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a510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c.png)
03
水乡文化与旅游
结合下图阅读课本P56-57,分析长江三角洲 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1
旅游资源丰富
2 历史文化价值高
3
水乡风光特色鲜明
4
交通便利
5
服务设施完善
6 距离客源地近
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 沧浪亭 拙政园 狮子林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 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 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 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 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 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 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 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 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 和骄傲。
0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南京
古都
苏州 杭州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古 都——南京、杭州,有还有苏 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 城。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最大城市群
南京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 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 杭州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C.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D.矿产资源丰富
2.下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是( )
A.南京中山陵
B.杭州西湖
C.南京明孝陵
D.苏州古典园林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条件 ,并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理解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通过图文资料,简单说出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 源,并归纳该地旅游业发达的条件。
01
江海交汇 之地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bec3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2.png)
西 湖 十 景 之 曲 院 风 荷
饮食文化
戏曲文化
丝绸文化
茶文化
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
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便捷的交通 3.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长鱼 江米 三之 角乡 洲 地 区
——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范围 成为“鱼米之乡”的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河流与区域发展
城市群
城镇发展 同城效应 生活方式的变化
长三角——全国
密度最大的城市群 和经济水平最高的、 面积最大的城市群
魔 都 上 海
仅用6年时间,上海 地区生产总值 (GDP)从2006年 首次突破1万亿元, 翻番为2012年的逾2 万亿元。
上海的这一经济总量 规模,位列世界大城 市前十位左右。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 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一样,即所谓“同城效应”。
资料:
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 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 弊?
水乡风情 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优势
的自然条件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
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 京 古 城 墙
南 京 总 统 府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苏 州 寒 山 寺
杭 州 西 湖
西 湖 十 景 之 三
潭
映
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2397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7.png)
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手段,如农产品 展销会、电商平台等,将长江三角 洲地区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03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 长江三角洲
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工业发展现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 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较高。
工业特点分析
该地区工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迅速,同时传 统产业升级改造也在不断推进。
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路径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链条完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 活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能源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 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 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 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资源节约利用
实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 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推
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工业废水、生活污 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河长制 、湖长制等管理制度。
推进工业废气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 车尾气排放管理等,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 防联控。
土壤污染防治
成效评估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农用地分类 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土壤污染 风险管控和修复。
通过实施上述污染防治措施,长江三角洲 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水环境 、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7.2.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
![7.2.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fe67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1.png)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
7.2.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目标要求
一.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 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在城市 群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对 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 响。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 易中心。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Nhomakorabe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借助发达的高铁和高速实现同城效应。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旅游业空前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 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小题。
1.“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A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
③黑土广布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A.养殖与发电
B.灌溉与发电
C.供水与运输
D.供水与发电
谢谢观看!
欢迎关注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和昆山与上海、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回答下 面小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7d68feac850ad02df804112.png)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描述
知识点内容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势
处于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区域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提供了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水源;②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利于对外联系;③形成冲积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提供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他文化:丝绸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完善的服务设施
②主要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区域联系带来的影响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如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过上了“白天做上海人,晚上做江苏人”的日子。
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园林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08227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6.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可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以及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特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接触和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及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等地理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地理现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及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比较法:引导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的多媒体课件,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18ba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9.png)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里有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2北方地区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丘陵交错。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1.地形: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图文PPT课件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7d1d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5.png)
成效评估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显示污 染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需持续努力。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践行
绿色发展理念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协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
低碳发展实践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构 建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
民国时期的工业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一方面,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 的影响,工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家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发展实业, 为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当前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产业结构多元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外,该地区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如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和工 业互联网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和资源消耗。
绿色低碳产业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 产业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方向 。该地区将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推动经 济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背景
历史
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文化 和政治中心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文化的发 源地。
