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大连
某高砷硫精矿砷硫分离技术研究

第37卷第3期矿冶工程Vol.37A3 2017 年06月MINING AND M ETALLU RGICALENGIN EERIN G June2017某高砷硫精矿砷硫分离技术研究$叶小璐、袁经中2(1.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262S; 2.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661000)摘要:对某被药剂污染过的高砷硫精矿进行了砷硫分离研究。
采用脱药-浮选-磁选联合工艺,选用砷矿物的高效抑制剂H B,较好解决了硫砷分离的难题,获得了硫精矿硫品位47.43%、含砷0.67%、硫回收率75.31%,高铁硫精矿硫品位33.67%、硫回收率18.96%,砷精矿砷品位37.86%、砷回收率89.42%的技术指标,实现了高砷硫精矿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高砷硫精矿;脱药;浮选;磁选;砷硫分离中图分类号:TD982 文献标识码:A floi:10.3969/j.iw n.0253-6099.2017.03.018文章编号:0253-6099(2017)03-0068-04Separation of Arsenic and Sulfur from High Arsenic-bearing Pyrite ConcentrateY E Xiao-lu',Y U A N Jing-zhong2(1.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eijing 102628,China; 2.Kafang Branch of Yunnan Tin Company Group Limited,Gejiu 661000, Yunan,China)Abstract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arsenic-sullur separation lor a kind o l high arsenic-bearing pyrite concentrate polluted by reagent.A combined flowsheet ol reagent removal-flotation-magnetic separation was adopted with H B as arsenic depressant,leading to a satisfactory result for arsenic and sulfur separation.A sullur concentrate assaying47.43% S and only0.67% As with a sulfur recovery of 75.31%,a high-iron sulfur concentrate grading 33.67% S at 18.96% recovery and an arsenic concentrate assaying 37.86% As at 89.42% recovery were obtained,testifying that the purpose o l utilization ol high arsenic-bearing sulfur concentrate can be attained.Key words:high-arsenic sulfur concentrate;reagent removal;flotation;magnetic concentration;arsenic/sulfur separation硫铁矿和伴生硫铁矿是我国最主要的硫资源,在 我国资源总储量80%的共伴生矿产中,硫铁矿是最常 见的共生矿物。
除砷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除砷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砷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体和大气中。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损害等。
因此,除砷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
针对砷的除去方法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除砷方法,并对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不同的除砷方法。
首先,我们将探讨方法一,包括膜过滤和吸附剂处理两种方法。
膜过滤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分离砷离子,而吸附剂处理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材料将砷离子吸附并固定下来。
其次,我们将介绍方法二,即化学沉淀和电解法。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沉淀剂将砷离子转变为沉淀物,从而实现除砷的目的。
电解法则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解过程将砷离子还原或氧化,从而使其转化为可沉淀的形式。
最后,我们将探讨方法三,包括生物修复和光催化降解这两种方法。
生物修复利用具有吸附或还原能力的微生物来降低砷的浓度,光催化降解则利用光催化剂来分解砷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总结起来,本文将介绍除砷的几种常用方法,包括膜过滤、吸附剂处理、化学沉淀、电解法、生物修复和光催化降解。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砷污染环境和需求。
文章的撰写旨在提供除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指南,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除砷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介绍除砷的方法。
文章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砷的问题和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同时,我们将阐明文章的目的,即探讨不同的除砷方法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除砷方法。
首先,我们将讨论方法一,包括膜过滤和吸附剂处理。
膜过滤是一种通过特殊膜材将砷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而吸附剂处理则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砷离子以达到去除的目的。
除砷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高级阶段
目前,除砷技术已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优化,一些先进的组合技术和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处理中。
生物除砷
光催化除砷
组合技术
除砷技术的研究现状
物理除砷技术
02
活性炭吸附
01
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结构,能高效吸附水中的砷。研究表明,活性炭对低浓度含砷废水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处理高浓度含砷废水时存在饱和问题。
存在问题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吸附法除砷
矿物吸附
02
某些矿物如膨润土、硅藻土等具有较好的除砷效果。矿物吸附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处理高浓度含砷废水时需要大量使用矿物,增加了处理成本。
生物质吸附
03
生物质材料如植物秸秆、微生物细胞等可高效吸附水中的砷。生物质吸附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但生物质材料的再生和分离困难。
膜过滤法除砷
化学除砷技术
03
氧化法除砷
生物还原
利用某些微生物将砷化合物还原为无害的物质,如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将砷酸盐还原为无害的硫化物。
化学还原
利用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将砷化合物还原为无害的物质。
还原法除砷
利用氢氧化物与砷酸盐反应生成难溶的砷酸盐沉淀,从而去除砷。
氢氧化物沉淀
利用硫化物与砷酸盐反应生成难溶的硫化物沉淀,从而去除砷。
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低浓度污染物的处理。
研究现状
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纳米材料在除砷方面的应用,如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除砷中的应用。
结论与建议
06
多种除砷技术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良好的除砷效果。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大连)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1、概述砷化物对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用的各种催化剂都是十分敏感的毒物。
