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中考科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中考科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中考科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共58分)1.某同学点燃蜡烛并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如图所示,下列能作为蜡烛发生化学变化证据的现象是()A. 出现蜡油B. 蜡烛变软C. 杯壁出现水珠D. 蜡烛体积减小2.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如下图)能有效杀灭病毒。

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氧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B. 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三种原子构成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D.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3.某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摘除子宫会降低雌性大白鼠对复杂事物的记忆能力,但不会降低对简单事物的记忆能力。

据此,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雌性大白鼠的复杂记忆是在子宫中形成B. 雌性大白鼠的简单记忆是在子宫中形成C. 来自子宫的信息加强了雌性大白鼠大脑的复杂记忆功能D. 来自子宫的信息加强了雌性大白鼠大脑的简单记忆功能4.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

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A. B.C. D.5.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为20米/秒B.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为200升C. 家用电冰箱的功率为200瓦D. 救护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200次/分6.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是()A.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B.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C.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D. 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7.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绍兴)(II)卷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绍兴)(II)卷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绍兴)(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 (共15题;共60分)1. (4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非常重要,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2. (4分)如图为花的雌蕊结构模式图,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 (4分)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

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选项遮光部位未遮光部位A不变蓝不变蓝B不变蓝变蓝C变蓝不变蓝D变蓝变蓝A . AB . BC . CD . D4. (4分)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 . 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C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5. (4分)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永久装片,出现图甲、图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如果目镜一样,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B . 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C . 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更暗D . 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6. (4分)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A . GA>GBB . GA=GBC . GA<GBD . 无法比较7. (4分)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它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给健康人,从人体胃部获得生长所需的养分与能量。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II)卷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II)卷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II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收集氧气C . 加热液体D . 稀释浓硫酸2. (3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①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固体氢氧化钠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②④D . ②③④3. (3分)如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 ①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 . 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 . 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D . 生物体通过①过程和②过程形成组织4. (3分)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 CaCl2、Na2CO3、KNO3B . KNO3、NaCl、FeCl3C . Ba(OH)2、NaCl、Na2SO4D . K2SO4、Na2CO3、NaNO35. (3分)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小明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黄瓜汁芹菜汁青椒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14 滴15 滴8 滴11 滴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 . 黄瓜B . 芹菜C . 青椒D . 白菜6. (3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A .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植物到动物B .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 . 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 . 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等到低等,从陆生到水生7. (3分)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A . ①②④⑤B . ②③④⑥C . ①③⑤⑥D . ②③④⑤8. (3分)下列血液流向正确的是()A . 心房→心室→静脉→动脉B .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C . 心室→心房→静脉→动脉D . 动脉→心房→心室→静脉9. (3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则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A . 高原B . 盆地C . 丘陵D . 山地10. (3分)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B . 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 . 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 . 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11. (3分)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乐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

2020中考科学全真模拟卷二(浙江省杭州市专用)(解析版)

2020中考科学全真模拟卷二(浙江省杭州市专用)(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全真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7小题。

全卷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5.本卷g取10N/kg卷I 客观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原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D.S2﹣表示硫原子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故选项错误;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D、S2﹣表示硫原子在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从而计算出一个氧原子质量,再利用题目中所给氧原子质量的标准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020年中考科学全真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

2020年中考科学全真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

2020年中考科学全真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原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D.S2﹣表示硫原子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假设两种分子中都有相同的硫原子和氧原子).若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3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2n/(m-n)B.32n/(3m-2n)C.32n/(3n-2m)D.16n/(3m-2n)3.甲、乙两同学对同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

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A.是否水生、有无脊椎骨B.体温是否恒定、是否胎生C.体温是否恒定、有无脊椎骨D.是否胎生、是否用肺呼吸4.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一种复合肥料B .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C .久施的土壤可能被酸化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5.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在杆的平衡条件”时,要多次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③“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P与O2反应,NaOH溶液与CuS04,溶液反应等多次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每一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自总质量的大小④“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⑤“探究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关系”时,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多次测量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6.“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描写花生的谜语。

