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系统类别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分类标准1. 引言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用于供应各种用水和排放废水。
为了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统一的分类和标准化,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分类标准。
2. 给排水系统分类2.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指用于供应建筑物内各个功能区域的清洁用水的系统。
根据给水系统的功能和使用对象,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公共供水系统:指供应整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给水系统,包括建筑物外部供水管道、水泵、水箱等设备。
- 局部供水系统:指供应特定功能区域的给水系统,如厕所、洗手间、厨房等。
- 消防供水系统:指供应建筑物内消防用水的系统,包括消防水泵、水罐等设备。
- 餐饮用水系统:指供应餐厅、酒店等场所用水的系统,包括饮用水净化设备等。
2.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排放建筑物内各个功能区域的废水的系统。
根据排水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污水排放系统:指将建筑物内各个功能区域的污水排放到公共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包括收集管道、排水设备等。
- 雨水排放系统:指将建筑物内雨水排放到排水渠道或雨水收集设施的系统,包括雨水管道、雨水篦等。
- 废水处理系统:指对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的系统,如污水处理设备、沉淀池等。
3. 分类标准的意义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分类标准有助于统一规范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通过明确系统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总结本文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进行了分类标准的提出,主要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方面。
该分类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筑给排水系统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类别1、给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称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雪水,生活和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称为排水系统。
3、建筑中水系统:将建筑内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称为建筑中水系统。
二、建筑给水系统(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与小区给水系统是以建筑物内的给水引入管上的阀门井或水表井为界。
典型的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水源:指市政接管或自备贮水池等。
2、管网:建筑内的给水管网是由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横支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组成。
3、水表节点:指建筑物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的总称或在配水管网中装设的水表。
4、给水附件:指管网中的阀门及各式配水龙头等。
5、升压和贮水设备:在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压力不足或建筑内对安全供水、水压稳定有一定要求时,需设置各种附属设备,如水箱、水泵、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加贮水设备。
6、室内消防给水设备: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设施。
7、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当建筑物水源水质达不到使用要求时,需设置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过滤、软化、消毒设备等。
(二)建筑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水量、水质都能满足建筑供水要求时,可直接将室外管网的水引向建筑物内各用水点,这样的给水方式称为直接给水方式。
2、设有附属设备的给水方式:包括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置水箱和水泵的联合给水方式、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1)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当室外管网提供的水压在大部分时间内能满足要求,仅在用水高峰时出现水压不足,以及建筑内要求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高位水箱的给水方式,这样,当室外管网水压过剩时,向水箱进水(建筑用水量小时),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足时(用水高峰时),水箱出水,达到调节水压、水量的作用,该给水方式节约建筑物的用电量,但存在受建筑高度限制以及水箱容量,高度设置不当易造成水质二度污染等问题,局限性较大。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
给排水一般基础知识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了解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的一般基础知识,包括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常用术语以及相关设计原则。
一、给排水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给排水是指建筑物内外水的供应和排出系统。
给水系统提供清洁可用水,而排水系统将废水从建筑物中排出。
2. 分类:给排水系统可以根据用途分为以下几类:- 给水系统:向建筑物供应清洁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包括冷水和热水供应系统。
- 排水系统:排除建筑物中产生的废水、雨水和污水,包括卫生设备、屋面排水系统和地下水排水系统等。
二、常用术语解释- 自来水:指经过处理的清洁饮用水,可以直接供应给居民使用。
- 井水:指从地下井中取出的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 水泵:用于提升水的压力,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 蓄水器:储存水的设备,可以平衡供水压力变化。
