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必看的100部书模板
(完整版)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篇一:城市规划资料集内容详述(第1分册总论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城市规划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体系第三部分城市规划重要文件、法规资料索引附件《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43号发布)各章引据的文件、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后记(第2分册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一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1 概述2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3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例简介5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4 城市总体布局 5 城市用地规划第三部分城市分区规划 1 概述 2 常用表格 3 实例第四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实例共计60个实例附录城市空间发展战备规划研究(或称“概念规划”)1 概述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实例后记(第3分册小城镇规划)目录1 小城镇界定、类型和发展 1.1 小城镇界定 1.2 小城镇的类型1.3 小城镇的作用、发展理论和现状1.4 国外小城镇建设2 小城镇规划特点、依据和原则 2.1 小城镇规划特点2.2 小城镇规划依据 2.3 小城镇规划原则 2.4 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3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审批 3.1 小城镇规划的一般任务 3.2 小城镇规划编制程序3.4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5 镇区总体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6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7 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8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管理与审批主体4 小城镇规范的基础资料 4.1 基本要求4.2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基础资料4.3 其他相关资料 4.4 详细规划基础资料 5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5.1 镇域村镇体系5.2 镇域村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5.3 镇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5.4 镇域职能结构5.5 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5.6 镇域村镇空间分布结构5.7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8 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6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6.1 小城镇的性质 6.2 小城镇规模 6.3 小城镇总体布局7 小城镇总体布局 8 小城镇专项规划9 小城镇详细规范(建设规划) 10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附录一:《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附录二:《村镇用地分类》参考文献(第4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部分论述1 控制性详细规划生产的背景及其发展1.1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2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2 国外、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1 德国的区划法 2.2 美国的区划法 2.3 英国2.4 日本城市规划法和建筑基本法 2.5 香港的“契约”控制2.6 国外及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立法3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3 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4.1 规划文件 4.2 规划图纸第二部分附件1 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实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建筑容量确定的参考资料2.1 南京市建筑容量控制确定的办法2.2 南京市场建筑容量一览表 2.3 有关土地使用强度的资料 3 深圳市法定图则3.1 前言3.2 法定图则的定义、内容及编制的基础条件3.3 深圳法定图则在控制详细规划阶段立法的进展3.4 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评价4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1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2 温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实例4.3 泉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实例5 国外及香港地区类似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例5.1 德国的地区详细规划基本规划 5.2 英国的地方规划(地区规划)基本规划5.3 香港西九龙填海区分区计划大纲第三部分实例1 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整成果实例——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类实例(第5分册城市设计(上、下))目录上册 1 总论1.1 编写立意1.2 城市设计简史与范畴、理论和原则1.3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与渊源 1.4 我国当代城市设计进展 1.5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2 区域发展战略及总体城市设计:区域、城市、中心城、分区 2.1 概述2.2 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 2.3 深圳总体城市结构 2.4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2.5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2.6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7 澳大利亚堪培拉总体城市设计 2.8 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研究 2.9 上海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2.10 浙江金华总体城市设计2.11 上海中心城分区城市设计结构2.12 唐山市中心城区 2.13 宜昌中心城区2.14 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 2.15 山东蓬莱中心城区3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一):中心、商业街、大道 3.1 概述3.2 上海虹桥新区 3.3 上海陆家嘴中心区 3.4 深圳中心区3.5 北京商务中心(CBD) 3.6 北京中关村西区 3.7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3.8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3.9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3.10 大连城市中轴——人民路、中山路3.11 大连星海湾商务中心 3.12 江阴新中心 3.13 嘉兴中心区3.14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3.15 厦门市府大道地区3.16 厦门旧城保护民中山路商业步行街3.17 中山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3.18 澳大利亚布进而斯班步行街 3.19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尼可莱特步行街3.20 香港中环、湾仔步行系统 3.21 北京长安街 3.22 青岛东海路3.23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24 法国巴黎德方斯副中心区 3.25 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 3.26 美国华盛顿中心区 3.27 德国柏林新行政中心下册4 城市局部范围城市设计(二):旧城保护、居住区4.1 旧城保护城市设计概述 4.2 北京中轴线4.3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5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三):滨水区6 节点的城市设计:中外城市节点实例本分册有关项目组稿撰稿者名单提供城市设计项目实例的机构参考文献后记(第6分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目录 1 总论1.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1.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1.3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级结构 1.4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基本区位模式1.5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选址 1.6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布局 1.7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交通组织 1.8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范设计的发展趋势1.9 中国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布局比较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2.1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概述及空间布局 2.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结构形态2.3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交通组织2.4 实例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3.1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概念、内容构成和功能3.2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选址和分级3.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规划布局3.4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3.5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3.6 实例4 城市商业中心4.1 城市商业中心概述4.2 城市商业中心的内容和功能 4.3 城市商业中心的分级和规模 4.4 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4.5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4.6 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4.7 城市商业中心的环境和景观设计4.8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9 实例5 城市商务中心5.1 城市商务中心的概念 5.2 城市商务中心的基本特征 5.3 城市商务中心的规模 5.4 城市商务中心的功能5.5 城市商务中心的空间结构 5.6 城市商务中心的交通5.7 城市商务中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5.8 实例6 城市体育中心6.1 城市体育中心概述6.2 城市体育中心的选址原则 6.3 城市体育中心的分类和构成 6.4 城市体育中心的交通组织 6.5 城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 6.6 社会化、产业化的体育及体育设施6.7 实例7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7.1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概述 7.2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功能构成及类型7.3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选址 7.4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7.5 部分博览、会展中心的技术指标7.6 实例参考文献后记(第7分册城市居住区规划)内容提要本书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住宅与住宅组群、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绿地、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住区更新、市政公用设施、竖向设计、实例。
