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PPT精选文档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PPT精选文档

设计要求
研究内容
选取两个三角洲的交通网(公路、铁路)进行分析。 选取两个三角洲主要基础设施分析(包括港口、航线等) 选取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指标属性分析 选取两个三角洲的辐射范围,主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高 新技术区以及主要港口的辐射范围。
数据的选择
两个三角洲主要范围shape格式图 两个三角洲shape格式主要道路线状图(包括铁 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 两个三角洲shape格式机场、主要港口、海运航 线图 两个三角洲shape高新技术开发区图
速度,而且高 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 长速度。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 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 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 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铁路 网以及主要的港口、航空线路和高新技术区等也是珠三 角的重要经济发展指标。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布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 国“T”字型生产力结合部,通 江达海,产业密集,在交通布 局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 公路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 市为结点,构成一个大三角, 三个中心又各自成为放射状向 外延伸,伸向各自的引力范围, 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 形成一种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的 发展格局。
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港口
珠三角也有黄埔港、 深圳港、惠州港、珠海港、 南沙港、香港港等诸多大 型海港, 无论是货物吞吐量, 还是港口数量上“与 长三 角”相比都有过而无不及 在空运方面,在珠三角香 港、广州、澳门、珠海、 深圳都有大型国际机场; 在 陆路方面,广州是华南地区 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香港 是国际交通枢纽, 广东省内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提要:三角洲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类。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长江三角洲潜力巨大,三角洲成为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对外开放的意义,不仅是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了产业结构,而且引进市场经济理念、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为体制改革提供了参照系。

实践证明,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方能相得益彰。

但因行政体制等与经济不相适应,三角洲的“扩散”效应不明显,更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增长。

未来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突破现存的制度性壁垒,以加快三角洲和流域资源的整合;取决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以充分利用境外和境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基础上。

关键词:增长/三角洲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任何经济体的成长都会受到内生因素的制约和外部条件的局限,因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简单的类比通常并不恰当。

本文仅通过对内因与外件的比较,试图较客观地描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研判两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地缘经济条件与整合前景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属区域经济,但尚无统一认定的区域范围,本文取两经济圈内各自较普遍使用的口径,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个省辖市以上城市「1」,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则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2」。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优质PPT】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优质PPT】
2021/10/10
高新 技术 产品
第二 产业
长三角
工业 经济
制造 业
从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以 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是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90年代,工 业的基础和主导作用突出;第三产 业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助力器,从社 会各个领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在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
7
从经济国际化方面分析
2021/10/10
国际化
在长三角,8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
成为长三角各城市发展的目标,上海和江 苏 部分城市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浙江七市 在90年代以后也趋向于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 跨越式发展的新支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 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利用外资增长强劲,出 口连年提高。1990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 资仅4.30亿美元,2002年达到180.67亿美元, 增长41.0倍,年均增长36.5%,占全国实际 利用外资的比重从12.3%上升到34.3%,13年 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49.56亿美元;自营 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67.59亿美元上升到 2002年的941.99亿美元,增长12.9倍,年均 增长24.6%,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10.9%上升到28.9%。 从以上数据可看,珠 三角的出口量比长三角的出口量大,珠三角 经济依靠出口的程 度比长三角深。
了厚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总量一直名列
全国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GDP总量
54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1 %,到2002年GDP总量达19983亿元,占全国总量
的19.5%,所占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978年的800元提高到24685
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一直都是持续增长,但是这两个区域 的发展程度是相差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2、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 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 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 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 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 滩涂面积715.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 利。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 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 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1776毫米。但夏 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⑤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
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 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近年来,广东省获得的专利技术占全国专利总 数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 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始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这个区域 已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全面转变成工业社会,成为我国著名的4大工业 基地之一,该区区人口占全国6%,而出口占全国1/3,与长江三角洲并称 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 内涵式、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 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 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 业群。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咨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对 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土地面积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70.55万人。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和番禺等十二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

2002年两地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实现出口占全国的63%,完成投资占全国的23.9%,实现消费占全国的26.7%。

