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研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研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研究摘要: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阶段,城市土地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使得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给排水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办公,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在设计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应注意常见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1对当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1.1给水方式以及分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供水方式和分区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些超高层建筑在设置竖向分区时,只划分为高层和低层,导致部分供水压力弱的楼层需要供水时,他们只能采用提高整体水压的方式,从而导致部分楼层供水压力相对较大,这往往需要减压处理,不仅导致工程造价增加,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1.2排水系统设计问题在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中,污水过滤管的长度比普通建筑要长得多,需要连接的卫生器具也很大。

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排水管堵塞。

一旦排水管堵塞,楼内的电器将不能正常使用,污水管内的污水也不能及时排出,还会使气味扩散到楼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同时,在房屋吊顶位置长期使用管道,容易氧化,造成管道渗漏,进而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能。

1.3消防水系统设计不完善对于目前的超高层建筑来说,消防系统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但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和调查发现,大多数超高层建筑的竖向高度都比较大,很难提高水压,许多消防给水系统已不能满足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给建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进步。

另外,在施工后期进行维修工作时,如不能充分注意有关消防设备和管道,遇有火灾等险情时,水泵烧毁或爆裂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将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2.1给水系统划分及设计(1)生活用水是建筑物的重要基础设施。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严格指出了生活给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超高层建筑对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要求极高,其设计难度较大。

为增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障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正常与消防安全,本文结合某超高层建筑项目,重点就给排水系统中的给水方式、消防系统中的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给排水;转输水箱,消防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万m2。

含地下三层地下室,功能为汽车库,其中地下2、3F部分区域为人防。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6万m2,机动车停车数960辆,非机动车停车数1200辆,建筑埋深12.35m。

1#楼主楼为办公,裙房为商业、餐饮,总建筑面积约9.7万m2,总层数42F,总高度211.66m。

其中12F、21F、30F、39F为避难层。

此外,2#塔楼主楼为办公,裙房为商业,总建筑面积7.5万m2,3#、4#、5#楼为商业、餐饮,总建筑面积1.06万m2。

以本项目最高楼1#楼为例分析相关设计要点。

二、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1.生活给水系统⑴本项目生活用水采用分区供水,B3~3F由市政给水直供,最不利用水点压力不低于0.10MPa,各用水点水压大于0.20MPa时设置支管减压阀。

(注:当市政压力不稳定或停水时,无法保证1~3F生活用水,由上部第一个避难层内生活水箱供给)。

分区如下:1区(1F~9F)由12F避难层生活水箱D重力供给;2区(10F~18F)由21F避难层生活水箱C重力供给;3区(19F~27F)由30F避难层生活水箱B重力供给;4区(28F~36F)由39F避难层生活水箱A重力供给;5区(37F~RF)由39F避难层生活水箱A+变频设备加压供给。

⑵生活水箱D和生活水箱C补水由设置在B1层的生活泵房1内的生活水箱1和两组转输泵提供(一组供12F避难层生活水箱D、一组供21F避难层生活水箱C)。

生活水箱B和生活水箱A补水由设置在21F避难层的生活水箱C和两组转输泵提供(一组供30F避难层生活水箱B、一组供39F避难层生活水箱A)。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考虑建筑高度、建筑型式、现有
条件下的水文环境因素以及土壤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布置排水渠系统、完善其下水系统,让系统运行良好,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首先要从排水渠的设计来考虑,弄清楚现有的水流状态和水位,选择有效的水流路径,使上、下水渠系统能处理更多级别的水位变化,保证排水渠×的通畅,减少淤积的发生。

其次,在设计排水设备时需要考虑自然力和施工结构抗拉力的平衡,确保建筑结构混
凝土及胶结力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排水设备结构密实,考虑超高层建筑的表面地形形态,
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排水位置,以确保排水管道的质量。

最后,在考虑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渗漏问题,结构下端安装水泥混凝
土排水板,通过水泥混凝土侧窗与排水渠接口,有效排水,防止排水渠渗漏。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要求考虑建筑结构、水文环境、土壤质量及排水渠
系统等多方面因素,提高排水系统的质量,以满足蒙水降温、维护森林生态平衡等特殊要求。

同时,设计排水设备时,要考虑自然力和施工结构抗拉力的平衡,确保排水系统体系
的稳定及安全性。

另外,需要通过安装排水管、水泥混凝土排水板及水泥混凝土侧窗等,
有效防止渗漏及建筑物的腐蚀破坏,同时确保建筑安全可靠性。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究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系统选择与分区,然后探讨了管材及设备选型,最后研究了减压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al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system selection and parti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ipes material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finally the reduced pressure measures, with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tal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超高层建筑以其俊伟的身姿、巨大的体量及现代化的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较高的容积率为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所钟爱和推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也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步完善。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1.2条对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做了明确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对室内给水设计而言,100m的建筑高度并非划分系统的绝对依据:高度不到却接近100m的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给排水设计上是类似的;100m左右的超高层与200m或以上的超高层在给排水设计上则有很大不同。

