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与开普勒定律

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与开普勒定律

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与开普勒定律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其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是牛顿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间引力作用的定律,而开普勒定律则描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与开普勒定律,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于1687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且这种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能够解释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以及其他行星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地球的引力使得人类能够正常地行走和站立,而行星间的引力则决定了它们的轨道和运动方式。

二、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规律,由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于17世纪初提出。

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围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定律一共包括三个定律: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在轨道上的速度区域相等,即行星在离太阳较近的位置运动较快,在离太阳较远的位置运动较慢。

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周期的平方与它们与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比例。

三、引力与开普勒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在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可用于研究天体运动、测量星体质量、预测彗星轨道等。

通过精确测量行星轨道的运动,科学家可以确定行星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速度。

在天文学中,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星系、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观测恒星的光谱位移,科学家能够确定恒星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推断星系的结构和演化。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被广泛应用于天体运动、地球运行、航天探索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与公式,并探讨其在宇宙学、卫星运行和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和公式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提出的,它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及距离的关系。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二、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学中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该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卫星绕地球运行,这是因为太阳和地球对它们产生了引力。

通过牛顿的定律,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天体之间的引力,从而预测它们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

世界各个国家的航天探索也依赖于万有引力定律。

比如,计算出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对航天器进行准确的发射和着陆,都需要准确地应用万有引力定律。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还促进了科学家对宇宙的进一步研究,帮助他们了解天体的形成和宇宙演化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在卫星运行中的应用卫星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典型实例。

通过牛顿定律计算引力,可确定卫星轨道的稳定性和运行所需的速度。

在卫星发射前,科学家需要根据卫星要达到的轨道高度和地球质量计算出所需的发射速度,确保卫星能够稳定地绕地球运行。

此外,卫星之间也需要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的规律。

卫星在轨道上的相对位置和轨道调整都受到引力的影响。

科学家利用牛顿定律的公式,预测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确保卫星不会相互碰撞,从而保证卫星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导航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万有引力定律在导航系统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利用地球的引力场,导航系统能够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

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全球定位系统)就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工作的。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1、基本方法:①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②在忽略天体自转影响时,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天体半径。

2、环绕天体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①由得∴r越大,②由得∴r越大,③由得∴r越大,3、三种宇宙速度①第一宇宙速度():v1= km/s,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v2= km/s,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③第三宇宙速度():v3= 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4、同步卫星的特点:①同步卫星的周期T=②同步卫星的高度H=③同步卫星的线速度V=④同步卫星一定都处在赤道上空(可证明)。

5、万有引力和重力: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通常的计算中因重力和万有引力相差不大,而认为两者相等,即m2g=G, g =GM/r2常用来计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g h=GM/(r+h)2,比较得g h=()2·g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的两个分力F向和m2g 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则有F=F向+m2g,所以m2g=F-F向=G-m2Rω自2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G>>m2Rω自2,所以m2g= G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即ω自变大,由m2g=G-m2Rω自2知物体的重力将变小,当G=m2Rω自2时,m2g=0,此时地球上物体无重力,但是它要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自=,比现在地球自转角速度要大得多.典型例题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适用条件:例1、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中,紧贴球的边缘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穴后,对位于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与球心相距d的质点m的引力是多大?分析:把整个球体对质点的引力看成是挖去的小球体和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之和,即可得解.(1)有部分同学认为,如果先设法求出挖去球穴后的重心位置,然后把剩余部分的质量集中于这个重心上,应用万有引力公式求解.这是不正确的.万有引力存在于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但计算万有引力的简单公式却只能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挖去球穴后的剩余部分已不再是均匀球体了,不能直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引力.(2)如果题中的球穴挖在大球的正中央,根据同样道理可得剩余部分对球外质点m的引力上式表明,一个均质球壳对球外质点的引力跟把球壳的质量(7M/8)集中于球心时对质点的引力一样.解析:完整的均质球体对球外质点m的引力这个引力可以看成是:m挖去球穴后的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F1与半径为R/2的小球对质点的引力F2之和,即F=F1+F2.因半径为R/2的小球质量M/为,则,所以挖去球穴后的剩余部分对球外质点m的引力。

