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中消毒方式的比较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db7873a0b4e767f5bcfce22.png)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各种消毒方式的比较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方法专业文章的摘要和概括,总结了不同消毒方式的优缺点。
各种化学消毒的比较:直到1970s,加氯仍是唯一的饮用水消毒的方式。
由于它工艺成熟,加氯消毒普遍被认为是最可靠的饮用水消毒方式。
加氯消毒的优势在于:●对各种病菌有极强的灭活性。
●能提供防止细菌再次滋生的余氯,确保处理过的饮用水在长途配送中保持清洁。
●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适合不同的水质的消毒要求。
●检测与控制相对简单。
●成本较低但是最近,饮用水的消毒问题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消毒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消毒方式更有效的对付那些抗力强的病原菌。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要在消毒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消毒工艺要符合新颁布的安全及环保规程●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更强。
为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并达到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水源的质量和相关特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消毒方式。
目前,显然加氯仍然是最普遍使用的消毒方式。
其他消毒方式也在快速发展,包括氯氨,二氧化氯,紫外线。
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采用哪种消毒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消毒方式达到的效果不同,没有哪一种消毒方式会适合所有的消毒工艺。
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技术的的描述和介绍,并对各技术的优点缺点进行了对比。
************************************************************************************************************************************************* 加氯饮用水消毒工艺中。
氯可以以三种形式进行参与,氯气消毒、次氯酸消毒、次氯酸钙消毒,这三种消毒方式均可以在水中产生自由氯。
生活用水消毒方法的比较与汇总
![生活用水消毒方法的比较与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5ed05e66294dd88d0d26b4e.png)
在 给 水 处理 过 程 中 , 消 毒 是 不 可 缺少 的步 骤 。消 毒并 非把
紫外线 消毒 通过 紫外线 的照 射 ,破 坏及 改变微 生物 的 D N A ( 脱氧核糖核 酸) 结构, 使 细菌当即死亡或不 能繁殖后代 , 达到杀菌的 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 的是 U V C紫外线 . 因为 c 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 的 D N A吸收 ,尤以 2 5 3 . 7 n m左右 的 紫 外线 最 佳 。 紫外 线消毒 的优势 主要表现 在 : ( 1 ) 紫外线 消毒技术具有 较高的杀菌效率 , 运行安全可靠 。紫外线消毒仅需几秒钟即可 达到 同样 的灭活效果 . 且 由于不 投加化学药剂 . 不会对水 体和 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 ( 2 )对隐孢 子虫 和贾第虫有特效消毒 效果 ,常规 的氯 消毒工艺对 隐孢 子虫和贾第虫 的灭 活效果很 低, 并且在较高 的氯投加量下会产生大量 的消毒副产物儿紫外
着暗复活现象 ( 无需光照 ) ; ( 5 ) 国 内使 用 经 验 少 , 对 于 紫外 线 消
臭氧消毒原理一般有 以下三种 : ( 1 ) 臭 氧通过 氧化分 解细
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 菌 、 病 毒作用 , 破坏它们的细胞 器和 D N A、 R N A, 使细菌 的新陈代谢受
2 0 1 3 N0 . 1 1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能 源 与环 境 科 学
生活用水消毒方法的比较与汇总
鲁文军 张婉 洁
( 郑 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 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到破坏 , 导致细菌死亡。( 3 ) 透过细胞膜组织 , 侵入细胞内 , 作用 于外膜 的脂蛋 白和 内部的脂多糖 , 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2552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6.png)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1. 消毒方法一:氯消毒氯消毒是常见的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之一。
通过向水系统中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消毒方法一详细描述:氯消毒通常使用氯气或次氯酸钠进行。
通常,将适量的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加入到水系统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氯会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作用,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从而实现水的消毒目的。
3. 消毒方法二: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见的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性消毒剂,能有效地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4. 消毒方法二详细描述:臭氧消毒通过将臭氧气体注入水系统中,臭氧气体可以有效氧化并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臭氧消毒还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和颜色,使得水更加清洁和安全。
5. 消毒方法三: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水中的微生物,破坏其核酸结构,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6. 消毒方法三详细描述: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添加剂的消毒方法,通过利用紫外线灯照射水流,使得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结构,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实现杀菌的目的。
7. 消毒方法四:臭氧氯复合消毒臭氧氯复合消毒是将臭氧气体和氯气联合应用于水处理消毒的方法,通过相互作用,增强杀菌效果。
8. 消毒方法四详细描述:臭氧氯复合消毒是将臭氧气体和氯气溶液相结合,同时注入到水系统中。
臭氧气体和氯气相互作用时,能够产生更强效的氧化作用,从而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达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
9. 消毒方法五: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效的氧化性消毒剂,具有广泛的杀菌、灭藻和去臭效果。
10. 消毒方法五详细描述:二氧化氯消毒是利用二氧化氯气体或溶液进行消毒的方法。
在水系统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氯,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同时具有去除异味、减少浑浊度的作用。
