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重点知识积累修订版
七年级语文必背课外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必背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b67e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4.png)
七年级语文必背课外知识点作为七年级语文学习的学生,掌握一些课外知识点对于扩展知识面、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以下是七年级语文必背的一些课外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 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我们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文言文知识点:- 常见的文言代词:吾、尔、彼、斯等。
- 文言文中常见的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诗经》、《书经》、《周礼》等。
- 文言文的基本语序:宾语在前,主语在后。
- 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排比、叠词等。
-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以主谓宾结构居多,简洁明了。
2. 古诗词知识点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一些古诗词知识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能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古诗词知识点:- 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如典型的意象、韵律和格律。
- 学习一些古代诗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 掌握古代诗词的常见写作题材,如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情感等。
- 学会欣赏古代诗词的独特之处,如意象的婉约、情感的深沉等。
3. 修辞手法知识点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使之更具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修辞手法知识点:- 比喻: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形象的表达,增强表达的效果。
-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特点,使之更生动活泼。
- 夸张: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描述和夸大,以突出某个特点。
- 对仗:在诗歌或散文中使用相对的词语进行呼应,使句子更工整美观。
- 排比:用相同的句式、结构或语态进行排列,以增强语气效果。
通过掌握以上的必备课外知识点,相信大家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c47f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 修辞方法
- 比喻:用A来形容B。
- 拟人:用人的特点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 夸张:语言夸大其词,以引起注意。
- 排比:将几个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形成语言韵律。
- 对仗:句子前半句和后半句意义相对称,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
2. 文学常识
- 唐诗三百首:唐代著名的诗歌合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
宝之一。
-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西游记:明代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3. 古诗文背诵
- 《登高》王之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文言文背诵
- 《论语》《孟子》《大学》等中的名言警句。
- 《滕王阁序》王勃: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以上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精华版。
熟记这些内容可以提升
你的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646b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b.png)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归纳总结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有许多课外知识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文学常识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能够正确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常识,如虚词、文言词语的解释、文言文的语序等。
2.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点,要熟悉古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修辞手法、典故等。
3.古代文学作品初中要了解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现代文学常识1.现代散文学生需要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鲁迅的散文作品、茅盾的散文作品等。
2.小说鉴赏学生需要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艺术手法等,还要熟悉一些现代小说作品,如《围城》、《许三观卖血记》等。
3.诗歌鉴赏学生需要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并熟悉一些现代诗歌作品,如北岛的诗歌、余光中的诗歌等。
三、古代文化常识1.古代诗词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如唐诗宋词等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风格等。
2.古代制度与礼仪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古代制度与礼仪,如科举制度、官僚制度、封建礼教等,了解其中的特点及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3.古代典故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古代典故的来源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如《说文解字》中的故事、《孙子兵法》中的典故等。
四、修辞手法与文学语言1.修辞手法学生需要了解一些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文学语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语言的特点,如诗歌的音韵美、散文的自然流畅等,还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音乐美和意象美。
总结:初中语文的课外知识涉及到古代文学常识、现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以及修辞手法与文学语言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总结,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提升语文水平。
七年级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2889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8.png)
七年级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
随着初中语文教材的不断更新,课本内容的丰富和细化,七年
级语文考试的难度也逐渐加深。
除了对教材内的内容熟练掌握外,掌握一些必考的课外知识点也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
下七年级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察方向,而在初中学生
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句子长,用词
不常见等。
因此,提前了解一些文言文常见句式和常用词汇,对
于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诗歌鉴赏
在七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诗歌,而平时也会
有一些课外阅读,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因此,对于诗歌的鉴
赏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
常见的诗歌鉴赏重点包括韵律、意象、
文化背景等方面。
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书写作文时需要用到的核心技能。
初中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
如果可以熟记这些修辞手法的表现特点,将会对于写好作文大有裨益。
四、范文背诵
范文背诵是通向语文好成绩的有效路径之一。
选择好的范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高一层次的文采及语言,让自己的文笔也得到提高。
同时,范文背诵也有助于提升作文的火候,让自己更能够写出精妙的文章。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在备考过程中,大家应该逐一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为所期待的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初中语文积累课外知识
![(完整版)初中语文积累课外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f116280242a8956aece4ab.png)
