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5篇)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5篇)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凡参与本公司建筑施工经营活动的各分公司、项目部、各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环境保护应遵循与经营管理协调进行,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污染者承担治理和损害补偿责任的原则。

三、环境保护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方针。

四、产生环境污染的施工现场,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工作计划,把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并作为年终考核内容部份。

五、施工项目中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主管部门报批后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六、施工现场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严格控制粉尘排放,加强对动力废气、机动车尾气、化学品恶臭、电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的管理工作。

七、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环境受到污染,不得超标排放动力废气、粉尘、烟尘、恶臭等。

八、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九、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噪声源,应当采取消气防振措施,其噪声和振动的排放,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十、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的施工现场,禁止夜间及午间产生超放标准的噪声、振动源,若确需在夜间及午间作业的必须报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予以公告,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一、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集中处理。

对按指定地点倾倒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采取以填埋方式处理,并要有效的防水层及防渗透措施。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套不含“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二、管理目标和原则1. 管理目标本公司旨在建立一个安全、健康、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2. 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本公司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2)防治为主:本公司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风险评估、控制和培训等措施,防止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3)综合治理:本公司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员工参与:本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沟通机制,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1. 设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和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2. 确保公司高层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全力支持和推动管理工作的落实。

3. 各部门和各岗位负责本部门或岗位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并定期进行自查、自评和整改。

4. 任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负责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并监督各部门和各岗位的执行情况。

四、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1)对公司的各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环境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建立风险评估档案,定期更新和调整。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2. 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控制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有害物质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2)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包括通风、清洁和噪声控制等。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提高工作环境质量和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工作的职工,包括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间接受到职业病危害影响的职工以及职业病危害的危害评估、监测和控制工作人员。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要原则,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扩散。

2. 综合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并通过综合协调、分工合作来实施管理。

3. 公开透明:职业病防护管理的各项内容应当公开透明,职工有权了解自身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并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护工作。

4. 依法治理:职业病防护工作应依法管理,依法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职业病防护责任1. 单位责任:(1)设立职业卫生防护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防护人员,并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的监测、评估和防护工作。

(2)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职业病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确保职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

(4)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造、技术改进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2. 职工责任:(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设施,不擅自改变工作方式和操作方法。

(2)积极参与职业病预防和防护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定期参加职业病体检,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1)采取工艺改造、技术改进等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和产生。

(2)优先选用无毒、低毒、低危害的物质和设备,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使用。

(3)采用有效的通风、排风设施,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2. 个体防护措施(1)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设施,如安全帽、口罩、防护眼镜等。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控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所有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政策,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职责分工: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分别负责危害识别、评估和控制、培训和宣传、事故调查等工作。

3. 部门职责: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并负责执行和检查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危害识别和评估1. 危害识别:公司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危害评估:对已识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定期检查和评估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防护设施和装备1. 岗位设施:公司应为不同岗位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并保持其完好有效。

2. 使用规范:员工在使用防护设施和装备时,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效果。

五、职业健康监护1. 健康检查: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关标准。

2. 记录保存:对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和员工的健康档案应建立并保存,便于随时查询和分析。

六、培训和宣传1. 培训计划:公司应制定员工职业危害防治培训计划,并按时组织实施。

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应急处理等。

3. 宣传措施:公司应定期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七、事故调查和处理1. 调查责任:公司应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负责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处理措施: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公司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

八、监督检查和奖惩措施1. 监督检查:公司应定期组织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记录和整改。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为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由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目标,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重点,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二、安全目标的制定应包含以下内容:1、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杜绝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确保职业病危害事故率为零,实现安全生产。

2、加强“防尘”管理工作,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3、强化现场管理,安全生产达到“质量标准化矿井”的生产标准。

4、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

5、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三、职业病危害防治科将职业病危害目标按队组进行分解。

四、公司每月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大检查,定期召开职业病危害防治例会,分析本月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检查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部署下个月的职业病危害管理目标。

五、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检查活动,及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等,总结安排本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具体事宜,检查队组业务分解目标的完成情况。

六、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组对全年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2),是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督一系列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和措施,以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

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制定: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

具体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的要求、职业病发病率的控制目标、职业健康监测等。

2. 加强管理:通过明确责任,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包括设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指定职业病防治负责人,加强培训和宣传等。

