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类型。
2.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写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类型和写作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半命题作文的定义、类型、写作步骤和案例分析。
2. 教学素材:优秀半命题作文范文。
3. 练习纸:供学生练习写作使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半命题作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新课导入: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七、课堂小结2.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创新和发挥个性。
八、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半命题作文。
2. 收集身边的素材,为自己的作文增色添彩。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定期组织作文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
十、课程表1. 第一节: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类型2. 第二节: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3. 第三节:半命题作文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4. 第四节: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布置5. 第五节:作文交流与评价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在不同学段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 让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在各类考试中的重要性。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文,让学生感悟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提高写作和欣赏能力。
2、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我的基本设想是:一是要让学生分享和评价他人的习作,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交流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和共鸣感。
二是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思考中去练习,在赏析实例中演绎和归纳技巧,不要求成文,只要求单项突破。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程序:一、美文欣赏:(课件展示二)聆听流水的歌唱天空“哗啦啦”地落泪,地上的水滴开心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我——流水。
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是否听到了流水歌唱的声音……我一路唱着歌,流过平原。
我不羡慕高山的巍峨,也不仰慕湖水的静美,因为我有流动的生命。
我不仰望雄鹰有劲的翅膀,我不感叹猎豹的风驰电掣的速度,因为我知道自己微小,但并不渺小。
看!夹岸的桃花笑颜粲然,对着流水的清澈梳洗自己的模样;柳杨因得到我的滋养,伸长衣袖飞扬;我体内的鱼儿开心地嬉戏玩耍。
生命因我而鲜红耀眼。
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我放声歌唱,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面临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
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
你听!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困难重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在我耳畔轻轻低吟。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构思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半命题作文。
4. 提高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类型。
2. 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和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4. 作文修改和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作文。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写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类型和写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作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类型和写作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4. 实践训练:布置半命题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写作。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6. 作文讲评: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观点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充实。
(2)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
(3)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有无病句。
(4)文采:是否丰富,运用修辞手法是否恰当。
2. 评价方法:(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自拟。
2. 收集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写在日记中。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半命题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兴趣和写作热情。
3. 引导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 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全命题作文,引出半命题作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开放性和灵活性。
3. 示范:展示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半命题作文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的要点,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表现。
4.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的提升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半命题作文案例库:收集和整理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示范。
2. 写作素材库:提供各类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3. 写作指导书籍:提供相关写作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半命题作文的理解和经验。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半命题作文任务,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3. 个人写作: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半命题作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作文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七、教学策略1.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完成作文。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3. 逐步指导:从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步骤和技巧。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构思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半命题作文。
4.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类型。
2. 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和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4. 半命题作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作文的命题方式,引入半命题作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类型和构思方法。
3. 示范:展示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分析其写作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尝试编写半命题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半命题作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编写半命题作文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
2. 作文点评标准。
3.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和技巧,每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课堂练习: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现场编写半命题作文。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3. 佳作欣赏:选取几篇优秀的半命题作文,让学生上台朗读,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同伴互助: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3. 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积极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教学拓展1. 举办半命题作文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作文水平。
2. 优秀作文展示: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公共区域,鼓励学生交流学习。
3. 作文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宽写作思路。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兴趣和写作欲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半命题作文。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类型。
2.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半命题作文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文内容丰富、独特。
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修改和润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参考范文或相关素材。
3. 作文纸或电子文档。
