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对现代管理影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对现代管理影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对现代管理影响部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对现代管理影响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归纳为九大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制。

其中“重人”和“人和”两项思想我觉得对现代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重人: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

在古代思想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

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

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

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

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因此,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重人”应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就是对企业进行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其特点是企业管理工作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通过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发展的目标。

这种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软性管理理论是很契合的。

以人为本的软管理,与孔子倡导的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是息息相关的。

人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他指的“人和”,就是指内部的团结、和睦。

《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

知道,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一、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明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商业、政治、家庭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流派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二、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仁德为本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德行为先。

在管理中,倡导以仁义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关键。

管理者应具备仁爱之心,关注员工的需求,树立榜样,引导员工正道。

2. 尊重和谐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管理者应尊重员工,平等对待,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道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知行合一道家主张顺其自然,知行合一。

在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 追求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管理者要学会放手,善于引导,做到在背后支持,不过多干预下属工作。

只有让员工自主发挥,才能真正提升团队的创造力。

四、佛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禅宗理念佛家倡导禅修,主张顿悟。

在管理中,管理者应注重心灵的修炼,顿悟自己的管理智慧,使自己内心得以平静,才能做到明察秋毫。

2. 善良待人佛家鼓励善良待人,管理者应心怀善念,善待员工,持善良态度面对问题。

只有用善良的心待人,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

五、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儒家注重仁义,道家强调知行合一,佛家倡导善良待人,这些管理智慧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管理的挑战,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源远流长,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1和谐共生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讲究各种事物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这种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也至关重要,要注重员工和企业、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强调公司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1.2尊重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这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企业应该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环境,努力实现企业、社会和谐共生。

1.3诚信和道德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诚信和道德,这同样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特质。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诚信和法律规定。

只有在强调道德和诚信的基础上,企业才能赢得员工、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章传统文化与人才管理企业要想成功,需要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2.1员工敬业与忠诚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鼓励员工敬业、忠诚和自律。

企业在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时,应该注重这些品质的培养和发扬,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2家庭文化与企业文化企业不仅要关注员工工作中的需求,更要关注员工的家庭和个人生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假期政策、家庭活动和员工关怀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家庭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忠诚度。

2.3激励机制与分配制度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义利兼顾的思想,这也可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员工获得公平的回报和认可,从而带来更好的绩效和企业发展。

第三章传统文化与领导力领导力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且历久弥新,其中的重人思想在现代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重人思想是指将个人尊重、人情关怀和人际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建立。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思想,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员工的满意度。

首先,重人思想强调个人尊重和关怀,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种尊重和关怀反映在社交交往中和对待他人的态度上。

在管理中,我们应该学习倾听员工的需求和意见,真正关心他们的发展和福祉。

管理者应该尊重员工的个人权益,不仅仅是视其为一种资源来使用,而是将其视为组织的财富和关键资源,注重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亲密的家庭和朋友关系。

这种关系观念可以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组织的成功非常关键。

领导者应该注重沟通和协调,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长辈与晚辈、师傅与徒弟之间存在着互助和信任的关系,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扮演着引导和培养员工的角色,促进知识传承和团队发展。

再次,重人思想强调“和”的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在现代管理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和谐的组织氛围和人际关系。

管理者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弥合内部的冲突和矛盾。

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员工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重人思想强调忠诚和信任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忠诚和信任的品质,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在现代管理中得到重视。

管理者应该培养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建立诚信的组织文化。

同时,管理者也应该表现出对员工的忠诚和关怀,并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还是缺乏一些东西。

传统文化中已经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管理智慧,这些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二、诚信经营诚信经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所应该遵循的。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如今,诚信才是企业赢得社会信任的基石。

只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同时,诚信经营也能够建立企业品牌形象,促进消费者的口碑传播。

三、和谐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和谐人际关系,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和谐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够形成高效的组织系统和团队协作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要强调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四、以德服人传统文化中以德服人也是企业管理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成为员工的好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先入为主德行佳,让员工心服口服,形成一个执行力强、凝聚力强的团队。

同时,企业也要从整体上考虑员工的利益,遵守承诺,让员工得到公正、合理的待遇,以此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五、注重教育培训在传统文化中注重教育培训并将其作为精神财富传承,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引导,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素质,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六、人本管理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本主义,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

