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概况正式版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英语版本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英语版本1.引言1.1 介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Introduction: The Importance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Fatalities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and holds universal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workplaces. This standard serves as a crucial tool for identifying, analyzing, and preventing work-related accidents and fatalities, thus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employees.1.2 强调预防职工伤亡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reventing work-related accidents and injuri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all businesses.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employees should be a top priority for employers, not just because it is a legal requirement, but because it is the ethical and responsible thing to do.1.3 提出文章的目的和结构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will consist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and prevalence of classifying occupationalinjuries and fatalities, followed by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these incidents. We will then delve into the primary causes of such accident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conclusion will 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ng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stress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various accident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employee safe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正文2.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定义和分类Occupational accidents, on the other hand, refer to any unplanned event or occurrence in the workplace that results in injury, illness, or death. These accidents can include slips and falls, exposure to hazardous chemicals, machinery malfunctions, fires, and explosions, among others.In the context of enterprise workplace safety, it is essential to classify these injuries and accid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nature, causes, and potential preventive measures. Common classifications of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accidents include:1. Physical injuries: These can include cuts, bruises, fractures, and amputations caused by various workplace hazards.2. Occupational illnesses: These are often the result of prolonged exposure to harmful substances or conditions in the workplace, leading to respiratory problems, skin diseases, and other health issues.3. Fatal accidents: These are the most severe category, resulting in the death of an employee due to a workplace-related incident.2.2 导致企业职工伤亡的主要原因Furthermore, workplace stress and fatigue can lead to a decrease in attention and concentration, making employees more prone to accidents. High-pressure work environments combined with long hours can result in decreased alertness,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accidents occurring.2.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enterprise employee injury and death accidents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identifying and categorizing different types of accidents that occur in the workplace. This standard helps to provide a clea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accidents and identify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cidents is generallybased on the type of injury,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the nature of the accident.2.4 各类事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Various types of accidents in the workplace can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 specific preven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employees. Here are some common types of accidents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3.