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苗期管理对于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1. 土壤整理: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整理,破碎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可以使用机械或手工的方式进行土壤整理。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确保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种子应该均匀大粒,无病害和虫害,不过多变形。
3.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
一般情况下,玉米的适宜密度为每亩60000-70000株。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玉米间的竞争激烈,影响生长和产量。
4.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土壤温度在10-12摄氏度时适宜播种。
过早或过晚的播种时间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5. 施肥:玉米苗期需要适量施肥,在播种前可进行底肥施用,施用复合肥或有机肥。
也可在苗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6. 灌溉管理:苗期的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防止土壤干旱。
根据天气状况及土壤含水情况,及时进行适量的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7. 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易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时期,要根据当地的病虫害防治规律,及时进行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白粉病、秧苗病等,可以选用适当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8. 杂草控制:苗期的玉米生长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影响光照和养分的供应。
及早采取除草措施,可以手工除草或应用除草剂进行控制。
9. 留苗控苗:给予玉米苗期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可以促进苗期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可以在晴天适当移开部分玉米苗,增加阳光和空气流通,同时要避免霜冻、暴雨等对玉米苗的伤害。
10. 苗期监测:定期对玉米苗期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管理措施,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玉米幼苗期田间管理措施
玉米幼苗期田间管理措施当前西部地区玉米陆续播种完毕,玉米开始出苗。
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一般为40天左右。
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肥水管理和防治虫害。
1、查苗、补苗。
补种前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
播种后仔细观察出苗情况,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出苗均匀。
若出苗不均、种子在土霉烂,应立即补种。
2、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3~4叶期进行,由于玉米在3叶期前后正处在“断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
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那些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下午较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应彻底剔除。
3、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2~3次。
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时要避免压苗。
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此次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发新根,控制地上部分旺长。
套种玉米田在苗期一般比较板结,在麦收后应及时中耕,去掉麦茬,破除板结。
4、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
玉米幼苗期由于植株较小,叶面积不大,蒸腾量低,需水量较小。
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土壤绝对含水量12-16%比较适宜。
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缺乏,容易形成黄苗、紫苗,造成“芽涝”,重庆地区常年连续春旱,若土壤板结,植株叶片变黄,可适当补充水分,切忌漫灌。
苗期遇大雨要注意排水防涝。
5.肥料管理。
在播栽前15天应施足底肥(有机肥2000千克,35%玉米专用复合肥40千克;或碳酸氢铵35千克,过钙40千克,氯化钾10千克),玉米幼苗若出现早衰,可酌施少数粒肥。
干旱地块发现玉米苗受旱重,可酌施清粪水。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很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种植时要想实现丰产,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可分为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管理以及开花结实期管理。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管理技术吧。
1、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在出苗到拔节期前,一般是生长到7-8片真叶时,这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
这时要做好蹲苗措施,首先做好土壤的干湿度,保持上干下湿状况,土壤水分要在60%左右,这样可促进根系发育膨大,还能使根系扎根更深,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有利于生长中期的吸水抗旱性。
另外在也要做好防旱防渍措施,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当阴雨天气时,未免根系渍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
2、拔节长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主要是在拔节到出雄穗的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月,这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起进行的,主要是以穗分化为主。
这时主要注意的是水分管理,在拔节期极易遇到春旱,是否觉定浇水要视当地的降水量而定,在此期间如果当地的降水量不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
而且这时气温升高,蒸腾作用较大,水分极易被蒸发,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要及时灌溉才能获取高产。
在玉米抽雄时间段,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而大风气候要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开花结实期在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此时时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
影响它的产量的因素有授粉、水分以及光照等,在抽穗杨花时,水分不足,植株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而且还易导致茎叶早衰,这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在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而这时也是植株早衰的使其,要及时施肥防止植株早衰,还要做好大雨气候的排水防涝措施,避免土壤积水过大,导致通透性较差,使根系不能正常呼吸,影响养分的吸收。
