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旅游自行车游骑道建设
景区交通改善方案
景区交通改善方案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保障游客的安全,同时优化景区交通环境,特制定以下景区交通改善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高景区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提升景区交通效率,减少游客等待时间。
3.优化景区交通环境,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三、具体措施1.加强景区道路建设o增加道路数量和规划:根据景区游客数量的增长趋势,合理规划和增加道路数量,特别是在游客流量大的区域增加道路宽度和数量,以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o提高道路质量:采用先进的道路建设技术和材料,提高道路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减少道路损坏和塌陷现象,确保游客安全通行。
o增设交通标志和标线:在景区道路上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游客正确行驶,避免交通混乱和事故的发生。
2.加强交通管制和管理o安装监控设备:在景区关键路段和交叉口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事故和拥堵情况。
o加强交通巡逻:增加交警力量和巡逻频次,加强对景区内外交通情况的监管。
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严厉执法,以起到威慑作用。
o设置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在景区高峰期或活动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如限制车辆通行、设置人行区域等,以保证游客的安全。
3.推广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o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景区内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游客使用公交车、观光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数量,降低环境污染。
o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在景区内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步行道等,鼓励游客采用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既减少交通拥堵,又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4.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o制作宣传资料: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如宣传单页、海报等,向游客介绍景区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醒游客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o开展宣传活动:在景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展板、展示区域等,向游客进行现场宣传,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加深游客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武汉东湖绿道骑行形成旅游攻略
武汉东湖绿道骑行形成旅游攻略武汉东湖绿道是武汉市内一条著名的骑行路线,沿途风景如画,是许多人追求健康和放松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东湖绿道骑行攻略,帮助您充分了解这条路线并获得最佳的骑行体验。
一、路线介绍武汉东湖绿道是连接武汉市东西湖区域的一条长约30公里的自行车道。
它贯穿了东湖风景区、黄陂湖、园博园等多个景点,沿途绿树成荫,湖泊风光令人陶醉。
骑行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和途径,沿着绿道欣赏风景、感受自然的美妙。
二、准备工作1. 自行车选择:选择一辆适合骑行长途的自行车非常重要。
建议选择一辆舒适的城市自行车或山地自行车,以确保您在骑行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2. 装备:骑行时,需要穿着透气舒适的运动服装,并携带必要的装备,如头盔、手套、水壶、修理工具、背包等。
3. 健康状况:由于骑行过程会消耗较多体力,建议骑行前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确保身体处于较好的健康状态。
三、骑行攻略1. 出发点选择: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可以选择东湖、黄陂湖或园博园作为出发点。
东湖是最为热门的选择,可沿湖骑行,欣赏湖光山色。
黄陂湖适合喜欢湖泊风光的骑行者,而园博园则充满了独特的植物景观。
2. 路线规划:从出发点开始,沿着绿道骑行,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点和美景。
可以提前查阅相关地图或导航软件,规划好自己的骑行路线,以充分利用时间并尽情享受旅途的美好。
此外,可以在沿途安排一些休息站,提供休息和用餐的机会。
3. 景点推荐:东湖绿道沿途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例如,在东湖附近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黄鹤楼等著名景点;在黄陂湖附近,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和水上娱乐项目;而园博园则是一个集园艺展示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景点。
4. 注意事项:在骑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
确保自行车状态良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观察路况,并保持适度的饮水和休息,以防止过度疲劳。
四、其他活动推荐除了骑行之外,武汉东湖绿道还提供了其他许多有趣的活动。
您可以参加当地的自行车俱乐部活动,结识新朋友,分享骑行经验。
乡村滨水生态休闲产业开发项目案例
乡村滨水生态休闲产业开发项目案例乡村滨水生态休闲产业开发项目是指利用乡村地区的滨水资源,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开发相应的休闲产业项目,以提供旅游、休闲、度假等服务。
下面列举了十个乡村滨水生态休闲产业开发项目案例。
1. 滨水度假村:在风景优美的乡村滨水地区,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于一体的度假村,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
2. 滨水农庄:将乡村滨水地区的农田利用起来,发展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参与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同时还能品尝当地的农产品。
3. 滨水垂钓基地:利用乡村滨水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水域资源,建设垂钓基地,提供钓鱼设备、指导和场地租赁等服务,吸引喜爱钓鱼的游客前来休闲娱乐。
4. 滨水自行车道:在乡村滨水地区规划建设自行车道,游客可以骑自行车沿河岸或湖畔欣赏美景,同时也可以享受骑行带来的身心放松。
5. 滨水徒步旅游线路:规划乡村滨水地区的徒步旅游线路,游客可以沿着河岸、湖畔等景点进行徒步旅行,体验自然风光,感受乡村生活。
6. 滨水露营地:在乡村滨水地区建设露营地,提供帐篷、篝火、烧烤设施等服务,游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露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7. 滨水冲浪乐园:在适宜冲浪的滨水地区建设冲浪乐园,提供冲浪装备租赁、教练指导等服务,吸引冲浪爱好者前来体验刺激的冲浪乐趣。
8. 滨水温泉度假村:在乡村滨水地区建设温泉度假村,游客可以享受温泉浸泡的放松,同时还能欣赏滨水美景。
9. 滨水划船运动中心:在乡村滨水地区建设划船运动中心,提供划船设备租赁、培训等服务,游客可以在水上畅游,锻炼身体。
10. 滨水自然保护区:将乡村滨水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开放给游客,设置观鸟点、生态教育区等设施,让游客近距离欣赏自然景观,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以上是十个乡村滨水生态休闲产业开发项目案例,通过开发这些项目,可以有效利用乡村滨水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公园游步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园游步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研究背景公园游步道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和锻炼的需求而建设的一种设施,可以使人们在自然景观中散步、跑步、骑行等,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针对公园游步道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报告,旨在确定建设游步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可行性分析2.1环境因素(1)公园游步道的建设能够保护自然环境,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游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植被、湿地等自然资源。