经济总量:长三角比珠三角对全国贡献率高9.4个百分点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1.62亿元,比2001年净增2160.6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比2001年提高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36.18亿元,比2001年净增101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3%,比2001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总量上,长三角地区是珠三角的整整2倍,对全国的贡献长三角地区也比珠三角地区高了9.4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上,两个地区2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可比价增速达到了两位数,长三角地区15城市的可比价增速差距不大,最快的是苏州市为14.5%,最慢的是上海为10.9%,高低落差仅为3.6个百分点,应该说发展比较均衡。

而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则差异较大,最快的是东莞市为18.4%,最慢的是江门和肇庆两市,均为10.3%,高低落差达8.1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大了4.5个百分点,从发展均衡度来讲,要差于长三角地区。

投资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双超1000亿元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3%,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差异比较研究

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差异比较研究

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差异比较研究经历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域。

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虽说这两个区域都很发达,但是它们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区别。

在本文章,我将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差异进行一下比较。

1.从经济地理概况来看: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市、惠州市(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部分)、四会(部分));而长三角区域有十六个城市,分别为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台州(2003年新加入)。

长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区域面积99687平方公里,人口7504万,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南端,区域面积41698平方公里,人口2910万,是中国大陆第二大三角洲。

以人均指标考量,2000年,长江三角洲人均GDP1834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67元163.3%,珠江三角洲人均GDP3199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9.16%,珠江三角洲又比长江三角洲高出74.39%,占有明显优势。

而长江三角洲因区域面积广、人口多,所以经济规模较大,区域内经济成长的潜在能力和前景应优于珠江三角洲。

就更大范围的流域经济增长的潜质而言,长江流域更胜出珠江流域一筹。

由表二可见,因为长江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远大于珠江,航道里程也超出珠江甚多。

何况,长江黄金水道与东部黄金海岸在大陆上形如英文的“T ”字,长江三角洲正好位于长江出海口与东部海岸线中端的黄金交汇处,是大“T ”字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以至有人构想:以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身,重庆为龙尾,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经济圈为两翼,一气贯通之日,便是巨龙腾飞之时。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比较的分析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比较的分析

目录导言……………………………………………………一…………………………·l第一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第一节区域经济的一般特点……………………………………………………7第二节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ll第三节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16第四节本章小结…………………………………………………………………26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态势分析……………………………………………………27第一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27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态势分析…………………………………………………34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41第四节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49第五节本章小结…………………………………………………………………53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分析………………··:………………………………………54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一般特点…………………………………………………54第二节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58第三节区域所有制结构分析……………………………………………………65第四节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分析…………………………………………………67第五节区域工业结构分析………………………………………………………69第六节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8l第七节本章小结…………………………………………………………………83第四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分析……………………………………………………84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概述………………………………………………………84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85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效益分析…………………………………………………97第四节区域经济增长稳定性分析………………………………………………100第五节本章小结…………………………………………………………………103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105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与非均衡…………………………………………………105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与“增长极一………………………………………………110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j…113第四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20第五节本章小结…………………………………………………………………124第六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25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面I晦的问题………………………………………………125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提出。

《长三角与珠三角》课件

《长三角与珠三角》课件
推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 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新 能源等,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 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珠江三角洲
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以广州、 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广州、 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
历史发展
长江三角洲
自明清以来,该地区就是中国经济、 文化、政治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 史文化遗产。
珠江三角洲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成为中国经济 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 放的重要门户。
经济地位
长江三角洲
产业集聚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和创 新中心;珠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 在同质化竞争现象。
创新能力
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较强,拥有较多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 企业;珠三角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地区缺乏创新 资源和人才。
经济发展潜力比较
政策支持
长三角地区受益于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珠三角地区也受 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如粤港澳大湾区等。
城市群协同发展
01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加强协同规划,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
补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交通网络建设
02
加强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促进城市群内部的人员和物资流动。
公共服务设施
03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生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长三角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珠三角 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长三角的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与珠三角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正在缩小;而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的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越珠三角,并且差距有进
一步扩张的趋势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发 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所 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 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崔功豪等 区 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对于区域 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国际国内通 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评价 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
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 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现状
主要现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 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 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 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 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GDP现状: 201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到18.7%,超过一季度1个百分点。同时,其GDP 增速实现回升,均值达9.4%,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与 2011年的GDP增速持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件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
毗邻,靠近东南亚 。 2.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 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
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 2、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 时代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升级受限 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 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 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珠江三角洲 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 1776毫米。但夏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2、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 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 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 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 加上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 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 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滩涂面积715. 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 程达29029公里,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平方公里。珠 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 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穿 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 州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 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 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技术条件的比较
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比较 (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三角利用改革开放
“先行一步”的制度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成功 地把握住了东亚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出与“东亚经济 奇迹”相比毫不逊色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业绩。经 过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一举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商品经 济最活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人民收入有了巨大提 高,创立了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异同分析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异同分析
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10月17:上海;10月18日:上海;10月19日上海—周庄;10月20日:苏州;
10月21日:南京10月22日:南京-黄山;10月23日:黄山——宏村;
10月24日:黄山;10月25日:黄山;10月26日:杭州;10月27日佛山
2、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两个区域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2、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团组织以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根据当地青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作的探索,从思路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

