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流失原因调研报告
小学生流失情况汇报

小学生流失情况汇报近年来,小学生流失情况备受关注。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了解小学生流失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失,对于保障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生流失的原因。
小学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不稳定、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学习压力过大等。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流失情况在一些贫困地区尤为突出,一些家庭无法负担起孩子的学习费用,导致孩子辍学。
家庭环境不稳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此外,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学习压力过大也是导致小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针对小学生流失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流失。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学校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家庭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兴趣。
比如,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更多的乐趣。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需要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导致辍学。
总的来说,小学生流失情况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政府、学校、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小学生流失,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减少小学生流失,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

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篇一:学生流失状况调查报告喀什二中在校生有关情况摸底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喀什二中XX年秋季高一招生计划数1600人,实际招生人数1591人,其中女生843人,男生748人,汉族学生1155,民族学生436人,住校生人数1024,跑校生人数567,录取学生分布如下:喀什市1020人,疏勒县82人,疏附县11人,英吉沙县18人,伽师县26人,泽普县18人,巴楚县27人,麦盖提县(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58人,岳普湖县30人,莎车县41人,叶城县48人,塔县2人,兵团40人,其他地州和内地共170人。
二、目前,除国家助学金外,我校未出台其他的学生补助政策。
三、我校目前在校生流失情况经摸底调查如下:高一无、高二转走25人、高三13人;初一无、初二转走25人,初三31人。
四、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从摸底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现在校学生流动不大,并且是转入学生远远多于转出学生,在校生源基本稳定。
从转出的学生来看,县学生居多,近三年都占转出总数的50%左右,这是由于在喀什周边务工人员较多,因工作地点变化及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也把孩子转入自己工作(或居住地)附近的学校就读。
因此学生随父母工作地就读的也居多。
这部分学生近三年占转出总数的30%左右。
其次,投亲或就近就读,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家中又无其他亲人代为照顾,因此就把孩子送到亲戚家中代为照顾;学生也就随着暂住地的改变而转学;还有个别学生是因为生病等原因,父母为了更好照顾孩子治疗而转入离家较近学校就读。
五、我校在控辍保学方面积极制定了控辍保学措施并认真落实:1、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使教育法规和政策人人皆知,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重要性的认识,让“义务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学员流失情况汇报范文

学员流失情况汇报范文近期,我校对学员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学员流失的原因和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学员流失率,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调查发现,学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员流失与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较大。
一些学员反映,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期待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这也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员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学员流失与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关系密切。
一些学员表示,学习环境比较拥挤,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学习环境的管理和改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再次,学员流失还与学校对学员的关怀和帮助程度有关。
一些学员反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校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关怀,导致学习困难无法得到解决,从而选择流失。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学员的关怀和帮助,建立健全的学员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学员的学习问题,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最后,学员流失还与学费和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关系。
一些学员表示,学费过高,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导致学员流失。
因此,学校需要合理调整学费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综上所述,学员流失情况汇报中,我们发现学员流失的原因主要有教学质量、学习环境、学校关怀和帮助程度、学费和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因素。
为了减少学员流失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和留存率,为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学员流失情况汇报范文