11. 消毒方法六: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物理隔离、吸附和截留的方式,将水中的微生物和杂质截留在过滤介质中,从而实现消毒目的。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77fd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c.png)
饮用水消毒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之一是煮沸消毒。
将自来水或采集的水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5分钟以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确保水质安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家庭日常饮水消毒。
其次,氯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氯消毒是通过向水中添加氯化
物或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来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这种方法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消毒后水质稳定,适用于中小型饮用水处理系统。
此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有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
的辐射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其操作简单、无化学品残留,对水质无影响,适用于小型家庭饮用水消毒设备。
最后,臭氧消毒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氧
化水中的有机物和杀灭微生物,其消毒效果好,对水质无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饮用水消毒方式。
在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例如使用场所、水质
情况、设备条件等因素。
同时,无论采用何种消毒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水源受到污染或水质不清洁,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多种消毒方法,以提高消毒效果。
总之,饮用水消毒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于人们
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饮用水消毒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饮水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5222d3bb4cf7ec4afed07c.png)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摘要】本文对生活饮用水中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液氯、二氧化氯及氯胺消毒工艺的原理、优点、缺点及影响因素。
同时提出了安全消毒的概念,指出紫外线+氯组合消毒工艺是保障消毒安全的重要技术选择。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方式一、常规饮用水消毒方式及影响因素水厂传统的饮用水常规消毒方式主要有液氯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近几年又开始采用氯胺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
这些消毒方式各有利弊,分析如下:1.液氯消毒(1)原理。
液氯消毒是将液氯气化后变成气相氯气,通过加氯机投入水中。
HCIO和CIO-都具有氧化能力,但HCIO是中性分子,可以靠近附着在带负电荷细菌的表面,并渗入到细菌体内,对细菌进行氧化,进而造成细菌死亡;而CIO-带负电,难于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附近,所以CIO-虽有氧化能力但对水却难起消毒作用。
在我国用液氯作消毒剂对自来水消毒十分普遍。
(2)优点。
一是杀菌效率高。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二是持续性好。
氯气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是因为水体经氯消毒后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3)缺点。
一是存在二次污染。
氯与污水中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一系列含氯化合物,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是安全性较差。
液氯有毒,有泄露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形成氯胺,降低消毒能力。
氯与氨反应生成氯胺,会影响消毒效果。
(4)影响因素。
一是接触时间。
氯加入水中后,保证与水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是充分发挥消毒作用的有效条件。
二是pH。
水的pH越低,所含HCIO越多,当pH9时,CIO-接近100%。
三是温度。
温度越高,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越好,水温每升高lO℃,病菌杀灭率提高2倍~3倍。
2.二氧化氯消毒(1)原理。
二氧化氯可有效氧化细胞内含疏基的酶;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渗透能力,可与半胱氨酸、色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反应,快速控制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并能改变病毒衣壳蛋白,导致病毒灭活。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e9df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6.png)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水质消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饮用水、工业水处理、水质污染控制以及其它领域,都会大量使用水质消毒技术。
对水质消毒有不同要求的企业、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专业采用和熟悉使用,以确保其服务安全和有效。
一、热力学消毒法热力学原理是以提高水温,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比如真菌、大肠杆菌等等,以热的方式来溶解病菌。
常用的是热水冲洗、熔解或沸水法等方法消毒。
热水冲洗可以用来清洁表面,隔离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质,避免污染。
而熔解或沸水法只是温度能够达到一定值时,就能够把水中的细菌杀死,可以看作是比较简单的消毒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接触水中病原体,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达到消毒的目的。
化学消毒的原理有:生物的分解、生物变性、抑制细菌增殖与死亡或使细菌使形态发生变化等。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氯化钠、氯乙酸、过氧乙酸、乙醇等,它们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虽然也有一定的毒性,但在一定剂量内使用也是比较安全的。
三、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将紫外线、重力、电波或冷却等能量,通过改变液体的物理属性,来使液体中的病原体受到破坏,从而进行消毒的方式。
物理消毒的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法、电离消毒法、水质净化系统(WPS)等。
物理消毒有无残留毒性、对自然环境无影响的优点,在某些特殊的环境状况下,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很大。
多种消毒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凡是有水源的企业、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以确保其服务安全和有效,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力学消毒法、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