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1.0.5条规定:“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超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要点分析

超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要点分析

超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的增加,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各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涉及超过百米甚至300米以上的超高层项目。

这些超高层项目作为城市和地区的标志性重点工程,如何做好此类项目的相关设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因此为了能够全面的将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难点问题解决,文章结合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以及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希望论述后可以给该领域的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给排水;系统设计;难点与控制引言超高层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超高层对给排水系统压力的要求,同时还需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

针对超高层办公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分析,探寻出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超高层办公建筑概述在中国,我们的建筑规范将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定义为超高层建筑,而目前的建筑实践中,大部分的超高层建筑使用功能为办公建筑,高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随着对超高层的研发和应用,超高层具备多业态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2.超高层办公建筑给排水系统2.1给水系统因超高层建筑的高差大导致了其给排水系统中的静水压力偏大,因此正确选择给水方式与竖向分区是超高层建筑生活给水设计工作的关键内容,并且结合减压阀和水箱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

2.1.1水源首先了解项目当地市政供水情况:包括供水路由,供水水压和水质等,水源优先采用市政双路供水提升可靠性,如只能保证单路供水,生活储水容积可以考虑适当加大。

双路供水应在室外成环并保证室外消防系统,如市政为单路水源供给,需单独储存室外消防用水并自成系统。

2.1.2用量标准2.1.3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3.4.6条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大型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和挑战。

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建筑高度和压力问题。

由于建筑高度较大,需要使用高压供水系统,以确保水能够顺畅流动到各个楼层。

还需要考虑高楼层对水压的影响,以避免水流不稳定或者漏水问题。

给水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水压下降和水泵功率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内外的供水能够稳定流动。

超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由于大楼高度的增加,排水系统要能有效地将废水从最高处排放到下水道系统。

这需要考虑排水管道的设计、斜率和水泵等因素。

一般而言,设计师会选择大口径的排水管道以增加排水效率,并确保排水管道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大量的废水负荷。

排水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废水的分流问题,以避免不同的污水互相干扰。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超高层建筑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由于大楼高度较大,给水和排水所需的能量消耗也相应增加。

设计师通常会采用一些节能的技术来优化给排水系统,如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回收利用废水等。

还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水泵和节水装置等来降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除了技术挑战之外,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还需要考虑维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楼高度较大,给排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相对复杂。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管道和设备的布局,以方便检修和维修工作。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清理排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建筑高度、压力、排水斜率、节能和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设计师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和配置给排水设备,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超高层建筑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同时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给排水系统设计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建筑的高度、建筑内部的管道布局、水力特性等因素,以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挑战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大、用水量大、排水难度大。

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水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增加,由此带来了更大的水力压力,给水泵和排水泵的选型和布置都需要重新规划。

超高层建筑的用水量通常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就需要设计更大规格的给水管道和更大功率的水泵,以满足建筑内部的用水需求。

排水难度大是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需要负责排除更高的水头和更大的排水量,而这就需要设计更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和更大功率的排水泵。

针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1)采用多级泵送系统超高层建筑通常需要采用多级泵送系统来实现建筑内部的给排水系统。

通过在不同高度设置不同功率的水泵,可以实现水的分级泵送,降低每个水泵的水力压力,减小水泵的功率和体积。

在排水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多级泵送系统,以实现排水管道的大流量、高扬程要求。

多级泵送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水力压力问题,保证水的顺畅运行。

(2)采用节水设备为了降低超高层建筑的用水量,可以在建筑内部采用节水设备,如节水马桶、淋浴喷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以减少建筑内部的用水需求。

可以在建筑外部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建筑的景观绿化和冲洗清洁等,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雨水收集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超高层建筑的用水量,减轻给排水系统的压力。

(3)合理布局排水管道在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排水管道,减小管道的阻力,提高管道的流量。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浅析。

一、超高层建筑的特点超高层建筑一般指高度超过150米的建筑物,这类建筑物常常具有很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同时还面临着较大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力学挑战。

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垂直的高度差。

在一般的低层建筑中,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可以依靠自然压力完成水的输送和排放。

但是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高度的增加,自然压力的作用会受到限制,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实现水的供应和排放。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还需考虑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给排水系统的管道也需要沿着建筑结构纵向布置,因此需要保证管道的重量和水压不会给建筑结构带来过大的负荷。