企业管理者要以员工为中心,关注员工的生活与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形成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相一致,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内容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智慧却有着永恒的魅力和价值,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谋略,用来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有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关系在市场经济开放的今天,国门的打开为许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其中就包括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他们想凭借自己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譬如麦肯锡、德勤、罗兰、贝格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因为管理是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问,它没有固定的法则和公式,只有在具体环境中去不断摸索适合的管理方法。

那么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国文化环境的管理方法,恐怕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答案了。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各个方面和层次,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毫无例外地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精神因素的沉淀,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起来的思想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庭宗法环境为背景,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包含道家、法家、兵家等多家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是儒家思想,是把家庭放在首位,而后推及社会的一种家庭本位思想。

儒学思想以家庭为重,它关注的一种由个人组成的家庭的整体发展,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从而推及社会的一种责任,是以报效国家与社会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思想,即我们所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doc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doc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doc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8
中国古代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无不深深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传统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

儒家管理思想—“和为贵”
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是“和”,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调和、相谐与协调,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儒家管理思想很早就认识到了“协调”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2300多年前,孔子就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协调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和谐管理状态。

后来历代儒家也都肯定并十分重视“和”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

儒家思想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管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

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也是一种“和”。

从管理的角度讲,“和”就是协调。

因为管理就是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就企业来说,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序列、多职能的有机结构。

只有把企业内外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

法国。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然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一、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观念。

这些观念虽然已有千年之久,但在当代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诚信、忠诚、尊重、信任、克己等传统伦理观念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一些企业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强化员工的道德伦理观念,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注重人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

传统中国文化一直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根本。

从古代开始,教育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当代管理中,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也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因此,现代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许多企业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班、管理课程以及职业晋升计划来激发员工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才。

三、平衡与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平衡与谐。

在古代,中国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和庄子都构建了各自的平衡与谐理论。

在当代管理中,平衡与谐的理念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企业发展中,除了注重经济效益之外,还要注意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不仅有助于构建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关注员工的情绪和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的情绪体验和需要。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的感情和情感的发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个理念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提供员工休息室、健身房和娱乐设施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更好地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五、领导力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领导力的发挥。

在古代,中国各个领域中的领袖们都被视为具有卓越的领导力。

在当代企业管理中,领导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高层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技能和领导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构建团队的和谐氛围,促进企业高效运作。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

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推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我们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良性影响和局限性,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管理的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的现代管理之路。

第二篇: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指导教师学院: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7班姓名:学号: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摘要]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

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家无为而治现代管理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

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

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

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

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

”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

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

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企业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许多企业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以德为先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人之根本。

在企业管理中,以德为先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以德为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和为贵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睦,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企业管理中,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注重内部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同时,企业应该关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稳定性。

四、以柔克刚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以柔克刚的处事原则,认为柔中带刚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在企业管理中,以柔克刚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运用柔性管理手段化解矛盾和问题。

例如,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以柔克刚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五、以文化人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引领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力量。

在企业管理中,以文化人的理念要求企业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愿景,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强调道德伦理、礼仪规范、人伦关系等,具有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首先,国学注重道德伦理,对于企业管理有着深远影响。

在企业中,道德伦理是组织内部运行和员工行为的基础,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

国学强调的德行和修养,为企业提供了正确的道德引领。

企业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引导员工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正直勤勉、谦逊宽容等。

企业管理者要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善良的心态处理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道德形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学重视礼仪规范,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学注重面子和尊重,传统的礼仪规范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声誉与信誉。

在企业活动中,注重礼貌待人、文明交流、尊重他人等,可以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间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另一方面,礼仪规范也对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在员工间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以礼待人,关爱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第三,国学强调人伦关系,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启示。

国学注重尊重长辈、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这种尊重的态度在企业内部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管理者要始终坚持人伦关系,关爱员工,建立起良好的员工关系网,搭建跨部门协作的平台,推动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促进人才的培养。

人伦关系不仅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创造力。

最后,国学的思维逻辑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启示。

国学培养了人们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国学强调综合思考和整体观念,鼓励人们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管理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管理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管理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管理有关的成语和典故,它们提供了对理想管理的指引和精髓。

这些成语和典故,表达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它们不仅是管理的技巧,而且能够激励人们在探索管理之道上达到成果。