结论3.1 总结预防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重要性Preventing workplace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any organization. Not only does it protect the well-being of employees, but it also ensures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the business. By implementing stringent safety measures and adhering to proper guidelines, compani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accidents and minimize the associated impact on their workforce.3.2 强调各类事故预防措施的必要性It is crucial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various types of accidents in the workplace. By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of different types of accidents, businesses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argeted prevention strategies.3.3 鼓励企业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管理Encouraging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Employee Safe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In conclusion, it is imperative for enterprises to prioritize and invest in employee safe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workplace accidents and casualties. Safety educ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nlightening employees about potential hazards, safety protocols,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 thus empowering them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By strengthening safety education, enterprises can cultivate a safety-conscious culture where employees ar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potential risks and emergencies.。
企业职员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员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1—86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原则: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死亡事故a.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6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
伤亡事故统计分类(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伤亡事故统计分类(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伤亡事故统计分类(标准版)一、伤亡事故划分原则伤亡事故类别的划分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确定的,而不是依据施害物来确定的。
例如:1979年9月7日,浙江温州某厂发生一起液氯钢瓶容器爆炸特大伤亡事故,炸毁厂房建筑物417平方米,10吨液氯扩散,波及7.35公里,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住院、400多人门诊治疗,临时疏散居民8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60多万元,影响100多个企业生产。
这是建国以来发生最惨重的一起液氯钢瓶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致因是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罐内残留杂质引起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
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是钢瓶容器爆炸,直接引起死亡或中毒的施害物是液氯,所以这起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容器爆炸),而不认定为“中毒窒息”事故。
二、生产中职工受伤害方式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劳字1-2表),职工受伤害方式分为以下19种:1、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提升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内机动车辆和提升运输设备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的挤、压、撞以及倾覆事故及车辆行驶中上、下车和提升运输中的伤害等;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
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伤亡事故分类一般应遵循什么原则
伤亡事故分类⼀般应遵循什么原则我国为了预防事故的重复发⽣,其中对事故的分类原则是有⼀定的规定的。
事故包含的种类是⾮常多的,为了帮助⼤家了解事故分类的原则是如何的;今天店铺⼩编就来给⼤家详细的说⼀说伤亡事故分类⼀般应遵循什么原则,希望⼩编整理的知识可以为⼤家答疑解惑,相关知识整理如下。
伤亡事故分类⼀般应遵循什么原则要为预防事故的重复发⽣提供依据,事故分类应遵循下列原则:(⼀)通⽤性。
每起事故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分类中找到明确的归属。
(⼆)分类内容详略适中。
既能使事故统计分析的⼯作量最⼩,⼜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实质。
(三)各类之间归类清楚、意义明确、互不包含。
(四)尽可能考虑与国际标准化趋于⼀致,以便于国际间安全信息的交流、⽐较和借鉴。
(五)便于⽤计算机来进⾏事故资料的管理和统计分析。
伤亡事故伤亡事故:系指在企业⽣产经营活动中发⽣的,与企业管理、⼯作环境、劳动条件、⽣产设备等有关的,违反劳动者意愿的⼈⾝伤害、急性中毒。
伤亡事故包括:由于⽣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及导致负伤⼈员⽴即中断⼯作的⼀切事故。
伤亡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死亡事故。
事故分类⽅法原则安全⽣产事故分类的⼀般⽅法有两种:1、经验式的实⽤主义的上⾏分类⽅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法。
2、演绎的逻辑下⾏分类⽅法,由事件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法。
对安全⽣产事故分类采⽤何种⽅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定,⼀般遵守以下原则:1、最⼤表征事故信息原则。
2、类别互斥原则。
3、有序化原则。
4、表征清晰原则。
以上就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伤亡事故分类⼀般应遵循什么原则”的相关法律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伤亡事故的分类⼀般遵循的原则有通⽤性原则、分类内容详略适中原则等;相信⼤家通过⼩编的⽂章,对于伤亡事故能够更加了解。
当然如果⼤家还有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家可以到店铺进⾏在线咨询。
伤亡事故分类
由于化学物质或生物因素引发的事故,如 中毒、感染等。
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火源或爆炸物引发的事故,破坏性强 ,后果严重。
自然灾害事故
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如地震、洪水 等。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微事故
人员轻伤或少量财产损失的事故 。
一般事故
人员重伤或较大财产损失的事故 。
重大事故
多人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 。
05
结论与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
总结词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 他们了解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具体措施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实施效果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因 操作失误或违反安全规定而引发的事故。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具体措施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 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实施效果
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总结词
通过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预防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具体措施
制定设备维护和检查计划,定期对设备进 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实施效果
