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血液检查是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之一,在血液检查中,血液标本采集更是关键的一环。
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不仅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为临床诊疗提供保障。
以下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一、血液标本采集原则1.个体化操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情等情况,个体化制定血液标本采集方案。
2.正确抽血部位:抽血部位要根据所需检查的实验室项目选择合适的部位,如一般的化验可以采集手指、手腕等部位的静脉血,更特殊的检查需要考虑选择其他较大的血管,如股动脉等。
3.采用无菌技术:采集血液时一定要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从而避免污染血液标本及伤口感染风险。
4.正确采集顺序:采集血液时,要按照不同检查项目的要求有序采集。
一般情况下,应首先采集全血计数,其次是生化、免疫学检查等,最后是微生物学检查等。
5.注意采集量:采集血液量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每次采集血液量不宜超过5ml,儿童则应根据体重和年龄酌情进行调整。
二、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采集血液前应先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采用75%乙醇或碘酒等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2.选择适当针头:在血管比较细小的情况下,应选择细尖、尺寸适当的针头,从而减少针头对组织的损伤。
3.掌握采集时间:采取血液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血流缓慢,可以通过热敷等方法促进血流。
4.避免穿刺漏血:在用针头穿刺时,因为针头直径很小且进入血管的角度可能不同,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微小的血管损伤或穿刺太浅而造成穿刺孔流血,如果用手指轻轻压迫穿刺部位,可以有效避免穿刺漏血。
5.避免血栓形成:血液样本采集后,采集部位应立即加压包扎,避免出血,同时还可以避免新鲜的血液快速凝固,形成血栓。
在脉管较细短的位置采集血标本时更需要注意不要把血管阻断。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很重要,可以减少不必要疼痛、伤口感染和提供准确数据,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问题。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指导,以确保高质量的血液检测结果。
样本采集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1.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确保采集工具(如针头和收集管)是干净和消毒过的。
3.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上臂)。
4. 用一次性酒精棉球清洁采集部位。
5. 用采集工具在清洁的部位穿刺皮肤,使血液流入收集管中。
6. 采集足够数量的血液样本。
7. 在收集管中加入所需的抗凝剂或其它试剂(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而定)。
8. 小心地取出采集工具,注意不要触及任何其他物品。
9. 堵塞收集管的入口,确保血液不外溢。
10. 轻轻搅动收集管,使抗凝剂或试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11. 完成采集后,在采集部位上贴上创口贴。
样本处理得到血液样本后,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样本:1. 将收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标有患者信息的标签或中。
2. 确保标签上的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包括患者姓名、样本采集日期和时间。
3. 将标有信息的样本放入适当的样本袋或盒中,以防止污染或泄漏。
4. 将样本尽快送往实验室或相应的检测机构。
5. 在送样前,确保样本袋或盒上有正确的送样标签,并填写相关的送样单据。
6. 如果有必要,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措施。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和处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避免任何可能的接触。
2. 确保采集工具和是干净和消毒过的,以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信息进行记录,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避免污染、破裂或泄漏。
5. 遵循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指南。
6. 根据特定的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抗凝剂、添加剂或试剂。
以上是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基本指导,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运送方法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运送方法一、血液样本采集方法血液样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以下是常用的血液样本采集方法:1.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采用的部位有静脉和指尖。
静脉采血适用于较大量的血液采集,常见的部位有肘窝静脉和手背静脉;指尖采血适用于小量血液采集,常用于血糖监测。
2. 术前准备:采血前需要充分洗手,并戴上适当的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和安全。
3. 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的选择应根据采血部位和需要采集的血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采血量较大时可选择较大号的针头,采血量较小时则选择较小号的针头。
4. 采血前消毒:采血部位应先用含酒精的消毒棉球进行消毒,从中心向外轻柔擦拭,确保消毒彻底。
5. 采血操作:根据采血部位的不同,操作方法也有所差异。
静脉采血时,需要找到合适的静脉,通常可以通过触摸和视觉来确定。
在静脉找到后,将针头插入静脉内,待血液自由流出后,用采血管收集样本。
指尖采血时,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手指,使其血管充盈,然后用采血针刺破皮肤,收集血液。
6. 采血后处理:采血后应将针头从静脉或指尖拔出,用消毒棉球按压采血部位,避免出血。
同时,将采血管中的血液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标注好相关信息。
二、血液样本运送方法血液样本的运送是保证样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错误的运送方法可能导致样本受污染或失去活性。
以下是血液样本运送的常用方法:1. 选择适当的容器:血液样本应使用无菌、密封性好的容器进行存放和运送。
容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验室要求和采集的血液量来确定。
2. 保持适当的温度:血液样本的运送温度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节。
一般来说,常规血液样本应在4-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运送,以保持样本的稳定。