(2)游步道的建设能够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参观人次,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的经济效益。
2.2社会因素(1)游步道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可以通过运动和休闲活动来保持身体健康,缓解压力,增加社交交流。
(2)游步道的建设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就业状况。
2.3经济因素(1)公园游步道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规划设计费用、施工费用、设备购置费用等。
然而,由于游步道的使用费用较低且受益人群广泛,游步道的建设投资将获得长期回报。
(2)同时,游步道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如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增加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3.可行性研究方法(1)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公园游步道的建设现状和管理经验。
(2)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游步道的潜在用户。
(3)考察游步道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成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4)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游步道建设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5)结合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评估游步道建设的可行性。
4.可行性研究结论经过对公园游步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公园游步道建设是必要的,可以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游步道的建设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较高。
(3)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游步道的位置、长度、宽度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绿道介绍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如今的人们更多地渴望到山林海边寻求惬意,踏上没有噪音尾气的城市绿道。
而这份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在我们身边实现,贯穿整个城市的绿道网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今后,市民朋友或许只要出门走上几步路,就能踏上精心设计、设备齐全的绿道,尽享自然惬意。
什么是绿道?北京近山松认为绿道上应有自行车专用道,还有驿站“绿道,简单地说就是绿色生态之道。
”绿道是提供给行人、骑车者休闲健身的道路,也被认为是慢行之道。
绿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北京近山松认为绿道里面有自行车道,有步行道路,有绿色的环境,有标识系统,还有停下来休息的地方,类似于古代的驿站。
绿道特征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在我国国内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
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根据需要,绿道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
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绿道网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绿道与人行道的区别?人行道:上班绿道:休闲绿道与人行道有何区别?绿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是分开的,非机动车道从城市功能来说是供日常生活,包括上班行走的一条道路。
绿道是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当绿道由于很多原因不能连贯时,可能借用非机动车道使绿道连接起来。
绿道六大组成要素:一、绿廊,由现行的带状空间两侧来控制一定的绿化控制带,这个绿化控制带通过景观修复来打造绿廊。
邢台平乡自行车之乡
邢台平乡自行车之乡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中国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则是一个以自行车文化为特色,被誉为“自行车之乡”的地方。
邢台平乡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这里地势平坦,风景优美,适宜骑行。
平乡县政府高度重视自行车事业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旅游资源。
因此,平乡县拥有丰富的自行车资源和完善的自行车配套设施。
首先,平乡县拥有众多优秀的自行车产品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生产高品质的自行车产品,还致力于创新和改进。
这些自行车产品质量可靠、设计新颖,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使用。
从宝宝车到儿童车,再到成人车,平乡县的自行车企业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其次,平乡县建设了一系列的自行车道。
这些自行车道沿着乡村小道、河岸边等旅游景区和常规交通路线,串联了整个平乡县的自行车路网。
自行车道宽阔平坦,安全可靠,非常适合骑行和观光。
无论是远足还是家庭休闲,自行车道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此外,平乡县还建设了一些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公园和景点。
这些景点中有专门展示自行车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有专门举办自行车比赛的赛车场,还有专门提供骑行服务和设备的租赁中心。
这些景点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观光需求,还提供了各种自行车活动和体验项目,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享受自行车文化。
邢台平乡县的自行车之乡还吸引了大量的自行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前来交流和学习。
每年都有大量的自行车活动和赛事在平乡县举行,吸引了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参赛者和观众。
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平乡县自行车事业的发展,还提升了平乡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邢台平乡自行车之乡不仅拥有完善的自行车产业链和配套设施,还注重自行车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办自行车文化节和自行车文化推广活动,组织自行车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鼓励人们骑行,传播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总之,邢台平乡自行车之乡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地方。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与生态绿道建设标准
健身步道一、概念登山健身步道:以登山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步道,为登山健身步道。
二、分类(一)依据步道形状(形态)分类线状步道(相互不重合)、环形步道(闭合的环形)、网状步道。
注意:线状步道、环形步道在设计上,必须重点考虑步道的出入口不能是唯一的(二)依据步道功能分类山野步道、探险步道、亲子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
山野步道,融山地、丛林等为一体。
探险步道有不同探险主题,如:原始森林探险步道、喀斯特探险步道等。
亲子步道,步道难度级别低,富有趣味性。
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可结合动植物环境设计不同的区域,如:科普游览区和科普试验区等,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 旅游休闲、丰富知识、增长技能的教育基地。
三、步道及设备要求(一)步道设计要求1、登山步道系统中每条道路应与其它道路、景点相连接,形成环路,无断路,无死路。
2、以成人正常步行速度行进约40分钟为一距离段,设置观景休憩站。
(二)步道建设要求1、登山步道路面由主步道与两侧的缓冲带构成。
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等于60厘米、小于等于150厘米;两侧缓冲带每侧宽度不小于20厘米。