一、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1. 引入半命题作文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举例说明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和优势。
3. 引导学生思考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方向。
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1. 介绍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如分析题目、确定主题、构思情节等。
2. 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何展开想象力等。
3. 通过示例或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步骤和技巧。
三、半命题作文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分析半命题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如主题不明确、情节单一等。
2. 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明确主题、如何丰富情节等。
3. 通过讨论或练习,让学生学会解决这些问题。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1. 讲解如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文内容丰富、独特。
2. 通过练习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五、作文修改和润色1. 讲解作文修改和润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修改和润色对提高作文质量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修改病句、如何调整语序等。
3. 通过练习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六、实例分析与讨论1. 呈现一篇成功的半命题作文范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其写作技巧和特色。
选择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
选择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选择半命题作文的含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选择半命题作文的含义和特点;2.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选择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设置;2.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选择半命题作文的题目;2. 教师准备相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择半命题作文的含义和特点;2. 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选择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设置;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选择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设置的方法和技巧;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3. 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的重要性。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选择半命题作文的题目;2.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讲解中学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练习的收获;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3. 教师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文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选择半命题作文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能够独立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
半命题作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给定的半命题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4. 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分析5. 学生实践写作和点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写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半命题作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写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点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基本概念,准备写作素材。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10分钟)1. 根据给定的半命题,确定作文的主题和角度。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素材,进行创意思考。
3. 拟定作文的提纲,确定文章的结构。
三、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10分钟)1. 开头:引人入胜,突出主题。
2. 中间: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3. 结尾:回味无穷,点题收尾。
四、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的优点和特色。
3. 教师总结分析,引导学生借鉴学习。
五、学生实践写作(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独立写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文点评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初中作文半命题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主选题、独立构思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3. 帮助学生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半命题作文的选题方法。
2. 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众多选题中找到合适的题目。
2. 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丰富的内涵。
3. 如何使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半命题作文题目若干,并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写作素材,以供学生参考。
3.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写作技巧和优秀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半命题作文有什么了解?3. 学生分享自己对半命题作文的看法和经验。
二、选题指导1. 教师讲解选题的方法,如:从个人经历、兴趣爱好、时事热点等方面寻找题目。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选题练习。
3.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选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构思指导1. 教师讲解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技巧,如:明确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段落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进行构思练习。
3.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构思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修改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范文展示1. 教师展示优秀半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优点,并进行讨论。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半命题作文。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教案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教案章节一:半命题作文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介绍半命题作文的概念,解释其含义和特点。
2.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分析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区别,强调半命题作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介绍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包括审题、补题、构思和写作。
教学活动:1. 引入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区别。
3. 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章节二:审题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1. 审题的方法:介绍审题的方法,包括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审题的技巧:讲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避免偏题和离题。
教学活动:1. 讲解审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关键词分析和句子结构分析等技巧。
2. 通过举例练习,让学生练习审题,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章节三:补题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补题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合理补题,使作文题目更具个性和创意。
教学内容:1. 补题的方法:介绍补题的方法,包括根据关键词补题、根据句子结构补题等。
2. 补题的技巧: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合理补题,强调创新和个性。
教学活动:1. 讲解补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合理补题。
2. 通过举例练习,让学生练习补题,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章节四:构思与写作教学目标:1. 掌握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
2. 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展开写作。
教学内容:1. 构思方法:介绍半命题作文的构思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
2. 写作技巧: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展开写作,强调逻辑性和连贯性。
教学活动:1. 讲解构思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工具进行构思。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半命题作文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文,让学生感悟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提高写作和欣赏能力。
2、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题技巧。