3. 防止震荡和破损:血液样本在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受到震荡和破损,以防止样本的漏液或污染。
可以使用泡沫塑料或其他缓冲材料进行包装,确保样本的安全。
4. 标注样本信息:每个血液样本都应正确标注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采集时间等。
血液标本采集的分类
血液标本采集的分类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它是从人体的静脉或动脉中采集血液样本,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根据采集的目的和方式,血液标本采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静脉血标本采集是最常见的血液采集方式之一。
在这种方式下,医务人员会选择静脉较为明显的部位,如上臂内侧的肘窝部位,或手背上的静脉丛。
采集时,医务人员首先会戴上手套,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接着用一根注射针插入静脉,将血液抽入采血管或试管中。
采集完成后,医务人员会用纱布或胶布包扎采血部位,以避免出血。
二、动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是相对较少采用的一种方式,通常应用于需要测量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情况。
在这种方式下,医务人员会选择动脉较为明显的部位,如腕部的桡动脉。
采集时,医务人员同样会戴上手套,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接着用一根特殊的动脉采血针穿刺动脉,将血液收集到采血管或试管中。
与静脉采集不同的是,动脉采集后需要立即进行血气分析,因此采血完成后要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室。
三、皮下脂肪组织标本采集:皮下脂肪组织标本采集通常应用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
在这种方式下,医务人员会选择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的部位,如腹部、大腿或上臂。
采集时,医务人员会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接着用一根特殊的皮下组织采集针穿刺皮下脂肪组织,将组织样本收集到采血管或试管中。
采集完成后,医务人员会用纱布或胶布覆盖采血部位,以避免感染。
四、骨髓标本采集:骨髓标本采集通常应用于血液病的确诊和治疗监测。
在这种方式下,医务人员会选择骨髓较为丰富的部位,如髂骨后缘或胸骨柄。
采集时,医务人员会先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然后用一根特殊的骨髓穿刺针穿刺骨髓,将骨髓样本抽出。
这种采集方式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采集到足够的骨髓样本。
血液标本采集根据采集的方式和目的可以分为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皮下脂肪组织标本采集和骨髓标本采集。
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
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在临床医学中,准确采集和保存样本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的一些技巧,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血液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血液样本是最常见的临床检验样本之一,以下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的一些技巧:1. 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一般情况下,采集静脉血液时优先选择三肘静脉。
如果无法采集到足够的血液量,可以考虑采集掌骨动脉或其他合适部位的血液。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采集血液样本前,必须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准备。
这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穿戴手套、清洁采集部位等。
3. 采用合适的采血针和容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采集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容器。
注意,不同类型的试管可能需要在采集后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某些样本需要使用抗凝剂。
4. 注意采集顺序:在进行多种血液检验时,有些项目可能会受到前一项采血的影响。
为了准确结果,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采集的顺序。
5. 保存血液样本的温度:不同检验项目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
一般来说,常规血液检验样本可以在2-8摄氏度保存一段时间,而某些特殊项目的样本则需要低温保存。
二、尿液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尿液样本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样本之一,以下是尿液样本采集和保存的一些技巧:1. 根据采集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一般情况下,尿液样本采集需要使用带有螺口盖的容器,以确保尿液的密封和保存质量。
2. 适当收集尿液: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应将尿液样本从中段尿中采集。
在采集前,应先进行外阴部的清洁,以避免细菌的污染。
3. 注意保存尿液样本的温度:一般来说,尿液样本应在室温下保存,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送达检验科进行检测,以避免细菌的繁殖和结果的偏移。
4. 标注尿液样本相关信息:在尿液样本容器上,务必清晰标注患者的姓名、标本采集时间和采集者的签名,以便于识别、追溯和记录。
三、其他常见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除了血液和尿液样本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样本采集和保存技巧:1. 粪便样本:粪便样本采集时,应避免与尿液等其他物质混合。
采集血液样本知识点总结
采集血液样本知识点总结一、采集血液样本的基本原则1.确保患者的同意: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采集血液样本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获得患者的同意。
2.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消毒,使用干净的采血器具,并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样本不被污染。
3.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根据需要进行采血的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采血部位,比如静脉采血可以选择手臂、手背、足背等部位,而指尖采血一般选择指尖部位。
4.遵循正确的采血顺序:对于需要采集多个管的患者,一定要遵循正确的采血顺序,一般情况下应该先采集无添加剂的血液样本,然后是有添加剂的血液样本。
5.标本采集后的处理和储存:采集血液样本后,应该及时进行标本处理和储存,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二、常见的采血方式1.静脉采血:这是最常见的采血方式,需要使用针头穿刺静脉,然后利用采血管采集血液。
