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

[摘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歌唱时,应同时对学生进行歌唱心理状态方面的培养。所谓正常的歌唱心理状态有两个方面:一是启发学生的歌唱欲望;一是诱导学生进入音乐,进入角色。尤其是培养学生在临场前的自信心,以及如何排除因突然事故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心理状态对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对学生歌唱心理进行培养。

[关键词] 歌唱心理素质创新思维

歌唱是一门与智力和感情紧密相连的艺术。大歌唱家巴伐罗布曾说过:“在台上独唱没有像歌剧中有戏装和油彩的掩护,也没有女高音的掩护,此时必须把自己全部表现出来”。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关注于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最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心理素质对歌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歌唱者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因素会给歌唱者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反之将会给歌唱者带来痛苦和失望。声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爱心和兴趣、掌握熟练的声乐技术,最终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教师在指导学生歌唱时,应同时对学生进行歌唱心理状态方面的培养。所谓正常的歌唱心理状态有两个方面:一是启发学生的歌唱欲望,一是诱导学生进入音乐,进入角色。尤其是培养学生在临场前的自信心,以及如何排除因突然事故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是不可缺少

的教学内容。

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声乐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首先是意志和性格的培养,要有沉着、自制和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去克服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培养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有些学生在集体演唱中的情感表现,音准节奏,都把握的比较好。但在单独演唱时,就把握不好歌曲的演唱要求。这主要是没有良好的歌唱心理造成的。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一、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

为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首歌曲介绍给学生后,齐唱要求集体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整体协作配合的观念,用统一的声音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每个学生都应养成倾听整体歌唱的效果,适当调整自己声音与唱法的良好习惯。这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在集体演唱中,发现某一个学生歌唱神态特别好时,可请他出来为大家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有强烈的歌唱欲望

歌唱本是件愉快的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富有激情的教态,学生的歌唱欲望是需要教师来激发的。在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基础上善于鼓

动学生歌唱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年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学唱歌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孩子正是通过歌唱来接触音乐,熟悉音乐,了解音乐,养成对音乐兴趣的。俗话说:“艺高胆大”,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歌唱活动时的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了生理活动。在课堂上,个别学生害怕唱高音,但当他没有意识到所唱的音高是平时自己所恐惧的高音时,就会较自然地唱出。可一旦不是教师告诉他这个音的实际高度后,再让他唱一遍,往往就唱不好甚至不敢唱了,这说明歌唱活动是由心理活动带生理活动的。因此,愉快地歌唱,是培养他们良好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歌唱时,要通过教师生动的范唱(或录音)及对歌曲的分析介绍,指导学生用统一的歌唱基本方法与技巧演唱,其中包括气息的运用,音量的控制,正确的歌词读音,表情风格的一致及表达歌曲意境的准确性来唤起学生的歌唱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

三、培养学生毅力与应变能力

每位学生在演唱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单独演唱时,一旦唱错就很难继续下去,而且常常只得从头再唱,结果往往心理格外紧张,缺乏了完成歌曲的毅力,因而越唱越糟。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给学生一些练习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些练习的条件,可以互相练习互相观摩,创造一种正式演唱的气氛,学生准备充分了,唱熟练了,也就有了自信心,单独演唱时才能完整演唱。除此之外,还要启发学生动情与用情,在进行歌曲

演唱处理的教学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规定这里唱响,那里唱轻;这里唱得连贯,那里唱得弹跳等等。因为,学生能否做到有感情的歌唱,取决与学生对歌曲感受程度的深浅,而学生对歌曲感受程度的深浅,又取决与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的把握理解程度,所以在进行演唱处理时,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细细揣摩,把握歌曲艺术形象的特点和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感受音乐。由于让学生自己感受和理解音乐,让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启发和感染学生,学生才能

真切完美地表现音乐。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技巧的非直观性,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感觉上、心理上的指导。经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肯定、少否定的方法,是培养确定自信心的一条有效途径。多肯定,对学生的心理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肯定导致更深的肯定,而一味的否

定则起着相反的消极作用。

在歌唱演出中,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演出中演唱的心理

障碍,分担学生演唱前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让他们独自迎接演出的挑战,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诱发学生内心美好的歌

唱欲望,启发学生的歌唱激情。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消除“怯场”的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使他们越来越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

总之,良好歌唱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建立良好的发声基础上,更

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练习及教师正确得法的教学中。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具有创新思维,以新颖的思路更好地设计课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让他们尽情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断提高歌唱的心理素质。这样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让学生尽可能正确、规范、完美地去声乐艺术,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使歌唱心理素质教育在演唱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j].音乐探

索,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