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资料.优选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3、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5、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6、现代管理的划分:1)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7、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2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3 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1)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2)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在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是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 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管理理论4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注意和行政管理学中的方法做区分)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根本)行政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管理科学是从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开始出现的,至今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 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实行例外原则;(单)7 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跳板原则(法约尔桥)P44韦伯认为,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1传统权威2超凡权威3合理—合法的权威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内容大部分是老师给的,有些地方还是需要看书现代管理学1、管理的职能法约尔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2、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传播者角色(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发言人角色(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外界)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冲突者角色(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3、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同等重要):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高层管理):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侧重基层管理2)科学管理理论主要的方面:●工作定额(搬运生铁块实验)●标准化(铁锹实验)●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另:甘特提出的是“计件奖励工资制”,即对于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除了支付给他日常工资,超额部分还以计件方式发给他奖金。
该方法优于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是工资收入有保证成为一种工作的动力●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3)原则:制定工作标准、科学利用工时、实行差别计酬、科学地选拔和培训工人、计划和执行分离、实行例外原则(非常规事件)组织管理理论(侧重高层管理)1、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1)六种基本活动:A 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现代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层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
而在准备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现代管理学自考考试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涉及到组织理论、管理学理论、领导学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每个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发展历程以及理论的应用。
对于组织理论,考生需要了解组织的定义和特征、组织性质、组织构成、组织行为、组织变革和组织生态学。
对于管理学理论,考生需要熟悉管理的定义和特征、管理的目标、管理的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机制。
领导学理论则涵盖了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功能、领导的格局、领导的风格和领导的行为等方面。
企业文化理论则需要考生引入企业发展战略、理念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考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管理理论,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管理学自考对于考生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考生需要根据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寻找出最佳的管理解决方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进行团队管理和沟通,这对于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考生可以通过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来复习现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能力。
在与团队成员和高层管理层的交流中,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实践模拟的练习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之外,实践模拟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复习手段。
现代管理学自考考试可能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案例分析和管理模拟题型,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实践模拟来尝试解决类似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管理学复习最新完整资料
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结构性维度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状态的参数。
决策树是用二叉树形图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
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是把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作业(或称活动),然后根据作业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分别轻重缓急,从而对项目整体进行控制和调节,更好地监控项目的进度,发现可能的瓶颈环节,以及必要时调度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关联性维度反映整个组织特征状态的参数。
矩阵结构组织是一种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一个机构的机能式组织型态下,因某种特别任务需求,另外成立专案小组负责,此专案小组与原组织配合,在形态上有行列交叉之式,即为矩阵式组织。
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业绩的关心程度。
反馈控制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
决策方式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资源的方式。
经济人假设主要观点:经济人”假设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报酬。
人总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资本家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管理者和工人应该相互合作,以求共同繁荣。
影响力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真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权利组织中,通过一定的程序赋予某个人的资源支配能力。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现代管理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全)
现代管理学考试大纲复习资料(全)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3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4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5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6.现代管理的划分:1.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7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1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2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现代管理学第一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管理的含义。
