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一、形式推理类1、集合推理型(1)四种关系:①、所有的S都是P 翻译:S P②、所有的S都不是P 翻译:S-P③、有的S是P 翻译:有的S P④、有的S不是P(2)三个换位:①、所有S都是P有的P是S②、所有S都不是P所有的P都不是S③、有的S是P有的P是S注意:有的S不是P推不出有的P不是S例题1:凡美的都是真的,凡真的都是不容怀疑的,而美的事物是存在的。
所以:(c )A.凡真的都是美的B.有的美的值得怀疑C. 有的真的是美的D.凡不美的都是要怀疑的解析;所有的S都是P有的P是S,所以,所有美的都是真的有的真的是美的例题2: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B )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D.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解析:所有的S都不是P所有的P都不是S,所以,国家机密都不公开审理公开审理的都不是国家机密例题3: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
所有S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以推出( B )。
A. 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B. 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C. 有些S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D. 所有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0年解析:有的S是P有的P是,所以,有的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是S品牌的有的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3)两个推理①、所有的S都是P某个S是P有的S是P②、所有S都不是P某个S不是P有的S不是P例题4、小李是四川人,他喜欢吃酸泡菜;小王也是四川人,她也喜欢吃酸泡菜;小陈是四川人她也喜欢吃酸泡菜。
我所认识的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因此,可以得出(B )A.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B.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C.并非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D.并非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解析:某个S是P有的S是P,所以,小李喜欢吃酸泡菜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4)一个递推A B,BC 则A C注意:1、两个B所代表的集合概念必须完全相同2、第二个B必须指“所有”例题5、所有能干的管理人员都关心下属的福利,所有关心下属的福利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都很开明;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不开明的所有管理人员不是能干的管理人员,由此可以推出(C )。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 :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 (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概念逻辑: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命题:人们通常用陈述句所断定的东西。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命题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同一、从属、交叉不相容关系:矛盾、反对例(概念间的关系)某个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
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餐桌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性质命题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六种类型: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例:学院路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Ⅰ、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
Ⅱ、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
Ⅲ、学院路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
Ⅳ、学院路街道的保姆陈英办了暂住证。
A、Ⅰ、Ⅱ、Ⅲ和ⅣB、仅Ⅰ、Ⅲ和ⅣC、仅Ⅰ和ⅢD、仅Ⅰ和Ⅳ直言三段论三段论是从两个前提推得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
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
其中包括三个词项,每个词项在其构成命题中恰好出现两次。
公式: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所以,所有S都是PM--中项:是指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项 S--小项:是作为结论主项的词项P--大项:是指作为结论谓项的那个词项小项和大项都在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
例: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 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生动物。
复合命题及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构成:前提+结论类型: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或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复合判断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负判断的相关推理、复合判断的其它推理)简单判断推理(性质判断的推理、关系判断的推理)模态判断推理(标准模态判断的推理、规范判断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溯因推理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1、联言推理: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推理组合式:前提中支命题为真,推出的命题为真。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一、逻辑判断类1.性质判断推理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答案】D【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是假判断,由传统逻辑方阵E假则I 真。
还原成同一素材判断就是: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
故答案选择D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三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M——PS——MS——P【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答案】D【解析】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成为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逻辑判断练习题:1.某项科学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左手能更好地锻炼右脑,使得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更利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但事实证明:发明家中左撇子的比例并不高。
