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资料

合集下载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簿201411010v1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簿201411010v1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二○一四年十月目录前言 (I)1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1)1.1无源分布系统 (1)1.2有源分布系统 (1)1.3泄露电缆分布系统 (3)2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 (5)2.1网络制式及频率 (5)2.2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 (5)2.3大型场馆 (7)2.3.1 场景特点 (7)2.3.2 覆盖范围及目标 (8)2.3.3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9)2.3.4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11)2.3.5 重点关注的内容 (13)2.4交通枢纽 (14)2.4.1 场景特点 (14)2.4.2 覆盖范围及目标 (15)2.4.3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15)2.4.4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20)2.4.5 重点关注的内容 (21)2.5地铁 (22)2.5.1 场景特点 (22)2.5.2 覆盖范围及目标 (23)2.5.3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23)2.5.4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27)2.5.5 重点关注的内容 (28)2.6大型建筑物 (29)2.6.1 场景特点 (29)2.6.2 覆盖范围及目标 (30)2.6.3 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 (31)2.6.4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36)2.6.5 重点关注的内容 (37)2.7典型案例 (38)2.7.1 项目概况 (38)2.7.2 网络接入系统 (39)2.7.3 重点考虑的因素 (40)2.7.4 组网方案 (40)2.7.5 小区划分 (41)2.7.6 干扰分析 (44)2.7.7 其它注意事项 (47)前言为满足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的需要,规范、有序地开展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手册。

本指导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三家运营企业尚未进驻覆盖的地铁、机场、车站、火车站、大型场馆、标志性建筑、宾馆酒店等公用基础设施内的室内分布系统项目。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方案设计规范及原则一、移动规范及原则(一)频率配置原则中国移动TD-SCDMA可使用1880~1900MHz(F频段,原A频段)、2010~2025MHz(A频段,原B频段)和2320~2370MHz (E频段,原C频段),总计85MHz。

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1.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2320~2370 MHz(E频段50MHz)目前只允许用于室内覆盖,建议将该频段主要用于热点区域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的扩展频段。

(二)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

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TD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

(三)功率配置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四)RRU配置原则1.RRU使用原则: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的RRU。

2.多频段RRU的配置原则:为推动产业界对E频段的支持进度,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在部分业务需求高的站点采用支持A/E混合组网的RRU,混合组网的RRU根据厂家支持情况可采用二合一RRU或独立RRU串接;对于业务需求高的室内分布系统,如现有A频段载波不能满足业务需求,鉴于目前E频段终端不能有效吸收业务量,可通过新增F频段RRU进行扩容3.RRU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1.GSM/TDS系统建设方式(1)天线设置具体规则:高层(小高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在室外采用定向天线对打实现覆盖,优先选取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的方式,F1-F7楼层可以采用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作为补充,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室内天线设置:在电梯井设置定向天线、地下室、塔楼的走廊公共区域设置全向吸顶天线实现覆盖。

在地下室等区域设置外打天线实现与室外小区的无缝覆盖。

天线密度:每个单元、每5-7层楼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2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电梯:在电梯井道内安装定向天线作为主要的电梯覆盖方式。

电梯应尽可能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应保证电梯小区与最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

电梯与楼层间的切换区必须设置在电梯厅而决不允许在电梯内,即在电梯厅内安装引导天线(吸顶),与电梯内信号形成重叠覆盖,保证切换效果。

多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可以采用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或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对于楼间距小于15米,建筑结构较简单的场景可以采用全向天线覆盖。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每1-3个单元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别墅区和低矮住宅区室外天线设置:采用地面天线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根据建筑物密度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下调10dB。

其他形式小区环形楼天线覆盖方案采用地面灯杆天线+自身楼顶天线方式覆盖,单天线覆盖高度约5-7层。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无线维护中心一、基本原则: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弱覆盖区以及信号杂乱造成的通信质量差等问题,同时利用室内信源分担室内业务量改善网络拥塞。

从无线网络的整体看,室内分布系统定位为室外覆盖的延伸,对网络能力起补充增强作用。

因此无论从覆盖需求还是从投资方面考虑,既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对所有的建筑物都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实施全覆盖。