最全城市规划书单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美]贝利著《城市意象》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设计》(修订版) [美]培根《拼贴城市》 [美]柯林·罗等编《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丹麦)盖尔编《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闵学勤著《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特兰西克著《街道的美学》(日)芦原义信著《城市策划实战案例》赵卓文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编《城市设计新理论》 [美]亚历山大等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加)雅各布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落脚城市》《包容性的城市设计》《城记》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美)吉罗德《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美)斯文诺芙《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美)吉勒姆《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美)卡尔索普,富尔顿《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例》顾朝林《街道与城镇的形成》迈克尔·索斯沃斯《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姚士谋《反规划途径》俞孔坚《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钦《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街道与广场》克利夫·芒福汀《城市设计基本原理》沙尔霍恩《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斯皮罗·克斯托夫《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黑川纪章《城市规划哲学》孙施文《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刘伯英、冯钟平《从“功能主义”走向“文化城市”》单霁翔《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规划》《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沙立宁《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网络城市》《城市突变》《生态城市/60个优秀案例研究》(西)鲁亚诺《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美)凯尔博《都市滨水区规划》(美)城市土地研究学会《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美]迈克尔·索斯沃斯《城市规划概论》陈锦富《规划介引》Clara Greed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城市规划》John M Levy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城市设计》Edmund Bacon 黄富厢,朱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设计新理论》Christopher Alexander 陈治业,董丽萍译知识产权出版社《看不见的城市》I.Calvino《城市形态》凯文·林奇《紧缩城市》詹克斯《人类三大聚居地规划》柯布西耶《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伯特·文丘里《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尼格尔·泰勒《城市和区域规划》彼得·霍尔《城市建筑学》阿尔多·罗西《明日之城》彼得·霍尔《城市读本》《理想国》柏拉图《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斯蒂文·蒂耶斯德尔《19世纪与20世纪的城市规划》莱茵伯恩《城市设计构思教程》科赫《城市形态结构设计》库德斯《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雅各布斯《现代城市规划——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科维《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图解思考》保罗《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扬·盖尔《现代城市规划》约翰·M·利维《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上海》丝奇雅•沙森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赵冈《人居环境学导论》吴良镛《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王缉慈等著《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美)吉罗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哭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顾超林《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治堵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刘君德,汪宇明《信息化城市》曼纽尔·卡斯泰尔《网络社会的崛起》曼纽尔·卡斯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G·阿尔伯斯《城市设计基本原理:空间、建筑、城市》沙尔霍恩《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理查德·瑞杰斯特《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克莱尔·库伯·马库斯《概念规划》顾朝林《社区规划——综合规划导论》埃里克·达米安《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王建国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比例—科学·哲学·建筑》理查德·帕多万《彼得·艾森曼:图解日志》彼得·艾森曼《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密斯·凡·德·罗《材料的处理》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等《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莱斯大学建筑学院《园林设计论坛1――现代园林设计与艺术译丛》梅尔等著《匠学七说》张良皋《跨世纪城市规划师的思考》鲍世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沙里宁著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著江苏科技出版社《城市规划概论》郭彦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董鉴鸿同济大学出版社《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王瑞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国外城市住宅问题研究》陈光庭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著余经文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广义建筑学》吴良镛清华大学出版社《华夏意匠》李允广角镜出版社《建筑文化学》陈凯峰同济大学出版社《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大地景观一一环境规划指南》西蒙兹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环境心理学》(日)相马一郎佐古顺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决定命运的选择>[美]E•拉兹洛著《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只有一个地球》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哲学走向荒野》[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著《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市镇设计》.(英)F·吉伯德等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D·K·钦《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奥)卡米诺·西特著.仲德崑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街道与广场(》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城市设计的维度》(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德)沙尔霍恩等著.《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日)黑川纪章著.覃力《美国城市设计>(美)戴维·戈斯林著》生活·读者·新知(美)安东尼·吉登斯著《马斯洛人本哲学》(美)马斯洛著《景观设计学》(美)约翰·O·西蒙兹著《建筑模式语言》(美)C.亚历山大等著《实存空间建筑》(美)诺伯特.舒尔茨著《场所精神》(美)诺伯特.舒尔茨著《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美)威廉·J·米切尔著《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美)肯尼思·科尔森著《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南非)保罗·希利亚斯著《绿色尺度》(英)克利夫·芒福汀《新城市空间》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美)乔斯·B·阿斯福德《建筑环境共鸣设计》(英)伊恩·本特利等著.《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建筑空间论》,《现代建筑语言》,赛维《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后汽车时代的城市》(美)莫什·萨夫迪著《未来城》(美)詹姆斯·特拉斐尔著《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黄伟康《建筑外环境设计》刘永德等《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滕哈里斯《现代建筑语言》布鲁诺塞韦《城市环境艺术》. 于正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赵和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城市更新》. 阳建强,吴明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城市设计导论》. 徐思淑,周文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王建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建筑外环境设计》.钱健,宋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建筑群体设计》.徐岩,蒋红蕾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建筑小环境设计》.刘文军,韩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王鹏.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 任平.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城市广场设计》. 王珂,夏健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王小慧.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阮仪三,王景惠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城市设计的感性原则与方法》.北京余柏椿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吴明伟《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王富臣《城市设计的本土化》李少云《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王世富《城市设计的运作》庄宇《美学新概念.》徐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艺术的意蕴》.陈旭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当代建筑美学意义》.赵巍岩.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城市环境美的创造》.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周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城市中心区规划》. 吴明伟,孔令龙.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王富臣.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城市设计的本土化》.李少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王世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城市设计的运作》.庄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空间公共性研究》.于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王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适应性城市设计》.陈纪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李庆霞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雷龙乾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宫志纲著.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李砚祖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城市设计的历程》.洪亮平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万书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景观形态学》.吴家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魏士衡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梁一儒,户晓峰,宫承波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与实践》.章俊华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视觉与视觉环境》.杨公侠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过伟敏,史明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西方城市规划史纲》.张京祥著.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尹思瑾著.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黄琲斐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黄光宇,陈勇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傅崇兰,周明俊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朱小雷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黄俊杰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论城市本质》.纪晓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N城——一座城市和它承载的价值》.新闻周刊杂志社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成砚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城市规划知识学习参考书目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精选丛书--(6)