学员流失情况汇报范文
近期,我们对学员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根本原
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学员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质量不过关是学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
学员反映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从而选择放弃继续学习。
其次,学员流失还与学习环境有关。
部分学员反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学习环
境不好、设施不完善、学习氛围不浓厚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从而选择离开。
此外,学员流失还与学习需求不匹配有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员选择
流失是因为课程设置与他们的学习需求不匹配,导致学员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其次,我们将改善学习环境,投入资金改善学习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另外,我们还将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学员流失情况,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学
员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员流失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学员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于本地教育生源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本地教育生源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简介本文旨在对本地教育生源流失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主要方法。
我们在本地教育机构中随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和家长,并对他们进行了有关教育生源流失的问题的调查。
我们还与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观点。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地教育生源流失现象存在以下主要原因和影响:1.教育质量不稳定:部分学校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和家长对教育质量的不满是导致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校声誉问题:部分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或学术声誉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该校的选择产生疑虑,从而选择其他学校。
3.家庭经济压力:一些家庭由于经济压力无法继续供养孩子在本地教育机构就读,不得不将孩子转至其他地区或其他学校。
4.教育机构竞争:本地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一些学校可能降低学费或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导致其他学校的生源流失。
5.教育发展机会不足:本地学校在提供多元化教育机会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选择到其他地区或学校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对策建议为了应对本地教育生源流失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机构应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
2.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应加强管理水平,改进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声誉,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在本地就读。
3.提供经济支持: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经济支持,帮助经济困难家庭继续供养孩子在本地教育机构就读。
4.提高教育机构竞争力:教育机构应积极创新,提供多元化教育机会和个性化服务,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在本地就读。
5.加强教育发展机会:本地学校应加大对不同领域的教育发展机会的支持,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结论本地教育生源流失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解决。
学校学生流失原因调研报告

学生流失原因调研报告一、现状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职教育市场化,普高升温冲击着中职教育,中职学校的生源竞争十分激烈,在招生极为艰难,招生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千辛万苦招来的学生,却流失率惊人。
据统计:05级我校注册新生677人,毕业时只有506人,流失率为25.7%; 06级我校注册新生605人,毕业时只有388人,流失率为35.9%; 07级我校注册新生478人,明年才毕业,但当前人数已只有250人,流失率已达到47.7%; 08级我校注册新生562人,现在才二年级,当前在校人数已只有335人,流失率已达到40.6%; 09 级新生到十月底短短两个月时间已流失近80人;这些数据,怵目惊心。
湖南省的平均流失率为20%我校的流失率却在平均数的2倍以上。
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我校中职教育如何扩大规模和发展壮大是事关我校生死存亡的大事。
因此,全校干部和教职员工上上下下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校中职学生流失严重原因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根源,学生流失也是如此。
尽管我们平时都在谈论,但真正系统全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工作没能付诸行动。
这次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党委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们教育党支部去研究探讨。
为此,我们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位党员就我校中职学生的流失问题发表看法和见解,并写出个人的书面观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十月二十九日下午第五节课对08级模二、08级数四和09级数一等几个班共99名同学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
经过研究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校中职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家庭、学生白身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创造社会财富和面临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悬殊较大,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意识行为。
中职学生中单亲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加上独生子女的专横、胆大、白私、任性、难教的特点,有的甚至在初中时染有不良习气,加上身心浮燥,个性未能完全形成等原因,对他们有时真的难以捉摸。
流失学员总结报告范文

流失学员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近年来,教育机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学员流失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中的一大难题。
因此,本报告旨在分析流失学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留住学员,提升教育质量。
二、流失学员的主要原因1. 教学质量不过关学员对教学质量是最直接的感受,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都会导致学员不再感兴趣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2. 服务不周到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学员的满意度。
如果教育机构未能及时回应学员的问题和需求,或者在遇到困难时未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学员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失望。
3. 缺乏个性化教学每个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如果教育机构不能根据学员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很容易引起学员的流失。
4. 经济压力大学费是学员的一大负担,如果教育机构的学费设置过高,或者未能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灵活的付款方式,学员可能会因经济压力而选择离开。
5. 招生宣传不实一些教育机构在招生宣传中可能夸大其词,过分强调课程效果和升学率,但事实与之相差甚远,这会让学员感到欺骗而选择放弃。
三、解决方案1. 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机构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更新教材,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以提升教学质量。
2. 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学员服务体系,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和需求,提供需要的帮助和支持,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验。
3. 实施个性化教学教育机构应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关注学员的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4. 合理定价与优惠政策教育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学费,同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灵活的付款方式,以减轻学员的经济压力。
5. 诚信宣传招生教育机构应实事求是地宣传课程效果和升学率,要避免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以树立诚信形象,以信任和口碑促进学员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与控辍保学

