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启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灾难恢复规范标准

灾难恢复规范标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验证与测试
对恢复的数据和系 统进行验证和测试 ,确保其完整性和 可用性。
恢复完成
完成数据和系统的 恢复,恢复正常业 务运营。
流程管理
流程文档化
将灾难恢复流程和操作过程进行文档化,以便 查阅和培训。
流程更新
定期评估和更新灾难恢复流程,以适应业务需 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流程审计
定期对灾难恢复流程进行审计,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03
灾难恢复组织
组织架构
决策层
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灾难恢复 策略、审核恢复计划和决策恢复实施。
协调层
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资源调配 、任务分配和信息沟通。
技术支持层
由IT部门和相关技术专家组成,负责技术 支持、系统恢复和故障排除。
业务支持层
由业务部门组成,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 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验证等。
灾难恢复测试
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测试,以验证容灾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安全最佳实践
安全策略
制定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加密、防火墙等措施,以保护数 据和系统的安全。
安全培训
定期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 漏洞。
恢复点目标
定义
01
恢复点目标(RPO)是指组织在灾难发生后,需要尽快恢复的
数据点目标。
考虑因素
02
制定恢复点目标时,需要考虑组织的数据重要性、数据丢失对
业务的影响等因素。
示例
03
对于某些关键业务,可能需要将恢复点目标设定为24小时或更

容灾备份体系建设方案

容灾备份体系建设方案
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是一个灾难应急
的框架,涵盖:IT备份和恢复、业务连续性 规划、供应链管理、危机通讯和危机公关。
灾难恢复指标(RPO/RTO)
数据处于有 效状态的最 后时刻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 ,恢复 点目标):是指业务 系统所允许的在灾难 过程中的最大数据丢 失量,用来衡量容灾 系统的数据冗余备份 能力
• 设计可行的灾难恢复流程并通 过测试和演练进行流程的不断 修订和完善;
• 设计和建设人员组织结 构,进行普及知识教育和 专门的技能和流程培训。
生产环境/运维现状调研 云基础架构风险评估 BIA 业务影响分析
灾备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灾难恢复策略制定 灾备方案总体架构设计 关键技术选型分析 软硬件配置
演练方案设计 演练前的技术测试 演练环境准备 演练培训 演练实施的组织 演练应急的组织与协调 演练总结报告
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 摘自<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正常水平


可接受的水平
时间
T1
T2
与灾备相关的概念:BCP、BCM
业务连续性规划(BCP):包括风险和业
务影响分析,定义灾难恢复策略和方案、流 程,明确所需的环境和资源,以及相应的容 灾团队建设。业务连续性规划是一套高级管 理和规章流程,使一个组织在突发性事件面 前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以确保关键业务功能 可以持续,而不造成业务中断或业务流程本 质的改变。
初始化
分析
改进
灾备建设阶段
设计
运维
实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3.21•【文号】保监发[2008]20号•【施行日期】2008.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8〕20号)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加强保险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会制订了《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并指导我国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提高防范灾难风险的能力,保障持续运营,保护客户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应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等级灾备”的原则,平衡成本与风险,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保险机构是指,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及港、澳、台地区保险公司在大陆地区的分公司。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灾难恢复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工作是指,为保障信息系统持续运营,防范灾难风险并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组织机构设立和职责、灾难恢复需求分析、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灾难备份系统实施、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灾难恢复预案管理、应急响应和恢复。

本指引所称区域性灾难是指,造成所在地区或有紧密联系的邻近地区的交通、电讯、电力及其它关键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关键信息网络设备毁损、重大故障或大规模人口疏散的事件,将会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灾备是确保数据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支撑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建设与灾难备份的背景,讨论了灾备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灾备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提出了灾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 背景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2003年,中办发[2003127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004年,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发12004]11号文《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

明确指出,提高抵御灾难和重大事故的能力,减少灾难打击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作业连续性,避免引起社会重要服务功能的严重中断,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

2005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出台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为灾难恢复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思路。

2007年,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正式颁布,这是灾备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事。

该标准对灾难备份、灾难恢复相关术语进行了规范和梳理,指明了灾难恢复工作的流程,明确了灾难恢复的等级和相关要素,制订了灾难恢复工作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具体工作等。

在2010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上,提出了我国将全面启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灾备建设规范,完善灾备标准体系并及时出台灾难恢复服务资质管理办法,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用户、企业灾难恢复保障体系的发展。