2. 排水系统术语:- 排水管道:输送废水和雨水的管道系统。
- 排水口:安装在建筑物内外的出水口,用于排水。
- 水封:通过水的高度形成的密封,阻止污水中的恶臭气体进入室内。
- 排水阀:控制废水流动的装置,通常用于马桶和洗手盆等设备。
三、给排水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供水系统的布置方案,确保水能够顺畅供应到每个点位。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漏水和爆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浪费。
2. 排水设计原则:- 正确坡度:保证排水管道具有必要的坡度,确保废水能够自由流动到排水出口。
- 疏通管道:定期清理排水管道,排除堵塞物,确保畅通。
- 防止逆流:使用适当的阀门或设备,防止污水倒流到供水系统中。
- 处理废水: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理解和应用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师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三种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1 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入建筑物内的管段)2水表节点(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网:干管(总干管,是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支管,分支管(配水支管,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的管段。
我国给水管道常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复合管)4给水附件: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大局部阻力系数和管径成正比),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有杂质落入易磨损),蝶阀(阀板在90° 翻转范围内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反向流动)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上终端用水点的设施)6增压和贮水设备7 水表;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依靠外网压力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依靠水泵升压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变压式定压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质给水方式;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保护管道不受损害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
一般采用枝状布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即管道外露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结露积灰尘。
暗装即管道隐蔽,如设在墙中,不影响室内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设计秒流量:建筑物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谁系统中起增压和调节作用。
分类和组成:按输水压力的稳定性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按气水接触方式分为补气式和隔膜式;优点:灵活性大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便于隐蔽安装拆卸都很方便成套设备都在工作生产现场集中组装占地面积小工期短土建费用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便于维护管理,水质不易被污染还有助于消除水锤的影响;缺点:调节容积小贮水量少一般调节水量只占总容积%20-30压力容器制造加工难度大变压式压力变化较大对给水附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耗电量大;使用范围:适用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小型简易和临时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给排水系统分类建筑给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系统,它在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建筑给排水系统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类进行介绍。
一、供水系统分类供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清洁和安全的饮用水。
根据供水的方式和特点,供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供水系统:直供水系统是将城市供水直接引入建筑物内供应,其主要特点是供水方便、水质稳定。
这种系统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建筑。
2. 污水回用系统:污水回用系统是将室内使用过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以供非饮用用途,如冲厕、浇灌等。
这种系统减少了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具有环保节水的特点。
3.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这种系统在一些对水资源有限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减轻了城市排水压力。
二、排水系统分类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部分,其功能是将室内用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并进行处理。
根据排水的方式和处理过程,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排污系统:排污系统是将建筑物内产生的污水、废水从建筑物排出并集中处理。
这种系统需要合理的管网布置和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是将建筑物屋面和平台上的雨水排放到室外。
这种系统需要合理的地势设计,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和漏水现象。
3. 地面雨水渗漏系统:地面雨水渗漏系统是将建筑物地面的雨水通过渗漏井和排水沟等方式渗入地下,达到地下水补充和排水的目的。
这种系统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管网的负荷,有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