3. 风险评估:对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全面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提升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及管理层,对所有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岗位和工作环境都予以规范管理。

三、主要内容1. 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1)对职业病危害源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并定期进行监测。

(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

2.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工作场所管理(1)对工作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和防护设施的配置。

(2)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岗位操作规程(1)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

(2)对新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4. 职业健康检查(1)按照国家规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初检和复检。

(2)建立并维护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记录检查结果。

5.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1)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急救流程、疏散逃生措施等。

(2)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

四、职责分工1. 公司领导(1)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配合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3)定期组织职业健康会议,评估和总结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提出改进措施。

2. 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人员(1)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配合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工作,及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培训人员(1)负责制定岗位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

(2)对新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4. 职业健康检查人员(1)负责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6篇)职业危害管理制度(通用6篇)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篇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新大地公司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评估管理:一、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防治管理工作,搞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作业场所空气的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标准(见表格)。

三、职业危害检测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1、总粉尘:⑴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⑵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⑴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6个月测定一次。

⑵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一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

4、粉尘检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时上报。

四、粉尘检测的仪表、仪器必须按时到经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归口单位鉴定合格。

五、通风部要对检测报表、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仪表、仪器的送检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各种防尘设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所属各部门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应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事业部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二章职业危害的定义及范围第四条职业危害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化)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化)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总则1.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实施环保管理工作。

1.2 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进公司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加强环保设施和三废排放管理和控制,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杜绝各类环保事故的发生。

2环保管理机构和领导小组2.1公司设置环保管理小组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环保管理领导和常务工作。

负责与政府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负责环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2公司环保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和生产副总、综合管理部部长、生产部部长、采购部部长组成。

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副总任副组长,综合管理部部长、生产部部长、采购部部长任成员。

公司总经理为环保第一责任人。

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报告,研究决定工作事项,提供相应环保资源。

2.3公司综合管理部为环保常务管理机构。

负责环保工作方针、目标的制定,负责环保管理制度的编制,负责环保工作的实施监督和考核,负责环保教育培训,环保工作的内外沟通、协调。

2.4生产部负责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及其维护。

负责环保三废排放的控制和管理。

负责危险固废分类收集、标识储存和流转台帐登记。

2.5采购部负责危险固废、生活垃圾、钢铁废料的转移处置。

负责危险固废管理计划、排污计划的申报。

3环保工作方针和目标3.1公司环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明确要求,规范管理;监督考核,达标排放。

3.2环保目标:3.2.1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扩建项目时,环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2.2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不符合禁止建设和施工。

3.2.3新建、改扩建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后3个月内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并向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不合格禁止继续生产。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实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和执行本制度,协调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2. 设立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应明确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要求1. 安全生产(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5)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安全作业。

2. 环境保护(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2)加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3)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4)加强绿化、美化工作,改善工作环境。

3. 职业卫生(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2)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4)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控制范围内。

(5)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 各部门应定期开展自查,确保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 将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5篇)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精选5篇)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篇11、目的为及时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并结合作业现场实际,提供有效的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价,对超出国家职业危害限值标准的作业场所制定各种防范对策和技术改造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因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过高对员工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安委会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

3、工作职责3.1事业部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案,规范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做出分析报告;3.2本单位安委会具体负责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按照事业部安委会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3.3在本单位实施检测工作时,各部门经理以及兼职安全员需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

4、工作内容4.1某工厂安委会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进行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档案,并向事业部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同时向员工公布。

4.2检测原则4.2.1内部检测与专业服务机构评价检测相结合;4.2.2定期检测与日常检测相结合。

4.3检测范围4.3.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包括危害因素种类,检测时间、地点、浓度(强度)、国家允许标准及评价结论等内容。

4.3.2定期检测范围应包括能源动力作业场所(制冷车间)、生产作业场所(前处理超高温杀菌工段、配料工段,灌装工段)、化验室等。

4.3.3对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和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制冷岗位)进行日常检测,设置检测系统或自动报警装置,并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和登记管理,确保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4检测类别及方法4.4.1评价检测可以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4.4.2定期检测粉尘检测,包括配料间、小料房,检测频率为1次/年;噪声检测,包括氨制冷车间、前处理岗位、灌装岗位,检测频率为1次/年;高温检测,主要指前处理作业岗位人员密集处,检测时段应集中在夏季出现高温时的工作时间段内;有毒物质浓度检测,主要指氨制冷车间,检测频率为1次/季度。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4篇)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4篇)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

