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10以内数的比较》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10以内数的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读出0-9之间的数字。
2. 能通过视觉和听觉去认知数字的大小。
3. 能够用数字大小关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重点:1. 通过视觉和听觉去认知数字的大小。
2. 用数字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三、教学难点:1. 能够用数字大小关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2. 合作学习法五、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比大小卡片、数字图卡六、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图卡,让幼儿分别认识每个数字,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拿出比大小卡片,让幼儿看一下,听一下,学习比大小的方法。
3. 教师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数字,然后用比大小卡片,问:“这两个数字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用比较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4. 利用数字图卡,教师用类似的方法,让幼儿认识0-9中,哪个数字是最小的,哪个数字是最大的。
5. 每位幼儿都来到黑板前,教师让幼儿抽取一个数字卡片然后贴到黑板上,然后选择另一个幼儿,请他/她贴下一个数字卡片,最终形成一个数字串。
然后,老师逐一询问幼儿这些数字串中的大小关系。
七、活动延伸:1. 给幼儿一些数量相等的小球,让幼儿比较小球的数量大小,培养幼儿的数量感。
2. 给幼儿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让幼儿比较水果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物体大小感。
3. 让幼儿将小于5的数字和大于5的数字分开,加深小朋友对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观察与思考的能动作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并通过视觉、听觉进行数字的认知和比较。
同时,通过形象的教学内容,宝宝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大小关系的基本知识,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 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反思学生在幼儿园已初步的接触过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而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这部分知识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
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
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再次,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10以内数的大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依旧比较依赖具体形象,需要将具体物品抽象成数字的难度比较大。
因此在引导学生利用小方块摆一摆,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描述。
多问一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示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最后,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小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和“小于”,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很少,应该加上儿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
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幼儿10以内比大小数学教案
幼儿10以内比大小数学教案本次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学会通过比较十以内的数字大小。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2.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比较数学符号;3.能够通过比较大小,正确判断数字大小的顺序。
二、教学准备:1.准备十以内的数字卡片;2.准备活动卡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知识(约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5,让幼儿观察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并问幼儿:哪个数字更大?2.引导幼儿探讨和发现数字1和数字5的大小关系。
通过讨论,引出“大于”和“小于”的概念。
步骤二:数学符号的引入(约15分钟)1.教师出示比较符号“>”和“<”,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例如,“>”表示“大于”,“<”表示“小于”。
2.让幼儿模仿老师的比划动作,并说出相应的比较口诀,例如:“大于就是比右边更大,小于就是比右边更小”。
步骤三:游戏活动(约20分钟)1.教师分发活动卡片给每个幼儿,并在卡片上写下不同的数字。
2.让幼儿两两配对,比较他们手中的数字大小,并用适当的符号(>、<、=)进行比较。
每次比较完成后,幼儿将自己的卡片换给其他幼儿,继续比较。
3.引导幼儿讨论每组卡片的大小关系,并进行整体总结。
例如,“2<4”,“3=3”,“6>5”等。
4.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让他们学会通过比较大小,正确判断数字大小的顺序。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约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十以内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自己排列数字的大小顺序,并使用符号“>”和“<”进行标注。
2.引导幼儿讨论每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进行整体总结。
例如,“4<7<9”,“1=1<3”等。
3.让幼儿尝试比较更多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运用适当的符号进行标注。
步骤五:课堂总结(约10分钟)1.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学会了数字的大小关系吗?你们掌握了使用比较符号吗?2.让幼儿回答问题,并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案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会用“>”“<”和“=”比较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小方块摆一摆的方式体验比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区分“>”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熊大熊二分水果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能够帮助熊二区分蓝莓多还是草莓多吗?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一眼看出蓝莓多还是草莓多呢?先让举手的部分学生回答(预设1:学生按顺序数数,10排在9后面,所以10比9多。
预设2:10可以分成1和9,所以10个比9个多。
)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小方块摆一摆,比较蓝莓和草莓的多少。
(摆之前说清使用小方块的要求,强调如何能够一眼看出蓝莓多还是草莓多。
)教师观察学生的摆法,请部分学生上讲台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展示的几种摆法。
通过对比几种摆法的直观性,帮助学生体会到一一对应思想的优点并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可以使用一对符号来表示。
教师介绍“>”和“<”,并且引导学生读写。
为了避免学生将两个符号混淆,教师利用手势展示“>”和“<”像大嘴巴,大嘴巴就喜欢吃大的,多的东西,进而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符号。
通过熊二又找来一颗草莓的故事,介绍“=”及读写。
(三)巩固提高利用教材上的自主练习题1,帮助学生区分“>”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提升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进行补充。
二、教学反思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10以内数的大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依旧比较依赖具体形象,需要将具体物品抽象成数字的难度比较大。
因此在引导学生利用小方块摆一摆,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描述。
