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非税收入的现状与评价
非税收入的现状与审计
非税收入的现状与审计作者:暂无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7年第5期王双全一、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2010年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规定,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支出通过一般预算或基金安排。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和审批事项的不断下放,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服务型项目收费被取消,非税收入的管理呈现出新特点。
(一)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依然偏高。
分税制和营改增等税制改革以后,国家集聚了主要的税种和税源,留给地方的税源较为分散,非税收入成为地方政府完成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是地方较稳定收入来源,加大了非税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占比,相对弱化了税收的自动稳定器职能。
(二)“以费代税”“以罚代批”的问题仍然存在,部门依法行政意识有待提高。
有些地方非税收入项目过多,“以费代税”导致费基挤占税基,有些地方为将收入留在本地,而改税收为收费。
有些部门为提高非税收入返还,违规审批,以处罚代替审批,造成国家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政策难以落实,部门之间苦乐不均、依法行政意识丧失。
(三)大量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服务型项目收费被取消,乱作为行为将变得更加隐蔽。
国家取消了应由市场配置的审批事项,这就使手中握有审批、执法权力的单位和人员失去了权力。
原本公开收费的项目或权力可能借助下属企事业单位或公司以隐蔽的渠道寻租出去,不依法行政、乱作为的问题难以界定,加大了审计检查的风险。
(四)“收缴分离”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徇私舞弊的空间。
非税收入实现“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收缴分离制度,减少了执收单位经手收款带来的挪用、截留、坐支、贪污等风险。
但是,收缴分离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杜绝徇私舞弊问题的发生。
审批或执法单位通过应收不收、收入不开票、收多开少、伪造变更业务或合同文书等方式隐匿、截留非税收入,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给审计监督提出了新挑战。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11/12/31 0:00:00作者:来源:字体:大中小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当前财政经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为解决好该问题,近来,财政通过不断夯实非税收入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机构,加大改革步伐,尤其是将非税收入转入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一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心(非税中心,更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管理水平,达到应收尽收,应罚则罚”的目的。
本文就当前非税收人征收管理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现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改革。
因此,在推进管理创新的同时,必须与财政局相关职能科室配合,做到改革同心、工作同步、业务协调,才能保证财政改革有序推进,平稳运行。
(一整合财力,与部门预算对接首先是参与编制部门预算,抓好非税收入项目核对环节,与部门预算中收入项目转换对接。
其次是抓好非税收入测算环节,组织专班进行科学测算,在一下阶段,由非税局根据前三年收入实现平均数下达非税收入建议数,在二下阶段,非税局对部门上报的非税收入预算数进行审核,保证收入测算数据的真实性,为部门预算中非税收入部分的编制提供翔实基础数据。
(二把好关口,与国库集中收付衔接是把好银行账户关。
全面设立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对非税收入、待结算资金、往来资金实行结算汇缴。
二是把好资金划解关。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行定期划解,将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划缴国库,通过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实现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的资金高效运行体系,确保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的正常运行。
三是把好资金甄别关。
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收入、专项收入、待结算资金、往来资金、代管资金等项目资金性质进行严格清理甄别,发现收入混库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实行国库、非税局、执收单位三方同步调账更正解决,确保收入真实完整。
(三信息共享,与部门管理科室衔接部门管理科室要准确掌握各预算单位的收入进度,合理安排月度支出计划,这就要求非税中心每月分单位分收入项目明细将收入报表传递到相关部门管理科室,同时将财政综合口管理的专项资金按单位申报、非税中心审核分解、局领导审批、预算科将指标上线、传送部门管理科室、下达支付计划、国库科执行的程序进行管理保证部门预算的顺利实施。
浅析政府非税收入现状及相应对策
浅析政府非税收入现状及相应对策摘要非税财政收入是政府通过收费、基金、附加、罚款、以及国有资产和资源收入等方式筹集用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收入,我国各级政府都存在大量的非税财政收入。
现就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应采取的措施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非税收入“三乱” 现状对策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存在大量的非税财政收入,在政府全部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国家财政宏观调控都有重大影响。
在当今财政预算内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加大非税财政收入的调控力度,不断提高各项收费、基金的使用效益,是各级财政十分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非税收入的现状与问题(一)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传统的大包大揽、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被逐步打坡。
在建立放权让利、分灶吃饭原则的同时,各级财政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对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改革和建设的需要,迫使政府增设预算外收入项目,允许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收费之幕。
(二)现阶段我国非税收入总额庞大。