2.环境监测与评估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中国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

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监测站点、监测设备和数据库来获取环境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评估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趋势。

3.环境污染防治中国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为了实施这些工作,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推行清洁生产等。

4.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针对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国制定了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修复工程和生态补偿,旨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和提高环境质量。

三、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1.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同样包括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职业危害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雇主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为了实现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中国建立了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体系。

雇主必须对劳动岗位中的潜在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劳动者也有权知情并参与到职业危害评估的过程中。

3.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为了监测和评价劳动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中国建立了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体系。

雇主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善。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第一条总则(一)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本单位监管与督查、部门承担、分级管理,按期考核”的管理体制。

本单位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二)本单位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承担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管与督查管理与考核;(三)职业卫生工作是本单位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务必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四)本单位工会应依法维持员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安排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与群众监管与督查。

第二条机构与管理(一)本单位综合部在本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承担职业卫生具体工作;(二)本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承担指导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三)本单位按期开展职业卫生工作例会,拟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本单位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四)本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保证员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五)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列入本单位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一)由工程技术部承担,加强对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与督查管理工作;(二)由工程技术部承担,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阶段,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文(3篇)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文(3篇)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劳动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

第三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和作业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范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职业危害防治部门,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控工作。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第五条国家鼓励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提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水平。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第六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由政府监管、企事业单位管理和工人经营三个方面组成。

第七条政府监管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包括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管理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控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实施职业危害的监测、评估和控制。

第九条工人经营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参与主体,应当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和培训,主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措施第十条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技术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首要措施,应当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类型和作业环境,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工程控制方法,降低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第十二条管理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强化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事后处置和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个体防护措施是职业危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指导,对从事高危行业和作业环境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测。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严肃追究责任,并及时公开。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1. 总则1.1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并确保职业病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1.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职工,包括从业人员。

1.3 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 预防与控制措施2.1 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 对于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工作场所布局设计,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能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3 对于需要经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等。

3. 岗位责任3.1 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护职责,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不得违规操作。

3.2 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保管和维护个人防护设备,及时更换损坏设备。

3.3 定期参加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4. 健康监测4.1 对于接触有害物质的岗位,必须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4.2 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职工,对于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提供相应的防护建议。

4.3 对于发现职工存在职业病病征或疑似病例,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应急措施5.1 建立健全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报警、紧急疏散等措施。

5.2 建立应急演练机制,定期进行职业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5.3 对于发生职业病事故的,要迅速报警并组织应急救援,及时救治伤病员,防止事故扩大。

6. 监督与检查6.1 建立职业病防护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2 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 处罚措施7.1 对于不履行职业病防护职责或者违反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记过、降级、辞退等。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对人们身体的伤害,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1.企业应设置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危害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2.企业应该明确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并划分相关的责任部门。

三、职业危害评估1.企业应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工艺、作业和工作岗位。

2.职业危害评估应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方式和暴露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3.职业危害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公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2.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不得随意拆除或停用。

3.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操作人员应接受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五、职业危害个体防护1.根据职业危害评估结果,对可能产生暴露的人员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并规定必须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的场合。

2.个体防护用品应符合相关标准,且正确使用和保养。

六、职业危害监测1.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危害监测,监测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水平和暴露状况。

2.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七、职业危害应急管理1.制定职业危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2.职业危害应急演练应定期进行,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整改。

八、职工培训与宣传1.新入职员工应进行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2.定期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危害防范能力。

九、职业危害事故处理1.制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的程序和责任部门。

2.对于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应切实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事故再次发生。

十、督查检查与评估1.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督查检查制度,定期进行督查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十一、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制度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违规者要进行法律追究。

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3篇)

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3篇)

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筑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建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公司各个岗位的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等。

第三条建筑公司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推行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要求、责任分工、控制措施、培训教育、事故应急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条建筑公司要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本制度的实施由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制度的修订和审查由公司的负责人决定。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的基本要求第七条建筑公司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种类和危害性,把职业危害的防治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把预防职业病作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第八条建筑公司要具备职业危害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不受职业危害的影响。