磋砣莫遗韶光老, 人生惟有读书好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初中语文积累课外知识一、专业知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 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 ⋯⋯⋯ 《搜神记》 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 吴承恩《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 料最多的著作我国第一部地理书 —— 《禹贡》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 ————— 《茶经》 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 ——— 《营造法式》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 《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 曹丕的《典论 ?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 —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 ——— 钟嵘的《诗品》 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 ⋯⋯⋯ 唐 ?刘知几《史通》 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 —— 《古画品录》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 ———— 《闲情偶寄》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 ——— 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戏曲史 ——— 《宋元戏曲韵史》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 春秋 ?孙武《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 — 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 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 ——— 《七略》 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 《齐民要术》 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 《论语》 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 《晏子春秋》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 ?孔子《春秋》 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 ?左丘明《左传》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春秋 ?左丘明《国语》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战国 ?屈原《离骚》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 ⋯⋯⋯ 《通典》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 ⋯⋯⋯ 《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药曲 ⋯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 ⋯明 ?江瓘《名医 类案》中国第一部字典 ⋯⋯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 中国第一部词磋砣莫遗韶光老, 人生惟有读书好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积累[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积累[语文课外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31c392742cc58bd63086bd59.png)
初中语文课外知识积累[语文课外知识积累]1、称号丹青高手、梨园子弟、园丁世家所指的职业分别是画家、戏曲演员和教师。
2、古诗文中常提到的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3、古人表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弱冠,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六十岁叫花甲,七十岁叫古稀。
4、古诗文中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须眉指代男子,巾帼指代妇女,社稷指代国家,布衣指代平民。
5、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妻。
丝竹指音乐。
6、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七略四库中的四库是指经、史、子、集。
7、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人们常说五音不全,这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8、三皇五帝中,通常称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称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9、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行当扮演。
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10、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1、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12、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3、文言中的江一般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14、文言将山之南水之北称阳;山之北水之南称阴。
1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乡试正榜所录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则称为解元;中秀才则称进学。
16、①同窗指同学②妯娌指兄和弟的妻子的合称④可汗指古代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⑤垂髫指小孩⑥骚人文人⑧子曰诗云孔子《诗经》。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积累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526cd7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c.png)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积累语文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课内知识,并逐渐积累一些课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积累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课内知识积累1.1 词语的认识和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内学习中,学生需要逐步掌握更多的词语,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词语是语文的基本组成单位,了解词语的意义、义项和用法对于语言表达至关重要。
掌握词语的拼写、读音和词义辨析等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很大帮助。
1.2 古代文学名篇欣赏古代文学名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古代文学名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篇,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一些文言文篇章,通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外知识积累2.1 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除了课内的古代文学名篇,学生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学习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语言的美感与表达能力离不开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来了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使用方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掌握这些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还能丰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2.3 参与文学社团活动学校通常会开设文学社团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文学作品、创作作文、进行朗诵和演讲等。
七年级语文课外重点知识
![七年级语文课外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beda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3.png)
七年级语文课外重点知识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诗、词、曲、赋、文、辞、话、传等多种文学形式。
具体而言,古代文学分为先秦文学、汉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朝文学、宋朝文学等时期。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以诗经为代表,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汉朝文学:汉朝是中国文学的发展高峰期,古文学主要表现在“乐府”、“吕氏春秋”等。
乐府是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和艺术表达方式。
吕氏春秋是后世的一本政治思想书籍,被誉为古代杂家经典。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转折期,文学形式更加多元化。
代表性作品有《世说新语》和《文选》。
《世说新语》是一本记载当时社会风貌、人物言行的著作,被誉为古代小品文的典范。
《文选》是一部选集,收录了当时各类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文学: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以诗歌最为著名。
代表性诗人有杜甫、李白等。
杜甫的诗作情感深沉,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的人民疾苦;李白的诗作则以豪放、奔放为特点,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
宋朝文学:宋朝文学相对于唐朝来说,更加注重细腻、婉约。
宋代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等,他们的诗作表现了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话本小说和文言小说,开创了小说的先河。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了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多种形式。
近代小说: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小说的兴盛。
清末辛亥革命后,小说成为表现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
代表作有《红楼梦》、《围城》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了封建社会的荣华、衰落和人性的沉浮;《围城》则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悲喜。