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和重要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有序进行应急管理、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的建设工作。

近十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十分迅猛,数据积累不断丰富,政务信息系统日渐增多,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旦发生人为或自然等突发性灾难,造成数据丢失或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一些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习题与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习题与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可以为现有的硬盘分区扩展容量。

A、压缩卷B、删除卷C、扩展卷正确答案:C2.设按《广西信息系统机房管理规定》要求,机房温度应保持在18℃—25℃,湿度保持在()。

接地电阻保持在0.5欧以下。

A、20%--30%B、50%--70%C、40%--60%D、30%--70%正确答案:C3.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方式有()。

A、电气间距B、绝缘C、屏护D、安全接地正确答案:D4.灾难恢复预案应定期评审和修订,至少()一次。

A、每年B、半年C、三个月D、两年正确答案:A5.逻辑模型设计过程不包括()A、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模型B、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调整C、附属表设计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6.南方电网公司不涉及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第()级。

A、第三级B、第一级C、第五级D、第七级正确答案:C7.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在什么模式部署时才可以使用VPN功能()。

A、路由模式B、网桥模式C、旁路模式D、以上都不可以正确答案:A8.BOOTP和DHCP都使用的是()协议来监听和接收客户请求消息。

A、IPXB、TCP/IPC、IPD、UDP正确答案:D9.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线与接地装置相连称为()。

A、直接接地B、保护接地C、防雷接地D、工作接地正确答案:D10.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的属性是隐藏时,默认权限下查看该文件所在文件夹会发现()。

A、该文件丢失B、该文件不存在C、该文件可以被看到D、该文件无法被看到正确答案:D11.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是()。

A、电场能B、热能C、磁场能D、机械能正确答案:A12.对供电质量要求()的负载中使用的UPS是后备式。

A、较低B、最高C、不高D、较高正确答案:A13.下面无助于加强计算机安全的措施是()。

A、定期整理计算机硬盘碎片B、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包C、安装使用防火墙D、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正确答案:A14.1999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国家标准GB 17859 - 1999,提出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个等级,并提出每个级别的安全功能要求。

11-CISP0304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知识点标注版)_v3.0

11-CISP0304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知识点标注版)_v3.0
7个基本类别 有害程序事件:病毒、蠕虫、木马等
网络攻击事件:DOS、后门攻击、扫描、钓鱼等
信息破坏事件:信息被篡改、假冒、窃取等 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 设备设施故障:软硬件自身故障和人为非技术破坏等 灾害性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 其他信息安全事件:不能归为以上6个类别的事件
文件系统
数据恢复、隐藏文件、加密文件、系统日志
应用系统
系统日志
26
计算机取证-分析及提交
证据在什么地方?
日志、删除的文件、临时文件、缓存
从证据中能发现什么? 如何关联证据? 电子取证提交
必须与现实取证结合,文档化很重要
27
知识域: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知识子域: 灾难恢复概况
GB/T 24363-2009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
GB/T 20988-2007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Z 20985-2007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9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分类方法
GB/Z 20986-2007《信息安全事件分级分类指南》
编制和管理应急响应计划
应急响应计划,是指在突发/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后对 包括计算机运行在内的业务运行进行维持或恢复的策 略和规程 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改进的过 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1)应急响应需求分析和应急响应策略的确定
(2)编制应急响应计划文档 (3)应急响应计划的测试、培训、演练和维护
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 设施、专业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
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

科学规划夯实基础持续推进农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访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灾备管理

科学规划夯实基础持续推进农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访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灾备管理

建 成 ,基本 实现 了G / 0 8 所 家一级分行同时发生灾难的情况。一 BT2 98
是 ,并 行 耦 合 技 术 加 数 据实
定义的灾难恢复能 力等级 的 “ 第五 级分行灾备中心于2 1年上半年基本 时复制技术 。根据业 务连续运行 的 02
级 ” 。当 上 海 数 据 中心 信 息 系统 发 建成,并进行了灾备试点演练。今后 要 求 ,农 业银 行数 据 中 心 主机 采用
2 FAc L。PTR F HA 0 lNl MuE l N Ac o cN

