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预期目标,对其资源、运营、财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政策、程序和方法。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 分工与职责明确内部控制的第一步是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

通过明确分工,可以避免职责混淆和责任推卸,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

2. 制度与流程规范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步骤,确保工作按照规定进行,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

3. 控制环境建设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企业应建立一个开放透明、诚信守法的文化氛围,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性。

4. 信息系统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因此,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成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之一。

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5. 资产管理与保护企业的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因此,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编号,制定相应的使用和保护措施,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风险评估与控制企业经营中充满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企业应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7.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内部控制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8.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高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因此,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高至关重要。

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责任感。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展开全文内部控制基本概念一、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其理解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二、企业内部控制“三五”指标(原则、目标、要素)(一)五原则1、全面性原则。

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

2、重要性原则。

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

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痛恨死坚固运营效率。

它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基本点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俄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4、适应性原则。

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要求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实施的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5、成本消息原则。

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

(二)五目标1、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规合法。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至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2、维护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3、提高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报告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原则
1.分离职责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同的职责应该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来执行,避免职责过于集中而引起的错误或欺诈行为。

例如,财务部门的核算和审计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

2.全面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该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和活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估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3.合理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避免过于僵化或过于宽松的控制,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4.连续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是一项连续的、持续的工作,不是一次性的、散漫的活动。

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5.适度成本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在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成本。

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合理控制控制成本,以免过重的控制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 1 -。

企业内部控制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建立一系列机制和措施,保证组织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1. 内部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应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相一致,以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2. 风险管理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以风险为导向,识别和评估各种内外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应对等环节。

3. 全面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包括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

通过全面性的内部控制覆盖,确保整个企业的运作都在控制之中。

4. 合理经济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合理安排,既满足有效的控制要求,又避免过度控制导致成本过高和效率下降。

在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时,要综合考虑控制效果、成本和效率的平衡,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5. 分工与协作原则: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的分工,确保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不同部门之间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6. 监督和评价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设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绩效评估等。

通过不断监督和评
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内部控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通过遵循和贯彻这些原则,能够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主要内容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一节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一)内部控制基本概念1.COSO报告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可靠性以及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2.我国财政部门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其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3.内部控制的内含:一个控制主体: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

三大目标: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目标,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性目标,法律法规遵循性目标。

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二)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的演变与发展(一)工作实践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内不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和全面风险控制阶段。

内部牵制阶段相互核对是此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设定岗位分离是内控的主要方式,这在漫长的几千年内被认为是一种最实用的控制方法。

1978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指出:“企业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应由总会计师签署;企业的生产、技改、基建等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应由总会计师会签”;该条例还全面规定了会计人员六个方面的职责,并对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等作出具体规定。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1.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权责范围,明确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互相制约。

2.有效的内部审计:建立独立、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

3.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确保企业的资源能够正确合理地配置和利用。

4.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财务审计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5.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

6.内部控制审计: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7.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管理、信息流程的管理等,确保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和信息安全。

8.内部交易制度:建立内部交易制度,明确内部交易的要求和程序,规范内部交易行为,防止内部交易造成的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9.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备案管理制度,对企业重要决策、重大事项进行备案,确保重要决策合法合规、科学决策。

10.培训和教育制度:建立培训和教育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这10种方法,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措施,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规范经营行为,保证企业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对企业的财务、经营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监督和管理的一套制度。

它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合理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营至关重要。

它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防范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类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等,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3.标准规范经营行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企业内部各项经营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高企业的合规性,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4.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建立评估机制等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合理性,即制度和控制措施应符合实际需要,既不能过于复杂、冗余,也不能过于简单、薄弱。

2.有效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有效性,即制度和控制措施应能够实际起到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的作用,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3.统筹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统筹性,即制度和控制措施应统筹协调,各项制度和控制措施之间应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4.及时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及时性,即应随着企业运营变化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道德伦理观念、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组织目标,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及合规性,管理风险,保护企业资源及利益,并推动业务有效运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流程、政策、程序和机制,以及人员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要素。

它包含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环节,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企业需要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良好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企业需要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因: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内外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风险。

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并增加运营的可持续性。

保护企业资产通过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资产免受内部或外部的盗窃、损坏或滥用。

提高运营效率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程序能够高效运作,减少浪费和低效率的现象,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确保企业合规,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这也能够增强企业的可信度和声誉。

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道德标准和组织文化等。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让员工合规行为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对内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对企业目标和运营造成影响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计划。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所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和程序,以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控制活动可以包括审计、监控、审计等各个方面。