另外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可减少空杆现象的发生,在授粉不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苗期多少天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多少天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出苗的好坏,直接决定后期的产量,该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重点是“早管促早发”,防止出现“老小苗”。
今天我们谈谈玉米苗期是多少天,以及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一、玉米苗期是多少天什么是玉米的苗期呢?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一般经历25天左右: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
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
二、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1、玉米苗期要早间苗定苗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定苗偏晚的现象。
应在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间定苗时应去掉小苗、弱苗、杂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
2、玉米的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后更要及时中耕除草,促根深扎。
中耕次数为两次,第一次中耕在定苗前进行,深度为3-5厘米,第二次中耕在拔节前进行,中耕8-10厘米。
3、玉米苗期如何追肥浇水追肥一般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
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
没有施用种肥的要早追,要给瘦弱苗施偏肥,促苗早发。
播种时没有耕翻地贴茬直播的玉米,磷肥和钾肥要在苗期一次性施入。
苗期施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
玉米在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
但在苗弱、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要控制灌水量,勿大水漫灌,灌水量在每亩30方左右。
4、玉米最好实施秸秆覆盖据研究,玉米苗期行间覆盖秸秆,能减少行间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蓄水量,抑制杂草,利于玉米生长和增产。
一般在拔节前于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200-300公斤/亩。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长阶段分为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同时,玉米也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虫害防治方面,详细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苗期是玉米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此时,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接受阳光、雨水、营养,开始生长。
因此,苗期管理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苗期主要包括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
(一)基肥施用适量的基肥施用可以保证玉米幼苗的营养供应,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施用,也可以在幼苗生长1-2叶时进行。
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类型、肥料品种、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施用20-30kg的有机肥和30-50kg的复合肥。
(二)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疫病、玉米夜蛾、玉米螟、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措施等,这里主要介绍农业措施。
①密植:种子的密植可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提高幼苗生长率和产量。
②合理施肥:受到虫害和病菌侵袭的玉米地严重缺乏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③灌溉:及时合理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
④轮作: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源头,减少土壤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杂草防治苗期进行适量的杂草清除,有助于减少玉米的营养损失,维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
生长期对玉米的成材率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包括施肥、中耕、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生长期的施肥应当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
北方春玉米苗期管理
北方春玉米苗期管理1.生长发育特点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核心,地上部生长相对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2.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全苗、匀苗,培育壮苗。
茎扁圆短粗,叶绿根深,为生产打下基础。
3.生产管理技术间苗及定苗:采用机械条播的地块,在出苗后及时间苗,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至4-5片可见叶时定苗。
如地下害虫严重地块适当晚定苗。
*迟不超过6片叶。
定苗时根据品种特性和要求留足适宜的苗数。
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畸形苗,留壮苗、匀苗、齐苗。
如有缺苗可在同行或邻行就近留双株,严重缺苗地采取带坨移栽进行补苗。
追施苗肥:播种时没有施足底肥地块,苗期可追施苗肥。
苗肥一般在定苗后开沟施用或5-7片叶期结合中耕深施,禁止地表撒施。
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肥料营养含量等情况而定。
水分管理: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要求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
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发育,促使植株生长敦实、降低穗位,提高抗倒伏能力,利于蹲苗。
此时,苗期除底商不足或天气严重干旱需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不需灌溉。
中耕松土:人工锄地和机械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有效养分、防旱保墒及铲除杂草,一般进行1-3次。
4-5片叶时进行中耕灭草作业。
深松的地块,中耕深度以3.5-5厘米为宜,拔节前进行第二、三次中耕,深度以8-15厘米为宜。
苗旁浅、行间深以防伤根。
有下列情况必须掰除分蘖:①种植密度4000株/亩以下;②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前期生长旺盛、分蘖多、与主茎穗争夺养分和水分并遮光。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以下是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一、播种前期1. 土壤处理: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保水性较强的土壤。
将土壤深耕细碎,除去杂草和病虫害源,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好的品种。
二、整地期1. 相间整地:将苗床和田间地块进行整地处理,清除田间农残、杂草和枯落的植株,并实施深翻整地,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透水性。
2. 留茬晾晒:将稻谷、豆类等前茬清理干净,堆放堤坡上晾晒,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源头。
