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中学正高级教师推荐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是对中学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水平的考量和认定,是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制定了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旨在为中学教师提供更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和程序。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1. 教学水平:评审将重点考评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方面。
2. 专业素养:评审将关注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能力,包括对教学科研的参与和成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贡献、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发表等方面。
3. 师德师风:评审将考察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包括教育教学敬业精神、学生教育和家长沟通等方面。
三、评审程序的优化1. 笔试环节:取消笔试环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实践和综合素质上,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情况,减轻中学教师的评审负担。
2. 课堂观摩:加强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观摩,通过课堂观摩评价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引导中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3. 业绩材料:评审将更加注重对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的考量,教师需要详细完整地提交个人的教育教学发展成果材料,包括教案设计、学生评价、教学研究成果等。
4. 专家评审:评审将引入专家评审的环节,从外部专家的角度对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增加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评审结果的公布1. 评审结果的公示将更加规范、公正、透明,对于进入评审的中学教师,将根据评审结果及时进行公示,确保公示期满后公布评审结果。
2. 对于未通过评审的中学教师,将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其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 对于通过评审的中学教师,将及时颁发相应的职称证书,肯定他们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付出。
五、反馈机制的建立1. 听取意见:在推荐过程中,为中学教师提供合理的申诉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解决推荐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学校正高级教师推荐工作实施方案

中学正高级教师推荐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人社厅、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18〕355号)、《关于2018年度中小学、中职及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市区《关于做好2018年全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正高级教师职称推荐工作。
一、正高级教师评审推荐的范围正高级教师推荐范围:(1)被聘用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至少有五年满工作量的高级教师;(2)被聘用在教师岗位上同时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
兼职高级教师必须担任1门以上课程教学、工作量达到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三分之二以上。
上述两类人员中符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基本评价标准条件》规定的正高级教师条件和具备以下具体推荐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
二、推荐条件1、具备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承担班主任或辅导员等工作5年以上。
2、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
3、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独创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
4、主持过市级以上教研课题,并且已经结题。
5、专业技术员人员任现职期间继续教育学分每年按照要求完成的。
6、原则上在聘用为高级教师后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申报者需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缺一不可。
其他条件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16〕16号)要求执行。
三、推荐数量根据区教育局名额分配方案,我校可上报1名正高级教师推荐人选。
四、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推荐工作的实施,保证推荐工作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
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专家推荐委员会(评委)的组建工作,推荐委员会(评委)由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不少于7人,负责正高级教师的推荐工作。
教师评职晋级评优选先实施方案

教师评职晋级评优选先实施方案
制定教师评职晋级、评优选先实施方案,应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服务贡献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以下是一个初步的参考方案:
一、基本原则
1. 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保证每位教师有公平参与的机会,确保结果公开透明。
2. 业绩优先:以教师的教学成效、科研成果和服务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突出实绩导向。
3. 激励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科研探索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4. 综合评价:不仅看重量化指标,也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学生满意度等软性素质。
二、评价内容与权重
1. 教学工作(50%):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成果、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情况、教学质量评估成绩等。
2. 科研成果(30%):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承担课题项目、科研成果获奖、专利申请等情况。
3. 社会服务(10%):如学术交流活动、专业培训、社会公益活动、校企合作等。
4. 师德师风(10%):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风范,无违规违纪行为。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并公布详细的评选方案和评分细则。
2. 教师提交个人申报材料,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相关证明材料。
3. 学校组建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结合日常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4. 对拟晋升或评为优秀的教师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
5. 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最终人选,予以表彰奖励并执行相应的职
级晋升或岗位调整。
四、后续管理
定期对评选结果进行反馈总结,不断完善评选制度和标准,同时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和支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人才成长氛围。
中、高级教师评职、晋职工作实施方案

