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毽子变乖了》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毽子变乖了_语文S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毽子变乖了_语文S版

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1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4 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 ...................................... 1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5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8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13 语文 S 版一年级下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15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 17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及新词,书写 8 个汉字,掌握一种偏旁:1 / 19(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我执教的《毽子变乖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

2、教材简介这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全文一共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讲课件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第二自然段讲老师表演踢毽子给我们看,毽子很听老师的话。

第三自然段讲我们刚开始练习踢毽子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老师告诉我们要经常练习。

第四自然段讲“我”每天练习踢毽子,后来毽子也听“我”的话了。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方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

钍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我以读代讲,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踢毽子的感受,使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踢毽子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认读生字词。

研究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今天,我执教的是这课的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教学难点:理解毽子为什么在“我”的脚下不听话。

《毽子变乖了》教案

《毽子变乖了》教案

《毽子变乖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培养学生朗读、讨论、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相关毽子活动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毽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毽子的兴趣。

(2)板书课题《毽子变乖了》,提问:“毽子为什么会变乖呢?”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句子,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family tree。

(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毽子活动,体验课文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生字新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 句子构造能力: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有时……有时……”“又……又……”句型的熟练程度。

一年级语文下册毽子变乖了1教案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毽子变乖了1教案语文S版

毽子变乖了教材剖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剪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以后“我”依据老师说的去做,每日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课文不单表现了踢毽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并且浸透了勤能补拙的道理:不论学什么,只有下功夫,才能掌握它。

本文语言开朗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文中 12 个生字: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们”学习踢毽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指引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要点词句,理解,领会。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踢毽子的乐趣,懂得专心与坚持。

(2)领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课重、难点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2.读懂课文,感觉踢毽子的乐趣,理解勤能补拙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一个毽子。

教课过程一、出示实物,引入课题:1. 师: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板书“毽子”),它特别想和你们一同玩儿,谁愿意和他玩一玩?(抽生登台表演踢毽子)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相机板书“乖”)如何才能让毽子变乖呢?(板书“变”)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学课文《毽子变乖了》(将课题增补完好)2.识记“变”字。

谁有好方法记着这个“变”字?(抽生说)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念书姿势要正确,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②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畅;碰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或讨教同学;③标出自然段;④读完后用坐正直的姿势告诉我。

2.认识生字(小黑板出示生字):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①学生自由拼读;②同桌沟通识记方法;③抽生反应;④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抽生说——开火车说。

3.再读课文,认识课文粗心。

①同桌合作读课文;②抽生反应,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 看图: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老师踢得如何?我们一同来看看插图(出示挂图)。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毽子变乖了|语文S版.精选范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毽子变乖了|语文S版.精选范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14个会认字,会写“久、们、你、师、话、先、练、老”八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生动、形象地描写,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材分析《毽子变乖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 本文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课文不仅表现了踢毽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无论学什么,只有下功夫,才能掌握它。

课文标题中的“变乖了”和文中多处出现的“听话”等词浯,让人读后感觉毽子像是一个可爱而又调皮的孩子,赋予毽子以生命,把毽子写活了,这样更体现出孩子们踢毽子的快乐。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画的是老师表演踢毽子给我们看,毽子在老师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

旁边站着几位小朋友,认真看着老师踢毽子。

其中戴帽子的小男孩好像正数着数呢!第二幅图画的是几位小朋友正在认真地练习踢毽子。

这两幅插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2.能够正确书写会写字“久、们、你、师、话、先、练、老”八个生字,并且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上课准备:(1)问好!(2)口令{5——身正、4——腰直、3——肩平、2——足安、1——目视前方}(3)分组(动物、植物、水果)一、谜语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一只小鸡真灵巧,五彩羽毛身上飘,会翻跟斗会跳高,落在地上不会跑。

生:毽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毽子有关的课文叫作《毽子变乖了》?(齐读标题)师:读完标题,你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毽子变乖了呢?师:让我们在这这样一个问题走进课文。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14、毽子变乖了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书写8个汉字,掌握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毽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会踢毽子吗?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2、学生表演后,评一评谁踢得好。

