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科学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测量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科学测量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科学中,温度的测量是一个基本的实验任务,学生通过测量温度可以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常见物体的温度差异,以及体验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温度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温度的概念和性质(15分钟)a. 向学生简要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物体热量的关系。
b. 提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2. 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0分钟)a. 呈现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简要介绍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b.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注意观察刻度、保持垂直以及读取温度的方法。
3. 实地测量温度(30分钟)a. 将学生带到室内和室外环境,让他们观察不同物体和场景的温度差异。
b. 学生自行使用温度计对所选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温度数据。
c. 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测量结果,了解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原因。
4. 温度变化的探究(3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加热、冷却等。
b.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c. 帮助学生总结温度变化规律,加深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5. 实际应用:温度的日常生活问题(25分钟)a. 提出一些与温度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例如如何决定天气冷热、如何控制室内温度等。
b.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合理性。
c. 确认正确解答方案,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20分钟)a. 针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向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b. 提问学生,让他们回顾、巩固所学,以及探索更多与温度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导入、实践探究和讨论引导等,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科学4测量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4测量温度(教案)测量温度(教案)一、教学背景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它在我们的生活、健康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如何准确测量温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温度测量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物体内部微粒运动状况的表现。
2. 了解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
3. 掌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仪器,如温度计。
4. 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5. 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温度的概念和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常用单位。
2. 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温度的方法。
3. 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有温度关联的物体或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测量温度呢?”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图示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及其与物体内部微粒运动状况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是物质微观世界运动状态的表现。
3. 温度的单位讲解(10分钟)通过对比摄氏度和华氏度的两种温度单位,让学生理解摄氏度作为国际通用的温度单位。
介绍温度计的摄氏度刻度,让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温度刻度。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0分钟)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重点介绍温度计的温度读数原理、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正确读取温度刻度。
提醒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安全。
5. 温度测量实验(20分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
提供不同温度范围的物体供学生测量,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正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技巧。
6.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对比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高低与物体微粒运动状况的相关性。
初中物理《温度的测量》的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的测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让学生掌握温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 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步骤4. 温度单位及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温度概念的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准确读数,特殊温度计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采用演示法,直观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温度测量,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温度测量的心得,提高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如热水、冷水、冰块等)。
2. 学具:体温计、实验记录本。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提问:你们知道常用的温度计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讲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3. 讲解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步骤。
三、演示(5分钟)1. 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巩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温度单位及换算练习。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温度测量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温度测量,并写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天气变化、食物烹饪等,引导学生关注温度这一物理量。
2. 讲解温度概念:解释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引入温度的计量和单位。
小学科学第4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4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测量温度是小学科学第4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为您设计一篇教学文章,详细介绍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巧。
引言:测量温度是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了解温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天气、烹饪食物以及保持身体舒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这一基本概念。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首先,准备一些测温器材,如温度计、纸片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
其次,准备一些不同温度的物体,如冷水、热水和温水,以及一些容器用于容纳这些物体。
二、引入:引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对测量温度的兴趣。
在引入环节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温度的概念,例如问:“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2. 视频展示:播放一个关于温度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温度的思考和猜测。
3. 游戏活动: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游戏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温度的存在和重要性。
三、实践探究: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将亲自进行测量温度的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了解温度的概念。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实践探究活动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含义及测量温度的工具。
2. 实验步骤: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配备一支温度计。
b. 学生依次将温度计插入不同温度的物体中,如冷水、热水和温水,并记录温度。
c.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不同温度的物体对应的温度计读数。
3.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同一支温度计在不同物体中的读数是不同的?b. 为什么温度计的读数会随物体的温度变化而变化?c. 温度计的读数和物体的温度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4. 实验总结: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
四、巩固与拓展:在巩固与拓展环节中,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测量温度的理解和应用。