信息与沟通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风险状况。

监督和评价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会计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定期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

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研究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

(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

(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设立管理控制机构。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与监督的基石,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和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是关于内部控制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它们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内部控制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运作中建立的一套制度和制度,旨在保障资产安全、数据准确性、经济有效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管理层的风险意识、管理层对控制的承诺和行为、组织的结构以及人员等因素。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有效地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企业需要对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要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制定和执行各种控制措施,确保企业在日常运作中遵守内部规定和法律法规。

控制活动涉及各个业务流程和部门,包括审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证信息流通畅通、管理层得以准确决策。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个要素,它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由内部审计、管理评审等机构实施,外部监督由各种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构实施。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根据这些要素企业可以逐步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国际惯例,建立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五个要素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也同样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任何企业都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安全、信息准确和合规运作。

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旨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应用。

1. 银行的内部控制银行的内部控制是银行业监管的重点之一。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流转的安全和合规性。

银行的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合规等多个方面。

例如,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身份和资金来源的审查,防止洗钱和恐怖融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银行业务的合规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监督和评估;建立内部合规体系,确保银行业务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

这些控制制度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建立生产计划制度,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计划的滞后和过度;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估,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价格合理;建立库存管理制度,控制库存成本和库存量,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

3.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需要涉及到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

保险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确保投资回报率,并避免投资风险和损失。

例如,建立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保险产品的销售、理赔等业务进行内部审计;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保险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标准。

4. 餐饮企业的内部控制餐饮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涉及到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餐饮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建立采购合同制度,明确采购的原材料种类、数量、价格等细节;建立库存管理制度,控制库存量和库存成本,避免原材料过期、浪费和损失;建立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餐饮服务流程,确保顾客的用餐体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1. 简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风险和保护利益而建立的一套组织体系和控制手段。

它涵盖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部门和业务活动,旨在确保企业达到预期目标并有效管理风险。

本文将介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关键要素。

2. 定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在内部建立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风险的防范和内部监督的有效进行。

3. 目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包括:•保护企业资产:通过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政策和控制措施,防止资产的浪费、滥用和损失。

•改善运营效率: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防范风险:通过规范业务活动、设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实施内部审计,减少潜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促进内部监督: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和措施,防止职务违法和职业道德缺失等不端行为。

4. 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清晰明确:控制目标、职责和流程应清晰明确,员工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控制要求。

•合理适度:控制措施应根据风险程度和业务重要性合理设置,避免过度或不足。

•分层次:控制措施应在不同层次上设置,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确保全面覆盖。

•全员参与:控制措施应涵盖所有员工,每个人都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持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不断完善和改进,适应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5. 关键要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以下关键要素:5.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包括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员工素质等。

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推行。

5.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主要风险和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6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6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集团内部管理,有效落实公司各职能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中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根据____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____证监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指引》及《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三条职责:(一)董事会:全面负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并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效果评估;(二)总经理:全面落实和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检查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实施和完善各自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的情况;(三)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完善和实施本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配合完成对公司各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的检查。

第二章主要内容第四条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各专业系统的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内部: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

第五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

(一)公司建立合理的法____理结构和科学的____架构,有健全的逐级授权制度,确保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各级授权基本适当,对已获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已不适用的授权能够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1、股东大会:《公司章程》明确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以下事项须由股东大会讨论:(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4)审议批准监事会报告;(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10)修改本章程;(11)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12)审议批准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担保事项;(13)审议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____%的事项;(14)审议批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15)审议股权激励计划;(16)审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与措施,旨在保障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规定、遵守公司内部规定,并确保资产安全和账务准确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和核心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风险管控,企业必须识别和评估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健性。

2.流程管控: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流程的管控。

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标准化的管理,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流程,并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发现异常交易和活动。

3.内部审核和自我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常常依赖于内部审核和自我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公司识别潜在的风险,评估控制的有效性,发现违规行为,并提出建议改进企业的管理方式。

4.信息技术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信息技术控制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通过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方式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人员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成功也依赖于有能力和诚信的人才。

企业应建立人员招聘、培训和奖惩等制度,确保员工不会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6. 财务监管:财务监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等。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财务舞弊。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应该关注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管控、内部审核和自我监督、信息技术控制、人员管理和财务监管等方面,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安全、合法和诚信。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理论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理论基础、原则和要素、分类以及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指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其特点在于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风险、保护资产和确保信息准确性。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论、行为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