三、给排水系统的其他分类除了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分类,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式:1. 冷热水系统:冷热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的供冷和供暖系统,它们通过管道将冷热水供应到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办公需求。
2. 消防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专门供应消防用水的系统,它确保了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灭火和疏散人员。
建筑给排水 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
敞开系统: 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
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 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
(接下页)
6.3.4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F NQ k1
N=3600/ h5
F —— 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
(接上页)
Q —— 最大允许泄流量;
K1 —— 渲泄能力系数; N —— 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度的系数,取值见下表
h5(mm/h) N
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40 160 180 200
(2)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3)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
排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 检查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 吊管。
(4)立管 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5)排出管 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
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具体方式见下页示意图所示。
检查井内接管方式
135º
图6-4 排气井
6.2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
6.2.1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单个雨水斗的雨水排水系统。
1.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 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水斗泄
流量Qy与天沟水深h、掺气量比K、雨水入口处压力 值P1、流量递增时间t等诸参数的关系见下页图。
密闭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容
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容
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
1. 供水系统:从供水源到建筑内部的供水管道系统,包括输水管道、水泵、水箱和供水设备。
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的需求,保证水质清洁、供水稳定。
2. 排水系统:将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污水和雨水排出建筑外部的管道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备、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
排水系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废水和污水的高效排出,并防止污水倒流和臭气产生。
3. 给水设备安装:包括水泵、水箱、水表和水垫,用于控制和监测供水系统中水流的流量和压力。
4. 排水设备安装:包括下水管道、下水管道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将废水和污水有效地排出建筑物。
5. 消防设备安装:包括消防水池、消火栓和喷淋系统,用于灭火和灭火时提供水源。
6. 雨水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以减轻雨水对建筑物的压力。
7. 排气系统:用于排除建筑内部的污浊空气和有害气体,包括通风管道和排气设备。
8. 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建筑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垃圾处理设备和垃圾储存设施。
9. 管道保护设备:用于保护给排水管道系统不受外部破坏,包括防腐设备、绝缘设备和防水设备。
10. 检测设备和控制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水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自动控制器。
建筑设备——建筑给排水系统简介
For better life,we need:
关于建筑 • 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工程技术和建
筑艺术的综合创作。 • 民用建筑物的基本组成
基础、结构、围护结构、卫生设备、采 暖设备、通风空调设备、电气设备、室内外 装修等。
For better life,we need:
关于建筑 • 无论在设计还是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
建筑设备
TEL:
项目一 建筑给排水系统 任务一 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分类、 体制以及组成
建筑——是工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等 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 间”。
For better life,we need:
2.室外消火栓 作用:供消防车从室外给水 管网取水灭火用的设备 分:地上式 地下式(井内)
3.支墩
➢管网的压力
室外供水压力随时随地在变 离加压泵站、水塔越近、地势越低,供水压力越大 用水高峰时,建筑物外的水压力就小了
➢管道材质及连接
室外给水多用有衬里给水铸铁管,橡胶圈、膨胀水 泥或石棉水泥接口
承插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橡胶圈接口
• 构造:降温池有虹吸式和隔板式两种
室内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卫生器具 排水管道 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 程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 排除污废水的设备。 包括:
1. 便溺器具 2. 盥洗、沐浴器具 3. 洗涤器具 4. 地漏
室内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线槽 管道
线槽不能 从风口下部穿 越,只能向上 反弯。
排烟风口
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