它主要存在于石脑油中,含量可达200ng∕g,炼油厂催化裂化吸收塔尾气中含砷高达1000 ng∕g石油化工厂浓乙烯含砷约500 ng∕g,粗丙烯有时含砷约2000ng∕g,精丙烯含砷150 ng/g,乙烯丙烯混合物含砷约60 ng∕g。
通常以AsH3的形式存在。
对于制氢装置,As会使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并可被转化炉管,然后缓慢释放出,对下一炉新催化剂造成中毒。
在石脑油制氢或合成氨装置中,AS可被COMO加氢催化剂吸收。
在聚丙烯装置,As可造成聚丙烯催化剂中毒。
中毒的主要机理是As化物吸附于聚合催化剂的Ti活性中心上使催化剂失去活性2.砷化物的性质气体分子组成:As4=2As2(1073K)摩尔原子体积(ml):13.13(S)熔点:1090K沸点:889K(升华)在常温下砷在水合空气中比较稳定,不和稀酸反应,但能和强氧化性酸,如热浓硫酸、硝酸和王水等反应,在高温下和许多非金属作用,主要的反应产物如下:单质的砷能和绝大多数金属生成合金和化合物,如与碱金属形成形成M3As型的化合物(M=Li/Na/K/Rb/Cs)。
当然,As对于我们的聚丙烯聚合催化剂是个毒物,但在工业上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等就是非常有用的合金。
As在丙烯中主要以AsH3(胂)的形式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无色、具有大蒜气味的剧毒气体,其主要物化性质如下:熔点:156.1K沸点:210.5K熔化热(Kj/mol):18.16气化热(KJ/mol):16.74生成热(KJ/mol):153.55密度(沸点时,液体):1.621键长(pm):152键角(0):91.8气体分子偶极距(D):0.15E0(MH3\M)伏:-0.06As的氧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4O6(砒霜),是一种极毒物质,对人的致死量为0.1克。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 VOCs催化脱除技术

第49卷第7期李北,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效果的研究 14053 结束语采用安琪超级酿酒干酵母为对照,使用重组Z. mobilis,本实验分别以水稻和木薯为原料迚行了多批乙醇发酵,综合化学检测和液相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Z. mobilis乙醇发酵的指数期大约在0~40 h。
菌种活化期间不需要添加任何外来氮源也可以高产乙醇。
Z. mobilis发酵过程失重少,对安菌泰和青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2)以水稻或者木薯为原料发酵,Z. mobilis的乙醇发酵效果明显比安琪发酵效果更好,产酒量更高,淀粉出酒率和淀粉利用率更高。
参考文献:[1]KREMER TA, LASARRE B, POSTO AL, et al. N2 gas is an effective fertilizer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Zymomonas mobilis[J]. ProcNatl Acad Sci U S A,2015,112(7):2222-2226.[2]YANG S, FEI Q, ZHANG Y, et al. Zymomonas mobilis as a model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biofuels and biochemicals[J]. Microb Biotechnol, 2016,9(6):699-717.[3]曹尚志,黄乐滔,罗娟,等.响应面法优化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极高密度乙醇发酵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6):184-189. [4]李福才,曹尚志,邓颖,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HYMX发酵葡萄糖产乙醇工艺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5,34(5):118-122. [5]周稳,付烈,王俊卿,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木糖产乙醇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5):23-27.[6]WANG H, CAO S, WANG WT, et al. Very high gravity ethanol and fatty acid production of Zymomonas mobilis without amino acid and vitamin[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6,43(6):861-871.[7]ZHANG X, WANG T, ZHOU W, et al. Use of a Tn5-based transposon system to create a cost-effective Zymomonas mobili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es[J]. Microb Cell Fact, 2013, 12:41. [8]JIA X, WEI N, WANG T, et al. Use of an EZ-Tn5-based random mutagenesis system to create a Zymomonas mobilis with significant tolerance to heat stress and malnutrition[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40(8):811-822.[9]罗虎,孙振江,李永恒,等.产糖化酶酵母在木薯燃料乙醇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54(1):76-82.[10]罗虎,梁坤国,孙振江,等. 全水稻发酵生产食用酒精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8,37(3):107-110.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VOCs 催化脱除技术负责人:王胜联络人:王胜甴话:135****0316传真:*************Email:*****************.cn学科领域:环保减排项目阶段:工业推广应用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导致大气雾霾的重要诱因,VOCs 的排放涉及化工、喷涂、印刷、制药、塑料和橡胶加工等众多行业,其成分复杂,大体包括三苯类(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等)、含氧类VOCs(醇类、酮类、酚类、醛类和酯类等)、烃类(如烷烃、烯烃)、含杂原子VOCs(如卤代烃等)以及低碳烷烃类(如乙烷、丙烷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

关于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冶金与矿业领域项目评价与交流会参加人员名单NSFC参加人员:人黎明副主任NSFC工程与材料学部朱旺喜处长NSFC工程与材料学部王之中处长NSFC工程与材料学部肖国清教授NSFC工程与材料学部第一组(矿业)主持:刘德顺、侯运炳,丁德馨、柴敬,汪云甲、华心祝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24冯国瑞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的技术基础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 50704034赵毅鑫基于能量耗散的煤岩动力失稳机理及多参量前兆信息识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 50774077柏建彪深部沿空掘巷围岩稳定原理研究中国矿业大学4 50774078曹胜根基于关键块运动原理的采场动压控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5 50774079刘长友综放开采顶煤的双区失稳及与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6 5077408汪云甲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及评价研究中国矿业大学7 50774081夏军武采动区框架结构建筑物整体稳定机理研究中国矿业大学8 50704007李金奎深部开采破碎围岩巷道锚壳喷支护机理研究大连大学9 50774001华心祝高瓦斯采煤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控制机理研究安徽理工大学10 50774002徐颖深井高应力岩体内爆炸能量控制技术研究安徽理工大学11 50774054张昌锁锚固结构中超长锚杆的导波特性研究太原理工大学12 5077406柴敬岩石变形的植入式光纤光栅多点检测方法西安科技大学13 50774067康建荣开采产生的地表裂缝对山区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规律研究徐州师范大学14 50774082蒋斌松岩石破裂后再破坏的力学行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15 50774083刘卫群基于流-固蚀损裂隙演化和非Darcy渗流突变的采动岩体稳定性理论中国矿业大学16 