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0190426072318)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能够准确地表达小数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
2.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3. 小数的简单计算:小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理解和运用小数进行简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小数卡片、计数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2. 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小数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5. 演示与练习:通过计数器演示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学会运用小数进行简单计算。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初步认识2. 内容:(1)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
(2)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3)小数的简单计算:小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一些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2. 计算题: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数位、计数单位以及简单计算,为以后深入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0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作者整理分享了10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
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米。
介绍:(边板书)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教学难点: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1)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油笔320元铅笔40元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2)汇报:板书:45.00、3.20、0.40、0.25(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小数的读写1、认识小数点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小数点2、小数的读法(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揭示读法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3、小数的写法(1)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2)练习写小数(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2)试填价格表(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练习:0.8米是()分米.0.7米是()分米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米.同学互说(2)认识两位小数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练习:33厘米是()米?0.72米是()厘米?(3)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4)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5)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举例:1米31厘米=1.31米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说一说(1)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元()角.(2)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写成小数是()米.(3)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一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元.2、猜谜语(1)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2)丹顶鹤体长1米2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3)大象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吨.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你想说些什么?3、游戏:蜜蜂采蜜4、拓展: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四、课堂小结,浅谈收获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并能正确的读、写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2.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和写、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一)引入课题师:刚才在纸盒上看到的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所不同,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
(板书)(二)认识小数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小数?师:看来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们会读吗?师: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有人说小数的模样很特别,一眼就能认出来,为什么呢?生:因为小数里有个小圆点。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像这样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别小瞧这个小数点,作用可不小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微课学习)(三)反馈微课学习内容你对小数有哪些新的认识?二、探索交流,理解小数(一)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谁能说一说这些小数具体表示多少钱吗?师:有了这个经验,那1角用小数怎么表示呢?(板书:1角=0.1元)1角除了用0.1元表示外,如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呢?请同学们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
生:1角=1/10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元等于10角,1角就是其中的1份,所以是1/10元。
师:1角等于1/10元,1角还可以写成0.1元,那也就是说1/10元和0.1元是什么关系?生:相等。
(师板书:1角=1/10元=0.1元)课件展示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角是其中的1份,是1/10元,也就是0.1元。
师:那么3角呢?写成分数和小数又是多少元呢?生:3角等于3/10元,等于0.3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篇1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索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的辩证思想。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常见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系统学习小数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对小数有大量丰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认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课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丰富的原有认知,在交流对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构。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联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活动引入:1.用3、4两个数字,可以组出哪些数?(组出整数、分数、小数)2.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见到小数?(价签)活动2【讲授】二、初步认识1、出示购物小票:介绍小数点、小数组成师:老师带来一张购物小票,上面有小数吗?从哪看出是小数?教师介绍: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2、介绍小数读法、表示的钱数对于这几个小数,你还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学生读、介绍表示的钱数)小结:以元为单位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3、师:除了在商品价格上见到过小数,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小数?(学生举例)4、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出示(1)饮料:1.25升瓶(2)学生身高:1.53米,体重:37.25千克(3)电影:约1.5小时场(4)教室:48.48平方米间(强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活动3【活动】三、深入理解小数含义:1、认识一位小数(1)师:看,这是1把米尺。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中所展示的数学信息,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知识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动物园里有一场比赛,想请同学们当小裁判,愿意去吗?(出示情境图)看,比赛已经开始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1、2、3号海豚谁跳的最高?给他们排排名次。
(2)兔子和猴子的尾巴谁的短?短了多少?(3)企鹅和鲸鱼比赛游泳,谁游得快?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识1、回忆知识。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第六单元中学习的小数的知识来解决。
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所学的知识,可对照课本来梳理回顾。
2、梳理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梳理知识点(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络。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小数的意义、比较大小、小数的加减法。
三、独立探索巩固知识1、谈话: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领当一名合格的小裁判吗?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3、学生进行交流,评选合格的小裁判。
(在学生进行交流时,都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怎样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一)填一填。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用小数表示。
(二)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谈话:看,表中呈现了第一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1)最高的同学是谁?最矮的同学是谁呢?(学生比较口答,要说出比较的方法)(2)最高的同学与最矮的同学差了多少米?(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答一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加深对小数点的认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认识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学数学就会经常和数字打交道,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分数),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可提示像2、7、10、100、这样的数叫做整数。
)老师最近去超市了一趟,并带回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让我们来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价格中的数分一分类?怎么分?左边这组数是99、2、12,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
谁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右边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我在课前请同学们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现在想请几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题目:认识小数)2、讲授新知①读写小数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的组成部分和读写方法。