牛顿在天文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牛顿在天文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牛顿在天文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牛顿在天文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二次成反比,作用力在两个物体的连线上.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上和宇宙航行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为实际的天文观测提供了一套计算方法,可以只凭少数观测资料,就能算出长周期运行的天体运动轨道,科学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都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

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等还可以计算太阳、地球等无法直接测量的天体的质量。

牛顿还解释了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他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学
定律,对地球两极呈扁平形状的原因和地轴复杂的运动,也成功的做了说明。

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一种力——引力的存在及规律,让人们能理解许多现象。

并且对人类思想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它让人们明白了天地是统一的,天力与地力一样。

消除人类对天地的神秘观念,让人用科学的眼光看现象,而不是神,人类对自然可以敬畏,但不可以迷信,要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看待事物。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7世纪末提出。

它描述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并成功预测了行星运动以及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等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达以及应用。

一、基本原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建立在他的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上的。

它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述为: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而言,设物体1和物体2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则它们之间的引力F可以表示为:F =G * (m1 * m2) / r^2其中,G是一个常量,被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其值约为6.67430 ×10^-11 N·(m/kg)^2。

二、数学表达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清晰明了,可以通过计算来预测物体之间的引力。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位于坐标原点,另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位于坐标(x, y, z),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可按以下公式计算:F =G * (m1 * m2) / (x^2 + y^2 + z^2)在这个公式中,x、y、z分别代表物体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

三、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1. 行星运动预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成功预测了行星的运动轨迹,为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根据该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从而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现象。

2. 卫星轨道设计: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可以计算出卫星需要的速度和轨道高度,从而合理设计卫星轨道。

这对于通信、气象监测等领域的卫星任务非常重要。

3. 地球重力研究:万有引力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地球重力场的研究中。

利用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和地下资源情况。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贡献牛顿是英国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对物理学的贡献不可磨灭。

在他的经典物理学理论中,万有引力定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65年至1666年间研究苹果掉落的过程中发现的,成为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牛顿的伟大贡献,并探讨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牛顿的伟大贡献来自于他对力学的深入研究。

他主要关注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对松散的思考和广泛的实验证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这种引力的作用力与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有关。

牛顿成功地将这一观察总结为一个公式:F=G*(m1*m2)/r^2,其中F代表引力的大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则是一个常数。

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解释了为什么物体会相互吸引。

世界上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不论它们的质量大小。

牛顿的贡献在于他从简单的观察中归纳出了这个普遍规律,并用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这让人们能够计算和预测天体运动、行星轨道以及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解释了行星运动和彗星的轨道,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也被应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

例如,在建造桥梁和摩天大楼时,工程师们需要考虑物体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正是通过理解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人类才能进行准确而安全的工程设计。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还对航天器的轨道设计和太空飞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航天器离地球表面越来越远时所需的燃料量,并预测其轨道。

这对于航天探索的成功非常关键,也为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伟大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牛顿发现了引力定律,并用数学公式进行了描述和表达。

这一定律不仅对天文学和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工程学和太空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讲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讲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讲义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17 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天体运动的深入思考和实验观察,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G (m1 m2) / r²,其中 F 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是万有引力常量,m1 和 m2 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物体的下落现象,还成功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月球绕地球的运动等,为人类认识宇宙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1、计算天体的质量通过观测天体的运动轨道和周期,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质量。

例如,对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我们可以根据其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同样,通过观测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也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以计算太阳质量为例,假设某行星绕太阳的轨道半径为 r,公转周期为 T。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 = m (2π / T)² r又因为 F = G (M m) / r²,其中 M 为太阳质量,m 为行星质量。

