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说明

合集下载

板式换热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此内容被浏览:【350】次添加日期:【2010-9-26 17:52:46】板式换热器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板式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板式换热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板式换热器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板式换热器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板式换热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板式换热器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板式换热器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
5.a1、a2、a3、a4、a5为常系数。
选型计算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Q
热负荷
W
Cp
比热KJ/kg℃
ρ
流体密度
Kg/ m3
Δtm
平均温差

G
体积流量
m3/s
F
传热面积
m2
K
传统系数
W/ m2℃
W
流速
m/s
T1、T2
热介质进出口温度

t1、t2
热介质进出口温度

m
流程数
n
流道数
(5)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6)由K值范围,计算板片数范围Nmin,Nmax
Nmin =Q / Kmax.Δtm.F P.β
Nmax =Q / Kmin.Δtm.F P.β
(7)取板片数N(Nmin≤N≤Nmax)
若N已达Nmax,做(5)。
(8)取N的流程组合形式,若组合形式取完则做(7)。
(9)求Re,Nu
Re =W.de/ν
Nu =a1.Rea2.Pra3(10)Fra biblioteka,K传热面积F
a =Nu.λ/ de
K=1 / 1/ah+1/ac+γc+γc+δ/λ0
F=Q /K.Δtm.β
(11)由传热面积F求所需板片数NN
NN=F/ Fp+ 2
(12)若N<NN,做(8)。
(13)求压降Δp
Eu = a4.Rea5
Δp = Eu.ρ.W2.ф
(14)若Δp>Δ允,做(8);
若Δp≤Δ允,记录结果,做(8)。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 * A3 F7 y& G7 S+ QT2 = 热侧出口温度 3 s' _% s5 s. T" D0 q4 bt1 = 冷侧进口温度 & L8 ~: |; B: t2 M2 w$ z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0 B N/ I" A+ m0 z' H9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Q/ p3 p: I4 ~0 N' I)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Z: I9 b- h9 h" r3 P) {/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6 L8 t6 b3 o&m/ n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w3 v) j4 I4 R一侧有相变化1 Y# e$ B6 c& z% C3 W- W* J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
3.修正系数β一般~。
4.压降修正系数ф,单流程ф度=1~,二流程、三流程ф=~,四流程ф=~。
5.a1、a2、a3、a4、a5为常系数。
选型计算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Q
热负荷
W
Cp
比热KJ/kg℃
ρ
流体密度
Kg/ m3
Δtm
平均温差

G
体积流量
m3/s
F
传热面积
m2
K
传统系数
无量纲
Pr
普朗特数
λ0
板片导热系数
W/ m℃
t
板厚
m
β
修正系数
h、c
热、冷介质角标
γP
热介质污垢热阻
m2℃/W
γc
冷介质污垢热阻
Δtm=(T1-t2)-(T2-t1)/In(T1-t2)/(T2-t1)或Δtm=(T1-t2)+(T2-t1)/2
(5)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6)由K值范围,计算板片数范围Nmin,Nmax
Nmin =Q / Kmax.Δtm.F P.β
Nmax =Q / Kmin.Δtm.F P.β
W/ m2℃
W
流速
m/s
T1、T2
热介质进出口温度

t1、t2
热介质进出口温度

m
流程数
n
流道数
α
对流换热系数
W/ m2℃
f
单通道截面积
m2
ν
运动粘度
m2/s
λ
介质导热系数
W/ m℃
Δp

(整理)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1]

(整理)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1]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 h,m 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 ph,C 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数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数

板式换热器的流程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确定换热量首先需要确定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也就是两种介质之间需要传递的热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介质的热物性参数,计算出换热量的大小。

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 * cp * ΔT其中,Q为换热量,m为流体的质量流量,cp为流体的平均比热容,ΔT为介质的温度差。

2.确定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是决定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所需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A=Q/U其中,A为换热面积,U为换热系数。

3.确定换热器尺寸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可以确定换热器的尺寸。

主要包括板片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换热器的厚度。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尺寸。

4.确定板片数量根据换热面积和单片换热面积,可以确定所需的板片数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数量,通常采用偶数个板片。

5.确定流体通道确定流体通道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重要步骤。

根据介质的性质和换热条件,选择适合的流体通道方式,例如并流式、逆流式或交叉流式。

6.确定板片间距板片间距是决定流体通道宽度的参数,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间距。

7.确定流体速度流体速度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根据换热器设计要求和流体性质,确定合适的流体速度,通常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进行估算。

8.确定板片材料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板片材料。

常见的板片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需要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温度要求进行选择。

以上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板式换热器规格和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化工机械二厂
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V6.0使用说明
一、概述
1、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热交换设备。

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城镇小区集中供热等各个行业和领域。

2、在以往工程设计中,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均采用手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简易算法:假定理论传热系数,求出换热面积,选定厂家及换热器型号,计算板间流速,通过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查出实际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步骤少,时间短;缺点是结果不准确。

造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所提供的传热特性曲线及流阻特性曲线是一定工况条件下的曲线,而设计工况可能与之不符。

⑵标准算法:选定厂家,根据角孔流速确定换热器型号,从手册查出在设计工况下冷、热介质的各种物理参数,根据厂家样本提供的传热经验公式及流阻经验公式进行热工计算,求出传热系数及流阻,经过反复校核得出满足工艺条件的结果,最终确定换热器型号及换热面积大小。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准确;缺点是计算复杂,步骤多,时间长。

3、利用计算机进行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长,一个计算在微机上几秒钟内就能完成,且结果的准确性是手算难以达到的。

