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第3讲公益活动学雷锋试题

公益活动学雷锋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1、参加公益活动目的: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气氛。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当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参加公益活动,将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带动更多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立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和谐社会。
3、参加公益活动应具备的素质: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团队精神、遵纪守法、懂的礼仪礼貌、擅长沟通、掌握必备的知识。
4、列举你参加过的公益活动形式:义务植树、宣传环保和防火知识、去除“牛皮癣〞“白色垃圾〞、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节假日到福利院清扫卫生。
5、你怎样向志愿者学习,热心公益。
〔1〕增强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效劳社会,〔3〕培养回报社会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如今做起,力所能及去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4〕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为公益活动书写几条标语:弘扬志愿精神、参与公益活动;踏上志愿效劳路、个人社会同进步;关爱别人、回报社会;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
7、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坚决人们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HY道路的认同感。
〔2〕有利于铸就人们的精神支柱,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立热情,提升社会道德程度,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HY道德标准的理论者、良好社会风气的创造者;〔3〕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HY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形成全民族发奋向上的精神力量;〔4〕有利于凝聚HY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有利于培育文明新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8、学雷锋标语:弘扬雷锋精神点亮道德;学雷锋精神,树校园新风;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雷锋精神传天下,互助暖流漾人心;学雷锋、树新风、争当校园文明使者;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楷模。
2022年(有答案)政治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课积极服务社会

2022年(有答案)政治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课积极服务社会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公共设施认识正确的是()A.提供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利B.公共秩序损坏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为恶意破坏C.恶意破坏公共设施仅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D.损坏公共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2.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设施的是()①住宅小区的健身娱乐设施②自来水公司铺设的自来水管道③某施工队不小心挖断的地下光缆④某工厂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 有的公共厕所中的水龙头每周要换两次,出现了坏了修,修了坏,它很“受伤”。
你认为损坏的原因主要是()①恶意破坏②不正确使用③自然损坏④正常老化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4.对破坏公共设施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的法律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5. 近日,淮安市交警部门整治有轨电车沿线交通秩序,曝光并处罚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
被处罚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走“捷径”而翻越护栏的。
这一现象说明()A.有轨电车方便了淮安市民日常出行B.维护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C.部分市民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D.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翻越交通护栏6.下列行为中,属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的是()①小军经常顶撞父母②李某不仅自己吸食毒品,而且还向他人兜售③王某等人在电影院结伙斗殴④张某谎报险情,拨打“119”火警电话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理解正确的是()①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③要按自己的生活准则办事④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8.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与这一观点不符合的是()A.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B.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C.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D.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9. 对于如何维护公共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规则意识B.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只需要以德治国就行了C.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国家机关的事,与个人无关D.只要依法惩戒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人就行了10. 李明骑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李明前面的几个人没有停车,直接开过去了。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1.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答案】对【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
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2.“0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面对有些人常对这一群体作出“没有责任感,不负责任”的评价。
作为“00后”想要改变这些人的看法,我们就要()①学会选择,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奉献社会②充分表现自我③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我承担,我无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会选择,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方面的知识.中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就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奉献社会,增强责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要学会选择,学会规划人生,实现人生目标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①③④正确;②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选C.3. 2017年3月4日和5日,江西育华学校初二年级师生在南昌多个地铁站进行“文明地铁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市民文明乘坐地铁。
该活动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
他们的行为A.履行了法律所规定的义务B.实现了既定的人生价值和目标C.获得了较高的报酬和荣誉D.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了自身价值【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材料中师生参与的生活实践活动,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奉献中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属于道德义务,所以A观点错误;BC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2022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热心公益、奉献精神

2022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热心公益、奉献精神选择题“志愿者”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和一双双温暖的手,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志愿者活动A.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B.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C.是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的唯一途径D.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任何收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志愿者活动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A.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观点是错误的;C.是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的唯一途径,错在唯一;D.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任何收获,观点是错误的。
收获有物质的,也有精神上的。
