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合集下载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背一遍很容易记住!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背一遍很容易记住!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背一遍很容易记住!清热药1、清热泻火石知栀,夏寒青天淡竹叶,竹芦决明密谷精。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寒水石、青葙子、天花粉、淡竹叶、竹叶、芦根、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2、清热解毒金连大,穿牛蒲紫骚拳半;射豆马齿头秦鸦,红酱蛇鱼荞土茯。

白鲜蔹漏慈绿熊。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穿心莲、牛黄、蒲公英、紫花地丁、骚休、拳参、半边莲、射干、山豆根、马勃、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鸭胆子、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草、鱼腥草、金荞麦、土茯苓、白鲜皮、白蔹、漏芦、山慈姑、绿豆、熊胆)3、清热燥湿芩柏连,龙胆草兼苦参炫。

(黄芩、黄柏、黄连、龙胆草、苦参)4、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牡丹紫犀牛。

(生地黄、玄参、赤芍、牡丹、紫草、犀牛角)5、清虚热药青白薇,地骨银柴胡黄连。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泻下药1、攻下黄硝番芦荟(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2、润下火麻郁松仁(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3、峻下甘巴京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甘遂、巴豆、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祛风湿药1、祛风散寒独威乌,伸木蚕寻海路通。

徐长白花海桐皮(独活、威灵仙、川乌、伸筋草、木瓜、蚕沙、寻骨风、海风藤、路路通、徐长卿、白花蛇、海桐皮)2、祛风清热秦防桑,雷公络石豨臭梧。

(秦艽、防己、桑枝、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3、祛风强筋桑五加,虎骨狗脊丝千年。

(桑寄生、五加皮、虎骨、狗脊、丝瓜络、千年健)温理药温理肉桂吴茱萸,附子干姜小茴香;丁山花椒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橙茄。

(肉桂、吴茱萸、附子、干姜、小茴香、丁香、山柰、花椒、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澄茄)理气药理气橘皮青枳佛,木香香附和乌沉;川楝子荔枝和薤白,檀香柿蒂松香虫。

(橘皮、青皮、枳实、佛手、木香、香附、乌药、沉香、川楝子、荔枝核、薤白、檀香、柿蒂、甘松、九香虫)消食药消食山楂神麦芽,鸡内失藤莱菔谷。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鸡矢藤、莱菔子、谷芽)驱虫药驱虫使君苦槟南,鹤草鹤虱榧芜雷。

《中药口诀》大全

《中药口诀》大全

《中药口诀》大全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那么温中,生那么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中药的药性之最清热解毒之最———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重镇安神之最———朱砂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温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最———茵陈祛风之最———独活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百味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的介绍一、山楂、神曲、麦芽:共性为消食化积;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并略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一切诸果食积、并有回乳及一定疏肝的作用。

二、泽泻、泽兰、泽漆:共性为利水;差异为泽泻主泄相火,泽兰主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泽漆主化痰止咳、散结。

三、茯苓、赤茯苓、茯神:共性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差异为茯苓主偏于健脾安神,赤茯苓主健脾安神力弱、但能泻热行水、治膀胱湿热、湿热白带尤佳,茯神主专供安神、其他作用弱。

四、鹿角、鹿角胶、房角霜:共性为温补肾阳;差异为鹿角主可作为鹿茸的替代品、并有活血散瘀消肿功能,鹿角胶主益精血、并有止血作用,房角霜主收敛止血、还可治疮疡久不愈合的功能。

五、生首乌、制首乌、首乌藤:共性为补血;差异为生首乌主润肠通便、解毒、截疟、补血弱,制首乌主补益精血、固照用乌发,首乌藤主养心安神、且具祛风通络的作用。

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共性为清热解毒、凉血功能;差异为大青叶主消斑,板蓝根主利咽,青黛主消斑、清肝泻火。

七、附子、肉桂、干姜:共性为散寒止痛、治脾胃虚寒的胃脘痛、食少便溏;差异为附子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下温肾阳、中温脾阳,肉桂主补火助阳、并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干姜主回阳、且温肺化痰。