热力学消毒主要是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将水中的细菌、真菌等杀死,常用的有热水冲洗、熔解或沸水法等三种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是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溶消菌体,其中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氯化钠、氯乙酸、过氧乙酸、乙醇等。
而物理消毒主要是借助紫外线、重力、电波或冷却等能量,通过改变液体的物理属性,达到消毒的作用,常用的有紫外线消毒法、电离消毒法、水质净化系统等。
消毒方法比选
![消毒方法比选](https://img.taocdn.com/s3/m/d4cb88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为了有效地保护水域,防止传染性病原菌对人们的危害,降低水源的总大肠菌群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消毒是十分必要的。
一、消毒方法概述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次氯酸钠消毒、氯消毒、ClO2、紫外线、臭氧、热处理、膜过滤等。
a、加氯法加氯法主要是投加液氯或氯化合物。
液氯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液氯成本低、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
由于加氯法一般要求不少于30min 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容积较大;氯气是剧毒危险品,存储氯气的钢瓶属高压容器,有潜在威胁,需要按安全规定兴建氯库和加氯间。
b、氧化法氧化剂可以作为二级处理出水的消毒剂,最常用的是臭氧。
臭氧消毒是杀菌彻底可靠,危险性较小,对环境基本上无副作用,接触时间比加氯法小。
缺点是基建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目前,一般只用于游泳池水和饮用水的消毒。
北美个别污水处理厂采用O3消毒污水,德国有几个水质净化厂在结合紫外线照射法做试验。
c、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是近十多年来发展得最快的一种方法。
在一些国家,紫外线有逐步取代氯消毒、成为污水处理厂主要消毒方式的趋势。
紫外线消毒的基本原理为:紫外线对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即DNA)有畸变作用,在吸收了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后,DNA的结合键断裂,细胞失去活力,无法进行繁殖,细菌数量大幅度减少,达到灭菌的目的。
因为当紫外线的波长为254nm时,DNA对紫外线的吸收达到最大,在这一波长具有最大能量输出的低压水银弧灯被广泛使用,在水量较大时,也使用中压或高压水银弧灯。
紫外线消毒的主要优点是灭菌效率高,作用时间短,危险性小,无二次污染等。
并且消毒时间短,不需建造较大的接触池,只建消毒渠即可,占地面积和土建费用大大减少。
缺点是设备投资高,灯管寿命短,运行费用高,管理维修麻烦,抗悬浮固体干扰的能力差,对水中SS浓度有严格要求。
目前在北美,已有1000多套紫外线消毒装置在运行;在欧洲,有一些紫外线装置正在试运行中。
d、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也是最昂贵的方法。
自来水消毒方式对比
![自来水消毒方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24cebfee2bd960591c67771.png)
自来水消毒方式对比发表时间:2016-10-21T15:40:53.79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沈航[导读] 工程实践中控制和监测的难易程度;⑥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持续作用、毒副作用小、能有效控制生物膜、生成消毒副产物少的消毒剂是水处理工作者的理想选择。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东广州 510600 【摘要】消毒是自来水处理工艺中比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对比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三种消毒方式。
【关键词】自来水;消毒自来水微生物安全性是与人民健康休戚相关的问题。
因为自来水水源容易受到粪便和生活污水等的污染,管网水在输送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污染,会使水中微生物增加,其中的致病菌可能引起多种水致疾病。
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六个因素:①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及其对生物膜的控制能力;②剩余消毒剂及剩余消毒剂的稳定性;③对水质感官性状会造成什么影响;④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的毒理学影响,如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可能性;⑤工程实践中控制和监测的难易程度;⑥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持续作用、毒副作用小、能有效控制生物膜、生成消毒副产物少的消毒剂是水处理工作者的理想选择。
一、消毒方式简介目前国内净水厂的主要消毒方法有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
1、氯一般在滤池出水或者清水池前管道投加液氯。
从处理效果看其优点是灭活微生物迅速,经济高效;不足是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大;液氯在运输和储藏阶段存在一定危险性。
2、二氧化氯在一定的pH范围内,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消毒和氧化作用,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在工业水处理及漂白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二氧化氯主要有如下特点:a)二氧化氯易挥发、易爆炸,不易储存,一般采取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方式。
b)二氧化氯的投加量控制比较麻烦,要根据不同的氧化消毒要求选择不同的投加量。
c)二氧化氯不与水中一些耗氯物质反应(如氨氮、含氨化合物等),不产生三氧甲烷(THMS)等有机氯化物、不被消耗,在水中可保持一定的浓度,因此消毒作用比氯强。
自来水中的消毒方式及其效果
![自来水中的消毒方式及其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4d050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png)
自来水中的消毒方式及其效果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安全的饮用水。
然而,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和安全,消毒是必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自来水中常见的消毒方式及其效果。
一、氯消毒氯消毒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自来水消毒方式之一。
它通过向水中添加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等)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氯消毒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氯消毒还具有持久性,可以在水的运输过程中保持水的卫生安全,并且抗菌效果较为稳定。
然而,氯消毒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氯消毒会在水中产生一些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等),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风险。
其次,氯消毒对某些细菌或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差。
因此,人们在饮用氯消毒水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水处理,或者选择其他消毒方式。
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非化学性的自来水消毒方式。