联立可得:M =4π² r³ /(G T²)2、预测天体的运动轨迹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预测天体的运动轨迹。

天文学家可以根据已知天体的位置、速度和质量等信息,通过计算万有引力的作用,预测出它们未来的运动方向和位置。

这对于研究天体的演化、发现新的天体以及保障太空探索任务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定律在研究星系的结构和演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星系中的恒星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和运动模式。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伟大发现伟大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17世纪末的革命性发现塑造了整个物理学的未来。

牛顿首次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本文将介绍牛顿的伟大发现以及它对科学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1. 牛顿的背景和前提为了了解牛顿的伟大发现,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时的物理学背景。

在17世纪,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规律了解甚少。

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来解释这些观察结果。

2. 牛顿的实验与理论在研究光学和数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后,牛顿开始对物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

他设计了一系列精确的实验,观察物体如何运动,并记录下他的观察结果。

基于他的实验数据,牛顿提出了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运动定律,也被称为牛顿运动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然而,牛顿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

在该定律中,他描述了物体之间引力的存在和作用方式。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和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是一个公式,它改变了世界对物质运动的理解。

它为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础,并为后来的科学家和理论奠定了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牛顿时代。

它直接导致了后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产生,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牛顿的发现也解释了许多自然界的现象,如行星轨道运动、物体落体、陀螺的稳定性等。

它也在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了更先进的技术。

4. 牛顿的伟大发现的遗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牛顿的发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并开启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揭示真理的重要途径,而论证逻辑则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严谨的论证逻辑,科学家们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有效的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展示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经典范例。

在牛顿之前,天文学家已经对天体的运动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记录,但对于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却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解释。

牛顿首先对前人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他注意到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所描述的行星运动轨迹和速度的规律,并开始思考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这些现象。

通过逻辑推理,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假设: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牛顿运用了数学工具进行了复杂的计算和推导。

他证明了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行星的运动轨迹符合开普勒定律。

此外,他还通过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物体的下落等现象进一步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

牛顿的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论证逻辑的应用。

他从观测数据出发,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验证来支持和完善这一假设,最终得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论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成功应用。

达尔文在长期的航海考察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生物物种和它们的地理分布。

他发现不同地区的生物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且许多物种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适应性的特征。

基于这些观察,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

他认为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而在生存竞争中,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这些有利的变异传递给后代。

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微小的变异逐渐导致了物种的进化。

为了论证这一理论,达尔文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学等方面的资料。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一、引言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由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逐步发展而来,其重要性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历史、原理和应用。

二、历史沿革1. 伽利略的发现伽利略是第一个研究物体自由落体的科学家,他通过实验观察到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这一发现为后来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开普勒的三定律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测与分析,总结出了三条行星运动定律。

其中第三定律即表明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引力,而这种引力的大小与行星距离太阳的平方成正比。

3. 牛顿的贡献牛顿在基于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计算,最终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牛顿认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定律被称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1. 物体间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适用于天体之间的引力,也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和人体等微观尺度的物体。

2. 引力大小的计算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由它们的质量和距离共同决定。

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距离越近,引力也越大。

这种引力的计算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实现,进而对物体的运动进行精确的描述和预测。

3. 引力的方向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方向始终指向彼此,即使它们在运动过程中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引力是一种吸引力,具有无时无刻的相互吸引作用。

四、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 行星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对行星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提供了准确的解释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行星质量和距离的测量,可以计算出行星运动的轨道、周期和速度等参数,进而认识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过程。

2. 卫星轨道卫星的轨道也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

通过准确计算引力对卫星的作用,可以确定卫星的轨道参数、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从而保证卫星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中的重要贡献,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作用。

这个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对于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换句话说,质量越大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越大,而距离越远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越小。

这个定律不仅可以解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也可以解释天体(如行星、卫星等)的运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解释和预测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通过运用这个定律,科学家们可以计算行星的轨道、月球的运动以及其他天体的运行路径。