1、管理是一种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其活动形式表现为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而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三、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四、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五、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六、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管理,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
七、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八、管理学的含义1、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九、现代管理学的含义1、现代管理学正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十、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有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十一、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十二、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十三、比较研究法的含义1、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
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00107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首开管理定义先河的是(B )A.西蒙B.H.法约尔C.小詹姆斯·H.唐纳德D.孔茨2.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是(A )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军事管理思想D.教会管理思想3.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的是(B )A.亚当·斯密B.罗伯特·欧文C.乔治·埃尔顿·梅奥D.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4.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制定标准定额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D.开展心理革命5.亨利·法约尔认为,在管理的五项职能中,最重要的管理职能是( C )A.组织B.指挥C.计划D.协调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D )A.“社会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经济人”假设7.企业再造的驱动力是(B )A.组织管理的需要B.市场或顾客需求C.技术革新的需要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8.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的新型战略是(D )A.竞争战略B.企业再造C.红海战略D.蓝海战略9.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根据是(A )A.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B.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C.决策所处的时期不同D.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10.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决策模式是( B )A.理性决策模式B.渐进决策模式C.集团决策模式D.精英决策模式11.在组织的构成要素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组织要素是(D )A.目标B.信息C.程序D.人员12.以对法律确立的职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而形成的权威称为(C )A.传统权威B.超凡权威C.合理-合法权威D.法律权威13.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提出的全新概念是(B )A.学习型社会B.学习型组织C.学习型企业D.学习型国家14.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A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15.在职位的分类中,把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称为( C )A.职系B.职级C.职等D.职位描述16.不属于强制性领导影响力的产生因素的是(A )A.才能因素B.传统因素C.职位因素D.资历因素17.不成熟-成熟理论的提出者是(B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克里斯·阿吉里斯C.埃德加·沙因D.弗雷德·菲德勒18.在领导方式的类型中,领导者运用启发、诱导、商讨、教育的方法,使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贯彻领导意图的领导方式是(C)A.强制命令方式B.物质激励方式C.疏导教育方式D.榜样示范方式19.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 )A.安全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0.变量的取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次序上的区别,这指的是(B )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21.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B )A.管理制度B.人C.管理技术D.组织22.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是()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D.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23.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的理论是(A )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D.途径-目标理论24.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D )A.领导B.控制C.计划D.决策25.容易形成一致,采取迅速行动的决策规则是( B )A.全体一致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绝对多数规则D.比例多数规则26.在管理思想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7.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8.职位分类的第一步是()A.制定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B.职位调查C.职位纵向分类D.职位横向分类29.近代人事品位分类制度始于(D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30.在人事考评中,因考评对象的某一特征、品质或行为表现异常鲜明、突出,从而淡化以至掩盖了其他方面的表现,造成考评结果不客观。
现代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资料(现代管理学复习题汇总)
现代管理学学位考试复习资料(现代管理学复习题汇总)现代管理学复习题汇总第一章绪论考试题型及分值:单选题:20%;多选题:20%;判断题:10%;简答题:10%;计算题10%;案例分析10%;论述题20%考试时间:2小时管理,就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管理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4管理要紧紧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果。
5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环境条件。
组织中的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人性假设和管理道德管理的主要目的:指导实践活动管理的职能:计划(首要职能),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组织,领导,人事,激励,协调,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管理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
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应是既拥有正式的主管职位行使权力,也能通过决策等管理工作对组织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的人。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技能(新增加的管理者技能)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1。
现代管理学学位考复习课共130页文档
知识的表现形式:
经验、科学、技术、信 息 P158-159
知识的积累:
1.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 必要性 P162
2.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 合理性 P163
二、管理要素——决策方式
类型、主体、其它影响因素
决策类型: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所 运用的资源:知识和信 息
弗鲁姆的决策方式:
权力主义(A1、A2) 协商方式(C1、C2) 团体决策(G)
竞争型决策——博弈法
二、管理要素——知识和信息
定义、特点、表现形式
什么是知识:P150 知识的分类:P151 1. 事实知识: 2. 原理知识: 3. 技能知识: 4. 人力知识:
知识和信息的联系和 区别:P154
知识和信息的基本特 征:P155
1. 非排他性 2. 非竞争性 P156 3. 可传播性 4. 外部性 5. 传播的特征: 6. 不可逆性 7. 渠道依赖性
二、管理要素——判断准则
判断因素、个人价值观、组织价值观
判断中的事实因素 和价值因素
据此而来的事实判 断和价值判断
外部性: P205