三、播种期1. 播种技术:合理控制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选择播种工具,保证播种均匀和深度一致。
2. 施肥:根据土壤条件和玉米吸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种前后进行基础施肥,后续根据生长阶段和作物需求进行追肥。
四、苗期1. 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进行种子增效剂处理,促进发芽和生长。
2. 过水过肥:保证苗床湿度和养分供应,提高幼苗生长速度。
及时追肥,调整肥料配方。
3. 预防苗蛀虫:喷洒杀虫剂,防止苗期蛀虫危害。
五、生长期1. 中耕松土: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持田间土壤松散、通气性好。
中耕还可以控制杂草生长,减少竞争。
2. 喷药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治。
3. 施肥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时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成熟期1. 调整灌溉: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频率和量,防止干旱或过湿对玉米的不良影响。
2. 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发现虫害进行针对性喷药。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土壤处理、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中耕松土等。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苗期管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些重点技术要点:1. 播种和密度控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首要注意事项。
播种期一般在地温达到10℃以上、土壤湿度适宜的时候进行。
播种量的控制要根据玉米品种、土壤肥力和田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每亩播种15000-20000粒种子。
2. 土壤耕作:苗期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犁地、平整、耙土和松土等。
犁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水分,平整可以提高播种和追肥的效果,耙土可以破碎土块,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
3. 施肥:苗期的施肥是玉米生长的基础。
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
基肥一般在犁地之后施入,掌握好基肥的用量和品种对于玉米的苗期生长非常重要。
追肥一般在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主要是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4. 灌溉:玉米苗期的灌溉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在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进行灌溉,注意控制好水量,避免积水和水分过量造成病虫害发生。
5. 病虫害防治:苗期的病虫害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要及时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清除病虫害的虫源和重要害虫的传播媒介等。
6. 疏苗和追肥:在苗期生长过程中,需要对苗株进行适时的疏苗和追肥,使玉米植株间距均匀、个体生长健壮。
疏苗一般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亩疏剩苗数控制在每亩18000-20000株左右,追肥在疏苗之后的10-15天内进行,补充生长所需的养分。
7. 除草:苗期的除草对于玉米的生长非常重要。
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避免杂草竞争营养、光线和水分资源,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可以通过手工除草、农药喷洒、覆盖草膜等方法进行。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是玉米种植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进行苗期管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健康和高产。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
科学合理的苗期管理技术对于玉米的健康生长、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 地力准备在种植玉米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深翻,翻松土壤,改善通气性和保水性。
然后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充分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2. 适时播种适时的播种是玉米苗期管理的关键。
一般来说,玉米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来确定。
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10℃左右时,可以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3. 合理密度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品种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适宜的玉米播种密度为每亩8-10万株。
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过密的种植会使得玉米苗的生长受到限制,影响玉米后期的断面密度。
4. 保证充足的水分玉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在幼苗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来说,每亩要保证水分达到20-30厘米,避免土壤干旱。
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积水和缺氧。
5. 控制病虫害玉米苗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特别是常见的玉米苗灰飞虱、玉米种植病和青枯病等。
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止病虫害对玉米苗的危害。
6. 施肥补充养分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在苗期阶段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
一般在苗期早期进行基础施肥,然后在苗期中后期进行追肥,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7. 松土除草玉米苗期要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湿润度,防止杂草对玉米苗的竞争。
一般可以使用锄草或者喷洒除草剂等方式进行除草处理。
8. 反复防寒玉米苗期是春季的一个季节,气温起伏较大,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
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覆盖保温、增加水分等,保护玉米苗不受寒冷天气的伤害。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正是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防治等措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玉米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高产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河南农业2016年第8期(上)管,并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宣传和讲解,乡财所人员实行全程跟踪式督导检查,并核实培训学员的身份。
(四)认定发证培训结业时,对学员进行考评,对生产经营型培训班学员,还要进行实地查看,按照“培育—考核—实地查看—考评认定—公示—发证”的程序确定;对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三、精准扶持,为腾飞注活力对受训学员,正阳县农广校实行“六免三通六争取”的扶持办法。
