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的导学案
《加减法运算律练习课》教案1
![《加减法运算律练习课》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b23ddd9763231126fdb11bb.png)
《加减法运算律练习课》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觉运用定律、性质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能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我非常地开心!你们开心吗?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运算律,这节课我们对这些运算律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课题:加减法运算律练习)二、回顾旧知,进行练习1.基础练习师: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生:有)师:孩子们真不错,信心满满的!那我们先来试一试第一版块的基础练习,请同学们齐读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基础练习)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做题情况,抽生汇报。
生汇报第1小题后师: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生答)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同上)师:什么叫加法结合律?(生答)师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师:谁来说一说减法的性质?师板书:减法的性质:a-b-c=a-(b+c) 师:孩子们对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的比较好,在题目中怎样来进行运用呢?2.巩固练习(第一组)师:请同学们看清要求后独立完成巩固练习第2 题师:进行简便计算时首先要观察什么?(观察数据的特点,看哪些数可以凑整。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做题情况,抽生汇报54+378+146=54+146+378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运用了什么运算律?1070+99+101=1070+(99+101)师: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12-185-115=412-(185+115)师:根据什么?586-(186+350)=586-186-350 师:你这样做运用了什么?师小结:做这组题时,我们根据数据的特点,直接运用运算定律来凑整使计算简便。
3.巩固练习第2组师:孩子们想挑战一下不同的题型吗?请独立完成巩固练习第3题558+397=558+400-3 师:你把397看作400,数怎样变化了?要使结果不变,怎么做?师板书:多加要减913-98=913-100+2 师:你把98看作100,数怎样变化了?要使结果不变,怎么做?师板书:多减要加498+103=498+100+3 抽生汇报简算过程师:你把103看作100,数怎样变化了?要使结果不变,怎么做?师板书:少加再加师:还有不同的简算方法吗?(如果学生不能回答,老师作讲解)498-103=498-100-3 抽生汇报简算过程师:你把103看作100,数怎样变化了?要使结果不变,怎么做?师板书:少减再减师:还有不同的简算方法吗?(如果学生不能回答,老师作讲解)师小结: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我们在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数相加或者两个数相减时,要把其中的一些数进行拆分或增减来凑整使计算变得简便。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a8a781ed9ad51f01df2be.png)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2+38+7=+382、计算并验算。
480+4746+38789+47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132+118+8。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1+132+118+8=247+118+8=36+8=40(千米)方法二:1+132+118+8=11+8+132+118=+=200+20=40(千米)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https://img.taocdn.com/s3/m/d045b37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4c.png)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减法关系》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1、⾃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法,求两个数的差⽤()法。
(2)观察⽐较:- 17 = 1818 +加数()35 - 18 = 17⽐较上⾯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个加数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想,说⼀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2)330-()=150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学检测】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57-30=27 ()+()=();()-()=()2、括号⾥填⼏?()-25=34 330-()=150()+23=58 56+()=120【巩固练习】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拓展练习】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数是()2、⼀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3、两个数相加,如果⼀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加法运算律》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字母来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386e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6.png)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掌握加法运算律;
3.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教学练习册;
3. 加法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加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如加法符号、算式排列等,并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加法运算律的问题。
二、讲解:
1. 讲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及求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以具体例子讲解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三、示范:
教师通过多个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的运用方法。
四、活动:
教师准备加法计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五、练习: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律的知识。
六、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法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七、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提高数学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cfbc85fbfc77da269b144.png)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1、口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25+75 46+154 87+11375+25 154+46 113+872、填空63+()=100 146+()=300 107+()=200 260+()=400【设问导读】例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
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和一共骑的路程。
2.列式计算:或3.观察算式,我发现:因此两个算式可以写成:□+□=□+□4.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举例验证。
5.总结定律: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用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例2:1.理解题意这道题是已知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列式计算,想一想怎样算简便。
3.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总结定律:先把,或者先把,和。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5.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自学检测】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4+56= +85+69+15=85+ +72 + n= +(63+89)+11= +(+ )25+68+75+32=(+ )+(+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 307+862=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84+35+16 356+(44+66)【巩固训练】1.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65+72=72+65 ()218+53+47=218+(53+47)()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2、解决问题。
(1)小兵在玩具超市看见这三种玩具。
如果都买,得花多少钱才能买到?(2)有三种水果,菠萝517千克,橘子98千克,榴莲383千克。
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拓展探究】计算2+4+6+8+10+ +94+96+98的结果。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导学案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cbbf1f6c175f0e7cd13751.png)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导学案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例2,P30页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引入新课:1、小组比赛,提出问题:师: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5+12+25 25+12+75 580+320 500+300+50030+20+70 20+30+80 1250+850 650+1200+350大家评议,表扬计算佼佼者。