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与控辍保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学生流失问题。
学生流失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学生流失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辍保学措施。
一、学生流失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流失。
家庭环境恶劣,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学生流失。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环境和管理水平对学生流失也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教育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学校管理混乱,如校园霸凌、师生关系紧张等,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导致学生流失。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流失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社会风气浮躁,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等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使得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从而放弃学业。
4.个人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流失的重要原因。
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会影响其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流失。
同时,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会影响其在学校的生活,从而影响学习。
二、控辍保学措施1.家庭方面(2)加大经济投入,确保学生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2.学校方面(1)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3.社会方面(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净化学长环境。
(3)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
4.个人方面(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建议

我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建议一、学生流失的现状教育部在2017年5月9日公布的“2017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部分中职学校有学生流失。
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应不会是低的比例。
虽说国家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如教学设施、助学金等,但并未能有效控制学生的流失。
学生流失现象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校多管齐下,想方设法多招学生,我校招来的学生确实是比较多,但流失率同样惊人。
据统计:12春、秋两季在我校注册的机电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的新生共为262人,办理毕业证的有180人,流失率为31.29%;13春、秋两季在我校注册的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六个专业的新生共为497人,办理毕业证的有377人,流失率为24.14%;14春、秋两季在我校注册的美发与形象设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五个专业的新生共为548人,办理毕业证的有379人,流失率为30.84%。
学生流失率高,学生流失的特点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流失从被动到主动。
以前学生流失主要集中在违纪而导致退学或意外事件退学,是学生的被动流失。
而现在学生流失除被动因素外,更多的表现为主动流失,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因而难以控制。
二是学生流失从个别流失发展到群体流失。
三是学生流失由间歇到经常。
以前学生流失主要集中在学期末和开学初,而中途学生流失较少,而现在学生流失时间除学期末外,学期之中也存在学生经常性的流失。
四是学生流失的不平衡性。
学生流失问题虽说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学生流失的多少在专业与专业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都存在不平衡性。
从专业来看,那些贴近市场、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学生流失少一些;从班级来看,班主任能力强、班级管理好的班级学生流失少些;从年级来看,一年级的学生流失率远远高于其他年级。
我校学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校学生流失严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学生流失的现状:我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学习阿拉伯语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退学率偏高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这一学期初,学生科对近三年学生流失现象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2年学生流失率统计表从2010年9月—2012年7月,我校共招收318名学生,三年来流失205人,退学率为64.5%。
这种现象严重困扰学校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名的决定,学生科有必要对学生流失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
二、学生流失的原因学生流失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部分。
其中,内因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对学生流失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造成学生流失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的因素(1)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受目前招生环境的影响,我校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大部分是初中毕业,中考平均成绩在300分左右,有一部分甚至是小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很差,在小学和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节能力差。
(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阿拉伯语本身内在的兴趣和自信。
每年新生进校,大部分学生是由父母代替选择或听从别人意见而选择就读我们学校的,由于大多数学生不清楚所选专业的内涵,不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与应用价值,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负担,难以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加入退学的行列。
(3)从众心理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易受诱惑,部分原本想学习的人,看班级里其他学生退学去打工了,觉得在班里坐着又不学还浪费家里的钱,就随大流去打工而退学了。
调查显示:学生受春节在外打工回来的亲朋和同学的影响,在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最易退学。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并对其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报告

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报告引言近年来,小学学生流失现象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学生流失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流失现象的定义小学学生流失现象是指学生提前辍学或转学的现象。
它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完成小学学业之前,提前离开原本就读的学校,进入其他学校或完全中断学业。
流失现象的原因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问题家庭因素是导致小学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贫困,无法负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在经济的压力下,被迫让孩子辍学或转学。
另外,一些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校的指导,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导致小学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同时,一些学校在管理上存在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使得学生产生不安全感和逃避心理。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导致小学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社会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犯罪、欺凌、家庭暴力等,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学校的信任和依赖。
同时,一些学生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加入非法组织或堕落为社会问题的参与者。
解决办法针对小学学生流失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政府角度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质量水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同时,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扶持,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学生辍学和转学的风险。
学校角度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学生丢失原因分析报告