小数有三个组成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25读作三点二五。
②小数的应用出示例1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小数可以表示身高,这两名同学也在测量身高。
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师:老师相信同学通过自己学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1米3分米=()米问题1:在这把米尺上,你能找到哪些小数?请写在米尺的下面,并指一指,说一说。
问题2:1米3分米=()米,你是怎么想的?集体汇报:问题1:(1)师随即板书,教授0.1米的写法。
并引导学生完整说第一个0.1米。
重点是沟通1分米是1米的1/10,也就是1/10米。
还有引导学生质疑:是不是只有起点开始的第一个格是0.1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B. 十分之一,五分之三
C. 百分之一,五分之四
D. 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一,五分之三
题型3: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写上你的答案:
1.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为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 (_______)
2. 小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该位上的计数单位。 (_______)
- D. 百分之一,五分之三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写上你的答案。
-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为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________)
- 小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该位上的计数单位。(________)
4. 简答题:请简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5. 应用题:请解决以下应用题。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小数的产生、意义、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等。
强调小数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小数。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小数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的产生、意义、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他们能够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和阅读小数。
2. 逻辑思维:通过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组成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理解和小数的简单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数卡片、小黑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PPT,详细讲解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典型的小数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小数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及组成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简单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题目。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些小数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小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内容讲解、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
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如价格标签、身高体重测量结果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在课堂上将会使用教材第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是重点,而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运用小数进行运算则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我将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苹果、铅笔等,以及一些小数点形状的贴纸。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小数的学习卡片,以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3. 讲解小数的数位:我会用学习卡片和小数点贴纸,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小数的数位,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4. 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读写小数。
5. 讲解小数的基本性质: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小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小数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实际的计算,以巩固他们对于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小数的数位、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
七、作业设计答案:0.5的读写方法是“零点五”,数位是“个位小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个实际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这个实践情景能够帮助学生们将小数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小数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小数运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几章第几节: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小数卡片、小黑板。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2. 新课讲解(1)小数的含义通过PPT展示小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
(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通过小数卡片,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3)小数与分数的联系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小数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更加详细和具体,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小数。
2.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小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以此引入小数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是传授新知识、建立概念的重要环节。
在本教案中,需要详细说明如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以及与分数的联系。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组成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概念、组成,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 案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小数例子,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技巧。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组成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简单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2. 提高题: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及其与整数的区别。
2. 能够根据小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3. 能够愉快地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 小数的定义和与整数的区别。
2. 对小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3. 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小数,比如一支铅笔长0.5厘米、班级里有0.2个卫生间等。
2. 教学重点1. 小数的定义和与整数的区别。
-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什么是小数。
将一个单位分成十份或百份,就得到了小数。
- 小数与整数区别:小数的结果是一种分数,用分数表示比整数更精确。
同时小数是无限的,无限小数需要使用省略号将其表示出来。
2. 对小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1).整数与小数,我们将小数中的整数部分与另一个整数比较即可。
例如:- 7.16和8的大小比较 -> 我们将7与8进行比较,发现7小于8,因此7.16<8;- 7.95和8的大小比较 -> 同样进行比较,我们发现8还多了0.05,因此7.95<8.05。
2).相互之间都是小数的比较,我们可以按照小数点前后进行分组进行比较。
例如:- 0.2和0.12的大小比较 -> 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分别是2和1,因此0.2>0.12;- 0.78和0.789的大小比较 -> 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分别是8和9,因此0.78<0.789。
3. 小数的加、减运算。
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和整数基本相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齐小数点。
例如:- 3.12+1.23=4.35,- 4.56-2.34=2.22。
3. 练习巩固请同学们自己尝试不同的小数大小比较,然后请手举。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概念、定义和与整数的区别,并掌握了对小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生多动手实践,加强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五篇模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91、92页例1 教学目标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难点:用小数表示价格、长度。
前置性学习1、观察超市中物品的价格,想一想它们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数值有何不同?2、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吗?为什么?生:喜欢,在超市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师:对,那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妈妈的购物发票?(有)今天老师就带来一张。
(出示文具类购物发票)书包 48元文具盒 15元圆珠笔1.50元铅笔 0.8元橡皮1.52元日记本2元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价格,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价格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生:书包、文具盒、日记本的价格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圆珠笔、铅笔、橡皮的价格中有一个小点。
师:像0.8、1.52、1.5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引入,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认识小数1、学习读法师:请大家放声读这些小数,边读边想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各种小数)生:四点五生:零点三生:九点三十七师:他读的对吗?生:应该是九点三七,不是三十七生:二十一点八师:想一想,我们读小数时有什么规律?生汇报小数的读法师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教案

1.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购物中的价格计算、测量长度等。示例:老师提供一个购物问题,问学生:“如果一个苹果的价格是2.5元,买了4个苹果,总价是多少?”