个人价值观:一个人对 客观事务价值大小的看 法。
价值观系统和价值观的 惯性:P213
决策对外部的影响, 从而形成外部性
组织价值观:体现在组 织规定的各项条例中。
二、管理要素——命令与执行 概念、如何有效
激励的基本问题: 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 激励的核心问题在于调动 人的“积极性” 激励需综合考虑的因素: 1.组织的激励系统设计 2.激励的心理基础 3.激励效果的多面性
激励的心理基础:
激励理论:
人类共同的行为特征
需要层次理论
激励的任务:研究对象需 要、设置适当诱因、充分 把握员工的心理状态
现代管理学复习最新完整资料
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结构性维度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状态的参数。
决策树是用二叉树形图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是把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作业(或称活动),然后根据作业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分别轻重缓急,从而对项目整体进行控制和调节,更好地监控项目的进度,发现可能的瓶颈环节,以及必要时调度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关联性维度反映整个组织特征状态的参数。
矩阵结构组织是一种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一个机构的机能式组织型态下,因某种特别任务需求,另外成立专案小组负责,此专案小组与原组织配合,在形态上有行列交叉之式,即为矩阵式组织。
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业绩的关心程度。
反馈控制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
决策方式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资源的方式。
经济人假设主要观点:经济人”假设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报酬。
人总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资本家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管理者和工人应该相互合作,以求共同繁荣。
影响力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真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权利组织中,通过一定的程序赋予某个人的资源支配能力.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00107-现代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
00107-现代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D10.现代管理学的特点:(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11.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及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内容方面的基本问题(4)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5)关于管理创新与管理国际化的基本问题1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1)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2)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3)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1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2.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2)市场竞争的需要(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4)阶级斗争的需要3.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2)亚当·斯密(3)罗伯特·欧文(4)查尔斯·巴贝奇(5)安德鲁·尤尔(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4.古典管理理论:指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理论5.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6.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2)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7.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有:(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8.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有:(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9.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弗鲁姆的期望价值理论(4)麦格雷戈的“X-Y”理论(5)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10.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2)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3)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6)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德沃德和美国的菲德勒等)11.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上(5)为了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及思考肤浅、期望简单妙方的传统习惯,更深刻地考虑问题,并具有新的围绕人做好工作的能力(6)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艺术的竞争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则1.管理的基本原则:(1)人本原则(2)系统原则(3)效益原则2.为什么人是管理的目的:(1)“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2)“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3)“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3.为什么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1)首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4.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层次性(3)动态性(4)开放性5.系统的观点在现代管理中的方法论意义:(1)现代管理要追求成功、追求效益,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坚持运用系统的原则,对管理系统的整体充分、细致地认识和把握(2)根据系统的观点,在对管理系统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还要把管理工作的整体科学地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或基本要素,并据此进行明确的分工,使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3)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还需要组织严密有效的协作6.在管理活动中,坚持系统原则要做到:(1)具有全局观念(2)关注系统结构的状况(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7.决定管理效益的因素:(1)取决于管理者(2)取决于管理对象(3)受管理环境的影响(4)从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8.为什么管理者必须重视效益:(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第四章管理道德1.管理道德的特殊性:(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2.管理关系中人际冲突的原因有:(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上的冲突(3)管理中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冲突(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3.管理道德在调节管理系统中人际冲突时发挥作用的原因:(1)公正性的要求(2)合理的功利要求4.管理道德的功能:(1)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3)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4)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5.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2)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3)加强管理的民主化(4)肯定部属的成绩(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6.最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1)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3)实事求是(4)团结协作(5)尊重人才7.管理人格的具体体现:(1)自觉的责任意识(2)真诚的服务意识(3)清廉为公的追求(4)主持公正、维护正义(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8.管理道德评价应做到哪三个统一:(1)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目的和手段的统一(3)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统一9.