04
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01
02
03
04
消防水源
提供消防用水的水源,如市政 给水管网、天然水源等。
消防泵组
用于加压消防水,使其能够到 达建筑物的高处。
消防水箱
储存一定量的消防用水,以满 足初期火灾的用水需求。
消防管道
连接消防水源、消防泵组、消 防水箱以及消防栓等设备,输
送消防用水。
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01
保障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给排水系统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安
全、可靠的水源,同时处理和排放废水,保障环境卫生。
02 03
提高建筑质量
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 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一个合理、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 质量和价值。
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量不足或水压不足的情 况。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压周期性不足及室内用 水要求水压稳定的情况。
设储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量较充足,但水压不足 的情况。
给水系统的管材与附件
管材
常用的有铸铁管、钢管、塑料管和复 合管等。
附件
包括阀门、水表、管道接头、排水栓 等。
功能
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建 筑内的水源供应、满足生活和工 业用水需求,同时处理和排放废 水,防止水污染。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
01
02
03
生活给水系统
用于提供生活用水,包括 饮用水和非饮用水。
废水排放系统
用于收集、处理和排放生 活和工业废水。
第五章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4 .汽水混合加热器:将清洁的蒸汽通过喷 射器送入冷水箱中,使汽水充分混合而加 热水。其热效率高,设备简单,噪音大
二、热水管道的布置
布臵: 1.满足热水供应的前提下,力求管路简短, 使用方便,利用维护。 2.与冷水管平行敷设,且在冷水管之上(热 气上升,冷气下降)以免热,冷相互干扰。 3.通常为明装,若要暗装,管槽应尽量在器 具下方。 4.不能用自然补偿来平衡时,应设臵补偿器, 如波纹管,拐弯,Π形管,S弯等。
3.热水供应的方式(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供 水要求,建筑高度,热源情况来定。 按加热方式分:直接-间接加热法(热源, 热交换器) 按管网布臵形式:上行下给式(横干管在立 管上方)-下行上给式(与自来水相同) 按循环情况:无循环,半循环(对于定时供 应热水的系统,在供水前半小时用循环泵 使干管中的水循环,以减小排放管路中冷 水的时间),全循环(管路中一直是热水) (如图)
1、与室外给排水工程的关系
水源
一泵站
净水厂
二泵站
室外给水管网
建筑给水排水
水源
污水处理厂
污水泵站
室外排水管网
2、与其他专业的关系
建筑、结构、水、暖、电、通讯等专业协调、 配合。
•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5.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 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为一, 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管道的防护
1.防腐: 钢管外防腐——刷油法;防腐层。 铸铁管——埋地外表一律刷沥青防腐 明装刷樟丹及银粉 内防腐——输送具有腐蚀性液体时,除用耐腐 蚀管道外,也可将钢管或铸铁管内壁 涂衬防腐材料。 2.防冻 : 寒冷地区屋顶水箱,冬季不采暖的室内管道,设于 门厅、过道处的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 3.防结露: 防结露措施——防潮绝缘层。
建筑给排水工程: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缺点 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高;需要较高的维护管理水平;改建、扩建困难。
适用 范围
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中 应用较多。
谢谢观看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 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称区域热水供应 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优点
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热效率和自 动化程度较高;热水成本低,设备总容量小,占用总面积少;使用方便舒适,保证 率高。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 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优点
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较 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优点
热水输送管道短,热损失小;设备、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灵活;改 建、增设较容易。
缺点
小型加热器热效率低,制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每个用水场所均需设置 加热装置,占用建筑总面积较大。
适用 范围
热水用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一般单元式居住建筑,小型饮食店、理发馆、医 院、诊所等公共建筑和车间卫生间布置较分散的工业建筑。
缺点பைடு நூலகம்
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大;需要有专门维护管理人员;管网较长,热损失 较大;一旦建成后,改建、扩建较困难。
适用 范围
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建筑、旅馆、公共浴室、 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型饭店等公共建筑,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 筑等。
建筑给排水(一)
建筑给排水(一)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是指一栋建筑物内部之间的水和废水的输送、流动和排放问题。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工程,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环境效益。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废水净化和回收系统等。
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建筑物内使人们生活、生产、办公等所用的纯水供应系统,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