111
城市环境绿化与广场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精选丛书--(7)
11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册)
傅熹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3
注册城市规划师必备规范汇编(缩印本)
本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王鹏导师:关肇邺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45城市设计运行机制
扈万泰导师:郭恩章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46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
刘贵利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47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
95
城市设计(修订版)
(美)埃德蒙.N.培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
96
拼贴城市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
97
别墅式住宅
沈继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佳作选编
98
城市住宅
武勇、韩宗良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佳作选编
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
8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
张文忠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
89
建筑防火设计
张树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
城市规划专业阅读推荐书单
城市规划专业阅读推荐书单城市规划学科阅读书单一、初级阶段1.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约翰·M·利维著,张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7.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8.张京祥编.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9.邹德慈主编.城市规划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91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5.郑也夫编.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6.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二、中级阶段1.曼纽尔·卡斯泰尔著,崔保国等译.信息化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久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丝奇雅·沙森著,周振华等译.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G·阿尔伯斯著,吴唯佳译.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陈贞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城市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8.保罗·贝尔琴等著,刘书翰等译.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9.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1.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5.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7.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三、高级阶段1.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R. 科斯,A. 阿尔钦,D. 诺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阿马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曾茂娟,任远译.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迈克尔·麦金尼斯编,毛寿龙,李梅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约翰斯顿著,唐晓峰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9。
城市规划专业必看书籍
书名《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内容简介作者[美]贝利著,顾朝林等译《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8-12-1字数(万)25定价(元)182 书名《城市意象》内容简介作者[美]凯文·林奇著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亦,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4-1字数(万)16定价(元)263 书名《城市设计》(修订版)内容简介作者[美]培根埃德蒙·N·培根以出色的图文综合能力,将历史实例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联系起来。
他生动地阐明往昔伟大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能够影响后继的发展,并代代相传延续下去。
培根还通过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背景,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伟大城市形态的基础性的设计力和所应注意的问题。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要属同时运动诸系统了——即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
培根以此作为支配性的组织力而考察了伦敦、罗马和纽约的城市运动系统。
他也像对待建筑实体那样,同样强调在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并讨论空间、色彩和透视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城市规划必读24本书
城市规划必读24本书在城市规划师论坛上看到前辈推荐的城市规划24本书,这24本书,可是成为城市规划专业必读书目,望同行爱好者借鉴。
1 书名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内容简介作者[美]贝利著,顾朝林等译《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8-12-1字数(万)25定价(元)182 书名城市意象内容简介作者[美]凯文·林奇著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亦,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4-1字数(万)16定价(元)263 书名城市设计(修订版)内容简介作者[美]培根埃德蒙·N·培根以出色的图文综合能力,将历史实例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联系起来。
他生动地阐明往昔伟大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能够影响后继的发展,并代代相传延续下去。
培根还通过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背景,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伟大城市形态的基础性的设计力和所应注意的问题。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要属同时运动诸系统了——即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
培根以此作为支配性的组织力而考察了伦敦、罗马和纽约的城市运动系统。
都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
都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
一、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和意义
二、规划范围
2.1 地理范围
2.2 人口范围
2.3 建筑物范围
三、规划目标
3.1 城市功能定位
3.2 城市结构布局
3.3 土地利用规划
3.4 交通网络规划
3.5 环境保护规划
四、规划设计内容
4.1 基础设施规划
4.1.1 水电供应系统规划 4.1.2 交通网络规划
4.1.3 燃气供应系统规划 4.1.4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4.2 城市布局规划
4.2.1 中心商业区规划 4.2.2 居住区规划
4.2.3 公共设施规划
4.2.4 公园绿地规划
4.3 土地利用规划
4.3.1 工业用地规划
4.3.2 商业用地规划
4.3.3 住宅用地规划
4.3.4 农田保护规划
4.4 环境保护规划
4.4.1 生态保护规划
4.4.2 垃圾处理规划
4.4.3 噪音污染控制规划 4.4.4 空气和水质保护规划
五、实施计划
5.1 建设阶段划分
5.2 各阶段规划实施方案
5.3 项目推进时间表
5.4 预算和资金来源
六、监测和评估
6.1 规划实施监测
6.2 城市规划评估
6.3 问题发现与解决
6.4 修订与更新
七、结论
7.1 规划总结
7.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规划设计图纸及说明
以上是都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能够为您的规划设计工作
提供参考和帮助。
城市规划专业书籍100本
城市规划专业书籍100本时间: 2012-06-06 / 分类: 专业图书/ 浏览次数: 222 views / 1个评论发表评论支持作者+10 2-正在写城市规划论文的朋友有福了,特别是为要为论文找参考文献或是写文献摘要的,100本啊!当然了,最好是有时间有机会一本本来阅读一下!外文类: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2.(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英)F•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 市镇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4.(美)弗郎西斯•D•K•钦.邹德依,方千里译.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5.(美)凯文•林奇.项秉仁译. 城市的印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6.(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7.(奥)卡米诺•西特著.仲德崑译. 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8.(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9.(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等译. 街道与广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0.(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冯江等译. 城市设计的纬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1.(德)沙尔霍恩等著.陈丽江译.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2.(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3.(日)黑川纪章著.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 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4.(美)戴维•戈斯林著.陈雪明译. 美国城市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15.(美)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可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6.(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17. (美)约翰•O•西蒙兹著.钟山,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18. (美)C.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等译.