干货!执业药师中药一口诀汇总

干货!执业药师中药一口诀汇总

干货!执业药师中药一口诀汇总一、性味归经1.麻黄生姜附子细辛,善解表药性寒。

2.半夏此物降逆化湿能,其味辛性泄腑能。

3.青皮枳实茯苓兼,味苦性寒湿痰边。

4.桔梗瓜蒌藁本半,味苦不寒大能散。

5.茴香砂仁番荔枝,半寒味辛能暴洩。

6.厚朴木香茜草草,味辛性温止泻痛。

7.石决明茯苓薏苡仁,味淡无毒凉消炎。

8.生地桑枝蟮蛇茎,味甘微寒补肝肾。

9.天冬黄芪当归味,辛肝补气是组合。

10.秦艽白鲜皮,煎服温补活血痹。

11.甘草川楝石斛虫,味苦三寒阴补功。

12.穿山甲香附海螵蛸,天冬皂草土鳖肝。

二、功能主治1.麻黄发汗肺咳痰,疏风解表止兼寒。

2.半夏降逆化痰湿,祛痰止呕平肺寒。

3.冬瓜草瓜半为奇,清热泻火解毒迷。

4.枳实降气用于胸满,降逆化湿止呕吐。

5.茯苓多湿利水平,湿气泄泻止水肿。

6.麦芽痶漏梗舌白腻,促排黏铅通便利。

7.桔梗败毒豁痰积,化痰止咳破痰积。

8.茴香不温性辛散,开膈通气破气胀。

9.砂仁薄荷神曲善,抑制呕吐葛根付。

10.木香祛风止痛脐虫,脐痛呃逆腹痛螺。

11.石决明分清眼毒火,止泻利尿凉消炎。

12.生地养血滋阴肝,甲减大便控水言。

13.当归补血舒经脉,脉络不通加进补。

14.黄芪益气邪热去,治出血消肿有特治。

15.白鲜皮煎散血湿,含片止血升阳气。

16.甘草酸楝虫玄参,滋润肺燥泄呕抗癫。

17.海螵蛸子宛草汤,虫热安胎破血肿。

三、临床应用1.芍药川芎治血瘀,十全大补血养身。

2.扁桃扬子抗风湿,柴胡升阳肝胆结。

3.人参太子肾阳虚,肺虚沙参肺病麦。

4.牛蒡香附草果前,巴戟天肾虚助阳。

5.陈皮乌梢料小茯,治疗腐霉可原多。

6.牡蛎龙骨牛黄甲,益动安神壮肾脉。

7.黄连阿胶茯苓扶,诱食清热胃满途。

四、配伍禁忌1.华蒲地三棱豆,同用久服中毒忧。

2.茴香无膳五蒌茶,佐生发癌未留下。

3.石倍宣上北黄,柏子停血薤白葱。

4.地肤子隔山芋,败酱生姜寒气局。

5.生石膏人参须,地龙活血桃仁伺。

6.甘锰矿同京尤,石韦血栓不可留。

7.三白同用忽胎破,赭石面辟有见效。

中药记忆口诀

中药记忆口诀

中药记忆口诀
中药记忆口诀
中药种类繁多,难以记忆,以下是一些中药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记住它们:
1. 麻黄汤中用桂枝,防风甘草当归同,宣肺散寒行气血,解表发汗此方宗。

拓展: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五味组成,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之功。

2. 逍遥丸中归芍草,柴胡芎桔茯苓汤,疏肝解郁行气血,调经止痛效非常。

拓展:逍遥丸是中医方剂中的名药,由当归、白芍、柴胡、川芎、茯苓、甘草六味中药组成,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等症状。

3. 金匮肾气丸补肾阳,附子肉桂加熟地,牛膝山药茱萸组,温肾利水症消除。

拓展:金匮肾气丸是中医方剂中的名药,由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内盛等症状。

4. 四物汤是补血方,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生姜加大枣,滋阴养血功效良。

拓展:四物汤是中医经典的补血方剂,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四味中药组成,常用于治疗血虚证。

5.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山药茯苓牡丹皮,熟地枸杞加泽泻,
阴虚火旺可疗之。

拓展:六味地黄丸是中医经典的滋补肾阴方剂,由山药、茯苓、牡丹皮、熟地黄、枸杞六味中药组成,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等症状。

这些中药记忆口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药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记住中药的相关知识。

中药药性歌诀,400味中药都在这里了,快快收藏!