3、刚才一些同学踢得好,一些同学踢不好。

为什么同是一个毽子,会出现两种情况呢?4、指名发言,导入新课。

5、板书课题。

二、认识生字,读准课文。

1、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认认。

3、教师出示文中本课生字认读。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认一认。

5、回到课文,分段指名读课文内容。

6、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问题导学,读懂课文。

1、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在老师脚上听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反馈。

(3)出示图一,引导理解:毽子听话极了。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2、看着毽子这么听话,我们真想踢,可是刚开始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呢?(1)指名反馈。

(2)出示图二引导感受:毽子变乖了。

四、课时总结:毽子原来是很不听话的,可是练习多了它就会很听话了。

我们做事情、学东西也一样,刚开始学不好,做不好,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学好了。

第二课时一、巩固全文、练习说话。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2、指名说说:毽子是怎样变乖的?3、齐读课文中老师的话。

4、引导说话: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谁说得好。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毽子变乖了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毽子变乖了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2. 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 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 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
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可这次海边之行,
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3.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
几次芦笛声? 都是怎样的芦笛声? 快速默读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课 文 ,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
4.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 笛 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5. 再读课文。 第 二课时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 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入情入
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 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
义。
是如何的汹涌,
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 也为这些从未经过大风大浪
或警句。
的学生理解主人公当时为何
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会非常害怕打下基础。
1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 指名反馈。 3 出示图一,引导理解:毽子听话极了。 4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2、看着毽子这么听话,我们真想踢,可是刚开始时,毽子是 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1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 引导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1 指名反馈。 2 出示图二引导感受:毽子变乖了。 四、 课时总结: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书写。3.写一写,填一填 。老
共()画,第五笔是(),笔顺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
下课时,我们一起去操场玩儿了踢毽子游戏,大家开心吗?你们觉得毽子难踢吗?(学生说 踢毽子感受)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出示老师踢毽子的图片。 2.毽子在老师脚上乖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要它高,它就高……它就停在肩上。) 3.毽子在老师脚上这么乖,那么到底是谁的毽子不乖呢 ? 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出示句子:脚一踢,它就到处乱飞。 1 为什么毽子不听话?(它和我们还很陌生) 2 怎样才能让它听话?(经常和它玩儿) 3你能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吗?(陌生——熟悉)4.熟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老师 表 演踢毽子的句子。4.按照老师说的话,毽子变乖了吗?自己读一读第 4 自然段。 讨论: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的,只有不断练习,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它。这就是熟能生巧。) 5.老师告诉“我们”要想把毽子踢好,必须“ ”。(用文中句子回答)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谁读得最好。 2.教师指导朗读。(如,第 3 自然段小朋友踢毽子的句子要读出着急、不开心的语气,老师 的话读得平和亲切) 3.练习用“一点儿也不……”说话。6.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生字。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认读,看谁记得清、读得准。 4.教师反馈。 1 出示拼音卡片:指名读。 2 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字音。 5.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起初练习踢毽子是什么样儿的?为什么后来毽子变乖了?1. 写出下列生字的韵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毽子变乖了|语文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毽子变乖了|语文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 毽子变乖了教学目标:1、认识19个新词,会写“久、们、你、师、话、先、处、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教学难点:课文朗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九宫格及字卡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毽子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是什么?2、出示踢毽子图片。

师:他们都在干什么?3、师:前几天,老师带来一个毽子,想说和同学们和同学们一起踢毽子。

等天气好些,老师带你们一起踢毽子好不好?想踢的举手。

二、初读课文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毽子有关。

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听!嘘!安静听!2、播放课文音频。

3、师:听完录音,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看谁读得既认真又准确。

4、请一名学生带读,其它学生跟读。

表扬带读及认真跟读的学生。

三、字词学习1、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从刚才大家读的课文中找一些词语,再由你们在你们的书里圈起来。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老师依次出示词语,大声读出词语并拼读,让学生一边在文中圈划一边看着书上的拼音小声跟读。