包括:1.财政预算内的非税收入,其项目、数量及支出管理比较规范;2.财政预算外的非税收入,这部分非税收入主要包括:第一,由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
第二,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3.财政之外政府各部门的收费和集资。
这部分严格说是没有经过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游离于财政预算内外,即制度外的非税收入。
后两个部分构成非税收入的主体,而恰恰是这两个部分的项目繁多、数量庞大、财政管理严格滞后,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三)我国非税收入的构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非税收入范围广、数额大、增幅高。
二是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大,费大于税现象十分突出。
非税收入与预算内财政收入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超过预算内财政收入,并呈不断膨胀之势,形成大量财政资金“体外循环”,收费大于收税。
非税收入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税收入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非税收入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文章标题:非税收入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提要非税收入与税收一样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非税收入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本文在分析我国非税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其征收和管理作了简要阐述。
一、非税收入的概念及特征笼统地讲,非税收入就是政府除税收以外的其他所有收入。
具体地讲,非税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企业主管部门(集团)、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委托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以及凭借国有资产(资源)、政府信誉、国家投入而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以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按照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非税收入可分为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和预算外的非税收入。
按照非税收入的来源可分为:(1)行政事业性收费;(2)政府性基金,包括资金、附加、各类专项收费;(3)国家机关按照规定向下级、所属单位集中的收入,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管理机构向所属企业提取的管理费;(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城市基础设施、国有资源的经营、有偿使用、出租、变卖收入;(5)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或国有资产对其他单位投资或参股所得的投资回报或分成收入;(6)国家机关或以国家机关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7)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或代行行政职能收取的行政事业性会费,以及接受的捐赠资金;(8)电台、电视台播出广告取得的广告收入;(9)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收入;(10)罚款和罚没收入;(11)其他应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财政非税收入。
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不规范。
建国初期,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是为数较少的税收附加和零星的收费收入。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2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30.6。
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非税收入在整个政府收入体系中的地位由“拾遗补缺”演变为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与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并驾齐驱的财力资源。
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税收 入是 指除税收 以外 ,由各级政府 、国 家机 关、事业单 位、代行 政府职能的社会 团体及其 他组 织依 法利用政府权力 、 政府 信誉 、国家资源 、国有 资产或提供特定公
一
面临机构不 共 服 务 、 公 共 服 务 取 得 并用 于 满 足 社 会 用 应符合 成本 “ 准 受益—— 补偿”原则 ,对 非税收入稽查工作差距很大 , 公 共 需 要 或 准 公 共 需 要 的 财 政 资 金 , 政 于 补 偿 公 共 服 务 的成 本 可 采 取 征 收 规 费 、 健全 ,人员力 量弱 ,稽查工作制度和办法 是 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政 府参与 执 照费等方 式得 以补 偿 ,而对 资源开 采、 过 于 简 单 和 笼 统 ,监 督 较 疲 软 ,对 违 规 者 这将 影响非税收入 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的一 种形式。 统 土地转让 、特许权使用 及国有资产经营等 查处 不严 等诸多 问题 , 据 计 , 国 非 税 收 入 由 17 年 的 9 0 0 亿 元 征收非税收入 也是对使用公共资产 、资源 改革 的深 入进行。虽然纪检 、审计、财政 我 98 6 .9
维普资讯
非税收入管理的 现状及改进建议
陈国良 福建省药 品检验所 3 0 0 500
地 出租收入 、 经营性国有资产 占用费 等非 税收入视 为单位 自有 资金 ,对政府调 控 、
财政管理非税收入有 抵触情绪。 认为加 强
非税收入管理 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 收入 ,平衡 财政预算 ,在管理上没有从根 本 上触 动 单位 既得 利益 ,思想 认识 的偏 差 ,对非税 收入的管理 带来了负面 影响 ,
【 关键 词 】
非 税 收 入 ;现 状入 的定义和特点
当前我国非税收入存在问题及审计调查对策
当前我国非税收入存在问题及审计调查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制度有效实施,政府收入机制逐步规范。
根据国家有关权威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非税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全国非税收入规模为20200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45.?16?%。
笔者认为,有效规范我国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非税收入的总体概念和管理范围??2004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同时指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笔者研究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非税收入”这个概念,各级政府文件中广泛使用的都是“预算外资金”这一概念。