它通过使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紫外线消毒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副产物,对水中的味道和气味没有影响。
其次,紫外线消毒不会改变水中的物理性质,如pH 值和溶解氧含量。
此外,紫外线消毒也没有耗材成本,操作简便。
然而,紫外线消毒也存在一些限制。
紫外线只在紫外波段范围内有效,因此水中的浑浊物质会对其产生阻隔作用。
此外,紫外线无法消除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三、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强氧化性的自来水消毒方式。
它通过将臭氧气体注入水中,产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来消灭水中的微生物。
臭氧消毒具有许多特点。
首先,臭氧消毒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具有广谱的杀灭作用。
其次,臭氧消毒速度快,反应时间短。
此外,臭氧消毒不会在水中留下余氯或氯副产物。
然而,臭氧消毒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臭氧生成和存储设备成本较高。
其次,臭氧消毒对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四、复合消毒方式综合利用多种消毒方式是当前一些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它将两种或更多的消毒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消毒效果。
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比较
![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8b9d8632af90242a995e503.png)
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比较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40 更新时间:2006-9-16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的比较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手段。
由于氯气在运输、存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在定量投加方面,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氯气容易散失,使得水中留存余量难以达到标准;同时,氯气瓶气压不断变化,存在投加计量不够准确的问题;氯气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对环境存在毒害作用;游离氯的高活性容易形成许多象四氯化碳一类的致癌物质,故而,在常规消毒领域,取消液氯的主张越来越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就拿氯气的安全性来说,就始终是一个让人时时警觉的问题。
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氯气罐泄漏的安全事故发生。
氯气作为危险品受到各国安全机关的严格管制。
前些年,发生在福建三明火车站氯气瓶运输中的跑氯事件,造成几千人的紧急疏散;在北京有些游泳场由于操作人员不谨慎,三分钟的跑氯,就有37名孩子住进医院。
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一辆山东鲁H-00099装有液氯危险品的运输车,行至京沪高速公路上行线103KM+300M处,与一辆鲁QA0938货车相撞,导致鲁H-00099侧翻液氯泄漏。
截止3月31日8时,此事故已造成28人中毒死亡,285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我国的天津地区就明确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禁用氯气进行消毒。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氯气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氯气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而公用场所和中小型自来水厂一般不再使用液氯,而多使用次氯酸钠液体进行消毒。
当然,也可根据用水量的情况,采用其它消毒方法。
如小量饮用水的消毒就可以采用诸如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手段进行灭菌杀毒。
水系统消毒方式
![水系统消毒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b732248be1e650e52ea997c.png)
水系统消毒方式制药用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是通过对水处理设备和分配系统管道的消毒灭菌来达到的,目的是将水的微生物数量控制在标准之内。
通常纯化水设备和管道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蒸汽消毒、过热水消毒等等,注射用水的分配系统主要是纯蒸汽消毒。
1、巴氏消毒器巴氏消毒器所采用的设备较简单,通常使用热交换器,以蒸汽或电加热作为热源,消毒的介质则是系统中的纯化水本身;也可以直接将储罐中的纯化水加热(通过夹套)作为消毒器。
水温控制在80摄氏度以上,开启水泵循环冲刷处理设备和管道。
2、臭氧消毒器臭氧是氧的同素异构体,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其分子由3个氧原子组成,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自行分解为氧(O2)和单个氧原子(O)。
单个氧原子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氧原子能直接破坏细菌、病毒的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
产生臭氧的方法是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氧气做原料,通过放点法制得。
另一个生产臭氧的方法是电解法,将水电解变成氧元素,然后使其中的自由氧变成臭氧。
通过臭氧与水混合制备一定浓度的臭氧水,并在系统内循环一定时间,达到系统消毒效果,臭氧浓度与循环一定时间,达到系统消毒效果,臭氧浓度与循环时间就臭氧残留考察需要在系统验证过程中进行确认。
3、紫外线水中杀菌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透过水层时能杀死水中的细菌。
紫外线灭菌的特点如下:(1)紫外杀菌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一般经3kW的紫外线照射10s后,对水中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98%左右。
(2)紫外线照射不会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水不会带入附加物所引起的污染。
(3)能适用于各种水的流量下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定期地清洗石英玻璃套管即可。
(4)体积小,轻便,耗电低,寿命长。
紫外线杀菌装置由外筒、杀菌灯、石英套管及电气设施组成。
外筒由铝、镁合金或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其圆管内壁要求有很高的光洁度,要求其对紫外线的反射率为85%左右。
有关水的几个消毒方法
![有关水的几个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71cd0379563c1ec5da71d6.png)
有关水的几个消毒方法到目前为止,可用作饮用水消毒剂的有氯、二氧化氯、臭氧、氯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石灰水、过乙酸等,其中有关氯、二氧化氯、臭氧、氯胺的研究最多,紫外消毒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持久的消毒效应、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使用安全方便且成本较低。
消毒剂的几种比较:1氯和氯胺消毒。
氯消毒是传统的饮水消毒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氯消毒中,氯与水反应时,要产生水解和离解反应,即:Cl2+H2O→HOCl + H+ + Cl- ,HOCl → H+ +OCl- 。
实际上,次氯酸比次氯酸根杀菌能力强得多,如次氯酸杀死大肠埃希菌的能力比次氯酸根要强80至100倍。
近年来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许多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源经过氯化后,能产生三卤甲烷和其它卤化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中,三氯甲烷被认为是重要致癌物。