建筑模式语言.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19. (美)诺伯特.舒尔茨著.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台湾,台隆书店20. (美)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台湾,尚林出版社21.(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2.(美)威廉•J•米切尔著.刘小虎等译.我++——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3.(美)肯尼思•科尔森著.游宏滔等译.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4.(南非)保罗•希利亚斯著.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25.(英)克利夫•芒福汀著.陈贞等译.绿色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6.(英)克利夫•芒福汀等著.韩冬青等译.美化与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7.(美)乔斯•B•阿斯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8.(英)伊恩•本特利等著.纪晓海等译.建筑环境共鸣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9.(美)莫什•萨夫迪著.吴越译.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0.(美)詹姆斯•特拉斐尔著.赖慈云译.未来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1.David Gosling,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Design: A Chronological Anthology ”, Academy Press 200132.Peter Hall, “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33.J C Moughtin, “Urban Design: Street and Square”,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34.J C Moughtin, Rafael Cuesta, Christine Sarris, Paola Signoretta ,“Urban Design: Method and Techniques ”,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35.J C Moughtin, “Urban Design: Green Dimensions ”, Peter ShirleyArchitectural Press2005 36.Urban Design Associates ,“The Urban Design Handbook: Techniques and Working Methods”, W. W. Norton & Company 200337.Urban Design Associates,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Standards ”, Wiley 2006 38.Christopher Alexander, Hajo Neis, Artemis Anninou, Ingrid King,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39.Malcolm Moor, “Urban Design Futures ”, Routledge 200640.Michael Larice, Elizabeth Macdonald, “The Urban Design Reader ”, Routledge 2006中文类4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2.刘永德等.建筑外环境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43.于正伦.城市环境艺术.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44.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6.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7.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8.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49.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50.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1.徐岩,蒋红蕾等.建筑群体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2.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54.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5.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6.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7.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8.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59.阮仪三,王景惠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60.余柏椿.城市设计的感性原则与方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61.徐岱.美学新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62.陈旭光.艺术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4.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城市环境美的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5.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6.吴明伟,孔令龙.城市中心区规划.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7.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8.李少云.城市设计的本土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9.王世富.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70.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71.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2.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3.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5.李庆霞著.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76.雷龙乾著.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7.宫志纲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8.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9.李砚祖主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0.洪亮平著.城市设计的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8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8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3.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84.魏士衡著.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85.梁一儒,户晓峰,宫承波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86.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7.章俊华著.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8.杨公侠著.视觉与视觉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89.过伟敏,史明编著.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0.张京祥著.西方城市规划史纲.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1.尹思瑾著.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2.黄琲斐著.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3.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94.傅崇兰,周明俊编.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5.朱小雷著.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6.衣俊卿著.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97.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8.纪晓岚著.论城市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9.新闻周刊杂志社编.第N城——一座城市和它承载的价值.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0.成砚著.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上一篇: 城市规划导航,你设为首页了么?(贺pr4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博客 , 原文地址:/archives/4826。
城市规划专业必看的部书模板
城市规划专业必看的部书模板100本规划书1.城镇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的介绍(先生)理查德1909年根据一个规划网站点的好的观点,例如建筑物和街道,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安排的观点而提出的一个专业的阐述。
这本书是这个领域的基础之一。
Lushly 提供了城镇计划和一些照片,理查徳的书演示了在人类极限的基础上规划城市。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与当地的土木工程师们分享。
2.城市规划的介绍美国城市民主的挑战本杰明·玛希1909年Marsh是其中第一个和最强烈呼吁通过使用协调政府行为来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运动的领导者。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他写道,“就像一艘船失去了舵。
”Marsh成了一位主要的早期提倡在纽约进行分区和计划的人。
3. 科学管理的原则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11年泰勒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论点是这两个商业和政府应该“根据工作人员职能分派工作”。
它提供了从工作的管理中分离政治因素这个观点的支持,并提供信用给城市规划者,专业工程师,以及类似的工作人员。
4. 瓦尔克公司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沃尔特D﹒穆迪1912年首次出版对初学者面向主题的规划,这本手册教他们关于丹尼尔﹒伯翰姆的1909年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
5. 实施城市规划Flavel Shurtleff,弗雷德雷克﹒奥姆斯特德1914年由奥姆斯特德倡议,这是第一个研究的国家计划的律法。
景观设计师Flavel Shurtleff承办,那个工作成为一个对于规划者、规划委员会、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开发了一套法律基础和实践的规划。
6.介绍城市在进化的城市规划运动, 学习物理的帕特里克·Geddes 1915年连接社会改革和城市环境,Geddes看着城市综合运用。
所有计划应该保留独特的历史特征的城市中,涉及公民,在规划的发展,他的理由是,声音听起来有两大主题:将再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7.现代城市规划的指导原则之回顾城市规划纳尔逊p .刘易斯1916年集中在身体的城市,刘易斯认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工程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
城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一、引言城市规划设计是如今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模板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目录的模板,以便于各位规划设计师在进行具体项目规划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方针。
二、城市分析与背景1. 城市概述2. 城市历史和文化3.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4. 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三、规划目标与原则1. 规划目标的设定2. 规划设计原则的确定3. 参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四、用地与土地利用1.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分析2. 数字地图绘制3. 土地资源评估4. 用地功能分区五、城市交通规划1. 道路网络规划2. 公共交通规划3. 步行与自行车道布局4. 停车场规划5. 交通流模拟与优化六、城市绿化与景观规划1. 绿地系统规划2. 公园与休闲设施规划3. 水系与湖泊规划4. 特色景观规划七、城市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学校、医院、消防站等)2. 水、电、气等管网规划3. 垃圾处理与污水处理设施规划4. 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八、历史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3.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4. 文物保护与风貌控制九、环境保护与宜居性提升1. 环境质量评估2. 噪音污染控制规划3.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4. 城市更新与改造十、风险管理与灾害预防规划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2. 建筑安全与抗震规划3. 应急救援设施规划4. 气候变化适应规划十一、规划实施与监测1. 规划实施策略2. 规划评价与监测3. 规划变更与修订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市规划设计目录模板提供了一个系统完备的规划设计指南,它不仅可以帮助规划设计师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改善。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模板能够对规划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城市规划书目