这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天体的运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还为天文学的其他方面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例如,它可以用来解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黑洞的存在和性质。

牛顿的定律为研究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为我们对宇宙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也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种测量星体质量的方法。

通过观测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推导出它们的质量。

这对于研究
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等天体中的物质分布和结构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于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提供了解释和预测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并为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框架。

同时,它也为测量天体质量和研究大尺度结构提供了工具。

这个定律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领域,为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科学家牛顿的科学贡献

科学家牛顿的科学贡献

科学家牛顿的科学贡献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牛顿的主要科学贡献:1.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著名的定律之一。

他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和数学计算,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引力的作用。

这种引力是由质量决定的,距离越远,引力就越弱。

这个定律解释了天体之间的运动和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天文物理学的基础。

2. 镜头和光学原理牛顿通过自己的实验和计算,提出了一种光学理论,描述了光线是如何从物体上反射和折射的。

他发明了第一个反射式望远镜,并用它观察了月球和其他行星。

这对于天文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同时他也为镜头制造奠定了基础。

3. 运动三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石之一。

第一定律提出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第三定律认为每个力都是由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组成的,这三个定律揭示了局部和全局的物理规律。

4. 发现和证明色散原理牛顿的实验和计算表明,光线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不同颜色的光分别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这就是色散原理。

这个发现对于后来的光谱分析、光学仪器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微积分学牛顿和他的同胞莱布尼茨都发明了微积分学。

微积分学是一种数学方法,可用于研究函数的导数和积分,从而解决很多物理学和工程学的问题。

牛顿用微积分学解决了质点的运动问题,这启示其他科学家运用微积分来研究力学、电学和热力学等领域。

6. 研究热力学和化学牛顿还研究了热力学和化学,提出了很多关于分子和原子理论的假说。

他认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在常温状态下以某种方式运动的微小粒子。

他的理论对于后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牛顿的这些科学贡献涉及到很多领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他的思想在现代科学中仍然被广泛应用,他的理论和方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不断前行的动力。

牛顿的三大发现

牛顿的三大发现

牛顿的三大发现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他的三大发现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下所述:1.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即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引力,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为后来的天文学奠定了基础。

2. 运动定律:牛顿在同一本书中提出了三个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第二定律称为“动力学定律”,规定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净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表明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一个力,它自身也必定受到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力。

3. 微积分:牛顿发现微积分,是现代数学和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他在处理质点的运动问题时,使用了微积分的方法,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微分方程的形式,并利用微积分的工具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微积分的发明和应用为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学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成为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石之一。

这三大发现使得牛顿成为了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除了以上三大发现,牛顿还有其他贡献和发现:光学定律:牛顿在《光学》一书中提出了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并解释了这一现象,这是光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此外,他还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使得观测到更多的天体,为天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力学:在热力学方面,牛顿提出了物质具有本身的热量,以及绝对温标的概念,这为后来的热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在多个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发现,其开创性的观点和理论在当时对人们的理解和认知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万有引力牛顿的发现与应用

万有引力牛顿的发现与应用

万有引力牛顿的发现与应用万有引力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它描述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理论的发现对于人类认识宇宙、解释天体运动以及发展现代物理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顿的发现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是在他研究天体运动时得出的。

当时,人们对于天体运动的规律一直存在很多的疑惑,特别是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用来描述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数。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宏观尺度上的物体,如行星、恒星等。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解释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以及行星的运动轨迹。

例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通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使得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

除了解释天体运动外,万有引力定律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在航天探索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被用来计算行星和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轨迹,以便准确地进行太空探测任务。

此外,该定律还被应用于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天体物理学研究等领域。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天体运动的理论框架,揭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这一定律也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研究天体运动时发现的,它描述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定律不仅解释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航天探索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等。

