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道路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二○一八年十一月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1.1 概述 (1)1.1.1 任务依据 (1)1.1.2 设计标准 (1)1.1.3 工程概况 (1)1.1.4 项目研究过程 (2)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1.2 功能定位 (2)1.2.1 规划情况 (2)1.2.2 交通量预测 (2)1.2.3 工程建设意义 (2)1.3 建设条件 (3)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3.2 工程地质条件 (5)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1.3.9 其他 (7)1.4 工程设计 (7)1.4.1 设计原则 (7)1.4.2 设计依据 (8)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1.4.5 横断面设计 (10)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1.4.9 排水工程 (14)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2 工程概算 (21)2.1 工程概况 (21)2.2 编制依据 (21)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2.2.2 定额及取费依据: (21)2.2.3 价格依据: (22)2.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依据: (22)2.2.5 其他 (22)2.3 概算投资 (22)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23)3.1 道路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2 污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3 雨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路工程改造建设方案模板

道路工程改造建设方案模板

道路工程改造建设方案模板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已经面临着拥堵、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提升。

本文就某市XX区域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道路工程改造建设方案,以期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二、现状分析1.道路交通状况该区域道路交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部分主干道拥堵严重,通行能力不足;道路安全隐患较多,存在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城市公交线路分布不够合理,导致乘坐公交车的出行效率低下。

总体来看,道路交通工程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

2.环境影响道路交通拥堵导致排放尾气增多,加剧了空气污染;车辆噪音也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道路改造建设需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

3.城市规划根据城市规划,该区域未来将有更多的居民、行车和商业活动出现,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以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

三、改造建设方案1.道路扩建针对拥堵严重的主干道,可考虑进行道路扩建工程。

通过扩宽车道、增加交叉口通行能力、完善交通信号系统等措施,以提高通行效率。

2.道路改造对于安全隐患较多的道路,可进行道路改造工程。

例如,在交叉口增设交通标志、提供行人过街设施;施工合适的交通标线、减速带等,以增强交通安全性。

3.公交线路优化通过对公交线路的重新规划和优化,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调整公交站点等措施,提高乘坐公交车的出行效率。

同时,建设快速公交系统,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4.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握交通流量、拥堵情况等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路网调度和规划。

5.环境保护在道路改造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采取绿化种植、污水治理、噪音隔离等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环境友好程度。

四、实施计划1.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改造建设规划,其中包括道路扩建、改造路段、公交线路优化等具体内容,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做好长期规划。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为配合清远华侨工业园建设得要求,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得实际情况,设计从适度超前角度出发,对鱼湾平面交叉扩建改造,其路基布置详见“平面交叉布置图”。

2、路拱横坡行车道及辅道采用1、5%得路拱横坡,人行道2%得反向横坡。

3、超高方式本路段为平面交叉改造,不设超高路段。

4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绿化带两侧处得路面标高。

5、用地范围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及涵洞边线外3m以内得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6、路基设计要求⑴、根据调查,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

本地区得土质条件好,一般可直接采用亚粘土及风化土作路床填料。

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

本项目对路基压实度在施工期间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均应符合表3-1得要求。

填料粒径、强度及路基压实标准表3-1⑵、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得粘性土,用作上路床、下路床及上、下路堤得填料时,应采用各种措施使其压实度达到表3-1中得规定。

⑶、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得土,以及含水量高得土,不得直接用为保证路基得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 ,路基施工完成后再作路基填料。

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翻晒、掺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路床与路堤填料。

⑷新旧路基衔接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设置台阶,以加强新旧路基得连接。

7、路床顶面验收标准⑴、基本要求1)、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与设计得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2)、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3)、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边坡冲刷,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⑵、外观鉴定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2)、路基边坡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二、路基、路面排水本线路得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排水系统得原则进行设计。