长三角与珠三角

长三角与珠三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 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 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 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 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齐头并进?平均?
双三角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珠三角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长三角 近几年,双三角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长三角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前 者是后者的2.2倍。而2000年前者只是后者的2倍。2005年珠三角 城乡差距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47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331元,前者是后者的2.8 倍。
发展前景
• (一)个例:南京
• (二)整体:长三角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
南京
•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扩散有 两种类型,一种是近域扩散, 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围地区扩散; 另一种是等级扩散,即一级城 市向二级城市扩散,二级城市 再向三级城市扩散,依此类推。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 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 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 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 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 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 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 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 发挥。你认为南京市应该
长三角与珠三角 的 发展前景对比
发展背景
同:
(1)改革开放大背景
同在1985年被定为经济开发

(2)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
发展背景
• 异: 工业发展: 珠三角起步更早,历时更久,多阶段发展
城市发展: 同步发展的城市珠三角更多 开放程度: 珠三角开放时间更久,程度更深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 、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 年底, 公里, 年底 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 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公里/平方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 公里 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一)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一 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二)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珠江三角洲偏居南方一 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 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它的起飞, 它的起飞,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会产生强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处在东亚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能够很方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有对外开放的有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长三角VS珠三角

长三角VS珠三角




第三回合:龙尾力量——腹地大PK

城市群的腹地决定着城市群的地盘大小与扩张潜力,反映着龙尾的摆动范围。 上海从地缘上接近江苏和浙江两省,三地往来十分便捷,因而江苏和浙江是 上海的核心范围,并首先受到辐射。此外,上海通过长江的天然优势,不但 可以辐射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和江西,还将影响到中上游的湖北、湖南、重 庆、四川等沿江城市。 香港的核心范围是澳门和广东,腹地范围比较小。香港虽然有“泛珠三角” 作腹地,但各地区过于分散,而且缺乏天然的联系纽带和便捷的交通工具, 因而“泛珠三角”对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意义并不大(若泛珠三角主要城市 有磁悬浮或高速铁路相通则可以大幅度改善这种局面)。 这一回合,长三角明显胜过珠三角。正因为长三角的腹地大大超过珠三角, 对国家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所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上海与长三角发展。



第二回合:龙身强度——次中心城市大PK

城市群中次中心城市是第二梯队的支点,犹如“龙身”, 决定着整条龙的强度,本回合进入龙身大比拼即次中心城 市的比较。 长三角次中心城市阵容,北翼的苏州,南翼的杭州;珠三 角次中心城市阵容,西翼的澳门、广州,东翼的深圳。 在第二梯队中,珠三角的澳门,其国际影响力,长三角无 城可与之匹敌,同样苏州、杭州的综合竞争力也无法与深 圳、广州相提并论。 看来,长三角在第二回合中败得一塌糊涂,珠三角再次大 胜。长 Nhomakorabea角VS珠三角
12资环2班 邱金木 2012724124
长三角城市群VS珠三角城市群:哪个更具经济潜力?