牛顿的发现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深入提供了基础。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摘要:当一个苹果落在你的头上时,你可曾知晓,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开启宇宙奥妙的钥匙?无心的人也许会对此报以淡然一笑,可有志者却花上毕生的精力。

小小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偌大的月球和其它比地球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天体却悠然地悬挂在夜空?小小的苹果和这无边的宇宙,本来它们之间怎能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独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世界万物中构建着必然的关系,就像太阳系里的恒星和行星一样,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一幅完美的图画。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最著名的科学发现之一,正是这个发现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并导致牛顿建立他的“宇宙系统”。

他将地球上的和天上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主要是探索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来实现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20年的曲折道路。

本文就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领域的应用做一个系统的介绍、论证和评述。

关键词: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离心力向心力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引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深远的意义,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二十年的漫长时间。

它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特别是在天文学领域,它使漫漫宇宙变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但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必须从离心力概念和向心力概念到引力平方反比思想到离心力定律和向心力定律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再到万有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最后再到万有引力定律这样一个发展顺序。

这个顺序必须紧紧相连,否则这个定律是无法发现的。

而且历史上只有牛顿在漫长的时间中是沿着这一顺序才最终发现的。

一.引力思想的起源长期以来流传的一种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说法是牛顿在1665—1666年间因剑桥流行瘟疫而返回故乡林肯郡的家中,一天在后花园的苹果树下乘凉时,见到苹果落在地上。

于是,他就想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到天上去呢?循此推想下去,使他在这期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种说法流传了200多年,影响很广,因此要探讨这个定律的发现,还得先说说牛顿引力思想的起源。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这本著作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之作,其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天体的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数学分析,为之后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天文学成就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提出了物体之间存在着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即万有引力定律。

他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测和分析,发现行星围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这一定律成为之后研究天体运动的基础。

2. 行星运动的解释:牛顿运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行星的椭圆轨道和行星之间的相对运动。

他的数学分析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大大推进了天文学的发展。

3. 脉动水星轨道的解释:牛顿研究了水星的运动,并发现了一些异常。

他注意到水星的椭圆轨道不断变化,存在一个旋转的椭圆轴。

根据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他解释了这一现象是由于其他行星对水星引力的作用导致的,这一解释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

4. 天体力学:牛顿的著作还包括了一系列关于天体力学的研究。

他建立了刚体力学的基础,研究了天体的自转、摄动和引力对天体形状的影响。

他的这些研究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本框架,为之后的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牛顿的这些天文学成就对于当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宇宙运动的理解更加精确和准确。

他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Isaac Newton)是一个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是自然科学领域之父。

在科学史上,牛顿最著名的发现之一就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是对整个物理学领域的震撼性贡献。

牛顿在17世纪末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它后来成为了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产生引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值之积成正比,并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解释行星运动、卫星运动和行星的潮汐现象(如月球对地球的逃逸、地球与太阳系统等)的重要依据。

牛顿发现这个定律之前,没有人可以理解这些现象,这可以说是物理学家的突破。

牛顿的发现是在自己身经百战,才得以告慰的day,逝世。

他通过自身的研究,渐渐发现了天体的引力现象。

牛顿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指出,每个物体都有万有引力,而且他们之间的引力是直接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成反比例的。

这种定律是一种基本物理定律,它在整个物理学范畴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所有从建筑物和汽车到行星和星系的天体都受到它的影响。

实际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说是对整个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牛顿发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引力根据质量和距离的不同而不同。

牛顿的发现可能是物理学史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公式来表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它是:F = G [(m1 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一个常数,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据统计,万有引力常数约为6.67×10^-11 N·(m/kg)^2。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天文学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行星和卫星的轨道,甚至可以预测天体的运动。

在建筑学中,我们可以用物理学定律来设计结构,特别是在高楼大厦的设计中更是如此。

在工程学中,我们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汽车碰撞,飞机飞行等现象。

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探索

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探索

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探索引言: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天文学的研究中,理论与应用力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理论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1.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定律是理论力学在天文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一定律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行星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是理论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又一重要应用。