设计时,根据当地得气候、降雨特点,结合原有水系,采用路堑两侧设边沟(盖板边沟)或路堤两侧排水沟与涵洞构成排水系统。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之⼀,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库⾄屯⾥路相交⼝,总⾥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厚度为20cm,⽆路⾯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等,现状如下:露⾻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结构为:20cm⽔泥混凝⼟⾯层+16cm 5%⽔泥稳定碎⽯基层+16cm 5%⽔泥稳定⼟底基层,增加排⽔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宽6.5m,将旧⽔泥路⾯⾯层挖除,再新建路⾯结构,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可⾏性研究报告》;2、建设⽅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员进⾏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侧重于沿线填⼟调查;料场⽅⾯,积极与保定市徐⽔区交通局以及地⽅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调查范围,满⾜道路施⼯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政府进⾏协调,并与环保、⼟地、⽔务等部门先⾏进⾏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程施⼯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建筑电⽓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一、概况12345678工程位于12县内县境内,本项目是12345生产、生活以及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道路,也是沿线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二、任务依据1、《12345678工程》合同书。

三、测设主要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66、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7、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77省地方行业标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JTD/T B01-2009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11、其他相关规范、手册;四、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农村公路基本级;2、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5米;4、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0米;5、最大纵坡:12%;6、最小坡长:60米;7、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8、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15;10、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五、测设经过根据《12345678工程》对该路的勘测设计深度和工期要求,以及在听取业主方对全线路况介绍和设计方对全线实地考察基础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4年1月上旬正式开始外业勘测。

在12县交通运输局和其他各有关部门、沿线居(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半个月的外业测量完成外业资料收集,进而转入内业设计,于2014年1月中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六、路线走向及工程概况12345678工程,路线总长2226.52公里,起点位于123456公路捌邓岔路口处,止于123456村K2+046.93。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

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书

成都市三环路东段道路绿化改造设计说明一、概况(一)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主要对三环路东一段(成绵立交至龙潭立交)、东四段(来龙桥至成渝立交)、东五段(成渝立交至航天立交)、南一段(航天立交至娇子立交)的8m中央绿化带和两侧4.5m主辅分隔绿化带进行改造,全长约9.6公里,改造总面积144015平方米。

(二) 地理、气候1、地理概况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

其中,平原面积和周边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本次设计范围地处成都市区的东端浅丘缓坡地带,周边起伏连绵,自然天成。

道路随地形起伏蜿蜒前行,由于周边植物生态保存完好,使得道路融入自然当中,为该绿化设计做了好的铺垫。

2、气候概况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

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故三环路适生植物多种多样,为植物景观打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 人文历史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表达着游人对成都越思越深的情感。

五千年来辛勤耕耘出的“蜀文化”同样渗透在本次改造范围内,三环路成绵立交至娇子立交位于位于城市东端,东门古称“清晖门”,古蜀人自古信仰青、黄、赤、白、黑五帝,东方为青帝,主万物发生,若春风细雨,故命名为清晖,其色尚青。

所以把三环路东段命名为“清晖长廊”。

就周边环境而言,北湖公园和成都熊猫基地紧连成绵立交,三圣乡花卉基地在航天立交至娇子立交一旁,使整条走廊拥有成都市主城区最大、最美的人工生态湖泊和国内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主要基地之一,以及享有"花乡"之美誉的花卉基地,即满足城市生态要求,又不失经济活力。

道路改造工程专项方案

道路改造工程专项方案

道路改造工程专项方案一、前言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车辆增加等原因,一些道路已经出现拥堵、路面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造。

本文结合某城市实际情况,拟定了一份道路改造工程专项方案,旨在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能力,改善道路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

二、改造目标1.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解决现有道路拥堵问题,缓解交通压力,保障市民出行。

2. 改善道路环境。

美化道路景观,提升市容市貌,增强城市品位。

3. 提高交通安全。

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4. 提高交通效率。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流畅度,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三、改造内容1. 车道拓宽。

对部分狭窄的道路,拓宽车道,增加通行能力。

2. 路面修复。

对现有路面进行修复,消除破损,保障行车平稳。

3. 新建交通设施。

在繁忙路段增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提高行人通行效率。

4. 路灯照明改造。

在道路两侧增设路灯,提升夜间照明效果,增强交通安全。

5. 交通标线更新。

对现有交通标线进行更新,提高交通组织效率。

6. 公交站点优化。

对现有公交站点进行优化布局,提高公交线路覆盖率。

7. 绿化景观提升。

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带,美化道路环境,净化空气。

8. 智能交通系统。

在重要路段引入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四、改造方案实施步骤1. 规划设计阶段。

依据城市整体交通规划,结合各项改造内容,制定道路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2. 立项审批阶段。