超高层建筑还需要考虑人口密度较大、用水量大的特点,这就需要给排水系统拥有更大的处理能力和更稳定的运行。

二、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原则在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需要考虑水的供应和排放。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保证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人口密度大和用水量大的特点,同时也要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在给水系统设计中,需要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卫生安全,在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和排水的迅速性。

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超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为系统故障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需要注重节能和环保。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也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节能的技术手段,比如回收利用排水热能,减少供水压力等。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23 .给水 方 式 分析 2 .给 水 系统 的分 区 方式 是 超 高层 设 计 的重 点 。 分 区 方 .1 3
能复杂 、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 ,因此 ,对建筑 给排
水 设 计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本 文 以多 年 工 作 经 验 为 基 础 ,结
合天津某超高层和连云港某超高层 的建筑实例 ,具体分析了
1 层 及 4 层 分 别设 装 配式 不锈 钢 水 箱和 生 活 水 泵。 5 2 生活 给 水 系统 分 区 按 竖 向分 五 个 区域 :一 区 为地 下 部 分 的 生 活 给 水 ,均 由 室 外 给 水 管 网 直 接 供 给 ;二 区 为 1 1 至 1
层 ,由1 层 生活水泵房 内生活 水箱下 行供 给 ;三区 为1 至 5 2
233 --不同给水 方式调节水箱容积的计 算方法 不同。 《 建 筑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 B 0 1 - 0 3)378 G 5 0 2 0 5 ..条规定 :生 活给水用 中途转输水箱转输调节容积宜取5~1 mi转输水 泵 n 0 的流量。如系统为水 箱下行供 给,则 中间转输水箱 除作 为上
3 层 , 由4 层 生活 水 泵 房 内 生活 水 箱 下 行供 给 ;四 区为 3 至 8 2 9
5 层 ,由屋顶生活水泵房 内生活水箱下行供给 ;五 区为5 、 2 3
5 层 , 由屋 顶 生 活 水 泵 房 内 生 活 水 箱 经 变 频 水 泵 加 压 后 供 4
给。
各 分 区 内再 结 合 立 管 和 支 管 可调 式减 压 阀减 压 ,控 制 各 用 水 点 压 力不 超 过 O 0 a MP ,达 到 节 水 节 能 的 要 求 。 生 活 水 2 泵 由水箱 进 水 管上 的 电动 液 位 阀 反馈 信 号控 制 水 泵 的启 停 。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摘要:超高层建筑是当代城市建设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建筑发展主流趋势。

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功能强弱与否,对建筑使用效果有着关键性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阅读和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对大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有了充分了解,以此为基础,文章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引言:超高层建筑一般指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我国超高层建筑于2000前后兴起。

截止到2020年,我国超高层建筑数量已是美国4倍,但作为超高层建筑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排水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

随着建筑高度不断攀升,给排水技术发展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1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主要特点超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对给水管材和排水管材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划分。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方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通过提升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进一步突出给水管和排水管各自的作用,降低给排水管使用问题发生概率。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主要特点包括:第一,给水分区设计的复杂性,需保障供水安全性,对加压泵和减压泵运行要求较高;第二,排水管道的消能处理,及管材选用;第三,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超高层建筑一般处于城市繁华地段,人口密集程度高,人员流动性大,若消防设计存在问题,很容易引发灾难性后果。

2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2.1 超高层建筑给水设计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结合具体功能来明确给水系统性能的重要性。

设计前,有必要详细了解当地水费计价方式和标准,严格依照规范确定给水方式。

通常而言,超高层建筑会采用竖向分区恒压变频式的给水方式[1]。

原因在于,市政管网水压一般只能满足4-5层楼的用水需求,即低区供水;而针对5层以上用户的给水设计,则需要充分利用避难层或设备层水箱来实现变频泵组供水,属于中区供水;至于高区供水,考虑到采用屋顶水箱供水方式不一定满足水压要求,因此建议使用竖向分区恒压变频式供水方式进行供水。