在给水系统设计中,考虑水源供应,水质和供水量等因素。
一般分为直接供水和间接供水两种方式。
直接供水是将法定水质的自来水引入建筑物内部,直接供应给各楼层。
而间接供水是由低层容量充裕的水罐将饮用水运到高层并通过楼梯间水塔等设施将水在楼层之间进行输送。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经过收集、输送、处理等流程后排入下水道或处理设施中的系统。
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使用者人数、使用水量、污水的水质和排放量等因素。
排水系统包括黑水和灰水。
黑水指含有粪便或尿液等人体排泄物质的污水,灰水指由浴缸、水池和洗衣机等产生的污水。
黑水与灰水的处理方式不同,其中,黑水一般采用三级生化处理,而灰水通常采用人工湿地处理。
3. 雨水系统雨水系统是将洁净的雨水排入排水系统之外的系统。
在雨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降雨量、排水速度等因素,针对不同的建筑设计不同的雨水系统。
目前主要采用分流和集流两种方式。
分流式是将屋顶与地面雨水分别排入不同的水路中进行排放,集流式是将屋顶、地面的雨水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排放。
4. 废水净化和回收系统废水净化和回收系统是指通过人工处理回收水、雨水流中的雨水、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等,达到多次循环使用水的一种系统。
废水净化和回收系统采用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沉淀,滤网过滤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水质提高到满足特定要求,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是建筑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与使用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质量以及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给排水基础知识
第二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1 系统的分类、组成及所需水压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是设在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内,供应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烹饪、盥洗、洗涤、淋浴等用水的给水系统。
满足水量、水压、饮用水水质要求,特别是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
划分为生活饮用水系统和生活杂用水系统(中水系统)。
2、生产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是设在工矿企业生产车间内,供应生产过程用水的给水系统。
生产给水因产品的种类以及生产的工艺不同,其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有所不同。
如冷却用水、锅炉用水。
划分为循环给水系统、重复利用给水系统。
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是设在多层或高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内,供应消防用水的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符合建筑防火规范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划分为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以上三种给水系统,可单独设置,也可相互组成不同的共用系统。
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引入管是指室外给水管网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之间的连接管段,又称进户管。
其作用是将水接入建筑内部。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阀等装置的总称。
水表用以计量建筑物总用水量;阀门用以水表检查、更换时关闭管路;泄水阀用于系统检修时放空。
住宅建筑每户均应安装分户水表。
3、给水管道系统:指建筑内部给水水平干管、垂直干管、立管和支管,最终达到配水点。
4、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系统中装设的各种阀门、以及各种配水龙头、仪表,用以用以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及取水。
5、升压和贮水设备: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内部用水要求或要求供水压力稳定、确保供水安全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水泵、水箱、水池、气压给水设备等增压、贮水装置。
6室内消防设备:根据其防火要求及规定,需要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时,一般应设置消火栓灭火设备。
特殊要求时,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有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中水系统等。
1、给水系统:通常情况都是指自来水。
2、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循环系统等。
3、污水系统:一般指代卫生间内的排水,收集后经此区域化粪池进行初步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4、废水系统:一般指代除卫生间以外的排水,有些建筑会采取“污废合流”方式将废水进行排放,经此区域的化粪池或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再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
而有些区域将会处理过后的废水进行循环使用(即中水)。
5、雨水系统:一般将此区域的雨水收集排放到地表或集中汇集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
而有些区域将会将处理过后的雨水进行循环使用(即中水)。
6、空调冷凝水系统:顾名思义即空调中产生的冷凝水,一般采取的排放方式有直接外排、收集后排放至此区域的排水主管等。
7、消防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消防水系统是占有非常大的权重的,建筑给排水一般也分为“生活给排水”和“消防给排水”,消防水系统一般分为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水幕系统(类似喷淋)、水喷雾系统(类似喷淋)、泡沫系统等。
8、中水系统:指此区域的废水或雨水经过初步处理过后再次进行使用的水。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BUILDEX CHINA上海国际建筑水展,则是国内建筑给排水行业的B2B专业展会,展商产品覆盖:饮水管道系统、暖通和生活热水系统、建筑排水设备、海绵城市系统、配套产品及周边附件等,展品应用领域涉及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和市政建设等,吸引广大经销代理商、市政机构、安装工程公司、暖通工程公司、家装公司、咨询公司、设计院、酒店、房地产等领域中外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第三届BUILDEX CHINA上海国际建筑水展将于2018年5月31-6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2H馆盛大举行。