I p c lo i l ei p S aT c
在北 京 部 署异 地 灾备 中心 。 总 行 异地 灾 备 中心 建 设 方 面 , 农 业 银 行 北 京 灾 备 中 心 于 2 1 年 00
生 极端灾难时 ,农业银行管理层 宣 将 向全 国各一级 分行推 广实施 。
告 数 据 中心 灾 难 并 下 令 进 行 系统 切 农 业 银 行 二 级 分 行 及 以下 机 构
多机耦合并行工作模式 ,系统可提 供高可靠性保 障 ,同时通过部署在 数据 中心到灾 备中心 的数据备份高
建设对于商业银行 的稳健发展显得 塞 尔 资本 协 议 》 、满 足 监 管 要 求 ,
不 同 ,在 借 鉴 了 国 内外 同业 灾 备 经
尤 为重 要 。如 何 科 学 规 划灾 备体 系 还 是 从 实施 全 面风 险管 控 、维 护 股 验 的基 础 上 ,同 时结 合 大 型 主 机 数
I I I 圈
2 年? Q2 l 农 I银 行成功缉织了I 级分行信息 系统 灾难 恢复演 练 在国 内率先 残为县 韭
备_级 分_ 备能 力的太型 商蝗银 行 俸 农 I银行. 行农 强了 业 聋:级分 霞灾 备镢 域鲤究王 莳 馋的

灾难恢复与复原计划

灾难恢复与复原计划
CHAPTER
案例研究
案例一
案例二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某大型银行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
该银行在数据中心遭遇重大故障后,迅速启动灾难恢复计划,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该银行在灾难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快速恢复核心业务系统,同时进行数据备份和验证。在恢复过程中,该银行还进行了全面的业务影响评估,以确定业务恢复优先级。
培训
定期进行灾难恢复与复原计划的演练,模拟灾难场景,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及时更新灾难恢复与复原计划,确保计划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修订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提高计划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更新
05
提供灾后心理支持
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员工度过难关。
提供心理辅导
帮助受灾者处理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和情绪困扰。
建立社区协作机制
与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灾难。
灾后重建与恢复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与各方协作,共同推进社区的恢复和发展。
资源整合与共享
整合和共享资源,包括人力、物资、信息等,提高应对效率。
制定远程办公和协作流程,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在灾后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评估灾后网络基础设施的受损程度,及时修复或替换损坏的设备,确保网络连通性和稳定性。
网络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防止灾后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
03
CHAPTER
在经历洪水灾害后,某城市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以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灾备打造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灾备打造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灾备打造安全最后一道防线2006年以来,中国的灾难备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走向实质性应用的过程中,各行业和相关企业对于灾难备份也非常重视,很多单位的灾难备份应用已经启动。

但是灾难备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疑问。

继“2006年中国灾难备份高层研讨会”之后,近日,由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计世资讯主办的“2007年中国灾难备份高层研讨会”于5月30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业界知名专家以及知名厂商的代表共约150人,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灾难备份”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灾备需求愈发迫切2005年,美国4000万张信用卡信息被窃;2006年,10亿网民的人年均垃圾邮件几千封,“谍件”已被注入到80%的重要企业;2006年12月26日,“台湾海峡”地震导致6条国际通信电缆中断,严重影响了MSN、Google、Yahoo等国外网站的稳定性。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专家曲成义研究员的一系列数据和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信息安全和灾难应急所面临的挑战。

灾难备份也正在逐步深入百姓生活,日益引起公众的注视目光。

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股票市场加速升温,很多股民和基民在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的同时,也开始逐渐遭遇连续发生的多起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瘫痪的事故,而事故的起源正在于瞬间大数据量业务无法处理,从而给股民们造成了损失。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安全和容灾备份产业发展很快,既有国外知名公司参与,也有本土优秀企业崛起,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灾难备份体系基础相当薄弱,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应用程度高的一些重点行业,提高容灾备份能力更是迫在眉睫。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洪京一的评述充分说明了我国灾难备份的现状和关键所在。

但是,“灾难恢复体系的特点是:灾难是一种小概率、高风险的事故,而容灾则是一种高投入、低效率的投资,在系统建设上,灾难恢复体系建设不易,维持起来更为艰难。

”曲成义指出,灾难恢复体系的这种特点,导致了决策者决心难下,维持不易的难处。

灾难恢复计划执行与优化经验

灾难恢复计划执行与优化经验

灾难恢复计划执行与优化经验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发生后,灾难恢复计划的执行和优化经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在灾难恢复阶段中如何执行和优化灾难恢复计划。

