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笔记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笔记
1.钠的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2. 钠的化合物:钠主要形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化合物。
3. 氯化钠:氯化钠是钠的最常见化合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腌制,也是制备其他钠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4. 碳酸钠: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玻璃制造、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
5. 硫酸钠: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制造洗涤剂、颜料、纤维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6. 钠与生命: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功能。
7. 钠的危害:过量的摄入钠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健康问题,需要合理控制钠的摄入量。
8. 钠的环境影响:含钠的废水对水生生物和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钠的排放。
- 1 -。
2019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复习专题——钠及化合物(有答案)

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
2.掌握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并了解焰色反应。
知识研读一、钠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沸点低(97.7℃),密度比水小但比煤油大。
钠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可作为核反应堆的导热剂。
2.钠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钠元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钠原子极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
所以金属钠表现出非常强的还原性,因此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1)钠与O2反应常温下,新切开的金属钠表面的银白色金属光泽迅速变暗,因为钠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4Na + O2=2Na2O加热条件下,钠跟氧气剧烈反应,金属钠先熔化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2Na + O2△Na2O2+11 2 8 1(2)钠与H2O反应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取出来,并用滤纸将表面的煤油吸干,用小刀切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到水中,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迅速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该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
化学方程式:2 Na + 2 H2O =2 NaOH + H2↑离子方程式:2 Na + 2 H2O =2 Na+ + 2 OH-+ H2↑思考:试解析上述现象答案:(3)钠的保存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金属钠则用蜡密封保存在铁筒中。
【例1】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切开一块钠,呈银白色,很快变暗,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答案】C现象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熔成小球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2Na +O 2=====点燃Na 2O 2,故C 选项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2.金属单质的用途: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3明矾做净水剂;4.金属的分类: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ZnO;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9.阳离子分类: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NH4+;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 Fe3+> Cu2+> 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 ; 2Na+O2=Na2O2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CO2+ NaOH = NaHCO3CO2+2NaOH =Na2CO3+ H2ONa2CO3+HCl =NaHCO3+NaClNa2CO3+2HCl=2NaCl + H2O+CO2↑NaHCO3+CaOH2=CaCO3+NaOH+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 2H2O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KAlSO42+2BaOH2=2H2O+2BaSO4↓+KAlO212.物质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6HCl=2AlCl3+3H2↑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6HCl=2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NaHCO3+ NaOH= Na2CO3+ H2O NaHCO3+ HCl = NaCl + H2O+CO2↑13.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 2FeCl2+Cl2=2FeCl3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亚铁中的氯化铁: 2FeCl3+Fe=3FeCl2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 Na2CO3+CO2+H2O=2NaHCO3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NaHCO3+NaOH = Na2CO3+ H2O2NaHCO3= Na2CO3+CO2↑+H2O14.酸碱性强弱区别的化学方程式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强碱溶液不再有沉淀: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离子方程式:Al3++4OH-= AlO2-+2H2O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弱碱氨水溶液始终有沉淀: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离子方程式:Al3++3 NH3·H2O =AlOH3↓+3NH4+15.互滴法鉴别无色试剂的实验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铝溶液和强碱,偏酸盐溶液和强酸16.Fe2+的检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过一会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17.Fe3+的检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3+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 ; 18.指示剂颜色变化:①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氧化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先变蓝后褪色;②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③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19.氯化铁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铁溶液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铝化铁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20.与Fe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SCN-;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O32-、HCO3-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S2-、I- ;21.