选择题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阿布列林工作46年来,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对于阿布列林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这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③这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④这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极承担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说明他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维护民族团结”说明他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说明他爱岗敬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成员发扬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的精神。
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②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③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非来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体现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精神的选项,①②④中的语句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符合题意,应入选。
辽宁初三初中政治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辽宁初三初中政治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是A.小张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B.小李放学后认真值日C.小王迟到却登记了同学小陈的名字D.小赵破坏公物,因怕批评不敢承认2.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下列属于正确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①青年志愿者西部扶贫接力计划②主动到他人的办公室整理私人文件③暑期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④向社会居民宣传防火知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①坚持全盘吸收、全面引进的方针②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当前,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而结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①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④主张和平,共同繁荣的人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具体是指①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中国是统一的国家③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④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让“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人口爆炸的主要“制动器”。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A.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调节男女性别比例失衡8.2013年,我国多个城市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要减少甚至杜绝这样的天气,我们必须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把环境保护放在最突出的位置④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2014年春,丹东一女童在阳台遇险,被四位好心人托举救下,人们称这几位好心人为“托举哥”。
专题09 走进社会生活(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走进社会生活(解析版)1.(2024·山西·中考真题)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D.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
D:分析题文,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中,众多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这些积极、正面的网络作品,在网络空间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D符合题意;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并非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也不是举办此活动的核心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在此次活动中未得到重点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2024·广西·中考真题)针对下表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38.9%避免浏览不良内容32.9%注意分辨网络谣言27.6%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
D;分析题文,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避免浏览不良内容、注意分辨网络谣言等方面,青少年做得还不够好;这反映出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对信息的辨别和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故D 符合题意;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这不是青少年自身能够完成的,而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故A不符合题意;B: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出青少年存在网络沉迷的问题,也没有涉及学会“信息节食”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青少年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不足,而非利用网络交友拓展交往圈;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课后试题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课后试题答案全册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见教材第4页)(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提示:(1)应该赔偿。
少年做错了事,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
少年是未成年人,我国婚姻法规定,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这是父亲的责任。
(3)赞成。
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2.(见教材第5页)3.(见教材第5页)(1)在救灾的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2)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提示:(1)上级领导、消防队员、部队战土、医生、民政部门、中学生等。
(2)上级领导组织领导,消防队员灭火救灾,部队战士抢险救人,医生救死扶伤,民政部门供应物资,中学生募捐救灾。
4.(见教材第6页)(1)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
这个责任来自:(2)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
这个责任来自:(3)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
这个责任来自:(4)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
这个责任来自:提示:(1)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要求等。
(2)法律规定、道德要求、传统习俗等。
(3)法律规定、职业的要求、分配的任务等。
(4)道德原则、法律规定、职业的要求、传统习俗等。
5.(见教材第7页)准备五张小纸片,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出示每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
(1)哪些角色是你自然而然扮演的?(2)哪些角色是你自愿选择扮演的?(3)哪些角色是你被要求扮演的?(4)哪些角色是你最想放弃的?为什么?(5)哪些角色是你最珍惜的?为什么?(6)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示:(1)子女、消费者、观众等。
(2)观众、顾客、游客、朋友等。
(3)普通公民、社会成员等。
(4)可能是比较重大的责任,或能力有限、难以胜任的角色。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1.“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响应党的号召到偏远艰苦的地区工作,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①承担责任一定会被授予荣誉②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③承担责任会得以回报,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④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的人物的行为体现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其中①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2.【明理践行健康成长】感动中国2016年度获奖人物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这是组委会给予支月英颁奖辞。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1)支月英的优秀品质表现在哪里?(2)她的故事给予我们中学生怎样的启发?【答案】1.强烈的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挫而不折、坚强意志2.(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2)立志成才,勇于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3)挫而不折,坚强意志(4)开拓创新,积极进取(5)发扬艰苦奋斗精神(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