中、高级教师评职、晋职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重要思想为引领,增强“四人意识”,坚持“四个自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适合教师特点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职称评聘原则1. “注重业绩”原则。
在达到评、聘任职条件的情况下,对竞聘人员的考核注重工作业绩。
2.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在本单位公布评、聘设置方案、竞争上岗考核办法、岗位名称、岗位职数、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受聘人员等内容。
三、职称评聘要求1.严格按照实名制进行评、聘。
2.竞聘人员在实名制单位参加竞聘。
四、职称评聘考核办法(一)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长:xx(校长)副组长:xx成员: xx xx(二)考核积分办法:1.教师各项积分见附表1.2.教学成绩加分:统计成绩为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成绩(春季学期),成绩以教管中心统计成绩的平均分为依据。
在两所中学中,所任学科在同级同科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以第一名加分;第三名、第四名的以第二名加分,所得分值乘学科系数,其它名次不加分。
如上多学科多个班级的,统计时以最高名次进行统计,不累计加分。
如分快慢班的,则按快慢班级分组确定相应名次。
如果当年没有统计统考成绩,则该年教学成绩都不评定。
2.学校行政人员积分:(1)学校行政人员或外调其他学校工作人员,教学业绩得分,由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业绩进行打分,如所分管工作在当年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的,按10分计算,如分管的工作在迎接检查中被约谈及以上处理的,则降低相应等级进行打分。
(2)同一申报推评的行政人员有任教学科的,可以按学习成绩或学校主要领导对其工作业绩进行打分两种方法进行,取最高的积分,不累计加分。
教师推优晋升实施方案

教师推优晋升实施方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教师的晋升和推优工作,学校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保证教师晋升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以下是针对教师推优晋升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制定晋升标准。
学校应该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教研、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工作表现,制定晋升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具体明确,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成绩、科研成果、教研成果、教学评价、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
二、建立评审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起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机制,对教师的晋升申请进行评审。
评审机制应该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每一位教师的申请都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处理。
三、设立晋升奖励。
对于通过评审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晋升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的奖励。
这些奖励应该与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相匹配,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加强培训支持。
学校应该加强对晋升教师的培训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培训、科研培训、教研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增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五、建立档案管理。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对晋升教师的工作表现、奖惩情况、培训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
这些档案应该是教师晋升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师工作的全面了解。
六、加强宣传引导。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晋升政策的宣传引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清楚了解晋升的标准和要求,以便能够按照规定积极参与晋升申请和评审工作。
七、建立监督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起对教师晋升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晋升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对于违反晋升规定和标准的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总之,教师推优晋升实施方案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并认真执行这一方案,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中高级教师评职晋职工作实施方案

中高级教师评职晋职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高级教师是学校中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骨干教师,他们在本学科或教研组中起到了重要的带头、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了激励中、高级教师,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制定并实施评职、晋职工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职、晋职条件1.基础条件: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任教年限不少于三年。
2.教学表现:充分发挥中、高级教师的骨干作用,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学生成绩。
教学评价综合得分高于80分的可评聘为中级教师,高于90分的可评聘为高级教师。
3.专业素养表现: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讨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具有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等。
三、评职、晋职程序1.申请:中、高级教师可以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也可以由学校主动提名。
2.材料提交:申请者需提交相关教学材料、教研成果和自我评价等。
3.评审委员会成立:学校根据需要成立评聘、晋职委员会,由学校教导处负责人担任主任,包括各学科的教研组组长、教学骨干和教导处相关人员。
5.面试评估:通过面试方式对申请者进行评估,涵盖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师德表现等方面。
6.综合评定: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者的材料审核和面试表现,综合评定其是否符合评聘、晋职条件。
7.结果公示: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8.聘任/晋升:经评审委员会评定合格后,学校将聘任/晋升中、高级教师,并为其发放工资和其他相关待遇。
四、工作保障和激励措施1.工作保障:学校将为中、高级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其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支持:学校将为中、高级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帮助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学术交流:学校鼓励中、高级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4.薪酬激励:学校将给予评聘、晋职的中、高级教师相应的薪酬激励和奖励。
5.荣誉表彰:学校将对评聘、晋职的中、高级教师进行表彰,发表表彰决定,并在工作和教学中优先考虑其意见和建议。
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