缓冲带应有植被覆盖。
路面以原地土石道为主要道路类型,辅以木栈道、砾石道、间隔石道、台阶、桥梁、灰渣道等其他辅助类道路。
●原地土石道是步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原有道路经简单修整而成。
●木栈道使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材修建,用于山中湿地部分。
●砾石道由砾石呈轨道状铺设,厚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
路心部分主要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至10厘米的砾石铺建,两侧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以下的砾石铺建。
多用于有水处较平缓地面。
●间隔石道采用长度为50厘米以上的条状石板或石块呈间隔状分布架设。
用于泥泞潮湿的步道路段,或应用在树根裸露处。
●桥梁采用石板、原木或竹子等天然材料架设。
桥面宽度为100厘米至150厘米,如安全需要可使用少量金属和水泥加固。
危险地段(桥面到沟底超过2米,桥体侧面有断崖、水面等)需要加两侧护栏。
瘦西湖景区功能分区
瘦西湖景区功能分区一、引言瘦西湖景区作为江苏省无锡市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开发瘦西湖景区,需要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各个区域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措施。
二、景区整体分区2.1 主要功能分区瘦西湖景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中心湖区:这是瘦西湖的核心区域,是游客游览瘦西湖的主要场所。
在中心湖区,游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和浓厚的水乡风情,还可以坐船游览湖中的小岛。
为了方便游客,中心湖区需要提供游船服务、游览步道和指示标志等设施。
2.文化遗址区:瘦西湖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如灵飞岩、庆林寺等。
这些文化遗址是瘦西湖景区的重要资源,需要进行保护和利用。
在文化遗址区,应该建立文物保护区和相关展示场所,同时提供讲解员和导览手册等服务,以向游客传播历史文化知识。
3.休闲娱乐区:为了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瘦西湖景区还应提供休闲娱乐设施。
例如,可以设立游乐园、咖啡馆、餐饮区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享受到休闲娱乐的乐趣。
2.2 交通分区为了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减少交通拥堵,瘦西湖景区还应进行交通分区规划。
具体的交通分区如下所示:1.公共交通区:在瘦西湖景区周边建立公交站点,提供公共交通线路,方便游客到达景区。
2.步行区:为了保护景区的环境,可以设立步行区,禁止或限制机动车辆进入。
同时,在步行区内设置人行道和游览步道,方便游客步行游览。
3.自行车道:在景区周边建立自行车道,鼓励游客骑行游览。
同时,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方便游客租用自行车出行。
三、功能分区的具体规划3.1 中心湖区规划1.游船服务:在中心湖区设立游船码头,提供游船服务,让游客可以在湖上欣赏美景。
2.游览步道:设计合理的游览步道,分布在湖边的各个景点之间,方便游客步行游览。
3.指示标志:在景区内设置指示标志,指引游客到达不同的景点和设施。
3.2 文化遗址区规划1.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文化遗址,设立文物保护区,限制游客的活动范围,并设置专门的保护措施。
自行车道建设效果总结
自行车道建设效果总结自行车道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安全、便利的骑行环境,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本文将就自行车道的建设效果进行总结。
一、提升骑行安全性自行车道的建设为骑行者提供了封闭、独立的行车通道,减少了与机动车的摩擦。
骑行者不再需要与危险的机动车混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自行车道的设施配套完善,如红绿灯、交通标志等,进一步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
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自行车道的建设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代步,减少了机动车的数量,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特别是对于短途出行的市民来说,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通过自行车道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出行速度。
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自行车是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
自行车道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舒适、安全的骑行环境,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通过骑行锻炼,市民能够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改善环境质量自行车道的建设是一种环保举措,通过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骑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也减少了城市的噪音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五、促进旅游业发展自行车道的建设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许多城市的自行车道沿着风景名胜区或者历史文化区域建设,使得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骑行方式更好地享受城市风光。
自行车道成为了旅游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总结起来,自行车道的建设在提升骑行安全性、改善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自行车道的建设将会继续被重视,并得到更好的发展。
让我们一同期待自行车道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带来更多的便利与美好。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城市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城市自行车骑行道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其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提升了旅游体验。
在传统旅游模式中,游客通常必须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而且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有了城市自行车骑行道,游客可以自由骑行,享受自由、舒适的出行体验。
骑行道的建设将景点之间紧密连接,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旅游网络,大大减少了游客在交通上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提升了旅游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其次,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自行车骑行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的旅游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种亮点。
更重要的是,骑行道的存在使得城市内外的景点更加紧密地链接在一起,游客可以轻松地跨越不同的景点,体验丰富多样的旅游内容。
这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带动了周边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旅游选择,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了旅游业的增长。
此外,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旅游业的繁荣离不开城市的宜居环境。
而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通过鼓励游客骑行,减少了汽车的使用,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降低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这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自行车骑行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整体社会的体质素质,从而推动城市的健康城市建设。
这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也符合现代人对于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对于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骑行道的通畅和安全性。