随词提问如何记住字词。

毽子变乖时候老师我们先脚上飞舞肩上听话开始到处乱飞跟你们陌生熟悉不久没错3、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后由学生齐读。

老师评价齐读情况。

4、指名抽读词语。

表扬读音准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5、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字卡,请大家来认一认,看看会不会读,并在字卡上用笔写上拼音。

6、发放生字字卡。

指导书写。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7、生字读音教学。

注意鼻音“你、们”与边音“老”。

利用字卡抽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

表扬能正确认读的学生。

8、师:我们把难度提升一下,请在字卡的下面写上每个字是什么结构,共几画。

9、生字笔顺教学。

学生按课文第40页第4题中的生字笔顺书空。

10、小练习:生字九宫格出示九宫格,要求学生按照九宫格中每一格的说明摆放字卡。

表扬又静又快的学生。

九宫格题面:答案:左右结构,7画半包围结构,6画半包围结构,5画你老处左右结构,5画独体字,3画们久左右结构,8画左右结构,6画上下结构,6画话师先注意“老”字第三笔是长撇,第四笔是短撇;“师”的第二笔是竖撇;“久”的捺不能穿过横撇。

14.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14.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久﹑生﹑先﹑低﹑很﹑话﹑
她﹑始”8个生字。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主要教法
读、思、议、品、导教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年月日节
教学要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2.进一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检查预习
说一说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自由发言
二、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卡
学生认读
三、新知探究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朗读
(三)句子训练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已经学、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预习布置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毽子变乖了
不乖
开始每天玩儿熟能生巧毽子变乖了
到处乱飞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学习准备
预习效果




学习工具




参与态度
思考表现




问答表现




合作表现




学习效果
知识接受




知识巩固




教学反思
感悟
修改建议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

会写“久、生、先、低、很、话、她、始””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会踢毽子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用心与坚持。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1.识记会认生字,正确书写“久、生、先、低、很、话、她、始”。

2.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明白掌握技巧、经常练习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实物,引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毽子)2.师:它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玩儿,谁愿意和他玩一玩?3.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怎样才能让毽子变乖呢?老师请来了一名踢毽子的高手,毽子在她的脚上特别听话,你们想不想请教她?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毽子变乖了》。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写生字(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0页,轻声的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找一找生字朋友,和他们打声招呼。

2.师:和同桌互相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生字朋友。

3.师:老师把新朋友都请到了黑板上,有谁愿意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呀?4.师:“他们”也很想交上更多的生字朋友,我们来帮帮他们吧!5.排火车认读生字。

(二)书写生字“久、生”1.师:这些生字朋友和我们玩了半天,想回家了,可是有两个朋友不想回到课文里,想到我们的田字格里住着,我们找一找是谁?(学生从要求识记的生字中找出要求会写的生字)2.师: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他们在家里怎么住?3.师:谁来教教老师“久”字在田字格里怎么住?(学生讲解,教师板书。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11 毽子变乖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变”“候”等14个生字,会写“久”“们”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师说的话,知道毽子为什么变乖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好习惯,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爱玩儿什么?(学生相互交流)哦,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还有的……真是太有趣了。

那你们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喜欢玩儿什么吗?她是怎样玩儿的呢?2.揭示课题:原来,这个小朋友最喜欢玩儿踢毽子,让我们一起和她玩儿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生字。

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认读,看谁记得清、读得准。

4.教师反馈。

(1)出示拼音卡片:指名读。

(2)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字音。

5.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起初练习踢毽子是什么样儿的?为什么后来毽子变乖了?1.写出下列生字的韵母。

候:乱:熟:脚:跟:变:2.连字成词。

你处老师说们到话三、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2.指名认读,并进行口头组词,练习说话。

3.学生先自己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内的位置,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指导书写,个别指导。

师:第二笔是竖撇(丿),不要写成竖(丨)。

老:笔顺为。

5.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书写。

3.写一写,填一填。

老共()画,第五笔是(),笔顺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下课时,我们一起去操场玩儿了踢毽子游戏,大家开心吗?你们觉得毽子难踢吗?(学生说踢毽子感受)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1.出示老师踢毽子的图片。