城市规划书目(建工出版社)一城市规划理论图书1.现代城市规划丛书——城市美学著译者:马武定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05年03月开本:16开页数:118 装帧:平装定价: 70.00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城市、建筑、大地景观等领域的美学规律。
全书内容包括城市美的本质及其内涵与外延;城市美的基本特征;人对城市的审美关系与审美规律;城市艺术形象的审美本质、审美价值与审美规律;城市的美学语义与城市特色。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设计人员、景观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员工以及广大城市美学爱好者学习参考。
【目录】第一章城市美的本质;第二章美的城市;第三章城市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第四章城市的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第五章城市艺术形象的反映对象与反映形式;第六章城市的特色;第七章城市美学语义。
2.国外社区规划译丛——联合开发—房地产开发与交通的结合著译者:(美)美国城市土地协会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03年12月开本:16开页数:291 装帧:平装定价: 40.00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所有参与发展计划的当事人坦诚与彻底的合作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是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给了开发业,并为本书提供了联合开发的发展过程。
因有评论小组的参与编写,读者将从中获益匪浅,评论小组的成员长期参与城市发展、房地产财务、运输等实际操作,以及土地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动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并可提供各项建议。
所以,可以说本书凝聚了专家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并获得了他们长期的指导与支持。
【读者对象】相关专业人员。
【目录】序前言联合开发指南摘要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费城:东市场走廊;第三章华盛顿特区:1101康涅狄格大道与国际广场;第四章蒙特利尔:波纳文图广场;第五章波士顿:华盛顿街车站;第六章多伦多:公园广场和谢泼德中心;第七章总结。
城市规划推荐书目
精品书单秦佑国院长推荐的书目:面向本科生的推荐书目:建筑类《建筑的涵义: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楼庆熙/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外国古代建筑二十讲》陈志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艺术史类《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英)贡布里希(Gombrich,Ernst Hans)/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费顿出版社1983年第十三版译出。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英)温迪.贝克嬷嬷/著,李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丹纳(1828-1893),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代表,曾任巴黎美术史教授,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化史类《文明与野蛮》,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传说:文化的起源》,(英)戴维.罗尔(Rohl,David M.)/著,李阳/译,作家出版社,2000美学类《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1982年重印)《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面向研究生的推荐书目:建筑史类《批判的现代建筑史》,弗兰顿/著《study in techtonic culture》,弗兰顿/著历史类《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地理类《地理学的解释》《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Hartshorne,Richard)著,黎樵/译,商务印书馆,1963数学类《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英)霍金(Hawking,Stephen W.)/著,许明贤、吴忠超/译《复杂》,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混沌》《分形学在建筑中的应用》推荐参考书目:·建筑及规划设计理论类1.《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街道的美学》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城市意向》(美)凯文·林奇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5.《建筑空间论一如何品评建筑》(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朴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符号、象征与建筑》(英)G·勃罗德彭特等著乐民成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D·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广义建筑学》吴良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1.《设计结合自然》(美)I·L·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大地景观一环境规划指南》约翰·O·西蒙兹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景观设计学》约翰·0·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建筑学的未来》吴良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5.《存在·建筑·空间》(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建筑的永恒之道》(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著赵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建筑模式语言》(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著王昕度周序鸿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城市一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总体设计》(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城市设计》(美)E·N·培根等著黄富厢朱琪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市镇设计》(美)F·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4.《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5.《明日的田园城市》(英)霍华德著译商务印书馆;26.《建筑的伦理功能》(美)卡斯滕·哈里斯著华夏出版社;27.《人·诗意地安居》(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8.《建筑的革命》郑光复29.《都市村庄》傅刚,费菁30.《非建筑》张在元31.《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32.《现代建筑语言》·相关艺术类1.《罗丹艺术论》(法)葛赛尔著傅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巨人三传(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3.《论艺术里的精神》(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4.《艺术哲学—傅雷译文集》(法)丹纳著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5.《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著安徽文艺出版社;6.《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德)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筑史类1.《华夏意匠》;2.《2 0时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一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后现代建筑语言》;5.《西方现代建筑和建筑师》荆其敏张丽安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6.《赖特》项秉仁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阿尔瓦·阿尔托》刘先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安藤忠雄》王建国张彤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路易·康》李大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其他泛读书目1.《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增长的极限一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3.《心理学史(上下)》(美)托马斯·H·黎黑著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4.《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美)卡尔·考夫忙著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5.《结构主义》(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6.《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7.《建筑是首哲理诗》赵鑫珊著百花文艺出版社;8.《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译吉林人民出版社;9.《瓦尔登湖》(美)亨利·梭罗著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lO.《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2.((美学(三卷)》(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城市规划专业必读书目100本(2020年九月整理).doc
建筑学院老师提供:城市规划专业参考书目100本。
外文类: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l 2.(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英)F·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 市镇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l 4.(美)弗郎西斯·D·K·钦.邹德依,方千里译.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5.(美)凯文·林奇.项秉仁译. 城市的印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6.(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l 7.(奥)卡米诺·西特著.仲德崑译. 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8.(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9.(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等译. 街道与广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l 10.(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冯江等译. 城市设计的纬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德)沙尔霍恩等著.陈丽江译.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2.(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3.(日)黑川纪章著.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 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4.(美)戴维·戈斯林著.陈雪明译. 美国城市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15.(美)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可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6.