提交道路改造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相关审批手续,取得立项批复。

3. 施工准备阶段。

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和人员。

4. 施工实施阶段。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有序进行道路改造工程施工。

5. 完工验收阶段。

对改造工程进行全面验收,确保改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6. 投入使用阶段。

完成改造工程的全部工作,正式启用新的道路交通设施。

五、改造效果评估1. 交通通行情况。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一、背景介绍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居民的出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道路安全性和舒适性,道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道路设计提供详细而全面的说明。

二、设计目标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流量的承载能力,并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2. 提升交通安全性:设计道路时需充分考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确定合理的交通流线和交通标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提供良好行车体验:设计道路时要注重道路质量,确保道路平整、没有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减少车辆的颠簸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4. 保护环境:设计道路时要注意保护周边自然环境,采取措施减少噪声与污染,确保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共生。

三、设计要求1. 道路布局:设计应根据周边建筑、道路网络和交通需求确定合理的道路布局。

确保各个交叉口的设计符合通行规则,避免交通堵塞,提高通行效率。

2. 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要求,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宽度,确保车辆的舒适行驶,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3. 车行道与人行道划分: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和交通需求,合理划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通行。

4. 路侧停车位设置:根据周边建筑和居民的停车需求,合理设置路侧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确保停车场所的充足性和通行便利性。

5. 公共交通设施:根据地区公共交通状况,合理设置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私家车出行。

6.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交通规则,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通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7. 道路照明:确保道路照明设施的合理设置,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设计流程1. 背景调研:了解道路设计的背景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

2. 需求分析:根据背景调研结果,确定道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道路改造工程方案

道路改造工程方案

道路改造工程方案1. 引言道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于城市的开展和居民的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压力日渐加大,道路设施老化、根底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平安,进行道路改造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道路改造工程方案展开讨论,包括道路改造的目的、实施方式以及预计效果等方面,旨在为道路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道路改造的目的道路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面临的交通问题,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平安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缓解交通拥堵:通过改善道路设施,优化道路网络布局,减少交通瓶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从而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提升交通平安:修复破损的道路,增设交通信号灯、标志和路牌等,提高道路交通平安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改善道路环境:美化道路景观,增设绿化带和人行道,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观度和居民的出行体验。

•促进经济开展: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优化运输流通,提高物流效率,为经济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3. 道路改造的实施方式道路改造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道路设施维修与升级通过对已有道路设施进行维修与升级,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通行条件。

具体包括:•路面修复:对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填补坑洞,平整路面,提高行车的平稳性。

•车道标线和交通信号灯修复:更新损坏的车道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确保交通秩序良好。

•管道维修:修复损坏的道路下方管道,确保道路的排水功能正常。

3.2 道路扩建与改造通过对瓶颈路段进行扩建和对交叉口进行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平安。

具体包括:•道路拓宽:对容量短缺的道路进行拓宽,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升级交叉口:对拥堵的交叉口进行改造,增设人行斑马线、红绿灯和行人过街天桥等,提高交通平安性。

•构建快速通道: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设置单独的快速通道,用于疏散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之一,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水库至屯里路相交口,总里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非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为20cm,无路面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面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骨等,现状如下:露骨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16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面宽6.5m,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工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方面,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方面,侧重于沿线填土调查;料场方面,积极与保定市徐水区交通局以及地方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满足道路施工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与环保、土地、水务等部门先行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目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说明书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说明书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2测设经过我院接到项目任务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项目勘察设计领导小组,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进行直接领导和现场指导,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以下是测设主要过程:2022年I月20日,地形图测绘人员进场开始1:1000地形图测量;地质调绘人员进场开始进行全线地质调绘工作。

2022年I月24日,设计人员进场,在梅练路、煤厂路及通户公路沿线踏勘,以问询的方式了解项目沿线基本情况,以求掌握本项目的设计需求;2022年1月27日,项目组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对路线方案进行了优化,并下发给各专业;2022年2月7〜8日,基于优化整理后的路线方案,展开了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叉、经济调查、交通工程、环保景观等各专业的现场调查、测量及资料收集工作;2022年2月9日,测量专业提供初步成果;2022年2月11日,各专业进行了补充调查,并明确全线总体设计方案;测量专业提供正式的测绘成果;2022年2月12日,转入内业;2022年2月下旬,完成施工图设计并报业主。