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A.参加义务植树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答案】B【解析】社会公益活动是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活动,青少年可以参的社会公益活动,主要有: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捐款捐物、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学校组织的活动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因此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益活动。
2.为了让贫困孩子能上学,重庆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刘晓华放弃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当起了一名专职志愿者。
5年多来,使2000多名贫困孩子重返课堂。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A.自觉服务社会,就要做到忠于职守B.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C.乐于奉献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D.为了他人、国家和社会责任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答案】B【解析】重庆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刘晓华做到积极主动地做志愿者,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这是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做法,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A和题干意思不符;CD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服务社会。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使我们①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②帮助他人③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⑤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A.①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价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丰富社会经验,①②③④说法正确;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对个人而言,也会有许多方面的收获,选项说法错误。
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 2013年6月27日,南昌市进贤县妇联和团委组织了46名青年志愿者到民和镇山前小学与20名贫困留守儿童结成了爱心对子。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与伦理题集及答案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与伦理题集及答案社会责任与伦理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话题,尤其在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责任与伦理的概念,本文将提供一份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与伦理题集,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
1. 题目:责任与义务问题:什么是社会责任?我们作为个人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和义务?答案解析: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承担以下几项社会责任和义务:首先,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其次,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遵纪守法,勤勉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2. 题目:道德与法律问题: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道德高于法律吗?答案解析: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道德是指个体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而法律则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的强制性规则和法规,具有可强制执行性。
虽然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联系,但并不代表道德高于法律或法律高于道德。
道德和法律应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
在实践中,道德可以成为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则可以保护和维护道德。
3. 题目:社会公德问题:社会公德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如何表现良好的社会公德。
答案解析: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表现良好的社会公德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不进行恶意中伤和歧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乱涂乱画。
例如,我们可以主动为老人让座,礼让他人的需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我们可以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 题目:伦理困境问题:伦理困境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伦理困境的解决方法。
中考政治材料分析题与答案(5)

《北京日报》2012年1月12日报道:白净的面孔,红色帽子和衣裤,张开双手,面带热情的笑容,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真诚地望着每一个人。
新年伊始,海淀志愿者联合会发布全市首个志愿者吉祥物“小志”,拉开了海淀志愿文化建设、品牌建设,陆续推出“小志”系列漫画,以漫画的形式将志愿者精神具体化、生动化。
(1)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承担了什么责任?
(2)参加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
(3)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向志愿者学习?
答案:
(1)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
(2)代价:参加志愿服务会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也有可能因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
回报:参加志愿服务会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称赞,会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主人翁意识,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等。
(只要答出其中二点即可)。
中考政治综合复习材料 专题三:诚实守信、公益活动专题

专题三:诚实守信、公益活动专题有这样一个人,被人们称之为“三心老板”;他,坚守初心,播撒大爱。
这个人就是李国武,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事迹一】良心做食品作为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李国武提倡四个100%的标准,即员工100%持健康证上岗,100%杜绝违禁添加剂,原材料100%绿色无公害,不达标产品100%销毁。
【事迹二】诚心做企业经营小食品店时,他贴出告示——决不售假。
有一次,他发现采购员贪图便宜采购了“三无产品”,他当即将采购员开除,并连夜把这批“三无产品”销毁。
【事迹三】善心做公益20多年来,李国武支助过留守儿童、关心过孤寡老人、帮助过社会弱势群体,受助者达4000多人次,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
他用善心温暖他人,奉献社会,也延伸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李国武提倡的四个100%的标准主要维护消费者的哪些权利?(4分)答:安全保障权、公平交易权(2)李国武“诚心做企业”的做法体现了哪一优秀品质?请说明中学生培养这一品质的重要性。
(6分)答:诚信①诚信是各种良好品德的基础;②中学生培养诚信品质有利于使自己善良、正直、勇敢、谦逊;赢得他人的尊重;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3)结合事迹二,谈谈你如何做一个有“诚心”的人?(3分)答: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②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③坚守道德信念,不虚不妄,实话实说。
④懂得承诺的重要性,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兑现。
(4)结合事迹三,谈谈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6分)答:①能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有利于给需要的人提供力所得及的帮助,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
(5)传承李国武的善心,你将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4分)答:①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②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给予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手等。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测试题(三)

知识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1、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需要
第二课练习题(三)
一.简答题:
1.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邓小平: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雷锋: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杨利伟: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以上格言的特点,你来试试创作仿写格言。
(2)上述“名人的格言”对你的启示是:
2.为什么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开学以来,学校以及团委一直在对同学们进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上星期三中午午休时,王老师拿着摄像机在校园里走了走,看了看,拍下了几个校园特写境头。
请作答:
(1)真情再现:王老师拍到的特写可能有哪些?(至少回答三点)(2)真情告白:这些特写境头说明了什么?