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分析

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分析

须 对建 筑 电气设 计 中 的消 防设 计加 以重视 ,这是 对 建 筑 使用 的安全 保 障 。本 文对 建 筑 电气 设计 中的消 防 设 计 的相 关 知 识展 开 相应 的介 绍 ,并对 消 防设 计 中 的相
2 01 1 , ( 1 1 ) : 0 5 0 8 .
【 3 ] 徐 肖明, 杨 娟. 分 析建筑 电气 设计 中的消 防设计 [ J 】 . 科 技风 ,
2 01 2, ( 1 2 ) : 0 5 ~ 0 6 .
『 4 】 颜 田芬 , 刘 冲. 民 用建 筑 电气 设计 中 常见 问题 的分 析 和 探 讨 [ J ] .
关 的技 术 与 影 响因 素进 行 了相 应 的探 究 。希 望通 过 本 现代企业教育 , 2 0 1 2 , ( o 9 ) : 2 2 . 文对 建 筑 电气 设 计 中 的消 防设 计 的相 关介 绍 ,对 读 者 [ 5 】 唐 烨, 陈富贵. 建筑消 防电气设计 中应注意 的几个 问题f J 1 . 建筑
关键词 : 超高层 家建筑 ; 给排 水; 设计 ; 施 工
超高层建筑 一直 以来都是给人一种 巨大体量、 现 代化 的气 息的视 觉 冲击 , 相对 于 其他 建筑 而 言 , 其 视觉 冲 击 要 更 为强 烈 。 目前在 很 多 国家 和地 区都 开始 广泛 建设 超 高层建筑 。随着 社会经 济 的快速 发 展 , 信 息技术 的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 出现在人们的 视野 中来 。本 文笔 者 主要 对 超 高层 建筑 给 排水 设 计进 行分 析 , 根 据其 相 关 的设 计规 范 和要 求 , 提 出相 关 的 设 计需 求 以及控 制措 施 。 1 超高 层 建筑 给排水 设计前 的准备 随 着我 国城 镇 化 建设 的不 断加 快 ,超 高层 建筑 已 经变 成 了 社会 市场 发 展 的一 种趋 势 ,建 筑 给排 水 系 统 作 为建 筑物 中的一 项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必 须要 引起 设 计者 们 的 重视 和 关注 ,其 中在 设计 超 高层 建筑 给 排水 设计 的时候 , 必须 要做 好 设计 前 期 的准 备 , 其主 要 内容 如下 : ① 做 好相 关 资料 的收集 , 其主 要包 括 施 工现 场 的 地质 情 况 、 室 内外 的 给水 情况 、 市政 管 网 的接 管 点的位 置、 标 高、 水压情况、 管 径 以及 建 筑 周 围 的消 火 栓 情 况 等 。② 设计人 员还 要到 建筑 工程 的实地 进 行勘 查 , 根据 其 工种 的 需求 , 了解 和掌 握 工程 建 设 的相 关资 料 , 为 超 高层 建 筑 给排 水 设计 做 好前 期 的准 备 ,避 免 在施 工 过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超高层建筑在给排水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挑战和要求,因为建筑的高度和复杂性给排水系统带来了很多问题。

本文将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浅析,探讨其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复杂性,其给排水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 垂直高度大:超高层建筑通常高度在300米以上,其给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垂直高度对管道水压的影响;2. 复杂结构:超高层建筑的复杂结构会导致给排水系统的布置和管道连接更加复杂;3. 大流量:超高层建筑的用水量通常比较大,给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大流量的排水需求;4. 防火要求高:超高层建筑对于给排水系统的防火要求也更为严格。

以上特点使得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更加细致和严谨。

二、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给排水系统应保证在大流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放废水;2. 可靠性:给排水系统应考虑建筑的结构和防火要求,保证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正常运行;3. 经济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其成本和运营费用,保证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

以上原则是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原则。

1. 垂直管道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管道设计是给排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建筑的高度决定了管道水压的变化。

在设计垂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水流速度:根据建筑的高度和用水量确定管道的直径和水流速度,保证废水能够迅速、顺利地排放。

(2)防回流措施:由于建筑高度较大,废水排放后会产生负压力,容易造成污水倒灌。

需要设计一定的防回流措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管道材料选择:由于管道高度和水压的影响,需要选择高强度、耐压的管道材料,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 排水系统布置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布置需要考虑建筑的复杂结构和大流量的排水需求。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内容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内容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内容要说到超高层建筑,那可真是“地标性”的存在!从几百米到上千米的摩天大楼,每一座都像是把天空给拽下来了,站在人群中仰望,真有点“望尘莫及”的感觉。

但你知道吗?这些大楼并不是靠“天上的星星”来支撑的,它们背后有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给排水系统。

乍一听,可能你会觉得“水管”这玩意儿,谁不会啊?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嘛,做个水管设计不就是走个流程?其实不然,这背后可有着不少的“门道”,有时候设计好了,能省下大笔的钱和力气,设计不好,直接让大楼成了“空中水灾”!所以说,给排水系统在超高层建筑中,真的是个不能忽视的环节。

你要知道,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跟普通建筑完全不同。

咱们平常住的住宅楼,水管的设计可以简单一点,咱就说上下水系统,给排水的管道一般都是从地面直接拉到楼顶或者地下。

而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尤其是水压、水流的控制,那可真是个大问题。

毕竟高层楼的水压太大,稍不留神就可能会造成水管爆裂,水漫金山。

尤其是如果设计不当,水管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都容易出问题,严重的话,可能让整个楼的住户都“水漫金山”,那真是笑不出来的“悲剧”了。