因此,这个科学研究的结论不可信。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用右手也可以达到锻炼右脑的效果B.用右手的人数大大超过用左手的人数C.发明创造主要依靠天赋,而非后天锻炼D.发明创造不依靠形象思维能力2.没有完善的下水系统,城市在暴雨前就不可能安然无恙。
某市在2013年夏天的暴雨面前安然无恙,完全是因为某市拥有完善的城市下水系统。
下列各项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
A.一些下水系统不完善的城市在大暴雨面前损失严重B.一些拥有完善下水系统的城市在大暴雨面前都安然无恙C.完善的下水系统是城市在大暴雨中安然无恙的主要因素D.完善的下水系统是城市在大暴雨面前安然无恙的唯一决定因素3.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小鼠进食后部分物质如何使大脑产生吃饱的感觉。
此前的研究已发现,小鼠进食时,在作为食欲中枢的丘脑下部室旁核中,一种称为“nesfatin-1”的蛋白质会增加,让小鼠产生吃饱感。
但具体机制如果运作一直是个谜。
研究人员在小鼠的室旁核中取出脑神经细胞,标定了一些含有“nesfatin-1”蛋白质的细胞,并发现这种细胞能与高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发生反应并被激活,这一反应是大脑产生吃饱感的原因。
上述论证要想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A.小鼠与人体大脑具有相同的运作机制B.小鼠脑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保持不变C.“nesfatin-1”一类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和类脂化合物对吃饱感会产生影响D.在进食米饭和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后,小鼠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浓度会增加4.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为接受研究的3至5岁的孩子准备的一个特殊教育方案提高了他们在今后学校教育中获得成功的功能,因此,对所有的孩子实行类似的教育方案会提高他们在今后学校教育中取得成功的机会。
逻辑判断题库经典100题

逻辑判断题库经典100题逻辑判断题是考察个体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各类考试中,逻辑判断题几乎无所不在。
因此,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档将为你提供逻辑判断题库经典100题,并一步步解析解题思路,帮助你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逻辑判断题是要求根据一定的条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分析判断的题目。
解答逻辑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目条件,找到规律,以及利用常见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推理。
通过反复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以下是逻辑判断题库经典100题及解析:1. 如果A是B的子集,且B是C的子集,则A一定是C的子集。
(判断正误)解析:正确。
子集的关系是传递性的,即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那么A一定是C的子集。
2. 所有A都是B,但并不是所有B都是A。
(判断正误)解析:正确。
这是典型的逆否命题。
命题的逆否命题是一定成立的。
3.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判断正误)解析:正确。
这是乘法的零元素性质,任何数与零相乘都等于零。
4. 如果A不等于B,那么A+B不等于A。
(判断正误)解析:错误。
由于不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不等于B,并不能推出A+B不等于A。
因此,该命题不成立。
5. 人类有思维能力,猴子也是属于人类,所以猴子也具备思维能力。
(判断正误)解析:错误。
猴子属于人类网友的分类错误。
人类属于一种生物,猴子也是一种生物,但两者属于的类别是不同的。
因此,无法将人类的特征直接套用到猴子身上。
6.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去参观了动物园,那么学校全体师生都去参观了动物园。
(判断正误)解析:错误。
通过题目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所有学生是学校的一部分,但不能确定学校全体师生是否都参观了动物园。
因此,不能将前提中学生的情况直接套用到学校全体师生上。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关键是理解题目条件并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分析。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复习,才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各类逻辑判断题的挑战。
第一章逻辑判断

第一章逻辑判断第一节必然性推理一、直言命题1. 直言命题的含义直言命题又称为性质命题。
它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有些好看的花儿是带刺的。
波斯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
这些都是直言命题,分别对一些对象作出判断,说明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2. 直言命题的句式逻辑学中,规定直言命题有6种句式,分别是: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A是B)和全称否定命题(所有A非B);②特称肯定命题(有些A是B)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些A非B);③单称肯定命题(某个A是B)和单称否定命题(某个A非B)。
3. 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1)矛盾的含义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A、B这两种情况不相交,此时,我们可以称A、B互为矛盾关系。
例如:“小芳吃过早饭了。
”矛盾命题是:“小芳没吃过早饭。
”“李红是三好学生。
”矛盾命题是:“李红不是三好学生。
”(2)矛盾的意义①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之间是一真一假的关系;②一个命题,它的矛盾的矛盾是其本身。
注意:等价命题中的否定词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并非有些不是=所有是;并非有些是=所有非。
(3)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直言命题的6种句式之间存在三组矛盾关系,它们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是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经典例题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她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
”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
”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
”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