这是中国不容忽视的两个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这里,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中国制造的推土机、起 吊机从未停止自己的工作,一块块稻田变成一幢幢厂房, 温润千年的土地被钢筋混凝土迅速覆盖,闪烁着冷冽的光 芒。人们热衷于比较它们的长短,有人认为以上海为龙头、 以苏南和浙东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将在二者的比较中 最终拔得头筹,也有人认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 的珠三角最终会超越长江三角洲,实现世界级城市群的转 变,你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谁更具有发展优势?谁能最终 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与珠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

长江三角与珠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

长江三角与珠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

一、长江三角、珠江三角是全国经济的增长极1、经济总量方面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2%,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从增速上看,长三角15城市和珠三角9城市中,增速最高的达到18.8%,最低的9.8%,都远远高于全国8.5%的平均水平。

2、三大需求方面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5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7%,其中长三角投资迅猛,占全国的21.4%。

利用外资方面,全国利用外资前列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这两大三角洲,1-3季度到位外资接近3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

两大三角洲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8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1%,比上年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两大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较高,1-3季度实现出口近20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4.8%。

3、居民生活方面2003年1-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47元,从两大三角洲23个城市(缺江门数据)情况看,仅有两个城市略低于全国水平,超过10000元的城市达到10个。

二、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比较(一)2002年全年经济指标比较1、GDP规模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两地GDP约占全国28%。

2002年两地GDP总量29402.1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19983.3亿元,珠江三角洲为9418.8亿元。

应用文-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应用文-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三角洲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类。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长江三角洲潜力巨大,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对外开放的意义,不仅是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了产业结构,而且引进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科学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为体制改革提供了参照系。

证明,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方能相得益彰。

但因行政体制等与经济不相适应,三角洲的“扩散”效应不明显,更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增长。

未来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突破现存的制度性壁垒,以加快三角洲和流域资源的整合;取决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以充分利用境外和境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基础上。

关键词:增长/三角洲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任何经济体的成长都会受到内生因素的制约和外部条件的局限,因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简单的类比通常并不恰当。

本文仅通过对内因与外件的比较分析,试图较客观地描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研判两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地缘经济条件与整合前景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属区域经济,但尚无统一认定的区域范围,本文取两经济圈内各自较普遍使用的口径,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个省辖市以上城市「1」,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则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2」。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经济模式与经济要素比较.共20页文档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经济模式与经济要素比较.共20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长三角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角经济区经济模式与经济要 素比较.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 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 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 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 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 滩涂面积715.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 利。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 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 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1776毫米。但夏 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平坦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运条 件得天独厚,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组成得综合运输网,加上 经过多年建设形成的通讯、网络等资讯条件,使本区域拥有了良好得投资 环境。铁路方面,铁路营运里程占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的6.4%,区域内按 国土面积计算的铁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 公路方面,京沪、 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上海到成都高速公路共同构成快速公路 网;水运方面,上海市是全国的海空运输枢纽,全国第一大港上海港, 2019年上海港吞吐量达到26384万吨,占同期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的 15.8%;宁波港是全国第二大港,吞吐量达到15398万吨,占全国的 9.2%。空运方面,上海是国内第一个拥有两个大型机场的城市,周边有若 干机场与之呼应。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工业新区不断涌现。目前在 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之外,还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国家级高 新技术开发区6个,保税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开发区88个, 在数量上和功能齐备方面都居全国之首。从而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大。这些 条件,使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环境最好的区域之 一。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 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 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 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处在东亚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能够很方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有对外开放的有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自然条件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 江省的部分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 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 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 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 (2019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 市带之一。
(一)从地理条件看,两江三角洲皆为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二)从二者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及影响看,珠江三角洲偏居南方一 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只是处于广东省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 而长江三角洲是由地扼大陆中部,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 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 它的起飞,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会产生强 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 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 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 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 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 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 人(2019年)。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人口劳动力的比较
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东省总人口为8642万人,其中流 动人口为3104万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为2152万人,占全省流动 人口的82%,是全国吸引外来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之一,低劳动成本优势得 到充分发挥。在大量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同时,也加速了各种生产 要素(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人才)向该地区的集聚,这就大大推动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地位进一步提 高。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在高素质人力资源方面享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该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会经济基础较好,不但人口密集, 而且人口素质相对较高,高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1000 余所科研机构,150余所高等院校和3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科研基础 雄厚,科技人才密度高,高级人才比重大。此外,还拥有大批熟练的高素 质技术工人。这些都对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 兴产业十分有利。90年代以来,在开发开放浦东的有力推动下,长江三角 洲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起点高、规模大、增长快的特点,这与其拥有雄 厚的人力资源有着直接关系。
4、珠江三角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我国著名 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 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 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 5、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 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 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 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