管理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1)提高管理首先认识(2)陶冶管理道德情感(3)锻炼管理道德意志(4)坚定管理道德信念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手段1.管理的基本手段:(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制手段(4)思想教育手段2.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随机性(5)无偿性3.行政手段的作用表现在:(1)行政手段的运用可以使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组织上层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2)运用行政手段,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长(3)在一切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是比较简单的手段,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一切其他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4.管理者在运用行政手段时必须注意:(1)突出目标导向(2)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4)权责一致5.法律手段的主要特性:(1)强制性(2)规范性(3)概括性(4)稳定性(5)可预测性6.法律手段的作用:(1)运用法律手段可以保证社会运行和组织内部的必要秩序(2)运用法律手段能够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3)法律手段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4)法律手段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7.使用法律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1)法律的内容要与整个社会和组织内的道德舆论水平相适应(2)要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的权威性(3)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4)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适用的法律调整方法8.经济手段的具体内容:(1)价格(2)税收(3)信贷(4)工资(5)奖金(6)罚款9.经济手段的主要特性:(1)调节性(2)灵活性(3)平等性10.为什么经济手段是管理者最为乐意使用的管理手段之一:(1)对于管理系统来说,经济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向心力(2)运用经济手段的管理往往是最富有弹性的管理(3)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还可以促使健康的人际关系生成11.思想教育手段的性质:(1)思想教育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思想保证(2)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极其丰富12.思想教育手段的主要特征:(1)目的性(2)科学性(3)启发性(4)艺术性(5)长期性13.思想教育手段的功能:(1)思想教育手段在宣示管理系统总体目标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2)思想教育手段可以从人的精神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3)思想教育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14.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1)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2)做到翔体贴下属,以情感人(3)自觉地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4)在管理系统中,树立正气,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第六章目标管理1.目标的性质:(1)客观性(2)层次性(3)多样性(4)网络性(5)时限性(6)可考核性2.组织目标的作用:(1)目标为组织指明方向(2)目标具有激励作用(3)目标具有凝聚作用(4)目标是组织考核的依据3.确定目标的原则:(1)要把关键性目标与目标的全面性结合起来(2)要把目标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3)要把目标的科学性与预见性结合起来4.确定目标的步骤:(1)全面搜集情况,掌握内外信息(2)提出目标方案(3)评价目标方案(4)选定目标5.目标展开的环节:(1)目标分解(2)对策展开(3)明确目标责任6.目标管理的内容:(1)注重工作的效果(2)注重管理的综合性(3)建立目标责任制7.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目标管理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3)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4)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8.目标管理的的步骤:(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目标的实施(3)进行目标考核9.实施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各级主管人员对它有详尽的了解和认识(2)各级主管人员了解决策和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组织的基本战略的政策(3)主管人员必须认真理解组织的宗旨、使命,认识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依据科学的程序来确定目标(4)要特点注意防止目标管理变成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时时把握从长期目标的角度去制定目标管理的目标这一方针(5)要注意把握目标的明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度,要使目标既有明确性、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七章组织管理1.组织的机构:(1)直线型组织(2)职能型组织(3)直线参谋型组织(4)矩阵型组织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组织环境(2)组织战略(3)组织规模(4)组织技术(5)权力体制3.组织设计的原则:(1)任务和目标原则(2)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命令统一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职、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6)执行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4.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1)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和能力(2)所面对的问题的种类(3)授权(4)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5)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6)组织文化的凝聚力5.组织变革从属的目标:(1)使组织适应环境,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发展(2)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联系的方式等6.组织变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3)以人为重点7.组织变革的原因:(1)频繁的决策失误(2)组织成员间沟通不灵(3)管理业绩长期不理想(4)缺乏创新第八章人事管理1.人力资源的特征:(1)具有时效性(2)具有时代性(3)具有能动性(4)具有重复开发性2.人员选聘的意义:(1)人员选聘满足了组织发展对人员的需求(2)人员选聘是确保组织人员具备较高素质的基础(3)人员选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组织的稳定(4)人员选聘的过程也是组织树立自身形象的过程3.人员选聘的原则:(1)效率优先原则(2)双向选择原则(3)全面原则(4)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原则4.人员考评的意义:(1)人员考评是组织对人员选聘结果加以检查的基本依据(2)人员考评是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3)人员考评是对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的基本依据(4)人员考评是确定人员的晋升与报酬的基本依据5.人员考评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全面考评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4)激励原则6.人员培训的意义:(1)人员培训是实现人事和谐,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2)人员培训是培养人才、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途径(3)人员培训是增强组织中管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手段(4)人员培训是树立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7.人员培训的原则:(1)学以致用原则(2)全面培训原则(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原则(4)严格考评和择优奖励原则第九章信息管理1.管理信息的类型:(1)战略计划信息(2)管理控制信息(3)作业信息2.管理信息的作用:(1)管理信息是保证决策和计划科学性的前提条件(2)管理信息是管理系统控制的依据和手段(3)管理信息是管理系统中各工作环节和管理层次互相沟通、联络的纽带和桥梁3.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则:(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处理(3)信息的存储(4)信息的传输(5)信息的输出4.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手工操作系统(2)机械处理系统(3)电子系统5.为什么现代管理者在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时,都能够重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1)管理对外部信息的需求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2)管理系统内部沟通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要求(3)现代技术为建立专门的、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可能6.