(3)行为点拨:如果让你做“说客”,你会怎样说服“榜上题名”者及其他同学都来关爱集体呢?。
中考思想品德选择专题训练专题9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聚集正能量试题

专题9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聚集正能量▲单项选择1.九年级学生李伟想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星期天公益活动,而妈妈那么认为李伟即将毕业,马上就要参加中招考试,等考试过后再参加公益活动更适宜。
要劝说妈妈支持李伟,以下理由可以采用的是【】A.参加公益活动能锻炼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B.参加公益活动有利于个人的开展,比学习更为重要C.参加公益活动能锻炼自己,效劳社会,等中考过后就晚了D.参加公益活动必将推动社会进步,个人应服从集体3.小雨滴微公益成立于2021年,是由全国在校大学生建立的微公益团队,主要关注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让孩子能和我们承受同样的教育,让空巢老人感受到他们那个年纪应该感受到的温暖。
〞小雨滴微公益【】①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②彰显了当代青年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③使所有弱势群体都得到了关爱④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多项选择4.寒冷的街头,“雷锋哥〞孙德坤骑着“雷锋车〞,每天走街串巷送温暖,将民捐赠的一车车爱心衣被送到需要帮助的环卫工、农民工和漂泊人员手中。
2021年,孙德坤用打工攒下的钱在办了一家给漂泊打工人员免费吃饭的“农民工之家〞,饭店关门后他南下,但又因屡次离岗助人被开除。
回到的孙德坤开场专职学雷锋做好事。
“雷锋哥〞孙德坤的行为【】A.是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的表现B.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气氛C.传递了正能量,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立D.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HY精神文明建立开展5. 2021年春节前一周,多个爱心单位、爱心媒体发起的为困难群体送温暖活动陆续展开。
以困难群体“爱心年夜饭〞、返乡人“一盒饭传递爱〞和困难家庭“暖冬行动〞等为主题的爱心活动,向低收人家庭、残疾人士、孤儿和五保户、返乡农民兄弟等群体送去一份“爱〞。
对这些爱心活动的正确认识有【】A.奉献爱心,传递了正能量B.传承了中华美德,促进了社会和谐C.集中力量献爱心,才能让人感动D.弘扬了HYHY6.“在公益的海洋里,每一滴水都是一种微力量,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海洋,原来,这个海洋里是没有水的,而要成为海洋,就必须付出自己的一滴水,实现自己真正的一份价值,让这片海洋更加宽广。
初三政治心理道德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心理道德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答案】对【解析】较易题。
本题考查的是对诚信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只要识记到位,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曾经流行一个顺口溜;“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这句顺口溜充分表明了A.个体与集体的关系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C.要舍小家顾大家D.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考虑个人利益【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题文中的顺口溜中“国家”代表集体,“自己”代表个人,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3. 2015年3月15日,广西千人泪别“化缘校长”莫振高。
莫振高连续38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
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莫校长的善举①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②履行了公民应尽的的法定义务③体现了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④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莫振高资助贫困生是爱心和善心的表现,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这是一种自愿行动,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法定义务,助人为乐是公民的道德义务。
④错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因此答案选B.【考点】关心与帮助他人4. 2015年1月16日,知名歌手姚贝娜去世,年仅33岁,其眼角膜已自愿捐献给深圳和成都的两位受捐者,使两位受捐赠重获光明,再次点燃生命的希望。
姚贝娜的善举告诉我们①她对自己的生命不尊重、没有肯定自己的生命②她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而没有任何形式回报④她延伸了自己生命的价值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姚贝娜的行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排除①③,正确答案选B【考点】生命的价值5. 2014年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
专题11 勇担社会责任(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1勇担社会责任(解析版)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我国相继承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期间,志愿者们热情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许。
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A.志愿服务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B.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表彰和赞许C.志愿服务体现扶危济困的美德D.参与志愿服务更重要的是获得物质回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意义。
A:志愿者们热情服务,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从而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故A符合题意;B:志愿服务的初衷应该是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表彰和赞许;故B错误;C:题干中提到的是在大型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并没有体现扶危济困的美德;故C不符合题意;D: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无偿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奉献和付出,而不是追求物质回报;故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
这启示我们()A.服务和奉献社会一定要得到回报B.务必要履行奉献社会的法定义务C.要积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D.服务社会成了中学生的首要任务【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服务和奉献社会。
C:从题文中新时代好少年的表现可知,新时代的好少年具有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向这些好少年学习,积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故C符合题意;A:“一定要得到回报”错误。
承担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也意味着可能会获得相应回报,但不一定会得到回报,故A说法错误;B:服务和奉献社会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故B说法错误;D:中学阶段,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018年秋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3参与志愿服务

2018年秋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3参与志愿服务知识梳理1.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的前提下,为他人生活、国家建设和的提供必要服务的运动。
2.参与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3.对个人而言,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增加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可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培养真诚的友谊。
4.参加志愿服务,除了要有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时间、精力、技能和经验。
不同项目的志愿服务,往往需要不同的条件。
所以,在我们决定参加一项志愿服务之前,要明白自己“”和””,而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去参加。