2.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小数进行解决。示例:老师提出一个测量问题,问学生如何表示一个长度为3.75米的绳子。
2.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整数和分数知识,为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二、基本概念
1.介绍小数的基本概念:解释小数的含义,即表示部分小于1的数。示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小数的概念,如2.5表示2个整数和0.5个整数。
2.表示方法: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小数。示例:用小数点表示小数,如2.5表示2和5/10。
2.相关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解决实际问题等。示例:老师要求学生解决一个购物问题,如“如果一个橙子的价格是3.75元,买了6个橙子,总价是多少?”
八、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表示简单的小数。
2.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九、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人教版)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下期
课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科书
书 名:数学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规则。
2.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表示简单的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小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
1.小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选自三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如下:
1.小数的意义: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表示的是整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小数的读写:教授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小数的数位命名。
3.小数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借助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增强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学会比较小数大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6.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数的读写和比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小数点的定位,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小数计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小数结果。
-解决实际问题时小数的使用:设计贴近生活的应用题,如计算购物总价、长度测量等,指导学生如何将小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感知小数的大小,会读写小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培养数感,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大小比较。
3. 小数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含义。
(2)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写小数。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小数的简单计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 提高题:探究小数的简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 拓展题: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小数,培养数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学生对小数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是这一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小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购物、测量、计算等。
三年级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认识小数的表示方法;2.能够正确读、写小数,与整数进行比较;3.学会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掌握小数分数的互相转换方法;4.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小数卡片、数学教具(小数九宫格、小数抽线计算器等);3.辅助材料:小数的应用例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例如:“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如何表示小数呢?”“小数的读法与整数有什么不同?”等等。
2.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以小数点为界,右边的数读作小数,左边的整数部分读作整数加“点”,如:“2.1”读作“二点一”,“0.5”读作“零点五”。
接着,教师出示小数卡片,让学生试着读出上面的小数,并请学生用小数卡片组合出一些小数,通过互相验证,增强学生对小数读法的记忆和运用。
3. 小数与整数的比较教师通过列示一些小数和整数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比较1和1.5的大小,我们可以将1写成1.0,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1.0小于1.5。
”在比较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整数的后面要加上“点零”,以免造成混淆。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4.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
以小数为基础,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比较容易,通过示例和练习,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这个转换方法。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分数可以转换为小数的形式,例如:“⅓可以表示为0.3333…,我们用3.3线上方加上点表示循环小数,即0.3。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 小数的四则运算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基本认识和转换方法后,可以引入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感悟小数的含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读、会写小数,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磁性黑板等。
学具:学生用小数卡片、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引出小数。
2.新课(1)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练习。
(3)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悟小数的含义,如:0.5元表示5角,1.2米表示1米2分米等。
(4)让学生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身高、体重、温度等。
3.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小数的读写。
(2)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快速说出它们的含义。
4.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小数的读写方法2.小数的含义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完成课本练习题2.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体重、温度等,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小数的含义。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部分学生可能对小数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小数的含义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是掌握小数读写的基础,也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小数的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小数的计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小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长度、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数点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及小数的读写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小数的计算及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计算及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小数的计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小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长度、面积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读写、计算及应用题目。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及计算规则。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导入部分:通过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
这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在购物时见过这样的价格标签吗?这些数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2. 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及小数的读写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2 页例1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
数的实际含义。
3. 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
际含义。
难点:用小数表示价格、长度。
前置性学习
1、观察超市中物品的价格,想一想它们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数值有何不同?