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职称评定是事业发展中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是一个重要的评定过程,是对教师实际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的综合考评。
本文旨在探讨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
一、申报条件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要求,申报者需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正式教师资格,有5年以上中学、高中、大学及其他相关教育机构教学工作经验;2、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3、拥有课程、教育研究和科技创新等专业领域内成果;4、具备教学管理和环境构建等全面教育素质和能力。
二、工作方案1、申报组织管理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和国家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定工作实行科学评审、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
学校应当成立评审委员会,并提供学科领导、专家评审小组、评估人员、材料审核人员等多个岗位,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程度。
同时,应当将整个评审过程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健全评审标准,加强申报者的指导和督促,并加强申报人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提高职称评审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2、材料准备材料准备是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的关键环节。
申报者必须完善自己的材料,并剖析自己的亮点。
材料准备应当包括工作简历,教学思想、含义的演变,教学成果、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以及教师公开发表的学科论文、书籍等的摘要,学科或课程/教学团队领导、示范教学工作组织管理成果,担任本学期招生考试主考、共考教师,制定考试试卷及出第一卷等工作贡献与建树,工作总结等方面,集中体现其实际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
3、教育教学管理考核教育教学管理是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主要的考核方向。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包含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岗位。
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申报者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机构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评价要贯穿始终,采用多样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公正,不同学科和不同岗位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突出申报者实际工作表现和教学管理实践能力。
2023年中学职称评聘推荐量化赋分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职称评聘推荐量化赋分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学教师的职称评聘工作成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为了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中学职称评聘制度,我们制定了中学职称评聘推荐量化赋分实施方案。
二、总体原则1. 公正性原则:评聘工作应公正、公平、透明、可信,遵循事实、公正评价、充分尊重中学教师个体差异,确保评聘结果客观准确。
2. 智能性原则: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高评价质量、效率和公正性。
3. 量化化原则:将中学职称评聘推荐工作量化为数值,使评聘工作具有明确的指标和标准,更加客观、公正、公开。
三、评聘项目中学职称评聘推荐量化赋分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评聘项目:1. 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估2. 学术研究及论文贡献评估3. 教学管理能力评估4. 师德师风评估5. 社会影响力评估6. 进修学历和职称培训评估7. 学科或专业竞赛成果评估四、评聘指标与权重根据评聘项目的重要性和具体职称评聘的要求,为每个评聘项目设定了指标和权重。
具体指标和权重如下表所示:评聘项目指标权重1. 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教育教学成果\t 20%教学评估结果\t 20%学生评价结果\t 15%课堂教学观摩\t 15%教学改革与创新 15%备课及学科建设 15%2. 学术研究及论文贡献评估学术论文数量\t 20%学术论文质量\t 20%科研项目与成果 20%学术会议报告\t 15%学术著作出版\t 10%学术研究影响力 15%3. 教学管理能力评估班集体教学管理 30%学校教学管理 20%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30%班级风气评估 20%4. 师德师风评估教育教学案例\t 20%德育工作成果\t 20%师德培养评估\t 15%道德师风评价\t 15%学生评价与家长满意度 15% 社会评价及表彰\t 15% 5. 社会影响力评估教育教学领域表彰 25%社会志愿活动\t 15%社会重点项目\t 15%国内外教学交流 15%专业教育讲座\t 15%社会评价及表彰\t 15% 6. 进修学历和职称培训评估学历提高\t 30%进修培训\t 30%学历和培训成果 20%学科教学竞赛\t 10%学科与科研设备\t 10%7. 学科或专业竞赛成果评估学科竞赛主持\t 20%学科竞赛指导\t 20%学科竞赛成果\t 15%学科竞赛名次\t 15%学科竞赛影响力 15%学科竞赛社会评价 15%五、评聘流程1. 评聘项目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根据中学教师职称评聘要求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确定评聘项目指标和权重。
中学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办法