其次,要与其他交通工具和行人的出行方式相协调,避免交通冲突和事故发生。
户外骑行旅游活动方案(精选5篇)
户外骑行旅游活动方案(精选5篇)户外骑行旅游活动方案篇1活动主题:复兴梦,青春行活动内容:班级同学集体骑自行车出行活动时间:4月10日组织者:张茂,付鑫,滑维康参与人员:14级文管班内同学所需物品:自行车若干辆,条幅,旗子活动地点:从学校东区出发→西区→洛阳桥→国花园活动要求:①安全第一,所以同学需遵循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②要求出行同学穿系服,着装一致③要求出行同学身配授带注意事项:①出行前请各位同学检查好自己的车子有无安全隐患,做到安全出行②请各位同学身穿运动裤、运动鞋,且不要佩戴首饰,以免给自己、他人带来伤害③行进中,请各位同学始终保持好速度,跟上团队,切勿掉队④行进中,如果车子出现问题,应及时汇报负责人,请求全队停留活动分工:①摄影小组:陈孔忠,乔明洋,方伟洁②安全小组:张茂,滑维康③举旗小组:崔四海,许凡,付鑫,崔飞飞活动流程:校内行:从校内出发,由四名举旗同学带队,旗上内容为“低碳出行”,后面依次跟上班内同学,成一列,在校园内行走至中区,然后到西区,路过西区田径场,最后在西区门口停下,于洛阳师范学院门口停下,拍集体照。
校外行:从西区门口出发,沿龙门大道非机动车道出行至洛阳桥下,班内同学列队而行,打出“低碳出行”的旗子,引起人们的注意。
目的:洛阳积淀千年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物质遗产。
低碳出行,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洛阳遗留下来的文化物质遗产,只有留存下来我们才能更好传承下去,健康的体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中国梦,张扬青春气息。
户外骑行旅游活动方案篇2一、宗旨我们要用我们的身体力行把我们对增城的热爱清清楚楚的诠释出来。
同时宣传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
二、意义1、我们要把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真正的宣传起来,低碳,环保。
绿色2、增强我们团队的影响力,增加队友与队友之间的交流和认识,使我们团队更加团结;同时增进队友的友谊,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希望通过活动,激发队友之间的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时间:__年3月16日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下午的三点半回程四、活动地点:增城市增城广场(东汇城对面,增城广场大柱集中)——小楼镇何仙姑庙__年3月16日星期六早上九点半准时在增城市增城广场(东汇城对面,增城广场大柱集中集中,出发。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需求,还能够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分析城市自行车骑行道建设的经济效益,并探讨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旅游业发展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它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使游客可以更加方便、舒适地探索城市的美景和文化。
自行车骑行道上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景点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同时,自行车骑行道还吸引了大量的自行车爱好者,他们会主动选择在城市自行车骑行道上行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改善交通状况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逐渐达到极限。
而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以解决短距离出行的问题,减少了汽车交通对城市道路的压力。
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不仅为骑行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还鼓励更多的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进一步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频率,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碳排放水平。
传统的交通方式,特别是汽车,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对全球暖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不仅没有排放有害气体,还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骑行的便利条件,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城市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骑行道的设计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这些美丽的自行车骑行道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基于湖滨城市特征的自行车专用道规划设计昆明环湖东路自行车专用道设计分析
基于湖滨城市特征的自行车专用道规划设计昆明环湖东路自行车专用道设计分析简海云;邓正芳【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历程,在全球城市寻求低碳发展背景下,绿色出行方式正成为交通发展的主旋律。
昆明环湖东路自行车专用道的示范项目通过充分挖掘昆明滇池湖滨地区的生态与景观特色,明确昆明环湖东路自行车专用道“宜行、宜游”的规划目标,定位在建设亲水自行车廊道、凸显高原湖滨城市特色,针对性地提出结合环湖路沿线湖滨地区生态景观特征及沿线自行车交通相关需求的,以人的使用与活动为出发点的设计方案。
其建成投入使用所产生的初步示范效果良好,为湖滨自行车专用道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相关经验。
% With a review of the bicycle traffic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figures out that green transport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raffic under 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The bicycle lanes at Huanhu East Road in Kunming discover the eco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lake areas in Kunming Pond, aim at providing traffic and recreation use and highlight features of lakeside cities at plateau.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hat meet the traffic and human needs of lakeside areas. The built lakefront bicycle lanes have received good reputation and have set up an exampl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kefront bicycle lane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风景园林;自行车专用道;规划设计;交通规划【作者】简海云;邓正芳【作者单位】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 650041;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65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 绪论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曾经风靡全球,但随着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其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从我国乡村旅游与骑行的结合浅析我国骑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从我国乡村旅游与骑行的结合浅析我国骑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骑行正日益成为大众认可的体验旅游方式,由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使得骑行者形成对乡村优良环境的偏好,乡村成为骑行路线的首选,也让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动,本文将以广东绿道建设为例从我国乡村旅游与骑行的结合程度来浅要分析骑行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骑行;乡村旅游;国内现状;发展趋势国外自行车旅游发展较早,在汽车尾气日益加重的大城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鼓励自行车出行,骑行者不在满足于城市中的穿行,他们的足迹延伸到乡村和世界各地,将自行车作为旅游出行的交通工具,骑行成为他们保护环境和感受自然之美的方式。