”这4个儿子中只有1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
请问,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2015年锦州银行)A. 老大B. 老二C. 老三D. 老四答案与解析:C此题是一道真假话问题,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老二和老四说的话互为矛盾,故两个人说的话一真一假,又因为4个儿子中只有1个人说了真话,所以老大和老三都说了假话,由此可知是老三偷吃的。
逻辑判断公式

逻辑判断公式大全一、有真有假型
解题思路:矛盾→包容→反对
1、矛盾关系
〔1〕矛盾关系必然是一真一假
〔2〕常见矛盾关系
2、包容关系
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1〕若A→B,则A真B真,B假A假
①只有一真,一真前假
②只有一假,一假后真
〔2〕常见包容关系
①所有→某人→有的
②A且B→A〔B〕→A或B
3、反对关系
〔1〕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2〕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二、翻译推理型
1、全真判断型
〔1〕翻译:
〔2〕三段论:
A→B,B→C,退出A→C〔3〕判断:
〔4〕推理
2、全真推理型
〔1〕
〔2〕已知P→Q,则
①肯定P,也就是肯定Q
②否定Q,也就是否定P
③否定P和肯定Q,什么也推理不出来
〔3〕A且B→C 等价于A→〔B→C〕等价于A且B→C A→B 等价于–A或B
三、排列组合题型
题干充分用图表法→信息最大优先原则
选项充分用排除法→特殊信息优先原则
四、日常推理型
1、主体一致原则
2、无关概念排除原则
3、优选"可能〞论断→慎选宏观论断
4、因果关系看清
五、加强型
六、削弱型。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冲突干系为否AA且B:其冲突干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冲突干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冲突干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第一要寻觅冲突干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干系的真假,从而得出响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冲突干系时,我们就要看包涵干系,即寻觅看几个干系之间是否存在包涵。
——即要寻觅包涵干系,几个干系如果为包涵干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冲突干系恰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干系的真假,从而得出响应的最后答案。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即“一真前假”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B)、A或者B(4)否决干系:——对于两个“有的”的否决干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知识讲解:一、直言命题从其形式上而言,直言命题是主谓式命题,它断定了某个数量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直言命题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1) 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 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2) 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 都不是P,记为SEP。
缩写为E。
(3) 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 是P,记为SIP,缩写为I。
(4) 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 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O。
(5) 单称肯定命题:a (或某个S)是P。
(6) 单称否定命题:a (或某个S)不是P。
1.概念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
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对象。
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
根据外延。
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 5 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语言学上都是语词,都表达着概念,而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
可以把A、E、I、O 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1) 反对关系指 A 与 E 的关系,它们之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于是,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例如,已知“所有的动物都能行走”为真。
可以推出“所有的动物都不能行走”为假;但是,我们从“我们中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为假,却不能推“我们中所有的人都不是北方人”的真假来。
(2) 差等关系亦称“从属关系”。
指 A 与I、E 与O 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存在于同质(同为肯定或否定)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之间,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如果全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特称命题为真;如果特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全称命题为假;如果全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对于没有确定条件的试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那就是假设法。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利用假设方法完成推理的试题越来越多。面对试题,在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真或假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是重要方法。假设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则:
①假设某条件为真,依据这个真能推出系列的结论,否则,这个假设就没有应用意义;②从假设为真的条件推出矛盾,则可断定这个条件为假。
(3)选项A“唐代古墓发现西汉文物”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先秦文物。
(4)选项C“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书写夔文”以及选项D“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不能说明“墓中没有被冲刷而来的文物”,因此不应入选。
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要考查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由A推出A的证据确证度是100%,这种试题被称做“直观”题。“直观”题的特征是:从几个并列的条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如:雨亭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心强。那么可以直接单独推出“雨亭事业心强”。亦可“重复式”地全部推出。这样的推理在普通逻辑中被称做“联言推理”。