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程序中存贮了计算所需的不同水温时水的各种物理参数及板式换热器定型设备的所有参数,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时只需输入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流阻等)就能马上得出计算结果,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计算人员还可以输入不同的工艺条件(如水量、水温相同,流阻不同等)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或更换换热器型号以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通过对结果的比较、优化,最终选定既经济合理又性能可靠的板式换热器。

二、编制依据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张治川著;
《热交换器设计手册》〔日〕尾花英朗著;
《换热器》邱树林、钱滨江著;
《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杨善让、徐志明著;
《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主编;
三、应用范围
程序仅用于计算上海化工机械二厂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四、使用方法
1、打开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主机电源开关,操作系统应为WIN98或更高版本,文字处理采用OFFICE97或更高版本,打印纸选择A4
2、将带有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的安装盘插入光盘驱动器,执行安装命令SETUP.EXE,按屏幕提示进行。

若复制文件发生访问冲突时,选择“忽略”,直至安装完毕。

3、单击“开始”按钮,执行“程序”菜单中的“板式换热器计算程序”,开始运算。

整个运算过程全部采用人机对话,操作者只需按照屏幕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

附一、板式换热器水-液换热计算方法与步骤
(一)工艺条件
热介质
进出口温度℃ Th1 Th2
流量 m3/h Qh
压力损失(允许值) MPa △Ph
冷介质
进出口温度℃ Tc1 Tc2
流量 m3/h Qc
压力损失(允许值) MPa △Pc
(二)物性参数
物性温度℃ Th=(Th1+Th2)/2 Tc=(Tc1+Tc2)/2
介质重度 Kg/m3γh γc
介质比热 KJ/kg·℃ Cph Cpc
导热系数 W/m·℃λh λc
运动粘度 m2/s νh νc
普朗特数 Prh Prc (三)平均对数温差(逆流)
△T=((Th1-Tc2)-(Th2-Tc1))/ln((Th1-Tc2)/(Th2-Tc1)) 或△T=((Th1-Tc2)+(Th2-Tc1))/2 (分子等于零)(四)计算换热量
Wq=Qh*γh*Cph*(Th1-Th2)=Qc*γc*Cpc*(Tc2-Tc1) W (五)设备选型
根据样本提供的型号结合流量定型号,主要依据于角孔流速。

即: Wl=4*Q/(3600*π*D2) ≤3.5~4.5m/s
Wl—角孔流速 m/s
Q —介质流量 m3/h
D —角孔直径 m
(六)定型设备参数(样本提供)
单板换热面积 s m2
单通道横截面积 f m2
板片间距 l m
平均当量直径 de m (d≈2*l)
传热准则方程式 Nu=a*Re b*Pr m
压降准则方程式 Eu=x*Re y
Nu—努塞尔数 Eu—欧拉数
a.b.x.y—板形有关参数、指数
Re—雷诺数
Pr—普朗特数
m —指数热介质 m=0.3 冷介质 m=0.4 (七)拟定板间流速初值 Wh 或 Wc
Wc=Wh*Qc/Qh (纯逆流时)
W取0.1~0.4m/s
(八)计算雷诺数
Re=W*de/ν
W —计算流速 m/s
de—当量直径 m
ν—运动粘度 m2/s
(九)计算努塞尔数
Nu=a*Re b*Pr m
(十)计算放热系数
α=Nu*λ/de
α—放热系数 W/m2·℃
λ—导热系数 W/m·℃
分别得出αh、αc热冷介质放热系数
(十一)计算传热系数
K=1/(1/αh+1/αc+r p+r h+r c) W/m2·℃
r p—板片热阻 0.0000438(δ=0.7mm)m2·℃/W r h—热介质污垢热阻 0.0000172~0.0000258m2·℃/W r c—冷介质污垢热阻 0.0000258~0.0000602m2·℃/W 程序中污垢热阻缺省值 r h+ r c=0.00005 m2·℃/W (十二)计算理论面积
Fm=Wq/(K*△T)
(十三)计算换热器单组程流道数
n=Q/(3600*f*W) (圆整为整数)
Q—流量 m3/h
f—单通道横截面积 m2
W—板间流速 m/s
(十四)计算换热器程数
N=(Fm/s+1)/(2*n) N为≥1的整数
s—单板换热面积 m2
(十五)计算实际换热面积
F=(2*N*n-1)*s (纯逆流)
(十六)计算欧拉数
Eu=x*Re y
(十七)计算压力损失
△P=Eu*γ*W2*N*10-6 MPa
γ—介质重度 Kg/m3
W—板间流速 m/s
N—换热器程数
附二、板式换热器汽—液换热计算方法与步骤
(一)计算换热量
Wq=Qc*γc*Cpc*(Tc2-Tc1) W (二)平均对数温差
△T=((Tz1-Tc1)-(Tz1-Tc2))/ln((Tz1-Tc1)/(Tz1-Tc2)) Tz1—蒸汽进口温度℃ (三)计算蒸汽冷凝时的放热系数
3
/1232
3
/1447.1--⎪⎪⎭
⎫ ⎝⎛⋅⋅•⎪
⎪⎭⎫
⎝⎛⋅=g n n n
B n Gn a n βλμμ
αn — 冷凝水放热系数 W/m 2
·℃ Gn — 冷凝水量 kg/s λn — 凝结水的导热系数 W/m ·℃ μn — 凝结水的动力粘度 Pa ·S ρn — 凝结水的密度 kg/m 3
B — 板宽 m g — 重力加速度 m/s 2
(四)计算传热系数
K=1/(1/αn +1/αc +r p +r h +r c ) W/m 2·℃
(五)计算换热面积
F=Wq/(K*△T) m 2
(六)计算欧拉数 Euc=x*Re y
(七)计算压力损失
△Pc=Euc*γc*Wc 2
*10-6
MPa
附三、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