说到水管的设计,设计师得考虑到的可多了。

首先得考虑水的供应问题。

超高层的建筑,你想啊,楼上那么高,水要想供得上去,水压得足够才行。

这可不是一两层楼的事,那可得足够强劲的水泵和增压设备来支撑。

而这些设备一旦安装不当,水压控制不好,楼层间的水流可能就不均匀,低楼层的水可能还好,越往上走水压越小,像是饮水机里的水流一样,岂不尴尬?还得注意水泵房的位置,要是水泵房搞错了地方,那就得从一楼再跑到十几楼,能不头疼吗?再说排水系统,这个可比供水系统还要“挑剔”。

毕竟,建筑这么高,要排的水可多了。

你想,厕所、厨房、洗衣房,那些污水、废水,往哪排?排水管道的设计就像是高楼的“排毒系统”,能不能顺利排掉废水,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排水管道可得设计得科学点,不能让管道“堵车”!不然那滋味,简直跟上厕所卡住了一个道理。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传统建筑的要求,还需要充分考虑超高层建筑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大量的水量和水压。

由于楼层的增加,给排水系统需要承受更大的水头压力。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材料,确保水流能够顺畅地通过管道。

还需要设置合理的防止水锤的措施,以防止排水管道受到冲击而导致破损。

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确保正常供水。

超高层建筑的供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大量的居民和商业用水需求,特别是高层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合理安排供水管道的布局和容量,确保水压稳定,水量充足。

还需要考虑供水管道的隐蔽性和维修方便性,以保证检修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大量的污水处理和排放问题。

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手段,如采用回收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约能源。

在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和施工中,也应注重环保,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减少污染排放。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火灾安全。

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的增加,火灾防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消防水源的设置、消防水管的布置等,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并确保水压稳定。

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大量的水量和水压、正常供水、节能环保以及火灾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才能确保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需求。

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效能和安全性。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事业取得了众多优异成绩,超高层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给排水工程作为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给排水系统存在较多缺陷,会严重影响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因此,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可靠运行,本文重点研究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重点。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引言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作为重要环节,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给排水系统设计带来很大的压力。

如果设计不到位就会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的安全性及居民使用的可靠性,同时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巨大阻碍,因此,超高层建筑给排水优化设计成为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科学设计确保给排水施工顺利进行。

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主体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为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水平。

1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建筑层数越来越高,且内部结构复杂,相关设计部门应当综合考察建筑内外部环境,融合科学的消防设计理念,以提升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超高层建筑层数高、人员多,因此就需要足够的水资源供给。

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部分设计人员还在沿用老旧的设计思路进行给排水设计。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多样,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消防给排水系统,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超高层建筑安全的作用,还会引发出一些不安全事件,如果发生火灾,落后的消防系统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在前期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用水量参数,设计适宜的排水系统方案。

而就给水方面而言,其设计应在确保水量充足的基础上,加强对给水系统供水压力参数的重视,以防水压不足,导致超高层部分用水困难。

现实工程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过于自信地相信水管的质量,没有进行供水管网泄露和强度测试,施工过程中又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网压力测试。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超高层综合体的建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工程环节。

本文以提高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目标,探讨了该系统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超高层综合体的建设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化的一种趋势。

这种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然而,由于楼层高度的增加和使用人口的增多,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面临很多挑战。

因此,提高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挑战1. 重力排水系统设计挑战超高层综合体的重力排水系统是整个给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由于楼层高度的增加,排水管道的垂直高度也随之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力压力的变化和管线的强度问题,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排污泵站设计挑战超高层综合体的排污泵站是排水系统中另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和使用人口的增多,排污泵站的设计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泵站的选型和布置,以及泵的运行参数的调整,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3. 防水设计挑战超高层综合体的防水设计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楼层数的增加,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增加,防水设计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及防水层的布置和施工工艺,以确保系统的防水性能。

三、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提高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可行性和可靠性。

1.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水力模拟软件、智能管网监控系统等。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摘要:当开展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时,应将相关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与建筑的功能及所使用的材料等进行充分结合,首先确保施工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节能性等,以此为基础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尽可能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1 工程概况某项目总用地面积3700m2,总建筑面积111575m2。