起初,我们可以从“宽以待人”这个成语,了解管理正确的理念。

这个成语暗示我们,一个
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宽待他人,而不是去施加压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做到思想开放,尊重他人的观点,利用宽容的管理策略来调整下属的行为,减少矛盾的产生。

只有这样,
才能让员工和组织能够顺利发展,维护好组织的良好团结气氛。

其次,据中国古书《战国策》记载:“明道宽以乐众”,这是规范管理的典范,也是优秀领
导者应该使用的管理哲学。

这句话提醒我们,对于部属,优秀的领导者应该用温柔而明智的管理方式,要把握部属不同的动机、特性和特点,用适应每个部员的思维方式,让部属
有定向的表现,从而有助于团队的发展。

再次,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来形容管理,意思是优秀的管理者虽然能够做好策划,但
最终的成败还是取决于天意。

主要负责管理,必须“先谋以利之”,切忌“以财为疑”;既要
预测利益,又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损失和问题;要识别非本族的“外力”,并加以利用,在
做任何决定之前,必须预决于此,合理安排事物的进程,将成败联系起来,处处留神。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管理有关的成语和典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宽待他人,用温柔而明智的管理方式来调整下属的行为,动机要先谋以利之,合理安排事物的进程,将成败联系起来,处处留神。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和组织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忍让与宽容的心态

中国传统美德忍让与宽容的心态

中国传统美德忍让与宽容的心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许多传统美德。

在这些美德中,忍让与宽容的心态是其中之一。

忍让与宽容的心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美德忍让与宽容的心态,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忍让与宽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忍让与宽容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强调“和而不同”,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要通过硬碰硬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使得忍让与宽容成为人们处理矛盾和纠纷的首要选择。

二、忍让与宽容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忍让与宽容不仅仅是容忍别人的错误或过失,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修养。

它包含着多方面的内涵:首先,忍让与宽容是一种修养,可以使人变得宽宏大量。

它教导人们不要轻易对他人的过失进行指责,而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学会从容不迫地处理问题。

其次,忍让与宽容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面对矛盾和纷争,往往需要理智和智慧来化解。

忍让与宽容使得人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来解决矛盾。

另外,忍让与宽容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一个多元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只有通过忍让与宽容,才能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包容与融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忍让与宽容的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忍让与宽容的心态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对于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工作环境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同意见和冲突。

如果能够采取忍让与宽容的心态对待,并以平和的态度进行沟通,就能够化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纷争,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忍让与宽容对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也至关重要。

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成员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

通过忍让与宽容,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解决家庭中的冲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外诸多大企业产生过重要影响。

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精神因素的沉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经典管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管理实践依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当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应该深刻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启示、指导作用。

如何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国学精粹与人文素养,融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如何科学地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管理之路,自主创新,顺利实现企业战略转型,提升中国企业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培育中国优势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以和为贵”注重人员协调。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曾说“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文化反对走极端和搞片面性。

孔子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还说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国家人伦关系的五个“达道”是强调和谐的前提,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个共生共存的也是最根本的人伦关系。

如果将“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企业中管理者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关系都可系统地协调。

首先协调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和”则象征着和谐统一,也是中庸观所提倡的,因此在企业人员素质和人才观方面,儒家深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之源,都具有践履能力和价值自觉。

在同职工关系上,管理者要将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思想贯彻到底,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搞好奖惩措施,则是“爱人”,经常与职工互动,解职工之忧,帮职工之难,则是“敬人”。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华为公司的管理班级------- 姓名------- 成绩------- 华为作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很多中国古老的传统管理思想都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中。

一、"得人"思想在我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就有著名的"得人"思想。

这是"人本主义"理念的核心内容。

它在我国古代意义重大,古代也用了许多制度来选拔人才,如科举制度,又如选士、养士制度等等。

这是因为单凭个人之力是难以成就大事的,要想成就成功,必须借助人才之力。

我国一直有"求贤若渴"的说法,而能不能得到能人相助,则影响事业成败,与国家兴亡密不可分。

诸葛亮在总结汉朝兴亡的原因时提到,先汉之所以兴旺发达,是因为与贤臣亲近,与奸人小人敬而远之。

而近奸之小人,远贤之大臣,乃后汉之衰的原因。

诸葛亮之见,正强调人才之于朝代之兴衰的影响。

华为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人力资源的经营,这是华为的管理理念中最核心的东西。

《华为基本法》于一九九八年,将人力资本价值的持续增长作为首要目的。

精挑细选,合理配置,才是人才的选择和搭配之道。

华为在吸纳人才上的投入,正是将"得人"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微观激励思想华为公司抓住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华为通过股份的形式,让公司的经营和风险都能获得公平的收益,但是,股份的发放并非是平均的,而是按照公司的功劳来决定的,每年华为都会对员工的资产进行一次评级。