2.指尖采血:对于一些新生儿或者婴儿,可以选择指尖采血的方式,通过穿刺指尖,采集血液样本。
3.动脉采血:一般用于需要监测动脉血气指标的情况,需要使用特殊的采血设备和技术来进行采血。
4.穿刺采血:对于需要采集的血液量比较少的情况,例如新生儿的筛查,可以选择穿刺采血的方式来进行采集。
三、采血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在采血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采血器官的选择不当、穿刺部位的错误以及采血后的不良反应等。
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1.采血器官的选择不当:如果选择的采血器官不当,例如采血针长度不够或者针头直径太粗,可能会导致采血失败或者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因此,在采血器官的选择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2.穿刺部位的错误:在对静脉进行穿刺时,如果选定的部位不合适,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或者采血不畅。
因此,在进行静脉采血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3.采血后的不良反应:一些患者在采血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出汗等不适反应,这可能是由于采血时失血过多或者心理紧张等原因。
血液样本测序处理方法
血液样本测序处理方法
1. 样本采集,血液样本通常通过静脉采集,确保无菌操作以避
免外源DNA或RNA的污染。
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以防止样本分解。
2. 血浆或血清制备,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在离心机中离心,分离
血浆或血清。
这些液体中含有细胞外DNA和RNA,可以用于测序分析。
3. DNA或RNA提取,从血浆或血清中提取DNA或RNA,通常使
用化学溶解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或商用提取试剂盒。
提取后的DNA或RNA需要经过纯化步骤以去除污染物。
4. 库构建,提取的DNA或RNA需要转化为测序库,这包括末端
修复、连接测序接头、片段寡聚化、PCR扩增等步骤。
对于RNA测序,还需要进行反转录步骤将RNA转化为cDNA。
5. 库质控,对构建的测序库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浓度测定、片
段大小分析、质量评估等。
6. 测序,将测序库加载到测序仪中进行高通量测序,常用的包
括Illumina、Ion Torrent、PacBio等平台。
7. 数据分析,对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序列比对、变异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的来说,血液样本测序处理方法涉及到样本采集、DNA或RNA
提取、库构建、测序和数据分析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
控制以确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2024
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准确性。
概述:血液标本采集是指医疗人员通过适当的方法从患者的静脉或动脉采集到的血液样品。
这些样本常用于化验室检测、诊断和治疗等用途。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对于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预先准备所需材料:采血器、酒精棉球、消毒液、适当尺寸的顶针和试管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并与医嘱进行匹配。
3.确保采血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使用清洁的采血器和消毒液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采集前的准备1.告知患者相关信息:解释采集过程,让患者了解整个过程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2.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常见的有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两种方式。
3.确保患者的舒适性:让患者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以便于进行采集操作。
4.消毒采血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或适当的消毒液清洁采血部位,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三、采血操作1.选择采血器和顶针:根据采血部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和顶针,确保其质量和适应性。
2.适当穿刺血管:采血器的顶针应准确地穿刺血管,避免扎伤其他组织,同时确保针尖进入静脉或动脉腔内。
3.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确保血液能够顺利流入采血器中。
4.等待血液流出:放松患者,让血液自由流入采血器,一般采血量为所需量的1.5-2倍。
5.适时松开绷带:当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适时松开绷带,以避免血管壁的损伤。
四、标本处理1.尽快将标本放入试管中:在采集血液后,立即将采集到的血液注入试管中,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质量。
2.避免气泡的产生:在血液进入试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后续的实验分析。
3.轻轻颠倒试管:将试管轻轻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或凝胶充分混合,确保后续化验的准确性。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是临床医学和生物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确保样本的质量,还能为后续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下是对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的详细阐述。
一、血液样本的采集1. 采集前的准备(1)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最佳采集时间,如空腹、餐后等。
(2)患者沟通:向患者说明采集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采集工具准备:包括采血管、采血针、消毒棉签、止血带等。
2. 采集过程(1)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患者前臂的肘静脉,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他部位。
(2)消毒:在采血部位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进行采血。
(3)穿刺:操作者持采血针,以30°45°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前进。
(4)采血:待采血量达到所需量后,拔出采血针,用消毒棉签压迫止血。
(5)止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用消毒棉签覆盖穿刺部位,指导患者按压510分钟。
3. 采集后的处理(1)采血管标记: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入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明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