学生丢失原因分析报告
近年来,学生丢失事件时有发生,对学生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丢失的原因,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体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环境是导致学生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社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城市中,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频繁,学生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走失。
此外,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和诱惑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入歧途的想法,导致丢失或失踪。
其次,家庭因素也是学生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家庭普遍存在双职工现象,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感到被忽视,产生逃家或离家出走的想法。
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暴力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学生丢失。
最后,个体问题是学生丢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导致丢失行为的发生。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自卑、自闭等问题,导致他们主动远离社交圈,增加了丢失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减少学生丢失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社会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其次,家庭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心,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丢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体问题。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丢失的发生,保护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11-11-16

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自从今年九月份到校区接课以来,九月学生流失率都比较稳定,但是这个月各班都出现了一定的学生流失,这些学生的流失,不仅给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外,更对今后的招生工作造成重大的障碍,影响校区发展,为避免学生流失率扩张,通过反思,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如下:1、没有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很多家长送孩子来补习英语,不仅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需要的是提高孩子在公立学校的考试成绩。
由于没有及时明确家长的需求,导致家长的期望值有所差异,家长看不到孩子考试成绩的进步,所以让孩子退学。
2、对学生关注不够:由于多数是老班,很多孩子以适应了以前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自从接班开始上课以来,很少和学生谈心,没有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因此,也引起了学生流失。
3、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不到位:很多时候,孩子在上科任老师的课时会轻松高兴些,而上班主任老师的课时,会略显疲惫和压抑。
无论是哪节课,当老师发现孩子表现异常时,搭班老师都应改多沟通,及时的帮孩子梳理情绪。
否则孩子情绪受到压抑,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选择退学。
为了控制流失率,针对以上学生流失的原因,我将会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1、每周每班都要电话回访,至少每班回访两名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及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方便家长配合老师;也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学校要求。
2、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优缺点,特点等,有的放矢,在发展共性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个性,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3、搭班老师加强沟通:多交流自己对学生的发现及建议,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有效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动荡或有异常的学生。
以上建议和流失分析,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进行确定、更改,为了控制校区流失率,在以后的工作中定要更加用心观察,多总结,多沟通,多努力!报告人:XX20XX-XX-XX。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农村小学学生流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流失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浅析。
一、流失原因1. 家庭经济条件农村家庭经济水平普遍较低,生活困难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农村家庭由于缺乏经济来源,无法支付孩子的学习费用,导致孩子被迫辍学。
2.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小学较为匮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不便,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父母观念一些农村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们有时会因为短期经济利益而让孩子辍学去务农或在城市打工。
4. 学习环境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学习环境较为恶劣,学校的卫生条件差,甚至没有良好的食宿条件,这些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流失的影响1. 教育资源浪费农村小学学生流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或学生数量减少,导致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这既是对学校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2. 社会发展受阻农村地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流失的学生将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从而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 学生自身发展受限农村小学学生流失导致了学生的教育程度受到限制,使他们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一种损害。
三、应对措施1. 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生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而流失的情况。
2. 完善师资力量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师待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使其拥有更加专业的教育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增加家庭经济帮扶政府可加大对低收入农村家庭的帮扶力度,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从根本上减少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流失的学生。
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