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逐渐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
目前非税收入的主体还是预算外资金,但有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已经被纳入预算内管理,在现阶段,非税收入的范围要大于预算外资金,在非税收入中预算外资金约占71?%。
因此,从管理角度分析,我国政府非税收入是狭义概念,既不包括政府税收,也不包括政府发行的债务收入。
??从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角度讲,政府非税收入可以分为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非税收入和制度外收入三个部分。
我国非税收入法定原则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非税收入法定原则的现状与问题(一)非税收入的含义。
非税收入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在我国古代,除了正税外,历朝历代均存在大量的杂捐、杂税及各种摊派,赋外之赋、税外之税十分严重,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
历代进行的税费改革大多都从减并、清理收费入手,有的朝代通过规范化的税费改革(比如说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非税收入法定”。
非税收入是个集合性和排他性的概念。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界定,除税收以外其他类别的收入并入非税收入,包括社会缴款、赠与、财产收入、商品和服务销售额以及其他杂项收入。
我国的非税收入概念脱胎于预算外资金,但又有很大的改变。
2004年7月,财政部颁布《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正式确认了对政府收入按照税收和非税收入进行划分的方法。
政府非税收入概念的引进,标志着我国在规范财政收入管理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根据2016年财政部通过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我国的非税收入包括了12大类,分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彩票公益金收入、特许经营收入、中央银行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
(二)非税收入法定情况与税收法定原则的精神一致,非税收入法定原则是指非税收入项目的开征设定、课征要素、管理程序等必须由立法机关通过有关法律、决定或决议等确立。
我国的非税收入包括的项目类别众多,法定情况也各有不同。
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与其他非税收入有明显区别,是基于国家所有者身份获取的收益。
有关法律,比如说《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要求国家可获取国有资产的收益,但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条件、比例、程序、监督等规定不多,应加以完善法律规定。
罚没收入主要依据行政处罚法和刑法来确定,反映在财政领域主要是预算管理问题,应加强有关法律的执行监督和预算管理。
非税收入的现状及审计分析
非税收入的现状及审计分析作者:盖正荣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3期非税收入是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税收入项目的审计工作,对于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廉洁、审计合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财政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
针对我国审计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审计进行有效的整改。
非税收入是指除财政部门应当征收的税收收入和职能部门依法收取的税收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性收入。
非税收入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凭借社会公众权利和国家信誉,在征得社会许可的情况下,以法律法规形式向公众收取的货币资金。
非税收入的管理和审计是非税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税收入达成目标、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保障。
一、非税收入的管理现状(一)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偏高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国家留给地方的税源较为分散,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偏高,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土地出让有偿使用等等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收入来源,税收的自动稳定职能相对弱化。
(二)普遍存在以费代税、以罚代批的问题地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存在水平差异,部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过多,以费代税问题依然严重。
部分部门为提高非税收入,以罚代批,违规审批,造成国家节能减排、生态文明政策难以落实执行,缺乏依法行政意识。
(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服务性项目收费被取消,但是乱作为行为依然存在国家在税制改革中取消了大量应由市场配置的审批,使得本来握有审批权力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失去了执法权力,公开收费项目以更加隐蔽的渠道进行寻租,乱作为、不作为的行为更加难以界定,加大了项目审计检查风险。
(四)在收缴分离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下,仍然存在徇私舞弊的问题非税收入审计中实行收缴分离制度,减少了执法单位收款带来的挪用、截留、贪污的风险,但是也不能完全杜绝徇私舞弊问题的发生,审批单位和执法单位通过各种形式隐匿、截留非税收入、私设小金库等等,给审计监督和检查带来了新的问题。
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总结汇报
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总结汇报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以税收以外的形式收取的各类资金。
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税收入的管理情况对于财政体制的健康运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非税收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非税收入的种类非税收入包括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经济特许权使用收入、拆借资金的利息收入、以及政府资产经营等。