但氯消毒亦有不少优点:(1)氯对微生物杀灭能力较强;(2)在水中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具有持续消毒作用;(3)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氯消毒缺点主要表现在:(1)产生有害消毒副产物;(2)氯对病毒的灭活能力不如二氧化氯、臭氧等强。
(3)氯气或液氯消毒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近年来,有使用氯胺作为饮水消毒剂,其与氯气相比,可使三卤甲烷生成量减少50%。
为了使饮水中三卤甲烷控制在0. 1mg/L以内,国外许多水厂已经采用氯氨消毒。
我国已有用氯氨消毒的水厂筹建,但最近有研究发现,氯氨亦可能存在致突变性。
2.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在水处理中具有杀菌、脱色、除臭、除味、控制藻类生长的作用,且很少产生有害物质。
二氧化氯是广谱高效消毒剂,对水中病原微生物有很高的杀灭效果。
与氯相比,其对pH有较宽的适应范围,受有机物影响小。
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氯快,在低浓度时比氯更为有效;其对细菌和真菌孢子及病毒的杀灭能力比氯强,并且对水中寄生虫及虫卵亦具有杀灭作用。
二氧化氯在控制三卤甲烷的形成和减少总有机卤代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几乎不产生三卤甲烷及其它卤化物。
污水消毒处理对比
![污水消毒处理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c61f9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1.png)
污水消毒处理对比一、引言污水消毒处理是指对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进行灭活或去除,以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对比常见的三种污水消毒处理方法: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从消毒效果、操作便捷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
二、消毒效果1. 氯消毒氯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消毒方法之一。
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等)可以迅速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氯消毒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地消除致病微生物,达到高效的消毒效果。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非化学性消毒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杀灭率,消毒效果可靠。
3.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强氧化性消毒方法,通过臭氧气体的接触和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臭氧消毒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消毒效果较好。
三、操作便捷性1. 氯消毒氯消毒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氯化物加入污水中,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即可完成消毒过程。
氯消毒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设备需要专门的紫外线灯管和反应器,操作相对复杂。
紫外线消毒设备对灯管的维护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更换。
但紫外线消毒无需加入化学药剂,操作相对安全。
3.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设备需要臭氧发生器和接触器等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臭氧发生器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洗,操作相对繁琐。
臭氧消毒设备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四、经济性1. 氯消毒氯消毒设备造价相对较低,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
氯化物作为消毒剂的价格较低,易于获取。
然而,氯消毒会产生氯化物副产物,如三氯甲烷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购置和运行成本较高,紫外线灯管的更换和维护费用也较高。
净化水质用什么方法
![净化水质用什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cb15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d.png)
净化水质用什么方法净化水质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1. 煮沸消毒法:煮沸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净化水质方法之一。
通过将水煮沸,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净化水质。
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水煮沸5-10分钟,以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得到彻底消灭。
2. 滤水器:滤水器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等,从而改善水质。
常见的滤水器类型包括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和超滤滤芯等。
不同类型的滤芯适用于不同的水质问题,使用时需要按照滤芯的说明进行更换,以确保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3. 氯化消毒法:氯化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将氯气或次氯酸钠等氯化剂添加到水中,可以快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和居民家庭。
不过,氯化消毒会产生氯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氯化消毒法净化水质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也可以在消毒后进行二次处理,去除余氯。
4. 银离子消毒法:银离子消毒是一种有效的净化水质方法。
将含有银离子的材料或化合物添加到水中,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银离子消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对水中的微生物不产生耐药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水处理,如家庭自来水消毒等。
5. 过滤消毒法:过滤消毒是一种结合了滤水和消毒的净化水质方法。
通过将水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然后再使用消毒剂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得到安全、清洁的水源。
6.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通过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水流,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这种方法不会产生化学副产物,对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味道没有影响。
然而,紫外线只能杀灭活的微生物,对于已经死亡的细菌和病毒效果较差。
因此,在选择紫外线消毒时,需要保证水源的微生物活性较高。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净化水质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质问题和使用场景。
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比较分析