浙江省2020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0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含答案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8页。

2.本试卷g取10N/Kg。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S-32 Cu-64 Zn-65 Ag-108试题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 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也于2018年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这些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A.风力较小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C.降水较多D.南极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2. 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B.乙: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质量的测定实验能验证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丙: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瓶内观察到木条熄灭,该实验能得出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D.丁: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验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气孔 B.犬 C.血液 D.西瓜4.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膝跳反射可以检查脊髓的反射功能,骨骼肌是反射弧的感受器C.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D.脊髓中的反射中枢通常受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控制5.每年3、4月份安吉白茶火热上市,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茶叶中的香气分子运动的结果B.泡茶时,部分茶叶陆续上浮——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加快了茶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6. 科学中存在许多“1+1≠2”的现象,下列关于“1+1≠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略小于200mlB.200C时,10gNaCl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小于20g(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C.10克硫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的质量小于20gD.20Ω的电阻与20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40Ω7.全国青少年U19男子排球锦标赛1月22日在江西九江结束,浙江青年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如图是队员在比赛抓住机会大力扣杀的场景,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B.球在空中加速下落时,球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C.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D.运动员将球抛出后,球在空中上升时手要对球做功8. 学会分类、比较是学好科学的方法之一。

浙教版2020届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浙教版2020届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浙教版2020届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A.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C.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2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当这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不考虑其他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B.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C.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小D.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3 . 2018年冬天,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汽车的尾气排放对大雾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4 . 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A.科学巨匠及贡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B.生活中安全常识:煤炉取暖——注意通风防CO中毒C.化学与环境保护:回收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D.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人体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都具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5 .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①国庆节,海口白昼时间比北京长② 早上6点我们迎来日出,傍晚6点我们送走落日③正午时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④ 宁波的小科午夜2点看美国NBA球赛现场直播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6 . 以下内容摘自小翔同学的科学学习记录本,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图利用吸盘、钩码等器材进行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C.把丙图中自制的简易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的水柱会下降D.在丁图容器的a点x对水进行加热,水流动的方向是逆时针7 . 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Cu B.2H2SO4C.O2D.NaCl8 .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二(浙江杭州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
44 30
X 30t
44/30=x/30t(1分)
x=44t(1分)
第37题9分
每小题3分
三、填空题(共6小题,共26分)
21.(1)乙(0.5分);泌尿(0.5分)
(2)维生素C(1分);血液循环(1分)
(3) 合理、营养全面(1分)
22.(1)光合作用(1分)
(2)乙、丙、丁(1分)
(3)竞争(1分)
(4)丙(1分)
23.(1)硫酸钡(1分)
(2)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1分)
第33题5分
(本题中各个单位写错及不写扣1分)
34.(1)小球从最高点下滑至地面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Gh=mgh=5kg×10N/kg×0.5m=25J;(1分)
(2)因为OA长0.5m,它与地面的夹角为30°,则O点距地面的高度为0.3m;由于小球下滑和上升的表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小球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小球上升的高度一定等于0.5m,所以小球一定可以通过O点;(2分)
(3)K2CO3(1分);盐酸(1分)
24.(1)7(1分)
(2)钾(1分)
(3)得到(1分)
(4)核电荷数依次增大(1分)
25.(1)2.5(1分)
(2)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1分);1.04×105Pa(2分)
26.力(0.5分) ;力臂(0.5分) ;右(1分) ;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1分);F1L1=F2L2(1分);费力(1分) ;48(1分)
第21题4分
第22题4分
第23题4分
第24题4分
第25题4分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2)(包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2)(包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2)1.全卷有四大题,33小题。