华为公司的所谓股权激励体系即是如此。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微观激励思想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窥见一斑。

管子曾言得人之道,莫如其所好也。

讲的是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并不主张满足个人的私利,无限制地去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同时,他还提出人们所得到的利益与所作的贡献直接挂钩,才是公平的原则。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在古代曾经派生出许多著名的思想流派和名家。

在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思想和原则,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和经营。

一、儒家思想的启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和中庸,强调和谐、稳定和平衡。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理念,要求企业需要抱持仁爱之心,注重人文关怀,不仅注重利益的追求,更要注重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利益。

同时,中庸思想也可以指导企业的发展,避免盲目追求快速发展而失去平衡。

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自然和谐。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引导企业领导人员认识到,在管理中不要追求过多的干预和管理,尊重自然规律,发挥市场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在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达成管理的目标。

同时,道家思想中强调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告诉我们企业不能盲目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注重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墨家思想注重实践和效果,倡导“以实为本”,并强调公平正义。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墨家思想中的实用主义精神,要求企业的管理决策要基于经验和实际效果,注重管理的实用性,抵制盲目的理论主义。

同时,墨家思想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可以指导企业的重要决策,避免不公平的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以上只是一些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探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更多的思想和原则,可以提供更为深刻的管理指导和启示。

要想真正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企业管理中,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发掘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学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和经营。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管理思想作为管理活动的升华,其产生与发展都是特定环境条件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一)管子的管理思想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最为杰出重要政治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管理思想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并辅佐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大业。

其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为:1、自利的人性观。

管子认为自利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本质所在。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责也。

管子认为,人对利的追求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无可厚非的。

但管子并未走极端,他认为自利与利人是可以调和,人既可以有自利之德,也可以有利人之德,惟其如此才不至于走极端。

2、四民分业定居的管理方式①。

管子第一次提出了国之四民说,即士、农、工、商,并称为国之四民。

管子主张四民务使杂处,即四民不能杂居,应该分开。

处士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样做即有利于同一行业的人员集聚,实现经验的交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也能够实现组织的和谐,提高专业化程度。

(二)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程度比较高。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特点在于关注人性本质和社会问题。

孔子关于管理的九字名句②: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阐释了管理的核心特点。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即中庸、和谐的综合,这是管理的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最高境界为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基础,无为而治的哲学思维,则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准则。

为涵盖了及其丰富的管理理念。

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顺乎事物的发展规律。

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不肆意妄为,这是遵循道的要求的。

总之,以无为的理念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借鉴和指导意义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从事集体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由于需要组织和协调行动,管理也因此而产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溯源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

这就给人们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西方文明是孕育现代化管理的唯一母体。

其实,作为在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是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史及其文化背景相关联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

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现代企业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群体组织,群体的效率从根本上取决于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和谐统一,而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制度是解决可以量化可以看到的事物的,文化则影响内心世界影响人的所有行为,中国的企业也在搞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从没有制度到有制度管理的根本问题仍大量存在,但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收效甚微,除了一些企业宣导的文化本身就不堪推敲以外,我们的大文化背景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非常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与启发。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伦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孝敬”、“忠诚”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扎根已久,对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代社会的道德缺失、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孝敬父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道德基石之一,可以教育人们尊重和孝顺长辈,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文以载道”,传统文化强调艺术与人文的结合。

无论是绘画、音乐、书法还是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审美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个人的良好品味,使社会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精神修养的要求也给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人儒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对于培养个人的自律和内心的坚守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困境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启示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守内心坚实的道德底线,从而迎接挑战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智慧。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和而不同”、“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处理经济问题时的指导原则。

在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传统经济智慧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例如,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倡导“信用至上”,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还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文化的宽容包容、吸纳外来文化的特点,让中国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而且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早在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就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求智慧。