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逻辑:逻辑必须正确,否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无效
结论:结论必须符合前提和逻辑,否则推理无效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 系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
•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非形式逻辑错误
诉诸情感: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判 断
诉诸权威: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 影响判断
诉诸传统:通过传统观念来影响判 断
诉诸无知:通过缺乏证据来影响判 断
诉诸大众:通过大众观点来影响判 断
诉诸恐惧:通过恐惧心理来影响判 断
05
推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法 律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 判断案件事实
类比推理的步骤:确定两个事物 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
类比推理的应用:在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
04
推理的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错误
循环论证:在论证过程中, 使用已经被假设为真的前提 进行论证
偷换概念:将不同的概念混 淆,导致推理错误
非黑即白:认为事物只有两 种可能性,忽略了其他可能
性
滑坡谬误:将可能性夸大, 导致推理错误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
类比推理的定义:通过比较两个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的 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局限性:不能保证结 论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一、行测中逻辑核心:a=1,则a为真命题;b=0,则b为假命题;二、A →B为假,则a=1,b=0。
其余情况全为真。
三、逆否命题是等价的,A →B等价于“非B→非A”。
四、若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
例:小张为男,且是公务员。
若为真,则A、B均为真。
若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
例:小张为大学教授,或小张为公务员。
若未假,A、B均为假。
五、命题A →B等价于“非A或B”,等价于“只有B,才A”。
(只有B,才A,为倒置命题,等价于A →B)例子:如果酒后驾车,那么背处罚。
等价于,不酒后驾车,或许被处罚。
例子: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让隐蔽的中国乡土受世界读者关注,得到国际文坛承认,再一次证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以退出(B)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C,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D,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答案:A →B,世界的→民族的,等价于,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六、非(A且B),等价于,非A或非B。
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
例子:2008年江苏某公司要提拔部门经理。
总经理说:“在小王和小孙中至少提拔一人。
”董事长:“我不同意。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最为准确表达了董事长的意思?(B)A,小王、小孙不提拔B,小王、小孙都不提拔。
C,不提拔小王,就提拔小孙D,要么提拔小王,要么提拔小孙。
答案: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
七、若A或B有一个为假,那么命题A且B为假。
若A或B有一个为真,那么命题A或B为真。
例子:小李为博士,或小李为公务员,其中有一个为假,则,A且B为假。
小李为博士,或小李为公务员,有一个为真,则A或B为真。
八、“有的......”不能推出“有的.............”.例如,“有的公民偷税漏税”不能推出“有的公民不偷税漏税”“有些为人所爱的狗屎藏獒”,不能推出,“有些为人所爱的狗不是藏獒”九、常见解题方法: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特殊值法。
逻辑判断总结

逻辑判断一、结论类1)形式推理类(必然推理)1. 翻译推理—先翻译再推理①充分条件:A→B前推后如果A,就B若A,那么B所有A都是B为了A一定BA离不开BA需要BA是B的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B→A后推前总结: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放箭头后面只有A,才B不A,不B除非A,否则不BA是B必不可少的A是B的基础特殊:除非A,否则B翻译成,-B->A③A且B德.摩根定律-(A且B)=-A或-B-(A或B)=-A且-B④A或B否定肯定式:A或B(否定一个得到另一个的肯定式)-A→B ,-B→A2. 真假推理3. 分析推理2)归纳推理类(可能推理)【1】主题一致原则——无关概念不能选【2】从弱原则(可能论断原则:……可能是……一般是正确答案)——敏感词:越来越,应该,一定,必须,首要出现以上敏感词要慎选【3】就近原则【4】整体优先原则——过度推断不能选二、论证类题型判断:最有力的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是……下面哪句话最能削弱/质疑/反驳上述论点……1)加强削弱类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寻找论点定主旨,话题一致做排除1. 加强支持①直接加强:重复论点②建议联系:搭桥(力度最强)③间接加强:肯定原有论据,增加新论据2. 削弱质疑①直接削弱:削弱论点②间接削弱:拆桥③间接削弱:否定原有论据,增加反向论据2)因果类特征:A导致B,论点表述是“因果关系”1. 加强①排除它因——除A以外没有它因导致B②对比实验——有A有B,没A没B2. 削弱①因果倒置——B倒置了A②对比实验——没A有B,有A没B③另有它因——除A之外还有它因导致B3)原因解释。
逻辑判断-易错题10个

逻辑判断易错题【例1】(2020国考)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
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由此可以推出:A.一种文明如果没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就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B.一种文明如果没有长期自我封闭,就不会走向衰落C.一种文明如果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就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D.一种文明如果没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它就没有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1.答案A【正确率】66.36%【易错项】C【题目分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生命停止→新陈代谢;②自我封闭→衰落;③旺盛生命活力→交流互鉴且取长补短。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交流互鉴→—旺盛生命活力”,③后件是且关系,否定其中一项则否定全部,该选项是否后推否前,可以推出,当选;B项:翻译为“—自我封闭→—衰落”,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C项:翻译为“交流互鉴且取长补短→旺盛生命活力”,是对③的肯后,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D项:翻译为“—旺盛生命活力→—取长补短”,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例2】(2020深圳)一些环保主义者是热爱旅游的人,所有的环保企业代表都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所有热爱旅游的人都反对减少风景区开发。