这些收入来源多样、类型繁多,确保了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二、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总体概况1. 政策规定健全:针对非税收入管理,我国一直积极探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税收入法》明确了非税收入的范围、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为非税收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机构设置与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同时,也加大了对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3. 收入监督机制加强:在非税收入管理中,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包括预决算监督、事后审计、财务监督等。
通过监督机制的运行,实现了对非税收入的全方位监管,确保了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收入使用规定明确: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使用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不同的收入类别有不同的用途,政府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
这样可以确保非税收入的收取和使用是合法合规的。
三、非税收入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地方监督不到位,对于非税收入的使用情况不能有效监管。
建议加强监督力度,确保监管的全覆盖和有效性。
2. 使用效益待提高: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使用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的地方在使用非税收入时存在重复、浪费、低效等情况。
建议加强对非税收入使用的研究和规划,优化使用结构,提高使用效益。
3. 信息公开需加强:对于非税收入情况的信息公开度还有待提高。
非税收入改革困境与突破
非税收入改革困境与突破非税收入是指国家除税收外的财政收入,包括政府特许权收入、承包收入、利润及分成、资本金收入、上缴利息、政府非资本收入等。
在中国的财政体制中,非税收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非税收入是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非税收入改革正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进一步突破。
非税收入改革现状在我国,非税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总额超过11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30%。
非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收入、利润及分成、财产收入等。
然而,非税收入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非税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安全。
其次,由于非税收入存在缺乏透明、监管不严等问题,容易产生腐败和权力滥用等现象。
再次,非税收入往往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无法为地方政府提供可持续的财政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对非税收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例如,通过完善收费制度、提高监管水平和加强公开透明,试图增加非税收入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
然而,这些改革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非税收入改革仍然面临诸多困境。
非税收入改革困境分析1.不确定性增加:非税收入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政府特许权收入和承包收入的波动性以及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等因素。
这使得地方政府无法准确预测和规划非税收入的使用,加大了财政风险。
2.监管不严:非税收入的管理监管相较于税收收入更为薄弱。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现象的发生。
3.透明度不足:非税收入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缺乏透明度,公众难以了解和监督。
这为腐败和权力滥用等问题提供了土壤,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4.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非税收入往往是短期行为的结果,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
这使得地方政府难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财政压力。
非税收入改革的突破方向为了有效解决非税收入改革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加强监管和透明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非税收入之国内现状与国外经验借鉴
非税收入之国内现状与国外经验借鉴摘要:非税收入作为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究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非税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再结合当前国内非税收入现状以及国外非税收入管理经验,为非税收入的进一步研究提高思路向导。
关键词:非税收入;国内现状;国外经验一、引言根据2004年7月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其具体的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非税收入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再结合当前我国非税收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的管理经验,为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献计献策。
二、理论分析从根源来看,非税收入的产生是由于存在市场缺陷。
非税收入就是政府为了减少社会福利损失以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而干预宏观经济的途径之一,它在弥补市场缺陷的同时,参与政府职能地有效实施,满足人们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具体而言,非税收入弥补市场缺陷的机制有如下三点:第一,非税收入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有力资金保障;第二,非税收入能够矫正外部性效应,政府通过收费等形式的非税收入手段来矫正外部效应,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达成一致,进而提高总体社会福利水平,如对污染单位征收排污费,可以有效抑制企业”重经济轻环境”的行为;第三,非税收入是管制自然垄断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则可以利用其职权进行公共定价来管制自然垄断行业,抑制高价,提高产品供给量,而合理的公共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政府收费,也就是一种非税收入形式。
非税收入体制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非税收入体制发展现状分析论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逐年增加。
