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色彩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色彩基础知识概括

色彩基础知识概括

⾊彩基础知识概括⾊彩设计基础第⼀章绪论⼀、⾊彩的意义形成⼈们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彩既是⼀种感受,⼜是⼀种信息⾊彩美已经成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种享受⼆、颜⾊感觉的形成⼈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定义,⾊是⼀种物理刺激作⽤于⼈眼的视觉特性,⽽⼈的视觉特性是受⼤脑⽀配的,也是⼀种⼼理反映。

所以,⾊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特性有关,⽽且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各⼈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章⾊彩的形成原理第⼀节⾊彩现象的⼼理性质不同波长的光作⽤与⼈的视觉器官以后,⼤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彩产⽣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彩会影响⼈们的情绪、性情和⾏动,这是⾊彩的⼼理性质。

⼏种常⽤⾊彩的情感功能红⾊: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橙⾊:渴望、健康、跃动、成熟、向上、等黄⾊:光明、轻快、丰硕、温暖、轻薄、颓废等绿⾊:⽣命、青春、成长、安静、满⾜等蓝⾊:深远、纯洁、冷静、沉静、悲痛、压抑等紫⾊:庄严、幽静、伤痛、神秘等⿊⾊: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等⽩⾊:纯洁、朴素、轻盈、单薄、哀伤等灰⾊:平淡、沉闷、寂寞、含蓄、⾼雅、安适等1.红⾊红⾊是热烈、冲动、强有⼒的⾊彩,它能使肌⾁的机能和⾎液循环加快。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要点1、红、橙、黄、绿、青、蓝、紫,被称为基本色光,即七色可见光谱。

光线是由多种色光所构成的,若没有光,我们不会感受到任何颜色。

2、光是色的前提、色是光的结果,色彩与光线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有光才有色彩。

3、我们对色彩的认识是由物体对于光的吸收和反射所形成的,主要取决于人们长期的视觉经验对物体色彩的区分和描述。

4、邻近色,就是在色带上相邻近的颜色,例如绿色和蓝色,红色和黄色就互为邻近色。

5、补色,又称互补色,就是两种颜色(等量)混合后呈黑灰色,那么这两种颜色一定互为补色。

色相环上互为180°的两色都称为互补色。

6、从色彩属性上分析,色彩大略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1)无彩色指黑、白、灰,另外我们把金、银色也看做是无彩色。

(2)有彩色指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

(3)无彩色系,包括白色、黑色和由白色与黑色互相调合形成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灰色。

(4)有彩色系,又称彩色系,是指除无彩色系以外的所有不同明暗、不同纯杂、不同色相的颜色。

7、色彩的三要素(1)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

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

有彩色系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

另外在同一色相的明度中还存在深浅的变化,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等明度变化。

任何有彩色加入白色,明度都会提高;加入黑色明度就会降低;加入灰色时,依据灰色的明暗程度而得到相应的明度。

(2)色相,是对色彩的相貌的统称,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视觉经验中所获得的感性认知。

(3)纯度,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又称饱和度。

高纯度色相加白或黑,可以提高或减弱其明度,但都会降低它们的纯度。

如加入中性灰色,也会降低色相纯度。

在绘画中,大都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色相的颜料调合的复色。

根据色环的色彩排列,相邻色相混合,纯度基本不变(如红黄相混合所得的橙色)。

高中美术必修一第一章色彩

高中美术必修一第一章色彩

高中美术必修一第一章色彩引言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它可以给作品带来生动、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传达情感、表达主题。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我们将研究关于色彩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巧,探索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无穷可能性。

色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则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则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

2. 主要色彩体系:常见的主要色彩体系有RGB(红绿蓝)、CMYK(青、品红、黄、黑)和RYB(红、黄、蓝)等。

每种体系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主要色彩体系:常见的主要色彩体系有RGB(红绿蓝)、CMYK(青、品红、黄、黑)和RYB (红、黄、蓝)等。

每种体系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3.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按照明度可分为明色和暗色;按照饱和度可分为高饱和和低饱和等。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按照明度可分为明色和暗色;按照饱和度可分为高饱和和低饱和等。

色彩与情感表达1. 色彩的情感连接:色彩可以直接触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并与情感紧密相连。

例如,红色常常与激情、热情相关联,蓝色则通常被视为冷静、平和的象征。

色彩的情感连接:色彩可以直接触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并与情感紧密相连。

例如,红色常常与激情、热情相关联,蓝色则通常被视为冷静、平和的象征。

2.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艺术家们积极利用色彩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选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调性,能够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意境,影响观众的感受。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艺术家们积极利用色彩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选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和调性,能够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意境,影响观众的感受。