由此可知:A.所有环保主义者都反对减少风景区开发B.所有的环保企业代表都不热爱旅游C.一些热爱旅游的人支持加大风景区开发D.一些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2.答案B【正确率】56.67%【易错项】D【题目分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有的环保主义者→热爱旅游;②环保企业代表→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③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
①③串联可得:④有的环保主义者→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根据条件④只能得到“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有的”不能推出“所有”,排除;B项:翻译为“环保企业代表→-热爱旅游”,将条件②与条件③的逆否串联可得“环保企业代表→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热爱旅游”,可以推出,当选;C项:翻译为“有的热爱旅游→支持加大风景区开发”,根据条件④换位只能得到“有的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无法推出,排除;D项:翻译为“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由条件④只能得到“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有的a→b”不能推出“有的a →-b”,排除。
逻辑判断-逻辑推理

直言命题习题
所有三星级饭店都搜查过了,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 迹,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下面四个断定中:
I 没有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
II 有的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了;
III有的三星级饭店没有被搜查过;
IV 犯罪嫌疑人藏的三星级饭店已被搜查过。
可以确定真假的是:
A.I和II
B.I和III
C.II和III
推理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推理I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不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不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I正确,II不正确 D.II正确,I不正确
精品课件
2.2 推理规则
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所有南京人都喜欢吃咸 鸭;有些江苏人喜欢旅游。如果以上断定成立, 那么下列哪项能够推出?
精品课件
三段论的做题方法:
结论型题型 方法一、画图 方法二、找“是B,所有B”
精品课件
三段论习题
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所 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工作不 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A.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例:要么买彩票要么抢银行 矛盾命题为 既不买彩票也不抢银行 或者 买彩票并且抢精品银课件行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3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一、基本型
如果A就B
二、含义 A能推出B。
A→B
三、常用语
如果A就B,一旦A就B,若A则B;
只要A就B
一. 所有A是B × 所有B是A 二. 有些A非B × 有些B非A 三. 所有A是B × 有些B非A 四. 有些A是B × 有些A非B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假言命题模态命题智力推理❖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A B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A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A B真包含(于)关系 AB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所有A是B...。
....。
...。
.。
..。
.。
.反对..。
.。
..。
..。
..。
.。
.。
所有A不是B 推出推出矛盾有的A是B..。
.。
..。
....。
..。
..。
下反对。
.....。
...。
.。
.。
.。
..。
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A不是B特殊词量(少数,大部分,一半)作为量项引导命题,不能换位❖三段论推理(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两个前提包含三个概念/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含有“有的"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结论也是否定❖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复言命题(有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的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联言命题(多做做情况同时存在/P并且Q)联结词:表并列、递进、转折、顺承等关系(虽然…但是/既…又)②选言命题a。
逻辑判断

第一部分:逻辑方法矛盾律相互矛盾的命题1、规律: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2、构成矛盾的命题:(1)“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只有P则Q”,与“非P并且Q”(2)“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3)“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几组关系比较:(1)“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矛盾关系“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相互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所有S是P”,与“这个S不是P”:矛盾关系(2)“所有S不是P”,与“有些S是P”:矛盾关系区分:从属关系:不可能P=必然非P可能不P=可能非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解析:否定词在模态词前,是对P对模态的双否定—(可能都P)=必然有些不是P =有些必然不是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可能不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可能—(都是P)=可能有些不是 P=有些可能不是P=有些不必然不是 P同一律例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个例子,前后五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其意思保持一致,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例如:要搞好群众工作必须依靠群众,我就是群众,当然应该依靠我。