除了税收收入外,非税收入也成为了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非税收入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有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也能更好地支持国家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
本篇论文主要从非税收入体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非税收入体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非税收入体制的现状在我国,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和经营收入两大类。
其中,专项收入主要是政府的行政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等;经营收入则是指政府掌控的市场经济中的收益,如利息、股息等。
在这两大类收入中,行政收费是非税收入总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一项。
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收费收入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政府对行政收费的监管不足,导致行政收费的收取多少、用途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也影响了政府形象。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行政收费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谨可行的管理规定,以提高行政收费管理和使用效率。
另外,在非税收入的收取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实施的惠民政策,确保这些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同时,政府还应当通过优化非税收入的使用结构,培育非税收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
二、非税收入体制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进程,非税收入体制发展趋势表现为数字化管理与多元化收入结构。
数字化管理趋势主要指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便捷、高效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系,加强对行政收费的管理和监督。
随着5G、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及,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建设数字化征收系统、电子发票等手段,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
多元化收入结构趋势则是指加强非税收入的多元化发展。
政府应该在加大行政收费的监管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经营收入渠道,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等智力密集型领域寻找收益来源。
浅谈目前非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目前非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元化,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非税管理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稳定性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目前我国非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本文将浅谈目前非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非税收入计划与执行不匹配在目前的非税管理中,收入计划与执行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一方面,非税收入计划往往设置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执行水平不符。
另一方面,非税收入执行情况中存在一些隐性的收入,这些收入没有纳入计划管理范围。
这种不匹配导致了财政预算的缺口,影响了财政稳定性。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非税收入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制定非税收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来源的可行性和风险因素等,确保计划与实际执行相匹配。
2.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所有非税收入都能够纳入计划管理范围,防止收入盲区的出现。
问题二:非税收入征管难度大非税收入的征管难度大是当前非税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给非税收入征管带来了诸多挑战。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存在着一些转移支付、违规转让等现象,导致一部分非税收入无法征收到位。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非税收入征管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增加非税收入征管的力度和力量。
加强执法力量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加强执法力量的协调配合,提高非税收入的征管效果。
问题三:非税收入使用效率低目前非税收入使用效率低也是当前非税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无效浪费和资源浪费。
同时,一些非税收入未能及时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建设,使得非税收入的实际效用降低。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国库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国库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作者:吴琼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23期摘要:非税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方式、逐步实现直缴入库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但当前非税收缴管理中仍存在管理法律依据不足、直缴入库难以推进、国库监督职能弱化,财政非税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建议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持续清理非税收入专户、加强人行国库监管力度、加快非税收入信息共享。
关键词:非税收入直缴入库财政专户国库监督非税收入指除政府税收收入及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步入攻坚期,但非税收入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征缴流程不通畅、资金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成为阻碍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环节。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确保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