一、实施灾难恢复计划灾难发生后,第一步是迅速启动灾难恢复计划。

首先要进行全面的灾情评估,明确受灾情况和灾害的影响范围。

在此基础上,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划分各个工作领域和任务,确定恢复重点和优先级。

同时,组织灾后救援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迅速开展灾害恢复工作。

在执行灾难恢复计划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协调,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灾难恢复计划的优化灾难恢复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灾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首先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性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要强化对灾后心理援助的重视,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要注重发展与灾害风险的关系,逐步改善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提高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三、实践经验与启示在实际的灾难恢复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后的灾难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要注重灾害预警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要提高对抗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加强各项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和协同配合。

还要注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抗灾合力。

同时,要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和救助工作,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重建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总之,要不断完善灾难恢复体系,提高灾后恢复的效率和抗灾的能力。

在灾难恢复计划的执行和优化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的灾难恢复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灾难,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灾后地区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 第14讲 系统恢复与容灾

信息安全管理 第14讲 系统恢复与容灾
– 对每一类风险列出涉及到的计算和通讯设备清单(从服务器开始)。为每一 个设备分配相对应的风险因子和恢复优先级 – 对涉及到的软件和数据资料也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 风险评估的结果:
• 一张可能遭到的风险以及当硬件设备,应用软件或数据受到破坏时的恢 复方法的清晰蓝图。
• 自购还是托管
– 恢复计划中重建软硬件环境的投资一般非常昂贵, 企业需要衡量是拥有自己的恢复中心与利用第三方 的服务——将恢复中心托管两种形式的利弊 – 借助于Internet,很多应用服务器提供商(ASP) 提供以不同的价格提供各种水平的专业灾难恢复服 务。但安全与一些公司运作上的要求却常使这这种 方式变的几乎不可行。企业对业务运作与安全的要 求常常压倒成本因素。
• 软盘数据的恢复
– 当存有文件的软盘无法打开时,最简单有效 的工具是HD-COPY。HD-COPY在遇到坏扇 区时,最多可反复读取100次,并尽量读出 内容。用HD-COPY读出坏盘的内容后,再 换一张好盘写入,可以最大限度挽救坏盘上 的数据。当然也可以配合使用NDD、 SCANDISK等工具。

执行和维护计划
– 执行灾难恢复计划不是一件日常进行的工作,必需包括仅仅与IT相 关的服务器,数据,和通讯设施的物理保护。 – 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人员的正确反应也是很重要的。因此, 整个企业,从执行长官到普通职员都应该得到经常的培训,清楚的 了解它们在灾难恢复计划中的职责。
– 一定不要假设那些放在缠满各种线的盒子里的设备可以几个 月甚至几年都正常工作,除了对计划中涉及到的各种硬件设 备要进行定期的测试,对于各种应急程序以及假设的紧急事 件也要进行定期的更新。 – 对于服务器及相关设备的灾难恢复措施与日常的IT操作规程 都应作为整个计划的一部分,制订这样一个计划可能是一项 浩大的工程,但却肯定物有所值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数据中心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恢复并恢复正常运行。

2. 灾难事件定义灾难事件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和人为事故(如电力故障、网络故障、硬件故障)等。

3. 灾难恢复策略为了有效应对灾难事件并最小化对数据中心运营造成的影响,制定以下灾难恢复策略:-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对数据中心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储存在离数据中心较远且安全的位置。

- 备份设备和工具:准备备用设备和工具,确保在发生灾难后能够迅速替换受损设备,并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

- 灾难恢复团队:组建专门的灾难恢复团队,负责在灾难事件发生后紧急响应、评估损失并制定相应的恢复计划。

- 灾难恢复测试: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测试,以验证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 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灾难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获得所需的支持和服务。

4. 灾难恢复步骤当发生灾难事件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灾难恢复:1. 紧急响应:立即启动灾难恢复团队,评估灾难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并开始紧急应对措施。

2. 恢复计划启动:根据灾难恢复计划,启动相应的恢复措施,包括设备替换、数据恢复等。

3. 故障排除和修复:识别并解决导致灾难事件的根本原因,并进行设备修复和网络恢复。

4. 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并进行数据合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系统测试和恢复:进行系统测试,确保数据中心的各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6. 正常运行:确认数据中心已经恢复正常运行,并开始全面监测和管理。

5. 风险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改进点,并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灾难恢复策略和步骤。