本届展会规模将增至28000㎡,届时将有500多家展商和27000多名专业观众共襄盛举。
给排水的方式和分类
给排水的方式和分类1. 概述给排水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
2. 给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2.1 直接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系统是将水源直接引入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
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水质良好的地区,且建筑物高度不超过供水源的水平距离。
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2.2 间接供水系统间接供水系统是通过建筑物内的水箱来分别提供冷水和热水。
这种方式适用于供水水源距离较远,且存在水质问题的地区。
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3. 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3.1 重力排水系统重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自然坡度,利用重力将废水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高或建筑物内的排水设备较少的情况。
重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压力排水系统压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泵将废水顺利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低或存在排水设备较多的情况。
压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泵、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4.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4.1 室内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承担着向每个房间供水和排除废水的任务。
室内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布局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管道的材料、水质的要求等因素。
4.2 室外给排水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外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主要起到收集、处理和分配水资源的作用。
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地势、供水管道的布局和水资源的分配等因素。
5. 结论给排水系统是城市或建筑物内部不可或缺的系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分类来满足供水和排水的需求。
了解和掌握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对于设计和建设高效可靠的给排水系统至关重要。
排水系统的分类
排水系统的分类
按所排除的污、废水性质,建筑排水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大、小便器(槽)以及与此相似的卫生设备产生的含有粪便和纸屑等杂物的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
2.生活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洗涤设备、淋浴设备、盥洗设备及厨房等卫生器具排出的含有洗涤剂和细小悬浮颗粒杂质,污染程度较轻的废水排水系统。
3.生活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排出的排水系统。
4.生产污水排水系统。
排除在生产过程中被化学杂质和有机物污染较重的水,如含氰、铬、酸、碱污水等。
5.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被机械杂质(悬浮物及胶体物)污染较轻的水,如机械设备冷却水、滤料洗涤水等。
6.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工业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系统。
7.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排除建筑屋面雨雪水的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设备设施管理主要针对给排水系统中所涉及的各
种设备及管道等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等的管理活动。
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对所管辖区内给排水系统的计划性养护、零星返修和改善填装。
如检查井、化粪池的定期清掏,消防水箱定期调水放水,以防出现阻塞、水质腐臭等现象,消防泵定期试泵等等都属于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范畴。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概论
PP R 管(聚丙烯管):输送冷热水;热熔连接 PE 管(聚乙烯管):冷水、饮用水系统 PEX 管(交联聚乙烯管):冷热水、饮用水系统
复合管
PAP 管(铝塑复合管):卡套式连接 PSP 管(钢塑复合管):
DN≤100mm螺纹 DN>100mm法兰或沟槽 冷热水及饮用水系统
建筑物给排水 系统
• 管道组成: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14.1.2 管道敷设
1.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1)对于卫生间面积较小的经济适用房和一部分 未采取远传水表计量的中高档住宅,可将给、热水 立管设于楼梯间的管道井内,以增大卫生间的使用 空间;排水立管可置于卫生间墙角处,以排水管线 出水顺畅为准。 2)在已采取远传水表的中高档住宅中应在卫生 间内设置管道井,把给水管、排水管、热水管等其 它管路都集中在里面。可以提高卫生间的使用质量, 而且能解决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水流噪声大的问题, 提高了整个居室的环境质量水平。 敷设原则如下: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概论
一般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分类: 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1. 生活给水系统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 二为一,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