全卷满分18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3.本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环保部门2001年11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PM2.5指的是()A.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总含量B. 空气中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C. 空气中含SO2气体的体积分数D. 空气中含SO2、NO2、CO、O3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2.如图是女子网球亚洲“一姐”李娜在比赛中的情景,以下有关网球比赛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球后,由于网球受惯性力的作用,网球能继续向前飞行B. 发球时,球拍对网球的力大于网球对球拍的力,所以球被击出C. 回球时,网球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所以只有球拍会变形D. 发球前,向上抛出网球,网球在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3.中央4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D.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B. 保险丝应尽可能选择较粗的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帽,以免触电D. 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5.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D. 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电线6.汽车追尾时,很容易造成后车前段变形,造成后车前端变形的力是()A. 后车撞击前车的力B. 后车所受的重力C. 前车撞击后车的力D. 以上三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7.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医学人员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52人,依次检查了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表。

2020年浙江中考科学模拟卷2(绍兴、义乌)培优试题卷

2020年浙江中考科学模拟卷2(绍兴、义乌)培优试题卷

2020年浙江中考模拟卷2(绍兴、义乌)培优一、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米勒实验B.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C.研究宇宙膨胀实验D.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的月相是上弦月B.月食时三球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月球由东缘进入地影,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经线的东边是东半球D.若地轴倾角减小,则地球上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昼夜长短变化增大3.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C.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4.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000反应后质量/g00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5.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数值是11 B.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B.向盛有少量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D.向盛有一定质量稀HCl和稀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7.体育加试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先做适当的“热身”运动,以保护身体,并提高测试成绩.关于“热身”运动的作用原理,有以下说法:①“热身”运动能适当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与呼吸频率,可以更好地保证剧烈运动时肌体细胞的氧气和营养;②“热身”运动能适当提高体温,以增强体内酶的活性,加快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③“热身”运动能把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和化学能,先储存在肌肉中,剧烈运动时放出储存的能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④“热身”运动能刺激全身器官及组织,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处于“待命”状态,测试时能更好地协调全身机能。

2020浙教版杭州中考科学一二模考试试题汇编光学实验

2020浙教版杭州中考科学一二模考试试题汇编光学实验

杭州中考科学一、二模试题汇编:光学实验1.(19滨江/拱墅/下沙一模-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现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光屏在__ __(选填“50~60cm”“60~70cm”或“70~80cm”)刻度范围内移动,能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此时,像的性质是__ __的实像。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均保持不变,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简述实验原理和操作。

__ __。

【答案】(1)60~70cm 倒立、缩小;(2)根据近视矫正的原理,选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理即可)。

2、(19富阳三模-31)小金在走近玻璃门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玻璃门中的像越来越大,因此小金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薄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完全相同的中国象棋棋子8个。

小金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请回答:个叠放的棋子4)实验步骤:将4个叠放的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另外(1 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后续的实验步骤是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镜后的4个棋子与镜前4(2)如果操作正确,则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填轴做顺时针转动,在实验过程中(3),如果将玻璃板绕EF可以观察到像使得从不同角个叠放的棋子的位置,个叠放的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另外4改变镜前【答案】(1)4 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

个棋子与镜前44度观察,镜后的说明像的,44,42()由于镜前个叠放的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同而两次镜后的个棋子与镜前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大小没有改变。

所以小金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

.(3)顺时针.3、(19拱墅二模-30)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完成如下操作,回答问题:M N M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看见它们重合是直到与蜡烛,移动蜡烛(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杭州)(II)卷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杭州)(II)卷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卷(杭州)(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1. (3分)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2. (3分)小蓝参加实验考查时,抽中了“观察血细胞”的实验,其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放置血涂片②观察③安装目镜和物镜④对光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①C . ③④①②D . ④①②③3. (3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将令他们成年后患脑癌的机会高出5倍以上。