第九条建筑公司要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条建筑公司要配备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和设备,确保对危害源的有效控制和防范。

第十一条建筑公司要加强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危害的存在和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分工第十二条建筑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负有最终的决策责任和管理责任,确保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建筑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四条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做好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相关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建筑公司的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危害源的防控工作,落实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环境危害防控管理制度

环境危害防控管理制度

环境危害防控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保障员工和企业环境的安全、健康,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特订立本《环境危害防控管理制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企业对环境危害的防备、掌控和应急处理的要求,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在环境方面的合法性和可连续性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和相关合作单位。

3. 管理原则1.防备为主。

加强事前防备,掌控事故风险,提高员工和环境安全意识。

2.综合整治。

采取一体化管理,实施源头管理、过程掌控和末端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3.环评先行。

在开展新项目或进行改造时,必需进行环境评价,确保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法律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防范环境危害和污染。

5.公开透亮。

企业对外公示与环境危害防控相关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4. 环境危害防控措施4.1 环境影响评价1.企业新项目的立项、改造等工作必需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进行公示,并依照评价结果要求实施相应措施。

2.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核,确保评价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2 不安全化学品管理1.企业必需依法取得不安全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严格遵守不安全化学品存储、使用和运输的相关法规。

2.不安全化学品应按要求进行分类、标识、包装,并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

3.不安全化学品仓库必需符合安全防护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不安全化学品的存储安全。

4.3 废物管理1.企业必需依照相关法规建立废物管理制度,订立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理的方案,并依法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2.对于产生不安全废物的部门,必需依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废物产生量和种类统计,并报送有关部门。

3.废物的储存、转运和处理过程中必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4 环境监测1.企业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2.监测项目应涵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结果要及时公示,并依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备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们的工作也由单一的劳动变化为多样化的劳动,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在这背后,职业病所造成的危害却是无法忽视的。

由于职业病的危害是特别隐匿的,有些职业病表现的比较晚,很难被人们所察觉,比如矽肺病,职业性骨质疏松等。

所以职业病的防备掌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订立一套健全的职业病危害防备管理制度,对于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紧要的意义。

二、职业病的防备掌控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所引起的疾病,它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比如,由于煤炭工人职业病引起的大量人口失去了劳动本领,加添了家庭的负担,同时也加添了医疗和社会保障开支等。

职业病的防备掌控是特别紧要的,防备措施的重要措施如下:1、监测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适时发觉职业病的不安全源。

2、对职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发觉职业病早期症状适时治疗。

3、加强培训,提高职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意识。

4、加强不同行业职业病防备的技术攻关,推广应用防护技术和设备。

5、建立科学、健全的职业病诊断标准,提高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水平。

6、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适时传递职业病诊断信息。

7、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备体系。

三、职业病危害防备管理制度1、总则本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生命权益,规定职业病危害的防备和掌控措施,全部用人单位必需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

2、职业病防备2.1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全部用人单位必需实行必要措施,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如粉尘、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等因素,适时进行搜集和处理,并实行相应的隔离、掌控和防护措施。

2.2 职业病的防护全部用人单位应依据工作环境的特点,订立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对于不同行业,应推广应用防护技术和设备。

2.3 职业健康监测全部用人单位应对职工进行体检,发觉职业病早期症状适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参与本公司建筑施工经营活动的各分公司、项目部、各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环境保护应遵循与经营管理协调进行,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污染者承担治理和损害补偿责任的原则。

三、环境保护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
的方针。

四、产生环境污染的施工现场,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工作计划,把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并作为年终考核内容部份。

五、施工项目中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主管部门报批后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六、施工现场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严格控制粉尘排放,加强对动力废气、机动车尾气、化学品恶臭、电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的管理工作。

七、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环境受到污染,不得超标排放动力废气、粉尘、烟尘、恶臭等。

八、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九、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噪声源,应当采取消气防振措施,其噪声和振动的排放,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十、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的施工现场,禁止夜间及午间产生超放标准的噪声、振动源,若确需在夜间及午间作业的必须报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予以公告,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一、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集中处理。

对按指定地点倾倒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采取以填埋方式处理,并要有效的防水层及防渗透措施。