在站点选取上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导向原则优先考虑人流量大、高话务场所,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覆盖范围为三星级(含三星)以上的酒店;人员集中、知名度高的办公写字楼;大型展馆、娱乐餐饮场所;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楼及交易会场等重要公共场所;面积大、人流量大、经济情况好的商场、超市;覆盖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停车场等。

2、统一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与室外网络统一规划,并与室外的网络优化相结合,实现整体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要考虑室外信号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对室外干扰信号的抬升,避免与室外基站过多地切换,尽可能减少对室外基站造成的影响。

3、经济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提高网络质量和品牌形象,还要考虑投资效益,严格控制投资成本。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依不同建筑物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服务等级,统筹安排,分轻重缓急,逐步分批建设。

二、覆盖功能定位:楼宇功能划分与业务覆盖需求:三、室内覆盖信源选取原则:主要以RRU和光纤直放站为主,部分纤路到达困难的可以考虑用无线直放站。

分布式基站RRU由于安装位置灵活,可以直接安装在最优位置,避免了长距离走线的功率损耗,并且能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做到功率的最优分配,可以大大减少有源放大设备,降低分布系统的造价。

直放站信源安装方式接近分布式基站,具有同样的优点,但是一般直放站信源不建议在后级使用有源放大设备。

直放站信源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同基站的最大区别是,由于直放站信源只是将室外宏站信号引入到室内进行补盲的覆盖,在分布系统设计中不用对室内外信号之间的切换、泄漏等问题进行考虑,天线点位和功率的设计更为灵活。

室内分布的各场景分析

室内分布的各场景分析
对于主阅览区周围的小型专业书籍阅览 室,可以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2023/4/10
7.住宅小区场景
住宅小区种类多样,建筑物组合形式复杂,根据其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典型场景:多层 小区、高层小区、独立高层、城中村及别墅区场景。住宅小区的共同特点是物业协调困难, 一般难以做到天线入户覆盖。
2023/4/10
目录 CONTENT
01 室 内 分 布 系 统 介 绍 02 各 个 场 景 覆 盖 要 求 03 重 点 场 景 特 殊 案 例 04 总 结
二、各个场景覆盖要求
1.交通枢纽场景
交通枢纽一般包含机场、客运站等 场景特点:楼层内空旷,占地面积大, 基本无阻挡,传播环境比较简单。 机场大厅宜采用定向壁挂天线安装于顶 部钢架进行覆盖,覆盖范围20-35米。
2023/4/10
2.大型场馆场景
大型场馆主要是指承担重大体育赛事、 大型会务的大型体育场所、会展中心等 建筑体或建筑群: ——该类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大,空间跨 度大。 ——主会场单层高度高,钢架结构为主 。 ——传播环境简单,信号视距传输,能 量以直达为主。 ——活动期间大量人流涌入会场,话务 具有突发性。
2023/4/10
对于密集型购物区,该类区域有玻璃、
ANT12-4F-南
木板或者石膏板等简易材料间隔,有一
定的损耗,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天线宜安装在交叉路口处,可以辐射更
多范围。
对于开放型购物区,该类区域较为空旷
ANT13-4F-南
,仅有货架或娱乐机械等遮挡,采用全
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天线布放于利于
2023/4/10
(4)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信号源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后,送入泄漏电缆中, 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电磁场,这些开口就相当于一系列的 天线起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作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将信号均匀的 分布在所经过的区域,这种方式称为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浙江移动室分八大场景信源使用原则V10资料

浙江移动室分八大场景信源使用原则V10资料

浙江移动室分八大场景信源使用原则V10资料浙江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室分系统)是为了满足室内无线通信覆盖需求而设计的一种专业解决方案。

在室分系统中,信源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合理的信源使用原则能够确保室分系统的工作效果和信号质量。

下面是浙江移动室分八大场景信源使用原则V10的详细资料,共1200字以上。

1.公共建筑室分场景:在公共建筑中,由于人员密集和空间复杂,需要使用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提供可靠的信号覆盖和高速数据传输。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优先选择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用频段,避免与其他区域的无线网络干扰。

2.商场室分场景:商场是人流密集的场所,需要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合理规划频段资源,避免频谱资源浪费和干扰。

可以选择2.4GHz和5GHz频段进行覆盖,避免互相干扰。

3.酒店室分场景:酒店作为并发用户较多的场所,需要覆盖大面积的室内空间。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避免干扰和频段资源浪费。