(2)采血管运送:将采血管放入专用的运送箱内,避免震荡和碰撞。
二、血液样本的运输1. 运输条件(1)温度:根据血液样本的类型和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运输温度,如室温、4℃、20℃等。
(2)时间:尽快将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 运输过程(1)包装:将采血管放入专用的运送箱内,确保采血管稳固,避免震荡和碰撞。
(2)运输:采用冷链物流或专业运送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三、血液样本的处理1. 样本分类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将血液样本分为血清、血浆、全血等。
2. 样本处理方法(1)血清:将采血管放置于室温下,待血液凝固后,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
(2)血浆:将采血管放入4℃冰箱,待血液凝固后,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浆。
血液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血液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在临床实验室中,血液样本采集是一项关键的操作,用于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诊断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血液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以及常用的评分标准,以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材料齐全性:确认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具、试管、采血针等;- 患者信息核对: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采集的样本与患者匹配;- 术前准备:患者应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如饮食禁忌、特殊体位等。
2. 采集操作血液样本采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讲解:向患者详细说明采集过程,以减少其紧张和恐惧感;- 选择采集部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有肘窝内侧静脉、腹股沟静脉等;- 皮肤消毒:用适当的消毒剂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选择器具:根据采集部位及需要采集的血液量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 采集血液:按照正确的采集方法将血液吸入到试管中,避免空气进入;- 顺利拔针:采集完毕后,迅速且稳定地拔出采血针,并给予适当的压力止血;- 废弃物处理:将使用过的试管、采血针等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术后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评分标准为确保血液样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常用的评分标准如下:1. 皮肤消毒评分评价消毒操作的规范程度,包括以下指标:- 消毒液选择: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酒精、碘酒等;- 消毒方法:采用摩擦消毒或涂擦消毒等方法;- 消毒时间: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一般为30秒至1分钟;- 消毒范围:涉及到消毒的范围是否足够。
2. 采血操作评分评价采血操作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包括以下指标:- 选择采集部位:选择合适的部位和血管;- 采集器具选择:根据采集部位和需要采集的血量选择合适的器具;- 顺利采集:采集血液的顺利程度;- 防止空气进入:采血过程中是否避免了空气进入。
3. 术后处理评分评价采血后处理的规范性和细致程度,包括以下指标:- 采血针的拔出:拔出针头时是否迅速且稳定;- 出血控制:采血后是否做好了血管的止血处理;- 废弃物处理:对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根据解剖学位置判定,针头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并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猪体大小而定,一般在2.0一6.0厘米,依此而选用适宜的16—20号针头。一般30kg以下猪宜用9#25mm(一次性注射器常配的针头),30kg以上猪宜用12#×38mm针头。
20号(25mm)
16号(38mm)
14号(38mm)
5-10ml
采样慢;不雅观;易造成采血后框内出血而压迫眼球
股静脉采血法
因其容易污染形成静脉炎而淘汰
挠头静脉采血法
隐静脉采血法
(1)、前腔静脉采血
① 熟悉猪前腔静脉的解剖学位置及解剖学特点
技术练习的第一步。
根据实践经验,一般30 kg以下的小猪进针部位应在两前肢与气管交汇处,30 kg以上的中大猪进针部位可选在颈部气管两侧的低凹处。
②方法:根据猪的大小确定站立提鼻法、手握前肢倒提法还是仰卧保定猪只。
由助手将保定绳套于猪口腔上颌(在犬齿之后)行站立保定,将头向上拉起约30。角,头部偏向左侧,采血部位为颈部下方最低凹处,即两前肢腋窝与气管交汇处(在颈下部沿中线伸延之间)。采血部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员手持注射器,进针前可先用拇指轻轻下压以固定血管避免滑动,针头偏向气管约l5。角方向刺入血管,轻拉注射器活塞即见血液流入针管,抽取所需血量即可。
特点:猪前腔静脉离头部越近,则离皮肤越浅,静脉越细,越向胸部静脉越粗,离皮肤越深。1周龄猪直径约5mm,成年猪约1cm。采血时应根据猪的大小、肥瘦程度选择适当的进针部位。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一、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对于确诊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血液标本的特殊性,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采集前的准备1.洗手:采集人员应当充分洗手,并确保双手干燥,避免污染血液标本。
2.准备采集工具:准备好采集所需的工具,如采血针、注射器、采血管等,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3.告知患者:在采集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采集过程,告知可能的不适感以及采集后的注意事项。
三、采集过程1.选择采集部位:常见的采集部位有肘窝内侧、手背、指尖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
2.消毒:采集部位需进行消毒,一般使用75%酒精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时间应达到30秒以上,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采集。
3.采集方法:采血针应该快速穿刺皮肤,保持稳定的角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采集后,应轻轻拔出针头,并迅速将采血管连接到采血针上,避免血液流失。
4.采集量:根据实际需要,采集适量的血液标本,避免过多或过少。
四、采集后的注意事项1.压迫止血:采集后应立即用纱布等进行轻柔的压迫止血,避免血液外溢。
2.处理采血针和采血管:采血针和采血管需放入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3.观察患者反应:采集后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晕厥、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必要时及时处理。