与Al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F-;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O32-、HCO3-、S2-、AlO- ;222.与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CO32-、HCO3-、S2-、HS-、S2O32-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AlO2-、SiO32-、C6H5O-石炭酸根;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 OH-、F-、ClO-、PO43-、HPO42-、H2PO4-、CH3COO-、HC2O4-、C2O42- ;23.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NH4+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以后的离子:Mg2+、 Al3+、Fe3+、Fe2+、Cu2+、Ag+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 H+、HCO3-、HS-、HSO3-、HPO42-、H2PO4-、HC2O4- ; 24.易失电子的物质除了金属外,还含有强还原性的物质:H2S 、K2S 、HI 、KI;25.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1H ;2Na、 K 、Rb 、Cs ;3Cu 、Ag 、Au ;。
化学高一铁知识点

化学高一铁知识点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铁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一、铁的性质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Fe(来自于拉丁语“ferrum”)。
它的原子序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5.845。
铁的外观呈现出银白色,并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
此外,铁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延展性。
二、铁的同位素铁有多种同位素,其中最常见的是两种稳定同位素:铁-56和铁-54。
铁-56是最稳定的同位素,约占自然界铁的91.754%,而铁-54只占约5.845%。
三、铁的化合物1. 氧化物:铁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例如铁(II)氧化物(FeO)、铁(III)氧化物(Fe2O3)等。
其中,铁(II)氧化物是黑色固体,而铁(III)氧化物则呈红棕色。
2. 酸化物:铁也可以形成酸化物,如二氧化铁(FeO2)、三氧化二铁(Fe2O3)等。
3. 盐类:铁可以与不同的酸反应形成盐类。
例如,与硫酸反应可以得到硫酸亚铁(FeSO4)和硫酸铁(Fe2(SO4)3)。
四、铁的用途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
以下是铁的几个主要用途:1. 制造钢铁:铁在制造钢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钢铁是一种含有较低碳量的铁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
2. 建筑领域:铁及其合金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造。
3. 交通运输:铁和钢铁的轻便性和强度使其成为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电子产品:铁和钢铁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电脑、手机等设备。
5. 家居用品:铁和钢是制造家居用品的常见材料,如锅碗瓢盆、家具等。
五、铁的赋存形式在地球上,铁主要以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其中,铁矿石是最常见的铁资源,主要是铁的氧化物矿石,如铁磁铁矿、赤铁矿等。
六、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铁在人类的历史和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结构材料。
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②硬度和强度: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大(3)易错点:①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②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分类①黑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②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①生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煅。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②钢:含碳量在0.03%~2%的铁的合金。
钢坚硬有韧性、弹性,可以锻打、压延,也可以铸造。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是普通的钢,碳素钢又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低碳钢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中碳钢强度高,韧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钢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是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如锰、铬、镍、钨、铜等合金元素而制成的。
合金元素使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用于制不锈钢及各种特种钢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3) 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①铝及铝合金: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通常用作制导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点燃 铝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是Al 和 Fe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Δ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②Al(OH)3+NaOH ======== NaAlO 2+2H 2O知识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铝(Al 2O 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①2Al+6H 2O ====== 2Al(OH)3 + 3H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2Al+6H 2O+2NaOH = 2NaAlO 2+3H 2↑+4H 2O失2×3 e —得6×e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高一化学金属性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金属性知识点归纳金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归纳和总结高一化学中金属性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的性质以及其在现实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 金的化学符号和性质- 化学符号:Au(来自于拉丁文“aurum”)- 颜色:金黄色- 密度和熔点:金的密度较高(19.3 g/cm³),熔点较高(约1,064°C)- 可锤打和拉伸性:金是一种非常韧性的金属,可以通过锤打和拉伸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薄片2. 金的化学稳定性- 抗腐蚀性:金在常温下不与大多数酸、碱和氧气反应,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 惰性金属:金被归类为惰性金属,因为它很少参与化学反应。
3. 金的氧化态和化合物- 氧化态:金主要存在于氧化态+1和+3。
其中氧化态+1较为稳定。
- 氧化物:金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亚金(Au2O)和三氧化二金(Au2O3)两种。
4. 金的溶解性和配合物形成- 溶解性:金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不易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于一些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溶液中。
- 配合物形成:金离子常常参与配位键形成配合物,如著名的四氯金酸铵([AuCl4]-)。