可以根据不同楼层和房间设置不同的信源,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4.医院室分场景: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室分场景,通常需要提供声音和视频的双向通信。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避免与医疗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可以设置专用的频段和信源,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学校室分场景:学校作为教育场所,需要提供广泛的网络覆盖和通信服务。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优先使用专用频段,以避免与周围的无线网络干扰。

可以根据不同的校区和楼层设置不同的信源,以提供更好的覆盖和服务。

6.公共交通工具室分场景: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如地铁、高铁等,由于人员流动和环境变化,需要提供可靠的信号覆盖。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避免与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干扰。

可以选择较高的频段,以提供更好的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7.办公楼室分场景:办公楼通常有大量的用户和设备,需要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信源使用方面,应该合理安排频段资源,避免频谱资源浪费和干扰。

可以选择不同的频段和信源,以提供更好的覆盖和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和布置无线网络设备,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全覆盖和信号质量的优化。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原则主要包括场景需求分析、合理规划设计、适当的设备选择、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等。

下面是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的原则。

一、办公场所1.场景需求分析:对于大型办公楼,需分析楼层情况、公共区域和办公室、大会议室等具体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确定分布系统的规模。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楼层平面图、建筑结构和电力线路等因素,合理规划无线设备的布局位置,确保信号全覆盖同时避免信号干扰。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办公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设备,考虑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容量、功耗等因素,满足高密度区域的网络需求。

4.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对设备位置、天线方向、功率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和优质的信号覆盖。

二、商场和超市1.场景需求分析:考虑商场和超市的大面积布局和复杂环境,对不同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包括进出口、中庭、走廊、购物区域等。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商场和超市的平面图和结构特点,合理规划无线设备的布局位置,确保不同区域的信号全覆盖,并对高流量区域进行容量规划。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具备较高串扰隔离能力和载波能力的设备,考虑设备的信号穿透能力,满足大面积覆盖和高密度用户需求。

4.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由于商场和超市人流较多,安装和调试时需尽可能避免对顾客的干扰,安装设备时注意保护设备和配套线缆,尽量在非高峰时段进行调试。

三、医院和学校1.场景需求分析:医院和学校有很多房间和楼层,对信号覆盖和容量需求较大,在场景需求分析时需考虑覆盖不同楼层、病房和教室的需求。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医院和学校的平面图和楼层规划,确定无线设备的位置,确保信号在不同楼层和病房、教室的全覆盖,在中央节点设置容量较大的设备。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支持多天线技术和高容量的设备,满足医院和学校大面积覆盖和高密度用户的需求。

室分场景覆盖及原则简述

室分场景覆盖及原则简述
30m
10F A 9F 8F
从上朝下覆盖,用户从阳台到中 信号直射区 间位置,一直收到直射信号;
信号直射区
7F 6F 5F B 4F 3F 2F 1F C
从下朝上覆盖,用户只能在阳台 能收到直射信号;
这是为何从上 往下覆盖效果 更好的原因!
4
多层小区覆盖方案
BBU+RRU+路灯型美化天线
方案描述:天线安装在地面上,高度2m左
-90
-97
-45
-50
-75
-98
室内覆盖传播损 耗分析
-80
-100
室外覆盖室内传播损耗分析
信号如果从室外进入室内,CDMA:只有玻璃窗(损耗在3~5dB)和最多一堵普通砖墙(损 耗在15~20dB)的阻挡损耗,LTE:只有玻璃窗(损耗在8~12dB)和最多一堵普通砖墙(损耗 在20~30dB)的阻挡损耗,覆盖效果更理想。
答案:
天线垂直方向能够覆盖的范围,决定 因素是信号入射角; 信号入射角大小和楼距、楼高相关; 以信号尽量直射到达住户家作为垂直 方向覆盖范围的衡量标准;如图 下倾覆盖比上倾覆盖效果好,如图
30m
4F 3F 2F 1F
以减少信号到覆盖区 受到楼板阻挡为宜! 每天线覆盖5层比较合适! 30m
10F 9F 8F 7F 6F 5F 4F 3F 2F 1F
室内分布小功率多天线 窗口采用定向天线
天线波束分析
外泄信号预测
3
室外分布 覆盖室内 干扰协调
直放站干扰治理
规划最少小区 高处慎装天线 天线合理选型
泄露趋利避害
11
目录
1 居民住宅场景覆盖技术方案
2
写字楼场景覆盖技术方案
4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针对室内环境优化网络信号覆盖和增强信号质量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并满足人们对流畅通信和优质网络体验的需求。