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篇一:学生流失状况调查报告喀什二中在校生有关情况摸底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喀什二中XX年秋季高一招生计划数1600人,实际招生人数1591人,其中女生843人,男生748人,汉族学生1155,民族学生436人,住校生人数1024,跑校生人数567,录取学生分布如下:喀什市1020人,疏勒县82人,疏附县11人,英吉沙县18人,伽师县26人,泽普县18人,巴楚县27人,麦盖提县(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关于流失学生情况的报告)58人,岳普湖县30人,莎车县41人,叶城县48人,塔县2人,兵团40人,其他地州和内地共170人。
二、目前,除国家助学金外,我校未出台其他的学生补助政策。
三、我校目前在校生流失情况经摸底调查如下:高一无、高二转走25人、高三13人;初一无、初二转走25人,初三31人。
四、学生流失原因分析:从摸底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现在校学生流动不大,并且是转入学生远远多于转出学生,在校生源基本稳定。
从转出的学生来看,县学生居多,近三年都占转出总数的50%左右,这是由于在喀什周边务工人员较多,因工作地点变化及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也把孩子转入自己工作(或居住地)附近的学校就读。
因此学生随父母工作地就读的也居多。
这部分学生近三年占转出总数的30%左右。
其次,投亲或就近就读,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家中又无其他亲人代为照顾,因此就把孩子送到亲戚家中代为照顾;学生也就随着暂住地的改变而转学;还有个别学生是因为生病等原因,父母为了更好照顾孩子治疗而转入离家较近学校就读。
五、我校在控辍保学方面积极制定了控辍保学措施并认真落实:1、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使教育法规和政策人人皆知,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重要性的认识,让“义务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控制学生流失情况汇报

控制学生流失情况汇报近年来,学生流失情况一直是我们学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为了更好地控制学生流失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的调查结果和针对学生流失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首先,我们对学生流失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问题、家庭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的不满和厌倦,从而选择了退学或转学。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学生流失情况。
首先,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家校合作的机制,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学生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生的奖惩机制,激励优秀学生,同时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流失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学校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维护。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流失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改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团队协作,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总之,控制学生流失情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流失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将迎来新的提升。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流失情况分析【范本模板】

学生流失情况分析最近几年,在学校工作中,我校学生流失比较严重,为了找准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我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原因1.人才观念陈旧、成材方式单一. 国家用人制度的不断改革,对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分配工作,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后,“读书无用论”强劲反弹。
社会现实证明,连本科生、大专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就更不要说中师、中专毕业生了.这无疑给正在送子女读书的家长们劈头盖脸一盆冷水,让他们感觉到送孩子读书前途渺茫,从而丧失信心.于是就选择放弃、盲目退出读书舞台。
2.“读书不如打工”。
学校流失的学生,有近一半的学生走出了学校后,闯到南方,混入工厂,月薪就达 2000元左右。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父母一直在边远农村做点小生意,孩子辍学回家继承父业,开始经商。
还有部分成绩差的学生辍学回家选个技工师傅学门手艺。
农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加入到了打工队伍。
3.学生成绩差。
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差,课堂吸引不着学生,于是,无故缺席、逃课便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学习生活对他们毫无吸引力,于是便走出校门,到社会上“混" ,导致学生流失。
(二)家庭原因1。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护航者。
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但农村家庭确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读书的基本费用.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但目前涉及面不广,经费不足。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大部分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绝大部分家庭主要成员终日为生计而奔波。
为此,孩子被认为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强迫孩子退学,特别是强迫女孩子退学,外出打工挣钱。
2.家长文化底蕴不足,就学意识差。
家长文化底蕴不足,就学意识差。
片区学生流失的撰写报告