中药药性歌诀,400味中药都在这里了,快快收藏!

中药药性歌诀,400味中药都在这里了,快快收藏!药性歌括四百味,这里先介绍第一部分,前100味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附:连翘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附:川贝母、象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附:苏叶、苏梗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附:麻黄根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好记又顺口的中医药药性顺口溜,了解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哦

好记又顺口的中医药药性顺口溜,了解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哦

好记又顺口的中医药药性顺口溜,了解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哦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化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最———茵陈;祛风之最———独活;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朮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1.九大属性,归类一览:寒、凉、平、温、热、草、木、果、实。

2.十种性味,记心间:酸、甘、苦、辛、咸,寒、凉、平、温、热。

3.上下同源找谁来,草本上行木下栽:上草下木,同一脏象。

4.1-2-3,四物归元阳:首冠首尾一阳列,四时二薯补元阳,八校三焦化脾胃。

5.五味补五脏,说个归类法:酸补肝,苦补心,甘补脾,辛补肺,咸补肾。

6.五脏三焦先记清,心肝脾补为元气,肺肾为津液频,大肠小肠为排泄。

7.草木父子人共知,草香木瘴为致痒,脉象常见脏腑志,脉停木瘀病不详。

8.俞穴重要记,行气除九方:上巨中街下游边,五滴风池膻中讲,中间五关为肠胃。

9.疏肝解郁按手摸,太冲之半是心肺,大椎风池真头痛,脾胃三阳足下摸。

10.少阳三焦尽心思,阳陵泉地尽心头,五营经络风府位,耳地都是逛得忙。

11.生肌发胎听口诀,体轻理气放权宜,阴阳技倒中心地,四支两关起动机。

12.乾什么嘛至阴阳,手三阴六散香神,兰愈瘴党激发力,夜明亮山
开冲门。

13.数状况与形虚实,辨肾泡非易识,花灵草下是肾阳,半幅土当分
虚实。

14.五汗路痰涎滑,气道萎缩得难受,热证从来皮肤烂,风户饮食散
寒湿。

15.风湿寒湿各有区,太阳病恶心无味,阳明脉络有损纤,少阳见此
便吓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学记忆口诀,通过口诀的形式可以帮助记忆中
药学的知识点。

当然,掌握中药学还需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药性歌诀400味

药性歌诀400味

药性歌诀(400味分类)1、解表药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攻下药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建议收藏保存!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建议收藏保存!

最全中药药性歌诀,建议收藏保存!“张氏杏林堂”四百味药性歌诀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宣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疏筋活络。

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香附味甘,舒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执业中药师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

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

山豆土苓鸦胆子,秦皮射干穿心莲,鱼熊牛蛇青半边。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利尿淋。

公英解毒消乳痈,利湿通淋咽喉痛。

板蓝根凉血解毒,利咽消肿大头瘟。

牛黄解毒热心包,息风止痉化痰窍。

中药速记口诀

中药速记口诀

中药速记口诀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种类繁多,对于初学者来说记忆起来并不容易,因此,速记口诀成为中药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速记口诀,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记忆中药知识。

1. 味之道中药的性味是指它们的味道和性质。

根据中药的性味,可以判断它们的功效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性味速记口诀:甘草甘平稳,苦寒谨记住。

酸果鞭络膈,辛气浮表滩。

辛温多毛利,咸软不急嗜。

苦降火通经,咸软平积能。

甘草甘温血,苦寒解毒功。

酸苦降气急,甘味补中固。

2. 形之记中药的外形特征也是识别和记忆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中药形态速记口诀:柴胡善生半圆心,人参花叶状心寄人。