(一)六免(二)三通一是“与教师沟通”。
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微信群,群主为农广校专职教师,学员与教师之间进行业务交流,为技术跟踪后续服务提供条件。
二是“与学员沟通”。
经常召开座谈会或利用微信群这个平台,让学员们能够加深认识,相互沟通,互相传授经验,将生产中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与领导沟通”。
创造条件,让新型职业农民与领导沟通交流,获得更多的致富信息或政策扶持。
(三)六争取农业结构调整、土壤有机质提升等农业项目。
三是争取金融信贷优先安排新型职业农民。
利用学员座谈会等平台,与商业银行联系,让商业银行业务员走进会场,沟通信贷事宜。
四是争取优先参保。
与有关保险公司联系,让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等内容优先列入保险范围。
五是争取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进行奖励。
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全县共奖励2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奖金5万元。
六是争取创品牌产品,并获得县级财政支持。
已与10个家庭农场和5个农民专业玉米苗期是长根、长叶、茎节分化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是这个阶段的生长中心。
玉米苗期较耐旱、怕涝。
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有利于根系发育。
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根系生长受阻,养分转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幼苗瘦弱。
苗期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少,但出苗后14天内对磷反应敏感,为需。
夏玉米苗期管理注意事项
夏玉米苗期管理注意事项玉米苗期是保证获得高产的基础时期,此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以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
管理的重点是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
1、查苗补苗:补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要及时浇水施肥。
2、间苗定苗:玉米长到3叶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
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mdash;5叶定苗。
3、追肥中耕: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中耕,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
4、防治虫害:苗期害虫危害严重。
玉米苗期是蓟马、瑞典蝇、粘虫、棉铃虫等害虫集中危害阶段,今年又加上二点委夜蛾大发生,造成缺苗断垄,心叶卷曲,发育迟缓,严重地块甚至造成毁种。
因此,搞好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是关键。
亩用2.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加50%乐果30毫升或亩用10%吡虫啉20mdash;30克加2.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兑水30mdash;45公斤,进行全田喷雾。
5、防涝:玉米苗期*怕涝,遇雨水过大要及时排水防牙涝,以保壮苗。
1。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苗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土壤处理、施肥方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苗期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土壤处理1. 翻耕整地:在播种前,必须进行翻耕整地,将土壤杂质清除,保持土壤的疏松性,有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2. 耕层施肥:在耕层中施入基础肥料,如有机肥和磷、钾等营养元素。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过量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土壤调理:根据土壤质地和酸碱度,采取相应的土壤调理措施。
如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石灰进行中和;重粘土壤可以施加砂土或有机肥进行改良。
二、施肥方面1. 基肥施用:玉米苗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基肥施用非常重要。
基肥的具体配方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玉米品种选择合适的配比。
2. 追肥施用:在苗期适时进行追肥,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不足。
追肥时可以采用地表施肥、穴施肥或者叶面施肥等方式。
3. 肥料选择:苗期的玉米对氮、磷和钾的需求较高,可以选择适合苗期的复合肥或者分别施用氮、磷、钾肥料。
也要根据土壤的含量进行合理的施肥。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在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玉米晚疫病、玉米锈病、玉米秧苗病等。
可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预防和控制;要注意病害的发生早期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后期的生长和发育。
2. 虫害防治:玉米苗期也容易受到一些昆虫的侵害,如玉米螟、玉米象甲等。
可以采用虫害防治技术来预防和控制,如喷洒杀虫剂、种植抗虫品种等。
3. 与防治技术:苗期管理中,与防治技术也是重要的一环。
及时清理苗床上的杂草,保持苗床的干燥清洁,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为了保证玉米苗期的良好管理,需要从土壤处理、施肥方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苗期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苗期管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玉米苗期管理的技术要点:
1. 土壤准备: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翻耕、平整、松土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 良种选择:选择适合地区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品种选择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3. 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的要求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玉米的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以提高单株产量。
4. 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玉米苗期适宜播种的土壤温度为10℃以上。
5. 深度播种:根据玉米品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
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为3-5厘米,在干燥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6. 合理施肥:在苗期适当施肥,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可在播种时施入底肥,然后在苗齐后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7. 控制杂草:苗期是杂草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因此要做好杂草的防除工作,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或手工除草的方式来控制杂草。
8. 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9. 及时灌溉:在干旱地区,要及时进行玉米苗期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0. 定时除草:玉米苗期除草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