6. 灾难恢复测试计划制定灾难恢复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频率、测试的范围、测试的参与人员等,并定期进行测试,以验证计划的有效性。

7. 相关文件和联系人列出相关的灾难恢复文件和联系人,包括备份数据存储位置、供应商联系方式等。

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

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

应急处置、指挥与救援 工作回顾
Work review
■应急处置 主要指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全过程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或介入措施。
应急处置是应急管理的中间环节。 ■应急指挥
主要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活动中,上级领导及其机关,对所属 下级的应急活动和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特殊的组织领导活动。可以看 出,应急指挥是行政权限,是领导对具体行动的任务分配。 ■应急救援
工作回顾
Work review
应急资源与物资管理
■应急资源管理
主要包括资源储备、资源获取、资源供给、资源处置等内容。
■应急物资管理
主要分为通用类和专用类两大类型。
通用类:食物、药物、饮用水等
专用类:疫苗、有氧设备、特殊药品、特种设备等。
工作回顾
Work review
应急财政
■应急财政:是指各级政府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所采取的财政政策
2.应急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 应急管理体系
• 应急处置、指挥与救援
• 应急资源与物流管理 • 网络舆情与应急管理
• 应急财政
• 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管理
• 应急体制构建
• 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 应急志愿者管理 • 风险与预警管理
• 应急预案与演练 • 危机沟通与媒介管理
•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 • 安全与应急文化
■事中风险评价:灾中进行的实时评估 1)可减缓性评价 2)可挽救性评价 3)可恢复性评价
■事后风险评价:事件结束之后进行的整体性评估 1)价值损失核算方法 2)人员伤亡损失评价
风险矩阵
• 风险矩阵的两维坐标分别是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影响程度, 也即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按照直观地理解,其实风险矩 阵是对期望损失的一种刻画。

构建多活和主备模式相结合的灾备体系

构建多活和主备模式相结合的灾备体系

构建多活和主备模式相结合的灾备体系作者:沈秋翔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1期建设银行于2010 年明确信息技术“两地三中心”总体布局策略,确定在北京稻香湖建设新数据中心,在武汉南湖建设异地数据中心,将北京洋桥数据中心作为同城数据中心。

同时,建设并部署北京稻香湖和武汉南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数据中心主任沈秋翔湖两个总控中心。

武汉南湖数据中心已于2014 年11 月正式投产,北京稻香湖数据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17 年建成投产。

未来北京稻香湖数据中心作为主生产中心,北京洋桥数据中心作为同城中心,武汉南湖数据中心作为异地中心,形成“两地三中心”布局。

与之对应的,在北京和武汉分别建设企业控制中心(ECC),并形成ECC 间的互备能力,实现同城加异地的多重保护格局。

一、灾备体系规划在建设银行的灾备体系规划中,明确了包括董事会、高管层、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各业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关键资源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围绕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及关键资源、安全保卫设施等三大关键资源分类开展实施,由信息技术部门、行长办公室(总务)、安全保卫部三大关键资源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各类关键资源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各业务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部门或所辖业务条线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重要业务持续正常运营。

建设银行根据业务连续性的要求,整体考虑灾备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包括灾备模式、人员、系统等。

1. 灾备模式在“两地三中心”布局的基础上,建设银行于2011年启动了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作,以“满足客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服务需求”为宗旨,以一套业务模型、一套IT 架构、一套实施工艺、一套管理流程“四个一”为基本特征,实现核心业务系统企业级建模、组件化设计、一体化运维,信息科技全面支持建设银行向“综合化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和智慧型银行”转型。

在灾备模式的选择上,建设银行充分考虑新一代核心系统的特点,结合“两地三中心”的物理距离和当前主流灾备技术特点,制定了多活和主备模式相结合的部署策略。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文/许志峰几年来,我们从一开始探讨要不要和值不值得进行灾备建设,到后来逐渐达成共识:灾备建设是大势所趋。

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灾备系统,仍然缺乏权威的标准可供借鉴,不得不摸石头过河去探索。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灾难备份与恢复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它作为各行业进行灾备建设的重要参考性文件,具有重大意义。

一、灾备建设国家标准的诞生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Sungard公司在费城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灾备中心。

三十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难和恐怖袭击一次次的提醒人们,作为业务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备系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球的灾难备份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在国内,最早在2003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到了重要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灾难恢复能力。