地下建筑面积30415.6m2;地上占地面积多达81270m2(在这当中,办公面积、酒店建筑面积分别为41732.1m2、40937.1m2)。

裙房有26.05m高,此超高层建筑地上、地下分别有44层、3层。

依据常规设计,B3F属于小型汽车停车库,B2F平时设计为小型汽车停车库。

B1F为酒店配套用房及小型汽车停车库。

44F、43F分别为机房设备层与观光楼层;42F是观光等候与会所层;28F与12F是设备层与避难层;29F至41F是酒店客房;13F至27F以及13F至27F是办公用房;2F至5F是酒店配套用房;1F是酒店大堂、办公大堂及其若干酒店辅助用房。

此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使用寿命是五十年,耐火等级是一级,采取抗震设计,抗震烈度是七度。

2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2.1 供给水源此项目供水水源源于城市自来水公司,其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处于0.15MPa~0.18MPa的范围内,管径是25cm,在市政管网上进行接驳。

2.2 供水分区此项目2F及其以上采取加压供水的方式,B3F至1F采取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

将食品级不锈钢水箱置于B1F生活泵房中,软化水以及原水水箱的有效容积分别是150m3、100m3。

2F至5F酒店裙房全部是通过安装在B1F生活泵房中的变频水泵机组实现供水的,29F至42F酒店客房则通过安装在B1F生活泵房中的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来实现供水,同时,将中间转输水箱安设在2F避难层设备间,调节容积是60m3。

44F设备层水箱间中配备了调剂容积是25m3的生活水箱,总共划分成29~35F与36~42F这两个供水分区。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我国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来说,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够将现有的设计模式进行加强和优化,以实现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和能耗的目的,这也是当今摆在我们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作者主要将介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的设计,并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以及基本要求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分析引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中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是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在整个系统实际运行管理阶段,影响因素比较多,根据实际要求和内容等,明确重要性和关键点,保证用户的使用要求是关键。

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对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在抗伸缩变位、抗震性以及抗噪音方面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提升设计的适应性。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和多层建筑、低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大体上相差不大。

高层建筑层数较多、使用人数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中影响因素比较多,在设计阶段应兼顾到整体形式和实际风格等,确定给排水及消防方案,保证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等方面要求,实现整体进步。

重点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了解注意事项,合理实施。

1.1生活给水系统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包括室外给水系统和室内给水系统两部分。

室外给水系统要求在城市内部形成一种环网,可提供生活、生产以及消防用水,而室内给排水系统必须要求室内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分开设置,同时室内的生活冷水可采用串、并联的组合供水系统方式。

选择合理地给水方式是超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内容。

对于超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一般都不能够完全满足高楼层居民的生活用水要求。

因此,一般的办法是采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即由低楼层设置专门的加压装置以便再加压为高楼层用户供水。

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低区水箱兼作上区的水池。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超高层建筑功能性强、用水量大、建筑高度高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必须根据超高层建筑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必须选择合适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这是保证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前言随着科技进步,大中型城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人们对摩天大楼的痴迷与日俱增。

世界上诸多城市以地标性建筑来满足对都市天际线的想象,同时建造摩天大楼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那么如何定义超高层建筑,超过250m的建筑称为超限高层建筑,超过100m 为超高建筑,超过24m为高层建筑。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建筑给排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摩天大楼已经达到800座的数量,是美国的4倍,其中代表中国摩天大楼新标杆的上海中心大厦为632m。

随着高度不断攀升,造型别具一格的摩天大楼对建筑给排水技术的考验也越加严峻。

同时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逐渐加深,保护水资源的态度越来越坚定,不断提出绿色建筑;太阳能发展;中水回用技术;雨水调蓄等新概念,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超高层建筑存在的问题,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运转高效,城市地标等优点,同时具有人员密集,用水量大,管道承压大,火灾发生难以控制等缺点。

这就对从业人员的设计和施工有着极高的标准。

现代建筑强调的是人与建筑的契合,建筑是人的一部分,阐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1工程的基本情况某项目由商业楼(4#)、3栋住宅(2#、1#、3#)、3层地下室构成的。

在这当中,3#超高层住宅总共有50层,其有150m高;1#超高层住宅有164.6m高,共55层;4#超高层商业有164.4m高,共34层;地下室有3层,负三层局部属于人防区域。

1#负一层安设了室内泵房与消防水池,3#负三层安设了为1至3#住宅服务的生活水泵房,4#负三层安设了为4#商业服务的生活水泵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选择与分区1.1 生活给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简称“建规”)中第3.3.3~3.3.6条对建筑物内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原则作了规定。

超高层建筑的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分区应当遵守其规定。

室内生活给水系统首先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用水区域,分别设置给水加压系统。

超高层建筑可能是功能单一的住宅楼、办公楼,也可能是含有多种功能的带裙房的综合楼建筑群。

由于计费的需要,不同功能的用水区域,其给水系统也要互相独立设置。

根据所针对的场所,生活用水大致分为居民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等。

划分给水系统前应当了解当地供水部门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收费标准设置不同的给水系统。