片区学生流失的撰写报告一、引言学生流失是指在教育机构中学生数量减少的现象。
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片区学生流失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大难题。
本报告将通过对某片区学生流失情况的研究,分析造成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
二、调研结果1. 学生总数经过调研发现,本片区初中和高中共有6000名学生,但是每年会有10%左右的学生流失。
2. 流失原因经过重点调查和学生家长访谈,我们发现主要的流失原因如下:a. 教育质量下降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教育质量不如旁边的学校,导致他们不愿意将孩子继续在该学校就读。
他们更愿意选择声誉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
b. 学校设施老化部分学校的宿舍、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和家长认为这些老旧设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c. 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存在质疑,这也是家长选择其他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d. 学校安全问题学校安全问题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一些学校的校园安全措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这对家长来说,是决定孩子是否留在该校的重要因素。
3. 流失趋势根据调研结果,流失现象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随着信披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家长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网络和媒体对学校教育质量、设施和校园安全的评价。
这也是导致学生流失加剧的一个因素。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管理者应加大师资力量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期望。
2. 更新基础设施学校管理者应加大投资力度,更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加强校园安全学校管理者应制定更严格的校园安全措施,加强安保人员的培训,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管理者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学生流失率情况统计报告

学生流失率情况统计报告简介学生流失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学校内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中,提前退出学校的比例。
这项统计数据是了解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校管理者关注和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报告将对学生流失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学校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本统计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学校招生与教务管理系统,涵盖了过去五年内的学生流失情况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严格筛选和统计处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结论:1. 学生流失率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学生流失率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2015年,学生流失率为12%,而在2020年,学生流失率降至8%。
这一趋势表明学校在加强学生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学生流失率在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经过对各年级学生流失率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流失率较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在高中阶段,学生流失率相对较低,甚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与学生逐渐适应学校环境以及更加专业的教学内容有关。
3. 学生流失原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和个人发展规划不合理对学生流失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学业压力和个人发展规划不合理是主要原因。
超过50%的学生表示学业压力过大,无法承受,而约30%的学生认为个人发展规划不合理,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压力。
4. 学生流失率存在区域差异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学生流失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城市学校的学生流失率相对较低,而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失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生活条件相对困难等因素有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以上统计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加强学生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以减少学生流失率。
2.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减轻学业压力。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农村小学生源流失是指农村地区小学生数量下降或流失到其他地区就读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农村小学的发展和教育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
针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素质和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与城市相比。
这导致了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小学就读,而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求学。
2. 学校条件差:一些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条件较差,比如教室狭小、设备简陋、缺乏图书和多媒体设备等。
这些条件限制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一些家长不满意并选择将孩子转学到城市。
3. 家庭经济压力: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费用和教育支出都较高,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送孩子到城市读书需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而在农村就读可能可以减少一部分支出。