在整个测设过程中,项目组按照我院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作业文件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勘察过程中严格执行了我院质量体系文件和总体组编制的《总体设计原则》;测量前后对测量仪器进行了校准,确保了设备的正常工作,设计工作及时履行一校三审;对外接口及各专业组之间均认真填写了互提资料单。

2技术标准1概述1.1任务依据1)《含谷和金凤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成交通知书》;2)《含谷和金凤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合同书》;3)《含谷和金凤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受》;4)高新区建设事务中心、地方政府对方案的意见;5)我院提供的勘察、测量资料:6)沿线老路路基、路面、桥涵调查资符等。

道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道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道路及交通施工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设计项目为XX市XXXX道路改造工程。

现状XXXX路为12~14m宽水泥混凝土道路,两侧各有5~9m宽人行道。

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好坏不均匀。

道路两侧为建筑工地、商业街道、学校、机关单位、居民楼、医院。

道路起点与XX市主干路民主南路相交,终点至在建1#大桥及大潭映像小区。

XXXX路为XX市的城市次干路,它的建设为解决XXXX路线区域内部及连接1#等地方交通提供便利。

本项目的改(扩)建,能减少人民路的交通压力,与1#大桥的配套建设,构成新的一条通往1#居民区的交通要到。

二、设计工作范围及任务本项目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道路路基路面、交通及沿线安全设施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等。

施工图设计在方案阶段设计已确定的线路走向、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重大设计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并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统计主要工程数量等。

本项目改造要求:路面沥青化、市政管线下地。

三、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一)、设计标准XXXX路为改造工程,执行城市次干路标准,采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计算行车速度:30km/h2、停车视距:30m3、平曲线最小半径:R=45m4、竖曲线最小半径:凹R=1400 m,凸R=1500 m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6、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8、标准路基宽度:道路红线宽度18.0~33.5 m,双向两车道9、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二)、采用相关的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四、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XXXX路为改造工程,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新建沥青混凝土,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混凝土(白加黑)。

西安市东关南街整治改造规划设计说明书

西安市东关南街整治改造规划设计说明书

陕西省西安市东关南街整治改造规划设计一、区位东关南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碑林区,南起咸宁西路,北至东关正街,其西边为环城东路。

明代是东关的主要街道之一,清代称为南大街,是传统的中药材集散地。

解放后改称东关南街,1966年改为挺进街,1972年恢复市药材仓库和批发部等,2005年重新拓宽改造,是东关商业集中的街道。

整条街道以商业餐饮服务业为主,周边与兴庆公园、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门、西安事变纪念馆相邻,是一处沉淀了上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宝地。

二、现状概况(一)土地利用街道两侧用地结构不合理,布局凌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街道两侧大多为居住用地,有兴庆熙园、佳铭、卧龙巷、古迹岭等多个住宅小区,沿街多为商业和办公建筑,其商业服务基本满足;街道两侧没有开放性空间,缺乏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没有集中地街头绿地,绿化面积少且单一,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没有足够的停车用地,致使车辆在车道旁和人行道上停泊,给交通带来很大不便.(二)道路交通东关南街是连接咸宁西路和东关正街的主要干道,整条街道全长912。

1米,两侧大多数为居住用地,沿街多位商业用地。

经2006年改造后,道路采用沥青路面,其断面车行道为1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

5米,宽度不统一,有多种形式。

车流量不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停车位,致使车辆停泊在车道旁,且整条街面丁字路口多,有多处机动车出入口,故导致交通不畅。

人行道本不宽敞,且多处被道旁商业小吃店所占用,导致市民行走多有不便。

小巷道路狭窄,路面坑洼不平,铺装年久已损。

公交车少,市民出行多有不便.(三)建筑质量东关南街两侧建筑大多质量较好,沿街多为商住混合体,有一小部分建筑,质量较差,需改造。

周边居住小区大多为新建高层住宅,质量好,立面形式也较为丰富.街巷内多为底层破旧建筑,历时已久,大多需拆除重建,部分需整治改造.经现状调查统计:质量好予以保留的建筑占总建筑70%,质量一般需进行整治改造的占25%,质量差,需拆除重建的占5%。