![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e47a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5.png)
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比较分析一、引言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消毒技术。
本文将从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臭氧消毒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氯气消毒1. 原理氯气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次供水消毒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氯气与水中有机物或微生物作用,发生氧化反应,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2. 优点•消毒效果好,广泛适用于不同水质。
•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3. 缺点•存在氯副产物生成的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氯气具有毒性,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培训。
三、次氯酸钠消毒1. 原理次氯酸钠消毒利用次氯酸离子对水中微生物的氧化作用进行消毒,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消毒技术。
2. 优点•无氯气泄漏风险,对操作人员安全较有保障。
•次氯酸钠效果稳定,消毒效果好。
3. 缺点•一般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需要对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四、臭氧消毒1. 原理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具有高效快速的消毒效果。
2. 优点•消毒速度快,效果显著。
•无二次污染,对水质没有负面影响。
3. 缺点•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五、技术选择比较分析综合比较以上三种消毒技术,氯气消毒适用范围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但存在氯副产物和操作安全隐患;次氯酸钠消毒虽然环保安全,但成本较高;臭氧消毒消毒效果显著,但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高。
对于不同的用水场景,应根据具体水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技术,综合考虑消毒效果、成本、操作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六、结论在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考虑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臭氧消毒等技术的优缺点,选择适合具体场景的技术,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以上是关于二次供水环节消毒技术的选择比较分析的文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几种饮用水消毒方式比较
![几种饮用水消毒方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f6986b0b84ae45c3a358c58.png)
各种消毒模式的分析与评价: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药剂和紫外线消毒模式,每种消毒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我国大多数集中式供水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且费用较其他消毒方法低。
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质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运用氯消毒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突变与致癌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专家建议不宜单独使用氯消毒。
也有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消毒的,因漂白粉、次氯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所以对存放条件和有效氯测试的要求比较高。
使用氯胺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操作比较复杂,并且氯胺的杀菌效果差,不宜单独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使用。
而紫外线的灭菌作用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水一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力,如果一个细菌未被灭活而进入后续系统,就会沾附在下游管道表面并繁衍后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为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必须选择能替代氯消毒的、适合农村特点的、经济安全的消毒方法。
其中,较为理想的是二氧化氯(CIO2)和臭氧(O3)。
二氧化氯(CIO2)二氧化氯的应用现状20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发现CIO2用于水的消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因制造复杂,价格较贵,一直未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外在避免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CIO2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
由于CIO2不会与有机物反映而生成三氯甲烷,所以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被认定为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有上千家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我国近两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也逐渐增多。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由于二氧化氯水溶液易挥发,对压力、温度和光线敏感,所以不能压缩进行液化储存和运输,只能在使用时现场制备,立即使用。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电解食盐法、化学反应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电解法和化学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f730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d.png)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方法可分为烧开、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臭氧消毒等多种方式。
以下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烧开消毒烧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
将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再持续煮沸数分钟即可。
这种消毒方法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消毒手段。
二、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是一种无化学污染的消毒方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直接破坏水中微生物的DNA,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这种方法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确保水质透明,否则光线无法透过水层达到消毒效果。