这个例子,前后三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但它们含义是不同的。
前两个“群众”泛指人民群众,不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后一个“群众”则特指“我”,意为非干部或党团员。
因此,前后不是同一概念。
排中律:相互矛盾的命题1、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定有一真。
2、排中律的一般逻辑公式表现:为A或者是A,或者是非A例如:“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不是革命家”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在议论中我们一定要肯定一个而否定一个,决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或者加以肯定。
因为这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的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
马路上不是到处有避孕套自动销售机吗?为什么不担心有人从中买了避孕套去嫖娼呢?一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C)A.嫖娼是触犯法律的,但未成年人吸烟并不触犯法律B.公共场合是否适合放置避孕套自动销售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C.人工售烟营业点明令禁止想未成年人售烟D.在司法部门的严厉打击下,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逐年减少E.据统计,今年来未成年人吸烟者的比例有所上升解释:自动售烟机是未成年人取得香烟的几乎唯一的渠道,而避孕套自动销售机对于嫖娼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2. -据最近的统计,在需要同等学历的十个不同职业中,教师的平均工资五年前排列第九,而目前上升到第六;另外,目前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其它上述职业的平均工资的86%,而五年前只是55%。
因此,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D) I.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稳定。
II.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是很悬殊的。
III.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IV.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
A.仅I、IIIB.仅II、IVC.仅IIID.仅IVE.仅III、IV3.-尽管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沟通,计算机游戏却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
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
所以说,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少的沟通能力。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 (C)A.一些被动的活动,如看电视和听音乐,并不会阻碍孩子们的交流能力的发展。
B.大多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C.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候是在与人交流。
D.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增强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没有帮助。
E.由玩电子游戏带来的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并没有实质性的益处。
解释: C 项是题干的议论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与人交流,那么,就不能根据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玩游戏而不是与人交流,就得出结论,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缺少沟通能力。
4.-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
不少商人出以利计,纷纷融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生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
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
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
这种情况,雍正之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D)I.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II.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
III.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IB.只有IIC.只有IIID.只有I 和IIE.I、II 和III解释:Ⅰ可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
因为如果事实上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不高于该铸币的面值,那么融币取铜就会无利可图,就不会出现题干中所说的商人纷纷融币取铜,从而造成市面铸币严重匮乏的现象。
Ⅱ可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
因为如果上述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都能严格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就不会有官吏通过上述交易大发一笔,题干中陈述的盯关现象就不会出现。
Ⅲ不能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
铸币铜含量在六成以上,有可能导致商人融币取铜,但不一定导致商人纷纷融币取铜,例如,如果有严明的王法。
因此,不能由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未见有题干陈述的现象,就得出其铸币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的结论。
5.-最近五年来,共有五架W-160 客机失事。
面对W-160 设计有误的指控,W-160 的生产厂商明确加以否定,其理由是,每次W-160 空难的调查都表明,失事的原因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为使厂商的上述反驳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D)Ⅰ如果飞行员不操作失误,W-160 就不会失事。
Ⅱ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和W-160 任一部分的设计都没有关系。
Ⅲ每次对W-160 空难的调查结论都可信。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Ⅱ和ⅢE.Ⅰ、Ⅱ和Ⅲ。
解释:复选项Ⅰ不是必须假设的。
厂商的反驳需要假设的是:如果飞行员不操作失误,W-160 也会失事,但这种失事和W-160 的设计无关。
复选项Ⅱ是必须假设的。
否则,如果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和W-160 的设计有关,那么,就不能否定对W-160 设计有误的指控。