科学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科学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篇:科学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温度的测量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过程和方法:(1)观察和实验(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情感与发展:(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教学准备: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1)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四季的图片(2)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P7的图片(但事先把课题覆盖着).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天气的冷与热,但如何知道具体温度呢老师由此说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1)常见的温度计(2)温度计的结构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1)摄氏度的规定(2)摄氏温度的读与写(3)读数时注意事项3.课堂小练习4.温度计的使用小组活动 5.观察与发现出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出来的温度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观察到的气温不一样,室内与室外不一样,树阴下与阳光下不一样。
6.小知识:有关不同物体的温度三、课堂反馈:达标测评学生独立做题,点名回答,全班订正四、老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温度计并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与我们生活有紧密联系.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可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有关温度计的知识.本课到此结束.五、板书:温度的测量温度计的结构:刻度液柱玻璃泡单位第二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侨光小学戴文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测量温度教学设计测量温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测量温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温度教学设计1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之后,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如何使用温度计。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本课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学习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
通过多次测量基本掌握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例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
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教师讲解、介绍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在教师的讲解及学生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
然后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测量不同水的温度、测量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
通过两个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多次测量水温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相提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初中物理《温度的测量》的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的测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温度测量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2. 常用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实验操作: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液体体积5. 实验数据分析:探讨温度与液体体积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准确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测量的意义和基本原理。
2. 通过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3. 利用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温度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测量的意义。
2. 讲解:介绍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如何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液体体积。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液体体积。
5. 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温度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温度测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温度测量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包括温度计的准确使用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温度与液体体积关系探讨的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温度测量的原理、温度计的结构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器材:温度计、液体容器、测量工具等。
《测量温度(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测量温度(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有冷热之分。
学会使用简单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并能区分不同温度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触摸、感受和使用温度计测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探索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字的初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温度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增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建立对冷热的直观认识。
帮助幼儿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理解温度计刻度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温度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物理量,以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简单理解)。
培养幼儿在测量温度过程中的耐心和细心,准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温度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直观感受法:让幼儿直接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感受冷热差异。
实践操作法:幼儿亲自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掌握测量技能。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对冷热的感受和测量结果,促进思维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很有趣的秘密,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周围哦!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冷,有时候又会觉得热呢?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引出主题。
(二)感受冷热(7分钟)准备不同温度的物体:教师准备三盆水,分别是冷水(加冰块)、温水和热水(水温要确保安全,不烫手),并将它们放在幼儿可以触摸的位置。
触摸体验:教师引导幼儿先用手触摸冷水,问:“小朋友们,摸了这盆水,你们有什么感觉呀?”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啦,这种感觉就是冷。
”然后让幼儿触摸温水,再问感受,引导幼儿理解温水和冷水的温度不同。
温度的测量教案初中
温度的测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
2. 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3. 能够正确读取和记录温度数据。
4. 能够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1.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准确读取和记录。
2. 温度变化原因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温度计。
2. 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温度的测量是如何进行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介绍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2. 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0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四、温度变化的分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变化。
2. 学生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温度测量实验,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学会了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并能够正确读取和记录温度数据。
此外,学生还能够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温度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温度测量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制作一份关于温度测量的小报,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种类、使用方法、温度与物体性质和状态的关系等。要求图文并茂,版面设计合理,字迹清晰。
2.完成课后习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三个与温度测量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如何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如何判断室内温度是否适宜?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对物体性质和状态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与物体性质和状态的关系等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在讨论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4.讲解温度与物体性质、状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温度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温度计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温度对物体性质和状态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2.详细介绍温度计的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熟练掌握温度计的操作技巧。