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降低因设备问 题引发的事故风险。
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总结词
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 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定义与分类
伤亡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包括死亡、受伤和疾病等。
伤亡事故分类是根据事故的性质、原 因、后果等因素,将事故分为不同的 类型。常见的伤亡事故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包括 :按行业、按责任、按伤害程度等。
企业职员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员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1—86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原则: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3死亡事故a.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6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6.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 D C G B6441—8 6 (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31日发布1987年2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原则: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
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
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适用于触 电、雷击伤害。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 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 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嘴、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 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 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 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 故。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 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居 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 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 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排 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 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 (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 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 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 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 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 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 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 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 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坑道、暗井、 涵洞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突然晕倒,甚 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 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58.382 GB6441—86 (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31日发布1987年2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原则: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
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
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伤亡事故分类
伤亡事故分类目前,对事故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按严重程度分类、按伤害部位分类、按受伤性质分类、按事故起因物分类、按不安全状态分类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分类。
为便于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在调查事故时通常按严重程度对事故进行分类。
对于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两项指标来进行衡量。
我国有关法规、标准中对伤亡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类规定如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的分类该标准对伤亡事故的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按照伤害程度分类为: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事故:只有重伤无人员死亡的事故。
重伤是指相当于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死亡事故:由分为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34号令)中的分类《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对特别重大事故定义如下: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具体解释如下: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火灾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分类在《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1997年)中规定: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的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划分为三类: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1)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2)重伤20人以上;(3)死亡、重伤20人以上;(4)受灾50户以上;(5)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分类号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受伤性质 切断伤 冻伤 烧伤 烫伤 中暑 冲击 生物致伤 多伤害 中毒
分类号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6441—86 (国家标准局 1986 年 5 月 31 日发布 1987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 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 下简称伤害)、急性 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 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 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4.13.12 4.13.13 4.13.14 4.13.15 4.13.16 4.13.17 4.13.18 4.13.19 4.14 4.14.1 4.14.2 4.14.3