一、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现状當前,非税收入存在直缴入库、汇缴专户缴库、财政专户缴库等多种缴入人民银行国库的方式(见图1),除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个别项目随税收由税务部门征收后直接缴入国库外,其他非税收入一般先归集至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的非税收入汇缴专户或财政专户,再定期或不定期上缴国库。
涉及专户的收缴方式使收缴环节增多、入库速度减慢,甚至引起非税收入长期大量滞留专户,资金收支效率较低。
鉴于专户收缴方式的诸多弊端,各地人民银行国库积极探索非税收入脱离财政专户、直接缴入国库的可行路径。
上海、天津、吉林、江苏、福建等地国库积极与当地财政部门沟通协作,积极推行非税收入电子缴款,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流程,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创造条件实现应上缴国库的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入国库,提高了非税收入缴库的效率。
二、非税收缴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非税收入收缴相关制度不健全,改革与管理的法律依据不足目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主要依据为《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财库〔2002〕37号),《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财税〔2016〕33号)。
政府非税收入法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研究
非税收入法定原则:国际经验借鉴及政策完善研究摘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仅要求税收法定,同时要求政府全部收入法定。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政府收入法定的薄弱环节,亟需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法定原则的落实。
本文首先从非税收入的经济学基础及法理基础入手,阐述非税收入法定的重要意义。
然后,重点分析我国非税收入法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发达国家非税收入法定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非税收入法定提出科学建议。
关键词:非税收入;法定原则;受益者负担理论;国际借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保证财政可持续发展。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利益主体行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问题依然严重,非税收入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依然突出。
上述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非税收入未能法定化,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因此,实现非税收入法定至关重要。
非税收入法定既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所在,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非税收入概念界定及特征(一)非税收入概念界定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是在预算外资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财政部2016年印发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对非税收入的概念进行了权威性的界定。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1]。
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彩票公益金收入、特许经营收入、中央银行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其他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不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指计入缴存人个人账户部分)。
中国非税收入的管理与发展
中国非税收入的管理与发展第一章导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税收入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非税收入管理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非税收入的管理与发展问题,分析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改进方案。
第二章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种类非税收入是指在国家税收外,从各种非税收入渠道收入的财政性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税收入管理法》的规定,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罚款、赔偿金、捐赠款、拍卖收入等多种收入渠道。
第三章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3.1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税收入所涉及的部门众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不同部门重叠收费的情况。
同时,非税收入的收费标准和标准制定过程也不完善。
3.2 收费程序不够规范在非税收入的收费程序中,存在着一些收费不规范的问题,如未按规定进行公示、出具不规范的收费凭证等情况。
3.3 监管不到位在非税收入的管理过程中,监管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手段,使得一些管理失范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第四章非税收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4.1 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税收入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新能源、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都有望成为非税收入的新增长点。
4.2 挑战在发展非税收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其中,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管问题是发展非税收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五章改进非税收入管理和发展的建议5.1 健全管理体制应当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收费工作有序进行。
5.2 推动收费标准制定透明化确保收费制度合法、透明、规范、统一,应当成立收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机构。