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生活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任务
管道埋于墙内,墙上开管槽(踢脚处),墙体承载力有削弱。
3.排水管道敷设
• 《住宅设计规范》第6.1.6条规定“住宅室内排水 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 • 厨房内洗涤盆的排水横支管一般在本层楼板面上 直接接入排水立管,同时取消厨房内的地漏。 • 卫生间布管采用下沉式卫生间,卫生间楼板面下 沉350mm,卫生器具排水横管暗埋在下沉空间里。 卫生间地面施工可填充煤灰等轻质材料,亦可采 用砌砖架空铺设预制板的方法施工地面,地面须 做防水处理,下沉空间内四周墙壁与地面连接处 更应做好防水,可仿照屋面防水作法施工,以防 污水渗漏其它墙体,造成更大的影响。防水材料 可选用SBS改性沥青卷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系统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类别1、给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称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雪水,生活和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称为排水系统。
3、建筑中水系统:将建筑内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称为建筑中水系统。
二、建筑给水系统(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与小区给水系统是以建筑物内的给水引入管上的阀门井或水表井为界。
典型的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水源:指市政接管或自备贮水池等。
2、管网:建筑内的给水管网是由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横支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组成。
3、水表节点:指建筑物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的总称或在配水管网中装设的水表。
4、给水附件:指管网中的阀门及各式配水龙头等。
5、升压和贮水设备:在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压力不足或建筑内对安全供水、水压稳定有一定要求时,需设置各种附属设备,如水箱、水泵、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加贮水设备。
6、室内消防给水设备: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设施。
7、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当建筑物水源水质达不到使用要求时,需设置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过滤、软化、消毒设备等。
(二)建筑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水量、水质都能满足建筑供水要求时,可直接将室外管网的水引向建筑物内各用水点,这样的给水方式称为直接给水方式。
2、设有附属设备的给水方式:包括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置水箱和水泵的联合给水方式、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1)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当室外管网提供的水压在大部分时间内能满足要求,仅在用水高峰时出现水压不足,以及建筑内要求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高位水箱的给水方式,这样,当室外管网水压过剩时,向水箱进水(建筑用水量小时),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足时(用水高峰时),水箱出水,达到调节水压、水量的作用,该给水方式节约建筑物的用电量,但存在受建筑高度限制以及水箱容量,高度设置不当易造成水质二度污染等问题,局限性较大。
(2)水箱、水泵联合供水方式:当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不足,室外管网允许直接抽水时,水泵自外网直接抽水加压,利用高位水箱稳压和调节流量,外网水压高时也可直接供水,该给水方式由于利用外网的压力,水泵扬程可以减少,一定程度上节省用水量,水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易造成外网下游用户水压显著下降,影响外网的供水安全,因此其局限性也较大。
(3)水池、水箱、水泵给供水方式:当外网水压经常性不足,且不允许直接抽水,或外网不能保证高峰用水,而建筑物用水量较大,或要求贮备一定容积的消防水量时,采用该给水方式,该方式由于没有前两种的局限性,使用广泛,但运行费用较高。
(4)气压装置给水方式:外网提供压力经常性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采用该种给水方式,用水泵加压,利用气压罐气压的变化调节流量和控制水泵运行。
(5)设有调速水泵的给水方式:调速水泵可以根据建筑物的水量,水压要求的变化,调节水泵的转速,该给水方式虽然设备费用较高,但在用水量变化较大的建筑如住宅,运行费用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水泵的二次污染,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3、分区给水方式:(1)建筑的较低层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的分区给水方式: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往往只能是下部八层的要求,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将建筑物分为上下两个供水区,下区采用直接给水方式,上区采用水泵和其他设备联合组成的供水方式。
(2)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给水方式:由于给水系统中管道、配件和附件所能承受的水压有一定的限制(允许工作压力),当建筑内总高度较大时,向建筑内统一供水,满足上部楼层的供水水压,下部楼层的水压就会超过管道等的允许工作压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事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须对建筑内供水作一定程度的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式、气压水箱式和无水箱式三种类型。
(三)、给水用管材、附件和水表1、管道材料:建筑用给水管材最常用的有钢管、给水铸铁管和塑料管,其他常用的给水管材还有铜管、不锈钢管和复合管等。
(1)钢管:钢管有焊接钢管、无缝钢管两种,钢管强度高,承受流动压力大抗震性能好,重量比铸铁管轻,加工安装方便,但抗腐蚀性能差,为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可进行镀锌处理。