2、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吗?为什么?
生:喜欢,在超市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师:对,那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妈妈的购物发票?(有)今天老师
就带来一张。
(出示文具类购物发票)
书包48元文具盒15元圆珠笔 1.50元
铅笔0.8元橡皮 1.52元日记本2元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价格,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价格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生:书包、文具盒、日记本的价格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圆
珠笔、铅笔、橡皮的价格中有一个小点。
师:像0.8、1.52、1.5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其中这
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引入,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二、认识小数
1、学习读法
师:请大家放声读这些小数,边读边想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各种小数)
生:四点五
生:零点三
生:九点三十七
师:他读的对吗?
生:应该是九点三七,不是三十七
生:二十一点八
师:想一想,我们读小数时有什么规律?
生汇报小数的读法
师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学习写法
师:同学们总结的太棒了,看屏幕上的几句话,从中找出一个你
喜欢的小数,并把它用数字写下来!(师巡视指导小数的写法)师:同学们书写的真认真!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
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
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平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
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学生轻松地学习小数的读法与
写法。
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
性,也让学生意识到小数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
三、认识小数的实际意义
1、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1)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超市里
的商品真丰富呀,赶快想一想你要买什么?要付多少钱?
生:我想买圆珠笔,它是 1 元5 角
师:你怎么知道是 1 元5 角呢?
生:它的价格牌上写着 1.50 元,1.50 元就是1 元5 角。
师:你说的真好!几点几元就是几元几角。
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想
买什么?你要买的商品价格是多少?
生生交流
生:我想买铅笔是0.8 元,应付8 角。
0.8 元就是8 角。
生: 我想买橡皮是 1.52 元,应付1 元5 角2 分。
1.52 元就是1 元5 角2 分。
师:这些同学说的真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有
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以元做单位的小数
师:那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
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2)、练习几元几角几分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之间的转换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之
间的联系。
同
时
同
学
间的交流,
发挥
了他们的用, 调动了他们 的学习。
) 2、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义 (1)学习一位小数 师:(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 生:量身高 师:能自己完成例 1 吗?要求: 1、自由阅读1 的一、二部分。
2、独立思考: 13 分米=( )米。
3、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果
生:我是这样
想的:于10 分米,1 分米就是 1/10 米,也
就是 0.1 米 ⋯ ⋯ 5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生:5/10 米,也是 0.5 米 (2)学习两位小数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我们学习了 3 分米用米为单位的表示, z 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我帮一名同学量的身高是 142 厘米,又该如 何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呢?
学生联系学习一位小数的过程,小组内讨论两位小数的表示方 法。
然后汇报
组 1:1 厘米=1/100 米=0.01 米,142 厘米=1.42 米
组
2:1 米里面有 100 个 1 厘米,也1 厘米等于 1/100 米, 用小数表示为 0.01 米。
2 厘米也就是 0.02 米,142 厘米=1.42 米。
⋯ ⋯ 师:你们回答得太精同学们看看它跟上面我们学习的小数 有什么不同? 生:小数点右面有两位小数。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的数是两位小师 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 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 把它换为用米 作 学生回答自己的答案 : 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米,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几 分米,第二位表示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
学生掌握方法,懂 得与他人交流, 获得情, 实现了以原有知 主动构建 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 四、实践应展练习
1、做一做中的练习。
2、4 分米=( )米 7 元 8 分=( )元 0.8 元=(
)角 5.6 米=( )米( )分米 3、我创意,我做主 用 0、1、2
这三个数字和小
五、总结
师: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小数0.8、1.52、1.50
4.元就是1 元5 角
1 分米=1/10 米=0.1 米一位小数
1 厘米=1/100 米=0.01 米两位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宋时霞
本节课我从超市发票的观察开始引入小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然后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再次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这样
学生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
最后学习小数以元、米为单位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通过超市买东西、量身高完成。
总之有以下特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
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
因此教学中
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
于是我一开始创设情境逛超市,并且自始至终将这一情境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实施知识的迁移,建立小数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
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
在第三环节中自学量身高是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平台上建立。
其次在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悟,
实现有效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