国内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自行车出行也越来越得到鼓励和支持。
广州,成都,珠海,深圳等地纷纷启动绿道建设项目,国内骑行协会越来越多,骑游活动和骑行比赛也开展的如火如荼。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人总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上。
托夫勒进一步解释,从生存到发展到自我实现的历史和逻辑过程。
他说:顾客一方面希望所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稳定、重复和熟悉程度,但是另一方面要求得到一些刺激和兴奋这样的东西.他们希望有范围广泛的各种体验他们能感觉到。
但是在各种情况下,他们希望这种体验尽管是兴奋的、刺激的,但同时又要是安全的。
体验经济是生产力提高和人类需求升华的产物。
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验经济时代是产品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它赋予乡村经济新的发展机遇。
骑行这一旅行方式能够更加深入的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骑行所选择的路线通常都是空气清新,环境未被破坏的乡村,因此骑行常常和乡村旅游联系在一起。
国内对骑行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骑行者特征、骑行文化、骑行技术研究等方面,对于骑行这一新兴旅游方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前景的研究较少,关于骑行人们大多以游记或旅游攻略的方式进行记录,本文从乡村旅游与骑行的结合程度出发,浅析骑行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休闲骑行道建设案例
城市建设休闲骑行道建设案例咱先来说说成都的天府绿道。
这可真是一个超棒的休闲骑行道建设案例。
一、规划与布局。
1. 长度和范围。
天府绿道那是相当有气魄,它的规划总长度有1.69万千米。
这就像是给成都这座城市戴上了一条超级长的绿色项链。
它几乎串联起了成都的各个角落,不管你是在市中心还是在郊区,只要你想骑行,总能找到绿道的身影。
就像你在地图上看,它像一张绿色的大网,把公园、湖泊、社区等都网罗其中。
比如说,你可以从锦城湖附近出发,沿着绿道一直骑,途中会经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区域。
2. 与周边环境融合。
这绿道可不是那种孤零零的骑行道。
它巧妙地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
比如说在有河流的地方,骑行道就沿着河岸蜿蜒前行。
你骑着车,一边是潺潺的流水,可能还能看到水里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另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叫着,就像在给你加油打气。
而且它还穿过很多公园。
像桂溪生态公园,你骑进去之后,就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公园里的花花草草五颜六色的,你可以随时停下来,在草坪上休息一下,看看风景,然后再继续骑行之旅。
二、设施建设。
1. 路面状况。
天府绿道的路面质量那叫一个好。
它的路面很平坦,没有那种坑坑洼洼的地方。
不管你骑的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都能感觉到如丝般顺滑。
而且路面的宽度也比较合适,足够让两个骑行者并排骑行,这样你和朋友一起出去骑行的时候,还能边骑边聊天,分享路上的趣事呢。
为了适应不同的骑行需求,在一些路段还做了特殊的设计。
比如在有坡度的地方,会有缓坡和陡坡的区分,对于那些喜欢挑战的骑行爱好者来说,陡坡就是他们展示技术和体力的好地方;而对于休闲骑行的人来说,缓坡也能轻松应对。
2. 休息与服务设施。
沿途的休息设施那是相当齐全。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那种造型别致的休息亭。
这些休息亭不仅能给你遮风挡雨,而且还设计得很人性化。
里面有长椅供你休息,你骑累了就可以坐下来,把自行车靠在一边,喝点水,吃点小零食。
城市绿道规划案例
城市绿道规划案例近年来,城市规划的重要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城市绿道规划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能够提供居民休闲、健身和交通出行等多重功能,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应用。
本文将以某城市的绿道规划案例为例,探讨城市绿道规划的实施和效果。
案例:某城市绿道规划一、规划背景某城市位于一个发展迅速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居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市政府决定开展城市绿道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提供绿色交通方式:通过修建绿道,提供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增进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 保护自然环境:规划绿道沿线的植被绿化,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规划内容1. 绿道路线规划: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市民需求,制定了连接市区主要景点和居民区的绿道路线,覆盖了整个城市的主要区域。
2. 绿道设计要素:考虑交通安全、景观美化、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对绿道进行全面设计。
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和市民需求,提供多种绿道形态,如河岸绿道、公园绿道等。
3. 绿道配套设施: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和活动,配套建设了自行车道、休闲广场、游园设施等。
同时,还设置了安全标识和照明设施,确保市民在夜间出行的安全。
四、规划实施1. 绿道修建: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绿道,包括道路拓宽、植被绿化和景观改造等。
2. 设施建设:在绿道沿线建设了停车场、休息点、公共卫生间等便利设施,提供给市民使用。
3. 宣传推广:市政府通过媒体和网络宣传城市绿道的特点和好处,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和绿道活动。
四、规划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实施,某城市的绿道规划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 解决交通问题:绿道的建设提供了绿色交通方式,吸引了更多市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代替汽车出行,有效减轻了交通压力。
城市绿道介绍
如今的人们更多地渴望到山林海边寻求惬意,踏上没有噪音尾气的城市绿道。
而这份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在我们身边实现,贯穿整个城市的绿道网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今后,市民朋友或许只要出门走上几步路,就能踏上精心设计、设备齐全的绿道,尽享自然惬意。
什么是绿道北京近山松认为绿道上应有自行车专用道,还有驿站“绿道,简单地说就是绿色生态之道。
”绿道是提供给行人、骑车者休闲健身的道路,也被认为是慢行之道。
绿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北京近山松认为绿道里面有自行车道,有步行道路,有绿色的环境,有标识系统,还有停下来休息的地方,类似于古代的驿站。
绿道特征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在我国国内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
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根据需要,绿道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
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绿道网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绿道与人行道的区别人行道:上班绿道:休闲绿道与人行道有何区别绿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是分开的,非机动车道从城市功能来说是供日常生活,包括上班行走的一条道路。
绿道是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当绿道由于很多原因不能连贯时,可能借用非机动车道使绿道连接起来。
绿道六大组成要素:一、绿廊,由现行的带状空间两侧来控制一定的绿化控制带,这个绿化控制带通过景观修复来打造绿廊。
二、游径,在绿道里面设计一定的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残疾人专用道)和水道等非机动车道游径系统。
广东绿道骑行地图
史,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严格的保护,竹林中常栖息的鹭鸟 ~ 万只,已成为鹭鸟天堂(俗称鹤巢)。
玑
区
No.5 健康骑行生活 惠州段 3 条绿道游玩攻略
本次惠州走起!惠州市区域绿道主线总长约 174 公里(2 号绿道 49 公里&3 号绿道 97 公里&5 号绿道 28 公里), 支线总长约 45 公里。周末带上一台自行车,按照自己的喜欢,计划一条线路,走起!