(2)铸铁管:普通铸铁管耐腐蚀性强,使用期长,适宜埋地敷设,但性脆、重量大、长度小、强度低、抗震性能差,现在产生的球墨铸铁管既有普通铸铁管的上述优点,且强度和抗震性能显著提高,因此球墨铸铁管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塑料管:塑料管有优良的代学稳定性,耐腐蚀、不受酸、碱、盐、油类等物质的侵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管壁光滑,代替金属管道使用可节省金属材料,但强度低、易老化、耐温性差,热膨胀系数大,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不能作为消防系统管材。
(4)铜管和不锈钢管主要用于水质要求较高的场所,铜管对水中的某些有害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这两种管材价格较高。
(5)钢塑复合管分衬塑和涂塑两类,钢塑复合管兼有钢管强度高和塑料管耐腐蚀等优点。
复合管常用中的还有铝塑复合管。
2、管道的连接方式:管道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丝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套连接、热熔连接和粘接等。
3、给水管道附件:可分为配水附件和控制附件,配水附件主要是各式配水龙头,其功能是调节和分配水流;控制附件用于调节水量、水压、关断水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阀门,常用的阀门有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安全阀、减压阀、柱塞阀等。
4、水表:用于计量累计用水量的仪表,有螺翼式水表和旋翼式水表两种。
三、消防给水系统1、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主要组件有室内单消火栓、水带、水枪、消防卷盘(又称水喉)、水泵接合器,其中水泵接合器是供消防车从室外向室内消防系统供水的接口,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墙壁式三种,由接合器本体和止回阀、闸阀、安全阀、泄水阀等部件组成。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工作性能稳定、灭火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维护方便等优点,主要由喷头、报警阀组、管道系统组成。
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可分为干式、湿式、预作用式三种,根据喷头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闭式噴水灭火系统,水幕灭火系统和雨淋系统。
(1)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管道系统组成,其作用原理:湿式报警阀组前后管道系统充满一定压力的水,当保护对象着火后,喷头周围湿度升高超过闭式喷头温度时,喷头的感温玻璃泡爆破,喷头打开喷水灭火,具有迅速灭火和控制火势和特点,缺点是该系统不能在40C以下的环境下使用。
(2)干式喷头灭火系统,由闭式喷头,干式报警阀组,管道系统组成,其管道系统,喷头布置与湿式系统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干式报警阀前充水而阀后管道充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阀前后压力保持平衡。
当火灾发生时,喷头开启,管道内压缩空气排出,使报警阀后压力迅速下降,在水压的作用下报警阀开启并向阀后管道供水,经过一定时间,喷头喷水灭火,由于以上特点,干式系统可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0C的地区,但喷头开启时不能马上喷水灭火,反应比干式系统迟缓。
(3)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由闭式喷头,管道系统,预作用阀组和火灾探测器组成,作用原理:预作用阀组后面管道平时充满有压或无压气体,火灾初期,在火灾探测器系统(烟感或温感)的控制下,预作用阀开启,向阀后管道充水,随着着火点温度升高,喷头开启喷水灭火,该系统兼具干湿式系统的优点,缺点是需要增加一套火灾探测器系统,造价较高,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火灾探测器系统的性能是否稳定,另外,由于系统使用后要排干管内存水对管道安装要求的较高。
(4)两淋系统,由开式喷头,管道系统,两淋阀和火灾器组成,该系统作用原理与预作用系统类似,不同之止在于采用开式喷头,阀后管道一旦充水,开式喷头立即喷水灭火,能有效扑灭初起火源,适用于火灾危险性高且火势蔓延迅速的场所,但对火灾探测器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一旦发生误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5)水幕系统:由水幕喷头,管道系统和报警阀组成,作用原理和干式或湿式系统类似,但水幕喷头比普通闭式喷头喷水强度高,覆盖面积大,主要作用是隔断火灾侵袭,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
四、其他消防灭火系统1、co2灭火系统:原理是通过施放co2,减少空气中氧气浓度,使其达不到支持燃烧的浓度,有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和移动式系统。
(1)全淹没系统:向整个房间施放co2称为全淹没系统。
(2)局部应用系统:仅对特定部位或设施的保护对象施放co2的系统。
(3)移动式:由钢瓶、集合管、软管、喷筒组成,由灭火人员接近着火点进行灭火。
2、干粉灭火系统:用于扑救可燃立体,液体和电气设备火灾。
3、泡沫灭火系统:用于扑救油类火灾,在水中混入一定比例的起泡剂,使其产生比油比重轻的泡沫,覆盖于油类上层,隔断油气和空气的接触,达到灭火目的。
五、建筑排水系统(一)排水系统的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一般由下列部分组成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用来承受用水和将用后的废水排水管道的容器。
2、排水管:由器具排水管(含有水弯)、横支管、立管、总干管和排出管组成,作用是将污(废)水迅速安全地排出室外。
3、通气管:使排水管与大气相通的管道,作用是调节排水管内气压,保证排水通畅。
4、清通设备:用于疏通管道,有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等。
5、污中提升设备:当建筑物内污水不能自流排到室外时,应设置提升设备,如污水泵。
6、污水局部处理设施:当生活、生产的污废水不允许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水体时只应设置局部处理设施,有沉淀、过滤、消毒、冷却和生化处理设施等。
(二)排水系统的分类:建筑排水系统大致可分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屋面雨水。
生活污(废)水、工业废水、雨水分别设置管道排放,称为分流制;将两类以上合并在同一种管道内排放,称为合流制;采用何种形式应根据水质情况以及地方的不同要求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三)排水管道、附件和卫生器具1、常用的排水管道有普通排水铸铁管、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和排水upvc 管及相应的管箍,三通、四通、异径管接、存水弯和检查口等管件,其中柔性抗震铸铁管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和有抗震要求地区的建筑物,具有可曲挠性、可伸缩性、密封性好及抗震等性能。
2、排水附件(1)存水弯:其作用是在其内部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一般为5-10cm),阻止排水管道内的污染气体(臭气)进入室内,有s型存水弯、P形存水弯、瓶形存水弯及带通气装置存水弯、存水盒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