文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 和吴越文化。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和商贾巨匠,如 鲁迅、茅盾、徐悲鸿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8c13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8.png)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没有像同纬度的西亚、北非一样成为沙漠地区,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由于()A.东北信风的影响B.夏季风的影响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地形复杂多样【答案】B【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概况【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没有像同纬度的西亚、北非一样成为沙漠地区,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典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且雨热同期,故本题选B。
【点评】"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同城效应”的实现主要得益于()A.地理位置相近B.经济快速发展C.人们生活水平高D.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答案】D【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解析】【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来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实现“同城效应”,主要得益于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
同城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交通是主要影响因素。
比如沪杭磁悬浮的建设,将强化上海和周边省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3.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优越,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B.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濒临东海和南海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答案】B【考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优越,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故A正确。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3642b09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4.png)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 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 环山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 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 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 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 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 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 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 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利:提供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弊:夏季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 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 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 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 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 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
巩固提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黄___海,B___东___海, C__京__杭__运河,D__长__江__ (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夏__季__高__温__多__雨__,__冬__季__温__和__湿_。润
一、江海交汇之地 读图7.1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5f9695680203d8ce2f24d1.png)
都江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E 南京 B D 苏州
A 上海
杭州 C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南京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宜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社会经济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劳动力充足等。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3分钟 苏州
昆山
17分钟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水乡风光
东林书院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 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前来观光。 水乡:江苏的有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B江
苏
省
A 上
海
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D浙
江
省
一、江海交汇之地
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长江中下游 _平原,大部 分地区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星罗。 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杭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苏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课件(共41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课件(共41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3435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b.png)
我国,
国 重 要 的 稻 谷 产 区 。
人 的 粮 食 就 有 着 落 了 。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形 以 平 原 为 主
意 思 是 说 , 苏 州 、 湖 州 一 带 如 果 能 得 到 好 丰 收 , 那
“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这 是 宋 朝 时 期 非 常 有 名 的 俗
“鱼米之乡”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50页长江三角洲地形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包括 上海 市; 江苏 省南部; 浙江 省北部。
江 苏
上海 浙 江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探究学习:根据地图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 洋
内
内河运输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现代化大都市——上海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的核心城 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常技务国
住创院家
6340.5 2489.43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 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鱼米之乡”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鱼米之乡”](https://img.taocdn.com/s3/m/0a72c7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e.png)
妈妈说:“我想去 中国最大的城市看 看东方明珠!
佩奇说:“我想 去东海或者黄海 岸边踩浪花!
智囊团——小猪佩奇一家人
佩奇妈妈:东方明珠 ——上海
佩奇:东海、黄海沿 岸城市。
佩奇爸爸:世界第三 大河——长江。 京杭大运河、苏杭风 光——扬州。
弟弟乔治:湖泊众多 的地方淡水鱼丰富。 例如太湖。
水稻
喜高温 喜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长 江 三
“以水定稻”
支流众多、河网 角 密布、湖泊星罗 洲
平
土壤保水保肥要强
地势低平
原
1.5江海交汇之地——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 江沿海港口众多。
1.5江海交汇之地——位置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既可以联系 广大的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 上航运的中水,并通过远洋航线通 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既给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 居民遭遇水患灾害。
1.6江海交汇之地——活动探究P51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 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 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 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6江海交汇之地——比一比
要素 江河位置 相对位置
地势 水文 气候
自然灾害
交通运输 别称
长江三角洲平原
成都平原
长江下游入海口Βιβλιοθήκη 位于长江上游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内
地势低平,大多数海拔在50米以下,与周 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00米,群山环抱与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7fda2a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3.png)
《长江三角洲》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红楼梦》里有两句话,“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时至今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又如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新知讲解】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位教师讲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上海。
学生:历史文化名城有南京、杭州、苏州、扬州;重要功能城市:绍兴、慈溪、舟山、宁波、无锡、常州等。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上海的职能及作用教师: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谁?起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共同得出答案:回答:核心城市是上海市。
上海市人口约24180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城市。
上海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提问: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的综合运输体系。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8cde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b.png)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e790340f0b4c2e3f572763cd.png)
【易错警示】 河流的作用不是只有航运,它还有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 【拓展视野】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 化的差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 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 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 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 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 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4.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A )
(东营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 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 称为“同城效应”。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B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6.右图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C )
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
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枣庄中考)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72个
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 筑,可谓“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国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翘楚和骄傲。 结合下图,完成14、15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791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b.png)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 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 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状元成才路
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状影元成才路 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 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 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水产品等。
2.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 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 市,是我国的 超大 城市,也是我国最重 要的 综合性工业 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核心城市—— 上海
名城古都 南京作为古都,名胜古
迹众多。中华门 是明朝初期 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 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状元成国才路 著名的古都_南__京___、状元成才路_杭__州___, 还有_苏__州___、_扬__州___等众多的 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 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 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 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 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
南京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 有什么特点?