2005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联合银行、电力、民航、铁路、证券等八大重点行业,制定发布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对国内各行业的灾难备份与恢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通过两年的试行以及广泛征求意见,《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经修改完善后正式升级成为国家标准GB/T 20988-2007《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这是中国灾难备份与恢复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各行业进行灾备建设的重要参考性文件,具有重大意义。

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解读1.核心内容《规范》规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遵循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规划、审批、实施和运维。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灾难恢复行业相应的术语和定义;2)灾难恢复概述(包括灾难恢复的工作范围、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灾难恢复规划的管理、灾难恢复的外部协作、灾难恢复的审计和备案);3)灾难恢复需求的确定(包括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确定灾难恢复目标);4)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包括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的要素、灾难恢复资源的获取方式、灾难恢复资源的要求);5)灾难恢复策略的实现(包括灾难备份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专业技术支持能力的实现、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8.02.04•【文号】银发[2008]48号•【施行日期】2008.0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2008年2月4日银发[2008]48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清算总中心,国家外汇管理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已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标准的编号和名称JR/T0044-2008,《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二、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ICSAllJR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0044-2008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Disaster Recovery forBanks2008-02-04发布2008-02-04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目录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综述4.1灾难恢复工作内容4.2灾难恢复的周期性工作4.3机构间合作5组织机构设立和职责5.1组织机构设立5.2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6灾难恢复需求分析6.1风险分析6.2业务影响分析6.3确定灾难恢复需求7灾难恢复策略制定7.1成本风险分析和策略的确定7.2灾难恢复能力等级7.3灾难备份中心的布局7.4资源、服务的获取和保障8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8.1基础设施建设8.2灾难备份系统建设8.3项目监理9灾难备份中心的运行维护管理9.1管理制度建设9.2运行维护工作内容9.3运行维护的资源保障10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演练与管理10.1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10.2灾难恢复预案的演练10.3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11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11.1应急响应11.2灾难恢复11.3重建与回退12监督管理12.1审计12.2备案附录A (资料性附录)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工作要点附录B (资料性附录)RTO/RPO与灾难恢复能力等级的关系前言本标准是对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要求的描述。

当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前景探索

当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前景探索

第 33 页信息调研2024/4 (下) 总第433期当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前景探索文/长春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及安全监管信息中心 高杰【摘要】文章从整体和全局角度阐述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困境,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积极探索了应急管理“四化”的前景和出路,对于应急管理部门着眼长远、立足实际、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困境;前景出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发展之路,借助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加快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目标。

在此重大指示下,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了信息化建设方向,并为全面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努力。

当前,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由于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特性,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暴露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现有体系还存在一些痼疾短板,阻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因而,顺应信息化发展大势,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数据荷载、信息救援、智能执法等新型业务的开展和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如建设投入不均衡、信息平台不兼容,应急指挥不统一、人才队伍不匹配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完善,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的“四化”水平。

一、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困境(一)建设投入重“硬”轻“软”。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投入。

但从资金投向看,大多用于采购先进的硬件设备,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软”件和“硬”件不匹配,一方面,会出现数据库和软件资源不配套的问题,实际应用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调试和排故,应急管理平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队伍难以有效成长,发达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常设的首席信息官(CIO)和信息化总体架构师(EA)在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部门中尚未设置,缺乏专业人才的参与成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短板[1]。

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世界中,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运营的核心支柱。

然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硬件故障、网络攻击等风险随时可能导致信息系统瘫痪,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企业信息系统容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那么,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完善的备份策略是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的基础。

备份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数据,还需要考虑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存储位置、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多个方面。

备份的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来确定。

对于关键业务数据,可能需要每天甚至更频繁地进行备份。

备份的存储位置也至关重要,既要有本地存储,也要有异地存储,以防止本地发生灾难时数据丢失。

同时,要确保备份的数据是完整的、准确的,并且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恢复使用。

其次,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是关键。

这个计划应该详细描述在灾难发生时,如何启动恢复流程,包括人员的职责分工、恢复的步骤和时间节点等。

灾难恢复计划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熟悉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情况中迅速、有效地执行。

在演练过程中,要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计划。

数据的冗余和复制技术也是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数据的冗余存储,可以在部分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时,仍然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而数据复制技术则能够将数据实时或定期同步到多个地点,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常见的数据复制技术包括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