银杏像鱼尾,川贝像灰沙。

鸡血藤细长悬尾巴,石斛似鹿角牡丹花。

枸杞小红瓜,决明子刺状。

3. 功之诀中药的功效是指它们对人体疾病的调理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药功效速记口诀:当归益血脉,黄连胃火灭。

川芎舒经脉,柴胡解郁气。

黄芪补正气,人参壮元气。

升麻发汗血,当归养血气。

4. 药之益中药的主要作用是调理和保健,以下是一些中药药性速记口诀:白斩药材皆可消,煮炖煮炒可美味。

炮制汤剂更专科,药食同源好养人。

蜂蜜浸泡药多甜,猪骨炖汤滋补人。

这些中药速记口诀只是一部分常见口诀的介绍,通过记忆这些口诀,我们能更快地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每一味中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我们还需要通过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了解。

希望读者们通过这些速记口诀的帮助,能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中药知识,从而提高中医药领域的实践能力。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

中药学中药速记歌诀一、常用歌诀:1、中药七情歌: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

(注: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杀、相畏、相恶表示拮抗)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沙僧挑担子,给唐玄奘偷吃人参果,很苦)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妊娠禁忌(二):雄黄轻草莪巴川,草子玄明京芒丁,土鳖商路扮南星,天仙遂附蛭蚣麝,雪莲皂霜魏牵牛,三芫千金马钱闹。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中药药性口诀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大全!太全面了,快收藏

中药药性口诀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大全!太全面了,快收藏

中药药性口诀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大全!太全面了,快收藏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中药药性口诀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00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00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00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00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0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0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0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0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0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0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0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0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0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0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0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0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0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0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0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0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0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0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028.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029.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030.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中药药名口诀(内容清晰)

中药药名口诀(内容清晰)

中药药名口诀一、常用药名记忆1.辛温、辛凉解表药:辛温麻荊香紫枝,芫葱细姜防辛夷;辛凉薄桑菊淡豉,升柴蝉葛柽蒡子。

麻黄、荆芥、香薷、紫苏叶、桂枝、芫荽子、葱白、细辛、生姜、防风、辛夷;薄荷、桑叶、菊花、淡豆豉、升麻、柴胡、蝉蜕、葛根、柽柳、牛蒡子。

2.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燥湿、解暑、虚热药:清热泻火记心间,膏知栀莲芦二胆,枯草淡竹决明子,贼粉青谷加白蔹;解毒双花翁连翘,大板青紫败酱草,土苓秦勃射豆根,公英鲜皮不能少;凉血犀地玄紫丹;燥湿三黄苦参全;解暑青丝荷皮豆;虚热银地白薇添。

石膏、知母、山栀子、莲子心、芦根、龙胆草、猪苦胆、夏枯草、淡竹叶、决明子、木贼、天花粉、青箱子、谷精草、白蔹;双花(金银花)、白头翁、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紫花地丁、败酱草、土茯苓、秦皮、马勃、射干、山豆根、蒲公英、白鲜皮;犀角、生地黄、玄参、紫草、丹皮;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青蒿、丝瓜络、荷叶、西瓜皮、绿豆;银柴胡、地骨皮、白薇。

3.祛风去湿止痛药:祛风去湿强筋骨,二蛇双活三藤虎,威桐五千豨莶草,更有松结桑艽乌;祛风止痛寻藁芷,蔓荆苍耳白蒺藜。

白花蛇、乌梢蛇、羌活、独活、海风藤、石南藤、络石藤、虎骨、威灵仙、海桐皮、五加皮、千年健、豨莶草、松结、桑枝、秦艽、乌头;藁本、白芷、蔓荆子、苍耳子、白蒺藜。

4.温肾回阳、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附桂取;散寒草蔻吴茱萸,二椒双姜小茴香,得手应效病魔除。

附子、肉桂;草豆蔻、吴茱萸、花椒、胡椒、干姜、高良姜、小茴香。

5.清热利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湿、燥湿药:清热利湿见防己,二通茵陈找滑石,灯葵泻车沙地萹,韦瞿金钱冬瓜皮;淡渗利湿薏苡米,二苓双豆胡蚕萆;芳香化湿寻藿佩,苍术木瓜能燥湿。