在设计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强信号覆盖:移动室内分布系统的首要目标是提供稳定且强大的信号覆盖。

为此,需要评估室内环境,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大小、材料和布局等因素,并确定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例如室内天线、中继设备和信号分配系统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信号覆盖,保证信号强度达到预期水平。

2.高信号质量:除了信号强度,信号质量也是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信号质量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通信体验。

为了提高信号质量,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干扰源,例如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电子设备的干扰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干扰。

此外,使用先进的调制解调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也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3.智能信号调配: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应具备智能信号调配功能,即能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自动调整信号的分配和传输。

这可以通过使用智能的信号分配算法来实现,例如根据用户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动态分配信号资源,使用户始终享受到最佳的信号覆盖和通信质量。

4.灵活可扩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移动室内分布系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系统的扩展能力,以便在需要增加覆盖范围或信号容量时,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展。

此外,移动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应具备模块化和可配置的特性,以便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要求进行定制化配置。

5.高效节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在提供高质量通信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能源消耗的问题。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低功耗、高效能的设备和技术,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信号传输和功率管理策略,以实现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移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需要兼顾信号覆盖、信号质量、智能信号调配、灵活可扩展和高效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无线通信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它涉及到设备的选择、布局、连接以及信号的传播与接收等方面。

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设计及审核的指导原则。

1.需求分析: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之前,需要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包括通信频率、覆盖范围、用户数量、容量要求等。

只有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对系统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

2.尽量避免干扰:在室内设计系统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

例如,将Wi-Fi设备与蜂窝网络的设备隔离开来,避免互相干扰。

此外,还需避免电器设备和金属障碍物对无线信号的干扰。

3.合理选择设备: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

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特性、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例如,选择具有扩展性和可调节功率的设备,以适应不同区域的需求。

4.合理布局天线:天线的布局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需要合理选择天线位置,并进行合理的定向设计。

例如,在高楼大厦中,可以选择将天线安装在楼顶或楼层中央位置,以实现更好的信号覆盖。

5.网络连接和传输:室内分布系统需要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规划网络连接和传输方案。

考虑到带宽和容量要求,需要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确保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6.信号覆盖测试与优化:设计室内分布系统完成后,需要进行信号覆盖测试与优化。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信号强度、干扰等方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7.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还需要特别关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合理选择可靠性高的设备和系统组件,进行备份和冗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时,以上原则应当贯穿整个过程。

设计师和审核人员需要全面考虑用户需求、设备选择、布局、连接、信号优化等方面,确保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具有高效可靠的性能。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是一项关键的通信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室内环境中的无线信号覆盖。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本文将介绍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的原则,旨在帮助您在不同的场景中有效地设计和部署室内分布系统。

一、场景一:商业办公楼商业办公楼是许多企业、机构和组织的核心工作地点。

在商业办公楼中,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覆盖全楼:确保整个办公楼内的信号覆盖,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室、楼梯间和电梯等。

2. 分级设计:根据楼层和区域的不同需求,采用合适的信号增强设备,确保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

3. 抗干扰性:商业办公楼周围可能存在其他无线设备和信号,应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不受外界干扰。

4. 管理和监控:商业办公楼分布系统应具备管理和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信号质量、设备状态等,以便及时维护和故障排除。

二、场景二:医院医院是严肃和复杂的场所,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医疗区域覆盖:确保医疗办公室、手术室、病房等区域的信号覆盖,以保证医生、护士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抗干扰和安全性:医院内可能存在大量医疗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应采用抗干扰技术,同时保证通信安全和数据保密。

3. 紧急通信支持:在医院中,需要保证紧急通信的可靠性。

室内分布系统应具备紧急呼叫、短信和定位等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救援。

4. 电磁辐射控制:医院作为一个特殊场所,对电磁辐射控制有一定要求。

应合理设计室内分布系统,降低辐射水平,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三、场景三:商场和会展中心商场和会展中心是人流量大、区域复杂的场所,为了保证良好的通信效果,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区域分级:商场和会展中心通常拥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需要不同的信号增强方案。