道路工程方案书

道路工程方案书

道路工程方案书项目名称:XX市XX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背景XX市XX路是一条连接城区与郊区的主要道路,也是连接周边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重要通道。

由于近年来城市交通流量不断增加,原有的XX路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交通拥堵严重,安全隐患较大,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XX市决定对XX路进行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目标本次道路改造工程的目标是提高XX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改善通勤环境,促进周边商业和社区的发展。

项目范围本次道路改造工程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 XX路路面改造:对XX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和修复,消除路面裂缝和凹凸不平,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2. 交通信号灯优化:对XX路的交通信号灯进行调整优化,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拥堵。

3. 路边停车位增加:在XX路的适当位置增加路边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

4. 绿化景观提升:在XX路两侧进行植被绿化,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5. 管线维护改造:对XX路的下水道、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管线进行维护和改造,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项目方案1. XX路路面改造:新铺设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对路面进行附加层处理,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路面的坡度和水平度必须符合市政道路标准,确保行车安全。

2. 交通信号灯优化:对XX路的交通信号灯进行重新调整,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通行速度设置合理的信号灯时序,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3. 路边停车位增加:在XX路周边的商业区和社区适当位置进行路边停车位的增加,设置合理停车标识,确保停车位的使用秩序。

4. 绿化景观提升:在XX路的两侧进行植被绿化,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景观。

5. 管线维护改造:对XX路的下水道、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管线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漏损和破损,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工程进度计划1. XX路路面改造:计划在6月初开始,预计耗时2个月完成。

2. 交通信号灯优化:计划在6月中旬开始,预计耗时3周完成。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概述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1、控制测量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

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

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路基、路面宽度: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设计荷载:公路-II级;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

乡村改造路面工程方案

乡村改造路面工程方案

乡村改造路面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道路的建设和改造成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道路的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交通条件,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还可以促进村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因此,本方案旨在对某县乡村道路进行改造,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行车舒适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所在地为某县乡村地区,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0万人。

乡村道路总长度约为200公里,主要为村村通村道路和通村到镇道路。

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长期使用和天气因素,部分路段面临破损、龟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行车舒适度。

三、项目目标1. 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提高道路的行车舒适度,改善居民出行条件;3. 促进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4. 保护环境,提升农村道路的整体形象。

四、工程内容1. 道路改造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重新铺设,采用高强度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行车舒适度。

同时,对路面进行平整和修补,消除龟裂和坑洼,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平整度。

2. 边坡治理对道路两侧的边坡进行加固和治理,防止边坡滑坡和塌方,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用植被覆盖或绿化等方法,改善路旁生态环境。

3. 排水系统改造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确保道路在雨季不易积水,减少车辆行驶的阻力和对路面的损坏。

4. 安全设施建设在道路两侧设置标志牌、路灯、护栏等安全设施,增强道路的安全性。

五、工程规划1. 工程时间本项目计划在2022年开始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道路改造工程,计划在2022年完成;第二阶段为边坡治理、排水系统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工程,计划在2023年完成。

2. 施工队伍招募有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 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村集体资金和农户自筹。

市政工程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市政工程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书1.概述1.1.工程概述本次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圩镇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项目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呈南北走向,本次改造北起本项目与忠和大道交叉口处,南至忠信镇高速连接线交叉口处,设计总长约3.95km;道路控制红线为23m,现状主车行道宽度为15m,两侧主要为居民住房,路面情况良好,主车道为新建沥青路面;人行道、排水、交通、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未完善。

1.2.任务依据1)忠信镇政府控制性详细规划2)国家及住建部和交通运输部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3)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及测量资料1.3.设计标准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技术标准表1.4.工程概况1.4.1.项目概况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主车行道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整体情况良好,为近年新建道路,人行道、排水、绿化设施均未完善,人行道多为居民自建砼铺装,但整体状况一般,铺装高低不平,存在局部下沉、破损情况;本项目两侧路段均为现状排水明沟,明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存在局部堵塞的现象;道路沿线电力通信线路大部分为沿道路两侧建筑挂壁布设,部分路段线路已下地;现状道路沿线有配套的照明系统,但路灯多已损坏;缺少消防设施。