5.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是亲近社会、的好形式。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参加志愿服务.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实实在在地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疑难探究某校共青团发起“希望工程一元捐”微公益活动倡议,组织各班利用读报课时间开展“希望工程一元捐”活动。
活动中,全校学生踊跃捐款,你一元、找一元毫不犹豫地参与到捐赠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参加这样的活动( )①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②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唯一形式③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④可以获得社会给予的各种荣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点拨]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荣誉,④动机不对。
②说法片面化。
[答案]A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l.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他人生活、国家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必要服务的运动。
下列不属于志愿服务的是( )A.小强利用周末时间去街上清除小广告B.小明同环卫工人一起,扫除路上的积雪C.九年级(l)班全体同学去社区探访孤寡老人D.张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勤恳教学2.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下列属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标志的是( )3.小方第一次参加校团委举办的“爱心天使”义卖活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
2014中考政治辨析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014中考政治辨析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人们事,我们中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答:
(1)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途径,社区可以成为我们服务社会的起点。
只要我们怀有着爱心,奉献精神主动去服务社会,也能为社会公众奉献的一份力量
(3)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过程中有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道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1.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句话告诉我们A.集体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B.个人利益等同于集体的利益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D.个人利益高于集体的利益【答案】C【解析】“一个和尚挑水喝”,因为他没有依赖,不得不做。
“两个和尚抬水喝”,因为他们都不想吃亏。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为他们相互依赖,又不肯付出。
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这样的集体才会是优秀的集体,否则将成一盘散沙。
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均有误,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刘易斯却说:责任有时使人厌烦。
对此我们应该这样认识()A.狄更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能获得回报B.刘易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C.两个人的话都是错误的,因为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D.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因为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有回报也有代价的理解。
狄更斯的话体现了承担责任的回报,刘易斯的话体现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两个人的话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对承担责任的理解。
承担责任,意味着代价和回报,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综合题意,正确答案是D。
3.“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多所学校倒塌,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都江堰某中学教师范美忠选择了独自逃跑,把学生丢在了后面。
5月22日,范美忠将这段经历在博客中公开,成为舆论焦点。
随后!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他再次发表言论:“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我国,“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可。
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
”志愿者的行为A.是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B.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C.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D.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答案】B【解析】“志愿者”是自愿去做的,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是道德义务,所以A错误。
志愿者的行为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所以选择B选项。
这一行为能增长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注入学习动力。
提高自己实践创新能力。
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明确社会责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成为“四有”新人。
所以C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亲近社会的表现。
2.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A.参加义务植树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中,ACD属于社会公益活动,B是学校的活动,不是社会的活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3.郭明义,在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
郭明义的事迹说明()①“我为人人”是以“人人为我”为前提的②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应当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③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④义务献血纯属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先是“我为人人,”再是“人人为我”,所以①错误;义务献血属于公益活动,值得在社会上提倡,所以④错误。
正确答案选C【考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4.材料一:2013年3月3日,常州市中学生义工联盟成立,标志着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爱心家园”。
据了解,自2009年12月我市首支学生自发组织的未成年人义工服务队成立以来,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常州中学生义工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13000余人,足迹延伸至常州市71所中学,服务网点遍布全市近百个站点。
从最初前往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永红敬老院等社区开展陪伴、为他们组织捐款活动等服务,到如今融入探索社会问题,引领人格发展的义工活动,一批批善良、积极的中学生义工在理解中担当,在担当中成长。
⑴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有什么意义。
(4分)材料二:近年来慈善公益领域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慈善公益组织的质疑。
原因在于,慈善组织运行的透明度不高,缺乏公信力,并且我国尚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慈善法来对慈善组织的管理和行为进行规范。
⑵结合材料说明,面对人们对慈善的质疑,国家应如何应对?(4分)【答案】⑴从材料“积极的中学生义工在理解中担当,在担当中成长。
”可以看出,中学生参加义工有利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有利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从材料“前往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永红敬老院等社区开展陪伴服务”等可以看出,参加义工有利于他人得到社会的关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1分,个人、他人、社会各1分,共4分)⑵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坚持以德治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每点2分,4分)【解析】(1)首先,参加义工也就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此题应该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答题。