我的基本设想是:一是要让学生分享和评价他人的习作,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交流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和共鸣感。
二是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思考中去练习,在赏析实例中演绎和归纳技巧,不要求成文,只要求单项突破。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程序:一、美文欣赏:聆听流水的歌唱天空“哗啦啦”地落泪,地上的水滴开心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我——流水。
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是否听到了流水歌唱的声音……我一路唱着歌,流过平原。
我不羡慕高山的巍峨,也不仰慕湖水的静美,因为我有流动的生命。
我不仰望雄鹰有劲的翅膀,我不感叹猎豹的风驰电掣的速度,因为我知道自己微小,但并不渺小。
看!夹岸的桃花笑颜粲然,对着流水的清澈梳洗自己的模样;柳杨因得到我的滋养,伸长衣袖飞扬;我体内的鱼儿开心地嬉戏玩耍。
生命因我而鲜红耀眼。
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我放声歌唱,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面临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
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
你听!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困难重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在我耳畔轻轻低吟。
半命题作文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案【篇一:半命题作文教案 (2)】半命题作文●知识点精讲透析考点一走进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特点: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
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1.命前半题。
如:“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 ”,“我不再___________”等2.命后半题。
如“_________的滋味”,“_______________之间”等3.命首尾部分。
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
如文题“____________的乐趣”就是如此。
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
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____________”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 3.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__”。
做此类题,要把它“当作”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反复比较之后才能落笔成文。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
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
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
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
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考点二作文拟题常见问题一、首先是拟题雷同,千人一面。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
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______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仿佛考生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半命题作文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案教案名称:探究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结构。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半命题作文的例子,包括题目和一些阐述观点的材料。
2. 准备写作素材的提纲,以便学生参考。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半命题作文的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探讨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区别。
3. 提问学生对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有何了解。
二、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结构(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半命题作文的例子,并请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结构。
2. 引导学生总结出半命题作文的写作结构:引出命题、阐述观点、对立观点、自我表达、总结观点。
三、分组讨论写作主题(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写作主题。
2.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主题,并列出几个阐述观点的材料。
四、分组写作(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共享写作素材,讨论写作结构和论述方式。
2.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完成引出命题、阐述观点、对立观点、自我表达和总结观点等部分。
五、交流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的半命题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和同学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写作小结(5分钟)1. 教师请学生总结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半命题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每周写一篇半命题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半命题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结构。
通过小组协作和展示,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形式。
2.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3. 半命题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4. 半命题作文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5. 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半命题作文,讲解构思和写作方法。
4. 练习:学生自行练习写作半命题作文,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
1. 半命题作文的案例和素材。
2. 写作指导和评价标准。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半命题作文案例,使学生了解优秀的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练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半命题作文的练习机会,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入半命题作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
2. 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引导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
3. 示范如何构思一篇半命题作文,讲解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4. 学生进行半命题作文的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八、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构思技巧。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给定的半命题作文题目进行写作练习。
3.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初中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通用
初中半命题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基本概念;2.掌握初中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3.认识半命题作文中常见难点,分析应对策略;4.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2.常见半命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难点1.半命题作文的写作难点及对策;2.如何提升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式教学;2.经验分享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回顾一下半命题作文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主要授课内容。
第二步: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1. 分析题目在写半命题作文时,先仔细看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通常要求学生从总题目或选取的难点题二方面展开论述。
以《选择》为例:请以“选择”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用三至四个方面阐述你对选择的看法。
这个题目中“选择”是总题目,“阐述你对选择的看法”是难点题。
学生应把“选择”作为文章的总开头,再展开阐述。
2. 厘清难点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难点题,确定论述的重心。
通常要求学生在确定论述重心后,先列提纲,再按顺序写作。
例如,难点题目为“如何保护环境”。
学生可根据题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了解环保知识;2.减少能源消耗;3.推广绿色出行;4.做好垃圾分类。
3. 论证中心突出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难点题的要求,选择出三个至七个理由,分别论证。
这其中,需要注意论证中心的突出,即在各个部分的论证中,突出其中的重点。
例如:“保护环境”的写作中,应将各方面的观点进行合理布局,当前环保工作最为重要的要素,最好放在中心位置。
4. 加强语言熟练度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语言的熟练度,注意逐句精细打磨,达到文言文风格的水平。
第三步:讲解常见半命题作文的应对策略1. 论证原则在撰写半命题作文时,需要有一定的论证原则,即应用实证的方法,通过现象说明,从而推广结论。
2. 常用技巧例如:1.对比分析: 将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将其优点、缺点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出和环境问题最为契合的观点;2.细节描述: 在准备写作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写出一些细节,使文章更有亲切感,文字易于被读者接受;3.引用谚语:在写作时,经常需要引用一些谚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4.客观阐述: 在写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客观,避免口胡陈词,以达到真正的有益切改批判论述。
半命题作文教案
半命题作文教案题目:探讨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