若以焚烧方式处理,应配有消烟除尘设施,做到达标排放,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十二、对可能发生污染的施工作业现场,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对已造成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和影响的周围群众。

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环境保护的行政部门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

十三、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一)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1)移动搅拌机除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在拌筒出料口安装
活动胶皮护罩,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沙料粉尘除尘器。

(3)高压静电除尘,应用于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气中的尘粒,通过静电处理。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3、金属除尘措施
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多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应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道管物含有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进行静化排放。

(二)防毒技术措施
1、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尘0.05mg/m3;凡超过均应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1)充电的防毒措施:采用抽风机或鼓风机将铅尘、铅烟、铅蒸气抽至室外,进行充电静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也可设置水池进行净化,蓄集处理铅尘。

(2)消除铅源,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铅丹,是消除铅危
害的根本措施,采用塑料管代替铅管,利用JQ-1型常温无渣磷化液代替防锈漆(红丹漆)。

2、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锰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m3,凡超标者,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1)集中的焊接物所或室内焊接物所,应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吸入管道,经过滤净化后再排放。

(2)分散焊接点,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随时将吸尘罩设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及对吸走焊接时锰烟尘。

(3)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于装置排毒设备,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

(4)在气柜、球罐、搅拌筒内等密闭场所内焊接,极易发生锰急性中毒,应采用临时监护抽风措施,降低锰烟尘浓度,尽量减少作业人员与锰尘的接触时间。

(5)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一般使用口罩等常用防护用品外,如遇通风不易解决的场所,应采用通风焊帽等特殊防护用品。

(6)改革工艺和改进焊接材料,采用无毒或少毒材料制造焊接材料。

3、弧光辐射的防护: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或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了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应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工作服要求平整,反射系数大的纺织品制作。

决不允许卷起袖口,穿短袖衣及敞开衣领等进行电弧焊操作。

4、防苯毒的措施,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40mg/m3以下,甲苯100mg/m3以下。

(1)喷漆工艺可采用密闭喷漆间,作业人员在喷漆间外操纵微机控制,减少人体的直接接触苯毒办法。

(2)通风不良的地下室,消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防水材料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情况,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毒气排
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3)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事故。

(4)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不得只送风不抽风,以防造成因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产生中毒。

(三)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根据我国工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施工中允许噪声在85 a B,若超过应米取以下技术措施。

1、消声:应在各种通风机、压缩机、鼓风机等进排气口处装置消声器。

2、吸声:可在室内用多孔材料安装在墙面及天棚的表面上,或制成尖锥形式悬挂于棚顶或装放在墙上,或利用共振原理采用多孔板制成的防噪声墙壁。

3、隔声:采用单层或双层隔音板,也可用橡胶、高分子涂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形成阻尼互相错动,来达到封闭、隔绝噪声的目的。

(四)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1、隔振: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份振动波被隔振装置所吸收。

如用金属弹簧,隔振垫、橡胶垫、软木垫、树脂玻璃纤维板、毛毡等制作的隔振器。

2、改革生产工艺,推行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振动的危害性。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器,应把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
振垫,作业时应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

十四、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
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

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
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配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
戴纱布口罩,如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
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
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
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气,可以直接通粉尘过滤器等
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工
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扮尘、
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

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
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3)严禁工人在有害作业场所内吸烟、吃食物,饭前班后必须
先洗手,漱口,严防有害物随着食物进入体内。

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做到有害作业场所,每天要搞好场内清洁卫生。

(4)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
作业的疾病患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1)患有各种血液病、继发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浓下),肝脏病、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不宜从事铅、四乙铅作业。

2)患有各种神经精神病、肝胆病、肾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植
物神经功能明显紊乱的,不宜从事锰作业。

3)患有各种血液病、严重神经官能症、肝脾脏疾病及未成年人
不宜从事苯作业。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暂时调离苯作业。

4)各种活动性肺结核,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不宜从事粉尘作业。

5)患有各种心血管器官性疾病的,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6)患有各种听觉系统疾病的,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十五、本管理制度,经公司董事会于二00二年十二月五日会议审议通过。

凡参与本公司从事施工现场管理的均应遵守执行,同时应依法接受环境保护监察部门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