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包括有效的风险评估、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根据内部控制的不同对象和目的,可以分为财务内部控制和运营内部控制两大类。

未来,企业内部控制将更加注重信息科技的应用、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持续改进的推动。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定义、特点、理论基础、原则、要素、分类、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利益、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法规规定的一种管理实践。

其相关理论涉及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内部控制的分类、以及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理论不仅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

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和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和制度安排。

内部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设计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5篇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5篇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5篇精选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有利于企业提高绩效,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仅供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篇一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原则1、相互牵制原则。

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

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则。

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

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

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

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

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
通过内部控制措施,可以防止资产流失、被 盗或被非法挪用。
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遵循国家的法律法 规,避免违规风险。
内部控制的演变与发展
01
02
03
04
05
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制度阶 段
内部控制结构阶 段
内部控制整合框 架阶段
企业风险管理整 合框架阶段
以防止错误和舞弊为主要 目的。
以形成体系化的制度为主 要特点。
某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案例
总结词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案例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某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如何实施内部控制,以 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存货 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某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案例
总结词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案例
详细描述
该案例探讨了某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 中如何实施内部控制,以确保合同的 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包括合同 审批、合同履行、合同变更等方面的 控制流程。
强调内部控制的三要素, 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 控制程序。
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 、监控。
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 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 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 制的核心内容。
02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
控制环境
01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 基础,包括组织架构、 权责分配、企业文化等 方面。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岗位分工与授权审批:确保资金管理岗位的职责明确,建 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防止权力滥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规范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流程, 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确保资金安全。

企业内部控制的七种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七种措施
第 三 , 务 流 程 控 制 。 将 整 个 经 济 准 确 提 供 会 计 报 表 和 财 务 分 析 报 告 ,并 业 在 特 点 的 组 织 结 构 。在 设 置 组 织 结 构 时 应 活 动 过 程 划 分 为 若 干 个 环 节 的 基 础 上 , 与 组 织 结 构 制 度 有机 结 合 ,共 同支 持 战 当从 相 互 牵 制 的角 度 考 虑 其 内 部 架 构 和 经 过 统 筹 与 优 选 ,规 定 处理 各 项 业 务 所 略 管 理 目标 的 实 现 。 各 个 机 构 的 职 能 及 其 相 互 之 间 的 关 系 , 应 遵 守 的标 准 流 程 , 业 务 处 理 规 范 化 、 使 第 六 。 计 人 员控 制 。内部 控 制 的 中 会 要做到 内部机构设 置合理 、 职能明确、 相 标 准化 , 以保 证 经 济 活 动 的 顺 利 进 行 。 心 是 会 计 控 制 , 承担 会计 控 制 职责 的 主 根 而 互沟通 、 相互制约 , 保证各项经营管理活 据 相互牵制原则建立收入确认 制度 、资 体是会计人员 。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业 动 得 到 有 效 开 展 ,实 现 预 期 的经 营 管 理 金 授权 审批制度 、物资采购 和款项支付 务 水 平 的高 低 是 内部 控 制 制 度 执 行 强弱 目标 。 全 会 计 组织 结构 控 制 , 括 确 立 制 度 、 健 包 日常 财 务 开 支 审 批 制 度 ; 确 重 大 的关 键 , 明 建立 一 支高 素 质 的会 计 队伍 是有 总 会 计 师 对 会 计 工 作 的领 导 职 责 ;确 定 资 产 处 置 、资 金 调 度 和 其 他 重 要 事 项 的 效执 行 内部 控 制 制 度 的重 要 保 证 。 会 计 部 门 负责 人 、 计 主 管 的 职责 权 限 ; 决 策 和执 行 相 互 监 督 、 互 制 约 的 程 序 , 会 相 第七 , 内部 审计 控 制 。内部 审计 是 市 理 清 会 计 部 门 与 其 他 职 能 部 门 的关 系 以 防止 权 限过 于集 中 。 场经济发展 的客观要求 ,是建立健全管 及 处 理 好 任用 会 计 人 员 时 关 系 需 回避 等 第 四, 资产 安 全控 制 。 财 产 物 资 安 理体制和约束机制 的重要 环节 ,也是保 对 内容。 全 所 采 取 的控 制 措 施 主 要 有 : 制接 近 , 障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 的有力 措施 。内 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是解决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论述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录摘要 (Ⅰ)目录 (Ⅱ)一、绪论 (1)二、内部会计控制理论 (1)(一)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1)(二)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2)(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3)(四)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 (4)(五)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5)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5)(一)企业没有内控会计制度 (5)(二)制定了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执行 (6)(三)精心设计的假控制 (6)(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6)(五)管理当局认识不足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 (6)(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7)(七)会计信息系统失真 (7)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成因 (7)(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不顺 (7)(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得力 (7)(三)考核企业干部政绩和业绩机制不完善 (8)(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8)(五)外部监督乏力 (8)五、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采取的措施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绪论(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轰动全世界的“巴林银行倒闭案”的一个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松散,也就是缺乏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