4. 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一些家长认为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转而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学校,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1.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培训:通过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合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改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设施条件。
3. 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教育经济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教育经济补贴,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将孩子送到农村小学就读。
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储蓄的宣传和支持,引导家长更有针对性地投资孩子的教育。
4. 推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使之能够与城市小学相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流失原因调研报告一、现状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职教育市场化,普高升温冲击着中职教育,中职学校的生源竞争十分激烈,在招生极为艰难,招生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千辛万苦招来的学生,却流失率惊人。
据统计:05级我校注册新生677人,毕业时只有506人,流失率为25.7%;06级我校注册新生605人,毕业时只有388人,流失率为35.9%;07级我校注册新生478人,明年才毕业,但当前人数已只有250人,流失率已达到47.7%;08级我校注册新生562人,现在才二年级,当前在校人数已只有335人,流失率已达到40.6%;09级新生到十月底短短两个月时间已流失近80人;这些数据,怵目惊心。
湖南省的平均流失率为20%,我校的流失率却在平均数的2倍以上。
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我校中职教育如何扩大规模和发展壮大是事关我校生死存亡的大事。
因此,全校干部和教职员工上上下下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校中职学生流失严重原因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根源,学生流失也是如此。
尽管我们平时都在谈论,但真正系统全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工作没能付诸行动。
这次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党委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们教育党支部去研究探讨。
为此,我们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位党员就我校中职学生的流失问题发表看法和见解,并写出个人的书面观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十月二十九日下午第五节课对08级模二、08级数四和09级数一等几个班共99名同学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
经过研究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校中职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创造社会财富和面临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悬殊较大,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意识行为。
中职学生中单亲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加上独生子女的专横、胆大、自私、任性、难教的特点,有的甚至在初中时染有不良习气,加上身心浮燥,个性未能完全形成等原因,对他们有时真的难以捉摸。
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学也是原因之一,特别是农村家庭、下岗工人及失业家庭,由于收入无法保障,当家庭收入情况变差时,首先是读书子女遭殃,失去学习机会,造成学生流失。
但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这部分人是少数,大部分教师却把这作为主要原因。
原因何在呢?因为每个学生在选择读书之前,家庭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做好了一定的准备,更重要的原因是中职学校没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因此失去再学下去的信心,找个借口罢了。
现在的学生注意力转移特快,一会儿想学习,一会儿想玩,一会儿又想找点儿事来做,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几经转变注意力就失去了再学习的兴趣。
有的为了所谓的“自由”而放弃学业,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世界,认为学校的管理束缚了他们的“自由”而离开学校,去寻找自己的“自由”世界。
这部分学生是以玩为先的一族,他们来读书之前的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是由于受社会负面的影响:如“有权就有钱”,“有关系就好办事”,“不劳而可获”,“假文凭跟真文凭一样的实惠”等等错误观念,因此造成读书无用论,再加上家长认知水平的局限,认为书是可读可不读,读多读少就那么回事。
家长持这样的观点,因此这部分学生不思上进,整天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给班级给学校声誉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致使想安心学习的人无法安心学习,久而久之使一些表现好而无法满足需求的学生要么转走,要么就干脆不读书了。
把这种情况造成的学生流失称作潜在流失,其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是做好学生流失工作的重中之重。
2、课程设置不切实际,专业导向模糊我校的理论教学,教材基本上是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大纲和教材来完成教学的,教学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理论教学缺乏灵活性,有针对性浅显易懂的校本教材少。
我校基本上是按照大纲来完成理论教学的。
没有能针对我校的生源素质来开设理论教学,依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基础情况,校本教材的理论教学能接收的都是少数,如果教师按大纲教材照本宣科,能听懂老师讲课内容的便少之又少了。
所以对上理论课不感兴趣,旷课、迟到、上课睡觉、干小动作者现象较多。
(2)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时间比例不切实际。
我校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时间比例过去是7:3,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进,现在基本达到了5:5。
但还不够,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中级技术工人,而不是大学预科班或工程技术人才。
正是多年来形成的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习实训的历史原因,造成理论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实训条件不够的现状。
导致我们一下子还无法调整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时间比例为3:7的要求。
这是学生厌学离校的重要原因。
(3)实训条件和师资结构方面。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读书不一定行,但并不意味着实践动手能力也不行。
本身就有一部分同学来校的目的就是想学到一门技术,能动手干好活就行,因此轻视理论教学而重视生产实习。
恰恰相反,我校的生产实习和实验实训条件,无论是场地、设备,还是师资力量和教学环节都不及理论教学。