2.毽子在老师脚上乖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要它高,它就高……它就停在肩上。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3 11 毽子变乖了教案1 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3 11 毽子变乖了教案1 语文S版

11 毽子变乖了1毽子变乖了课kè间jiān活huó动dònɡ的de 时shí候hou,老lǎo 师shī教jiāo 我wǒ们men 踢tī毽jiàn 子zi 。

段导读:课间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2老l ǎo 师shī先xiān 表biǎo 演yǎn 给ɡěi 我wǒ们men 看kàn。

毽jiàn 子zi 在zài她tā的de 脚jiǎo 上shànɡ美měi 妙miào ①地de 飞fēi 舞wǔ②着zhe,要yào 它tā高ɡāo,它tā就jiù高ɡāo,要yào 它tā低dī,它tā就jiù低dī,要yào 它tā停tínɡ在zài 肩jiān上shànɡ,它tā就jiù停tínɡ在zài 肩jiān 上shànɡ。

真zhēn 是shì听tīnɡ话huà③极jí了le!3[句导读:从“要……要……要……”看出毽子“真是听话极了”,“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踢毽子的乐趣。

说毽子“听话”,是因为“我们”喜爱毽子,把毽子当成“我们”的好朋友。

]我wǒ们men 开kāi 始shǐ练liàn 习xí踢tī毽jiàn 子zi 。

可kě是shì,毽jiàn 子zi 一yì也yě不bù听tīnɡ我wǒ们men 的de 话huà。

脚jiǎo 一yì踢tī,它tā就jiù到dào 处chù乱luàn 飞fēi。

老lǎo 师shī说shuō:“毽jiàn 子zi 跟ɡēn 你nǐ们men 还h ái 很hěn 陌mò生shēnɡ④,它tā当dānɡ然rán ⑤就jiù不bù听tīnɡ话huà。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毽子变乖了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毽子变乖了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11、毽子变乖了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学习部首“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读本课12个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会踢毽子吗?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2、学生表演后,评一评谁踢得好。

3、刚才一些同学踢得好,一些同学踢不好。

为什么同是一个毽子,会出现两种情况呢?二、认识生字,读准课文。

1、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认认。

3、教师出示文中本课生字认读。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认一认。

5、回到课文,分段指名读课文内容。

6、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问题导学,读懂课文。

1、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在老师脚上听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反馈。

(3)出示图一,引导理解:毽子听话极了。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2、看着毽子这么听话,我们真想踢,可是刚开始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呢?(1)指名反馈。

(2)出示图二引导感受:毽子变乖了。

四、课时总结:毽子原来是很不听话的,可是练习多了它就会很听话了。

我们做事情、学东西也一样,刚开始学不好,做不好,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学好了。

第二课时一、巩固全文、练习说话。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2、指名说说:毽子是怎样变乖的?3、齐读课文中老师的话。

4、引导说话: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14、毽子变乖了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书写8个汉字,掌握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毽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会踢毽子吗?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2、学生表演后,评一评谁踢得好。

3、刚才一些同学踢得好,一些同学踢不好。

为什么同是一个毽子,会出现两种情况呢?4、指名发言,导入新课。

5、板书课题。

二、认识生字,读准课文。

1、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认认。

3、教师出示文中本课生字认读。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认一认。

5、回到课文,分段指名读课文内容。

6、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问题导学,读懂课文。

1、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在老师脚上听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反馈。

(3)出示图一,引导理解:毽子听话极了。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2、看着毽子这么听话,我们真想踢,可是刚开始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呢?(1)指名反馈。

(2)出示图二引导感受:毽子变乖了。

四、课时总结:毽子原来是很不听话的,可是练习多了它就会很听话了。

我们做事情、学东西也一样,刚开始学不好,做不好,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学好了。

第二课时一、巩固全文、练习说话。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2、指名说说:毽子是怎样变乖的?3、齐读课文中老师的话。