此外,美国“安然事件”、“世通公司造假案”、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琼民源案”、“银广厦事件”,以及“亚细亚的破产”、“巨人集团的倒闭”等案例,究其原因,大都是属于内部会计控制。

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内部会计控制对一个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和健全各个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此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想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措施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二、内部会计控制概述(一)内部会计控制概念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主要有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三种。

内部控制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内控制度首先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

内控制度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捷和最理性(合乎逻辑)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

在外延上,内部控制包括会计(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

内部控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营者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第二个层次是所有者对经营者本身实施的监控。

2.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内部控制存在及存在形式的根本,也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以及考核、评价内部控制的指导性参照物。

内部控制的目标,按照我国原有相关规范中的内容,包括: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按照COSO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遵循适当的法规。

3.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权责分明的组织架构系统、内部信息发布系统、风险确认与分析系统、恰当地控制运营过程及减少相关风险的活动、对内部控制程序的持续监督检查系统。

4.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阶段。

内部控制制度理念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或称内部业务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报告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5.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限于会计、审计的范畴,它是企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一个完整系统。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管理者应当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负责,同时也要加强研究,丰富理论,建立标准,示范指导。

内部控制不只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也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因此我们应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借鉴COSO报告的做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一套范围广、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示范体系。

同时,还应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

内部控制示范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有监督力量。

所以,在强化监督,督促实施的基础上,也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现阶段应主要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强化企业经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等。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因此,其健全与否,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经营成败。

具体来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保证会计信息等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求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在采集、记录、汇总的过程能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及防止资产流失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求对资产的接触、处理均按严格的授权审批要求进行,它能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地纠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各种浪费现象,减少损失,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及实现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1.人员素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一切措施、方法和程序,都要由人来完成,为了保证职工具备相应的工作胜任能力,应做到:采用有效的用人政策;建立会计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定期岗位轮换,以加强会计监督。

2.组织机构控制把控制功能结合到组织机构中,使其具有防护性功能。

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1)独立的会计机构,以提高会计控制的有效作用会计组织要相对独立。

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而决定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

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

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群体———会计组织应相对独立。

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2)职权的明确划分,即划清财务与会计工作会计的职责主要负责记录财务收支、资产变动、进行纳税申报,编制报告提供会计信息;财务的职责是筹划资金、制定信用政策,办理现金收支款项等。

(3)使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利于相互监督其中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3.会计记录控制会计记录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核心,包括可靠的凭证制度,完整的簿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等。

一是可靠的凭证制度,其基本要求是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

种类齐全是要求一切经济业务都要通过合法的原始凭证加以反映,不应使某一活动处于凭证的监督之外;内容完整指凭证具有良好的设计格式,不仅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还须能够反映出几个部门共同处理的手续。

连续编号指所有凭证都应顺序编号,防止伪造和销毁,以掩饰劣迹行为。

所有凭证要按月装订成册,妥慎归档保管。

二是完整的簿记制度,是指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依据设置的科目建立账户,并遵守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登记账薄,做到不重不漏,明晰可靠。

同时还可按责任会计的账户分类,将其经营成果与有关负责决策人加以记载,不仅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更重要的是达到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

三是严格的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之间的核对,账薄与报表之间的核对。

通过核对做到证、账、表相符。

四是科学的预算制度,要求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执行和考核程序。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

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五是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国家制订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进行协调工作和相互控制。

4.风险控制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一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

第二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四)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业务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账面资产与实有资产定期核对,并揭示薄弱环节;保证企业经济活动依法、有效、有序地进行。

为此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一套实施控制的办法。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

主要包括所有经营者的控制、财务总监控制和会计部门、会计人员控制。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财务人员素质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切实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一是要发挥政府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作用。

在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者内部会计控制观念较弱的情况下,应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并使之有效实施。

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依法独立审计,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有失”公允”及其他不当的会计行为,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

(五)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正在和世界经济接轨。

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当前的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