根据牛顿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计算出行星之间的相对运动和引力的大小,为天体运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3.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理论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又一重要应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而且这个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这个定律的发现为我们理解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1. 天体力学天体力学是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和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天体力学的研究,我们能够预测行星的运动轨迹、彗星的轨道以及其他天体的运动规律。

2. 天体力学模拟天体力学模拟是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又一重要应用。

通过建立天体力学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和预测天体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

这种模拟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天体现象,为天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3. 天体碰撞和天体动力学天体碰撞和天体动力学是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的又一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天体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对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对天体碰撞和天体动力学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行星形成的过程、彗星的轨道变化以及其他天体现象的形成机制。

结论: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天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开普勒定律、牛顿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我们能够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和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力的原理及应用

引力的原理及应用

引力的原理及应用引言引力是一种基本的物理力量,它贯穿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使它们相互吸引。

引力的原理及应用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和开发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引力的基本原理,探讨引力的应用以及其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引力的原理引力的原理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

该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表达了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具体表达式如下:1. 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F = G \\frac {m_1 \\cdot m_2} {r^2} $$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

2. 引力与质量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发现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质量越大,引力也越大。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天体物理学领域,用于解释行星、恒星和银河系的运动。

引力的应用引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还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科学领域。

以下列举了引力的一些主要应用:1.太阳系行星运动的解释: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

太阳的质量远远大于行星的质量,因此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主导了其运动轨道。

2.卫星轨道设计:利用引力的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卫星所需的轨道速度和高度,从而使卫星能够保持在固定的轨道上。

3.地球重力场测量: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我们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对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监测。

4.空间探测任务:在空间探测任务中,引力助推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利用引力的作用,宇宙飞船可以绕过行星或卫星,以达到加速或减速的目的。

5.地理测量学:在地理测量学中,引力测量可以用于制定地图和确定海拔高度。

引力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引力的原理及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科学领域,如天文学、空间探测和地理测量学,都离不开引力的理论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摘要:当一个苹果落在你的头上时,你可曾知晓,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开启宇宙奥妙的钥匙?无心的人也许会对此报以淡然一笑,可有志者却花上毕生的精力。

小小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偌大的月球和其它比地球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天体却悠然地悬挂在夜空?小小的苹果和这无边的宇宙,本来它们之间怎能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独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世界万物中构建着必然的关系,就像太阳系里的恒星和行星一样,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一幅完美的图画。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最著名的科学发现之一,正是这个发现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并导致牛顿建立他的“宇宙系统”。

他将地球上的和天上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主要是探索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来实现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20年的曲折道路。

本文就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文学上领域的应用做一个系统的介绍、论证和评述。

关键词: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离心力向心力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引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深远的意义,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二十年的漫长时间。

它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特别是在天文学领域,它使漫漫宇宙变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但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必须从离心力概念和向心力概念到引力平方反比思想到离心力定律和向心力定律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再到万有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最后再到万有引力定律这样一个发展顺序。

这个顺序必须紧紧相连,否则这个定律是无法发现的。

而且历史上只有牛顿在漫长的时间中是沿着这一顺序才最终发现的。

一.引力思想的起源长期以来流传的一种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说法是牛顿在1665—1666年间因剑桥流行瘟疫而返回故乡林肯郡的家中,一天在后花园的苹果树下乘凉时,见到苹果落在地上。

于是,他就想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到天上去呢?循此推想下去,使他在这期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种说法流传了200多年,影响很广,因此要探讨这个定律的发现,还得先说说牛顿引力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时代,斯多葛学派认为一切东西都向宇宙的中心落下,正是这种自然的运动倾向体现出“重力”,而伊壁鸠鲁认为宇宙的中心是不存在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从他的“地心说”出发,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主张重力指向地心。