可以根据玉米苗期的生长速度,在玉米苗期的关键时期进行除草,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
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
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
在玉米3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与相临株间苗势的差异。
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
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毋庸补栽。
一般不提倡补种。
补种的效果不如补栽,补栽不如留双株。
二、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
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
一般掌握1~2片展开叶时间苗,2~3片展开叶时定苗。
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
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侵染苗等,应彻底剔除。
旱地、生产水平较低的地块,要早间苗、定苗。
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
双株留苗时两苗间距5~10cm 。
套种玉米虫害多、伤残苗多、草害重,保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晚定苗。
一般2片展开叶时间苗,3~4片时定苗。
三、中耕、灭茬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研究,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条,根深增加6~7cm ,增产10%左右。
一般中耕2~3次,第次在定苗前,深度3~5,此时幼苗矮小,要避免压苗、伤苗。
第2、3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10cm 左右为宜。
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
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浅中耕。
中耕过深,土壤蓄水过多,易造成芽涝或苗涝。
套种玉米麦收后应立即深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田间管理是指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防治病虫害。
以下是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
一、苗期管理(播种后至玉米苗高达10~15厘米)1.土壤准备:在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持湿润。
2.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玉米种子,并按照规定的密度进行播种。
3.合理密植:对于早熟或耐寒抗病的早熟玉米种植,在密度控制上可以适度增加,促进苗期生长。
4.正确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以确保苗期正常生长。
5.及时浇水:确保苗期的土壤湿润,避免干燥和缺水造成苗期生长不良。
6.施肥:适量施入有机或化肥,可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苗期生长。
二、生长期管理(玉米苗高15~30厘米至抽雄)1.间苗调整:在玉米生长期间,对于密度过大的玉米田,可适当稀苗,保证单株玉米的畅通生长。
2.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玉米生长和发育。
3.防除杂草:杂草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竞争作用,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玉米田内草本植物的干扰最小化。
4.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和发现玉米生长期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利用生物防治和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治,保护玉米的生长。
5.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情况,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干旱或积水现象的发生。
6.支架建立:对于一些高秧型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当进行支架建立,以支撑植株,促进生长和结果。
7.修剪:在玉米生长期中,可以适量进行修剪,去除死叶和无效枝条,保持玉米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良好。
三、抽雄阶段管理(雄穗结茬后至雌穗露丝)1.追施磷钾:在玉米抽雄阶段,适量追施磷钾肥料,促进雄穗和雌穗的生长和发育。
2.适时除草:继续进行除草,保持田间草本植物的生长最小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苗期是农民朋友们最为关注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管理关系到玉米的养分摄取和根系的发育,对于稻谷的产量和品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比较简单高效的技术可以帮助您更好的进行玉米苗期管理。
1. 种植前期的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将田地耕翻、平整,将其提高土质质量。
听从相关乡镇种植部门或专业人士的建议,种子的选择需要慎重考虑,选择生长健壮、抗性强的玉米品种。
2. 种子的处理为了提高玉米苗期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可以利用适当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
带壳的种子一般可以用温水浸泡、脱壳去碱,使种子表面光滑,增加种子的发芽率。
如果种子缺少养分,可以在播种前将其浸泡在水中,此方法可以使种子膨胀,提高发芽率。
3. 生长初期的管理在玉米细胞分裂时期,管理非常关键。
此时玉米幼苗的养分来源仅仅是种子本身的养分,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度。
如果缺少养分,可以每三到五天喷洒适量的肥料,同时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和肥力水平。
4. 报病处理玉米苗期常常发生一些常见病害,如病菌感染、虫害和紫锈病等。
为了及时发现病害,保持玉米的生长状态,可以定期巡视田地。
如果发现了病害,应该及早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等方法进行治疗,保障玉米幼苗的健康。
5. 微量元素缺乏处理玉米苗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如缺乏钼、铬、铜等元素。
这些元素缺乏会导致玉米花的发育不良、秆针短小等情况。
因此,需要注意及时给玉米进行适当的微量元素补充,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6. 光照适宜在玉米苗期,光照对玉米的生长非常重要。
玉米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足够的养分。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可能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
此外,应尽可能保持清洁、通风并避免遮挡物,让玉米叶片能充分地吸收阳光。
在玉米苗期的管理中,需要注意到很多细节,如及时浇水、松土、除草等,并严格遵守施药管理规定,防止出现化肥过多、施药不当等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维护,才能让玉米茁壮成长。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措施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措施玉米苗期是玉米生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田间管理措施对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措施。
1.土壤准备: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彻底的耕作和杂草清除,以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如果土壤酸性较高,需要进行石灰施用来中和土壤酸性。