再者,网络架构的健壮性对于信息系统容灾至关重要。

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能够在灾难发生时保证数据的传输和系统的通信。

这包括拥有冗余的网络链路、备用的网络设备,以及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同时,要考虑网络的带宽和延迟,以确保在恢复过程中能够快速传输大量的数据。

还有,容灾中心的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

DR 容灾

DR 容灾

FDA、 NYSE、 AMEX、 FERC、 ……
国内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 (中办发[2003]27号) 《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通知》(信安通[2004]11号)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2005.5.26 广东南海) ……
S Y S T E X
二、灾难恢复技术概览
数据恢复 备份策略 虚拟磁带库 压缩技术
存 储 区 域 网 LAN
技术特点
数据剥离->离线 可以抵御逻辑错误
N T UNIX
抵御大灾难需要
远程备份或传输
适合业务
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对应用停机不敏感
……
其他容灾技术的基础
S Y S T E X
数据复制技术
基于存储子系统数据复制(MirrorView) 基于存储网络层数据复制 基于卷管理器数据复制(LVM) 基于应用数据复制(Oracle)
Tier4-批量/在线的数据库镜像或日志的传输,或重复的时间点拷贝
可用的备份中心
Tier3-电子链接传输
Tier2-PTAM卡车运送+热备份站点
时间点备份
Tier1-PTAM开车运送访问
15分钟
1-4小时 4-8小时 8-12小时 12-16小时
24小时 好几天
恢复需要的时间(RTO)
S Y S T E X
S Y S T E X
三、灾难恢复实施概述
需求分析 项目启动 维护更新 编制计划 确定策略 实施建设
管理体系 建设过程 最佳实践 相关标准
建设过程
测试部署
People
Process
Product
管理体系
Pl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全面启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刘菊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杨春艳16日透露,中国将制定强制性的灾备建设规范,完善灾备标准体系并及时出台灾难恢复服务资质管理办法,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用户、企业灾难恢复保障体系的发展。

玉树地震、南方旱灾、洪灾等自然灾难的频频发作以及近期银行、证券企业系统瘫痪事件的发生,使中国政府、企业的灾难恢复意识越来越强烈。

1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传递出中国全面启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的强烈信号,中国银行、证券、保险、铁道、民航、电力、广电、电信、石油、制造业等重要行业的代表均表示,已经开始积极有序进行应急管理、灾难恢复体系的建设。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成义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的用途在不断扩大,效率越来越高,受众面也越来越广,数据信息的价值已远远超过相关计算系统设备本身,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

然而受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如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和缺陷、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对信息系统来说,各种形式的灾难难以完全避免。

“灾难的发生对人民的生活、国家的政治、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灾难恢复是防灾、减灾的核心,也是信息化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安全设施。

”曲成义说。

“目前中国较多企业的灾难备份系统还处于较低层面的建设,主要从IT建设的角度考虑灾难的恢复,但灾备项目不是简单的IT投资项目,它需要伴随企业的发展进行滚动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信息化工作处处长王宝序认为,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不断增长,新业务新领域开始呈现,企业出现收购与企业间购并,企业走向国际化,这些必然给企业的灾难恢复体系提出种种新挑战。

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有经验的灾备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

其总裁黄伟认为,中国的灾难恢复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灾难恢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小企业的灾备建设也已经开始起步。

“中国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市场每年都在增加,并且逐渐跳出传统的灾难恢复领域,把IT灾难恢复与风险控制联系起来。

可以肯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的灾难恢复建设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前,中国重要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大都采用自建自用的方式,一方面由于认识或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应备皆备”,另一方面也导致灾难恢复中心过于集中在珠江三角和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地域分布不合理。

此外,中国已建立的灾难恢复系统,存在着监控分析、故障诊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中国必须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灾难恢复应对的是高风险、小概率事件,现实一再教育我们,应对灾难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曲成义说。

中国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继续培育信息安全专业服务,支持数据恢复、容灾备份、安全检测、安全认证、等级保护、安全托管等领域信息安全服务能力建设。

在国家灾难恢复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和制度,引导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同时,继续推进灾备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灾备外包市场发展。

此外,中国还将推进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备基础设施的抗风险能力并提升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

“灾难恢复是中国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政府和各行业企业已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政府的监督、管理、扶植和引导下,在企业自身灾备意识提升的基础上,中国的灾难恢复行业将迎来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位负责人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