3.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强调实验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实验规则。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将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
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
每天各种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
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
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测量温度》教案
《测量温度》教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步骤;2.正确读出温度计液柱显示度数并做好记录过程与方法1.利用感觉器官感知水的冷热。
2.根据生活经验对水的冷热做出假设。
3.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形成科学的结论。
5.利用《实验报告单》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和分享,完成测量水温的任务。
2.能坚持定期测量和记录体温,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3.温度计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正确的测量水温。
难点:让学生对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有一个初步感知。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游戏激趣。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得越高?”(温度计)2.情境导入:出示一杯热水(冒着热气)。
提问: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杯水的温度是否适合饮用呢?生答:用手摸、观察(冒出的热气)、测量····3.引导:同学们的金点子真多,很多同学是用手摸的方法来感知水的温度。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判断水的温度”。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感知水的冷与热。
(1)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提问:手指能准确感知冷和热吗?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
(预设:学生大多会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手感知温度比较准确,但也会有个别学生认为不准确。
)(2)讲解实验,掌握方法。
引导:手指测量温度是否准确,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①分别向三只贴有标签的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
②将两个食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感知水的冷和热。
③5秒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杯中,体会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
注意事项:要先用手背触摸一下热水的杯壁,避免烫伤。
(3)对比实验,获取事实。
教师准备三杯水,指名2-3个学生上讲台体验,感知水的冷热。
(4)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手指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交流: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学设计:幼儿园科学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设计:幼儿园科学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2.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让幼儿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品的影响;4.让幼儿学会用温度来描述和解释事物。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2.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让幼儿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品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温度计;2.水杯;3.水温测量范围在0~100℃内的水(自备水瓶);4.提示卡片(如“温度计不能弯曲”、“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底”等提示卡片);5.录音机;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让幼儿伸手抹一抹自己额头上的汗水,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告诉他们这个是气温高导致的,然后让他们说出其他温度如何影响人体。
2.导入(5分钟)手里拿着温度计,让幼儿学习如何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值。
给温度计上贴好提示卡片,展示给孩子们看,讲解温度计的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然后示范如何读取温度值。
3.实验(20分钟)准备好水杯和自备的水瓶水,让每个幼儿一人一组,一人负责倒水,一人负责测量水温,操作手法向他们示范,然后让他们照着操作。
4.总结(5分钟)让幼儿依次回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对互动回答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延伸可以告诉幼儿们,有些物质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变化,比如说水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间距就越远,因此才会变得不同。
可以让幼儿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和解释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能够准确地读取温度值,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会用温度来描述和解释事物。
教师可以通过自行准备的记录表记录幼儿们在实验中的表现,以期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
同时,教师要对幼儿们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认真评价和回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温度的测量 教学设计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温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学习到温度的基本概念、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处理等知识。
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温度的测量实验,下面我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和操作;- 温度测量的误差处理方法。
2. 实验材料:- 水浴锅或电热水浴;- 温度计(例如水银温度计);- 温度计支架;- 热敏电阻温度计(或者其他数字温度计,例如红外线测温仪);- 温度计楔形尺;- 实验台或实验台板;- 烧杯或试管;- 温度计酒精灯;- 石蜡/维生素片。
3. 实验步骤:a.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准备实验材料;- 检查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b. 实验操作:- 将水浴锅或电热水浴装置加热到一定温度(例如50);- 将烧杯或试管放入水浴中,等待其温度与水浴达到平衡;- 使用水银温度计,将温度计的水银柱完全浸入烧杯或试管中。
读取并记录温度;- 使用热敏电阻温度计或其他数字温度计,将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如感温头)放入烧杯或试管中,读取并记录温度;- 重复以上步骤,并记录多组数据。
c. 误差处理:- 计算水银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温度测量误差;-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4. 实验数据处理:- 将温度计的实测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温度测量的误差;- 统计并分析多组数据的测量结果,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绘制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图表(如误差-温度图);- 列出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
5. 实验评价:- 评价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评价学生是否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并准确测量温度;- 评价学生是否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和讨论温度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温度的测量》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并能够正确读取温度值。
3. 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4. 能够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a. 温度的定义b. 温度的计量单位c. 温度计的分类2.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液体温度计b. 电子温度计c. 体温计3. 温度计的正确读取方法a. 液体温度计的读取方法b. 电子温度计的读取方法c. 体温计的读取方法4. 温度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a.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b. 开尔文度与摄氏度的换算c. 度与分、秒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正确读取方法,温度的计量单位换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实物标本、图片等。
2. 学具:体温计、温度计使用说明书、计算器等。
3. 课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换算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温度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温度测量的兴趣,导入新课《温度的测量》。
2. 讲授新课:a. 讲解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度的定义、计量单位等。
b. 演示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液体温度计、电子温度计、体温计的使用技巧。
c. 讲解温度计的正确读取方法,让学生学会准确读取温度值。
d. 讲解温度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摄氏度与华氏度、开尔文度的换算。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使用液体温度计、电子温度计、体温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5. 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习了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温度的测量一.教材分析:《温度的测量》一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是属于“科学入门”一章中的基础性知识。