色彩基础知识汇总

色彩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概论一、理论学习1)“色彩学”定义:色彩学(Color Science)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色彩学的研究理论: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色彩化学、色彩心理学、色彩美学、美术色彩学、设计色彩学。

3)色彩学的意义:色彩学是科学认知色彩的基础色彩学是合理运用色彩的规律色彩学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色彩学是创造审美的手段二、实践如何学好色彩学:查阅文献资料扩展色彩学的知识面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写生中学习掌握自然色彩的和谐美从大师作品中学习掌握色彩配合的方法捕捉灵感进行色彩创意第二章东西方色彩理论第一节东方色彩理论1)五色观发展历史:五色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五色”一词的出现追溯至战国时期。

东汉确立了“土居中央”的观点,并突出了黄色的地位,经隋唐至宋以后定黄为皇室专用色。

现代意义:原始人总结出了与现代光谱色相近的“五色”。

五色中的“青、赤、黄”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色彩三原色中的“蓝、红、黄”同类。

白色是全部光谱色的相加(正混合),黑色是全部颜料色的相加(负混合)。

历史意义:“五色观”制约着古代中国的色彩观,成为了一个社会功能的图示,因此使得对色彩的认识不能依照自然规律而展开。

“五色观”亦有符合科学规律的一面。

“五色观”包含了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了有色与无色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中国艺术对色彩规律把握的独特性和准确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色彩理论的缜密与深刻。

2)儒家色彩理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恶紫之夺朱”,紫色夺正不“仁”君子不以绀(微带红的一种黑色)取饰,红紫不以为裹服(内衣)”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延续五色说,强调正色的较高地位,用色彩象征等级。

3)道家色彩理论五色令国人盲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两级化、简单化,重视黑白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色彩审美观。

4)佛教色彩理论富有装饰性、象征性,是儒家和道家色彩理论的有益补充。

第二节西方色彩理论1)西方学者与色彩理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假设亚里士多德光即色彩猜想德米那斯关于光的三棱镜现象的论文牛顿解开色彩由来之谜、写出著作《光学》,提出光的性质的科学发现和推断,即光有粒子和光波。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 主要色彩:红、蓝、黄,可以通过调配其他颜色而得到- 互补色:彼此相对于光谱中线对称排列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 暖色和冷色:红、橙、黄为暖色,绿、蓝、紫为冷色- 浅色和深色:白色到浅色称为浅色,黑色到深色称为深色- 对比色:颜色间的明暗、亮度和明度的对比二、线条运用- 直线: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 曲线:弯曲线、波浪线、环绕线- 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和表面纹理三、素描基础- 素描是用线条和阴影构成的绘画形式,可以表现物体的外轮廓和内部结构- 素描工具:铅笔、炭笔- 素描技法:笔画、取闪、留白、明暗对比、层次感等四、造型基础- 平面造型: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二维形式- 立体造型:通过线条和阴影表现的空间形态- 立体造型的方法:增减法、拼接法、挖空法等五、色彩理论- 基本色:红、黄、蓝,是其他色彩的基础- 二次色:由两个基本色混合得到的颜色,如橙、绿、紫- 三次色:由三个基本色混合得到的颜色,如棕色- 色彩的明度:颜色与白色混合后的明亮程度- 色彩的变化:由于光线、阴影和视角的变化,色彩在视觉上也会发生变化六、平面构成- 对称构图:左右或上下对称- 辐射构图:基于一个中心点向外展开- 比例构图:依比例安排物体的大小和位置七、立体构成- 正面构图:凸起或突出的部分在视觉上较为突出- 反面构图:凹陷或隐藏的部分在视觉上较为突出- 放射构图:从中心点向外突出或展开八、小结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介绍了色彩基础知识、线条运用、素描基础、造型基础、色彩理论和平面、立体构成等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同时,通过对色彩和构图的理解,他们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幼儿最不喜欢的颜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色彩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 鲜亮的色彩如红、橙可以可以刺激幼儿心理活 动,使其兴奋,提高其敏感性和创造性,但是 如果长期面对这种刺激又会导致紧张、缺乏安 全、甚至暴力倾向。
• 蓝色、绿色等冷色可使幼儿安静,但过多运用 会造成幼儿抑郁内向的心理。 • 因此,幼儿园色彩搭配要科学,互补,和谐。
4、幼儿园色彩应用原则
• 幼儿园色彩除主色彩外,还应有其他辅助色,比如用 于空间导向、识别、安全警示、陈设及装饰等方面, 应采用鲜艳、醒目的色彩,便于营造一个欢快、活泼、 新奇的环境,以增强识别和突出的效果,体现幼儿园 的特点。辅助色既要同主色彩有区别与对比,又要考 虑相互统一和协调,这就要求使用的辅助色不能太多, 否则容易造成混乱、花哨的感觉。同时要考虑不同的 功能室、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色彩应有一定区别。 活动室及活动区域适合明快且丰富的色彩;卧室不宜 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过于鲜明的色彩会刺激幼儿的 大脑皮层和神经,引发兴奋和激动的情绪,影响休息,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阅览室及其区域宜用 单一明亮的色彩,有利于幼儿在明亮轻松的环境中专 心阅读图书;科学活动室及其区域宜用蓝色,以增强 科学感受和时代氛围,引导幼儿去探索,去观察,去 发现,去实践有关科学的原理和活动。
5、幼儿园各室内环境色彩设计的要求
(1)班级活动室(教室) 活动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最主要区域, 它的色彩设计是重点要求如下: 第一、墙面色是整个色彩设计的基础。 宜采用浅色调而不是高亮颜色,例如: 浅米黄色、浅粉红色、浅绿色使得空间有被 扩大的视觉感受。
• 室内装饰应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主要出发点, 如地板以暧色调的材料或上述色泽搭配的图案; 床应设计成天真、轻松的效果;内墙则可彩以 “粉”为主,如粉黄、浅粉蓝、浅粉红等,但 切忌造成具有压抑、严肃的效果。同时,建议 还是多走走其它幼儿园,吸取别人的经验做法, 取精去糟,这样才能做出合适幼儿成长的学习 环境。为有利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让其大脑 得到充分思考,环境是一个关键的条件,所以 幼儿园成为了幼儿成长的温室。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一、色彩的基本属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是由三要素组成的,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浅;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灰度。