近代散文:近代散文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主张民主、科学、人道主义等思想。
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鲁迅的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胡适则提倡思想解放,主张文艺的自由与独立。
初中语文必读课外知识点
![初中语文必读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cea8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f.png)
初中语文必读课外知识点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分为两大类:散文和诗歌。
散文是以散的形式叙述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歌则是用特定的韵律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思想。
2.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是我国文学的瑰宝。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用非字面意义上的东西来形容另一种事物,从而产生意象和感觉。
比如,“他是一只勤劳的蜜蜂”就是用蜜蜂来形容一个勤奋的人。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化和生动。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过,轻声告诉我春天来了”。
三、修辞方法1. 排比排比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结构或相似的句式结构,使文章更加紧凑有力,具有冲击力。
例如,“他笑了,他跳了,他高兴极了”。
2. 对仗对仗是修辞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配对多个词语或短语,使其在意义和形式上相呼应。
比如,“青山绿水,古刹新庙”。
四、古代文学家1. 杜甫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了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
2.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岳父。
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和骈文为主,以其豪迈和精湛的艺术风格著称。
五、古代文学作品赏析1.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通过描绘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一系列形象化的人物,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现象。
2. 《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孙悟空等西游取经人物的历险故事为主线,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文化。
六、文言文常用表达1. 如是说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如是说”来引述他人的话语,表示一种说法或观点。
七年级语文课外常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课外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f48a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4.png)
七年级语文课外常考知识点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包括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
2. 古代文学家:如杜甫、李白、辛弃疾、苏轼等。
3.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 古代文学特点: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形式多样,言简意赅。
二、词语辨析知识点1. 同音字辨析:如风景、锋锐、奇偶等。
2. 近义词辨析:如沉默寡言与少言寡语的区别。
3. 词语用法:如“公开”与“公之于众”、"多元化"与"多样化"等。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用A类事物来形容或说明B类事物,如“才子佳人”。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如“风轻轻地唤醒了大地”。
3. 夸张:对事物的某种特点进行夸大处理,以加强表达效果。
4. 比拟:用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类推,以突出某种特点或加深印象。
四、标点符号知识点1. 逗号:表示句子中成分的分隔,如“小明,你好啊!”2.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如“我喜欢读书。
”3. 问号:用于陈述句中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4. 感叹号:表示惊叹、命令等强烈的语气。
五、修辞知识点1. 对仗:指诗句中的平行结构,如“白云深处有人家,重门深锁子与钥。
”2. 音韵:指诗句中音节的规律性和和谐美。
3. 对偶:指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语或句子大小完美呼应。
六、写作常用技巧知识点1. 层次分明:合理组织文章结构,明确主题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2. 描述生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3. 修辞得当: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和表现力。
4. 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七、常用写作模板知识点1. 议论文模板:引入背景、阐述观点、论证论点、总结结论。
2. 描写文模板:描写对象、描写特点、描写感受、表达主题。
3. 说明文模板:引入对象、解释原理、举例说明、总结结论。
4. 记叙文模板:开头引入、事件发生、情节推进、结尾总结。
中学语文考试课外知识积累
![中学语文考试课外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273ebc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7.png)
中学语文考试课外知识积累语文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学校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中学语文考试的课外知识积累,希望对大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所帮助。
一、名家名著了解一些中国文学的名家名著,是提高中学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名家名著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也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语言文字范例。
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我们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还能够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
二、古代诗词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背诵古代诗词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文学大家。
通过学习他们的诗词,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感和修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典籍古代典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论语》、《大学》、《中庸》等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典籍。
这些书籍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还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学习这些典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外国名著除了了解中国的名著之外,了解一些外国的经典名著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外国名著,我们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维方式。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古代文言文中学语文考试中,文言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我们的语文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积累一些文言文的知识,了解一些经典的句子和典故。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f9224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3.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积累知识点一、字词积累。
1. 易错字音。
- 贮蓄(zhù xù):注意“贮”不能读成“chǔ”。
- 粗犷(guǎng):不要误读为“kuàng”。
- 棱镜(léng):“棱”是后鼻音。
-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rén):“咄”字的读音要准确。
2. 易错字形。
- “诀别”的“诀”:不要写成“决”,“诀别”是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 “分歧”的“歧”:不能写成“岐”,“歧”表示岔道、不一致等意思。
- “云霄”的“霄”:与“宵”区分,“霄”指云、天空,“宵”指夜晚。
3. 多音字。
- 行:xíng(行走、行人);háng(银行、行列)。
- 散:sàn(散步、分散);sǎn(散文、松散)。
二、文学常识积累。
1. 古代诗歌。
2. 现代文学作家作品。
三、古诗词名句积累。
1. 思乡类。
2. 友情类。
3. 哲理类。
四、文言文重点知识。
- 重点实词。
-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重点虚词。
- 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是人名中的字;“下车引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元方。
- 而:“相委而去”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
- 重点实词。
- 时习:按时温习。
- 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 愠:生气,恼怒。
-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 重点句子翻译。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翻译: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整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重点标注版).