其次,题文要求结合材料,则需从材料中找出容易与教材观点相结合的句子。
最后,可以联系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知识作答。
(2)题文要求从国家层面作答,就应想到我们学过与政府相关的应对措施只有依法治国及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强调法,所以从法律层面出发思考;以德治国,强调德,则能想到思想道德层面。
【考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依法治国及以德治国5.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下列不属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A.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扶贫接力计划B.主动到老师的办公室,帮助老师整理私人物品C.利用星期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
公益活动是组织从长远着手,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公益活动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
故B不选。
6. 7月15日,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郭明义》在全国公映,很多对这部电影期待已久的观众终于一饱眼福。
郭明义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在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
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①“我为人人”是以“人人为我”为前提的②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应当积极履行的社会责任③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④义务献血纯属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我为人人”是“人人为我”的前提,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义务献血是个人行为,但其精神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③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主旨,故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相关知识。
7.中国青年自愿者的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自愿者。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自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精神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①自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③自愿者在向社会传播爱心的同时,也在传播一种理念: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④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A.①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志愿者在誓词中“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可以看出他们自觉播撒爱,为他人、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贡献,所以据此答案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志愿者精神。
8. 2013年青岛市发出关于建立“青岛市少年儿童社会公益活动”爱心团队的倡议,号召愿意为少年儿童社会活动奉献爱心的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到“青岛市少年儿童社会公益活动爱心团队”中。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②当我们用爱心火炬照亮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温暖着自己③当很多人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的时候,其实也在照亮整个社会④奉献爱心最重要的是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中①②③三个选项是关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原因的正确表述,且符合题意要求,故可以入选;④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原因。
9. 2013年6月27日,南昌市进贤县妇联和团委组织了46名青年志愿者到民和镇山前小学与20名贫困留守儿童结成了爱心对子。
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去了蜡笔、画纸、课外读物、乒乓球等礼物,祝愿他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
这些志愿者的行动①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最有效途径②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唯一载体③有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④展示了志愿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品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志愿者是不计劳动报酬的为社会作出贡献,积极无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这样有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③④符合题意;帮助弱势群体最有效的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推进就业,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而不是志愿者活动,①错误;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很多活动进行,志愿者服务并不是唯一载体,②错误。
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相关知识。
10. 2010年10月6日,第二届中华慈孝节在浙江宁波盛大开幕,由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启动。
这有利于()。
①在全社会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③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敬老、爱老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由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故可以理解为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而③则从法治国家思考,与题意不相干。
【考点】本题考查举办的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点评:此类题,出题者一般是创设一个简单的情景,再在这个情境下提出问题,而且问题往往就是本题需要考查的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同时对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11. 2012年1月10日《钱江晚报》报道,浙江省获得2012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17名学生,他们有几个共同的标签:成绩好、学生干部、热心公益、兴趣广泛。
这启示我们A.参加公益活动是关爱社会的最高表现形式B.参加公益活动比学习更重要C.参加公益活动能得到较高的荣誉和利益D.要积极为社会多做贡献【答案】D【解析】题干中被推荐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中“热心公益”尤其让众多的人费解。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你的一次将会吸引众多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故热心公益、参与公益意义是深远的。
【考点】本题考查热心公益事业点评:本题以《钱江晚报》报道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特征,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鼓励学生去热心公益事业,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12.“嫣然天使基金”由李亚鹏,王菲夫妇捐款发起,是为救助贫困家庭的唇裂儿童而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
在李亚鹏、王菲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这个基金慷慨解囊。
至今,“嫣然天使基金”累计接受社会捐款约一千多万元。
这表明()①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倡议将会得到众人的积极响应②公益活动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能获得巨大的物质回报④只有名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嫣然天使基金”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