中学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办法
中学教师职称的申报推荐办法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1. 了解申报条件:教师应仔细阅读所在学校或所在地区的职称评定办法,了解申报条件和要求。
通常包括教学经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提交申报材料:按照职称评定办法的要求,教师需准备好相关的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工作经历、教学工作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
3. 推荐申报:教师可向所在学校的教务处或教研组递交申报材料,并请相关人员提供推荐信。
推荐信通常应包括对教师教学、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4. 审核评定:申报材料经过初审后,由学校或相关评定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
5. 公示和答辩:评定结果经过公示后,符合条件的教师需参加评审答辩。
答辩内容包括个人简历、教学工作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
6. 最终评定:经过答辩后,评审委员会综合各项评审结果,最终确定是否给予该教师中学教师职称。
以上是一般中学教师职称申报的推荐办法,具体办法还需要根据不同学校或地区的规定而有所差异。
教师在申报职称时,应
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增加获得职称的机会。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引言:中学职称评审是评价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结果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和职称升迁,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为了推动中学教师职业化发展,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
一、强化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1. 学术研究能力:评审标准应注重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包括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申请、学术活动参与等。
推荐评审的教师应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在教学与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
2. 教育教学能力:评审标准应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
推荐评审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能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反馈。
二、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1. 评委的组成:评委应由具备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中学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名师组成,确保评审过程公正、客观。
2. 评审流程的透明:评审过程应公开、透明,评审标准明确,避免主观意见和偏见的介入。
评审委员会应定期公布评审结果和得分,接受评审教师的申诉。
三、注重教师发展和培训1. 职业发展支持:学校应该积极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升级,提供相应的培训、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2. 培训机制建设: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专业交流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课程内容,满足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
四、教研活动与评价体系的衔接1. 教研活动的支持: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并将教研成果纳入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评价体系的衔接:教研活动成果应与职称评审体系紧密衔接,评审结果应充分体现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成果和贡献。
五、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1. 发挥评价结果的指导作用:评审结果应作为教师职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参考,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改进的动力。
关于推荐第三届“潍坊名师”的通知

关于推荐第三届“潍坊名师”的通知各中心学校、市直各学校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潍”战略,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根据《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评选“潍坊名师”的意见》(潍人字[2006]152号)精神,潍坊市人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将联合评选表彰第三届“潍坊名师”。
结合我市教师队伍实际,现将有关推荐事宜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潍坊名师的推荐范围是: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的在职教师。
二、推荐条件推荐潍坊名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干事创业、学风严谨、务实创新。
(二)理论深厚,专业知识渊博,学术造诣深,业务水平高,有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著书立说,有较高知名度。
出版过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专著或发表过省级以上论文,获得过市级以上政府教学成果奖或相当奖励。
(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或教育教学创新典型案例;在新课程理念下成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讲授过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
能因人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高。
(四)在教育界具有较高威望,获得过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五)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担任过5年以上班主任。
(六)中小学校长或教学研究机构人员申报潍坊名师,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必须担任一线教师8年以上,仍坚持参加示范课、公开课,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创新力度较大,并在市域范围内得到公认。
(七)长期在农村学校担任一线教师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推荐名额及要求(一)推荐名额。
此次潍坊名师推荐评选,参照各县市区教师总数,按实际评选人数和推荐人选1:1.3的比例分配分给我市3个推荐名额。
请各中心学校(市直学校)组织具备条件的教师自愿申报,并从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员中择优推荐1人上报,若本单位无符合条件人选,可以不推荐。
中学2023年度职称评聘推荐工作方案

中学2023年度职称评聘推荐工作方案根据临沂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等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县关于职称申报评审办法和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职称评聘推荐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二、职称评聘推荐委员会主任:**委员:****三、职称评聘推荐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袁强 **四、标准条件1、具有《教师法》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
2、具备规定的学历要求。
对于参加工作后的非全日制学历,不再限定年限要求。
3、业绩能力、任职资历等评审条件:(1)正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独创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申报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2)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与任教学科相关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研成果,在本校以及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示范学习;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申报教师应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3)一级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一般应具有讲授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经历;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或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4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4)二级教师:具备硕士学位,或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且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4、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并同时兼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推荐评审教师职称,除应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教师系列评审标准条件外,还须按照《关于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中兼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推荐评审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3〕5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56号)规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教育教学工作符合人员聘用管理规定;二是每学期须担任列入《教学大纲》的1门及以上课程;其中,不同学科每周最低课时量高中不低于10-14节。
中学2023年教师职称推荐方案