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和特点,分级设计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总体建设原则本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频段应包含联通GSM 900MHz频段和800MHz CDMA频段,可考虑兼顾联通GSM1800 MHz频段。

根据国家无委的有关文件规定,联通公司GSM 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909.000 MH Z—915.000 MH Z(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954.000 MH Z—960.000 MH Z(下行,移动台收,基站发)共6 MH Z;联通公司800 MH 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825 MHz—835 MHz(上行,基站收移动台发)870 MHz—880 MHz(下行,基站发移动台收)共10 MHz;本次所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无源部分应可兼容以上频段,有源部分(如干放等)留有合路平台,分别接入相应的有源设备,设计方案应适用于两网同时工作,建设后测试结果应满足两网的需求。

联通公司GSM 18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为:1745 MHz—1755 MHz(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1840 MHz—1850 MHz(下行,移动台收,基站发)共10 MHz;由于联通GSM 1800 MHz频段与联通GSM 900 MHz频段和800 MHzCDMA频段频率相差较远,射频信号在传输介质以及空间环境中的传播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所建室内分布系统的对联通GSM1800MHz频段射频信号的衰减应重新核算并作出对应结构的修改,更重要的,联通GSM 1800MHz频段射频信号在空间传播中的损耗更大,为达到与GSM 900MHz网络和800MHzCDMA网络同样的覆盖,需要增加天线口功率或增加天线数量,更改分布系统的整体结构。

所以,为节约成本、降低设计难度,建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兼顾联通GSM1800MHz频段。

(1)服务区域内的信号强度、话音质量和运行指标,按照实际需要事先指定,在设计与施工中加以保证,并在建设后的验收中进行评估。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一、机房设置原则(是否租机房):2G大于等于2个小区(1个RRU+4~8个直放站远端),尽量放在小区中心位置,以便于等距星状辐射;二、设备拓扑连接图要求提供的项目:四项GSM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WCDMA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光缆连接系统图,电源连接系统图即:设备平面图电源系统图三、GSM(900/1800)设备与WCDMA 设备位置对等,以便于光缆布放及熔接,便于引电及后期维护等。

DCS1800 的设备与WCDMA RRU同位安装,数量一致。

GSM900的设备与WCDMA RRU数量可以不一致,比如1台GSM 900的设备和2台WCDMA的RRU合路。

四、GSM900与DCS1800选取原则:一般全部按照1800设计;若信号不易泄露或覆盖深度较深,可考虑900;无线站可适当考虑用900。

周围无1800的县城及郊区一般按900设计。

五、GSM 的RRU(主设备)选用原则:20层以上的大楼(公众场所)或远端数量大于等于3台;六、RRU与直放站搭配原则:1个RRU带4个直放站远端机(2套一拖二),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8个直放站远端机,可就近配置为一个小区,以减少切换;七、直放站一近端拖N远端原则:一般采用一拖二、一拖一的方式,部分可考虑一拖三的方式。

不推荐用一拖四。

八、无线、光纤站选择原则(GSM/WCDMA):GSM:小于等于2W(33dBm)-→无线站;超过5W的一律用20W的光纤直放站,同时参考(五)选用RRU的原则。

WCDMA: 小于等于1W(30dBm)-→无线站;其余的用RRU。

九、设计任务分工:设计院:负责设备拓扑连接图,光缆连接图,汇总表(宏观的三项);集成商:天线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电源图(微观的两项);十、方案设计流程:初勘-→单站点初步设计思路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审核修改-→最终设计方案(定稿)十一、天线密度:标准层:8-12米,10米最合适;以房间分布作为布放天线的依据;酒店宾馆KTV适当加密:对应房门,可适当加密到4-6米;地下室适当稀松:15米;电梯:一般3层设置一付定向壁挂天线(朝电梯厅覆盖);如果楼层电梯厅要安装天线,则考虑四层一副板状天线朝下覆盖。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原则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原则(一)总体要求1.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体现TD-LTE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且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室内覆盖基站原则上在目标覆盖区域内的TD-SCDMA网络已建设室内分布的基站中选择,并按照数据业务热点、服务重点客户、行业应用和业务展示的原则进行建设,具体场景优先选择重点营业厅、交通枢纽、大型会展中心、高档写字楼、四星级以上酒店、高校、高档住宅小区等。