50774086李清爆炸致裂的岩石跨层次超动态破坏行为试验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7 50774093曹平水—岩作用下裂隙岩体损伤—流变—断裂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南大学18 50774047丁德馨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的SRB与ZVI协同复原法研究南华大学19 50774032刘德顺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冲击破岩状态辨识与控制湖南科技大学20 50774088侯运炳矿井三维地理网络模型方法及基础支持平台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1 50774092陈建宏矿山图元库构造及其实体拓扑关系与运算方法研究中南大学第二组(石油、岩石力学)主持:杜志敏、李根生,蒲春生、王芝银,王建国、赵金洲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35董长银复杂条件下大斜度井砾石充填机理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 50774062 杜志敏高温高压高H2S-CO2气藏气-液-固多相共存体系复杂相态行为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西南石油大学3 50774063练章华基于数值模拟的复杂地层地应力场反演研究西南石油大学4 50774064赵金洲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酸蚀蚓孔基础理论研究西南石油大学5 5077407陈艳玲高效稠油水热裂解降粘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裂解动力学机理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 50774089李根生高压水射流喷射压裂机理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 50774091蒲春生油井爆燃压裂中毒性气体生成与传播规律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 50704041张甫仁燃气管网泄漏定位理论及危险性评估系统研究重庆交通大学9 50774076 李银平深部层状盐岩破损机理及渗透特性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0 50774046 王建国复杂因素耦合作用下露天高大边坡变形演化规律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11 50774056钟冬望爆炸载荷下岩质高边坡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研究武汉科技大学12 50774058刘新喜煤矿地下开采山体滑坡机制及控制研究长沙理工大学13 50704026张建兵石油套管膨胀后的强度及其力学机理研究西安石油大学14 50704028宁伏龙钻井液侵入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动力学特性及其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5 50704033王衍森冻结法凿井多圈管条件的冻结管断裂机理研究中国矿业大学16 50774065蒲晓林基于钻井液-井壁界面的膜形成技术与膜传递过程研究西南石油大学17 50774066杨迎新深部地层高效破岩工具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西南石油大学18 50774071顾军非MTC方法提高固井二界面封隔能力的技术基础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9 50704039康勇高压水射流辅助提高隧道软岩光面爆破成缝率的机理重庆大学20 50774017刘善军水对矿山岩石受力灾变过程红外辐射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东北大学21 50704005王尹军冲击波作用下乳化炸药内相粒子的动态行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22 5077409王芝银低温岩体力学特性试验与多场耦合理论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第三组(安全)主持:岳建华、高建良,姜福兴、施式亮,程久龙、王宏图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19 贾进章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理论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 50774041 陈长华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瓦斯涌出和自然发火位置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3 50704025 文虎煤层火灾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基础研究西安科技大学4 50704027 史聪灵复杂形式地铁隧道火灾烟流规律与控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5 50764001 张义平基于HHT与瞬时输入能量分析的爆破震损机理与危害控制研究贵州大学6 50774045 阎卫东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特征数据库及应用研究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7 50774048 蒋军成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火灾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南京工业大学8 50774068 胡双启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爆炸特性、生成机理及其发生器研究中北大学9 50774072 王喜世细水雾抑制瓦斯、煤尘爆炸的机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 50774030 高建良深部开采矿井热参数确定及热环境预测研究河南理工大学11 50774011 王洪江高硫矿石细菌脱硫防灭火机制研究北京科技大学12 50774051 程久龙矿井工作面突水地球物理场响应与动态监测基础研究山东科技大学13 50774085 岳建华含导水构造的瞬态电磁响应特征与突水探测基础研究中国矿业大学14 50704020 赵扬锋煤岩变形破裂电荷感应规律的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5 50774012 姜福兴当量钻屑量监测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的机理研究北京科技大学16 50774033 施式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化时空耦合非线性特性及控制理论研究湖南科技大学17 50774106 王宏图可控波振提高煤层瓦斯解吸、扩散及(视)渗透率的作用机理研究重庆大学18 50774104 辜敏浓缩矿井抽采煤层气中甲烷的变压吸附技术基础研究重庆大学19 50764005 何学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在钨矿环境实时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江西理工大学20 50774042 费鸿禄爆破振动频率衰减规律预测及其控制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四组(冶金)主持:周国治、翟秀静,郭学益、陶东平,安茂忠、邹宗树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02 束奇峰CaO-B2O3-TiO2-SiO2系的相关物理化学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 50774018 厉英固态下钢和铝合金中析氢过程的化学传感法研究东北大学3 50774038 何方熔融盐中甲烷与氧化锌反应制取合成气和金属锌的基础研究昆明理工大学4 50774025 安茂忠离子液体电沉积TbFeCo合金的形成机理、结构与磁光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5 50764006 陶东平熔渣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昆明理工大学6 50774004 周国治多元熔体中局部区域和离散点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和计算北京科技大学7 50704040 王成善可描述高炉内液体流动现象的理论研究重庆大学8 50774019 邹宗树冶金多相反应器内分散相分布及相界面积的分形/Monte Carlo法研究东北大学9 50704016 刘小燕回转窑物料运动的机理及其控制研究湖南大学10 50774014 李敦钫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生长机理和可控制备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11 50704006 