提问大家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算得又对又快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学生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7、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8、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9、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88+104+96 88+(104+96)=192+96 =88+200=288 =28810、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填空:387+425=()+ 387 525+()=137+ 525 300+600=()+()()+65=()+35 甲数+乙数=()+()偶数+()=奇数+()2、连线:56+68 150+(25+75)150+25+75 50+BB+50 68+56A+B+100 A+(B+100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小组互探新知(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5篇
![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e72fe80912a2161579295c.png)
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5篇为了巩固学生加减法的运算能力,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整理的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1《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与人合作,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加减混合式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口算出得数。
三、教学难点:会记忆第一步的计算得数。
教学关键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培养心记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准备看算式,说说计算的顺序。
3 + 2 + 1 = 5 + 3 +2 = 83= 10 - 5- 3=(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 + 3(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 +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练习课》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练习课》第三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f643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a.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练习课》第三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加法运算定律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道具,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妈妈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有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与加法运算定律相关的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f6a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d.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
算定律》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加法运算定律,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2. 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3. 复加法运算的基本技巧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 利用问题情境引入加法的概念,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小红买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加法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1.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加法的定义和性质,如:加法是将两
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它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存在零元
素等性质。
2. 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举例说明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
律和零元素。
步骤三:练加法运算
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检查学生的答案,让他们互相交流并讨论解题方法。
步骤四:巩固和拓展
1. 给学生提供一些较复杂的加法运算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
加法定律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题过程,加强他们对加法运算定律的
理解。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应该对加法运算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技巧
有所掌握,并能够运用加法定律解答简单到较复杂的加法运算题目。
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加法运算实践,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加深他们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导学案 第3单元 运算定律-课时2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导学案 第3单元 运算定律-课时2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e6158765ce0508763213ca.png)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时课时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运算定律探究和理解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出示:例3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 115千米B→C 132千米回顾旧知学生自由发言C→D 118千米D→E 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P20/做一做四、课堂小结: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计算下面各题60+255+40 135+39+65+11282+41+159 13+46+55+54+87548+52+468 55+137+63+45+50六、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千米)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动手完成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加法运算定律导学案(学生版)
![加法运算定律导学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e222db89eb172ded63b7e0.png)
编制时间:2017 年 3 月 日 授课时间:2017 年 3 月 日
小组:
教材 P17-18,例 1、例 2 及相关练习 1、 我能通过探索活动, 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2、我能在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对一 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盘点收获:
三、惑(答疑解惑、举一反三) 快 速 阅 读 教 材 17 页 18 页 , 有 不 懂 的 问 题 提 出 来 和 大 家 讨 论 一下吧。
四、测(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1、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 78+()=43+() ()+65=65+35 a+12=12+()
2、 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25+68)+32=25+( 130+(70+4)=(130+ 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号。 a+(20+9)=(a+20)+9 ( ) △+(○+b)=(△+□)+b ( ) 五、拓(拓展训练)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25+14+186 375+128+25 322+178+37+63 + ) )+()
然后再加上第一个数 88,结果还是( ) ,这是运用了加法( ) 。 3 我来计算一下: 168+25+7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43ffcc77da26924c5b032.png)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简单运用。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它们的基础作用。
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能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并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4.能利用简便运算灵活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探究并理解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2.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1.加法运算定律课时1 加法交换律(20分钟)(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算式,比较两种算法。
(3)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2.验证、总结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组算式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都有这样的规律呢?(2)引导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的举例情况。
(3)总结:不管两个加数是多少,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践》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0ad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3.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
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具体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介绍。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练。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具体应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课本《数学四年级下册》。
2. 教学投影仪及相关教学资源。
3. 学生练册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概念讲解
介绍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
素的概念。
3. 实际应用练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例如:
问题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问题2:一家超市原本有8箱牛奶,后来进货进了4箱,请问超市现在有多少箱牛奶?