4.告知患者:采集后,应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如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用力、适量补充水分等。
五、结语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采集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务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采集过程的规范和安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参考资料:。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1)CD4+和CD8+ T淋巴细胞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一、血清样品的采集和处理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于血清管内备用。
2、如用滤纸片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严格进行消毒,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片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他物体表面造成污染。
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二、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2、应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 /CD 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K3EDTA或肝素或枸橼酸钠,HIV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取K3EDTA或枸橼酸纳。
3、用于核酸定性检测时,采集的抗凝全血应在4~8h内分离PBMC和血浆,否则应在24~48h内分离血浆和血细胞。
三、采集样品注意事项1、采集样品原则上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操作(试剂盒说明书有特殊要求除外)。
2、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安全,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有条件者可用持针器),以避免直接接触血液;直接接触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四、样品的保存1、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一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2、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检测的样品如需存放3个月以上应置于-80℃。
3、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不能长期存放,样品采集时间超过48h则不可检测。
五、样品的运送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和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1) 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
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
血液样本采集与标本处理手册
血液样本采集与标本处理手册血液样本采集与标本处理是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手法对于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标本处理的步骤和要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帮助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
一、血液样本采集1. 采集前准备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医护人员需要检查采集工具是否准备充分,包括:细长的针头、血管穿刺针、采血管、适当大小的采血管、消毒液、绷带、标本袋等。
2. 采集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好手套;(2)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3)用消毒液消毒采集部位;(4)选用合适的血管穿刺针和采血管;(5)将针头插入血管,确保血液自由流出;(6)将血液采集管按顺序采集;(7)抽出针头,进行压迫止血;(8)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
3. 注意事项(1)采集前需征得患者的同意;(2)注意采集部位的选择,避免太靠近静脉瓣膜或有明显静脉曲张的部位;(3)采集时要注意避免空气进入血管,以减少血栓的发生;(4)遵循无菌操作,保证采集部位的消毒和采集过程的无菌。
二、标本处理1. 标本的分类和保存(1)血清样本:采集后放置在室温下,倾斜或轻轻摇晃,使血液与凝结剂充分混合,然后放在冰箱中冷藏,但不能冷冻。
(2)血浆样本:采集后需立即进行离心,将血浆分离并置于冰箱中冷藏。
(3)全血样本:采集后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避免凝结,然后置于冰箱中冷藏。
2. 标本的运送(1)采集完血液样本后,将血液采集管放入相应的标本袋中,并填写相关信息;(2)将标本袋密封,防止泄漏;(3)标本袋需标明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4)将标本袋交由专人送至实验室。
三、注意事项1. 采集操作前需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所有采集工具的洁净和完好;2. 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佩戴好手套,严格遵循无菌操作;3. 采集操作后,要做好针头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4. 采集完血液样本,需及时对采集窗口进行检查,确保血液样本的完整性和质量;5.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标本的分类和保存方式,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6. 标本运送时,务必标明患者信息和标本类型,以确保标本的追踪与准确性。
血液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液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液样本采集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操作步骤,用于进行各项血液检查和诊断。
正确的采集操作流程及准确评分标准对确保采样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液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并针对常见问题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采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之前,需充分准备,确保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1. 检查所需设备和材料的完整与清洁性,包括血液采集器、试管、针头、消毒物品等。
2.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3. 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确保采集的是正确的样本。