黄国杰Cu-Cr-Zr合金双级时效的组织演变及机理研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2 50704011 牛丽萍铝热还原-真空精炼法制备高钛铁中氧的赋存状态及夹杂物去除的研究东北大学13 50774020 翟秀静微波技术处理红土矿的应用基础研究东北大学14 50704017 张立麒铝电解阳极焙烧炉焙烧过程的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15 50704030 王志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一水软铝石结晶的调控基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6 50704036 符剑刚超声波强化电氧化法分解辉钼矿的过程及机理研究中南大学17 50764003 廖春发新型膦酸树脂协同萃取色层分离提纯重稀土技术与理论研究江西理工大学18 50764008 黄章杰从盐酸介质中固相萃取分离铂、钯、铑云南大学19 50774031 李宏宇室温离子液体用于含铀水系中铀的萃取研究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20 50764002 高原双层辉光障碍放电及反应渗镀低温形成氮化钛梯度耐磨材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1 50774053 刘中清二氧化碳高压光电催化还原及其机理研究四川大学22 50774100 郭学益水果残渣化学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研究中南大学23 50774101 彭兵不锈钢冶炼粉尘直接回收基础研究中南大学24 50774013 李晓岑滇西青铜时代出土金属器的技术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第五组(制备)主持:吕庆、梁叔全,王智平、王经涛,汪琦、王西涛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10 李阳钢中超细镁铝尖晶石夹杂物生成机理及氧化物冶金作用研究东北大学2 50774028 吕庆炼铁烧结过程脱砷的应用基础研究河北理工大学3 50774105 陈登福连铸坯的凝固行为及其高温性能调控机制的研究重庆大学4 50704013 安希忠粒子振动堆积致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及物理实验研究东北大学5 50704037 刘咏多孔非晶合金室温变形机理研究中南大学6 50704038 李启厚喷雾热分解过程中钛酸钡薄膜对超细镍粉原位包覆机制的研究中南大学7 50774010 郭志猛凝胶注模成型医用多孔钛及合金植入材料北京科技大学8 50774036 倪东惠具有梯度界面的SiC-M(M=W、Mo、Fe、Ti)层状材料的制备及其金属化机理华南理工大学9 50774040 王智平减摩高铝青铜粉体涂层材料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10 50774097 梁叔全添加少量金属/碳复合纳米管的Fe基细粉注射成形研究中南大学11 50774098 刘文胜颗粒诱导生成微纳钨晶须增强钨基合金的强韧化及机理研究中南大学12 50764007 韩永全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特性及穿孔立焊工艺稳定性内蒙古工业大学13 50774007 毛卫民铝合金浆料的蛇形通道制备及流变压铸成型北京科技大学14 50774008 王西涛多因素协同的微合金钢控制轧制组织演化物理冶金模拟北京科技大学15 50774009 吴春京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压力充芯连铸短流程成形技术基础北京科技大学16 50774026 杜之明铝合金半固态触变模锻微裂纹产生的判据与控制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17 50774035 刘允中多喷嘴喷射轧制高性能铝板带材的基础研究华南理工大学18 50774037 张青来AZ31B变形镁合金薄板无模热渐进成形及机理研究江苏大学19 50774043 宋华重轨残余应力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辽宁科技大学20 50774049 王经涛镁合金塑性加工材的拉压屈服不对称性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1 50774044 汪琦用铁尾矿合成镁橄榄石耐火材料的机理研究辽宁科技大学22 50774052 鲁雄刚固体透氧膜用于短流程制备金属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23 50774057 朱伯铨基质显微结构参数与耐火浇注料物理性能的相关性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4 50774073 叶树峰动态过程钢坯高温防氧化涂层作用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第六组(材料)主持:曲选辉、杨院生,姚广春、王快社,沈军、彭成章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01 徐前刚金属熔体与固态基底的电润湿行为及液固界面特性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 50704008 王轶卓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严重塑性变形(SPD)与等离子体渗氮复合强化研究大连海事大学3 50704014 刘和平平面流铸法制备非晶合金的冷却辊传热和应力分析钢铁研究总院4 50704022 徐江纳米陶瓷颗粒增强Ni基耐腐蚀磨损复合镀渗表面合金层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 50774005 曲选辉高导热DCC材料近净形成形的相关基础问题北京科技大学6 50774034 陈敏新型稀土掺杂的钛酸铋铁电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湖南理工学院7 50774074 朱圣龙颗粒增强改善耐热腐蚀搪瓷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8 50774096 阮建明纳米介质液体防弹材料及防护机理研究中南大学9 50704003 陈骏钛酸铅铋基新化合物相结构与热力学稳定性北京科技大学10 50704021 张邦文各向异性纳米铁/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控制及其敏感特性内蒙古科技大学11 50704031 李建强新型自组装卵状复合结构无铅焊锡球的制备及机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2 50774023 李英龙AlTiC晶粒细化剂合成过程C-Al界面润湿与反应行为东北大学13 50704009 潘学民无铅焊料熔体结构与润湿性、界面化合物析出相关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14 50704032 何杰基于液-液相分离制备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5 50764004 彭成章薄铝带坯快速铸轧成形过程金属凝固机理与摩擦学研究江西理工大学16 50774006 王静松处理时间对电脉冲孕育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北京科技大学17 50774061 沈军流动作用下包晶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相的选择和生长机制西北工业大学18 50774075 杨院生脉冲磁场细化镁合金凝固组织的规律和机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 50704012 祖国胤轧制复合-粉末冶金发泡法制备泡沫铝夹心板材料的研究东北大学20 50774021 姚广春碳纤维增强泡沫铝材料的研究东北大学21 50704015 杨建国钎焊过程中润湿铺展与溶解扩散的归一化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2 50774029 张柯柯具有大体积分数碳化物的钢电致超塑性焊接界面区碳化物行为及焊接机理河南科技大学23 50774059 王快社超细晶材料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机理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七组(分离、环境)主持:赵跃民、杨华明,薛向欣、刘清才,兰尧中、刘羽序号项目批准号申请人项目名称申请单位1 50704018 罗仙平铜铅锌复杂硫化矿高精度分选的基础研究江西理工大学2 50774084 赵跃民基于超静定网梁结构的大型振动筛可靠性研究中国矿业大学3 50774087 韦鲁滨复合力场干法分选效应的协同机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 50774016 湛雪辉用选择性浸出技术由方铅矿精矿直接制备电子级PbO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长沙理工大学5 50774027 陈天虎凹凸棒石粘土净化生物质热解气中焦油的性能和机理合肥工业大学6 50774050 吕宪俊蒙脱石/烷基铵复合物的结构及凝胶特性研究山东科技大学7 50774055 刘羽从天然胶磷矿中制备孔形碳羟磷灰石及泡界模板自组装法机理研究武汉工程大学8 50774094 覃文庆从方铅矿精矿制备超细PbO材料的基础研究中南大学9 50774095 杨华明有序介孔材料组装掺杂二氧化钛及分形表征中南大学10 50704004 张延玲熔渣中铅锌挥发行为的基础研究北京科技大学11 50704023 陈丹电镀污泥水热铁氧体化与资源化协同效应研究上海大学12 50774003 