(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17. (美)约翰·O·西蒙兹著.钟山,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l 18. (美)C.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等译.建筑模式语言.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19. (美)诺伯特.舒尔茨著.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台湾,台隆书店20. (美)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台湾,尚林出版社l 21.(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2.(美)威廉·J·米切尔著.刘小虎等译.我++——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3.(美)肯尼思·科尔森著.游宏滔等译.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4.(南非)保罗·希利亚斯著.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25.(英)克利夫·芒福汀著.陈贞等译.绿色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6.(英)克利夫·芒福汀等著.韩冬青等译.美化与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7.(美)乔斯·B·阿斯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8.(英)伊恩·本特利等著.纪晓海等译.建筑环境共鸣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9.(美)莫什·萨夫迪著.吴越译.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0.(美)詹姆斯·特拉斐尔著.赖慈云译.未来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1.David Gosling,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Design: A Chronological Anthology ”, Academy Press 200132.Peter Hall, “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33.J C Moughtin, “Urban Design: Street and Square”,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34.J C Moughtin, Rafael Cuesta, Christine Sarris, Paola Signoretta ,“Urban Design: Method and Techniques ”,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35.J C Moughtin, “Urban Design: Green Dimensions ”, Peter ShirleyArchitectural Press2005 36.Urban Design Associates ,“The Urban Design Handbook: Techniques and Working Methods”, W. W. Norton & Company 200337.Urban Design Associates,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Standards ”, Wiley 2006 38.Christopher Alexander, Hajo Neis, Artemis Anninou, Ingrid King,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39.Malcolm Moor, “Urban Design Futures ”, Routledge 200640.Michael Larice, Elizabeth Macdonald, “The Urban Design Reader ”, Routledge 2006中文类4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2.刘永德等.建筑外环境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43.于正伦.城市环境艺术.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44.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6.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7.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48.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49.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50.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1.徐岩,蒋红蕾等.建筑群体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2.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54.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5.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6.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7.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8.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59.阮仪三,王景惠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60.余柏椿.城市设计的感性原则与方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61.徐岱.美学新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62.陈旭光.艺术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4.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城市环境美的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5.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6.吴明伟,孔令龙.城市中心区规划.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7.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8.李少云.城市设计的本土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9.王世富.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70.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71.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2.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3.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5.李庆霞著.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76.雷龙乾著.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7.宫志纲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8.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9.李砚祖主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0.洪亮平著.城市设计的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8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8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3.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84.魏士衡著.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85.梁一儒,户晓峰,宫承波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86.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7.章俊华著.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8.杨公侠著.视觉与视觉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89.过伟敏,史明编著.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0.张京祥著.西方城市规划史纲.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1.尹思瑾著.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2.黄琲斐著.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3.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94.傅崇兰,周明俊编.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5.朱小雷著.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6.衣俊卿著.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97.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8.纪晓岚著.论城市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9.新闻周刊杂志社编.第N城——一座城市和它承载的价值.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0.成砚著.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设计类必读书目参考一景观类(一)历史1《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 《中国雕塑史》作者: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3 《园冶》4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王向荣,林菁中国建工出版社(二)理论1 《城市意向》作者:凯文•林奇(译者:方益萍等)华夏出版社2 《总体设计》作者:凯文林奇(译者:黄富厢等)中国建工出版社3 《景观设计学》作者:西蒙兹中国建工出版社4 《外部空间设计》作者:芦原义信中国建工出版社5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西蒙贝尔中建工6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作者:托伯特哈姆林中国建工出版社7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作者:弗朗西斯•D.K.钦(译者:邹德侬)中国建工出版社8 《说园》作者:陈丛周同济大学出版社9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者: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10 《建筑空间组合论》作者: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11 《景观形态学》作者:吴家骅东南大学出版社12 《风景园林设计》编者:王晓俊江苏科技出版社13 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4 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5 街道美学芦原义信百花文艺出版社(三)实践1 景观黑皮书2 景观绿皮书3 《景观细部图集》作者:迈克尔大连理工出版社4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作者:刘玉杰中国建工出版社5 《植物造景》作者:苏雪痕中国林业出版社6 《营造乌托邦》作者:汤桦中国建工出版社二室内1 室内设计资料集成(1、2)张绮曼中建工2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常怀生中建工3 室内设计原理(上、下)来增祥中建工4 室内设计标准图集张大玉欧阳文等译中建工5 室内与家具设计制图朱毅科学出版社。
规划史推荐书目
(意)L·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科特金 Joel kotkin: 《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2005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法)布鲁诺·雅科米:《技术史》,蔓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北京,1997
(意)L·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比)亨利·皮罗纳:《中世纪的城市》,程国樑译,商务印书馆,,1985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
詹姆斯·E·麦克莱伦等:《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外文书目:
Braunfels,Wolfgang:Urban Design in Western Europe,Regime and Architecture 900-190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88
Peter Hall: Urban & Regional planning, Routledge,1992
Frampton,Kenneth: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Thames and Hudson, Ltd.London,1992
Girouard,Mark: Cities and Peopl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Yale UP, Nerw Haven,1985
城市规划的参考书单
受一位朋友委托,让我出一份研究城市规划的参考书单。