中学2023年教师职称推荐方案为切实做好教师职称晋升工作,根据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和《学校(园)教师职称推荐办法》要求,结合我校职称晋级工作实际,经学校研究特制订中学2023年教师职称推荐方案。
一、推荐原则
1、推荐对象必须符合参评时间、条件的要求,并按照时间要求提供符合有关要求的证件和证书。
参评者提供的所有证件和证书必须真实有效,并经过公示方能成为参评条件。
2、按照《学校(园)教师职称推荐办法》文件要求积分,总分二近五学年任职考核实得分+校龄分+现职分+教龄分。
校龄分:每年加1分,最高至10分封顶。
现职分:任现职以来每年加1分。
教龄分:每年加1分。
3.积分优先原则
根据2023年批复我校职称申报名额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对符合条件的教师按照申报层次分别积分由高到低确定推荐副高级职称推荐人选2人,中级职称推荐人选2人。
二、积分办法
2023年积分=18、19、20、21、22学年业务考核分+
校龄分(10分封顶)+现职分+教龄分
(校龄分只计算在乡初级中学任教的年限。
)
17-18,18-19,19-20,20-21,21-22学年积分按以下方法进行
1.按学校当年任职考核两个学期的平均分计入总分。
2.在外校的业务考核积分学校不予认定。
3.根据文件要求,公式以外不再计分。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

2023年中学职称评审推荐方案一、背景教师职称评审是对中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和认定的重要方式,是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因此,制定合理的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推荐方案,对于激励教师积极上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评审标准1.教师的教学能力(1)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2)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转化和应用。
2.科研能力(1)科研项目:具有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并在科研项目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科研论文: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发表论文,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科研成果: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如获奖、发明专利等。
3.学科建设能力(1)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学科教研: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对学科教材进行研究和改进。
(3)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并与其他学校或学科组开展合作研究。
三、评审推荐方案1.评审时间:每年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推荐程序:(1)教师自荐:教师可以自愿申请参加职称评审,并提交个人简历、教学工作总结和科研成果等材料。
(2)学校推荐: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际情况,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
(3)专家评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教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推荐名单。
3.评审标准权重:(1)教学能力:占总分的50%。
(2)科研能力:占总分的30%。
(3)学科建设能力:占总分的20%。
4.评审结果:(1)评审结果以总分高低为依据,按得分排名。
(2)得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的权重排序。
5.评审奖励:(1)评审通过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和权益。
XX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

XX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XX 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x教通〔XX〕x号)、省教育厅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有关省直厅局、省属企事业单位所属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x教职改办字〔XX〕x号)精神,为做好我校XX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机构学校按照规定要求组建考核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员的资格、基本条件、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初审,并对申报人员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面审核把关。
考核推荐委员会人数原则上不少于7人,其中一线教师不少于70%。
二、推荐范围我校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的现有在编在岗人员,凡符合《实施方案》规定的正高级教师基本标准条件的,可申报参评,由学校、主办单位、省教育厅进行考核推荐。
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或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计算截止时间为XX年11月30日),不属于申报推荐范围。
三、名额分配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各有关省直厅局、省属企事业单位所属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推荐指标总数为6个,其中,一线教师占比不少于推荐总人数的70%,正校(园)级领导以及教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校外教育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超过推荐总人数的30%,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都需有推荐对象。
省教育厅以各学校(单位)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副高级教师数为依据确定推荐名额,我校推荐名额1-2人(同一学校通过人员原则上不超过1人)。
四、申报条件(一)基本条件、政治素养(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
(2)实践科学发展观。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
(3)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和体系。
2023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