后来直到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动论〉〉中,提出“日心地动说”之后,伽利略在1632年发表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宇宙系统的对话〉〉一书中,提出了离心力和向心力及其相等和方向相反的概念。

这表明可能在牛顿之前,最早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概念的,而且牛顿在1665年之前看过伽利略的文章。

此外,从牛顿在1665—1666年间首先发现离心力定律的过程和情况来看,伽利略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思想对牛顿后来的发现起了启迪和先导作用。

也就是说牛顿在1665年之前已经具有了离心力和向心力概念的思想。

那么,对于另一个概念—引力平方反比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谈到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另一个天文学家—法国的布里阿德(1605—1694),他在1645年发表的一本名为“Astronomia philolacia”小册子中,认为太阳的动力或引力在性质上应“与粒子的力相似,像光的亮度与距离的关系那样,应当以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取而代之”。

这表明他在1645年就预言过引力平方反比关系,而且后来胡克在给牛顿的信中也说引力平方反比关系来源于布里阿德。

所以这都说明牛顿的这种想法(1665—1679)很可能起源于布里阿德。

本文后面将谈到牛顿在1665—1666年间已经知道引力平方反比关系。

长期以来很多著作中都认为这是牛顿从他发现的离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算出来的,有迹象说明那时他很可能知道布里阿德的引力平方反比思想,同时在其它著作中也表明牛顿不仅在1669年之后肯定知道布里阿德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而且也基本上得出他在1665—1666年间已经知道这个关系的初步想法。

另外在本文中必须阐明的是牛顿在1665—1666年间剑桥流行瘟疫期间,因为“苹果”落地而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法,按牛顿在〈〈流水帐〉〉和普茨茅斯家族提交的牛顿手稿集子中夹的条子来看,说的是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而不是万有引力定律。

同时,胡克向牛顿争的是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发现权,而不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权。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必须经过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和万有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这两个重要阶段,这个道理很明显。

同时对于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和引力平方反比思想应该加以区别,因为这种思想在牛顿之前已经出现,而且将它转变成定律必须经过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上的验证。

本文后面将说明牛顿在1665—1666年间和1679年左右,只具有这种思想,虽然企图论证和验证,但都失败了,只是在1684年写的〈〈运动论〉〉一文的手稿中才基本上实现了这个宿愿。

所以并不是说牛顿在1665—1666年间就已经发现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更不是万有引力定律,而只能说牛顿在1665年左右对伽利略在1632年提出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和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的思想是了解的。

或者说他在此时只具备了引力平方反比思想而不是发现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一〉离心力定律的发现一般的著作中,几乎都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的。

但是这个定律正是牛顿在1665—1666年间发现的。

牛顿在1665—1666年间写的MS.Add.3958.folio.45手稿中,关于离心力的计算就得出这一结果:一物体在等于半径为R圆周上运动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一条直线上运动,那么在圆周上通过距离R 的运动时间内,物体将在直线上通过1/2R的距离,而且以此推出离心力F=mv2/R。

这种推法和惠更斯在九年后提出的离心力定律等效。

长期以来惠更斯发现离心力定律说法广泛流传,有些著作中甚至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得益与惠更斯的离心力定律,并且还写出其计算过程。

其实从引证的史料可以看出牛顿早在1664年9月到1666年之间,就提出了这个定律,并且用于圆轨道上天体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的发现上,反之没有这个定律,这个尝试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可以说,牛顿在英国流行瘟疫时回到家乡期间虽然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此时他已经发现了离心力定律,同时这一发现奠定了后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二〉牛顿在1665年到1666年期间和1679年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情况正如牛顿所说的“我的年华的最佳”时期即1665年到1666年间,他试图将引力平方反比思想转变为现实。

但是关于这点,在他的笔记〈〈流水帐〉〉和手稿中至今未发现直接的证据,也没有当时学者的记载。

本文前面也谈到牛顿在这一时期处于从引力平方反比思想转变到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关系阶段,但却没有将引力平方反比关系转变为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其证据如下:1:如果说牛顿在理论上证明这个定律,只能根据他的离心力定律,落体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来,但至今未发现其手稿和手迹。