管理信息系统给管理带来的革命:(1)它改变了组织的结构(2)它改变了传统的官僚制控制方式(3)改变了组织的权力关系(4)促进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7.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3)要具有可靠性(4)要有相对的独立性(5)要注意其适应性和灵活性(6)要讲究经济效益第十章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任务:(1)合理筹措资金(2)有效地利用各项资产2.财务管理的制度性措施:(1)在组织编制预算时,需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2)财务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或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3)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3.财务管理的方法:(1)财务预测(2)财务计划(3)财务控制(4)财务分析(5)财务检查4.预算管理的具体表现:(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5.如何做好支出管理:(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2)保证基本支出需要(3)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4)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6.财务监督的形式:(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4)内部监督(5)外部监督7.财务监督的目的:(1)保证组织的财务活动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2)促进组织的财务活动按照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进行,以励其注重资金使用效益(3)力求组织财务活动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8.财务分析的内容:(1)分析预算编制情况(2)分析预算执行情况(3)分析收入、支出情况(4)分析资产使用情况(5)分析人员增减情况(6)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第十一章决策1.决策的要素:(1)决策者(2)决策目标(3)决策方案(4)决策环境(5)决策后果(6)决策变量(7)决策评价2.决策的特征:(1)决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3)决策必须着眼于未来3.决策的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2)决策关系到管理的绩效(3)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4.决策的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科学可行原则(3)对比选优原则(4)科学民主原则(5)反馈原则5.决策的程序:(1)搜集信息(2)发现问题(3)确定目标(4)设计方案(5)分析评估(6)选择方案(7)试验实证(8)实施决策6.决策的软方法:(1)头脑风暴法(2)德尔斐法(3)列名小组法(4)方案前提分析法(5)提喻法(6)创造工程法第十二章计划1.计划的特点:(1)计划具有目的性(2)计划具有普遍性(3)计划具有适应性(4)计划具有经济性2.计划的作用:(1)计划有利于管理者进行协调和控制(2)计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计划能够弥补情况变化所造成的损失3.计划工作体制的内容:(1)计划工作机构隶属于各级管理系统的决策机关,并接受决策机关的领导和制约(2)计划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3)计划工作部门制定出来的计划要经过决策机关的批准(4)下级计划部门必须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导4.计划的内容:(1)目标(2)措施(3)步骤(4)约束条件5.计划的种类:(1)高层计划、中层计划、低层计划(2)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3)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4)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6.制定计划的程序:(1)分解整体目标,确立分支目标(2)确定实现分支目标的机构和人员(3)预测分析组织实现目标的资源条件和客观环境(4)拟订具体行动方案(5)制定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7.制定计划的原则:(1)统筹原则(2)重点原则(3)弹性原则(4)连续性原则8.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调查研究(2)进行科学预测(3)吸收专家、群众参与制定计划(4)计划要勇于创新9.制定计划的方法:(1)定额法(2)比较法(3)整体综合法(4)滚动计划法第十三章指挥1.指挥的特点:(1)权威性(2)垂直性(3)统一性(4)明确性(5)强制性2.指挥的类型:(1)依据指挥者与被指挥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分为直接指挥和间接指挥(2)依据指挥活动中对下级要求的不同,分为命令式指挥和指导式指挥3.指挥的方式:(1)口头指挥(2)书面指挥(3)会议指挥4.影响指挥实现程序的因素:(1)指挥的目标与手段的合理性(2)指挥权力的强弱程度(3)指挥客体的潜在能力(4)组织环境5.指挥者在下达目标任务之前应注意的问题:(1)下属部门与人员对目标的认识以及对目标所持的态度(2)下属部门与人员对各项目标在组织整体目标中地位及作用的认识(3)下属部门的资源状况(4)下属部门与人员对组织整体的评价和对指挥者的认识、6.如何确定权责关系:(1)赋予责任(2)授予权力(3)确保职、权、责的统一7.为什么说及时发出行为指令对全面落实计划至关重要:(1)指令使各部门、单位及人员有了更明确、具体的行为依据(2)指令在计划不周条件下,及时调整人员行为,确保人员行为的有效性8.指挥者进行资源配置的内容:(1)依据计划要求做好资源配置工作(2)加强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监督并适时做出调整9.指挥者如何有效地运用指挥方式:(1)适情选择指挥方式(2)综合运用指挥方式(3)使各种指挥方式更加有效10.指挥的原则:(1)以计划为依据(2)统一性(3)秩序(4)强制与说服相结合第十四章协调1.协调的特点:(1)平等性(2)互利性(3)主体广泛性(4)结果不确定性(5)对象复杂性2.沟通的类型:(1)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向不同,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双向沟通(2)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3)依据信息传递具体方式的不同,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3.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创造基本前提(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创造直接前提(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4.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协调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基本要求(2)协调是群体活动的基本要求(3)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不仅使协调变得非常必要,而且,现代管理活动的社会性又使协调成为可能5.协调的内容:(1)目标协调(2)利益协调(3)思想与行为协调(4)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6.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1)目标的确定要适应外部环境,要考虑外部环境诸因素对组织的要求及影响(2)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的资源状况出发,要考虑到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和组织资源潜力(3)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个人目标出发,最大限度满足组织成员的要求,尽可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4)从有效实现目标出发,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7.造成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不能统一的因素:(1)组织成员的觉悟水平有高有低(2)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3)组织宣传工作跟不上是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能统一的又一原因8.协调的过程:(1)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2)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3)采取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9.协调的原则:(1)以人为本(2)客观公正(3)灵活机动(4)注重整体10.协调的方法:(1)酝酿协商(2)建议说明(3)思想教育(4)冷处理或缓冲11.管理体制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1)权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纵向权力与责任分配不合理(2)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层次设置太多和各部门划分太细(3)人员配置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分工不明确和责任心不强(4)组织沟通方面有渠道和堵塞两种情况12.协调的其他要求:(1)全员参与(2)直接接触(3)科学预测(4)总体考虑(5)贯彻始终(6)防微杜渐(7)抓住关键(8)围绕目标第十五章激励1.激励的作用:(1)激励能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2)激励能有效地统一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3)激励能有效地协调利益分配中的矛盾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1)人的需要在纵向上有高低层次之分,即人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2)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是有一定顺序的3.