4、引导说话: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谁说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下册文:14 毽子变乖了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中“毽子不听话”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孩子们都有过类似的
经历。

为了唤起他们的共鸣,设计贴接孩子生活的话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便能联系自身经历来感受文中的情景,收获道理。

教学目标:
1. 认识“变、教、先、演、脚、肩”等12 个生字;会写“久、生、很、她、先、
低、话、始”等8 个字。

2.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体会踢毽子的乐趣,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领悟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
1. 教师:哪些同学会踢毽子?
请几名同学上台为大家展示踢毽子。

2. 评一评:谁踢得最好。

教师:别小看这小小的毽子,要想把它踢好还真要有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毽子变乖了》
3. 出示课题,齐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毽、乖”二字。

二、识记生字,疏通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听准每个字的发音。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

3. 检查(展示课件第三屏)
美妙不久飞舞
熟悉
踢毽子
抽时间
开始
肩上
练习
表演
陌生
脚上
指名读词,教师适时正音。

4. 学生再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5. 合作识字,交流方法
(1)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2)小组交流后近集体反馈
久:强调第三笔捺在撇外。

很:可与“跟、根”比较记忆。

生:猜谜语记忆(一牛过独木桥)。

先:与“告”比较记忆。

低:提醒书写时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丶”。

话:讠+舌=话
她、始:偏旁都是“女”旁,“她”还可以与“他”比较,区别用法。

“始”
的反义词是“终”。

5. 小组内读文,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老师教我们踢毽子,一开始毽子不听话,后来我们按照老师说的坚持练习,毽子变乖了。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毽子变乖了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 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在课间活动的时间,教我们踢毽子。


2.学习课文第2、3 自然段
(1)指名读文,指导学生正确评价。

思考:老师踢得怎么样?我们踢得怎么样?
(老师的毽子听话极了,我们的毽子到处乱飞。


(2)问:你是读课文哪些句子知道的?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课件第四屏)句子:
A.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教师:想象一下毽子“美妙地飞舞”是怎样的情景?
(像蝴蝶在飞。


(毽子踢得很稳,不会掉落。


……
(展示课件第四屏)文彩图一:你看看,老师在踢毽子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果是你看到老师踢得这么好,你会怎么想?
(旁边的小朋友在帮老师数数,在为老师鼓劲。


(要是我也能踢得像老师那样棒,该多好啊!)
……
师领生读此句,读出欢快的语气。

B.脚一踢,它就到处乱飞。

教师:哪些词语写出了毽子很不听话?
标记词语:一……就……乱飞
指导读:引导学生将标记的词语在朗读中体现。

(3)问:毽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毽子变乖了
(展示课件第五屏)老师的话:毽子跟你们还很陌生,它当然就不听话。

如果你们经常和它玩儿,熟悉了,它就会变得听话了。

教师:读读老师的话,找出其中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读句子时用重音强调。

问: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踢不好毽子是因为平时没有练习,所以不能掌握踢毽子的方法。

只要多练习,也能像老师一样踢好毽子。


学生读句子,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话。

3.学习课文第4 自然段
(1)学生小组内读文
思考: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我们每天都抽时间练习踢毽子。

结果毽子变乖了,我们也能踢好毽子了。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从“每天、抽时间”两个重点词中感受“我们”能
坚持练习。

指导读句:当毽子能在“我”的脚上飞舞时,“我”的心情怎么样?
(很高兴、很骄傲……)
学生读句感受“我”的快乐心情。

二、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明理:读了课文,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踢好毽子就得多练习。


(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得多练,孰能生巧。


……
引导学生从“毽子变乖的原因”去思考。

2.拓展:你碰到过“毽子变乖了”的事吗?一起来说说吧!
(展示课件第六屏)话题:变乖了
(例:补充“足球”、“羽毛球”、“溜溜球”、“铁环”,或补充“扫帚”、“筷子”、“鞋带”、“拉链”等。


3.总结:当我们刚接触一件事,刚学习一种本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困难。

当我们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不放弃,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一定能做好,学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