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含反思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授知识。
2、使幼儿能够正确、快速地区分10以内数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差别。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10数字卡每组一份,单、双数分记卡,单、双数划分图组数量表,歌曲《小鱼》。
活动过程:一、手指律动。
1、《十个朋友出来走》引出10个数字。
2、教师请小朋友按1至10的顺序伸出十根手指头,教师依次对应出示数字1至10。
二、运用观察法、体验法,理解单、双数,了解他们的区别。
请将单、双数划分卡上分别表示1-10的数量图片两两圈在一起,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并回答问题。
1、1、3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2、4、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1、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两两圈在一起剩一个的数有谁?一个没多的数有谁?小结:两两圈在一起剩一个的数(它没有朋友)叫单数(1、3、5、7、9)。
两两圈在一起一个也没多出来的数(它有朋友)叫双数(2、4、6、8、10)。
三、幼儿操作,知识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1、请将手中的单、双数分记卡完成。
2、用"两个两个的数"的方式数一数分记卡上的图案数量。
四、配音乐进行集体游戏活动《海洋里的小鱼》(运用游戏方式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按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来进行游戏: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快乐做朋友。
幼儿自由地模仿小鱼在水里游,教师扮演水草,当看到教师出示单数时幼儿表现发愁的表情;当看到教师出示双数幼儿表现开心的表情,并可以自由找到伙伴拉手或拥抱。
五、活动延伸。
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数数自己选择的玩具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
六、活动结束附:手指律动《十个朋友出来走》一个小朋友呀,出来走走走,碰到大石头呀,摔个大跟斗。
大班教案数学10以内比大小
大班教案数学10以内比大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比大小游戏,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能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各2个,用于比较大小的游戏。
2.比较大小游戏板:绘制一个10×10的方格,每个方格内写上1~10的数字。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新知识。
比如,讲述两只小鸟争夺食物的情景,引出比较大小的概念。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较大小吗?为什么要比较大小?Step 2: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10分钟)在白板上绘制一个大小比较表格,示意学生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个位数,并将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填入表格。
然后,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十位数,并将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填入表格。
最后,将个位数和十位数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比较结果。
Step 3:比大小游戏(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数字卡片和比较大小游戏板。
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在游戏板上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数字卡片,使得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能够先完成任务。
Step 4:巩固练习(10分钟)在练习册上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填写比较符号(>, <, =)使得等式成立。
或者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Step 5:展示成果(10分钟)让每个小组从比较大小游戏板上选择几个数字,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口头解释。
例如:我们选择了数字3、5和8,其中5比3大,8比5大,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三个数字。
大班数学活动感知10以内的数量教案与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感知10以内的数量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活动让幼儿能够感知10以内的数量,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感到兴趣,并提高幼儿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与观察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数量感知游戏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感知数学中10以内的数量大小,提高其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小玩具或是某种物品,如石子、小球等。
挑选两个幼儿来参与游戏,让他们站在一起,老师手中拿着玩具,给其中一个幼儿递过去,接下来再递给另一个幼儿,之后再拿回来。
此时,老师可以让另两个幼儿一起来参与,让他们分别数出自己手中有多少个玩具,看看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游戏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感知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其数学观察能力。
2. 数量排序游戏游戏目的通过让幼儿将小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让幼儿感知数量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游戏规则老师先将10个小球随机撒在地上,将其中两个小球挑选出来进行比较,询问幼儿两个小球中哪一个比较多,然后将小球沿着比较多的那个方向进行排列。
接着,让幼儿进行比较,询问其哪一个小球比另一个小球多。
当幼儿能准确排序时,老师可以适当增加小球的个数,提高难度。
游戏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掌握数学中数量大小的概念,提高其数量排序能力。
3. 数量统计游戏游戏目的通过让幼儿进行数学统计,让其能够了解到数量之间的关系与数量的分布情况。
游戏规则将10个小球分成两组,每组5个,其中每组5个小球分别有不同的颜色,例如红色与黄色。
让幼儿先数出其中某一种颜色的小球的个数,然后询问其所数的小球颜色的多少比另一个颜色的小球多,或者是少多少个。
游戏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与数量的分布情况,提高其数学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感知数量,提高幼儿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与观察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适量增加游戏难度,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 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将比较10以内的数字。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两套。
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10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2.孩子看着数字,拍手示意数字。
二、认识 >号和< 号1.老师出示数字牌6和7,引导孩子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三、游戏巩固1.让两个孩子各选一个数字,然后让一个孩子上来选一个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让孩子们看一看,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活动反思: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
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前言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科目,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更加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因此,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快乐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学习数学和游戏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让孩子们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据的比较,使孩子们掌握这种数学概念。