亚婆角旅游区
3 号绿道 线路走向:由东莞石龙镇经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惠州博罗县石湾镇,以白面石自然保护区为终点。 推荐游玩线路: 东江画廊风情游: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惠博沿江生态景观走廊、东江公园、合江楼、水东古街 绿道入口:惠州市惠城区江北、合生大桥、东江公园 骑行贴士:该线路主打东江景区长廊,途经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合生大桥、东江公园等,沿线有怡然岛、客家渔女、 百竹园、碧翠园、锦簇苑等景点,实在是品味东江风情的盛宴。 PS:重点向大家推荐合江楼,该楼坐落于东新桥东岸,造型为清代官式风格、重檐攒尖顶。灰瓦白墙,红柱青台, 彩画斗拱梁枋,辅以古色古香的码头和广场,难怪大文豪苏东坡亦曾在此写下《寓居合江楼》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3 号绿道 线路走向:由江门市棠下镇经西江大桥进入佛山顺德均安镇,最后通过屏山大桥从陈村镇进入广州番禺钟村,主线 长约 57 公里。 推荐游玩线路: 山青水秀田野游:顺峰山风景名胜区、长鹿农庄、横沙围湿地公园、碧江金楼、都宁岗森林公园 绿道入口:马冈马东路、顺峰山公园、顺德三善桥桥底 骑行贴士:该线路主要体验沿路的湿地风光以及山林野趣,线路全长约 21 公里。以顺峰山公园与碧江金楼为主要 亮点,顺峰山公园依据山势地貌形成了“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格局,位于佛山市顺 德新城区西北部太平山麓,碧桂路转南国东路可直达。碧江金楼建筑群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代“镬耳屋”,游客登 临,可亲身邻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认识岭南文化的厚重沉淀。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生态绿道建设标准
文明施工①依据业主、监理有关要求,落实施工组织文件,明确各工序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管理。
②对全体职工,特别是民工,在进场前进行文明、安全施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文明施工意识和自身素质。
③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采用统一规范临设,围档整齐,符合要求,临设要牢固整齐,材质符合要求。
④运料车运料时要用帆布覆盖,以防沿路遗撒和扬尘。
施工道路要保证湿润,以防车辆行驶扬尘。
⑤场地内材料与设备要保持整齐,并保证场地内的清洁。
健身步道一、概念登山健身步道:以登山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步道,为登山健身步道。
二、分类(一)依据步道形状(形态)分类线状步道(相互不重合)、环形步道(闭合的环形)、网状步道。
注意:线状步道、环形步道在设计上,必须重点考虑步道的出入口不能是唯一的(二)依据步道功能分类山野步道、探险步道、亲子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
山野步道,融山地、丛林等为一体。
探险步道有不同探险主题,如:原始森林探险步道、喀斯特探险步道等。
亲子步道,步道难度级别低,富有趣味性。
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可结合动植物环境设计不同的区域,如:科普游览区和科普试验区等,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旅游休闲、丰富知识、增长技能的教育基地。
三、步道及设备要求(一)步道设计要求1、登山步道系统中每条道路应与其它道路、景点相连接,形成环路,无断路,无死路。
2、以成人正常步行速度行进约40分钟为一距离段,设置观景休憩站。
(二)步道建设要求1、登山步道路面由主步道与两侧的缓冲带构成。
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等于60厘米、小于等于150厘米;两侧缓冲带每侧宽度不小于20厘米。
缓冲带应有植被覆盖。
路面以原地土石道为主要道路类型,辅以木栈道、砾石道、间隔石道、台阶、桥梁、灰渣道等其他辅助类道路。
●原地土石道是步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原有道路经简单修整而成。
●木栈道使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材修建,用于山中湿地部分。
●砾石道由砾石呈轨道状铺设,厚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
积玉桥的绿道规划
积玉桥的绿道规划
1、积玉桥的绿道要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敝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积玉桥的绿道中可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3、积玉桥的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4、积玉桥的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的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5、在积玉桥的绿道提供驿站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6、建设积玉桥的绿道休闲健身功能: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想健身的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7、建设积玉桥的绿道绿色出行功能: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丰富城市绿色出行方式。
8、建设积玉桥的绿道生态环保功能:绿道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等,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
9、建设积玉桥的绿道的社会与文化功能:绿道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社
会和谐与文化传承。
10、建设积玉桥的绿道的旅游与经济功能:绿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乡互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沿线土地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山灌区休闲旅游自行车游骑道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韶山灌区工程位于湘中丘陵地区,分水库枢纽、引水枢纽和渠道工程三部分,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排涝、城镇供水、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韶山灌区干渠5条,长186km,灌溉双峰、湘乡、湘潭、宁乡、韶山、望城、雨湖七个县市区,是湖南省综合功能最全、灌溉面积最大、建设影响最广、文化底蕴最深、综合效益最好的灌区。