”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

宽容是现代管理者崇尚的人格品质“宽容”一词在我国先秦典籍中即已出现。

《庄子》中说,人应禀持“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庄子·天下》)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常以宽容之心容纳事物,不要苛求于他人。

儒家从“仁”出发,倡导宽容的为人处世之道。

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而所谓爱人,也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故“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因此,儒家“尚仁”“贵和”,特别推重宽容的实践价值,并把它看作是人终生应坚守的道德原则。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强调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

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

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

儒家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即内含了尊重差异、宽以待人的道德理念,体现了仁者所应有的理解、原谅、仁慈、同情的情怀。

孔子倡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宽容精神,认为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和缓宽厚,这样才能形成“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即宽广、开阔、容忍的胸怀。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知。

”(《孟子·离娄下》)在这里,孟子根据孔子所说的立人立己、达人达己论,把爱人、敬人看作是被人爱、被人敬的前提,认为只有爱他人、敬他人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爱、敬。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发生人际冲突、矛盾时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人际交往原则。

苟子也主张“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摧。

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摧,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

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苟子·非相》)。

君子之所以是君子而非小人,就在于他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这也就是《易传》中说的“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即君子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万物。

在现代管理中,宽容是领袖气质必备的品质。

著名心理学家豪斯认为,出色的领导以其领袖气质指出下属前进的明确目标,帮助他们在情境不明的情况下明确方向,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对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来说,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够唤起、激励、影响他人的情绪,因而能够触摸到他人的情感深处。

由此可见,管理者具有的领袖气质将对员工积极性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领袖气质来自于与人沟通,以及唤起和激励他人采取行动的出色能力。

因此,作为领袖的管理者,必须以宽容之心与人交往,善于理解人,能经常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一是严于律己,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员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你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敢不端正呢?二是注重员工的诉求,以真诚、平等、沟通交流的方式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被理解、被尊重的基础上形成集体认同感,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进而产生企业合力,达成企业组织管理的目标。

宽容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现代管理强调团队精神的凝聚,因而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集体氛围。

而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

在中国历史上,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命题,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由于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故君子应该容“异”以成其和,这包含着宽容思想的意蕴。

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宽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

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老子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为政者宽容管理的根据。

在老子看来,“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具有“容”的品格。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

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

人如果能够做到宽容,便与大道相符合,从而终生不会遭受危险。

老子认为,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

它不是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是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为。

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条件,以最终达到“以无事取天下”的目的。

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

这就要求为政者,要给予民众自由生存的空间,充分尊重和发挥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作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最终才能达到“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的结果。

老子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认识到,正是为政者居高临下,以强性管理的方式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各种社会游戏规则,由此造成民众的逆反,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因此,要从有为的对立面——无为来展开社会的管理,由此才能激发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活力,形成具有生机的社会凝聚力。

为此老子通过由自然理性推导社会理性的思路,提出了为政者应该具有谦下、宽容的崇高品格。

他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六十六章》)正是对于百川河流的尊重,谦虚而不骄傲,自信而不自大,江海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集的地方,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集合体。

故圣人应有海纳百川之胸怀,追求“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 《庄子·在宥》的人生境界。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德经·六十七章》)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团队应该是一个从多样性中获益的组织,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允许组织内部存在不同声音,由此形成组织开放的态势。

尽管这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冲突,但正是在这些冲突的博弈中,不同的认识得到展示、不同的观点得到鼓励、不同的诉求得到理解,才使团队富有生机、富有激情、富有创造力。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有虚怀若谷的容人之量,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

容人之短,就是要谅解或鼓励他人在创新开拓过程中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合理错误”,“不以一失掩大德”。

容人之长,就是要容得被管理者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特长。

有的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害怕下属在某些方面有超过自己的特长,害怕“功高盖主”或“才高盖主”,不容易做到容人之长。

其实下属的特长发挥得越充分,甚至超过自己,这正是你领导有方、知人善用的结果。

如果管理者不能容人之长,就会影响团队的团结,扼杀优秀人才的成长,窒息团队的创造力。

古人曰;“大度集群朋。

”一个人气度宽宏,与人相处能求同存异,扬长避短,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你周围高朋满座,从者如云,助你成就一番事业。

宽容是实现现代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宽容管理,其实质是一种与刚性管理相对立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理解、把握、实施柔性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