2023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2023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于符合条件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职称晋升的机会。
正高级教师是晋升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
因此,在此提供一份2023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评定正高级教师职称的重要考评指标。
学校应该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为师之道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教师需要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的培养,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同时,还应该严格监督教师的日常行为,确保其符合职业道德的高标准。
2. 定期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
学校需要定期的教育培训,包括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培训,以便使教师保持教学新观念和方法。
学校还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改善他们的教学效果。
3. 推进师生联系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联系,重视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
学校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以便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这样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教育并在教学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定期职称评定学校应该定期评定职称,为符合条件的教师晋升职称提供机会。
学校评定职称的评定标准应该严谨负责,具有一定的公正性,确保职称的评定结果的公正和合理性。
通过精心组织和实施相应的工作方案,应该能够促进教师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改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2023年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它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学校应该积极推进该方案,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各项工作,以期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正高申报推荐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正高申报推荐方案# 正高申报推荐方案##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正高申报的推荐方案,帮助申报人顺利通过正高职称评定。
## 申报条件申报正高职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已取得副高职称,并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 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修养,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3. 在本领域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4. 在学术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的能力;5.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 推荐方案为了提高正高申报的成功率,以下是一个推荐的方案:### 1. 提前准备在申报之前,建议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定期更新和整理研究论文、专著、专利等;- 注意关注本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学术视野;- 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增加影响力和知名度;- 建立合作关系,与学界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保持联系,并争取合作机会。
### 2. 突出学术成果正高职称评定中,学术成果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为了突出自己的学术成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发表高水平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尽量选择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并争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 编写专著或教材:撰写并出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著或教材,可以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有力证明;- 参与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的科研项目,承担重点项目或课题,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 3. 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在评定正高职称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以下是几个建议:- 组建学术团队: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工作,共同取得重要成果;-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担任学术职务:担任学术期刊的编委、编审,或在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积极参与学术评审和决策。
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