5. 金的催化性质- 催化活性:金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惊人的活性和选择性,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
- 应用:金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气体处理、有机合成和废气净化等领域。
6. 金的应用- 珠宝首饰:金作为贵金属,被广泛用于制作高档珠宝和首饰。
- 投资和储备:金作为一种稀有金属,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和储备手段。
- 电子行业:金在电子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制作电路连接器、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等。
7. 金的环境影响- 金矿开采:金的开采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如土地破坏、水体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 废弃物处理:金加工和使用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金作为一种珍贵的金属,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在自然界中分布
广泛,以Na的符号表示,是碱性元素。
钠的原子量为22.99,其原子半径为186pm,比重为0.97,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元素,在室温下可以自由溶解于水中。
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被酸中氧化,形成氢氧根NaOH,并可与碱性氧化物形成盐,如Na2O2、Na2O3等,还可与碳
酸根形成盐,如Na2CO3、NaHCO3等。
钠也可与氯形成盐,
如NaCl、Na2SO4、Na3PO4等。
钠也可用于制造一系列化学品,如钠碳酸、硫酸钠、纳酸、氢氧化钠、钠氯化物、钠磷酸等。
钠碳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玻璃制造、纸制品的制造、染料的制造等。
硫酸钠常用于医药中,能促进消化,也可用于制造染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纳酸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润滑剂,以其优良的润滑性、耐腐蚀性而著称,还可用于制造润滑油、清洗剂等。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各种化学实验,如pH测定、滴定等,也可用于制造水处理剂、调味品等。
钠
氯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染料制造中。
钠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原料,可用于杀灭有害的昆虫、虫害等。
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医药、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钠及其化合物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离子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离子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本文档旨在汇总高一化学必修一课程中关于金属离子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以下是相关的知识要点和内容:1. 金属离子的特性:- 金属离子指的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金属原子,具有正电荷。
- 金属离子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可形成正离子。
- 金属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性质。
2. 金属离子的命名:- 金属离子的命名通常基于其离子的电荷数和原子或离子的名称。
- 单价阳离子(+1电荷)常以金属原子名称后加"离子"表示,例如:钠离子(Na+)、银离子(Ag+)。
- 多价阳离子(+2电荷以上)常在原子或离子名称后添加"(Ⅱ)"、"(Ⅲ)"等表示其电荷数的罗马数字,例如:亚铁离子(Fe2+)、亚铜离子(Cu2+)。
3. 金属离子的性质:- 金属离子常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 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被轻松拉伸成细丝或打成薄片。
- 金属离子能够形成阳离子晶体,具有特殊的晶格结构。
4. 金属离子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与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进行化合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化合物。
- 金属离子化合物常采用化合物名称后加"化"表示,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
- 金属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电荷数必须互补。
以上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离子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汇总。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
请在研究过程中多加实践和巩固,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该文档为汇总文档,内容简洁明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相关知识。
如有任何补充或疑问,请咨询相关学术资源或教育机构。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铝 金属材料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 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 2Al 2O 3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2 与酸反应:A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 3+3H 2↑2Al+6H +=2Al 3++3H 2↑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Al 3++3H 2↑B 、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注意: ① 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② 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 2O===2NaAlOH 4+3H 2↑2Al+2OH –+6H 2O=2AlOH 4–+3H 2↑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 2+===3Cu+2Al 3+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注意事项:① 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3、化学性质: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 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 不溶于水,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OH 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2 两性氢氧化物:A 、与酸反应: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B 、与碱反应:AlOH 3 + NaOH =NaAlOH 4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Cl 3+3NH 3·H 2O === AlOH 3↓+3NH 4Cl电解△Al3+ + 3NH3·H2O === AlOH3↓+3NH4+注意:弱酸比如碳酸,弱碱比如氢氧化钠均不能使氢氧化钠溶解4、知识补充:四羟基合铝酸盐{AlOH4– }的性质:AlOH4–可以看成AlOH4–= AlOH3+OH–(1)与不能共存的离子:只要不能与氢氧根共存的离子,都不能与AlOH4–共存,比如:铁离子、铝离子、碳酸氢根等(2)铝盐可以跟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3+ + 3AlOH4–=4 AlOH3↓(3)四羟基合铝酸盐也可以和酸反应,比如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四羟基合铝酸盐跟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A、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B、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四、铝合金:1、合金的概念:金属跟金属,或者金属跟非金属通过加热融合而形成的混合物.2、合金的特征:两大一小1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低3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3、铝合金的优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4、铝合金的用途:经常用于制造飞机构件,建筑业及电子行业等.