砷化物 硫化物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含氰物 卤化物 金属化合物 其它 机械 搅拌机 送料装置 农业机械
A.5伤害方式
分类号 5.01 5.01.1 5.01.2 5.01.3 5.02 5.02.1 5.02.2 5.03 5.03.1 5.03.2 5.04 5.05 5.06 5.07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计算公式:
6
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 …………(4) 6.5伤害平均严重率: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国家标准局1986-05-31发布1987-02-01实施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名词、术语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事故类别序 号事 故 类 别 名 称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 溺灼 烫火 灾高处坠落坍 塌冒顶片帮透 水放 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伤害分析3.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
3.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的原则为: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全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
3.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分类详见附录A表A3)。
3.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分类详见附录A表A4)。
3.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分类详见附录A表A6)。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分类详见附录A表A7)。
4伤害程度分类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 死亡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5.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一、. 事故类别:1物体打击/2 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 触电/0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 坍塌/11 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二、. 伤害分析.1 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1)。
.2 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3、确定原则: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4、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3)。
5、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4)。
6、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5)。
7、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6)。
8、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7)。
三、伤害程度分类1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2 重伤:化学性灼伤/撕脱伤//扭伤/切断伤/冻伤/烧伤/烫伤/中暑/冲击/生物致伤/多伤害/中毒四、起因物分类号:3.01 锅炉/3.02 压力容器/3.03 电气设备/3.04 起重机械/3.05 泵、发动机/3.06 企业车辆/3.07 船舶/3.08 动力传送机构/3.09 放射性物质及设备/3.10 非动力手工具/3.11 电动手工具/3.12 其它机械/3.13 建筑物及构筑物/3.14 化学品/3.15 煤/3.16 石油制品/3.17 水/3.18 可燃性气体/3.19 金属矿物/3.20 非金属矿物/3.21 粉尘/3.22 梯/3.23 木材/3.24 工作面(人站立面)/3.25 环境/3.26 动物/3.27 其它五、致害物分类号:4.0 煤、石油产品/4.01.1 煤/4.01.2 焦炭/4.01.3 沥青/4.01.4 其它/4.02 木材/4.02.1 树/4.02.2 原木/4.02.3 锯材/4.02.4 其它/4.03 水/4.04 放射性物质/4.05 电气设备/4.05.1 母线/4.05.2 配电箱/4.05.3 电气保护装置/4.05.4 电阻/4.05.5 蓄电池/4.05.6 照明设备/4.05.7 其它/4.06 梯/4.07 空气/4.08 工作面(人站立面)/4.09 矿石/4.10 粘土、砂、石/4.11 锅炉、压力容器/4.11.1 锅炉/4.11.2 压力容器/4.11.3 压力管道/4.11.4 安全阀/4.11.5 其它/4.12 大气压力/4.12.1 高压(指潜水作业)/4.12.2 低压(指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4.13 化学品/4.13.1 酸/4.13.2 碱/4.13.3 氢/4.13.4 氨/4.13.5 液氧/4.13.6 氯气/4.13.7 酒精/4.13.8 乙炔/4.13.9 火药/4.13.10 炸药/4.13.11 芳香烃化合物/4.13.12 砷化物/4.13.13 硫化物/4.13.14 二氧化碳/4.13.15 一氧化碳/4.13.16 含氰物/4.13.17 卤化物/4.13.18 金属化合物4.14 机械/4.14.1 搅拌机/4.14.2 送料装置/4.14.3 农业机械/4.14.4 林业机械/4.14.5 铁路工程机械/4.14.6 铸造机械/4.14.7 锻造机械/4.14.8 焊接机械/4.14.9 粉碎机械/4.14.10 金属切削机床/4.14.11 公路建筑机械/4.14.12 矿山机械/4.14.13 冲压机/4.14.14 印刷机械/4.14.15 压辊机/4.14.16 筛选、分离机/4.14.17 纺织机械/4.14.18 木工刨床/4.14.19 木工锯/4.14.20 其它木工机械/4.14.21 皮带传送机/4.14.22 其它4.15 金属件/4.15.1 钢丝绳/4.15.2 铸件/4.15.3 铁屑/4.15.4 齿轮/4.15.5 飞轮/4.15.6 螺栓/4.15.7 销/4.15.8 丝杠、光杠/4.15.9 绞轮/4.15.10 轴/4.15.11 其它4.16 起重机械:4.16.10 叉车/4.16.11 电动葫芦 4.17 噪声4.18 蒸气 4.19 手工具(非动力) 4.20 电动手工具4.22 企业车辆 4.23 船舶A.5 伤害方式5.01 碰撞 5.01.1 人撞固定物体 5.01.2 运动物体撞人5.01.3 互撞 5.02 撞击 5.02.1 落下物 5.02.2 飞来物5.03.1 由高处坠落平地 5.04 跌倒 5.07 灼烫5.08 火灾 5.10 爆炸 5.11 中毒 5.11.1 吸入有毒气体5.11.2 皮肤吸收有毒物质 5.11.3 经口 5.12 触电 5.13 接触5.13.1 高低温环境 5.13.2 高低温物体A.6 不安全状态分类号:6.0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6.01.1 无防护 6.01.1.1 无防护罩 6.01.1.2 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 无报警装置6.01.1.4 无安全标志 6.01.1.5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 (电气)未接地6.01.1.7 绝缘不良6.01.1.8 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01.1.9 危房内作业 6.01.1.10 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6.01.2 防护不当6.01.2.1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6.01.2.2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6.01.2.4 防爆装置不当 6.01.2.5 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6.01.2.7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6.0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6.02.1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6.02.1.1 通道门遮档视线6.02.1.2 制动装置有缺欠 6.02.1.3 安全间距不够 6.02.1.4 拦车网有缺欠6.02.1.6 设施上有锋利倒梭 6.02.2 强度不够 6.02.2.1 机械强度不够6.02.2.2 绝缘强度不够 6.02.2.3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6.02.3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6.02.3.1 设备带“病”运转6.02.3.2 超负荷运转 6.02.4 维修、调整不良 6.02.4.1 设备失修6.02.4.2 地面不平6.02.4.3 保养不当、设备失灵6.0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6.03.1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6.03.2 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6.0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6.04.1 照明光线不良 6.04.1.1 照度不足6.04.1.2 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6.04.1.3 光线过强 6.04.2 通风不良6.04.2.1 无通风 6.04.2.2 通风系统效率低 6.04.3 作业场所狭窄6.04.4 作业场地杂乱 6.04.4.1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6.04.