此外,在土壤准备阶段,还应适量施入有机肥料,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
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种子浸泡和种子包衣。
种子浸泡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或化学药剂来处理,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害性能。
种子包衣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以提高种子的覆盖率和质量。
3.播种密度控制:播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播种的种子数量,它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适宜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玉米品种来确定。
较为常见的播种密度为每亩6-8万株,但也有些地区和品种适宜播种密度相对较高或较低。
4.施肥管理:在玉米苗期,养分供应对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应在播种前在土壤中施入足够的基础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料。
在玉米苗期,氮肥是玉米生长的重要养分,适量追施氮肥有助于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还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玉米的生长状况进行追施微量元素肥料。
5.灌溉管理:在干旱地区或生长季节干旱的情况下,适当的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玉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小,但也不能缺水。
一般来说,玉米苗期每亩需水量为150-200立方米。
因此,在播种后的几个星期内,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等因素,适时进行浇水。
6.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玉米米叶绿蜱、玉米螟和玉米病毒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措施包括使用化学农药喷雾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及时清除病虫害源等。
7.疏苗和追肥:在苗期,有时候播种密度过高,会出现苗床间的竞争现象。
此时,需要及时疏苗,将弱苗、病苗和重叠生长的苗子拔除,保留健壮的苗子。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玉米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玉米生长后期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玉米苗期,科学合理的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玉米苗期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的特点进行施肥。
通常建议在春季耕种前进行基础施肥,将化肥均匀撒播在耕层,再深翻培土。
在冬季旋作玉米前也可进行浇施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播种时,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幼苗对养分的需要,在播种前把所需的化肥拌入土壤中。
要根据土壤PH和缺素情况施放石灰、有机肥等,平衡土壤中的养分,提高肥素利用率,为玉米苗期提供适宜的养分环境。
二、良好排水良好的排水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玉米幼苗期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播种后的一周内,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要避免积水,否则易导致玉米幼苗死亡。
在播种前应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土壤排水通畅,避免地下水位太高。
播种后,要保持田间排水沟畅通,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三、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播种前,可以在土壤中翻耕,松土并暴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
播种后,可以使用农药喷洒,防治玉米苗期的病虫害。
在管理中还要及时清除田间或田埂上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保持玉米田的整洁。
四、适时灌溉在干旱区,玉米苗期的干旱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适时的灌溉。
可以通过灌溉设备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
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玉米幼苗的死亡。
适时的灌溉可以满足玉米幼苗对水分的需求,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
五、适宜密植玉米苗期的密植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密植要适度,不能密植过多导致养分争夺和空间竞争,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通常建议每亩播种玉米种子400-500g,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密植的程度。
适宜的密植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期,以根系生长为中心。
此时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高。
其管理措施是在施足底肥、灌足底墒的基础上,进行出苗前后的耙地、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以早中耕、勤中耕、深中耕为中心的蹲苗管理措施。
1出苗前后的耙地耙地可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防止返盐,助苗出土。
一般是出苗前顺耙,出苗后横耙,雨后及时耙。
可提高地温1~3℃,提前出苗1~2天,耙地深度不能超过播种深度。
2查苗补种或移栽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或利用行间大苗进行移栽,也可事先在地头、地边育一部分苗,以备移栽。
移栽时浇足水,施少量化肥,促进根系生长。
3间定苗间苗是疏除过密苗,防止幼苗拥挤,影响生长。
定苗是按照密度要求的株距进行留苗。
间定苗,应在适期范围内及早进行。
生产中有“三叶间、五叶定、七叶控、十叶攻”的经验。
春玉米一般3~4叶,夏玉米2~3叶间苗,5~6叶定苗,通常在现行中耕后,3~4叶时进行一次定苗。
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应先间苗后定苗。
定苗时应严格按株距留定、壮、均、齐及基部宽扁的苗,拔除病、弱、小和基部圆形的苗,定苗时务必要将地下茎节挖出,缺苗地段,四邻进行双株留苗。
4蹲苗蹲苗是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控制苗期的水肥,进行多次中耕疏土,使土壤上干下湿,水分适宜,疏松透气,促进根系下扎,使地上部生长粗壮,以达到壮苗、壮株的目的。
5中耕
5.1中耕原则玉米苗期中耕原则是“早、深、勤”。
“早”即要求现行早中耕,以利于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全苗齐苗;“深”是指中耕深度应尽量加深,根据土质掌握深度,土质疏松第一次可浅一些,以后逐次加深,如果土质粘重,土壤易板结,则第一次中耕即应加深,否则土壤板结后加深不下去;“勤”是指从现行后直到浇头水前,中耕2~3次。
第一次中耕深度10~15cm,以破除中层板结,提高以后几次中耕、培土的质量。
不同次数的中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相应的锄铲。
留出护苗带,一般10~15cm。
护苗带在不影响埋苗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
要求不伤、不埋、不铲苗,损苗率不能超过0.3%,机械中耕后,人工除草和松土1~2次。
最后一次中耕结合培土,根据地形开好毛渠,以保证均匀灌水。
5.2中耕时间一般从出苗到拔节前后结束,停止时间最晚不能超过雌穗小穗分化期,从外观上看,当田间50%植株出现萎蔫时,就应停止蹲苗,一般在拔节后的10天左右。
应根据土壤肥力、土质、墒情、苗情灵活掌握,掌握“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的原则,以协调植株生长,切实达到
蹲苗促壮的目的。
6防治地老虎可拌种或出苗前后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