•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简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亲合力和归属感。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工具:•黑板或白板•彩色小旗帜或小卡片•学生课本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列出一组10以内的随机数字,让学生背诵这组数字。
第二步:介绍比较符号教师拿出两个不同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将所得结果进行共享,让学生了解比较符号的概念:大于、小于、等于。
第三步:小游戏1.将准备好的卡片放在教室的四个角落中,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教室的一个角落。
2.教师会开始叫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尽快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
找到卡片的小组需要站在黑板或白板前,将卡片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会要求学生使用比较符号表示所找到的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且让所有学生回答问题:“谁找到的数字最大/最小/等于?”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四步:小组比赛将学生分成三组或四组,每个小组相对于其他小组站在教室的一个角落。
教师将在黑板或白板上列出一个10以内的随机数字,每个小组需要按照学习到的比较方法,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教师所列的数字,并将其展示在黑板或白板上。
第一个完成并正确的小组将获得一分。
第五步:总结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绩与错误情况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并且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完成大小的比较。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精简版)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
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另外,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游戏:排排队。
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1)按大小排队。
(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已认识了1-10各数及大于、小于、等于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开放性练习。
在这样的题目中,学生既可以得到基础性的训练,又可以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同时增加了练习的乐趣,避免了呆板、枯燥的练习。
与常规练习相比,学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游戏练习,效果较好。
并且在课的结束,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这样就把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原来藏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而学好了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的播下了学好数学大有用处的种子,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如:1、2、3等数字的大小和奇偶性。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单数与双数的卡片。
•水果、糖果等物品。
•黑板和粉笔。
•教材及教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玩“猜数字”的游戏,如:老师手握一个数字,让学生依次猜这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让学生通过游戏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和相应的特点。
2. 导入新课(1) 奇偶数的概念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数字“1”和数字“2”,然后让学生明确1和2的大小和奇偶性,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2) 单数和双数的区别老师展示“单数”和“双数”的卡片,让学生分别数一数上面的物品个数,并核对答案。
然后引导学生出单数和双数的特点,如:单数是无法平分成两份的,而双数可以平分成两份。
3. 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1)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 1-10,然后让学生一起来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单数和双数,让学生感性认识。
(2) 区分单数和双数老师给每位学生分发相等的水果或糖果,然后让学生自由分成两组。
老师要求学生整理自己所分的物品,并数一数每组分到了多少个物品。
然后再次引导学生出单数和双数的区别。
4.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小明有7个苹果,他要把苹果平分给他的两个朋友,请问怎样分才能每个人拿到的苹果数量相同?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计算来学习如何平分一件事物。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热身游戏以及实际物品分配的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而在课程中,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单数和双数的特点。
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应用时,老师应该兼顾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并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适宜的拓展应用活动。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设计思想:在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通过比较操作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教学目标: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学习“〉、〈、=”三种符号。
2、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能够比较1—5各数,能够运用三种符号。
4、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5、培养学生做文明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游泳馆里要举行游泳比赛了,红队和蓝队排好了队伍,站在旁边的小猫咪着急了,不能比赛,不能比赛,为什么不能比赛呢?二、新授1、两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次,3人一组和4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学生说出理由,人数不一样。
2、谁大谁小?学生发现4大于3,3小于4,所以比赛不公*。
3、用大于号连接,教读法5、还可以怎样表示?怎样用符号表示?(象这样较小数在前面,较大数在后面我们用小于号连接)6、再来几人可以比赛?如何表示(小组讨论)(如果两部分同样多,就可以用等号连接)7、书写指导〈、〉号书写,要注意笔画斜着点,重点指导起笔收笔8、如何使比赛公*?学生说理由,3=3或者4=4。
9、书写指导=。
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填一填注:教学生学会看懂题意(横看竖看)2、填数3、比较大小4、多个数比较大小?注意指导学生方法的运用5、里可以填几?6、猜猜图__几人?说想法。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五、作业: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例题图__=4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语言的训练,个别学生在练习中没有理解题意,无从下手。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2今天的数学课上得比较顺利,我又把孩子们领进了多__电教室,通过观察主题图、画一画、伸手指等活动,学生的__都很集中,但持续的时间短,我利用切换电脑的间隙让学生闭眼休息,当他们睁开眼睛发现屏幕上又是一片__,又兴奋起来。
执教《10以内数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执教《10以内数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10以内数比较大小》一课,感触颇深,一年级小学生,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总喜欢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