沈志刚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材料作为填料再利用的基础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3 50774024 那贤昭含铬特殊钢渣Cr6+气基还原固化机理及工艺钢铁研究总院14 50774039 孙可伟基于碎玻璃和废铝料制备复合材料的粒子分散数值模拟昆明理工大学15 50774099 唐朝波氯化铵-氨-水体系稀液堆浸法处理黄铁矿烧渣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南大学16 50774107 刘清才垃圾焚烧飞灰金属元素绿色综合利用基础研究重庆大学17 50774022 薛向欣含硼矿物的抗中子辐射性能及低成本屏蔽材料研究东北大学18 50774102 刘新星浸矿细菌中生物纳米磁性颗粒提取及形成机理研究中南大学19 50774069 黄朝晖用高Al2O3粉煤灰制备的Fe-Sialon在高炉用炮泥中作用行为的基础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 50704029 廖伍平从液-液萃取分离体系中制备纳米核壳结构和豆荚型结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1 50764009 兰尧中新型高效捕收剂YAM2对复杂难选氧化铜矿的作用机理云南大学22 50774015 郑其磁选脱墨新技术的研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3 50774103 李运姣零排放控制水解法从TiCl4一步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基础研究中南大学。
丙烯精制技术交流

聚合级丙烯对杂质的要求 氧 CO CO2 COS 总硫 水 甲醇 异丙醇 胂(AsH3) 膦(磷化氢) NH3 2 ppm Vol max 0.03 ppm Vol max 5 ppm Vol max 0.02 ppm Vol max 1 ppm wt max 2 ppm wt max 5 ppm Vol max 15 ppm Vol max 0.03ppm wt max 0.03ppm wt max 5ppm wt max
四、工业应用情况
JX-6B水解剂主要工业应用
中石油庆阳炼化公司(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丙烯COS水解) 广西东油公司(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油呼和浩特炼油厂(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化青岛石油化工厂(丙烯COS水解)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丙烯COS水解)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丙烯COS水解) 蓝星石油大庆分公司(液化气COS水解) 榆林炼油厂(液化气COS水解) 中石油锦西石化公司(丙烯COS水解)
如果装置仅需停工数小时,可保持原工艺状态。 如果停工持续24小时或更长,建议用氮气吹扫床层, 完全清除烃类原料以便保护各剂表面免遭污染。
5、卸剂
停车换剂时,应在密闭条件下,用氮气退料,尽 可能排空烃类原料。检测合格后,打开脱硫床下 部卸料口,水解剂或脱硫剂从卸料口卸出。为了 防止空气强行通过脱硫剂床层,在给定的时间内 只能打开一个出口。建议在卸剂中用小股氮气吹 扫床层。 卸出的废剂装入编织袋中,扎紧袋口。用后的废 剂无特殊环保问题,可作为工业垃圾填埋或送交 有色金属回收单位处理。
采用独特制备工艺
脱砷机理
重有色金属冶炼中砷的脱除与回收

2003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ug.2003收稿日期:3--重有色金属冶炼中砷的脱除与回收魏昶,姜琪,罗天骄,黄孟阳(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介绍了铜、锡、铅、锌重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和脱除情况。
铜冶炼的脱砷重点在铜电解液的净化,主要采用电解法和溶剂萃取法,而铜冶炼过程中火法脱砷研究较少。
锡精矿含砷0.5%~5.5%,一般在熔炼前进行焙烧脱砷,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烟尘则采用电热回转窑焙烧法或湿法脱砷。
铅锌冶炼过程脱砷的研究集中在高铅砷转炉烟尘、铅阳极泥及次氧化锌的脱砷研究。
关键词:脱砷;重有色金属冶炼;高铅砷A r s eni c R e m ova l a nd Recover y i n H ea vy M et a l s Sm el t i ng Pr oces sW e i Chang,J i ang Q i ,L uo T i an-j i ao,H uang M e ng-yang(School of M at er i al s a nd M et al l ur gy,K unm i ng U ni ve r si t y of Sci ence and T echnol ogy,K unm i ng 650093)A bsr t act :T he di st r i but i on and r em oval t e chnol ogy of A r seni c i n t he he avy m et al s such a s c opper ,t i n,l ea d and z i nc sm el t i ng pr oces ses ar e i nt r oduced.I n t he copper m e t al l ur gi cal pr ocess ,a r seni c i s dom i nant l y el i m i nat ed i n t he el e ct r ol yt e pur i f i cat i on by t he e l ect r ol ysi s and s ol ve nt ext r act i on pr ocess.Ther e ar e f ew r esul t s on t he a r se ni c r e m oval w i t h t he pyr o-pr ocess f or coppe r sm el t i ng.The cont ent of ar se ni c i n t he t i n concent r at e i s about 0.5%~5.5%,pr e-t r ea t m ent f or ar seni c r e m ova l by t he r oast i ng pr ocess i s adopt ed c om m onl y.H ow e ver t he hi gh-ar seni c dus t f r om t he sm el t i ng pr ocedur e i s deal t w i t h by t he e l ect r i c -heat i ng ki l n or hydr om et al l ur gi ca l pr ocess.T he a t t ent i on i s pai d on t he hi gh-ar se ni c l ea d conver t er dust ,l ead sl i m e a nd secondar y zi nc oxi de i n t he f i el d of l e ad a nd zi nc sm el t i ng.K ey W or ds :removal of Arsenic,heavy metals smelting,high-arsenic lead1C u 冶炼过程中砷的脱除砷在铜冶炼过程中是有害元素,而且分布极广,几乎所有冶炼中间产品都含有砷,就杂质元素对电铜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看,影响最大的是A s ,Sb 和B i ,它们的析出电位与C u 相近,极易在电解过程中与C u 同时析出,造成电铜中杂质含量过高。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我们的废油装车静电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019年10月交流
事故案例二
事故案例二
我们的硫酸罐如果修补要注意哪些问题?
事故案例二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我们在碰到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要注意什么?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车间60万
重整脱砷罐“3.14”床层爆裂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原因及性质
在事发前整个作业过程中,可燃气体、氧含量始终在合格范围内, 事发后现场也未检测到可燃气体,事故调查组排除了现场化学爆炸的 可能性,确认反应器内部催化剂床层发生物理性爆裂。
直接原因
因催化剂结焦严重反应器内形成不规则的半封闭空间,加之反应 器底部持续通入氮气(管道充氮气压力0.6MPa),大连石化公司对 R-101反应器内脱砷剂硫化过程产生结焦形成局部封闭空间、卸剂过 程中反应器底部通入的氮气是否通畅没有确认,在卸剂过程中,半封 闭空间内的压力突然释放,发生物理性爆裂,将反应器内作业人员冲 至反应器顶部,造成其头、胸多处骨折、多发肋骨骨折,经抢救无效 后死亡。
间接原因
大连石化公司对反应器脱砷剂硫化后床层异常增高,进行卸剂 施工前工艺处置措施审核不严。对R-101特殊受限空间施工作业过程 中使用氮气吹扫(压力0.6MPa)工艺处置形成局部封闭空间的潜在 风险认知不到位,没有向作业单位提供安全的作业条件。
事故处理:技术部、生产部、设备部、安环部人员被处分。
3. 公司对此类电气系统可能出现的工艺风险认识不足 4. 公司与医疗救护单位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不畅。
宁波环洋化工有限公司关于“6.23”事故