这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完全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我只能说列一份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参考书,或者说对我自己曾经起过作用的书单。
挖空心思地想了几天,只能列出这样一张表,分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列了15本书(有的略有超过)。
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免得误人子弟。
由于自己读书的时候看的一些书是英文版的,中译的版本都是后来加上去的,因此不能对中译版本的质量做出评价,只能是提供这样一种渠道而言。
另外,这里也不对每本书作评点了。
Ⅰ(基础)1. E. Howard,1898,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 L. Mumford,1961,The City in History,倪文彦和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进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0053. Clara Greed,2000,Introducing Planning,王雅娟和张尚武译,《规划引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 John M. Levy,2002,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5th ed.),孙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J. Jacobs,1961,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6. Edmund Bacon,,1967,Design of Cities,黄富厢和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 Christopher Alexander,1987,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陈治业,童丽萍,《城市设计新理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8. Ian McHarg,1969,Design with Nature,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I. Calvino,Invisible Cities,《看不见的城市》10. Peter Hall,1992,《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3rd ed.)》,Routledge11. Jonathan Barnett,1974,《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 Practical Methods for Improving Cities》12. William H. Whyte,1980/2001,《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Places》,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Inc13. Spiro Kostof,1991,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92,The City Assembled: The Elements of Urban Form Through History14. F.S. Chapin, Jr 和E.J. Kaiser,《Urban Land Use Planning(3rd ed.)》,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5. Barry Cullingworth and Vincent Nadin,2002,《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13th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Ⅱ(提升)1. L.S. Bourne编,1982,《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2n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 蔡禾主编,2003,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3. Scott Campbell和Susan Faninstein编,1996,《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4. Susan Faninstein 和Scott Campbell编,1996,《Readings in Urban Theory》,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5. Michael Dear,2000,The Postmodern Urban Condition,李小科等译,《后现代都市状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 William N. Dunn,1994,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2nd ed.),谢明等译,2002,《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 Robert Fishman,1994,《Urban Utopia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Ebenezer Howard,Frank Lloyd Wright》,Le Corbusier,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8. Robert Freestone编,2000,《Urban Planning in a Changing World:The Twentieth Century Experience》,New York:E & Fn Spon9. 郭彦弘,1992,《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 Peter Hall,1988,《Cities of Tomorrow: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wentieth Century》,Basil Blackwell11. David Harvey,1973,《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Edward Arnold12. K. Lynch,1981,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 J.B. McLoughlin,1968,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A Systems Approach,王凤武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4. James Holston,《The Modernist City: An Anthropological Critique of Brasilia》15. Euquenie Birch编,2007,《The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Reader》Ⅲ(高级)1. J. Friedmann,1987,《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From Knowledge to A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 Nan Ellin,1996,Postmodern Urbanism,张冠增译,《后现代城市主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 S.S. Fainstein,1994,《The City Builders:Property,Politics,and Planning in London and New York》,Blackwell4. John Forester,1989,《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5. P. Healey,1997,《Collaborative Planning:Shaping Places in Fragmented Societies》,MacMillan6. Edward W. Soja,2000,《Postm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后大都市(该书有中文译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因书不在身边,不列版本)7. Nigel Taylor,1998,《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该书有中文译本,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的,因书不在身边,不列版本)8. Sharon Zukin,1991,《Landscapes of Power: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Berkeley,Los Angele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9. Manuel Castells,1972/1977,《The 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The MIT Press10. Michael Dear和A. J. Scott编,1981,《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ic Society》,11. Mike Davis,1990,《City of Quartz: 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Verso12. A. J. Scott和E. W. Soja编辑,1996,《The City: Los Angeles and Urban Theor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13. L Sandercock编,1998,《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A Multicultural Planning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4. Ruth Eaton,2002,《Ideal Cities:Utopianism and the (Un)Built Environment》, Thames & Hudson Ltd15. Gary Bridge and Sophie Watson编,2000,《A Companion to the City》,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Ⅳ(研究)1. Zygmunt Bauman,1987,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On Modernity,Post-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洪涛译,2000,《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Gary Bridge和Sophie Watson编,2002,《The Blackwell City Reader》,Blackwell3. Henri Lefebvre,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由Donald Nicholson-Smith译,Oxford and Cambridge:Blackwell4. Paul Rabinow,1989,《French Modern:Norms and Form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MIT Press5. L. Sandercock,2003,《Cosmopolis Ⅱ: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6. Karl Mannheim,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黎鸣等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 William H. Whyte,1956,《The Organization Man》,Anchor8. Hannah Arendt,1958,The Human Condition,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 Mancur Olson,1965,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0. John Rawls,1971,A Theory of Justice,何怀宏等译,《公正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 Richard Sennett,1976,《The Fall of Public Man: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apitalism》,Faber and Faber limited12. Michel Foucault,1982,《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13. M. Castells,1983,《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4. Frank Fischer和John Forester编,1993,《The Argumentative Turn in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Duke University Press15. M. Castells,1996,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网络社会的兴起》;1997,The Power of Identity,《身份的权力》;1998,End of Millennium,《千年的终结》(这三本书均有中文译本,因书不在身边,不列版本)。
城规书目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1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2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3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4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5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6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2001 年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规教研室,城市设计学科,建筑学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
Vize Prof.(Ch.) Dipl. - Ing. Architekt ( G. ) RONG; AN
8。