因此每次上新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
教室立刻就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它们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买好车票。
小牛的座位号是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9。
过了一会儿,小猴开着中巴车来了。
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
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
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
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
很快的就学会了两个数的比较方法。
2020/9/24。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的甚至能够读出万以内的数,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整理归纳新知,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我把教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解:一、联系生活,感知大数。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数学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本节课,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再让学生探索,将生活化的大数抽象成数学知识。
二、动脑思考,体会十进制关系。
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先认识计数单位“千”,通过数大正方体的方法到数出大正方体的个数这样的过程,重新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其中在数大正方体时,引导学生数的方法尤其重要,并在其中让学生感知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由此得出大数:一千。
并使用课件演示一个个、一条条、一片片数的过程,加深对“千”的认识,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为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三、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经历数数的过程,继而认识计数单位“万”和10000以内的数,能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
为此,在本节课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地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中生活中的`大数。
大班数学区分10以内数单双数教案反思
教学节奏
评估教学节奏是否合适, 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来理解和吸收知识。
教学内容深度
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是否 适合大班学生的水平,是
否需要调整。
家长反馈
孩子回家后的表现
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反馈
家长观察孩子回家后是否能运用所学 知识,以及孩子对单双数概念的理解 程度。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的 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 学习情况。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02
教学内容反思
单数内容教学
总结词
单数教学是本次教案的重点之一,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区 分10以内的单数。
04
时间控制
展开环节
互动教学 知识点讲解
在展开环节,我采用了互动教学的方式,通过让 孩子们参与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让他们在实 践中学习和理解单双数的概念。这种方式有效地 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讲解单双数概念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述不 够简练明了,导致部分孩子对概念的理解出现困 惑。未来在知识点讲解上应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 性和简洁性。
详细描述
在单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物展示和互动游戏的教学方 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触摸和计数,帮助他们理解单数的概 念。同时,我还强调了单数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并 总结出单数的规律。
双数内容教学
总结词
双数教学是本次教案的另一个重点,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区分10以内的双数 。
详细描述
在双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类似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游戏,帮 助学生理解双数的概念。同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双数的特点,并让他们在实际 操作中掌握双数的规律。
以趣味引领,促发展有效——《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以趣味引领,促发展有效——《 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一年级的学生“零基础”,对于数学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课堂,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数形结合,促进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而挖掘教材,提炼数形结合思想,恰当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教新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在教学时,我利用拔河比赛入手,通过数学问题“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让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圆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们。
“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大部分同学可能就知道谁大谁小,但是为什么大就不是很清楚,这里设计让学生借助圆片进行操作,让学生生动直观的感知多、少,一一对应的思想也悄然渗透。
比大小的教学,是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的提升。
在梳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借助尺子将数进行排序,并通过尺子的“形”,将无形的数的大小进行直观呈现,有利于学生对10以内数的大小有一个整体认知,即从左到右依次增大,从右往左依次减少。
二、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能力如果知识是一只有形的手,那么思想方法与能力则是无形之手,所以在关注知识获得的同时,我也重视思想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其重要教学目标是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课堂上我让学生写一个最喜欢的数,画出表示这个数量的图示后,与同桌比一比,把比出的大小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比较》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比较》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几比几多一,几比几少一”。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图,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数列大卡片若干。
如图3.音乐课件。
4.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卡片挂在胸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数字宝宝,你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挂在胸前,然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着的数字宝宝是多少。
请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字宝宝。
2.游戏“抱团”。
(1)玩法:幼儿随音乐四散走,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相邻的自然数抱在一起。