二、采集操作流程1. 与患者做好沟通,解释采集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征得其同意。
2. 确定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腕部或肘部。
选择合适的部位可提高采集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3. 用消毒液彻底清洁采集部位,并用干净的纱布干燥。
4. 手穿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5. 使用一个血液采集器,打开试管的帽子,并将试管放入采集器中。
6. 确保自动采集器上的针头完全展开,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7. 一手紧握患者的腕部或肘部,用另一手将针头快速插入静脉,注意角度和深度。
8. 观察血液是否正常流动,若不流动,可轻轻按揉采集部位。
9. 抽取足够的血液量后,轻轻地将试管从采集器上取下,并用干净的纱布轻压采集部位,同时拔出针头。
10. 将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三、常见问题及评分标准为确保血液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列举几个常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1. 操作前准备不充分或不正确:评分标准:如果没有充分准备设备和材料,或者没有洗手和戴手套,扣1分。
2. 采集部位准备不当:评分标准:如果采集部位没有正确清洁或没有干燥,扣1分。
3. 针头插入不准确或不稳定:评分标准:如果针头插入错位或者不稳定,扣2分。
4. 试管未完全填满血液或溢出:评分标准:如果试管未达到标准填充线或者溢出,扣2分。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一、引言血液样本是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高质量的血液样本可以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诊断依据。
因此,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和保存成为了一个严谨且关键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和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血液样本的采集1. 采集前的准备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根据实验或诊断需求,选择最佳的时间点进行血液采集。
(2)受试者准备:告知受试者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3)采集物品准备:准备无菌采集针、采血管、酒精棉球、棉签、止血带等采集所需物品。
2. 采集方法(1)静脉采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采集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找到适合采血的静脉:通常选择受试者前臂的肘部静脉,也可选择其他部位的静脉。
消毒:用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待干。
穿刺:将采血针与皮肤成1530度角,迅速穿刺入静脉。
采血:待血液顺畅地流出后,将采血管连接到采血针上,采血至所需量。
拔针: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采血针,用棉签压迫采血部位止血。
(2)指尖采血法:适用于需要少量血液样本的情况。
操作步骤如下:清洁:用酒精棉球清洁受试者的指尖。
穿刺:用特定的采血针刺破指尖皮肤。
采血:轻轻按摩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用采血管收集所需量的血液。
3.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采血前需确认受试者是否有采血禁忌症,如患有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采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本污染。
(3)采血过程中要确保采血管的真空状态,避免血液样本接触空气。
(4)采血完成后,及时将采血管轻轻颠倒混匀,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三、血液样本的运输1. 运输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放入专用的运输箱内,箱内应放置冰袋或干冰,保持低温。
基础护理学中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概念
基础护理学中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概念
基础护理学中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是指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液,进行临床血液学检查、生化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2.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能够用于各种实验室检查的血液样本,以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监测和治疗。
3. 在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时,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 采血前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采血对象正确。
5. 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采血方式,如全血采集、血浆采集、血清采集等。
6.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存,确保其在运输和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基础护理学中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概念是通过对患者静脉血液的采集和处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样提取 标准
血样提取标准
血样提取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采集血液样本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医务人员、法医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
2. 提取血液样本时,宜使用专用的一次性采血器材。
3. 皮肤消毒剂应使用不含醇类的聚维酮碘、%苯扎氯铵溶液、%苯扎溴铵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双氧水(20%)及不含乙醇的碘伏溶液。
4. 血液样本提取容器应使用有效期内加抗凝剂的具塞干试管。
5. 血液样本宜提取上肢外周静脉血液。
6. 提取的血液样本应分为A管和B管,其中一管用于检测,一管用于复核
备用,每管中采血量应不少于2mL。
7. 提取到具塞干试管中的血液样本,应轻轻摇动,与抗凝剂进行充分接触后,当场装入物证密封袋,并封存。
血样提取是一个需要严格遵守标准和规定的流程,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2.草酸盐 ①抗凝原理:草酸钙沉淀。 ②适用范围 双草酸盐 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 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 ①抗凝原理: 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