本节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以及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为后面人体体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科学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仪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经过小学科学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于冷热的体验,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温度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他们对这节内容也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比如好多学生认为温度的单位是度,认为感觉上的冷热程度就表示了温度的高低,对正确使用温度计、体温计也有一些误区。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初中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本节重点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由于温度变化的抽象性以及学生抽象思维的欠缺,将本节难点确定为温度计工作原理的掌握。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知道温度计的构造与测量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对温度学习活动,激励自己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测量温度的活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感受实验探究的趣味,并享受合作的快乐。
STS:了解温度的变化对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将温度的测量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当中,领会科学的价值。
五.教学准备烧杯3只,分别盛自来水、冷水、热水,多媒体,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体温计。
每组学生水银、酒精温度计各1只,烧杯1只(内盛温水),体温计1只。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自然风光的图片(①炎热的赤道地区风景②春季江南欣欣向荣的景象③青藏高原寒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老师提问:面对不同的场景,同学们有何感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导得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初中温度的测量教案
初中温度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温度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1.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温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温度计若干支。
2. 实验器材:冰块、温水、烧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温度?为什么需要测量温度?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温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状态,以及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
二、讲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分钟)1. 介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放置温度计、如何读取温度值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准备实验器材,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自来水和温水的温度。
2. 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学会如何处理和分析数据。
五、总结和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温度计的使用心得。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温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正确使用温度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温度测量的意义,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实践应用温度计进行实验操作——1.4温度的测量教案
实践应用温度计进行实验操作——1.4温度的测量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温度计的种类与使用范围,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
二、实验器材
温度计、热水、冰水、晴空万里实验箱、盛水器、计时器等。
三、实验步骤
1.温度计的检查
(1)检查温度计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发黄。
(2)检查温度计的液柱是否完整且清晰。
(3)摇动温度计并放置几分钟,检查液柱是否回到刻度线处,以确定是否工作正常。
2.温度的测量
(1)在盛水器中倒入冰水,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放入盛水器中,并等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
(2)记录所测量的温度,并在温度计上做上标记。
(3)热水实验同上。
(4)反复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能够准确测量冰水和热水的温度,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了解温度计的使用范围以及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的优缺点。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温度计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帮助。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在温度计使用前要对它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正常工作。
2.在进行温度测量前,需要让温度计与其测量环境达到稳
态,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3.温度计的测量范围要与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对应。
4.温度计的使用需要避免受到外力的影响,例如震动等。
以上是本次实践应用温度计进行实验操作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 1 章第 4 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
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
每天各种
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
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
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
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 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
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
量工具温度计。
通过动手实验、观看多媒体材料,分析总结等方法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能够使用温度计
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知道摄氏温度的零摄氏度和100 摄氏度的规定,掌握摄氏度的
读写法。
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对物体的温度进行估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六、教学器材
自制温度计模型、各种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实验室常用的水银、酒精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的。
介绍温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刻度是如何划分的?讲解温度的单位和正确读法。
水沸点100 C,冰水混合物0 C。
体验:温度计的热胀冷缩。
多媒体: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你会用温度计吗?试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用多媒体展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估,选,放,读,取。
并通看图说话,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温度计的注意事项(重点是读数训练)。
分组实验:将适量的热水和冷水
混和,同组的两个同学先用手分别估计出水的温度,再用正确的方
会写会读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用“C”表示)。
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消除原有的错误概念。
手心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体验温度计里的液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然后松开手,继续观察。
知道常见的三种温度计。
学生试用(允许学生出错)。
通过观看了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看图说话练习。
练习温度计的读数(不能将“摄
氏度”读作“度”!!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情况
造及工作原理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简介伽利略温度计
述。
三、温度计的使用
观察实物,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
造及工作原理。
胀冷缩,并同
时注重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知道温度计的
刻度划分和温
度的单位的正
确读写。
在体验中感
悟。
认识三种常
用的温度计。
纠正生活
中的一些错误做
法和说法。
使学生能
够迅速掌握温度
计的使用方法,
并知道使用温度
计的注
八、板书设计
、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结构:玻璃管、液柱、玻璃泡、刻度
(水沸点100 C,冰水混合物0 C)
单位:摄氏度(C)
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1使用:估,选,放,读,取。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学方法宜多样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
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学生虽然知道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这种性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很
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在自制教具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了液柱的上升与下降,但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受热或遇冷所引起的变化。
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由于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有时会演变成单个学生的活动展示,通过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组织学生互评,从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快乐,在合作中得到成果,在交流中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附:
酒精沸点78 C
酒精凝固点-117 C
水银凝固点-3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