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色彩的特性和变化。

2. 色彩的分类根据色相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

三原色是指红、黄、蓝,它们是其他色彩的基础;三次色是指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绿、紫;而六次色则是指橙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黄橙六种色彩。

3. 色彩的对比在色彩的组合中,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如红和绿、黄和紫等;明度对比是指明暗程度的对比,如浅色和深色之间的对比;纯度对比是指鲜艳和黯淡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1. 色彩的色轮色轮是色彩组合的基础工具,它将所有的色彩按照其色相进行了排序。

常用的色轮有传统色轮和现代色轮两种。

传统色轮将色彩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而现代色轮则是将颜色分为主色、辅色和中间色。

2. 色彩的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将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以达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和谐。

常见的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类比色、同色系搭配等。

对比色是指色相完全相反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类比色是指色相相邻的两种颜色,如绿和黄;同色系搭配是指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纯度组合。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黄色代表明朗、活泼和愉悦,蓝色代表沉静、冷静和安定,绿色代表生机、平和和安宁,紫色代表神秘、高贵和浪漫。

三、色彩的应用1. 美术创作在绘画、插画等美术创作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体验。

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的基础知识

对比色对比
色相环上, 两色距离约 120度左右, 为强对比类 型,如黄绿 与红紫色对 比等。效果 强烈、醒目、 有力、活泼、 丰富,但也 不易统一而 感杂乱、刺 激、造成视 觉疲劳。一 般需要采用 多种调和手 段来改善对 比效果。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互补色是在色相环上 相距180度的两色, 由于互补色有强烈的 分离性所以使用互补 色的配色设计可以有 效加强整体配色的对 比度,拉开距离感, 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 视觉对比平衡效果。 用得好能让作品传达 出活泼、充满生命力 的感受。如红与蓝绿、 黄与蓝紫色对比等。
知识要点提示
1、物体本无色,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感知物体的颜色。 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 3、通过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表
述色彩的相貌。
作业:
十二色相环明度渐变
步骤:
1、八开色彩纸做半径为 2cm/4cm//6cm/8cm/10cm的五 个同心圆
颜色适应
人在日光下观察物体的颜色,然后突然改 在室内灯光下观察物体,开始时物体的颜 色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视觉适应了灯 光的颜色,室内照明趋向变白,物体的颜 色也趋向恢复到日光下原来的颜色。人眼 在颜色刺激的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 化叫做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物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物理因素—色光的影响 而产生第四单元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同类色、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 比色、互补色)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两幅广告画中使用了 哪些颜色?按照颜色面 积的大小排列。
2、观察两幅广告招贴画 有什么不同的心理感受?
总结:生活中随处可见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调 和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 受,对比给人以强烈刺 激的感受。 面积、形状、位置、色 相、明度、纯度构成的 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 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关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色彩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1、色彩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为了区别不同的色彩而给与其的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2)纯度
色彩的纯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纯净鲜艳的色彩其纯度高,相反,会色纯度则相对较低。