本次项目主要是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提质改造,以改善现有道路品质为目标,将本项目打造为符合新时代小镇品质的城市道路。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本次本项目改造红线宽度为23m,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断面,改造后断面形式为23m=4m 人行道(新增)+15m车行道+4m人行道(新增),具体改造内容如下;①现状道路两侧增设各4m宽人行道,缘石采用水泥砼缘石,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面层,同时完善路面、人行道与建筑前铺装地的高程衔接;②新建道路两侧雨水口及雨水连接管;将其打造成能体现客家特色的小景观,同时保证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需求及安全;③完善道路沿线交通标线及标识;④提升道路绿化设计,完善道路的照明设施;项目地理位置图1.4.2.主要控制点、相交道路河道及主要建筑物、主要市政管线等1、主要控制点:本项目;2、相交道路:忠和大道、忠信高速连接线;3、主要建筑物:本项目两侧居民住房;4、主要市政管线:本项目有现状电力线路,两侧有排水沟,局部段有市政污管道。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模板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模板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概述1.1 工程概况A、B道路位于南方,A道路东接现状C,规划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R米;B道路相交于A 道路,规划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RX米;C道路位于,规划为城市街道,道路硬化面积约为R m2。

1.2 设计依据●设计合同;●中标通知书;●初步设计批复;●我公司设计的初步设计文件;●《R分区规划(2007~2020)》;●《R总体规划(2006-2020)》;●工程勘察测量报告;●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地质等资料。

1.3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进行设计。

1.4 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相关技术规程及规范。

1.5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为: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2、建设条件2.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1 沿线地形地貌拟建A道路包含有素土路面、局部混凝土路面和局部沥青路面;地形地势,横向呈西高东低,纵向呈南高北低;道路两侧多为工厂围墙;道路沿线高程在R~RX米之间。

拟建B道路为素土路面;地形地势,呈西高东低;道路右侧为工厂围墙,左侧为山坡;道路沿线高程在R~R米之间。

拟建C道路为残破水泥路面,周围居民房分布较为密集,整体地势比较平缓,道路沿线高程在R~R米之间。

2.1.2 水文场地位于R市RXX,河流水量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路改扩建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1 设计依据及资料(1)《xxxxxxx路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勘查报告》(2) 拟建工程场地1:1000带状地形图及道路红线(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622301201500051号)(4) 建设部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3月)(5)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老城区八条街巷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6)xx市市政管理局关于《xx区八条街巷改扩建项目》的设计委托书2 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总则》《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GB5768.1.2.3-2009(9)《道路交通管理技术规程》CBJ-08(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17)《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18)《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19)《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2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城市道路及市政给排水工程部分)(2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3 设计概要3.1工程概况3.1.1工程范围及规模牌楼路改扩建项目设计起点位于牌楼村拟建规划路,设计终点xx处与现有二环西路(已建次干道、沥青凝土路面)成平面“T”型交叉,道路全长488.158米。

道路现状宽度为28米,设计横断面为28米(28米=5米人行道+8米机动车道+2米绿化隔离带+8米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道路两侧为居民生活区、商铺,是一条生活性交通要道。

现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面铺筑完成后将改善本项目临近企业和百姓的通行条件,完善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形象,对内引进、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起到非常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该路的建设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

目前道路沿线主要是临时建筑弃土,道路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制约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

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等配套能力强,坚持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本区域整体发展,特别是通过本项3.1.2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

3.2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3.2.1主要技术标准及指标主要技术标准及指标表本项目按城市支路技术标准修建,路线设计按照建设部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执行。

道路平面布线按照业主方提供的项目场地规划红线图进行布设。

1、平面设计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布设;(2)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3)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2、道路平面设计详见主要设计标准表.(3)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道路沿线路面水的排除;(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4)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5)设计时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6)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2、纵断面设计牌楼路改扩建项目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最高点标高在起点K0+000处为1556.936,最低点标高在终点K0+488.158处为1553.8,最大坡长为488.158米,坡度为0.642%。