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多项领域的发展,教育也成为了重要的领域之一。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职称评定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正高级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对其申报推荐工作的开展,对教师个人发展、学校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提高正高级教师的比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的公平与透明度,加大职称评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 任务1)积极宣传正高级教师评审政策、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信息,提高教师对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深入开展全员自查,加大自查力度和自查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自我要求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3)制定评审标准,对正高级教师的评审过程加强督查和监督,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4)组织教师申报、推荐积极性,注重突出教师职业成就,做好教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类推荐,确保评审工作的快速进行。
5)颁发正高级教师职称证书,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效益和推荐工作的实效。
三、方案内容1. 宣传推广工作1)加强宣传,积极开展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知识普及和政策解读,增强教师对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政策法规、评审标准和申报推荐的基本要求,全员掌握评审要求和程序,确保教师的申报材料真实详实。
3)制作并张贴正高级教师的政策资讯、注意事项等宣传材料,宣传推广正高级教师的精神与工作标准,引导教师注重自身职业成长。
4)利用校园视频、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媒介手段,定期宣传教师职业成长和评审工作的案例和成功经验,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5)对教师提供咨询服务,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解答教师的疑问和困惑,确保教师对评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2. 自查工作1)制定自查计划,对已有的职业成就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强化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切实提升教师自我完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中学正高级教师推荐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鲁人社发[2012]53号)、《关于做好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字[2013]183号)和潍坊市人社局、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适用于我校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推荐工作。
一、推荐范围
被聘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教师,被聘在教师岗位上同时兼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担任列入《教学大纲》的1门以上课程教学、工作量达到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三分之二以上的高级教师,上述两类人员中符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基本评价标准条件》规定的正高级教师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
二、推荐数量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只限推荐1名人选”的规定,我校可上报1名正高级教师推荐人选。
三、推荐程序
1.成立工作组织。
学校成立由王伟校长任组长党委成员参加的推荐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正高级教师推荐的领导工作,在组织人事科设立办公室,负责推荐的
具体事务性工作;成立推荐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家委员会
,负责正高级教师的推荐工作。
鉴于保密和工作的严肃性,专家委员会成员由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2.制定推荐方案,经全体教师大会民主表决85%及以上满意度通过后组织实施。
3.个人申报。
符合评审条件人员根据推荐方案要求填写申报表,提交有关证件、材料,本人对照推荐方案赋分办法赋分。
4.资格审查。
专家委员会根据正高级教师水平基本评价标准条件和推荐方案的规定对申报人员进行任职资格条件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进行审核赋分。
5.公示。
根据推荐方案规定的办法和要求,按照赋分结果和推荐数量从高到低确定拟推荐人选并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6.上报评审。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推荐人选填报有关材料,报评审机构评审。
四、赋分办法
1.年度考核。
近5年年度考核获得合格等次1分/年,优秀等次1.5分/年。
本次考核年度以2008-2012年度计算。
2.综合荣誉(最高10分)。
任职以来获各级党委、政府、人事和业务主管部门联合表彰的称号,国家级5分,省部级4分,地市级3分,县区级2分,校级1分。
2007年8月以前潍坊中学(含原潍坊一中、潍坊二中)表彰的荣誉称号按县区级标准计分,以后按校级标准计分。
政府常设部门、工会、团委、妇联单独表彰的综合性称号降低一个级别计分。
学会、协会等表彰不计分,分值累计。
3.业务荣誉(最高10分)。
任职以来各级各部门评选的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省部级,地市级,县区级,校级分别按4、3、2、1分记分。
优质课按上述相应级别减半记分;潍坊市“创新奖”、“燎原奖”按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记分;城区教学成果奖按县区级政府教学成果奖记分;潍坊市“金点子成功案例”奖按城区教学成果奖记分。
2007年8月以前潍坊中学(含原潍坊一中、潍坊二中)表彰的荣誉称号按县区级标准计分,以后按校级标准计分。
学会、协会等表彰不计分,分值累计。
奖项分等级的按总等级比例记分,有多位完成人的按总位次比例记分,并且等级、位次同时考虑。
例如奖项分三个等级最高计3分,则一等奖3分,二等奖按三分二记2分,三等奖按三分之一记1分,有多位完成人的再按等级、位次按比例计算。
4.课题、论文著作(最高15分)。
任职以来完成的课题(最高10分):主持人,国家级5分,省级3分,市级2分;参加人得相应级别的1/3。
参与者必须是本学科教师,课题必须已结题,分值累计。
任职以来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最高5分):论文
国家级每篇计2分、省级每篇计1分、市级每篇计0.5分,有多位完成人的按位次按比例计分;有正式刊号的著作(不含习题集、社会资料)专著计5分,主编计3分,副主编计1分,参编计0.25分,有多位完成人的按位次按比例计分。
5.赋分结果的使用。
专家委员会根据正高级教师推荐数量,按照参加推荐人员总得分,从高到低确定推荐人选。
分数相同的,按综合荣誉、业务荣誉、课题论文著作、年度考核分值顺序逐递确定。
各项目积分计算均保留两位小数并按四舍五入处理。
五、有关政策
1.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除具备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规定的条件外,要严格从近几年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中涌现出的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术水平较高、业绩突出、影响力较大的教学改革先进教师中优中选优,在全省评审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人选中推荐。
首先推荐在教学一线并具有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教学能手、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以个人姓名命名教学法者、市教学能手、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等及以上称号,且符合师德考核要求的教师。
2.取得正高级教师职称资格的中小学教师,应聘用到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上工作,实行聘期管理,人在岗在,人岗合一,1个聘期一般不少于5年。
聘用期满,可按有关规定续聘。
3.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聘用后,须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工作需要兼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应严格控制,脱离教学岗位的,不再聘用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4.在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首次聘用时,应聘用在专业技术四级岗位。
该方案经全体教师大会通过后实施,由推荐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潍坊中学正高级教师推荐申报表
2013年5月29日
潍坊中学正高级教师推荐申报表
申报人姓名:部门:申报时间:年月日根据正高级教师水平基本评价标准条件,经审查,
正高级教师基本评价标准条件,进入审核赋分环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