2.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1. PPT、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案例资料。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等教学工具展示一些目前已经应用到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辅导系统、机器人教师等。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在学习中接触过人工智能技术?你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什么了解?步骤二:讨论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你们认为可能的应用和理由。
2.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他们认为的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以PPT形式呈现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等。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概括出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的优势和挑战。
2. 教师提问: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中应该如何发展,你最希望它起到什么作用?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汇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让生活更美好半命题作文教案
让生活更美好半命题作文教案《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围绕“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选择恰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阐述阅读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把事例写具体、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
2.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叙述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使文章更有深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 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
2. 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到底让生活变得怎样美好呢?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 看一看教师展示一些关于阅读的图片或视频,如人们在图书馆安静阅读的场景、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着童话书的画面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说一说看到这些画面时的感受。
4. 写一写教师引导学生: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关于“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想法写下来。
可以先列一个提纲,然后再详细地写。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 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读给家长听。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展开写作,但在事例的选择和细节描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微笑让生活更美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微笑的力量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微笑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微笑。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
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微笑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2. 难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生动地描绘微笑的场景和传递出微笑所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教案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补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构思。
二、教学内容1. 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分类。
2. 审题的技巧和方法。
3. 补题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4. 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审题和补题的方法,思维导图的绘制。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半命题作文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思考。
2. 讲解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明确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3. 教授审题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审题。
4. 教授补题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5. 讲解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
6.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7.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审题和补题。
2. 绘制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思维导图,用于作文构思。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审题和补题心得,互相学习。
3.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学生在审题和补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文练习: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审题和补题方面的应用能力。
3. 思维导图:评估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质量,考察学生对作文构思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资深编辑进行讲座,分享作文写作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导引)此文题需补内容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生活体验,选择最能发挥自己写作优势的词语,来作为文章写作的重点。还要尽量体现时代特点,比如可填“创新、友谊、真诚、诚信、宽容、有责任感、有主见、有合作精神”等多项内容,其次,要在立意上有所创新,大胆进行多向思维,欲写议论文则要观点新颖,旗帜鲜明,选取具有强烈针对性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评论和剖析,这样你的文章更贴进生活,你的观点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如果写记叙文,则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切忌空对空的表白、抒情,要在叙事中插进内心世界的表露,讲出道理,让读者理解。
(模拟题七)请在“我是个——迷”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思路导引)此题中“迷”是关键词语,重点应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可填上“电脑、足球、电影、书、歌、象棋等等。补题后就必须通过写这些事物来表现我的”迷“,来表现文章积极向上的主题。本次作文想有所创意就要注意选材新颖,即使选的是老题材,也要从中找到新角度,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写作提示】 写半命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补全文题。本题的空缺处,可以填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一个人,如爸爸、妈妈、老师、校长、市长……;也可以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一朵云、一棵树、一只小鸟……。补全文题也就有了写作的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文题中的“假如”,这个词寓含的意义需要仔细揣摩,才会使文章写得符合要求。
1.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
2.化解诗词警句添韵味。
3.倚仗修辞求生动。
四、半命题作文容易犯的毛病
1、拘于提示,拟题过大。2、选材俗套,情感平淡。
3、贪大求全,缺少细节。4、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例题:题目:假如我是
2.命后半题。如“---的滋味”,“---之间”等
3.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的乐趣”就是如此。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3.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现代科技带来的---”。做此类题,要把它“当作”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反复比较之后才能落笔成文。
(模拟题一)以“——,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文题中的“说”是关键词语,说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其他。说的内容应是本文叙述的重点,这里的说主要是指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说自己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可以说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可以说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但要注意说的话要真实、客观,意见要正确、合理,不能偏颇,否则就难以站住脚,难以让人接受。不管从哪个角度选材,都要紧紧抓住一些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表述,要形象化、典型化、具体化,不要概括抽象地说。本文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感情真挚、浓厚,以情动人。在“说”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叙、议、抒情相结合,更要注意条理性,不要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写到哪里,更不要随便变换话题,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层次分明。
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理论
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考生的自由选择,对于考生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这种题型将有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因此,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在构思及立意等方面的能力。半命题作文怎样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构思立意呢?