5.3 加强监管机制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
对于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第六章结论非税收入的管理和发展是国家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的非税收入管理和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非税收入年度情况总结
非税收入年度情况总结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非税收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非税收入指的是由政府以非税形式取得的收入,如政府购买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非税收入取得了哪些成绩,又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对此进行总结。
一、非税收入的总体情况2020年,我国的非税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年非税收入总额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0.3%。
其中,中央政府非税收入4.2万亿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4.7万亿元。
从各省份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位列非税收入前几位。
二、非税收入增长的原因1.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的推行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的推行,一些社会公益事业逐渐向政府外包和委托管理,为政府带来了一定的非税收入。
2.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提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来增加收入,例如停车费、交通罚款等。
3.国有资产收益的增加在不断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收益逐年上升,成为一定财政收入来源。
三、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1.非税收入结构仍不合理非税收入结构中,政府购买服务收入增速较快,但金融收入和非税财政性收入增速有所下降,这表明非税收入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
2.部分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乱收费在一些场合下,某些政府部门会通过不合理的罚款、罚款过多进行收费,造成一定的社会不公等问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些政府机构还会违法违规提高政府收费标准和列支范围。
3.政府收费的透明度仍待提高在一些场合下,政府收费并非完全透明,有些收费项目的个别资费标准不公平,可能还有曲线收费、改名换姓等行为。
四、对策措施1.加强政府收费标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府收费标准的审查和规范化管理,避免收费标准互不相同、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政府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全面透明,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2.推进政府采购和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政府采购应更注重质量、价格和服务性对比,增强采购监管,确保政府采购质量符合标准和合理性等要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评论 2009年第 3期
ECONOM IC REV IEW的中国
非税收入的现状与评价
王 乔 席卫群*
摘要: 非税收入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必要和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是税收收入的有 益补充。大量数据表明, 由于中国财税体制尚未理清, 因此中国非税收入在规模、结构、构 成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与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非税收入规模要大得多, 政府非税收入增长 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刚性特点; 中央非税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尽管不高, 但地方政府 非税收入占同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很高; 在中央和地方非税收入构成中,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基金又是主体。
¹ 目前国际上对非税收入的定 义与中国略有差异。世界银行认为, 经常性非税收入是政府为公 共目的而取得的无须偿还 的收入, 如罚款、管理费、政府财产经营收入等, 以及政府以外的单位自愿和无偿 地向政府 支付的款项 等。经常性非 税收入不 包括政府间拨款、借款、前期贷款收回以 及固定资产、股票、土地、无形资产的 售卖变现 收入, 也不包括来 自非政府部 门的以资 本形成为目的的赠与 收入。经 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 ( OECD )界定 税收和 非税收 入以具 有对应 的报偿性 作为标 准。根据 OECD 对税与费的分类, 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所征收的公共收入可 以认定是税 收: ( 1) 政府 征收的 收入大 大超过其 提供该 类产品 或服务的成本; ( 2)费用的缴纳者并非是直接受益者; ( 3)政府并不 根据所征收 的收入份 额提供给费 用缴纳者 任何特殊 服务; ( 4)即使只有付费人 受益, 但每个付费人并非必须按其所付的份额得到相 应比例的收益。
48
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比值由 1978年的 1. 85︰1下降到 2006年的 0. 30︰1, 但非税收入 仍然是重要的政府收入之一。中国政府收入状况通过表 1可略见一斑。
表1
中国政府收入情况表
年份
预算内财政收入 预算外资金 财政性资金
(亿元 )
( 亿元 )
(亿元 )
税收收入 (亿元 )
5 384. 66 5 646. 19 6 264. 74 6 929. 97
0. 35︰1 0. 32︰1 0. 31︰1 0. 29︰1
47
现其职能的最重要手段, 实现了政府 - 市场体系框架中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 由于市场失灵, 政府介入或 干预存在着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政府干预也存在失灵或缺陷, 财政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 可能产生正效 应, 也可能产生负效应, 需要财政与市场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 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核心环节, 不是在政府或市场的经济职能之外寻找新的财政职能, 而是如何界定各自的最适当领域和最佳的结合方式, 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结合。为了实现该目的, 政府往往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方式来进行调节, 而公共物 品的提供需要筹措资金。从公共物品消费特征的角度, 可以把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准公 共物品分为 Ñ、Ò、Ó三类, 不同形式的公共物品价格形成机理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筹资方式。