3、控制因素:道路起点终点为现有道路现状标高,基本维持现有地面高度,因此本段道路的设计标高要以现有起终点及与其规划相交道路为准,以满足规划街坊排水及相关道路衔接的要求。

3.3横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1)根据不同道路所处的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并与该区域的路网相协调。

(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置绿化用地。

(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求。

(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降低工程造价。

(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

2、横断面设计根据上述原则,在横断面设计上考虑到本工程是规模较小、标准较低、影响范围小的城区支路。

道路横断面布置应适应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道路横断面设计结合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及城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科学合理地确定道路路幅断面,本次改造工程按双向四车道进行设计,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及总体规划,道路的规划红线宽度为28米。

3.4路基设计3.4.1工程地质概况1. 地形地貌xx市处于中朝准地台与昆仑祁连地槽两个Ⅰ级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北部为中朝准地台的阿拉善隆地区,南部为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

总的地势呈南高北低、西南高东北低。

境内河渠纵横,绿洲片片,形成了三种地貌类型:南部中、高山地地貌、中部低山丘陵地貌、走廊绿洲平原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武威市市区内。

区域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平原。

场地地形略呈西高东低,高差约1.1m左右。

2. 气象、水文场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征: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旱多风。

年平均温度5.0℃,极端最低温度-28.3℃,极端最高温度35.1℃,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2℃,年最热月平均温度17.8℃。

大气压力:冬季802.8hPa,夏季798.9hPa。

因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158mm左右,最大降水量为263mm。

而蒸发量可达到2000mm以上。

年平均日照时数2884.2小时,年日照率65%。

最大冻土深度159cm。

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0.20KN/㎡。

终年常见西北风,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多出现在冬春两季。

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E—8%,NW—34%;基本风压0.55KN/m2,春季风速可达7.0~11.0m/s。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场地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1.42m。

3.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物所在区水系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

地表水由祁连山山区冰雪融水、农业浇灌水、大气降水组成。

地表水,根据勘察期间地表地质调查,拟建场地地表水均为大气降雨,对拟建物无影响。

地下水,按区域勘察经验,区域地下水埋深约在现地面以下40米以下,地下水补给来源于祁连山雪融水及大气降水下渗的补给。

根据本次勘察表明,拟建区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该项工程建设的影响。

4. 场地地层及岩性特征本次勘察表明,场区地层在勘探深度内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勘探深度内地层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土的分布特征描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闪长岩、变质岩等组成。

呈圆形、亚圆形。

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20-150mm 之间,偶见零星漂石,颗粒最大粒径可达300mm 。

骨架孔隙中由中粗砂充填,含少量粘土。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稳定,本层厚度大,本次勘察未揭穿。

5. 土的腐蚀性评价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0.1及第12.2条之判定。

场地土含水量为W <20%的为中透水土层,无干湿交替现象,干燥度指数k >1.5,持力层温度梯度区为微冰冻区段。

拟建场地处内陆干旱气候区,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场地岩层上部(杂填土、粉质粘土)为弱透水层;下部(卵石)为强透水层。

根据易溶盐分析成果表的资料判定如下: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按渗透性土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判定,拟建区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规定,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

6. 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甘肃省)及《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的规定,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和以往勘察经验,确定勘察场地土的类型为①层杂填土为软弱土,②层粉质粘土为中软土, 层卵石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土类型一般按场地覆盖层范围内土层平均剪切波速Vs (m/s )进行划分,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4.1.3条的说明: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①层杂填土呈松散状态,故确定素填土为软弱土。

②卵石呈中密状态,故确定卵石为中硬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6规定,规范规定覆盖层厚度d0≧5m,且250<等效剪切波速Vse≦500时,场地类别属Ⅱ类场地。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及以往工程经验,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d0>5m,③卵石层的剪切波速范围(m/s)值是250<Vs≦500,故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7. 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25-3055-2011)及《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之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

8.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根据原位测试、土工试验成果分析、现场鉴定及以往勘察经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评价如下:①杂填土:干燥、松散。

成份复杂,强度低。

②卵石:稍湿、可塑,动力触探N63.5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13.0击,标准差0.704,变异系数0.047。

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在56.73%-61.74%之间,平均值为58.86%,不均匀系数平均数值为53.03,曲率系数平均值为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