其次确定各个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建规”第3.3.6条:“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方式。

”本条是对供水方式的原则性规定,对不同功能或多功能组合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上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合理的供水方式或组合供水方式。

例1:某住宅区含3栋42层超高层纯住宅楼,层高为3m,建筑高度为126m。

生活给水分区如下:1区为-2~2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2区为3~12层,由2区变频泵组供水;3区为13~22层,由3区变频泵组供水;4区为23~32层,由4区变频泵组供水;5区为33~42层,由5区定速水泵加压至屋顶水箱供水。

选择此种供水方式是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变频供水较屋顶水箱的供水方式卫生条件好,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本工程在住宅100m以下的部分均采用变频供水。

(2)对变频供水泵组而言,高峰流量与低谷流量之差越小,水泵在高效区运行的时段就越长,对节能就越有利。

在住宅项目中,供水泵组所负担的户数越多,流量就越趋于均匀,高峰流量与低谷流量之差就越小。

(3)供水泵组所负担的住宅层数受给水器具的承压能力的限制。

“建规”第3.3.4条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所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

一个给水分区的最大层数n=(0.6-p)/h。

式中:p为户内支管最小接入水压,p根据户内支管的布置计算确定,一般为0.1~0.3MPa;h为建筑层高。

本工程n为10层。

(4)由于本工程未设设备层,因此不具备串联给水方式实施条件。

事实上超高层住宅项目大都没有设置设备层。

如何在没有设备层的超高层建筑中采用串联给水方式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

(5)超过100m的楼层由于管道较长,压力较大,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在这方面无疑是占有优势的。

且定速水泵可以一直在高效区运行,如果供水区域不大,则在能耗方面与变频方式供水差别很小。

例2:某办公楼共48层,底下6层为商业用途的裙房,建筑高度193m,其中7层、22层、34层为避难层。

生活给水分区(不含裙房)如下:1区为-3~2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2区为3~8层,由低区变频泵减压供水;3区为9~15层,由低区变频泵减压供水;4区为16~22层,由低区变频泵直接供水;5区为23~28层,由中区变频泵减压供水;6区为29~34层,由中区变频泵直接供水;7区为35~41层,由高区生活水箱减压供水;8区为42~48层,由高区生活水箱直接供水。

22层设中间水箱,供中区泵及高区泵取水。

选择此种供水方式是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办公建筑一般生活用水量较小,如果采用泵组过多,则前期投入过大,后期运行管理费用较高,不经济。

本工程2区、3区、5区均采用变频泵组减压供水。

(2)超过100m的楼层如果均由地下室泵房供水,管材、设备的耐压等级比普通楼层提高,可靠性降低,势必增加造价。

在避难层设设备间将供水系统分为上、下两个区可解决此问题。

(3)22层中间水箱作为中区及高区水泵的取水水箱,已经担负了上区的调节和转输双重功能。

因此,16~22层没有采用高位水箱供水,而是采用变频供水的方式。

1.2 消防系统1.2.1 消火栓系统超高层建筑的消火栓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采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高规”第7.4.6.5条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MPa,当大于1.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分区均以此条为原则,一般采用水泵、减压阀或减压水箱进行分区。

还是以42层住宅楼为例,消火栓系统分区如下:1~20层为低区,由地下室的消火栓泵减压供水;21~42层为高区,由消火栓泵直接供水。

这样分区的优点在于管路和控制系统简单,所占管井较少,不需要占用设备层,但对减压阀的质量要求较高。

减压阀需备用。

对于高度接近或超过200m 的超高层,由于几何高差接近一般常用的管材设备的压力极限,消火栓系统分区不能单纯以减压阀来分区。

以上述48层办公楼为例,消火栓系统分区如下:-3~7层为1区,由低区消火栓泵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8~22层为2区,由低区消火栓泵直接供水;23~34层为3区,由高区消火栓泵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35~48层为4区,由高区消火栓泵直接供水。

(为叙述方便,1区、2区合称低区,3区、4区合称高区)中间消防水箱和高区消火栓泵设于22层。

这样分区的优点在于消火栓泵扬程不至于过大,管道及设备的耐压等级也不会过高。

它的不利因素是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设中间设备层,设备分散,管理不便。

1.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高规”,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084-2001,2005年版,以下简称“喷规”)第8.0.1条规定:“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MPa”。