确立公平感的途径:(1)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2)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3)既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又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4)通。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单选题1.P4首开管理定义先河的是——法约尔,它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P6最高权力机关——聪明议事会3.P7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国家管理4.P12现代管理领域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5.P3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以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富民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上下俱富“的管理思想6.P32西汉司马迁在荀子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上下俱富“的方略即-—善因论7.P33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8.P36被誉为“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9.P42科学管理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10.P46早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梅奥及霍桑实验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11.P52—53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维纳信息论—-申农12.P54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代表——孔茨13.P55巴纳德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14.P55西蒙提出的决策准则,主张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标准”15.P55系统管理学派的提出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16.P60,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企业再造运动,形成了“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17.P60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市场或顾客的中长期需要为目标的是——企业再造18.P61市场或顾客需求是企业再造的驱动力19.P62强调以过程为核心的是——企业再造理论的精髓20.P82林德布洛姆提出——渐进决策模式21.P86戴伊和齐格勒提出-—精英决策模式22.P95决策中枢系统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公共决策的逻辑起点——问题23.P100组织的第一要素——目标24.P104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巴纳德25.P108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26.▲▲即容易出单选或判断说明题P112—114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如下:1)—-——5)1)创业阶段—-幼年期称“成长经由创造力”——“领导危机”2)聚合阶段—-青年期称“成长经由命令"-—“自主性危机"3)规范化阶段——中年期称“成长经由授权"——“失控危机”4)成熟阶段—-“失控危机"5)再发展或衰退阶段—-“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27.P134现代社会组织都强调法治的重要性,韦伯的科层制强调组织要求的—-“照章办事”就是法治28.P138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29.P144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进入最高领导层,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30.P148制定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是-—职位分类的关键环节31.P165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是—-领导者的影响力32.P173以人为中心的理论—-Y理论33.P175复杂人假设的提出者——沙因34.P220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斯金纳35.P221通过对积极性行为的表扬、奖励、使人的行为更加积极、主动——积极强化(正强化)(判断说明题)36.P221对某种观念淡薄,不能严格遵守遵守而受到批评和处罚,近期表现良好,从未发生过什么,批评和处罚随之撤销——消极强化(负强化)(判断说明题)37.P221对某种消极行为采取具有警戒性的强制措施-—惩罚(判断说明题)38.P221对那些功于表面文章、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喜欢打小报告的人而采取的视而不见、不予理睬的方法-—消退(判断说明题)39.P226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人协调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员40.P255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法的综合——网络技术41.P261系统分析最基本和核心的原则——整体性原则42.P322模拟决策法的理论依据是——同态性原理43.P325方案前提分析法的特点是——迂回探索44.P329-340决策结点用正方形符号“□”表示状态结点用圆形符号“○"表示结果点用三角形“△”表示45.P339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现场观察法46.P363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自变量(年龄、身高)47.P363变化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是—-因变量(人们对某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第二部分多选题1.P6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A习惯化的管理方式B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C简单的管理机构D人格化的管理权力E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P10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我特点:A科学管理B分权管理C法制管理D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3.P10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A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B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C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4.P19管理学的学科特征:A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B是一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学科C是一门软科学D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学科E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P22现代管理学的特征:A变革性B开放性C严密性D实用性6.P28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方法: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案例研究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7.P37尤尔的管理思想原则:A机械原则B商业原则C道德原则8.P38普尔的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原则:A组织原则B沟通原则C信息原则9.P43经营的六项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10.P49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新观点:自己看11.P59 