(模拟题三)以“生活教会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生活教会“我”什么呢?将教会的内容写出来,可能教会“我”微笑,可能教会“我”要尊重别人,可能教会“我”自立,可能教会“我”要相信自己……教会的内容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文体决定了所选的事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可从这纷繁的生活中选取一两件有教益的事,使“我”对生活有所领悟。叙事时还要体现一个过程,即原先不会,现在生活教会了“我”,不宜平铺直叙。因为教会的对象是“我”,所以文章应采用第一人称。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年级:课时:学生姓名:授课老师:
课题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现代文阅读指导与练习(散文)
教学目标
难点重点
教
学
内
容
半命题作文指导
一.半命题作文特点: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我不再--- ”等
第五招:从超常反常的立意下手
要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有时候还得妙用逆向思维,人家这样说,我偏那样讲,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更容易受到瞩目。比如,以“最需要____________”为题,有一位考生以“最需要的不是呵护”为题,故意唱反调,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独立、坚强、不怕困难的品格,我们一定要走出父母过多的呵护,这样的见解自然高人一筹。再如“_________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填上“牛排”“辣椒”“喝茶”,就滋味写滋味,就缺乏新意;如能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扣紧“滋味”进行深处开掘,那么“登山的滋味”“下雪的滋味”“采访的滋味”等,则有了一定的新意;再进一步拓展思维,选择“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出走的滋味”等,就更为新颖了。
第一招: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下手
半命题作文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便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比如安徽省2004年中考作文题目是“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朋友、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同时可选自己材料积累丰富的写,比如你占有丰富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材料,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时间”;可选自己感悟最深的写,比如你平时对亲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贫穷经历”,就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模拟题四)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真情。真情包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深厚父子情、融融师生情、纯真朋友情、亲密兄弟情、互助邻里情、温暖社会情……而这些真情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事物表达出来,比如钢笔、自行车、书、信、药、饭盒、花儿等等,请你以“真情在——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第二招:从与众不同的视角下手
当你拿笔构思时,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千万不能写!因为别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内容,最好也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比如“我真想____________”是个开放性的文题,就是让考生写自己心底最大的渴望,让考生尽可能随意地、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愿望。有些考生马上想到的就是“我真想睡觉”“我真想哭”“我真想有钱”“我真想和老师好好说说”“我真想去NBA”“我真想成为总统”等;最后想到“我真想说考试真好”,反弹琵琶,明显就会超出别人。
2命前半题,如《的滋味》,《等等
3.命中间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一份等等
4.命首尾部分。如《。
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材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别再让我》,《_阅读》的答卷》是一把双刃剑》,《之乐》》
三、补题的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下面仅以《让___的____》为例,谈几种常见的补题技巧。
(思路导引)写好此文的关键在于填好横线上的内容。填好横线上的内容,也就找到了抒发感情的突破口,感情就可以通过这个突破口涌流出来。文章宜从小处着眼,以生活中不起眼的细枝末节的小事物来透析至真至纯的内心感情,这样以小见大会更亲切、更感人。写此文还应该以所填事物为线索,以物传情,表达赞美人间真情的主题。文风也宜朴实自然,于平淡中见真情,切忌矫揉造作,堆砌华丽辞藻,否则会给人一种虚情假意之感。
(模拟题五)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思路导引)看了此文题,你可能想要感谢什么呢?感谢后可以写具体的人,如老师、父母、陌生人、哲人等,是他们给了你无私的关怀、精神上的安慰;也可以填入抽象的事物,如生命、苦难、自卑、贫穷等,是它们让你学会了怎样做人。所选择的具体材料最好是你亲身经历的,并且感触深刻的:或是使你受到了感动的,宜选用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
第三招:从小巧的切入点下手
切入点越小越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比如,湖北黄冈市2005年中考作文题目是“走近______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结果有很多考生按命题人的提示,拟文题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等,那样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拟此类作文的题目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辛弃疾”“走近‘神六’”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