三、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等,这些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但是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四、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杀菌消毒的作用。
臭氧消毒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质,改善水体气味和口感。
臭氧消毒的操作流程简单,但是需要配备专业的臭氧发生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五、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压力驱动水透过微孔膜,将水中的杂质、微生物等截留在膜外,从而达到消毒净化的效果。
超滤技术操作简单,对水质要求较低,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烧开、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臭氧消毒和超滤技术等。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同时在使用消毒方法时,也要注意对水质进行检测,避免二次污染,保证消毒效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家中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主要有烧开、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三种消毒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烧开消毒:烧开消毒是一种古老有效的方法。
将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再持续煮沸数分钟即可杀灭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91943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9.png)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但同时也是许多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
水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藻类等,它们的存在不仅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类和环境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控制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滋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中微生物控制方法。
一、物理方法1. 过滤:过滤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水处理方法,通过使用过滤器将水中的微生物物质滤除。
过滤器可以使用不同的介质,如砂石、活性炭等,以去除微生物和悬浮物。
此外,超滤膜和纳滤膜也是常用的过滤设备,能够过滤掉微生物和一些溶解性有机物。
2.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抑制其繁殖和滋生。
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安装在水处理系统的末端,通过照射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对病毒和细菌特别有效,但对于某些藻类可能不够理想。
3. 加热消毒:高温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通过加热水至80℃以上,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可以彻底消灭大多数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中的小规模消毒,但对于大规模水处理来说,成本较高且不太实用。
二、化学方法1. 氯消毒: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氯可以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氯消毒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处理和游泳池等场所,但氯消毒会产生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2. 臭氧氧化: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迅速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臭氧氧化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臭氧消毒不会产生氯副产物,对水质也没有负面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等领域。
三、生物方法1. 生物竞争:在水中引入一些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有益菌或物种,利用其与有害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来控制水中微生物的繁殖。
例如,一些对蓝藻有拮抗作用的藻类和细菌可以有效地抑制蓝藻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2. 植物净化:一些水生植物如莎草、浮萍等对水中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消毒方式比较
![消毒方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3121029bed5b9f3f90f1c37.png)
液氯消毒是目前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对二级处理后的污水消毒,需加氯6~15mg/L,接触时间典型为30min。
液氯消毒是依靠氯气水解产生的HClO,效果易受水中氨的含量和pH值影响。
污水中有些病毒、芽孢和真菌耐氯性极强,液氯对其无能为力。
同时液氯消毒易于形成卤代烃1,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二氧化氯在污水处理中投加量一般是5~15mg/L,在中水处理中投加量一般为4~10mg/L,典型的接触时间为5~30min。
二氧化氯不与氨反应,不水解,杀菌效果受氨氮、pH值的影响较小;对经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耐氯性极强的病毒、芽孢及水路系统中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军团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二氧化氯的杀菌速度快,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使杀菌效率达到99%以上;消毒后具有可检测的残余二氧化氯,可防止水中细菌的再繁殖。
根据上海排水公司在长桥污水厂的实验[1],对二沉池出水,二氧化氯投量2.3mg/L,100min接触时间后,细菌总数35个/mL,大肠菌23个/L;0.15ppm。
7.6mg/L,100min接触时间后,细菌总数14个/mL,大肠菌3个/L,余ClO2邹启贤等在深圳水务集团滨河污水厂试验[2],对氧化沟二级出水,二氧化氯投加量在7.5ppm时,大肠菌数低于1000个/L。
紫外线对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并对贾第虫、隐孢子虫等抗氯性原生动物有特效灭杀作用。
但是紫外消毒受浊度,色度影响较大,无持续杀菌的能力,一些微生物在受到可见光照射后发生严重的光复活现象。
韩庆昌等人[3]的研究表明紫外消毒,无论投加剂量如何,很难将大肠菌群总数控制在3个/L以下,如果污水处理后回用,需要和氯或二氧化氯联合使用。
2 一次性投资一次性投资可以分为设备投资和土建投资。
2.1设备投资液氯消毒,以1万吨污水/日计,需要购置加氯机(5-10万),液氯储罐(0.5万元/只)、天车(2万元)、电子秤(1.5万元)和配套漏氯报警吸收设备(15万元/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中各类消毒系统应用比较
一、各类消毒系统简介
1、漂白粉溶药及投配系统
漂白粉可以直接使用粉剂投加到待处理水中,即用干式投加法。
也可采用湿式投加法,需设置溶药槽和投配槽,溶药槽需设有搅拌器,将一定量的漂白粉放入溶药槽,加水配置成有效氯含量为1~5%的溶液,静止澄清,使用上清液投加。
主要设备:溶药槽、溶液槽、投药箱、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2、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系统