![(整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重点标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e9d20d27d3240c8547ef00.png)
文学常识辑录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我的信念》,作者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波兰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3.《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4.《春》《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5.《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6.《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7.《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8.《钱塘湖春行》《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10.《山市》《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聊斋:蒲松龄的书屋名)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散文集);《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小说集);《风筝》《雪》选自《野草》(散文诗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共9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2.《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3.《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4.《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15.《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
《雷电颂》,节选自历史剧《屈原》。
《静夜》选自诗集《星空》。
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16.《伊索寓言》是一部语言故事集。
初一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
![初一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517e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8.png)
初一语文必考课外知识点一、古代诗词知识点在初一语文学习中,古代诗词是必考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古代诗词知识点:1. 诗经: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古代民歌和宫廷赋诗,内容丰富多样,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2. 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众多优秀的诗人涌现出来。
初一语文学习中,必须熟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并且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特点。
3. 宋词:宋代是中国古代词歌的鼎盛时期,宋词以其纤细婉约的风格而闻名。
初一语文学习中,应该掌握辽、宋、金、元四代的词人及其作品,如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
二、古文阅读知识点除了诗词,古代文言文也是初一语文学习中的必考内容。
以下是一些需要掌握的古文阅读知识点:1.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2. 文言文表达方式:古文常常使用典型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初一学生需要熟悉这些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文。
3. 古文篇目:初一学生应该阅读一些常见的古文篇目,例如《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通过阅读这些篇目,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三、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是初一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古代文学知识点:1.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初一学生应该读一读《红楼梦》,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西游记》:这是另外一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佛教的奇幻小说。
初一学生应该熟悉《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并且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古代戏曲:初一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古代戏曲,如京剧、评剧、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
四、文言文写作知识点在初一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写作技巧。
以下是一些需要熟悉的知识点:1. 文言文的格式:在写作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行文的格式,包括开头应该用到的称谓语和结尾的行尾语。
九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f97a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f.png)
九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语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修辞手法等。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一、诗词鉴赏1. 五言绝句:这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四句诗,每句五个字。
2. 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形式相似,但每句七个字,节奏更加宽松。
3. 古诗名句:熟记一些古代诗人的名句,能够帮助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1. 句读: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 段读:理解整个段落的主题和信息脉络,把握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3. 了解古代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代文化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
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理解: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掌握推理和判断能力: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提示,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3. 培养批判性思维:针对现代文阅读中的观点和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形成意义的转移和扩展。
2. 比拟: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之处,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
3. 夸张:通过夸大言辞,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印象。
4. 对仗:通过相对称的词语和句子结构,使文章更加优美和有节奏感。
五、其他知识点1. 修辞手法:除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拟人、设问、排比等。
2. 文字表达能力:不仅要了解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常见修辞手法应用:在阅读和写作中,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学习九年级语文的过程中,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要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通过多读优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多写作文,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和思维能力。
只有不断地积累和提高,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九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七年级必背语文课外知识点
![七年级必背语文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fc7f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c.png)
七年级必背语文课外知识点语文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作为学生,还要积累一些课外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必背的语文课外知识点,以便同学们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常见成语成语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常用成语。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必背的常见成语:1. 一鸣惊人:形容一开始默默无闻,后来一鸣惊人。
2. 百折不挠:形容坚韧不拔,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放弃。
3. 不可思议:形容非常神奇、奇妙,令人难以想象。
4. 不屈不挠:形容坚强不屈,不怕困难。
5. 吃苦耐劳:形容能够吃苦耐劳,不怕艰难困苦。
二、古诗词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必背的古诗词: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各种修辞表现形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必背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种特性。
