进行比较。
–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不同数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堂教具:板书、卡片、数字卡片。
2.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 导入问题: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5”、“8”、“3”,请同学们帮忙将这些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引导:通过讨论和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概念讲解:•讲解“比大、比小”的含义。
•讲解“大于”、“小于”符号的表示方法。
2. 分析实例:老师示范比较几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跟随操作并观察记录。
三、巩固提高(20分钟)1. 练习时间:老师出示一些数字组合供学生练习,要求学生用大于、小于符号连成不等式。
2. 学生操作:让学生相互交换作业,互相批改并讨论对比。
四、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写出家庭作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比大小”概念还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多练习和讲解。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第五章“比较大小”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3,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2)引导学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讲解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5和3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2)同桌相互检查,讨论解答过程。
4. 小组合作(1)教师给出数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其他组员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画一条数轴,标出010的数字。
2. 在数轴上标出5和3的位置,并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2和7;4和6;9和9。
2. 答案:(1)2<7;4<6;9=9。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8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是否掌握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大于10的数的大小?(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教具准备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1)学生用纸折分数(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究新知: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
3.能够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
3.教辅:比大小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比较大小?
2.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讲解。
3.比大小的实例分析。
4.比大小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2、3,让学生比较大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
1.通过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向学生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
2.通过实际情境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应用。
第三步:示范操作
老师选取几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第四步: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五、教学反馈
1.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纠正。
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帮助理解比大小的概念。
六、教学拓展
1.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2.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
七、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大小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
教案比大小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比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
2、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学生经历整理、比较等活动,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9只猴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请学生认读1—5各数。
(二)提问:4前面的数是几3后面的数是几
二、探究新知
(一)师讲故事后,出示主题图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呢分别是多少呢2.图上有几只猴子呀(师播放课件)
(二)引导学生学习“>”“<”“=”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将3只猴子和3个桃子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这里猴子和桃子哪个多些(
同样多)
(3)师说明:当猴子和桃子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连接起来(板书“=”)
(4)提问:这是什么号呢(
板书“等号”)
(5)提问:这个式子怎么读呢(
板书“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将3只猴子和2根香蕉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现在猴子和桃子哪个多些呢(
猴子多些)
(3)师说明:3只猴子多些,2根香蕉少些,也就是说3要大些,2要小些,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连接(板书“>”)
(4)师指出“>”的名称是大于号并板书。
(5)师教读3大于2并板书。
(6)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大于号的大口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尖尖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从而得出顺口溜: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
3、教学“<”(猴和梨比)
(1)师将3只猴子和4个梨的图片粘在黑板上。
(2)提问:现在是什么多些呀(梨)
(3)师说明:4个梨多些,3只猴子少些,那么也就是说4要大些,3要小些,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连接(板书“<”)
(4)提问:这个符号它的名字是什么呢有没有同学知道(板书“小于号”)
(5)提问:那么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指名读并让学生教读两遍,师板书“3小于4”)(6)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小于号的大口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尖尖朝着的数要大些还是小些从而得出小于号跟大于号同样的性质: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
4、区分“>”、“<”
学生观察“>”、“<”,思考:大于号和小于号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得出顺口溜: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或者左手小于号,右手大于号,两边相等等于号。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四、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知道了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都是:大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
还知道了:左手小于号,右手大于号,两边相等等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