如:教师说6时,戴着画有5、6、7卡片的3名幼儿抱在一起。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数字宝宝,那我们一起来玩“抱团”的游戏。
教师讲解以上游戏规则(2)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x比x几多一,x比几多x少一”。
3.游戏“排排队”。
(1)玩法:幼儿拉成圆圈,教师发出这个指令后,带着数字1~10的卡片的幼儿按顺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组站的又对又快。
(2)教师提问:你们组是怎么排的?谁的前面是几?谁的后面是几?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还是少?少几个?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还是少?多几个?4.游戏:“占格子”。
玩法:教师出示缺少的自然数列大卡片,摆在地面上,当音乐停止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卡片数量站在相应的空格中,看谁站得又快又准。
没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
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学生对10以内数的多少有清晰的 认识
学生对数的多少有积极的反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对数的多少有正确的判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对数的多少有积极的参与
能够正确区分数的多少 掌握10以内数的多少概念
能够运用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和排序
掌握数的多少的运用,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评估幼儿是否理解并掌握了10以内数的多少的概念。
好的支持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 作、游戏等
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直观、 生动、有趣,但需要教师具
备相关技能
改进方向:结合幼儿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学生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学生的反应速度:对问题的反应是否迅速 学生的回答质量:回答是否准确、完整 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 作、游戏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注重实 践操作
游戏化教学,提高幼儿学习 兴趣
实物教学:通 过具体的物品 或模型来展示
数量的多少
图片教学:使 用图故事来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游戏教学:通 过游戏来帮助 学生巩固所学
的知识
教学效果:激发兴趣,提高 参与度,增强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学生参与度如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改进措施
增加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
度
针对不同学生 的需求,制定 个性化的教学
方案
引入更多的生 活实例,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数学
知识
加强与家长的 沟通,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需求, 为教学提供更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和“=”来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并且能够正确的读出所表示的关系;初步体会到“一一对应”的优点。
本节课利用熊大和熊二分果子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展示10颗蓝莓和9颗草莓的图片,请学生帮助熊二选择数量多的果子。
在教学中学生回答蓝莓多,有学生回答9和1个合成10个,此刻我应该顺着孩子的观点继续:怎样才能一眼看出蓝莓和草莓谁多呢?强调“一眼看出”,为后面“一一对应”优点的教学做铺垫。
学生在学习“6-10的认识”时已经初步体会到物体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探究10颗蓝莓和9颗草莓谁多谁少时可引导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片代表不同的水果,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比较10和9谁多。
由于一年级孩子的理解水平有限,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把活动要求说清,最好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一摆才能够一眼就看出蓝莓多,还是草莓多呢?学生的摆法比较多,有些学生是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有些学生是两个两个放在一起摆,还有学生是分别放成两排等。
作为教师要将课堂上孩子的多种摆法放到黑板上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一对应的优点。
此外需要注意黑板上不要留有错例,对一些摆的很混乱的方法,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重新摆。
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10颗蓝莓比9颗草莓多,但是学生还无法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教师可因势利导,“在数学上我们用10>9来表示10颗蓝莓比9颗草莓多”,板书介绍大于号并带领学生正确读10>9。
9颗草莓比10颗蓝莓多,在数学上可以用9<10来表示,板书介绍小于号并带领学生正确读9<10。
通过观察这两个关系式,引导学生发现“>”和“<”的共同点是开口朝着大数,尖尖朝着小数,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利用摆好的学具,沿用开头的故事情节:熊二又找到了1颗草莓,该如何表示10雨10之间的关系呢?进而引出等号,引导学生明白“=”表示的事两边的数量同样多。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_人教新课标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同意起来不是专门困难。
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因此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什么缘故是如此的”,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摸索、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
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因此要采纳学生乐于同意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经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觉自己存在专门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第一,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操纵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
假如能够找到他们的平稳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专门大的关心。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期望能够更加出彩,却不记得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差不多上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把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明白得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竞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把握两个大数更直观的比较方法,在那个过程中,我采纳师摆,学生配合的方式,如此使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比较的过程,若采纳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现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其次,在引出大于号与小于号时,第一我采纳介绍两位孪生兄弟的方法吸引学生,然后再引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如此不符合引导学生去摸索问题的方式,应该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提取出大于号与小于号。
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专门少,应该加上儿歌,如此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经历。
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
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
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比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