设施设备的严重不足,实习时间少等现状也是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如我们的机械加工专业的生产实习,靠我们的实习工厂,24小时不休息轮班倒都满足不了。
引以我们自豪的航天各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不景气也丧失了我们在他们那里实习的机会。
我们的电子专业、微机电脑房的设备已无法满足学生上课的基本需求,更不用说业余时间让学生多练习了。
我们的汽车维修专业,1999年曾开设过,由于实习条件的不具备,一届后停办了,事实证明没有实习实训条件要办好这个专业,吸引学生是不可能的。
但今年我们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在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又开设这个专业,其结果可想而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3、教育管理的残缺导致学生的流失。
(1)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差,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从上到下,都为此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气,说管理不严不重视说不过去,但就是管到这里管不到那里。
管理人员累不累?累!但就是没有效果,治标治不了本,抽烟、喝酒、打架、偷盗等现象较多,学生不想学书本知识,实习时间又不多,整天无所事事,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违纪多了,学校不开除影响其他同学,开除只怕是一大片。
有些,你不开除他,他自己因为厌学早就“自己开除自己”而失学了!(2)生活条件的不足影响学生的去留。
做为城市学校,我们的条件是先天不足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按300人的规模规划的校园环境条件自然满足不了现在一二千人的需要。
运动场地少,校园面积窄,学生活动范围太有限,是学生对学校产生不了感情的重要原因。
加之管理方面的不足,熟悉情况后选择离校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
这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其中有一项“你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是需要学生自己写的,大部分同学没写内容,有32位同学对食堂的管理如卫生、价格、质量等提出了意见。
“民以食为天”,学生也一样,生活不好,怎能安心学习,怎不厌学离校!(3)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我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大部分来自农村,原来的环境不好,希望来校有新的气象和改变,有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我们暑假的新生入校无偿培训,有点顾此失彼。
各种规定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到位了,但事实上,新生自暑假第一天到校起,管理上就是放羊式的,最好的教育时期丧失了,造成了新生更加肆无忌惮的延续存在身上的恶习。
加上老生开学之后的影响,学校不能实施全封闭,社会青年的拉拢,周边环境如网吧的诱惑等原因,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进了校园甚至宿舍、教室。
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没有保障,构成了威胁,人身财产安全随时可能受到侵害。
招生宣传时,我们对学生管理的渲染和保证与实际情况却有如此落差。
学生流失也就自然而然了!4、生源质量和学生身心的影响。
当今中专学生普遍是由差生组成,近年来生源大战硝烟四起,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公办民办等大批学校都眼盯着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
我校也一样,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和指标,不得不忽视生源质量,不管学生年龄大小,表现好坏,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有些甚至是求家长请学生来校就读,真正把学生当成了“上帝”。
因此造成了大批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相对集中。
违纪率高,失学率也就高,而且,大部分学生进校读中专也是无奈之举,普遍缺乏学习动力,不能刻苦用功学习,习惯也不太好,考试成绩自然就达不到基本要求,多门功课不及格,成绩不好,再加上自卑的心理,逃避心理,选择中途辍学就是定势。
5、全员育人观念不到位,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学校的学生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但在我们学校似乎好象管理学生就是领导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师德师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面对学生的教育和违纪现象,有些教职员工视而不见,闻而不听,放任自流,既不能起榜样作用,又不能行教育职能,导致学生背离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后便为所欲为!风气一坏,好学生也失去了信心!再就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合力作用没能体现出来。
所谓班科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轴心,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互动,共同承担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配合学分制建设的一种管理制度,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轴心”作用。
重点表现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互动上”。
这项工作要真正发挥其整体教育功效,需要学校领导、教育处、年级组、教研组、科任教师之间整体协调和联动。
我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能注重抓起来,发挥他的重要作用。
这项工作做得好,班风就好,学风也好;这项工作做不好,就连带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彼此埋怨、责备。
由于个别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课堂组织能力差,关爱学生不够,师生关系不和谐而造成流失现象。
6、未及时引起重视和把住流失的关键时期。
因为招一个学生不容易,所以我们高度重视招生工作,这是对的。
但面对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几年来,仍然没有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至少可以说关注程度不够,缺乏研究,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管理秩序也不规范,有时学生走了很长时间了,班主任也不报告,相关部门不知晓,学校更无从知道,没有定期的周月报制度。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抓学生流失工作的最佳黄金时期。
学生流失最集中的时间是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最为严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由于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生活学习,对一切都很陌生,思想波动较大,对学校,对专业,对班主任,对学科教师,对同学等周围的一切都采取挑剔的眼光对待。
刚离开家庭父母,都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关爱,因此,稍有不顺心和不如意,就采取过激行为。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思想波动特别大,流失也就特别严重。
三、对控制学生流失率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