防己、木通、通草、茵陈、滑石、灯芯草、冬葵子、泽泻、车前子、海金沙、地肤子、萹蓄、石韦、瞿麦、金钱草、冬瓜皮;薏苡仁、茯苓、猪苓、白扁豆、赤小豆、葫芦、蚕沙、萆解;藿香、佩兰;苍术、木瓜。

6.泻下药:润下二仁优先选,温下巴豆更无前,寒下硝黄荟番叶,泻水遂戟陆牵芫。

中药药性400多味口诀!(完整典藏版)

中药药性400多味口诀!(完整典藏版)

中药药性400多味口诀!(完整典藏版)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清热明眸,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6、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常用中药的记忆口诀

常用中药的记忆口诀

常用中药的记忆口诀常用中药记忆方法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8.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9.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0.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1.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2.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3.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4.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5.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16.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17.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18.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19.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0.连翘:为“疮家圣药”。

21.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22.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23.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24.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25.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6.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27.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28.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29.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30.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31.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32.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33.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34.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6、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37、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38、枳壳微温,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39、白蔻辛温,能祛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

40、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41、橘皮苦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2、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祛瘴疫。

43、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44、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45、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46、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47、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48、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49、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0、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洒毒能化。

51、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止渴,阴汗自遏。

52、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3、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犬便能实。

54、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5、木瓜味酸,温肿脚气,霍乱转筋,足湿皆用。

56、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癖,风湿皆用。

57、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58、玄参甘苦,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59、丹参味苦,痈肿疮疥,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0、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1、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2、五加皮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3、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4、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65、茯神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66、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67、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68、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69、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0、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1、甘松味香,善除恶气,开郁醒脾,心腹痛已。

72、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胃。

73、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4、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热尤堪。

75、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76、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77、木香微温,能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肚泻肺。

78、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卫气为佳。

79、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0、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育安胎,通经破滞。

81、毕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咳,逐寒暖胃。

82、肉桂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3、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折足痹。

84、吴萸辛热,能调疝气,心腹寒疼,酸水能治。

85、延胡乞温,心腹卒痛,通经洛血,跌扑血崩。

86、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缠,肺痈肺痿。

87、崩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88、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89、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90、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91、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92、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积逐痰,调中下气。

93、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94、苏子辛温,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沁肺。

95、白芥子辛,专化胁痰,面浮肿胀,利水能安。

96、甘逐苦寒,破症消痰,面浮肿胀,利水能安。

97、大戟苦寒,消水利便,腹胀症坚,其功瞑眩。

98、芫花寒苦,能消胀蛊,利水泻湿,止咳痰吐
99、商陆苦寒,赤白各异,赤者消风,白利水气。

100、海藻咸寒,消瘿散疬,除胀破症,利水通闭。

101、牵牛苦寒,利水消肿,蛊胀痃癖,散滞除壅。

102、葶苈辛苦,利水消肿,痰咳?瘕,治喘肺痈。

103、瞿麦苦寒,专治淋病,且能堕胎,通经立应。

104、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气滞作痛,虚者当忌。

105、五灵味甘,血滞腹痛,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106、莪术温苦,关善破痃,止痛消瘀,通经最宜。

107、干漆辛温,通经破瘕,追积杀虫,效如奔马。

108、蒲黄味甘,逐瘀止崩,止箅须炒,破血用生。

109、苏木甘咸,能行积血,产后血经,兼医扑跌。

110、桃仁甘平,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111、姜黄味辛,消痈破血,心腹结痛,下气最捷。

112、郁金味苦,破血行气,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113、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114、漏芦性寒,祛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115、白藜味苦,疗疮瘙痒,白癜头疮,翳除目朗。

116、白及味苦,功专收敛,肿毒疮疡,外科最善。

117、蛇床辛苦,下气温中,恶疮疥癞,逐瘀祛风。

118、天麻味甘,能驱头眩,小儿惊痫,拘挛瘫痪。

119、白附辛温,治面百病,血痹风疮,中风痰症。

120、全蝎味辛,祛风痰毒,口眼歪斜,风痫发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