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04.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6.04.7 地面滑6.04.7.1 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6.04.7.2 冰雪覆盖6.04.7.3 地面有其它易滑物6.04.8 贮存方法不安全<BR< p>A.7 不安全行为分类号7.0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7.01.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7.01.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7.01.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7.01.4 忘记关闭设备7.01.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7.01.6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7.01.7 奔跑作业7.01.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7.01.9 机械超速运转7.01.10 违章驾驶机动车7.01.11 酒后作业7.01.12 客货混载7.01.14 工件紧固不牢7.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7.02.1 拆除了安全装置7.02.2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7.02.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7.03 使用不安全设备7.03.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7.03.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7.04 手代替工具操作7.04.1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7.05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7.0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06.2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7.06.3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7.06.4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7.06.7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7.06.8 易燃易爆场合明火7.06.11 未及时观望7.0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7.0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7.0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7.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7.11.2 未戴防护手套7.11.3 未穿安全鞋7.11.4 未戴安全帽7.11.5 未佩戴呼吸护具.11.6 未佩戴安全带7.11.7 未戴工作帽7.12 不安全装束7.12.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7.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完整word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国标GB6441 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
这一分类方法同50年代制定的分类标准相比有所改进。
具体分类如下,(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
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
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但排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国家分类标准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三种情况。
具体如下:
1. 轻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即受伤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事故。
2. 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导致人体功能障碍长期存在的,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劳动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事故。
3. 死亡事故: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事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工伤保险条例》等文件或咨询相关人士。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应用与实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应用与实践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无疑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职工伤亡事故,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本文将探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根据职工伤亡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后果等进行分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事故信息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职工伤亡事故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是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对于企业和职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常用的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按照事故性质划分根据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常见的分类包括机械伤害事故、火灾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等。
通过对事故性质的划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相应类型的事故。
2.按照伤亡严重程度划分根据职工伤亡事故给予的伤害程度,可将其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这种分类能够直观地反映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职工伤亡。
3.按照伤亡原因划分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将职工伤亡事故分为操作不当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管理缺失事故等。