硫化氢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含砷稀酸的试验研究

硫化氢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含砷稀酸的试验研究黎铉海,杜晓娟,蒋书霞,郭敏【摘要】摘要:为解决硫酸厂处理含砷稀酸时产生大量含砷石膏的技术难题,采用在含砷稀酸中通入硫化氢气体的方法,研究了气体压力、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增加硫化氢分压、延长反应时间,硫化氢的除砷率得到明显提高。
在硫酸浓度为6%~7%,搅拌速度为650 r/min,硫化氢分压为0.105 MPa,反应温度为55 ℃,反应时间为40 min 的条件下,稀酸中的砷浓度由原来的1.05%降至4.2×10-4%,使稀酸能返回到硫酸的干吸系统;过滤后砷渣的砷含量大于33%,比含砷石膏的砷含量提高近30倍,可用作砷矿资源。
研究结果可为硫酸企业危险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新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砷;含砷稀酸;硫化氢;净化;循环随着冶金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矿物伴生的砷元素也随之进入工业生产过程[1],几乎所有硫酸生产厂都有程度不同的含砷废酸或废水产生,这给环境留下了极大的污染隐患。
如何经济而有效地处理这些含砷废酸,是众多工厂亟待解决的难题[2-3]。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砷废水的主要方法为石灰中和法、硫化法、氧化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电解法等[4-12]。
对硫酸厂净化烟气时产生砷含量为1%~5%的含砷稀酸,通常用石灰法“固砷”,但该法不仅消耗石灰,还产生大量不能回收利用的砷含量为1%~2%的石膏渣。
长期堆放或填埋这些含重金属的危险废弃物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当今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13]。
前人研究的硫化法是将硫化钠、硫化氨或硫化钡等直接投加到废酸中,这就在体系中形成了硫酸盐而不便于溶液的循环使用。
若在体系中加入硫化氢则能解决废酸中溶液循环使用和不产生石膏渣的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极少报道,为此,本文对加入硫化氢时各工艺参数对除砷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
一种砷被烧深度脱砷的方法

一种砷被烧深度脱砷的方法引言砷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目前,一种常用的治理砷污染的方法是砷被烧深度脱砷。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环保的砷被烧深度脱砷方法。
背景砷污染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常见于农村地区和煤矿附近。
砷对人体的影响包括致癌性、免疫系统受损等。
因此,砷的去除成为了现代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砷被烧深度脱砷的原理砷被烧深度脱砷是通过加热砷污染土壤,使其中的砷氧化为砷酸气体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脱砷的目的。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土壤中的砷完全去除,适用于重度砷污染的场所。
实施步骤1. 土壤取样首先,需要对受到砷污染的土壤进行取样,目的是确定土壤中砷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2. 加热处理将取样的土壤送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温度一般在800到1000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砷转化在高温下,土壤中的砷会发生氧化反应,砷化合物转化为砷酸气体,并释放到空气中。
通过控制氧气流量和加热时间,可以实现砷的完全转化。
4. 砷收集将释放到空气中的砷酸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冷凝法、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以确保砷的收集效率和处理效果。
5. 后处理对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分析,并监测土壤中的砷含量。
如果砷含量符合排放标准,可以进行修复结束的判定。
如果砷含量依然超标,需要再次进行处理。
结果分析砷被烧深度脱砷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砷污染治理方法。
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砷污染程度和土壤特性,可以通过改变加热温度、时间,调整氧气流量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脱砷效果。
结论砷被烧深度脱砷方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砷污染治理技术。
其优点在于能够将土壤中的砷完全去除,适用于重度砷污染的场所。
然而,该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温处理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比较高,以及砷酸气体的处理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这种方法。
参考文献- Smith AH, Lingas EO, Rahman M. Contamination of drinking-water by arsenic in Bangladesh: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0;78(9):1093-1103.- Zhang Y, Hu W, Li S. Arsenic in coal: a review. Int J Coal Geol.2014;133:72-91.。
试论有色冶炼烟气骤冷收砷技术

试论有色冶炼烟气骤冷收砷技术
有色冶炼工程中,许多金属矿石在冶炼过程中都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其中,烟气中的
砷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潜在的环境危害性。
因此,在有色冶炼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骤冷收砷技术,将烟气中的砷化合物有效地去除,保障环境安全。
目前,骤冷收砷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水淋脱除法和酸淋脱除法。
水淋脱除法的原理是利用水的冷却作用将炉顶烟气快速冷却到露点以下,从而使其中
的砷酸化物尽可能凝结成颗粒物,最终通过水幕屏等装置进行分离。
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排放水量大、难以回收等缺点。
酸淋脱除法则采用酸性淋洗液对烟气中砷酸化物进行吸附和化学反应,将其转化成易
于收集和处理的物质。
该方法具有收效高、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但也需要处理废水和废酸,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
总的来说,无论采用哪种骤冷收砷技术,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烟气的成分和特点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烟气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骤
冷收砷技术。
其次,技术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
资源的浪费。
最后,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控和管理,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砷是一种十分有害的物质,因此有色冶炼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烟气骤冷收砷技术。
通过
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效避免烟气中的砷带来的安全和
环保隐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种利用亚硫酸盐强化锰砂去除水中砷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亚硫酸盐强化锰砂去除水中砷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8d19311aef8941ea66e05ba.png)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亚硫酸盐强化锰砂去除水中砷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庞素艳,朱遂一,陈雷,白莉,江进
申请号:CN201711458326.9
申请日:20171228