在湘乡,横跨虞唐、山枣、栗山、泉塘、东郊等乡镇,总线长约为50km。
一、项目的必要性(一)韶山灌区的旅游开发势在必行。
1、资源的独特性。
人无我有、差异发展是旅游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
韶山灌区正是一处人无我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旅游资源,素有“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之说。
目前,从全省范围来看,尚无同类型旅游产品;从全国范围来看,灌区类旅游项目很少,只有河南省安阳市开发了红旗渠风景区,建设有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等主要景点,以观光类景点为主,人气很旺。
2、业态的新颖性。
韶山灌区既属绿色资源,又是红色资源。
绿色旅游资源让人心旷神怡,回归自然;红色旅游资源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红+绿的产品形式能够将身体的舒适与心灵的振奋完美融合,将视觉感受和心灵感悟有机结合,是一种非常新颖、极具发展前途的旅游产品业态。
3、背景的驱动性。
按照长株潭城市群的定位,湘乡是“生态休闲旅游城市”。
目前,湘乡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要完全实现这一功能定位,任务还很艰巨。
特别是在景区景点的建设方面,迫切需要大项目的支撑。
而韶山灌区基本上是一处旅游开发的处女地,在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的进程中,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大有作为。
韶山灌区的旅游开发,必将填补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空白,极大地丰富湘乡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湘乡的旅游结构,提高湘乡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游骑运动方兴未艾,前景光明。
1、自行车骑行是一种全民健身的新方式。
目前骑行爱好者的数量已经具备较大的规模,全国统计超过1亿人次,且在不断增长;自行车骑行受众十分广泛,年龄层次跨度较大,15-70岁都有,尤其以20-45岁为众,参与人群受限因素少,参与人数日趋增多。
就湘乡来说,已有专业自行车设备商家7家,骑游爱好者600多位,并正筹备成立自行车俱乐部,大规模的骑行队伍正在形成,自行车骑行越来越成为一种全民健身的好方式。
2、自行车骑行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自行车游步道的建设能够满足人们低碳、快捷的出行要求,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体现,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活力、吸引旅游关注、满足居民需求的重要手段,一股自行车游骑道建设的热潮正在兴起。
以湖南省为例,株洲、常德、浏阳、临武等市县步行和自行车道基本实现全城覆盖、无缝接驳;长沙、岳阳等城市也已将自行车游骑道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也将起草制定《湖南省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专项规划设计导则》,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自行车游骑道建设。
3、自行车骑行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新业态。
随着旅游需求日趋多元,自行车骑行这种绿色环保、健康便捷的出行方式日渐成为旅游新宠。
调查显示,湘乡的游客以10-39岁的青少年、中青年为主,偏好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灌区游骑道的建设正好能满足湘乡主要客源的旅游偏好。
同时,韶山灌区自行车游骑道的建设与当前旅游市场中的常规旅游产品差异化程度大,个性化特征明显,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
借助地缘优势和产品的特异性能与周边城市形成良好的产品组合,共享客源市场。
(三)韶灌开发和游骑道建设相得益彰。
点多线长是韶山灌区的最大特征,交通问题是韶山灌区发展旅游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灌区的主要景点多达数十处且彼此分散,五条干渠长达186km。
利用自行车游骑,能让游客观赏其中、体验其中、锻炼其中,一举多得,是发展景区最理想、最合适的交通组织方式。
而如果单纯发展自行车游骑,没有像韶山灌区这样优异的资源相配套,游骑运动将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而已,会显得非常单调,难以形成大的市场吸引力,难以做大做强做出影响。
而让两者结合起来,则一定会产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激荡效应。
游骑道的建设是韶灌旅游发展最好的切入点,而韶灌旅游的发展则是游骑运动最好的背景和依托。
二、可行性分析(一)资源可用。
韶山灌区的旅游资源涵盖自然、人文两种类型。
灌区百里渠道百里林,堤固路平水长清,水利风光、田园风光和山水风光交相辉映,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灌区工程大型建筑物均设计精巧,型式多样,风格独特,人文景观宏伟。
洋潭水库、飞涟灌万顷、三湘分流等景观保存较为完整。
灌区沿线大多为山谷田园,山体植被保存完好,周边无较大污染源,较大范围内无工业污染企业,在湘乡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为韶山灌区沿线预留了80米的生态绿化带,大气、水质优良,生态资源条件良好。
韶山灌区以水资源为依托,通过渠道及其沿岸绿道呈带状分布,形成有序的空间格局,便于旅游线路的组织。
韶山灌区还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
韶山灌区工程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办农业的高潮中,在中共湖南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10万建设大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改造主席家乡的豪情壮志,仅用10个月时间便“优质、高速、安全、节省”地建成了灌区主体工程,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受益,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彰显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二)资金可筹。