而且根据学者重新推算,认为只能由此证明圆轨道上的而不是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

2:万有引力定律只能由向心力概念和向心力定律直接推导出来,因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前提是离心力概念演化出向心力概念,及由离心力定律演化出向心力定律。

但是牛顿的向心力概念和定义出现在1684年8月—10月间的〈〈运动论〉〉一文手稿之后,所以,他此前不太可能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3:根据史料记载,牛顿的地月检验是失败的,也说明当时引力平方反比定律未得到验证。

4:牛顿在“黄金年”中并没有将引力平方反比思想转为现实,他于1667年4月22日又回到剑桥,并且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直到1669年他又一次研究这种关系。

根据牛顿1669年写的一份手稿中发现他提到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问题。

但是当时他把行星的椭圆轨道近视的以圆轨道进行计算了。

所以从早期(1665—1666)一直到1669年牛顿并没有在椭圆轨道上证明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也就是说牛顿此时只具备引力平方反比思想而未把思想变为定律。

在这里必须给予说明的是引力平方反比定律,一律是在椭圆轨道上的,而不是圆轨道上的,只证明了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不能认为是发现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那么牛顿在1679年是否发现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呢?我们知道,1684年8月哈雷第一次到剑桥访问牛顿,问他按引力平方反比关系运动的物体轨道是什么?牛顿回答说是椭圆,并说他在1679年就已经证明了,哈雷请他找出来,他未找到,就写了〈〈运动论〉〉一文手稿,证明了这个关系,从而初步发现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至于牛顿在1679—1680年间是否确实证明了这个问题并有文字东西,已没有实据可查,但是在此期间他对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发现又达到怎样一种地步呢?根据史料记载,在此期间牛顿与胡克有过八封通信,其中有牛顿写的三封。

这些信是胡克在1667年继任皇家学会秘书,由于工作的需要和共同的兴趣而写的。

胡克请牛顿将他已搁置多年的动力学问题,继续研究下去。

牛顿在这时处理他母亲病逝及遗产问题已基本上结束,并已经回到剑桥,可以开始工作。

在这期间牛顿的一封信中说明了处理问题的轨道依然是圆周,但是胡克在给牛顿的回信中明确了这并不是圆周而是椭圆问题,而且后来牛顿也接受了这一说法。

但是二人都未就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做过论证。

而且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太阳实际上并不是在行星椭圆轨道的焦点上,而是有一点偏差,后来牛顿正是从这点出发,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所以,从牛顿和胡克的通信中发现胡克的思想对牛顿有很大影响。

这种影响使他明白应在椭圆轨道上论证引力平方反比关系。

但是现在只能说牛顿在1679—1680年间依然停留在理论上证明了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的阶段,对于椭圆轨道上的,他虽然知道应是这种关系,但是未在理论上加以证明。

〈三〉引力平方反比定律1684年5月,哈雷第一次访问牛顿之后,牛顿终于用几何法和求线段比例极限的概念,证明了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并在8—10月写了<<论运动>>短文,并录了副本,叫人带给哈雷,而且于1685年2月收入皇家学会记录。

这篇短文是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得关键性文献,在这篇短文中确实用了几何法,而并不像很多作者写得那样,用的是微积分法,这里应该引起注意和说明。

在这篇短文中,首先定义向心力,得出了向心力定律,定律为“物体在圆周上匀速旋转的向心力,等于单位时间经过的弧长的平方除以半径”。

而且由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得出“向心力与中心距的平方成反比”,而重力“是向心力的一个表现方面”等问题,因此牛顿合理的论证了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关于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验证问题,皮卡尔精确测量出的地球半径帮了牛顿很多忙,但是不知何种原因,直到1682年牛顿才知道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