公开号:CN108101188A
公开日:
201806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利用亚硫酸盐强化锰砂去除水中砷的方法,涉及除砷方法,解决了现有除砷技术氧化剂易泄漏,易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处理技术复杂,难以进行大规模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除砷方法:向含砷水中加入亚硫酸盐,将水引入装有锰砂的过滤床,亚硫酸盐在锰砂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迅速氧化为硫酸根自由基,然后,硫酸根自由基将吸附在锰砂表面的As(III)氧化为As(V),强化了锰砂对砷的去除。
本发明的优点:亚硫酸盐化学性质稳定,运输、储存方便,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可以在水厂中进行大规模应用,锰砂催化氧气氧化亚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速度快,硫酸根自由基能够迅速将As(III)氧化为As(V),除砷效率高。
申请人:吉林建筑大学
地址: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城大街508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贾泽纯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粗三氧化二砷提纯装备技术比较及应用

前沿技术L eading-edge technology 粗三氧化二砷提纯装备技术比较及应用陈 涛,王瑞强(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100)摘 要:简述了粗三氧化二砷提纯的工艺原理及方法,全面比较了反射炉、回转窑、钢带炉提纯三氧化二砷工艺的优缺点和经济技术指标。
由于钢带炉具有安全环保、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等优点,钢带炉工艺替代传统反射炉、回转窑等炉型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提纯;回转窑;钢带炉中图分类号:X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4-0117-3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of crude arsenic trioxide purification equipmentCHEN Tao,WANG Rui-qiang(Shandong Humon Smelting Co., Ltd., Shan Dong, Yan Tai)Abstract: The purific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crude arsenic trioxide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on arsenic trioxid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reflection furnace, rotary kiln and steel belt furnace ar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Because the steel belt furna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it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eel belt furnace process to replace the furnace type such as traditional reflection furnace and rotary kiln.Keywords: arsenic trioxide; purify; rotary kiln ; Steel belt furnace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经过沸腾炉焙烧或铜冶炼熔炼炉熔炼产出的含砷烟气经过骤冷塔喷雾冷却降温在布袋除尘器被收集,得到粗三氧化二砷烟尘,一般As2O3含量在85%~95%之间,此外还含有少量金、银、铜、铅、锑等杂质元素,堆比重在0.7~1.1t/m³,颜色灰白色,其主要成分见表1。
高砷锌烟灰脱砷研究

高砷锌烟灰脱砷研究1. 引言- 火力发电、化肥生产等工业活动产生的高砷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 烟草烟灰中富含砷,对吸烟者健康造成威胁- 高砷锌烟灰作为一种新型烟灰,在减少烟草烟灰污染的同时也带来了砷的危害2. 高砷锌烟灰中砷的来源和毒性- 高砷锌烟灰的制备过程和成分分析- 砷的来源及其毒性分析3. 高砷锌烟灰脱砷技术研究- 理论原理:吸附、离子交换、螯合等吸附和化学处理方法- 实验验证:选择合适的脱砷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砷脱除效率和成本4. 脱砷工艺优化- 技术优化:通过改善各脱砷方法的操作参数和工艺流程来提高脱砷效率- 成本优化:考虑脱砷成本,综合考量各种因素,选择经济实用的脱砷方法5. 研究总结及展望- 通过高砷锌烟灰脱砷技术的研究,有效减少了烟草烟灰对环境造成的砷污染- 针对高砷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排放控制和修复,考虑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高效、低成本的脱砷技术,实现砷污染物的可持续治理。
引言近年来,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包括工业、农业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中,砷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中。
虽然砷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过量的砷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高砷含量的土壤和水源会导致砷延迟性中毒,中毒症状包括斑痕、黑斑、糖尿病,甚至各种癌症。
同时,砷污染也存在于烟草烟灰中。
烟草中含有砷,尤其是烟草烟灰。
据统计,一支香烟中含有0.8微克的砷。
吸烟者在吸烟时将砷摄入体内,加剧了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为了减少砷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研究人员提出了高砷锌烟灰这种新型烟灰。
与传统烟灰不同,高砷锌烟灰含有一定量的锌和氧化镁,可以有效减少烟草烟灰的污染,但是高砷锌烟灰本身也存在着砷的污染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高砷锌烟灰中砷的来源和毒性,以及研究高砷锌烟灰脱砷技术,为减少砷污染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包括五个章节:引言、高砷锌烟灰中砷的来源和毒性、高砷锌烟灰脱砷技术研究、脱砷工艺优化和研究总结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1、概述砷化物对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用的各种催化剂都是十分敏感的毒物。
它主要存在于石脑油中,含量可达200ng∕g,炼油厂催化裂化吸收塔尾气中含砷高达1000 ng∕g石油化工厂浓乙烯含砷约500 ng∕g,粗丙烯有时含砷约2000 ng ∕g,精丙烯含砷150 ng/g,乙烯丙烯混合物含砷约60 ng∕g。
通常以AsH3的形式存在。
对于制氢装置,As会使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并可被转化炉管,然后缓慢释放出,对下一炉新催化剂造成中毒。
在石脑油制氢或合成氨装置中,AS可被CO MO加氢催化剂吸收。
在聚丙烯装置,As可造成聚丙烯催化剂中毒。
中毒的主要机理是As化物吸附于聚合催化剂的Ti活性中心上使催化剂失去活性2.砷化物的性质气体分子组成:As4=2As2(1073K)摩尔原子体积(ml):13.13(S)熔点:1090K沸点:889K(升华)在常温下砷在水合空气中比较稳定,不和稀酸反应,但能和强氧化性酸,如热浓硫酸、硝酸和王水等反应,在高温下和许多非金属作用,主要的反应产物如下:单质的砷能和绝大多数金属生成合金和化合物,如与碱金属形成形成M3As型的化合物(M=Li/Na/K/Rb/Cs)。
当然,As对于我们的聚丙烯聚合催化剂是个毒物,但在工业上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等就是非常有用的合金。
As在丙烯中主要以AsH3(胂)的形式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无色、具有大蒜气味的剧毒气体,其主要物化性质如下:熔点:156.1K沸点:210.5K熔化热(Kj/mol):18.16气化热(KJ/mol):16.74生成热(KJ/mol):153.55密度(沸点时,液体):1.621键长(pm):152键角(0):91.8气体分子偶极距(D):0.15E0(MH3\M)伏:-0.06As的氧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4O6(砒霜),是一种极毒物质,对人的致死量为0.1克。
毒性与KCN相当,接触使用时应小心!如果不慎进入口中,可以服用新配制的MgO和Fe2(SO4)3混合后强烈摇动得到的Fe(OH)3悬浊液以解毒。