五、金属材料:1、分类: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2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所有的金属材料统称有色金属注意事项:① 黑色金属只是一种称呼,并不是说黑色金属都是黑色的② 黑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2、黑色金属—钢铁:1 铁的合金主要包括钢铁和生铁,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比较高2 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3 不锈钢主要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元素,不锈钢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其含铬量一般都大于12%.3、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 金银铜的三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银>铜>金 导热性:银>铜>金 延展性:金>银>铜2 物理性质:金是黄色金属、银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 其中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 化学性质:金: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反应.银:银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除了跟硝酸、浓硫酸等少数氧化剂反应外,也基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铜:铜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活泼(1)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或者铜绿,方程式为: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2) 铜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2Cu+O 2====2CuO 2Cu+S====Cu 2S(3) 铜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时常伴着颜色变化4 CuO ======2Cu 2O + O 2↑ CuSO 4·5H 2O====CuSO 4+5H 2O ↑△ △△高温六、铝的图象问题总结: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是铝盐里面加入氨水,还是氨水里面加入铝盐,反应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像也应该相同,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Al3+ + 3NH3·H2O === AlOH3↓+3NH4+1mol 3molC、图像:1 铝盐里面加入氨水:2 氨水中加入铝盐2、铝盐与强碱以氢氧化钠为例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往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跟氢氧化钠里面加入铝盐,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A、实验现象:①先生成沉淀铝盐里面Al3+较多,加入OH-后生成AlOH3沉淀②沉淀消失AlOH3与OH-继续反应,生成〔AlOH4〕-B、离子方程式:① Al3+ + 3OH - = AlOH3↓ 1mol 3mol② AlOH3 + OH- = 〔AlOH4〕-1mol 1mol C、图像:D、习题: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NaOH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C. 15mLD.例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 a/3 mol4b/3 mol 50 mol 64a-bmol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总结:a mol AlCl3与b mol NaOH反应,沉淀的物质的量的讨论情况:A、 b≤3a 时,先写离子方程式,计算沉淀时,要以不足的量来计算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bmol b/3 mol所以当b≤3a 时,即氢氧化钠不足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3molB、 3a<b<4a时,同样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判断哪个反应物不足,要以不足的物质来计算沉淀的质量.① 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即AlCl3不足bmol amol 此时沉淀应该以AlCl3来算②AlOH3 + OH- = 〔AlOH4〕-amol amolb-3amol b-3amol b-3amol 则生成的沉淀为a-b-3a=4a-bmol所以当3a<b<4a 时,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4a-bmol C 、 当b ≥4a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 往氢氧化钠溶液里面加入铝盐 A 、实验现象:① NaOH 溶液中出现沉淀,沉淀立即消失氢氧化钠溶液里面OH -较多,加入Al 3+后生成AlOH 3沉淀,沉淀马上又跟OH -反应② 继续滴加Al 3+后沉淀突然增多后不变Al 3+与〔AlOH 4〕-反应生成AlOH 3后,AlOH 3不消失 B 、离子方程式:① Al 3+ + 3OH - = AlOH 3↓ ,AlOH 3 + OH - = 〔AlOH 4〕-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即第一步发生 Al 3+ + 4OH - = 〔AlOH 4〕- ② Al 3+ + 3 〔AlOH 4〕- = 4 AlOH 3↓1mol 3 mol即加入的Al 3+要先花3mol 去跟OH -反应形成1mol 〔AlOH 4〕-,然后1mol Al 3+再跟1mol 〔AlOH 4〕-反应形成沉淀. C 、图像:3、Na〔AlOH4〕与CO2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无论是Na〔AlOH4〕里面加入CO2,因此生成的沉淀应该不会消失,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C、图像:4、Na〔AlOH4〕与HCl的反应: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因此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跟往HCl里面加入Na〔AlOH4〕,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A、实验现象:① Na〔AlOH4〕溶液出现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沉淀消失B、离子方程式:①〔AlOH4〕-+ H+ = AlOH3↓+H2O1mol 1mol② AlOH3+ 3H+ = Al3+ +3H2O1mol 3mol C、图像:2 往HCl 里面加入Na 〔AlOH 4〕: A 、实验现象:① HCl 溶液先出现沉淀,沉淀迅速消失 ② 继续滴加Na 〔AlOH 4〕,沉淀不变 B 、离子方程式:① 〔AlOH 4〕-+ H + = AlOH 3↓+H 2O AlOH 3+ 3H + = Al 3+ +3H 2O 即第一步的总反应为:〔AlOH 4〕-+ 4H + = Al 3+ +3H 2O ② Al 3+ + 3AlOH 4–=4 AlOH 3↓ C 、图像:5、向AlCl 3、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1实验现象: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达最大值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2离子方程式: Al 3++3OH -=AlOH 3↓ Mg 2++2OH - =MgOH 2↓ AlOH 3+OH -=〔AlOH 4〕- 3 图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化学必修一(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存在(1)金属元素的存在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l、Fe等,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u。
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多的为O、Si、Al、Fe、Ca。
2.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①状态: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唯一呈液态的是汞。