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A长期雇佣制B建立缓慢的评价与提升制度C拓宽职业发展路径12.P64竞争力的分析模型:A潜在进入者B供应方C购买方D替代品E产业竞争者/现有企业间竞争(建议把图看下)13.P64企业的基本战略:A成本领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专一化战略(了解每小点中的内容易出单选或判断说明题)14.P75追踪决策的特点:A回溯分析B非零起点C双重优化15.P87现代决策程序:A发现问题B确立目标C拟订方案D选择方案16.P94决策体制由哪几部分组成:A决策中枢系统B决策咨询系统C决策信息系统17.P108科层组织理论中组织权威的类型:A传统权威B超凡权威C合理—合法权威18.P110组织平衡理论中组织的三要素:A协作意愿B共同目标C信息交流19.P115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A实现自我超越B改善心智模式C建立共同愿景D加强团队学习E进行系统思考20.P12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自已看21.P129管理职位因素或原则:自已看22.P135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A职能业务分析与设计B人员分工规范化C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设计D保障机制和发展机制设计E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验/业务、职能、体制与机构调整23.P152人事选聘的途径:A内部提升B外部招聘24.P154外部招聘的优势:A可以发挥外来优势B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C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D利于缓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25.P155外部招聘的局限性:A外部招聘人员不熟悉组织情况,进入角色较慢B存在一定的风险C组织成员失去了晋升机会,影响士气26.P156我国公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谦27.P159人事培训的特点:A对象复杂性B内容实用性C形式多样性D方法艺术性28.P164领导的作用:A协调作用B指挥作用C激励作用29.P170群体的结构素质内容:A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B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C较强的能力结构D合理的年龄结构E良好的气质结构30.P176复杂人假设的内容:自己看31.P180领导作用理论的类型:A专制式B民主式C放任自流32.P182领导四分图归结为:抓组织和关心人33.P89路径-目标理论的内容:A领导过程B目标设置C路径改善D领导方式34.P189领导过程:确认需要—》建立目标—》报酬与目标的关系—》支持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的达成35.P190领导方式:A支持型B指令型C参与型D成就型36.P20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基本需要为:A生理B安全C归属D尊重E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要)37.P206麦克利兰把人的基本社会需要划分为:A成就B权力C社会38.P209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激励因素(满意因素):自己看39.P213期望理论中必须处理好三方厕所关系:A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B绩效与奖励的关系C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40.P220协调的特点为:A平等性B互利性C主体广泛性D结果不确定性E对象复杂性41.P221沟通的基本模型:A信源B信道C信宿42.P231内容:A目标协调B利益协调C思想与行为协调D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43.P235沟通的方式:A链式B轮式C全通道D环式E“Y”式44.P248控制的过程:A确立标准B检查实际绩效C纠正偏差45.P250控制系统设计:A计划的要求B组织结构C关键控制点未来趋势D主管人中的个性46.P258根据系统的组织情况和与外界的关系进行的系统分析分为:A整体B结构C层次D相关E环境47.P278绘制网络图的步骤:A确定目标B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C划分工序项目D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E确定工序间相互关系,也就是确定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工序和平行工序等48.P299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几项特别重要的管理思想必须把握:A质量第一B为顾客服务C预防式管理D大家受益49.P300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A计划环节B实施环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与核心环节)C检查环节D处理环节50.P313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原则:A“庭处判决"原则B自由畅想原则C追求数量原则D取长补短和改进原则51.P315头脑风暴法的的局限:A实施成本高B对参与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C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52.P316德尔菲法的特征:A匿名性B多次信息反馈C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53.P320德尔菲法的局限:A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B缺乏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C方法论的约束较强D妨碍重大问题的突破54.P329决策树的构成要素:A决策结点B方案枝C状态结点D概率枝E结果点55.P331—333运用决策树法的步骤+决策树的优点:自己看56.P343导致程序失效的因素:A程序冲突B过分依赖程序C程序过时D对程序的不了解57.P361社会调查研究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实证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58.P377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自己看59.P观察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深入持久原则60.文献调查法的特点:A历史性B间接性C无反应性第三部分判断说明题第四部分简答题1.P10简述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答:(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2.P15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3.P39▲▲泰勒的科学管理内容有哪些方面?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声“心理革命”4.P56简述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取得的创新成果的原因?答:(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资源过度消耗费,人类开始面临自然资源枯竭的危险,开始面对来自人口、环境、粮食等方面的严峻挑战(3)世界经体一体化,人类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竞争剧烈、不进则退、不兴则亡”(4)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科学技术和掌握科技知识的生产者比资本和土地更为重要,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本5.P62简述再造的程序与要求答:(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5)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6.P67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答:(1)重建市场边界(2)注重全局而非数字(3)超越现有需求(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5)克服关键组织障碍(6)寓执于战略7.P77▲▲决策与预测的关系答:(1)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2)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3)预测和决策的区别8.P86精英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答:(1)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3)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6)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响9.P104-105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积极作用表现在:(1)协助工作(2)分担领导(3)增加稳定(4)发泄感情(5)制约领导2)消极作用表现在:(1)保守倾向(2)角色冲突(3)滋生谣言(4)不良压力10.▲P145什么是职位分类、职位分类的步骤以及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1)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学复习题汇总第一章绪论考试题型及分值:单选题:20%;多选题:20%;判断题:10%;简答题:10%;计算题10%;案例分析10%;论述题20%考试时间:2小时管理,就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管理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4管理要紧紧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果。
5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环境条件。
组织中的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人性假设和管理道德管理的主要目的:指导实践活动管理的职能:计划(首要职能),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组织,领导,人事,激励,协调,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管理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
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应是既拥有正式的主管职位行使权力,也能通过决策等管理工作对组织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的人。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技能(新增加的管理者技能)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重要**管理理论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 科学管理理论---把人当作“经济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组织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行为科学。
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麦克雷戈人性假设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形成了众多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观点: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有三个基本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沟通--卡斯特与罗森茨维奇系统管理学派观点:1.组织作为一个转换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所组成;2.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3.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要重视环境因素。