3、工业上常使用的脱砷剂工业上使用的脱砷剂大致可分成铜系、铅系、锰系和镍系四类,其中以铜系较为常用。
铅系脱砷剂是以Al2O3为载体、负载PbO,特别适用于含却烃的场合使用,如炼油厂催化裂化前、以及石油化工厂聚丙烯原料气和乙烯原料气脱砷,但是砷容量不及铜系脱砷剂。
锰系脱砷剂以MnO2为主,也可用沸石或硅酸钙载体与KmnO4混捏成型,但国内使用较少。
镍系脱砷剂可用NiO.MoO3∕Al2O3或NiO∕Al2O3∕SiO2。
在合成氨工业应用较多。
铜系脱砷剂又可分为金属铜、CuO-Al2O3、活性碳载CuO-Al2O3、硅酸铝载CuSO4、CuO-ZnO-Al2O3、CuO-SnO2、活性碳载CuO-Cr2O3以及BaO促进的CuO-Cr2O3等。
当以CuO为活性组份时,AsH3将Cu2+还原为低价或金属态,砷与铜结合或游离成元素态:3CuO+2AsH3→Cu3As+As+3H2O3CuO+2AsH3→3Cu+2As+3H2O当As穿透后可用空气或含氧蒸汽氧化再生:2Cu3As+4.5O2→6CuO+As2O3Cu+0.5O2→CuO铜系脱砷剂砷容高,可在常温、常压及高压以及较高空速下使用。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适用于聚丙烯原料气丙烯及乙烯的脱砷,但原料中存在的H2S会导致砷容大幅度下降,因此,铜系脱砷剂应置于脱硫剂之后。
4.RAs998新型脱砷剂介绍RA S998脱砷剂是山东迅达化工有限公司针对我国石油化工聚丙烯生产开发的专用脱砷剂,原料丙烯中含有As易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中毒失去活性,影响进行正常生产。
特别是随着聚丙烯工业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丙烯原料中的砷杂质净化更加严格,要求在30ppb以下,才不易使催化剂中毒。
为此,结合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具体生产情况,山东迅达化工公司开发了高效RAs998新型脱砷剂。
RAs998新型脱砷剂属铜系脱砷剂,适用于聚丙烯工业生产中脱除丙烯中的微量砷,也可用于其他烯烃类原料脱砷,具有脱砷效果好、脱砷容量大、使用方便等特点。
RAs998新型脱砷剂的脱砷原理:3CuO+2AsH3 Cu3As+As+3H2O3CuO+2AsH33Cu+2As+3H2O液态丙烯中的砷化氢(AsH3)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砷化亚铜、单质砷,一部分生成新的铜、砷合金,而达到脱除原料中AsH3的目的。
RAS998脱砷剂主要性能指标:RAs998新型脱砷剂应用条件:RAs998型脱砷剂与R3—12型脱砷剂性能比较铜系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简述如下:5、RAs998型脱砷剂工业应用总结(1)前言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有机合成厂七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采用国产化的海蒙特(Himont)工艺,原料丙烯主要为大连石化公司生产的炼厂丙烯。
由于炼厂丙烯中含有一定的砷化氢,设计中采用脱砷催化剂脱除丙烯中的砷化氢。
2003年8月,T704A脱砷床被穿透,砷容已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其出口丙烯中砷化氢含量严重超标,影响了装置的生产负荷、产品质量及催化剂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于2003年9月份装置山东迅达化工有限公司的RAs998型脱砷剂,并于2003年9月29日投用。
(2)RAs998型脱砷催化剂性能RAs998型脱砷催化剂以氧化铜为活性组分,黑色圆柱状,直径3~5mm,长度5~10mm,堆积密度1.3kg/l,砷容≥10%,强度≥150N/颗。
(3)RAs998新型脱砷剂应用条件(4)本装置使用的工艺条件5.使用过程及结论自2003年9月29日RAs998型脱砷剂投入运行以来,截止10月24日,已经处理了8989吨原料丙烯。
在此期间,对原料丙烯中的砷含量进行了跟踪抽查,具体数据如下:附表:T704进、出口含砷量数据比较达到聚合级丙烯的要求。
而从本装置的聚合生产实际情况来看,该脱砷床投用前,装置生产已经受到影响,投用后,装置生产情况立即好转,无论是聚合反应收率,还是产品质量,主催化剂消耗都有明显改善,满足了装置生产的正常要求。
结论:山东迅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RAs998新型脱砷催化剂能够满足本装置原料丙烯脱砷的生产要求,可以替代进口或国内其它同类型产品在丙烯脱砷工艺中使用。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技术发展处)6、RAs998脱砷剂在兰港石化公司的使用报告(1)概述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生产聚丙烯的过程中,原料丙烯中含有的杂质As会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中毒失活,导致聚合反应减弱乃至不反应,使装置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在聚合反应以前,必须脱除砷杂质。
2003年4月兰港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消除瓶颈扩能改造后,随着300万吨重整装置的建成投产,原料丙烯杂质含量较高,尤其是含砷量严重超标,对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装置丙烯精制工段能力明显不足,为此,公司决定在丙烯精制工段增加脱砷塔以提高丙烯精制能力,该脱砷塔装填山东迅达公司生产的RA S998 脱砷剂,并于2003年11月15:30投用。
(2)投用前准备工作经过近一个月对装置反应较弱原因的排查,现已基本确定原料丙烯中砷含量严重超标(指标为<30ppb,实际值为2300ppb,是影响近期装置反应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精制工段的具体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保证精制工段脱水能力的前提下,将丙烯脱水塔D-004于2003年11月13 日22:30切出倒空丙烯,11月15 日装填脱砷剂,将其更改为脱砷塔。
(3)脱砷剂技术指标表1.RAs998脱砷剂物化性能指标(4)RAs998新型脱砷剂的脱砷原理:3CuO+2AsH 3Cu 3As+As+3H 2O 3CuO+2AsH 3 3Cu+2As+3H 2O液态丙烯中的砷化氢(AsH 3)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砷化亚铜、单质砷,一部分生成新的铜、砷合金,而达到脱除原料中AsH 3的目的。
(5)RAs 脱砷剂投用前后数据比较 表2:RAs998脱砷剂投用前数据表3:脱砷剂投用后数据(6)效果分析①从原辅材料检验单可以看出,投用前、后除砷含量有明显变化以外,其它杂质(H2O、O2、总S、COS、CO、CO2、C3=、烷烃)基本没有变化。
②从脱砷剂投用前后数据来看,原料中砷含量由1000~6000PPb降为精制后的小于15ppb,完全符合聚合级丙烯所要求的砷含量小于30ppb的技术指标,脱砷效果显著。
③新型脱砷剂投用后,从表中主催化剂的加入量看出反应效果明显好转,在相同的生产负荷下,主催化剂加入量降低了45%。
(7)经济效益从上表2可以看出,当催化剂平均活性62万时,每吨聚丙烯消耗催化剂0.2714kg,从表3看出,当催化剂平均活性90.5万时,每吨聚丙烯消耗催化剂0.2172kg,所以投用前后节省催化剂用量0.0542kg/每吨聚丙烯。
每吨CS-1催化剂132.4786万元,投用前后每吨聚丙烯成本降低71.80元,按年产10.5万吨聚丙烯计算,增加经济效益71.80×105000=753.9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
RA S998脱砷剂主要用户:大庆华科集团聚丙烯二厂山东招远市石油化工厂山东恒源石化公司河北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山东京博石化集团山东昌邑石化公司江苏海天石化公司山东临沂池丰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兰州分公司兰港石化公司山东广饶华兴石化公司致谢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参加此次技术交流会,也希望能与大连石化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合作!谢谢!山东迅达化工有限公司2004.8.1脱硫剂(水解剂脱砷剂)、分子筛装填方案1.前言对于脱硫剂、脱砷剂、水解剂的装填基本相同,下面以脱硫剂的装填为例,介绍装填方案,其余参照执行即可。
2.脱硫剂装填方案1 装卸方案、方法及要求:脱硫剂装填应在干燥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气或环境湿度很大的情况下装填催化剂,以免影响强度。
(1)、装填脱硫剂前,必须先把转化器打扫干净,将篦板安装就位,铺上8目不锈钢丝网,先后堆放摊平10cm的Φ20mm瓷球和厚5cm的Φ10mm瓷球,然后再装填脱硫剂,要求篦板和丝网至少确保实用2~3年以上。
(2)、催化剂由桶内倒出,如发现细粉较多,需经8目到10目的筛子过筛后才能使用。
装填时,应将催化剂先装入布袋中,再吊入反应器,脱硫剂的下落高度不大于50cm.。
(3)、催化剂装填过程中应铺垫木板,避免使用金属器具挖掘。
脱硫剂装填至预定高度后,应用木制工具将脱硫剂摊平,并在上面再铺垫一层厚10cm的Φ10mm瓷球或用Φ4~6mm的Al2O3催化剂代替,用以减缓气流对催化剂表层的冲击。
并使气流分布均匀。
(4)催化剂装填完毕后应立即封上料口,启用前应避免水气或过程气进入反应器,开工前应先用干燥风进行吹扫,除去低层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