3.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

对于新增室内覆盖的楼宇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对于已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优先采用单路室分系统改造,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时改造双路室分系统。

4.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DCS)、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

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5.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控制好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6.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7.TD-LTE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使用E频段组网,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无法进行E频段改造的场景可以使用F频段组网。

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

8.TD-LTE与TD-SCDMA(E频段)共存时,应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

9.TD-LTE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二)室分分布物业点选择室内分布系统物业点应结合GSM/TD-SCDMA数据业务流量特点进行选择,具体方法可将GSM/TD-SCDMA各物业点最近一周内每天数据业务最忙时的数据流量均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序越靠前,则TD-LTE覆盖优先级越高,最终根据建设规模、优先等级、市场推广营销策略等多个因素综合确定。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1.GSM/TDS系统建设方式(1)天线设置具体规则:高层(小高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在室外采用定向天线对打实现覆盖,优先选取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的方式,F1-F7楼层可以采用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作为补充,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室内天线设置:在电梯井设置定向天线、地下室、塔楼的走廊公共区域设置全向吸顶天线实现覆盖。

在地下室等区域设置外打天线实现与室外小区的无缝覆盖。

天线密度:每个单元、每5-7层楼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2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电梯:在电梯井道内安装定向天线作为主要的电梯覆盖方式。

电梯应尽可能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应保证电梯小区与最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

电梯与楼层间的切换区必须设置在电梯厅而决不允许在电梯内,即在电梯厅内安装引导天线(吸顶),与电梯内信号形成重叠覆盖,保证切换效果。

多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可以采用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或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对于楼间距小于15米,建筑结构较简单的场景可以采用全向天线覆盖。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每1-3个单元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别墅区和低矮住宅区室外天线设置:采用地面天线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根据建筑物密度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下调10dB。

其他形式小区环形楼天线覆盖方案采用地面灯杆天线+自身楼顶天线方式覆盖,单天线覆盖高度约5-7层。

室分八大场景分场景覆盖方案

室分八大场景分场景覆盖方案

室分八大场景分场景覆盖方案室分,即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通过基站信号覆盖室内空间的技术,可以解决室内通信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

在不同的场景下,室分覆盖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室分的八大场景,并对每个场景提供相应的覆盖方案。

一、商场场景商场是人流密集的地方,需要提供稳定的信号覆盖以满足大量用户的通信需求。

为了实现全面覆盖,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 安装基站信号源:在商场内设立基站信号源,以提供稳定的信号覆盖。

2. 增加天线系统:在商场内的不同区域,增加天线系统,确保信号可及性。

3. 确保室内信号强度:通过合理布置天线系统和增加信号传输设备,确保信号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二、办公场景办公场景通常涉及到大楼内的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区域,要提供良好的通信体验。

以下是办公场景的室分覆盖方案:1. 安装分布式天线系统:为每个楼层安装分布式天线系统,以保证信号覆盖均匀。

2. 强化信号覆盖:在大楼中央区域安装信号传输设备,以强化办公区域的信号覆盖效果。

3. 特殊区域覆盖:例如电梯内、洗手间以及通风口等特殊区域,需要针对性地安装天线系统。

三、医院场景医院通信场景要求高效、稳定的信号覆盖,以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通信需求。

以下是医院场景的室分覆盖方案:1. 区分覆盖区域:根据医院不同区域的特点,区分覆盖区域,采取相应的覆盖方案。

2. 防止干扰:由于医院存在各种电子设备,需要合理规划天线系统以避免信号干扰。

3. 强化重要区域:如手术室、急诊室等对通信信号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以增加天线系统以提供稳定的信号覆盖。

四、酒店场景酒店作为提供住宿和会议服务的场所,需要提供良好的通信环境。

以下是酒店场景的室分覆盖方案:1. 室内天线系统:根据酒店的布局和需求,设计安装室内天线系统,覆盖各个客房和公共区域。

2. 增加信号放大器:酒店的楼层较多,为了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可以在中央区域增加信号放大器。