1、投资分析说明。
(1)常规基础设施和其他辅助支持系统投资以湘乡市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数据为准,进行常规估算。
(2)其他商业设施和设备采购参考市场价、同类项目投资及湘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做大致估算。
(3)自行车游骑道建设投资估算按照市住建局道路修建标准数据及参考株洲市自行车游骑道修建投资核算,具体如下:北干渠造价估算:线路里程双向共计30公里,建造3.5米宽彩色沥青路面,投资总计为5615.8万元。
目前已硬化路面为5公里。
25公里道路硬化、亮化和护栏造价约为120万元/公里,总计3000万;5公里路面拓展、亮化和护栏造价约为75万元/公里,总计375万元;每4公里(单向则是2公里)设置一套自行车停放点和休息亭(能量小站)造价约为10万元/套,总计70万;土方工程30公里总计约400万元;项目需征地约43亩,征地费用约为6万元/亩,报批费用约为9.6万元/亩,总计670.8万元;沿线两个渡槽改造造价约为100万元;另外,道路交通改造(架桥、修路)的不确定成本约为1000万元;北干渠沿线基本不涉及拆迁。
南干渠造价估算:沿线单向骑行道约8公里,投资总计为4320万元。
路面部分已硬化,将路面拓展至3.5米、亮化、护栏造价约为120万元/公里,总计960万元;沿线景观造价约为200万元;每2公里设置一套自行车停放点和休息亭(能量小站)造价约为10万元/套,共计40万元;征地拆迁安置成本为3000元/平方米,预计拆迁费用约为3000万元;土方工程8公里总计约为120万元;沿线土地均属于韶灌区管理范围,不涉及征地问题。
2、投资估算。
预计总投资约为2.44亿元。
韶山灌区当前处于未开发状态,周边基础设施配备、道路交通状况都亟待改善,韶山灌区自行车游骑道的开发不光是一项旅游项目,更是一项惠及旅游者和城市居民的民生工程,项目开发带有准公益、半公益性质,整体而言投资额度比较大,涉及项目比较多,投资周期比较长。
(具体的项目建设和安排见第三部分)3、融资分析。
韶山灌区休闲旅游自行车游骑道建设投资额度较大,投资期较长,投资回收周期长,需要开发主体做好详细充分的资金准备。
结合韶山灌区实际情况,可以借助以下几个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成立韶山灌区投资开发公司,市场化运作募集资金。
韶山灌区城区段周边土地均已划归相应公司或区域管理,其建设开发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借鉴株洲沿江风光带和东山新城开发模式,政府授权注册成立韶山灌区开发投资公司,统筹韶山灌区的开发工作,从现有工业园区、城北先导区及东山新城区所控土地中划拨灌区周边部分土地作为开发配套用地,通过土地招商等形式为灌区开发募集资金。
二是将韶山灌区休闲旅游项目及自行车游骑道建设开发委托现有的开发投资公司进行建设,为韶山灌区的整体性开发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2)利用项目影响,申请多级政府部门资金支持。
韶山灌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与灌区管理和开发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比较多,可以向发改、住建、水利、旅游、文体等部门和各级政府申请资金支持。
(3)借助国家政策,寻求政策银行长期低息贷款。
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项目选择以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评估重点,提供的贷款额度比较大,还款周期比较长(一般为五年),而且利息相对较低,是韶灌区项目建设贷款的最佳来源。
可充分运用项目的政府背景,惠民性质,结合三大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争取资金支持。
具体而言,可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交通环境改善立项寻求开发银行专项资金支持,以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维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立项寻求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扶助。
(4)利用旅游金融政策,争取商业银行专项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年限一般为三年,贷款利率较高,但提供的贷款额度比较大。
利用国家发布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制定的专项金融政策,探索通过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门票收入权质押、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等形式积极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贷款,最大限度压缩贷款成本,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5)促进银企结合,鼓励上市融资。
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增长潜力和预期经营效果,符合国家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要求,可筹措发行“旅游专项债券”,政府可引导财力雄厚的国内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银行向韶山灌区开发单位提供优惠贷款或承购旅游企业发行的中长期企业融资债券。
同时还可按照我国有关股票上市的规定,将其推向股票市场,向社会融资,以扩大企业规模,盘活不良资产,发挥规模效益。
(三)效益可观。
1、推动各个产业发展,增加地方收入。
游骑道的建设是韶山灌区休闲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
本项目的实施标志着韶山灌区旅游开发进入实质阶段,它的建成将在直接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推动韶山灌区休闲旅游开发更好更快地发展。
按一般规律,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比例可达到1:6,本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还能够显著改善湘乡旅游产品组合,吸引旅游市场,为湘乡食、住、行、游、购、娱等直接经济部门带来营业收入,同时拉动金融、通讯、安全、卫生、医疗等相关服务部门生产与服务,增加湘乡市整体国民经济收入。
2、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增加财政收入。
韶山灌区自行车游骑道建成以后,人气的聚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周边区域土地不断升值,320国道与湘乡湘潭快速线这两条城市主干道与韶山灌区中间区域将成为湘乡市的黄金地段,土地的升值将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