②色泽:除Cu、Au外,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③三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镁在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
镁还可以和氮气点燃,反应方程式为:3Mg+N2点燃=====Mg3N2。
(2)与酸的反应Fe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3)与盐溶液的反应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Ag+===Cu2++2Ag。
归纳总结金属的通性(1)金属化学性质特点(2)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失去电子个数的多少。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3)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铝比钠活泼()(4)金属在加热条件下均易与O2反应()答案(1)√(2)√(3)×(4)×解析(3)错误,金属的活泼性与原子失去电子个数无关,与失电子能力有关,钠比铝易失电子,钠比铝活泼;(4)错误,Au、Pt等金属不与O2反应。
二钠与氧气的反应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归纳总结]钠与氧气的反应(1)钠的性质及其保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一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一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应用铁材料的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铁的性质、铁的常见化合物以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1. 铁的性质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常见的铁形式有两种:α-铁和γ-铁。
α-铁是在室温下稳定的形态,而γ-铁是高温下的形态。
铁的原子序数为26,原子量为55.845。
铁的外层电子配置为3d6 4s2,因此它可以形成+2和+3两种价态。
铁的密度为7.86 g/cm³,熔点为1538℃,沸点为2862℃。
它是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和导热材料,同时也是一种可塑性和韧性较好的金属。
2. 铁的常见化合物铁的常见化合物包括氧化铁、碳酸铁、硫酸铁和氯化铁等。
氧化铁是铁和氧发生反应形成的产物,一般来说,氧化铁可以分为三种形式:FeO、Fe2O3和Fe3O4。
其中,FeO是亚铁的氧化物,Fe2O3是铁的三氧化物,Fe3O4则是一种混合氧化物。
氧化铁具有多种颜色,常见的有红色的赤铁矿、黄褐色的黄铁矿和黑色的磁铁矿。
碳酸铁是由铁和碳酸根离子反应形成的,化学式为FeCO3。
它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在空气中容易分解。
硫酸铁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反应形成的,化学式为FeSO4。
它是一种蓝绿色的固体,可溶于水。
硫酸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在医药和农业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
氯化铁是由氯离子和铁离子反应形成的,化学式为FeCl3。
它是一种黄色固体,可溶于水,呈现红褐色的溶液。
除了以上常见的化合物外,铁还可以形成许多其他的化合物,如硫化铁、氰化铁等。
3.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铁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之一,其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铁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和钢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成分,铁铸件和钢结构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结构和支持。
高一化学必修一 详解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钠(一)钠1.物性金属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为℃、沸点为℃2.化性(1)跟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2Na+O2Na2O2(黄色火焰) Na2O2比Na2O 稳定 2Na+Cl2 NaCl(白烟) 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现象:①浮: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②声: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
③游: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④红: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3.钠的制取和存放(1)制备: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存放: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
(3)用途:强还原剂,工业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如:4Na+TiCl4(熔融)=Ti+4NaCl,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二).钠的化合物1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3.氢氧化钠(NaOH)是常见的强碱,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易吸水而发生潮解,在空气中还易变质,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
俗名:苛性钠、烧碱、火碱,氢氧化钠有很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保存:密封保存。
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
因为烧碱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2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Na2SiO3使玻璃塞与瓶口粘结。
二、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只有铝密度2/3,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金属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冶金工业上,金属镁常做脱氧剂和还原剂。
(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 + O2点燃2MgO3Mg + N2点燃Mg3N2 Mg + Cl2点燃MgCl2②与酸反应与镁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Mg + 2H+=Mg2+ + H2↑与镁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反应,但不生成氢气:Mg + 2 H2SO4(浓) = MgSO4 + SO2↑+ 2H2O③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 + CO2点燃2MgO + C现象:燃着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在集气瓶的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2.与水反应
浮
剧烈反应,浮在水面
熔
熔成小球
游
产生的气体推动四处游动
响
发出“嘶嘶”响声
红
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
2Na + 2H2O == 2NaO3HFe++4HH22O(g)== Fe3O4+4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二.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2NaHCO3==Na2CO3+H2O+CO2
3、Na2CO3和NaHCO3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 +2NaOH
4、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
1 固体,加热 2 溶液,加NaOH
Fe(OH)2+2HCl=FeCl2+2H2O Fe(OH)3+3HCl=FeCl3+3H2O
4.氢氧化铝制备
用铝盐溶液和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
5.氢氧化铝的性质 具有两性: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强碱溶液 加热时与 里反应 水蒸气反应
不反应