3. 热点覆盖:酒店的餐厅、大堂、会议室等高人流区域,需要增加天线系统以实现信号热点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指的是在一个室内空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分布式系统,以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需求。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指导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指导原则:1.需求分析和规划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室内布线、设备安放和空间利用的规划。

通过需求分析和规划,可以确保室内分布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能在空间、成本和技术能力方面做到最优化。

2.网络设计和布线规划室内分布系统的核心是网络设计和布线规划。

在设计网络时,首先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架构,包括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设备和拓扑结构。

其次,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网络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布线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信号衰减、干扰和安全等问题,选择合适的布线方式和材料,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安全性。

3.设备选择和配置室内分布系统的设备选择和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和规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设备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品牌、功能、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以及设备的性价比。

在配置设备时,要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和功能,以满足系统的具体需求。

4.安全性和灵活性室内分布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建设系统时,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和漏洞修补等措施的设置。

同时,要保证系统的灵活性,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系统的各个组件和设备之间应该有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方便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

5.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资源调度和进度管理等,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选型和质量检测、验收测试和性能评估等,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中国铁塔标准化建设管理丛书(3)新建室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v1.0)中国铁塔股份. -可修编- .建设维护部前言本丛书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建设管理,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打造技术最好、成本最低、项目管理能力最强、素质能力最高的专业队伍。

本手册介绍了大型场馆、交通枢纽、地铁、大型建筑物等场景的建设方案,明确了上述各场景建设的如下容:✓各类场景的覆盖围及目标;✓室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重点关注的容。