--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学派观点:1.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拍板”的一瞬间。
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
2.以“满意标准”代替传统的“最优标准”。
3.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彼得.德鲁克和斯隆经验理论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
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埃尔伍德管理科学学派在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时,着重强调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
把运筹学、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
管理科学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阶段。
过分依赖物质技术而忽略人的作用。
--哈罗德管理过程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
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卢桑斯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
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
20世纪60年代管理理论新发展--波特战略管理学说●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集中一点战略)--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建立共同愿景2.自我超越3.团体学习4.改善心智模式5.系统思考--海默和钱皮企业再造理论再造工程: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经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摈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受雇人假设,经纪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基本观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3.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科学的作业管理。
(2)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相配合纪律统一指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一个计划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数量和支付方式要公平集权等级链:上下级之间建立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秩序:成员明确其岗位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企业经营活动可分为六项:(1)技术活动,即生产、制造、加工;(2)商业活动,即购买、销售、交换;(3)财务,即资金的筹措和运用;(4)安全;(5)会计统计;(6)管理。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为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联接、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组织管理理论韦伯指出,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次序。
权力有三种: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理性的权力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
管理理论的是否有效,取决于管理的对象、环境和管理者自身的条件。
(权变理论)人际关系学说观点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组织文化的特征:隐形性,潜移性,稳定性,继承性组织文化的功能:动力功能,约束功能研究经营环境的目的是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创造条件。
而战略制定的目的则是为了使企业着眼于未来并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既要考虑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外部),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内部)。
管理环境就是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影响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组织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内部环境可以分为组织文化和经营条件第四章管理的核心-决策决策就是在某一时点上,为实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活动。
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鉴别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拟定可选择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的整个过程。
决策的基本步骤鉴别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拟定可选择方案---评价被选方案---选择方案决策的类型按重要性划分: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按主体化分:集体决策,个人决策按起点不同划分:初始决策,追踪决策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划分: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按照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情况划分: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按照过程划分:理性决策,不完全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决策方式分类:独裁方式(A1) 独裁方式(A2) 协商方式(C2) 团体决策(G)决策效果评价因素:决策的质量决策时间决策的执行程度决策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环境伦理标准决策时间的紧迫性:时间要求越紧急,独裁式决策方式采用的可能性更大。
组织文化: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下,存在着不同的决策方式。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决策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对决策方式的选择。
决策者个人的性格: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常见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KT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二)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盈亏平衡分析(三)风险型决策方法:期望值决策法决策树法(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最大后悔值最小法(大中取小法) 计算题案例见PPT1.P134练习第5题,请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决策;结点1的期望收益值:100 x 0.7 + (-20) x 0.3 =64结点2的期望收益值:40 x 0.7 + 30 x 0.3 = 37方案1的期望收益最大,故选择新建大厂第五章计划计划定义: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即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计划是管理首要的一项基本职能。
计划的作用(1)确定方向。
(2)减少变化冲击。
(3)尽可能减少浪费和冗余。
(4)设定标准以利于进行控制。
计划的性质:预见性目的性普遍性适应性时效性计划的内容:5 W 1 HWhat----- 具体任务、要求“做什么?”即明确一个时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Why ----- 宗旨、目标、战略“为什么做?”即明确计划的原因和目的When---- 时间进度“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Where----- 空间布局“何地做?”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制条件。
Who ------ 明确职责“谁去做?”即明确实施计划的部门或人员。
How ----- 政策、程序、规则“如何做?”即明确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预算、分配和使用,等等。
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划分:战略计划施政计划作业计划按计划的时间界限划分:长期,中期,短期计划按计划的约束力划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按计划的对象划分:综合计划,专业计划,项目计划计划的表现形式:组织宗旨组织的使命组织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预算计划工作的步骤机会分析----确定计划的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拟定可行的方案---评估被选方案----优选方案----拟定政策和支持计划-----实施和改进计划计划工作的常用方法:甘特图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法目标的含义:是期望的成果。
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