复选项Ⅲ是必须假设的。
否则,如果对W-160 空难的调查结论有的不可信,那就题干中厂商的反驳的根据也就不可信。
6.-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现行的电费价格一直偏低。
某区推出一项举措,对超出月额定数的用电量,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
这一举措将对该区的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上述举措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下哪项必须是真的?(C)Ⅰ.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
II.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
III.超额用电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电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A.Ⅰ、Ⅱ和ⅢB.仅Ⅰ和ⅡC.仅Ⅰ和ⅢD.仅Ⅱ和ⅢE.Ⅰ、Ⅱ和Ⅲ都不必须是真的解释:Ⅰ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不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那么,提高价格也无助于节电。
容易把“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这个选项也选进来,其实不妥。
比如尽管相当数量的用户因为电价低而浪费用电,但浪费的总量很有限,在浪费用电的总量中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公费支出的(所以大家浪费不在乎)或是缺乏节电意识造成的。
那么你提高电价就不一定达到目的,而不如采取别的措施(比如限制公费缴纳电费的总额或是加强宣传节电的力度等等)了。
7.-许多影视放映场所为了增加其票房收入,把一些并不包含有关限制内容的影视片也标以“少儿不宜”。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确信以下哪项断定?(C)Ⅰ.成年观众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少儿观众。
Ⅱ.“少儿不宜”的影视对成年人无害。
Ⅲ.成年人普遍对标明“少儿不宜”的影视片感兴趣。
A.仅ⅠB.仅ⅡC.仅Ⅰ、ⅢD.仅Ⅱ、ⅢE.Ⅰ、Ⅱ、Ⅲ解释:首先,要看到把本不属于需要限制的影片标为“少儿不宜”是一种欺骗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盈利。
若注意到影片标上“少儿不宜”会减少从少儿观众那里得到的收入,影院一定是希望吸引更多的成人观众。
因此,影视放映场所确信Ⅰ和Ⅲ的叙述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Ⅱ,“少儿不宜”的影响片是否对成年人无害,不会是搞歪门邪道的影视放映场所的负责人所关心的。
显而易见,其他选项不妥。
8.-在美国,近年来在电视卫星的发射和操作中事故不断,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面临巨额赔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视卫星的保险金的猛涨,使得发射和操作电视卫星的费用变得更为昂贵。
为了应付昂贵的成本,必须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来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和题干的断定一起,最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即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A.承担电视卫星保险业风险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这使得保险金必定很高。
B.美国电视卫星业面临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带有普遍性。
C.电视卫星目前具备的功能已能满足需要,用户并没有对此提出新的要求。
D.卫星的故障大都发生在进入轨道以后,对这类故障的分析及排除变得十分困难。
E.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解释:由题干,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的初衷是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用以应付昂贵的成本。
如果E 项为真,则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因而又将导致保险金的新一轮上涨,使得电视卫星的成本继续上涨。
9.-美国联邦所得税是累进税,收入越高,纳税率越高。
美国有的州还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在绝大部分出售商品的价格上附加7%左右的销售税。
如果销售税也被视为所得税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这种税收是违背累进原则的:收入越低,纳税率越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议论?A.人们花在购物上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
B.近年来,美国的收入差别显著扩大。
C.低收入者有能力支付销售税,因为他们缴纳的联邦所得税相对较低。
D.销售税的实施,并没有减少商品的销售总量,但售出商品的比例有所变动。
E.美国的大多数州并没有征收销售税。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A。
解释:题干的议论要能成立,必须基于一个假设,即人们花在购物上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
否则,如果收入越高,花在购物上的钱越多,则销售税并没有违背累进税的原则:收入越高,纳税率越高。
因此,A 项能有力加强题干。
其余各项均不能加强题干。
10.-"本公司自1980 的以来生产的轿车,至今仍有一半在公路上奔驰:其它公司自1980 年以来生产的轿车,目前至多有三分之一没有被淘汰。
"该公司希望以此广告向消费者显示,该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的耐用性能极佳。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效地支持上述广告的观点?A.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该公司目前生产的新车的价格只比1980 年生产的稍高一点。
B.自1980 年以来,其他公司轿车的年产量有显著增长。
C.该公司轿车的车主,经常都把车保养得很好。
D.自1980 年以来,该公司在生产轿车上的改进远远小于其它公司对轿车的改进。
E.自1980 年以来,该公司每年生产的轿车数量没有显著增长。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解释:E 项断定,自1980 年以来,该公司每年生产的轿车数量没有显著增长。
这是上述广告有说服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事实上,如果该广告发布的时间是2000 年,并且20 年来该公司每年的车产量基本持平,那么,根据该公司自1980 年以来生产的轿车仍有一半在奔驰,可计算出该公司的轿车的平均寿命是10 年;另一方面,如果年产量有显著增长,那么年增量越大,被淘汰的车中近年产的车比例越大,因而说明车的平均寿命越短。
因此,如果E 项为真,能有效地支持上述广告的观点。
11.-玫瑰城需要100 万美元来修理所有的道路。
在一年内完成这样的修理之后,估计玫瑰城每年将因此避免支付大约300 万美元的赔偿金,这笔赔偿金历年来一直作为给因道路长年失修而损坏的汽车的合理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估计?A.与玫瑰城邻近的其它城市,同样也要为它们年久失修的道路赔偿车辆修理费。
B.该地的道路修理好之后,在近几年内不会因道路原因对行驶车辆造成损坏。
C.为了修路,该地要征税。
D.恶劣天气以道路造成的损害在不同年份之间差别很大。
E.道路的损坏主要是由卡车造成的,但是其车主同样为劣质路面造成的车辆损坏进行索赔。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