本手册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省电信规划本手册供建设维护序列人员参考使用,不作为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 -可修编- .目录一、常用室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1.1室分布系统主要器件11.2无源分布系统41.3有源分布系统61.4泄漏电缆分布系统8二、室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92.1网络制式及频率92.2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102.3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132.4大型场馆182.4.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182.4.2 室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21. -可修编- .2.4.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242.4.4 重点关注的容262.5交通枢纽272.5.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272.5.2 室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292.5.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362.5.4 重点关注的容382.6地铁392.6.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392.6.2 室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402.6.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432.6.4 重点关注的容442.7大型建筑物462.7.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46. -可修编- .2.7.2 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482.7.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532.7.4 重点关注的容542.7.5 造价分析562.8典型案例572.8.1 项目概况572.8.2 组网方案592.8.3 小区划分602.8.4 干扰分析692.8.5 系统扩展性732.8.6 其它注意事项75. -可修编- .一、常用室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1室分布系统主要器件类型外观举例类型外观举例➢馈线:主要类型有1/4、1/2、7/8、5/4、13/8等馈线,最常用是1/2、7/8 ➢功分器:是等功率分配器件,常见的有二功分器、三功分器、四功分器等➢泄漏电缆:是一种具有优良导引辐射性能的传输线,是一种开有八字槽的同轴电缆,兼有普通电缆和天线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பைடு நூலகம்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2)
生活建筑 主要包括居民楼、宿舍楼、医院、大型居民区、城中村等 物业类型。普遍具有低业务、建筑物相对密集等特点。 该场景如各运营商已部署独立室内分布系统,则同样建议 根据需求类型在各自独立的分布系统中进行改造工程。对 于居民楼、宿舍楼和医院,可直接增加信源满足多系统覆 盖要求。对于热点区域各运营商可考虑使用小型基站设备 进行补忙和吸收容量解决。 大型居民区和城中村一般管线敷设等改造较为困难,受限 于实际工程条件,应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分布系统进行改造 。
建设指导建议如下: 一、针对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模式下,基本上共分为4类主要场景。在各个场景下,室内
分布系统原则上应采用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式,具体的指导意见如下:
1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1)
商用建筑 主要包括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营业厅、商业街底商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高业务 量、建筑物相对密集等特点。 商业类:对于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等场景 (1)小型建筑(5千平米以下):若室外 覆盖室内电平满足各系统要求,优先考虑室外覆盖室内的信源直接覆盖方式;(2)中小型建筑(5千 至5万平米):可根据业务需求、建设难度选择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或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单路);( 3)大型建筑(5万平米以上,预计移动用户5000人以上的):潮汐效应明显的区域可优选光纤/五类线 分布系统;(4)对于私人住所等,一般面积不大于1000平米:各运营商可选用小型化基站设备。(5 )对于商业街底商:若传统宏蜂窝基站无法覆盖,可选用一体化基站、微RRU或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 。
覆盖,推荐采用小区合并功能。 (5)天线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安装:可安装在楼外墙上部,对准对面楼的下交差对打;下部天线可伪
装成地面射灯形式对准居民楼上部;可借用小区内6-10米高左右的路灯杆悬挂天线。 (6)对于大型医院,鉴于电磁辐射的安全性,应优先采用同轴电缆室内分布方式。病人候诊室、住院部等病
7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3)
大型场馆 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设物空间宽阔、结构复杂,高端用户多、
人流量大、话务突发性高且数量业务量多发等特点。 此场景各运营商基本都已建设独立的室内分布系统,有高业务需求时可综合投资效益、工程实施难度大 等因素。首选在自家分布系统进行改造,如无法满足各运营商的预期目标需求,需要新建分布系统时, 应考虑共建共享分布系统。
4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4)
特殊场景 主要包括隧道、地铁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筑特封闭、话音及数据业务量需求均较高的特点。 主要采用泄漏电缆进行线路覆盖,各运营商通过POI合路和多频分合路器方式进行合路,在地铁站厅 等区域主要采用同轴电缆分布系统(视场景选择单路或双路)。
8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4)
特殊场景 主要包括隧道、地铁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筑特封闭、话音及数据业务量需求均较高的特点。 以上场景各运营商均拥有独立的室内覆盖信源设备,通过POI或多频分合路器馈入到同一套分布系统中。 由于分布系统不属于运营商资产,改造多为网络升级的需求。建议各运营商各自替换或增加新型设备后, 统一通过替换POI或增加一级多频分合路器进行馈入原分布系统。
2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2)
生活建筑 主要包括居民楼、宿舍楼、医院、大型居民区、城中村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低业务、建筑物相
对密集等特点。 (1)对于单体建筑面积为5千平米以下或建筑结构简单,宏蜂窝基站选址条件理想的生活建筑,优先采用宏
蜂窝基站实现室内覆盖,对于局部弱覆盖区域可以使用小型化基站、直放站进行具备补盲。 (2)对于室外覆盖室内方式无法实现良好覆盖的生活建筑,可采用室外分布系统覆盖室内的方式,优先选用
人集中等候之处如具备施工和维护条件可适度部署双路分布系统。
3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3)
大型场馆 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建设物空间宽阔、结构复杂,高端用户多、
人流量大、话务突发性高且数量业务量多发等特点。 此类场景通常用户人流量大、等候时数据需求较强,用户聚集区的室内相对较为空旷,在共建共享需求 明显,且规划期内有新增系统覆盖需求、施工难度可控的情况下,可根据业务量需求优先考虑单路/双支 路室分系统建设。在其他情况下,应积极探索和推进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建设模式应用,为未来“光纤+ 宽带”的部署模式打好基础。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建设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重点考虑场景匹配和建设难度,综合评估建设成本、网络 性能、多制式支持能力、运维难度、技术成熟度、厂家配合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选择 合理的建设方案。 对于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目前现阶段共分为新建与改造2种建设模式。各建设模式下的
5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二、建议在各运营商原有独立的分布系统内进行改造,同样分为4类主要场景。在各个场景下,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原则上应采用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式,具体的指导意见如下: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1)
商用建筑 主要包括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营业厅、 商业街底商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高业务量、建筑物相对密 集等特点。 针对以上场景人流密集区域各运营商基本已部署较为完善 的室内分布系统,对于运营商已建好投入使用的室内分布系 统,如需进行改造工程,建议根据各运营商的需求类型在自 家原有独立的分布系统中进行改造,节约投资,避免改造工 程影响其他运营商现有网络状况。
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或分布式基站+小区合并模式方式,使用和环境融合的美化/隐蔽天线。 (3)需多系统信号覆盖时,在设备可管可控且投资合理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基于射频拉远的光纤/五类线分布
系统方式。 (4)如只进行单制式的信号覆盖,且覆盖面积超过4-6栋楼宇,可采用RRU+同轴电缆+室外美化天线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