这种分类有助于找出职工伤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在管理中加以强化。
三、国内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应用与实践在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
以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将伤亡事故分为A类事故、B类事故和C类事故。
A类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大伤害的事故,企业对此类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B类事故指的是造成较轻伤害的事故,企业通过该类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预防事故的进一步发生。
C类事故是指轻微伤害事故,企业对此类事故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日后分析事故发生的频率和趋势。
该企业通过实施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有效提高了事故的报告和处置效率。
当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迅速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概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概况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244-85 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概况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伤亡事故分类原则要为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提供依据,事故分类应遵循下列原则:(一)通用性。
每起事故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分类中找到明确的归属。
(二)分类内容详略适中。
既能使事故统计分析的工作量最小,又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实质。
(三)各类之间归类清楚、意义明确、互不包含。
(四)尽可能考虑与国际标准化趋于一致,以便于国际间安全信息的交流、比较和借鉴。
(五)便于用计算机来进行事故资料的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有关国外事故分类的情况事故分析分类工作始于美国,美国劳工统计局早在1920年就出版了《工业事故统计标准方法》。
1937年,此方法获美国标准局正式批准,名为《搜集编制工业事故原因的标准方法》。
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这一方法又历经1941年、1962年、1969年、1973年和1977年的多次修订、完善,最后定为《记录工作中的人身伤害性质及过程的有关基础事实的记录方法》。
此外,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制定的OSHA记录管理系统也自1970年12月29日尼克松在白宫为《职业安全卫生法》举行签字仪式后开始正式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
概况正式版
伤亡事故分类原则及国外概况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伤亡事故分类原则
要为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提供依据,事故分类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通用性。
每起事故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分类中找到明确的归属。
(二)分类内容详略适中。
既能使事故统计分析的工作量最小,又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实质。
(三)各类之间归类清楚、意义明确、互不包含。
(四)尽可能考虑与国际标准化趋于
一致,以便于国际间安全信息的交流、比较和借鉴。
(五)便于用计算机来进行事故资料的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有关国外事故分类的情况
事故分析分类工作始于美国,美国劳工统计局早在1920年就出版了《工业事故统计标准方法》。
1937年,此方法获美国标准局正式批准,名为《搜集编制工业事故原因的标准方法》。
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这一方法又历经1941年、1962年、1969年、1973年和1977年的多次修订、完善,最后定为《记录工作中的人身伤害性质及过程的有关基础事实的记录方法》。
此外,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制定的
OSHA记录管理系统也自1970年12月29日尼克松在白宫为《职业安全卫生法》举行签字仪式后开始正式实施。
其实,该系统中的事故记录方法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定的ANSI Z16·1—1973、
Z16·2基本上是一致的。
ANSI制定的分类方法认为,事故的每一重要因素都属于下列七类之一:
1.伤害性质;
2.受伤害部位;
3.致害源:辨识直接引起已识别的伤害或使人遭受痛苦的那些物质、物体、暴露源或身体的运动;
4.事故类型;识别直接导致事故的事件;
5.危害条件:识别有害的物理条件或环境,它们促使或引起前已指定的事故类型的发生;
6.事故起因物(或部分起因物):识别物体或物质,此指其中或周围存在上述危害条件的物体或物质;
7.不安全行动:识别直接促使或引起上述事故中发生的错误行动,这行动通常由安全程序所接受。
其他许多国家,诸如日本、法国、印度及前苏联等的事故分类方法,虽在内容上不尽相同,但大多源自或仿效于美国。
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基本上也是以美国标准为依据,在参考日本现行分类方法和基础
上形成的。
国际劳工局在事故分类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早在1923年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会议上就曾通过决议,对事故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是一种按事故原因区分事故的简单分类体系,它所涉及的原因包括如下主标题:(1)机械:原动机、动力传动装置、、起重机、加工机械;(2)运输:铁路、船舶、车辆;(3)爆炸;(4)有害、高温或腐蚀性物质;(5)电气;(6)人员坠落;(7)冲击和碰撞;(8)落下物体;(9)坠落;(10)非机械搬运;(11)手工具;(12)动物;(13)其他。
由于这种基于事故原因的简单分类方
法存在着每个原因都有许多解释及一些因素组合导致的事故难以说明等缺陷,故1962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劳动统计学家会议正式通过了新的标准的分类体系,这一体系将工业事故按下列主题加以分类:
A.按事故类型分类
(1)人员堕落;
(2)下落物体打击;
(3)踩、踏于物体,被物体碰撞或被除下落物体外的其他物体打击;
(4)被物体夹卷;
(5)动作用力过猛;
(6)暴露于异常温度之下;
(7)触电;
(8)接触有害物质或放射性物质;
(9)其他不能分类的事故类型,包括由于缺乏充分数据不能分类的事故。
B.按起因物分类
(1)机器:
1)除电动机外的原动机;
2)传动机械;
3)金属加工机器;
4)木工和相应机器;
5)农业机械;
6)采矿机械;
7)不能再分类的其他机器。
(2)运输和提升设备:
1)提升机械和设备;
2)铁路运输设备;
3)除了铁路运输之外的车辆运输设备;
4)空中运输设备;
5)水上运输设备;
5)其他运输设备。
(3)其他设备:
1)压力容器;
2)熔炉、火炉、窑;
3)冷冻设备;
4)电力设备(包括电动机,但不包括手持电动工具);
5)手持电动工具;
6)除手持电动工具以外的工具、器具和设备;
7)固定梯子和活动梯子;
8)脚手架;
9)不能再分类的其他设备。
(4)材料、物质和放射物:
1)炸药;
2)除炸药之外的粉尘、瓦斯、液体和化学剂;
3)飞来的碎片;
4)放射物;
5)不能再分的材料和物质。
(5)劳动环境:
1)户外;
2)户内;
3)地下。
(6)别处不能分的其他起因物:
1)动物;
2)不能再分的其他起因物。
(7)缺乏充分数据不能分的起因物:
C.按伤害性质分类
(1)骨折;
(2)错位;
(3)扭伤和拉伤;
(4)脑震荡和其他内伤;
(5)截肢和摘除;
(6)其他损伤;
(7)外伤;
(8)挫伤和挤压;
(9)烧伤;
(10)严重中毒;
(11)气候、暴露状态和有关条件的作用;
(12)窒息;
(13)电流作用;
(14)辐射作用;
(15)不同性质的组合伤害;(16)其他未加规定的伤害。
D.按身体伤害部位的工业事故分类(1)头部;
(2)颈部;
(3)躯干;
(4)上肢;
(5)下肢
(6)多处伤害;
(7)全身伤害;
(8)未加规定的伤害部位。
这复杂的分类体系考虑到,事故很少
是由于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按“事故类型”的分类辨别了直接导致伤害的事件,指出引起伤害的物体或物质如何与受害人接触,而且这往往被认为是分析问题的关键。
按起因物的分类可以用来划分与伤害或与事故有关的起因物。
很明显。
如果工业事故按这两方面分类,能获得更有启发性的信息。
然而,出于事故预防的目的,按引起事故的起因物分类显得更重要。
按伤害性质和身体伤害部位的分类方法是为了进行详细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