下列关于此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 少儿的风险之所以较高是因为他们的脑部和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C . 脑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D . 电磁辐射具有致癌作用4. (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 吃冰棒时“沾”舌头B .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C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D . 飞机在天空留下的白色“尾巴”5. (3分)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下图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A . 电流沿纬线由东向西B . 电流沿纬线由西向东C . 电流沿经线由北向南D . 电流沿经线由南向北6. (3分)下列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中,s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e表示分解者,v表示环境,其中正确的()A .B .C .D .7. (3分)发生月全食看到的月相是()A . 上弦月B . 新月C . 下弦月D . 满月8. (3分)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 .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C . 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 足球在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9. (3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牛,绳重及摩擦不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B .A.C.D.2 . 一木块放入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当把该木块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ρ水=103kg/m3;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A.大于4克B.小于4克C.等于4克D.无法确定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D.C.4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碳酸钙、空气B.氢气、硫酸钠、水C.甲烷、食盐、冰水D.金刚石、熟石灰、干冰5 . 为了避免垃圾散发异味,室内垃圾桶的盖子平时是关闭的,使用时用脚踩踏板,开启桶盖。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一个为省力杠杆,一个为费力杠杆6 . 放映电影用的银幕表面是粗糙的,这是为了使光()A.不发生反射B.发生漫反射C.容易被银幕吸收D.发生镜面反射7 .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8 .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1:m2=3:7B.m1-△M1<m2-△M2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9 . 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1.7V 6.8VB.6.8V 1.7VC.1.7V 8.5VD.8.5V 1.7V10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熄灭酒精灯D.检查气密性11 . 下列能量不是电视机工作时所获得的是()A.光能B.热能C.电能D.声能12 . 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B.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的影子C.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好像变浅了D.晴天时看见湖中的“白云”13 . 如图是一张普通的日历,日历上所表示的日子出现的月相是()A.B.C.D.14 . 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15 . 血液从流向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如图。

则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右心室,左心室B.肾静脉,肾动脉C.肺静脉,肺动脉D.毛细血管,肺静脉二、填空题16 .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害虫的天敌。

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品尝鲜美的蛙肉,大肆捕杀田间青蛙。

使得古人诗句里的“青草池塘处处蛙”的现象绝迹。

与此同时,田间秧苗害虫成灾,也让农民们心烦不已。

为了缓解虫灾,农民只能大量使用有机农药来杀虫。

进而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毒大米”事件。

(1)诗句中的“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青草池塘”属于____。

A.种群B.群落C.植被D.生态系统(2)下列是一条关于蛙的食物链:秧苗→害虫→蛙→人。

该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____。

17 . 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下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操作:①称取3.2 g氧化铁与2 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写出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 g。

⑤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 g,氧元素质量为0.96 g。

⑥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 在厨房的墙壁上或油烟机上,经常可看到油滴,这些油滴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用水很难把油滴洗去,而用洗洁精能方便地洗去,这是因为。

19 .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是一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

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期末考试临近,亮亮的同桌俊凯不慎感冒,亮亮想利用周末给同桌补课。

妈妈知道后担心亮亮被传染,不同意他去补课。

因为流感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会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快速繁殖,妈妈的做法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_。

(2)亮亮偷偷给俊凯补课后并没有感染,可能的原因是亮亮曾经注射过流感疫苗,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了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上述免疫属于____。

(3)俊凯去药店买药时,能够自行购买的药物类型是非处方药。

他服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是____。

(至少答出两条)20 . 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载玻片上必须滴加生理盐水,不能用清水,否则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变形甚至破裂.而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载玻片中滴加的却是清水,不必用生理盐水,这是由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中具有________,使细胞能保持正常的形态.一位同学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目标后,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却看不到原来观察到的物体,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______.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低倍镜下没有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C.光线太强了D.未更换目镜.21 . 如图7所示,a、b、c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三个点,F为焦点。

其中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______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像距将__________。

图722 . 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

(1)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

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D.加人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2)现称取49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克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克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23 . 如图是一个错误的实物连接图,请你增加一根导线,使L1、L2变成并联。

(_____)三、探究题24 . (1)小滨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a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_______)。

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8.010.0图a 图b 图c (2)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泰兴羌溪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____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5 . 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图1所示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_________。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对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们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学生甲还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还可能有Ca(OH)2、CaCl2学生乙还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还可能有Na2CO3……(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2)(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

①(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②(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请你帮他写出判断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6 .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人CO2气体。

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__________。

(填“A”或“B”)②收集一瓶CO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刊瓶内气球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