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不反应
与盐溶液的作用
先与水 反应
前面的金属能将 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Ⅰ.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本文主要介绍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铁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铜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铜和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
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
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
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钠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比水大。
钠、铝的密度小于 4.5g/cm3是轻金属,铁、铜的密度大于4.5g/cm3是重金属。
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金属具有不透明、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性。
钠钾合金可以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铝、铁、铜可以做导线。
金属的导电性顺序为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
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等。
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铁可以被磁化,而产生铁磁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Al2O3;黑色:FeO、Fe3O4、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FeO、Fe2O3、Fe3O4、CuO不溶水。
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溶于水的:NaOH;不溶于水的:Al(OH)3、Fe(OH)2、Fe(OH)3、Cu(OH)2;其中Fe(OH)2溶于水变色:先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Fe(OH)3.盐酸盐(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的颜色:白色:NaCl;棕红色:FeCl3;棕黄色:CuCl2.盐酸盐溶于水的颜色:无色:NaCl;黄色:FeCl3;蓝色:CuCl2.2Na+ + CuSO4 = Na2SO4 + Cu ↓;2Al+3CuSO4+6H2O=Al2(SO4)3+3Cu(OH)2+6H2O;3Fe+2CuSO4=Fe2(SO4)3+2Cu ↓。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na和cl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na和cl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众多的化学知识点,其中包括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本文将着重总结高一化学中有关钠(Na)和氯(Cl)两种元素的知识点。
一、钠(Na)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一族。
它的原子序数为11,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1个电子。
钠的原子结构为1s²2s²2p⁶3s¹。
由于钠的电子配置只差一个电子便能达到全满的3p轨道,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活性。
1. 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在常温下,钠处于固态,但它的熔点相对较低,只有约98摄氏度。
因此,钠在实验室中常以液态状态存在。
2. 化学反应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并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钠。
钠在水中与水分子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是由于钠的电子配置不稳定,亟需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3. 应用领域由于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被用来制备电池、合金以及真空管。
另外,钠还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和有机合成反应中。
二、氯(Cl)氯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十七族。
它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中有17个质子和17个电子。
氯的原子结构为1s²2s²2p⁶3s²3p⁵。
由于氯的电子外层只差一个电子便能达到全满的3s轨道,因此它也具有较强的活性。
1.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呈现卤素特有的有刺激性气味。
氯气密度较大,容易溶解于水中形成氯化氢(HCl)溶液。
2. 化学反应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氯气在光照下还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氯。
氯气和氢气的反应则会生成盐酸。
3. 应用领域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消毒、制药、塑料制品等领域。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的特性1. 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紧密的结晶结构,其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
金属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电子在金属中可以自由流动。
2.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结晶结构和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可以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
此外,金属元素的延展性还使得金属可以被拉成细丝或者轧制成薄片。
3.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此外,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电负性较低的,因此通常表现出氧化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碱性或者弱碱性的,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的酸反应: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3. 金属的碱反应:金属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4.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例如,金属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金属离子。
金属元素的应用1. 电工材料: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路板等电器材料中。
2. 结构材料: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汽车、航空航天器等领域。
3. 金属合金: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合金化,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合金。
金属合金具有较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4. 化学催化剂: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
总之,金属元素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金属元素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能够为金属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氧化物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
O=Al(OH)
3
↓+NaCl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
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
锂钠钾钙锶钡铜
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