城市规划原理参考书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是有关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必学的,那么你知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书名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内容简介作者美凯尔博我们正处于一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分界线上,《共享空间》一书为各个层次的规划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理论部分解释了我们是如何走到当前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中的。
其中反城市蔓延的案例说明了采取适当的措施制止城市蔓延已是刻不容缓。
本书是关于如何开发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可持续的空间环境来应对无序的、快速增长的城市。
本书为改造和恢复我们的邻里和城市提供策略,并主张规划应该从整体上对社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深刻的讨论,提供了及格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规划案例为研究对象。
本书还阐述了创造共享景观或社区更美好未来的设计与想像力的未来。
这时一本权威而易读的图书,它能激发起市民们对社区美好未来的向往。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3-1字数万50定价元66二书名都市滨水区规划内容简介作者美城市土地研究学会第一章:都市滨水区发展的介绍;第二章:室都市滨水区的发展;第三章:滨水景观的设计;第四章:滨水区开发的环境问题;第五章:都市滨水区再开发的实施;第六章:案例分析。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字数万25定价元128三书名街道与城镇的形成内容简介作者[美]迈克尔·索斯沃斯城市、郊区、街道、马路,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城市里市民的生活舒适度密切相关。
被视为阻碍适宜居住街道形成的这道标准的屏障,面临着怎样转换职能或如何被拆卸的难题。
本书作者迈克尔索斯沃斯和伊万本-约瑟夫两位教授,针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研究,经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析,提出他们中肯的建议。
这本《街道与城镇的形成》对美国城市的街道规划与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掀起一场由著作说服美国政府对现有街道设计标准进行改革的积极行动。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9-1字数万30定价元39四书名城市规划概论内容简介作者陈锦富著本书为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建筑、环境艺术、环境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及相近、相关专业的一门通用教材其内容分5章22节阐述,设计城市形式与发展、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制定与实施管理及术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本规划书1.城镇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的介绍(先生)理查德 1909年根据一个规划网站点的好的观点,例如建筑物和街道,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安排的观点而提出的一个专业的阐述。
这本书是这个领域的基础之一。
Lushly 提供了城镇计划和一些照片,理查徳的书演示了在人类极限的基础上规划城市。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与当地的土木工程师们分享。
2.城市规划的介绍美国城市民主的挑战本杰明·玛希1909年Marsh是其中第一个和最强烈呼吁通过使用协调政府行为来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运动的领导者。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他写道,“就像一艘船失去了舵。
”Marsh成了一位主要的早期提倡在纽约进行分区和计划的人。
3. 科学管理的原则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11年泰勒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论点是这两个商业和政府应该“根据工作人员职能分派工作”。
它提供了从工作的管理中分离政治因素这个观点的支持,并提供信用给城市规划者,专业工程师,以及类似的工作人员。
4. 瓦尔克公司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沃尔特D﹒穆迪 1912年首次出版对初学者面向主题的规划,这本手册教他们关于丹尼尔﹒伯翰姆的1909年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
5. 实施城市规划Flavel Shurtleff,弗雷德雷克﹒奥姆斯特德1914年由奥姆斯特德倡议,这是第一个研究的国家计划的律法。
景观设计师Flavel Shurtleff承办,那个工作成为一个对于规划者、规划委员会、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开发了一套法律基础和实践的规划。
6.介绍城市在进化的城市规划运动, 学习物理的帕特里克·Geddes 1915年连接社会改革和城市环境,Geddes看着城市综合运用。
所有计划应该保留独特的历史特征的城市中,涉及公民,在规划的发展,他的理由是,声音听起来有两大主题:将再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7.现代城市规划的指导原则之回顾城市规划纳尔逊p .刘易斯 1916年集中在身体的城市,刘易斯认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工程问题。
从运输系统以公园和娱乐,这本书花了一个系统的方法,激发工程师能够同时考虑计划他们的关怀和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生理上的问题。
8.城市规划与参考特殊的计划的街道和许多语言 1916年查尔斯·罗宾逊罗宾逊被查尔斯语之间的知识作家阿梅里奥第18、19世纪设计与日益增加的影响,“现代”电动旅行的美国生活。
这本书是源自一段伟大创意的发酵和试验在城市规划领域,特别是在设计和platting街。
他的许多观察保持相关的今天。
9.这个城市公园,欧内斯特·罗伯特·e·w·伯吉斯,主人公罗德里克·d·McKenzie,路易。
沃思 1925年介绍了伯吉斯的概念,通过考察人类生态学的空间模式的城市发展。
他的同心区理论的距离每天上下班往返于一个连接到一个中央商务区的城市社会经济开发区的排序;因此居民经济和社会阶级成为开发区。
10.保罗·道格拉斯近郊趋势眷顾 1925年道格拉斯进行的调查显示,郊区的社区就像郊区写的是在大的numbers-and首次被发展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信郊区可能会以某种方式保险丝最好的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
他的工作是正在进行的拖船的例证11.新城镇,为旧的成就在市民改善在美国的一些小城镇和社区约翰Nolen 1927年在行业的先驱的城市和区域规划、Nolen是景观建筑师负责设计的很多创新计划,如:威尼斯城,加利福尼亚。
他的书全面检查了经济、社会、和生理方面的规划和主张的地方的自然美景在城市设计。
喜欢与他同时代的人,他是一个城市的改革者。
这本书详细描述他的几个计划,包括Mariemont社区,俄亥俄州。
12.主要经济因素在大都市的增长和安排一个趋势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的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纽约,市郊,罗伯特·默里,海McCrea 1927年罗斯韦尔一个经济的观点,海格的书介绍了城市经济基础分析的概念。
他认为土地使用功能的可访问性和广泛地写在了税收城市经济学。
13岁。
柯布西耶推向一个新的建筑;英语1927年法国1923年柯布西耶的书提供了一个异象,是理性的、人造的城市里的高层住宅街区大的住处面临或将在公园。
居住区分离组织其他的活动,在严格的网格发展新趋势。
他的工作和信仰在功能城市常被调用源的思想,对多层住宅街区在美国。
14.一种哲学的新探索, 1928年MacKaye本顿区域规划公司创始人之一MacKaye旷野所倡导的社会,本顿本博客作品图片用于耕地保护为娱乐和保护。
MacKaye连接计划保护。
15.一项研究在当代美国宾州Lynd罗伯特Staughton文化,海伦Merrell Lynd 1929年一项里程碑式的,很受欢迎的人类学研究的议题,印第安纳,这本书帮助界定美国社区的特点。
因此,作者对工作、阶级划分,核心家庭,并且播放阿门16.邻里单元的计划安排的居家社区克拉伦斯·佩里 1929年佩里发达的概念,认为城市邻里单元的聚集,小型单位应作为一个焦点的社区。
他增进了公众的邻里空间和行人的规模。
17.弗兰克·劳埃德·怀特消失的城市 1932年介绍了在此发布的Broadacre赖特,他的远见卓识的城市社区形式脱离人的城市和郊区的构思。
他是一个许多概念的新城镇,是最初的建筑性格。
18.这句话《CIAM宣言》的'Architecture 1933年国际国会的成员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分析对比的城市规划,在著名的1933年国会。
他们坚决拥护集体行动的一种信念,创造出了一种彻底的新型现代城市,将取代旧的和过时的。
19.最终报告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地位在美国国家计委 1934年国家计委是一个短暂的尝试在全国的规划方案,并把焦点集中在基础设施、经济的支撑,并创造就业机会。
这个报告是基于一项研究”,以确定哪些中所扮演的角色,城市社区在国家的生活中。
”20.凯瑟琳·鲍尔 1934年现代住房既是一种评估和政治要求住宅运动来支持廉租住房,这本书帮助集会的兴趣和关注住房需求,在美国。
它主张对政府所起的作用,在保证住房了所有的人。
21.区域因素在国家的规划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委员会 1935年一项主要研究的地区如何,这项工作详细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可以进行协调规划。
该报告解决政治框架下,州际合作,经济问题、法规、水域的权利,并检查了田纳西河谷机关为模型,对区域规划。
22.城镇和城市规划大纲托马斯·d·亚当斯 1935年职业规划了交通拥挤产生的反应吗?当然,汽车将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存在形式的城市。
该核心理念和更多的合并成了这本书作为第一批教科书计划在美国。
这些书是基于Adams了11年的讲座在麻省理工学院。
23.我们的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市化的国家资源委员会委员 1937年这是的话,委员会的“第一次主要的全国性研究城市的地方在美国…有一大部份的国家财富的…和问题都是可以集中。
”工作油墨城市规划经济。
24.这个结构和生长在美国的城市里的住宅区荷马瑞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 1939年从他的经历在房地产、瑞考虑结构的住宅区发展。
他也进行了初步探索,房地产市场工作如何塑造的街区。
他是出名的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领域。
25.Ladislas Segoe当地规划管理研究所,沃尔特。
h . Blucher市政1941年进行培训Segoe先锋Ladislas主张对规划设计的整合进入政府为了获得尊重在行政和立法的圈子。
这是一个手工行政实践的,就出来了,在几个月内·沃克的书。
26.城市政府规划功能 1941年罗伯特·沃克一种有争议的观点,不过有影响的书,认为规划需要离开协会具有独立的佣金和赢得一个主力位置接近当地的立法机关、行政长官、行政机构。
简而言之,沃克主张完全整合的规划在当地政府机构。
27.美国的住房问题和前景:事实的发现、20世纪基金英里Colean 1944年,住房委员会Colean曾为美国联邦住房部门和主张对住房金融改革和公共住宅。
他的分析得出结论,美国的住房有,没有足够的创新住房市场上的产品来解决所需要的。
他还主张对强协调生产和housing-an战争机会错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8.《通往奴役之路》弗雷德里克·冯·哈耶克 1944年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认为,中央计划经济导致农奴制。
他的影响力的理论观点,不干涉方法钢筋自由由政府需要避免的暴政。
他的工作成果产生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在20世纪80年代。
29. Communitas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保罗·古德曼、Percival古德曼 1947年这本书跳开始了战后的罪过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它的顶峰。
提出了三种模式Goodmans以社区为基础的消费,艺术,或自由。
他们说反对宗教和政府强迫。
保罗·古德曼的后期作品鼓励一个激进的反思的主要社会机构和他们的角色,在个体生活。
30.一粒沙县年鉴和草图,在这里和那里阿尔多·利奥普特 1949年阿尔多·利奥普特是一个社会的共同创办人旷野和发起人概念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在这个流行的书里,他的道德前提下,提出了观点的土地作为一种商品,不是被占有,而是一种义务予以保护。
他曾帮助开发科学的生态观念。
31. 为美国朝向新城镇克拉伦斯s .斯坦因 1951年斯坦是一个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区域规划协会的美国,一个co-designer镇的标志性的计划,并倡导Radburn为联邦新城规划程序。
他的书,greenbelt-influenced展示他的pedestrainfriendly 图案为邻里和城镇。
32. 城市场交通事故中丧失功能的土地利用Rapki罗伯特·b·米切尔切斯特 1954年这本书开创了概念,城市交通模式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他们所造成的活动。
虽然之间的链接已经做出了相当早的时候,交通和规划Rapkin米切尔,那会怎样测量显示和研究。
他们所被认可的思想方式的概念成为整个行业。
33.政治、规划、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在芝加哥Meyerson公有住房,爱德华·c·马丁纳桑托斯桑托斯1955年Meyerson规划和纳桑托斯桑托斯坚定地沉浸在看到政治和城市管理。
Meyerson加里黑客解释说,认为“制订计划必须固有的一个过程,举办公开和政治上的支持。
”34.我们城市的心脏城市危机、诊断及治疗维特格伦 1955年mid-20th世纪之父的购物商场,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格写了这篇论文对如何处理重建的城市。
他认为商场为中心块的新城市城镇。
35.组织人威廉·h Whyte 1956年“认可为基准,Whyte的书揭示了困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团风气形成的企业效益和社会世界的战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