4. 对比:用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比较,强化对比所形成的效果。
5. 排比:将同类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效果。
四、古文阅读学习古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文学。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必背的古文阅读:1.《论语》--孔子:《论语》又称《论》,是儒家经典之一。
2. 《庄子》--庄子:《庄子》是道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3. 《史记》--司马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诗经》--诗经作者不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点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b291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2.png)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知识点语文作为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不仅在课内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课外知识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课内课外知识点,下面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词语的辨析1. 同音异形词:对于同音异形的词语,需要我们在阅读理解中进行辨析。
例如,"岳飞"和"月飞"这两个词,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狐狸"和"胡莉"这两个词语也是同音异形,读音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
2. 近义词和反义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如,"善良"和"善意"是近义词,都有着正面的意义;"明亮"和"昏暗"则是反义词,一个表示亮,一个表示暗。
二、修辞手法的应用1. 比喻和拟人: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特点进行类比,拟人则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能力或行为。
例如,"像老虎般勇敢"中的比喻,将人的勇敢与老虎进行类比;"风儿轻轻地吹过"中的拟人,则是将风儿赋予了吹过的行为。
2. 夸张和对比: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对比则是通过对事物的对立面进行对比,使事物更加鲜明。
例如,"高山上的雪花银装素裹,美得如同仙境一般"中的夸张手法;"白天生活在激烈的阳光下,而晚上则是在黑暗中度过"中的对比手法。
三、古文阅读技巧1. 理解句子结构:古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理解句子结构是阅读古文的关键。
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古文,理解其倒装结构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2. 掌握常用虚词:虚词在古文中非常常见,掌握常用的虚词是理解古文的必备技巧。
例如,"之"、"者"、"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外重点知识积累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初中语文重点(基础)知识积累一、名着导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②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篇目: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③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
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主要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叙事翔实精彩。
④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
精彩片段: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智取生辰纲③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⑤宋江题反诗⑥真假李逵篇目: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卜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精彩片段: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篇目: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②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主要艺术特色:①独特的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②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
③语言俗白凝练④独特的讽刺艺术。
精彩片段:①怒辞杨宅(第五节)②曹家遇险(第十节)③晦暗的地狱(第十六节)④最后的绝望(第二十二、二十三节)篇目:繁星春水作者:冰心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
②有许多诗托物言志,以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暗示某种人生哲理。
③有的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主要艺术特色:①抒写生活真实,表现率直的个性。
②诗风清新明丽,俊秀含蓄,富有诗情画意,格调自然柔和。
③抒情和哲理的完美融合。
精彩片段:①《繁星?一〇》:告诫青年人珍惜青春,勇于奉献,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②《繁星?一二》:“爱的哲学”,是冰心诗歌的核心和主旋律。
③《春水?一〇五》:将母爱、自然、童心三者和-谐地织入了诗的经纬。
篇目: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笛福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去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主要艺术特色:①描写具体逼真,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
②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
③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精彩片段:①挖独木桥②制作瓦罐③开导“星期五”④自封总督篇目: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英)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全书共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讽刺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君主政体、两党制以及政治、法律、财政、教育、文化、艺术等个方面,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主要艺术特色:①将虚构情节、幻想故事和对现实的揭露巧妙结合。
②点面结合,对照写作,四部游记一正一反地排列。
③绝妙的想象,生动的细节。
精彩片段:①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②游大人国时和国王的谈话③游飞岛国时参观“拉格多科学院”④游慧骃国时和马的对话篇目:童年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阿辽沙:是一个卑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人民的优秀品质。
主要艺术特色:①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②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③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精彩片段: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第三章)②雅柯夫和奇奇打架(第二章)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④报复老师(第十二章)篇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
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主要艺术特色: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
②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的英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精彩片段: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篇目: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法)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①贝多芬:世界着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②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有艺术创作,制作了《酒神》、《哀悼基-督》等雕像。
③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用6年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饱合深情,富有诗意。
②从大处落笔。
③风格多变。
精彩片段:①贝多芬遗嘱②《米》下编第三章“孤独“③《托》第十二章“忏悔家与宗教狂乱”二、说明文:1、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3、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5、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6、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三、议论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2、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