4. 讨论与总结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际应用练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规律。
六、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作业的正确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仍有困难,下
一次教学时需要加强概念讲解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导学案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01d9671fe910ef12df838.png)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导学案
主备人:学习小组:学习小主人:时间: 年月日
学习内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想、验证,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 0.5+3.2
(4.7+2.6)+7.4 4.7+(2.6+7.4)(二)我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1、小组讨论交流:
观察、比较上面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结:
整数加法的()律、()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
一、自主学习
二、交流展示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7.58+4.74+8.42=37.58+ +
(5.6+2.7)+4.4= +( + )
3.9+
4.08+3.92+1.1=( + )+(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0.85+2.78+1.15 82+2.9+18+9.1 5.17-1.8-3.2 4.8+6.9+3.1
3、一根绳子长6.6m,第一次剪去1.47m,第二次剪去2.53m。
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自我评价】☆☆☆☆☆
1、我展示了()
2、我补充了()
3、我质疑了()
4、我点评了()
5、我学会了()
三、实践应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编导学案:3.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编导学案:3.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68bfc5551810a6f5248693.png)
3、组织学生评出最优算法。
三、探索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适时点拨、点评。
快
乐
冲
刺
1、简便计算。
(138+73)+227 282+53+37+18 19+6+24+76+4
2、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438加上276,再加上162,和是多少?
(2)91,157,109,34这四个数连加,和是多少?
学习任务二:
我能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还能说出算理:
学习任务三:
我能说出运用运算定律的好处:
二、创设生活情境,生成问题。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成果。
教师: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点评。
展示
分享
提升
评学
全班交流成果:
1、认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如果有不同意见,等同学说完后你再补充。
2、能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难点)
学习
流程
学 案
导 案
导学
1、复习引入课题。
说一说加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2、读学习目标。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自
主
合
作
学
习
结合教材第20页例3自主学习,我能完成以下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任务:
学习任务一:
1、通过观察主题图,我了解的信息有:
2、小精灵提出了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
班级姓名组名
温馨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收获!年月日
主备人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四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导学案
![四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e4f83443323968011c921d.png)
四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导学案【学习目标】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叫做加法结合律。
2.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 + = +加法结合律:( + )+ = + ( + )二、自学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本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30页内容。
三、合作交流(一)小组内交流1.下面各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在括号内打“√”,不符合打“×”。
(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2)130+170=70+230 ()(3)32+52+102=102+52+32 ()2.连线83 + 315 64 + (73+37)87 + 42 + 58 315 + 83(64+73)+37 87 +(42+58)3.请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75+286+25 245+180+20+155(二)展示汇报四、目标检测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1)246+862+138=246+(862+138)()(2)85+76+15=85+15+76 ()(3)75+34+25+66=(75+25)+(34+66)()(4)▲+★+●=(▲+●)+★()2.简便计算85+76+24 168+245+32343+69+57+31 315+186+685+8143.生活应用(1)学校原有科技书3576本,文艺书1908本。
本学期又新买来了科技书3092本,文艺书1824本,学校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2)星星超市一月份销售牛奶385箱,二月份销售537箱,三月份销售415箱。
第一季度共销售牛奶多少箱?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41482a14791711cc791795.png)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授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38+75=+38计算并验算。
0+547456+358789+457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探索发现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15+132+118+85=247+118+85=365+85=450方法二:15+132+118+85=115+85+132+118=+=200+250=450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18+57+8257+62+138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的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加法运算定律应用。
一、知识链接:
1、口答: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
()+38=()+59
24+19=()+()
a+57=()+()
说一说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二:自主学习
1: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
304+215=519 215+304=()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三、合作探究:
展示上面题的结果,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小结:
四:训练反馈: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
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3)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