¹ 由于中国政府收入 体系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特点, 中国政府收 入和财政收 入等概念 与国际通行 的相关概 念有一定 区别。 按照市场经济预算完 整性原则, 凡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活动都应纳入财 政预算, 不允许在 国家预算规 定之外还有 任何以政 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 活动。在 这一原则下, 一国财政 收入即 为政府收 入。但中 国现实 所用的 财政收 入概念只 是国际 上使用 政府收入概念的一部 分, 即中国的财政收入事实上只包 括了中 国预算 内政府 收入, 而预算 外、制度外 收入并没 有纳入 预算管 理, 其中预算外非税收入没有纳入政府财政收入的统计 中, 制度外 非税收入 也没有 在政府 官方统 计中反 映, 这 样中国 财政收 入的口径小于国际上 通常意义上的财政收入。
1. 85︰1 0. 73︰1 1. 00︰1
199 3 199 5 199 6 199 7
4 348. 95 6 242. 20 7 407. 99 8 651. 14
1 432. 54 2 406. 50 3 893. 34 2 826. 00
5 781. 49 8 648. 70 11 301. 33 11 477. 14
非税收入 ( 亿元 )
非税收入︰税收收入
197 8 198 5 199 0
1 132. 26 2 004. 82 2 937. 10
347. 11 1 530. 03 2 708. 64
1 479. 37 3 534. 85 5 645. 74
519. 28 2 040. 79 2 821. 86
960. 09 1 494. 06 2 823. 88
纯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 如国防、治安、基 本产权制度和经济稳定等。其价格形成主要在公共产权市场交易阶段, 通过公共选择确立的税制及其相关 的税收政策形成其公共价格, 个人纳税的多少成为其私人价格。纯公共物品是民众 / 免费 0使用的物品, 没 有自由市场直接实现的市场价格, 只有补偿性的组织价格, 补偿的路径是从税收收入总体补偿到公共财政支 出的具体补偿, 即从总体公共价格 ( 对所有的纯公共物品而言 ) 到具体公共价格 ( 对具体 的纯公共物品而 言 ) 。因此, 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直接构成公共物品的价格。纯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的特定机理, 决定了其 筹资方式是采取税收形式。
º 中国政府非税收入体系主要 包括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非税收入和体制外非税收 入。预算 内非税收入包括部分行政 事业性经常性收入, 国有资产出租、出让获得的资本性收入。预算外非税收入主 要来源于行 政事业性收 费、税 收附加、专用资 金和专项收入。体制外非税收 入是指游离于财政预算内、外管理的政府非税 收入, 往往没有 严格按照法 定程序经政 府或有关 部门的正式批准, 而由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取得的 收入。为了 尽可能保留 数据的可靠 性, 文 中所指的 非税收入都不包括制 度外非税收入。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征收使用费、规费、惩罚性收费以及接收捐款等非税收入形式, 是政府提 供公共物品的必要和重要的资金来源, 是税收收入的有益补充, 它们共同构成了政府收入。
二、中国非税收入现状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完善, 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 中国政府收入¹ 管理日趋规范, 税收收入º 在政府收入
随着中国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政府收入也在逐步规范。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在事权、财权方面的分权设 计, 中国各级政府收入来源实际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 事实上构成了一个与税收收入体系相对应的 非税收入体系。与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的非税收入在规模、结构、构成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非税收入征收的理论依据 ) ) ) 公共物品筹资的需要
3 082. 29 3 385. 17 3 826. 43
12 958. 24 14 829. 25 17 221. 66
9 262. 80 10 682. 58 12 581. 51
3 695. 44 4 146. 67 4 640. 15
0. 40︰1 0. 39︰1 0. 36︰1
200 1 200 2 200 3 200 4
准公共物品 I是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如水、电、煤气等自然垄断产品, 以及俱乐部物品 如学校、医院等。它是可由市场竞争经营的公私准公共物品, 其价格形成由市场经营价格 (私人价格 ) 与政 府补偿和规制价格 (公共价格 )合成。公共性越大, 越需要政府提供财政补偿和规制服务, 价格形成越表现 为公共价格。反之, 公共性越小, 价格形成越表现为市场经营价格。因此, 为了提高公私混合的效率, 一个基 本原则是公共部分的成本由公共组织承担, 私人部分的成本由私人自己承担。属于俱乐部物品的准公共物 品 I的筹资方式主要是收费 (即规费 ) 。由于管理性、补偿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 我国这类收费主要为行政性 收费和事业性收费。对于属于自然垄断的准公共物品 I, 主要通过使用费来筹资。
关键词: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政府收入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政府主要以税收手段筹集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 职能所需要的资金,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辅助资金来源, 是税收收入的有益补充。当前世界上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政府非税收入, 并且这部分收入都是本国财政收入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中国的改革演进过程中, 非税收入曾长期用 / 预算外资金 0代替, 直到 2004年财政部 5关于加强政府 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6( 财综 [ 2004] 53号 )对非税收入进行了统一界定: /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 由 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 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等而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 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0¹ 政府非税收入包括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 入、以政府名义接收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16 384. 04 18 903. 64 21 715. 25 26 39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