设置盐投配箱溶盐,盐水泵将盐水从投配箱提升或高位自流到溶液箱,配置成3~3.5%的盐水,从溶液箱自流到次氯酸钠发生器,发生过程由电源控制器自动控制。
产生的次氯酸钠液进入投氯箱,经投氯管进入接触池消毒。
主要设备:盐投配箱、高位溶液箱、次氯酸钠发生器(含电源控制柜)、投氯箱、(盐水泵)、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3、液氯投加系统
液氯由氯瓶经压力表控制,经过滤罐进入加氯机,通过水射器混合投加到消毒池。
主要设备:氯瓶、过滤罐、压力表、加氯机、报警装置、安全装置、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4、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系统
二氧化氯发生器利用食盐为原料,通过特制的隔膜电解槽产生二氧化氯混合气体,经水射器制成协同消毒剂通入待消毒水中。
主要设备:溶药槽、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全套设备、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5、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系统
二氧化氯发生器利用氯酸钠与盐酸为原料,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混合气体,经水射器制成协同消毒剂通入待消毒水中。
主要设备:溶药槽、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全套设备、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6、臭氧发生器消毒系统
空气由无油空压机抽入至臭氧发生器中,经发生器内部的干燥与过滤由臭氧发生单元产生臭氧,经水射器与固定混合器投加到接触塔或其它接触装置中。
主要设备:无油空压机、臭氧发生器、固定混合器(或其他臭氧接触混合器)、管材管件、阀门等配件。
二、消毒剂发生设备比较
1、以二氧化氯产生量1000g/h为例,对各种消毒剂发生设备的性能、参数予以比较。
2、设备价格比较
臭氧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液氯投加装置(不合报警及控制系统)>漂白粉投加装置。
3、使用寿命比较
(1)漂白粉投加装置较为简单,使用寿命较长。
(2)次氯酸钠发生器:关键部件为电极,电极材料有石墨、二氧化铅及钌钛铱三种,使用期限一般分别为2000h、4000h、17500h(约两年)左右。
(3)液氯投加装置:因液氯腐蚀性强,设备容易损坏和发生故障,如操作得当,注意维护保养,使用寿命可达3~4年。
(4)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关键部件亦为电极,电极使用寿命一般为50000小时,隔膜使用寿命2年。
(5)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PVC材料,不受腐蚀,使用寿命十年以上。
(6)臭氧发生器:设备易损,使用寿命较短。
4、操作管理要求比较
(1)漂白粉消毒:如采用干法投加,因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对操作人员身体会造成很大危害,采用湿法投加,操作管理较简单。
(2)次氯酸钠发生器:操作管理较为复杂,重要部件(阳极)易损,要精心养护,常需停机将电极分解酸洗,检修组装工作要求严格,设备性能不稳定,维修费用和故障率高。
(3)液氯:操作管理要求较高,液氯在安全方面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会对人体造成毒害,并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控制设备,良好的通风、防火措施。
(4)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管理要求较高,设备故障率高,维修价格高。
(5)臭氧发生器:设备组成系统复杂,对运行操作技术要求严格,故障率高,使用效率低,对进水水质要求高,易给实际运行带来困难。
三、运行比较
l、投加量比较
2、运行费用综合比较:
(1)投加量:漂白粉>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
(2)耗电量:臭氧发生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液氯>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漂白粉
(3)药品耗用量: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漂白粉>次氯酸钠发生器>液氯>电解法二化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
(4)水耗用量比较:臭氧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液氯≈漂白粉。
(5)综合费用比较:臭氧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液氯≈漂白粉
四、处理效果比较
1、消毒机理
漂白粉、液氯、次氯酸钠消毒原理相同,均是通过生成次氯酸进行消毒。
HOCl分子比较小且不带电荷,较容易渗入细胞壁,氯与细菌酶系统发生不可逆反应,细菌由于酶的钝化而被灭活。
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对水体中污染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二氧化氯的有效氯含量为263%,是强氧化剂,与其他氯系消毒剂作用机理不同,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很强的去除作用。
ClO2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臭氧也是强氧化剂,其杀菌机理是破坏和氧化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酶系统和核酸,从而使细菌和病毒迅速灭活。
2、消毒剂使用特点比较
(1)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65~70%,价格昂贵,定比投加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
(2)液氯:含有l00%的有效氯,杀菌力强,价格便宜,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消毒剂。
但使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不同的水质、水温、pH值、菌种以及接触时间对消毒效果均有影响,而且必须保证定比投加,否则投量不足时不能保证处理效果,投量过多则造成二次污染。
在使用方面液氯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氯瓶在贮存、运输、保养上也不方便,使其在城市及人口稠密地区受到限制。
(3)臭氧:消毒效率高,基本不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杀菌力强、对降解各种有机毒物、除色除嗅、除味,改善水质效果较好。
但在消毒处理之前需要对原污水进行较严格的预处理,处理成本高,因此较难推广应用。
(4)次氯酸钠:在适宜的浓度时,消毒效果与液氯相同。
(5)二氧化氯:是新一代水消毒剂,具有广谱的强氧化能力和杀菌消毒效果,杀菌快速,消毒效力持久,且不会生成氯代有机物。
使用化学法发生器现场制备使用,处理成本低。
3、效果比较
漂白粉、次氯酸钠和液氯的杀菌能力与广谱性、氧化性均不及二氧化氯与臭氧,且消毒效果受水质条件影响较大。
生成的次氯酸容易与有机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有致癌性的有机氯化物,无法彻底降解有机物,因而CODcr、BOD5去除率较低,去Fe、去Mn、脱色及去臭能力均较二氧化氯与臭氧低。
用于循环水处理时,还因受水质中氨氮的影响,灭藻能力较低。
二氧化氯与臭氧的处理能力与效果相当,见表1、表2。
表1 某医院污水一级处理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数据
表2 某医院污水一级处理采用臭氧进行消毒处理数据
因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较电解法的二氧化氯收率高,生成的混合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较高,因而化学法的处理效果较好。
臭氧消毒对水质要求较高,否则臭氧耗量大,效果不好且不经济,同时因其溶解度低,还需进行复杂的尾气处理。
综合比较处理效果: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液氯>漂白粉。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设备价格、设备操作管理、使用寿命、运行费用与处理效果,使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现有消毒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