设计应以每个报警阀所负担的楼层进行分区,并尽量使分区与生活给水系统及消火栓给水系统相适应,以避免横管过于分散。

“喷规”第6.2.3.1条规定:“湿式系统及预作用系统一个报警阀组所控制的喷头数不宜超过800个,干式报警阀组所控制的喷头数不宜超过500个。

”第6.2.4条规定:“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的喷头高差不大于50m。

”则报警阀所负担的层数应当根据上述条文确定。

对于超高层建筑,按上述条件所确定竖向分区最少也需要3个,有的可能达到十几个分区之多。

由于每个报警阀后都需要单独的立管,这就会在设计上给管路的排列和管井的布置带来很大限制。

结合“喷规”对多个报警阀前管道成环以及配水管最大工作压力的要求,将喷淋水泵和报警阀前的供水管道竖向成环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2、管材及设备选型超高层建筑由于管路系统内压力较大,管材及设备也有其特殊要求。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可能会留有事故隐患,故需引起设计重视。

2.1 管材工作压力超过1.0MPa的给水管应该采用有足够强度的金属管,一般不建议用塑料管,尽管塑料管也有压力等级达到1.6MPa甚至2.5MPa的管材。

足够强度的金属管包括厚壁镀锌钢管、无缝钢管、不锈钢管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黄中才萍乡市规划勘察设计院江西萍乡 337000【摘 要】笔者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的特点和要求,提出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应根据建筑高度及建筑功能,并结合当前适用建筑材料的特性来确定。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系统分区设备选型减压措施(下转第302页)3.2 卫生间排水管对防火套管连接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卫生间排水管道时往往没有考虑到穿管井井壁时防火套管的制约。

按照PVC管材的技术规范,在排水管穿越管井井壁时需加附防火套管,套管伸出井壁一般有400mm左右,这400mm长度的防火套管可能会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造成困难。

所以在卫生间排水管道设计时,要考虑这400mm的管套长度。

4、给水管道的选用由于镀锌钢管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现已基本淘汰而不再使用,全国正大力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塑料给水管具有使用寿命长、重量轻、耐压强度好、省钢节能等优点。

目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有PVC-U管、铝合金衬塑管、钢塑复合管、PP-R管、PE管、CPVC管、PCX管等,以塑料管料为主,在少数高档住宅中也会使用不锈钢管和铜管,但是不锈钢管和铜管价格问题使其应用范围很小。

管材的选择应在造价和技术指标上寻找一个平衡点,技术指标上是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造价上是从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上进行考虑。

对于造价较低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可选用卫生级硬聚氯乙烯管(PVCU)作为给水管,中高档商品房可用铝塑复合管(PE-AL-PE,PEX-AL-PEX)或其他塑料给水管材作为给水管。

无论采用何种管材作为给水管,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安全要求。

5、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箱的设置:对于单元式住宅来说,由于平面位置限制,消火栓一般只能明设于楼梯休息平台,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3.1第5条的规定: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

如图1所示,在消防箱安装高度正好有一道梁,如果按照常规安装,使得消防箱只能明装而不能暗装,这就影响了休息平台的使用并且不美观。

所以建议不装消防箱、水枪水龙带或者如图2所示:把栓箱分离并暗装在梁的上部或者下部。

因此单元式住宅消火栓可只留栓口,不必设箱及水枪、水龙带等,以节省楼梯休息平台的实际空间,或者将栓箱分离:消防栓按照规范安装,而消防箱根据休息平台空间做一定调整,当然建议至少保证成年人站在地面能够取6、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其他问题除了以上所述的四个问题外,比较常见的还有:6.1 雨水系统及空调冷凝水系统高层住宅楼的屋面雨水及阳台雨水通常单独设置立管排放,空调冷凝水及空调机隔板雨水也由专门管道收集后一起排放。

一些户型专门为空调机设计凸窗,将空调放置在凸窗下,而空调机的隔板即为下一层的凸窗,在这情况下,设计时考虑空调机隔板的雨水排放孔设在侧面,即从侧面接一管子接入立管,使得空调机隔板的雨水顺利排放而不会流至楼下。

6.2 水泵房噪音问题高层住宅由于楼层高,普通供水无法达到上层住户,因而都需要设置增压泵站来增强水压。

高层住宅的增压泵站一般都在地下室,而地下室上部通常来说就是住宅,所以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地下室上部的住户。

建议控制进入水池的压力不超过0.15MPa,再就是采用低噪音的液位控制阀,并且把进水管插入控制水位以下,由此减少噪音对住户造成的影响。

7、结语住宅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日益受到用户的重视,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原则,在实践中力求创新,寻找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

工程施工人员也应该在设计及规范指导下,本着技术、安全、经济舒适性的原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平衡利弊,对设计方案的适用性作出优化和创新,找到一个更合理、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