太仓 苏州
沿京杭运河
上海
沿江 沿海 沿铁路线
杭州
绍兴
同城效应 关键:交通发达(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上海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 群的核心城市
苏州
南京
上海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城市
浙江 稻米 淡水鱼 鱼米之乡
亚热带季风 密布
长江
中枢
京沪
沪杭
稠密 最高
密集
上海
最大 综合性
长江三角洲 辐射带动
全国
紧密 频繁 公路 生活方式 高速铁路 高速
同城效应
水乡 史积淀 茶
历 丝绸
古典园林 周庄
西湖 乌镇
杭州
绍兴
上 海
长江 三角洲
长江 流域
全 国
长江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为什么称长江沿江地带 为“H”型经济格局。
东部沿海产业向中 西部推进的通道
上海市 沿
西部借助江海联运, 进入国际市场
重庆市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带
武汉市
南京市
江 经 济 带
东部沿海技术、 信息向中西部传 递、转移的通道
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 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 西部商贸的纽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列举描写南方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第八章 南方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 上 有 天 堂 , 下 有 苏 杭 ”
东西联系纽带
沿江地带的工业
钢铁工业走廊:宝山、 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汽车工业走廊:上海、 南京、武汉、重庆 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
综合性 工业基地
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
南北辐射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 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
一、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
扬州
南京
无锡 苏州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 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上海
自然环境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 的“鱼米之乡”
杭州
读图找出长江、太湖、东海、 南海,上海、南京、杭州
P9
优越的自然环境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低平。 2试从地形、气候、河湖等方面分析该地发展农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优越,年降水量>1000mm。 业,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3、河湖: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周庄
同里
乌镇
西塘
戏曲文化
茶文化
丝绸文化
饮食文化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 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 的地区之一。
课堂练习
1.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D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 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扬州
南京
无锡 苏州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上海
高原山地气候
候 气 风 季 带 温
亚热带季风气候
杭州
热带季风气候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平原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 米产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 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 鱼产区。
长三角地区位置及其优越性
位置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海 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优越性
带 来 肥 沃 土 壤 …
易 发 洪 涝 灾 害
提 供 灌 溉 水 源
提 供 便 利 水 运
提 供 城 市 用 水 …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南京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世 界著名第六大城市群。
苏州
上海
杭州
绍兴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
苏州 历史文化名城
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城 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 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 岸城市群和中国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
岷 成都平原 江
长 江
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 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 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 业发展的作用? 的差异? 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 上游:开发水能,提 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 供灌溉水源 溉水量,使岷江沿岸 下游:发展航运 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 又免受水旱灾害。
提 供 工 农 业 用 水
提 供 水 能 发 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请列举描写北方的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东海
长江干流水运发达,经 济腹地广阔; 南北海上航运中枢,远 洋航运世界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 干支流发达水运,联 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铁 路 交 通
沿江沿海 “T”字带
“H”型经 济格局
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 中枢,通过远洋航线 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堂练习
2.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西安等 ②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③这里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 了优越条件 ④有很多旅游景点,如西湖、都江堰、苏州园林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江苏 平原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