(3)明度
明度就是色彩的明亮程度,例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颜色。

2、色彩的混合
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1)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

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

(2)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

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

(3)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

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

3、色彩的冷暖
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

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

4、色彩的几个相关概念
(1)对比色:在色环上一种颜色与它180度相对的颜色叫做对比色,它们之间形成互为补色的关系,相互调和可以得到饱和度很低的颜色,如:红——绿、黄——紫、橙——蓝。

(2)类似色:在色环上一种颜色与它临近120度之内的颜色之间是类似色关系,如:黄——橙、蓝——绿、红——紫等。

(3)同类色:色相不变,只是颜色的灰纯、冷暖和明暗略有差异的颜色叫做同类色,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红色系中的朱红、大红、深红。

二、色彩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

1、光源色
光源色就是光的颜色。

物体在光的照耀下,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色彩感觉会有重要影响,如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光以及灯泡光为暖色,而中午的阳光、日光灯则为冷光。

2、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颜色,也就是指客观物象在相对稳定的白光下所呈现的自身的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色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则被物体反射回来,而这部分被反射回来的色光,就是物体的固有色。

3、环境色
环境色就是光线、环境以及物体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物体的色彩会受到光线、环境以及物体间相互影响。

物体的受光部主要是光源色,灰部和明暗交界线部分主要是固有色,暗部则受环境色影响多,所以在作画时一定要相互比较,在色彩感觉的导引下,理性分析作画。

三、色彩的对比
对比就是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由于两者之间的差别所呈现的色彩对比关系。

色彩对比分为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对比。

1、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就是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它有可分为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以及互补色等四种对比形式。

A邻近色对比
色相差别微小,对比效果弱,如朱红色与大红色,钴蓝色与湖蓝色等对比。

B类似色对比
比如黄与绿,对比柔和协调。

C对比色对比
如红色与黄色对比,对比效果鲜明强烈。

D互补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色彩对比最为强烈,效果显眼刺激,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黄色与紫色对比等,运用时要慎重处理。

2、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它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物体明暗的差别对比,如将一组静物的色彩对比转化为黑白关系进行观察比较,就会变成一张素描明暗关系。

3、纯度对比
由于色彩纯度的差别所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它的对比强弱主要决定于色彩的鲜艳和灰暗差别程度。

高纯度为主的色彩画面使人感觉活泼、激烈、热闹对比强烈等;中纯度对比使人感觉柔和、文雅;低纯度对比则使人感觉画面简朴、平淡。

画面过分生硬、刺激或者过分脏、灰、暗,都应该在纯度方面查找原因。

4、冷暖对比
色彩分为冷暖两大色系,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温度体验,如红橙黄会让人感觉温暖,而蓝绿紫则使人感到凉爽,这就是色彩的冷暖对比。

一般情况而言,物体受光部为冷色,那么它的背光部一定是暖色,反之亦然。

5、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就是画面上各种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它决定画面的色调。

影响色彩面积对的因素主要有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合理的色彩面积对比能带给人视觉上带来审美愉悦。

四、色彩的心理机制
色彩的视觉感受称之为色感,它泛指色彩给与人的情感体验和视觉冲击。

色感在绘画中非常重要,每个人的色感有所不同,这主要因为先天的形成和后天的学习培养训练有关,人的色感的养成更多是与后天培养训练分不开。

6、冷暖感
A色彩冷暖与色相的关系:
色彩分为冷暖两大色系,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温度体验,如红橙黄会让人感觉温暖,而蓝绿紫则使人感到凉爽,这就是色彩的冷暖对比。

但这种对比是相对的,如同是红色,朱红偏暖,大红偏冷。

B色彩冷暖与明度关系
纯度高时候,暖色愈暖,冷色愈冷,纯度降低,其冷暖感也逐渐减弱。

7、轻重感
A色彩轻重与明度的关系:
名都搞得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较重。

B色彩轻重与色相的关系:
红橙黄等暖色会让人感觉重,而蓝绿紫等暖色则使人感到比较轻。

3、软硬感
A色彩软硬与明度的关系:
明度高色彩感觉软,明度低的色彩感觉硬,但高明度白色也具有很硬的感觉。

B色彩软硬与纯度的关系:
高、低纯度的色彩感觉硬,而中纯度的色彩感觉比较软。

4、活泼感与沉静感
暖色、高纯度与高明度色彩比较刺激兴奋,具有欢快、活泼感,而冷色、低纯度、低明度的色彩比较沉静。

5、进退感
一般而言,暖色具有前进、膨胀感,而冷色泽具有收缩和后退感。

6、华丽与朴素感
高纯度色彩华美明丽,低纯度色彩朴素、柔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