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②使用方法: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③适用范围: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4.枸橼酸盐 ①抗凝原理: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 ②使用方法:配成109mmol/L的浓度。 1:9------凝血 1:4------红细胞沉降率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三)真空采血法 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真空定量采血容器,根据需要标有不同
的色码,适于不同检验项目。
常用彩色真空采血容器的用途
盖 子 颜添加抗凝剂 色
红 色无
注意事项 凝块形成约30~60min
用途 化学、血清学、血库
紫 色EDTA
须颠倒混匀6~8次
全血细胞计数(CBC)
端腹内侧刺入,深度2~3mm,立即出针。 (5)拭血:待血液自然流出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第1滴血。 (6)吸血: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然后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如血流不畅,可用左手自采
血部位远端向指端稍施压使血液流出。 (7)稀释:用无菌干棉球擦净微量吸管外部,将吸管伸入装有稀释液的试管底部,慢慢排出吸管内
的血液,并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2~3次,最后将试管内的液体混匀。 3.注意事项 ①所选择采血部位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
②本试验具有创伤性,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采血部位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避免交 叉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器材。
③皮肤消毒后,应待75%乙醇挥发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扩散而不成滴。 ④因第1滴血混有组织液,应擦去。如血流不畅切勿用力挤压,以免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的准 确性。 ⑤进行多项检查时,采血的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口诀-SUN】 静脉肘部是首选,放血别忘拔针头,皮肤通常选手指,婴儿踇趾或足跟,多项检查小板先。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一)静脉采血法 1.概述 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 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血液样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
采血针
1.概述 部位→手指(WHO推荐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和耳垂。
盖子颜色 添加抗凝剂
红色
无
紫色
EDTA
淡蓝色 枸橼酸钠
注意事项 凝块形成约30~60min 须颠倒混匀6~8次
用途 化学、血清学、血库 全血细胞计数(CBC)
须颠倒混匀;血液与抗凝比例为9:1 凝血检查(PT、APTT、因子测定)
绿色
灰色 黄色 黑色
肝素钠、肝素锂、肝素铵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肝素 化学
淡 蓝 色枸橼酸钠
须颠倒混匀;血液与抗凝比例 凝血检查(PT、APTT、因子
为9:
测定)
绿肝素钠、肝素锂、肝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
色素铵
的肝素
灰 色氟化钠
不能用于其他化学检查
黄 色多茴香脑磺酸钠
须颠倒混匀8次
黑
色枸橼酸钠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4:1
化学 葡萄糖、糖耐量 血培养
血沉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常用彩色真空采血容器的用途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2.操作方法 (1)准备:取合适试管,加适量稀释液。取微量吸管和乳胶吸头相连,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气,或取
一次性微量吸管备用。 (2)按摩:轻轻按摩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 (3)消毒:用75%乙醇棉签擦拭采血部位,待干。 (4)针刺: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右手持一次性消毒采血针自指
5.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结果时,应考虑药物、饮食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同时,应密切 结合临床。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三、抗凝剂选择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常用有钠盐或钾盐。 ①抗凝原理:螯合钙离子。 ②使用方法:量为1.5~2.2mg/ml血液。 ③适用范围: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
氟化钠 多茴香脑磺酸钠 枸橼酸钠
不能用于其他化学检查 须颠倒混匀8次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4:1
葡萄糖、糖耐量 血培养 血沉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质量控制 1.患者:患者活动情况、精神状态、药物、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间、吸烟、
季节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采血: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分钟,如超过2分钟,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
疫学检查。 不加抗凝剂,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
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2.血液理化性质 ①血量:正常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
约4~5L,约占体重的6%~8%。 ②颜色:严重CO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③适用范围:凝血检查、红细胞沉降率、输血保养液。
感谢您的聆听!
压增高,使分子质量<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或缺氧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使检查结果增 高或减低。
3.溶血:因容器不洁、接触水、强力振荡、操作不慎等可引起溶血,使红细胞计数、血 细胞比容、血浆或血清化学成分(如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检验结果发生变 化。
4.样本处理:血液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样本保存不当直接影响实 验结果。血浆在4℃保存24h后,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减少95%。低温(4℃)保存血液可使血 小板计数结果减低。因此,应根据实验项目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
餐后,尤其是高脂膳食后,血浆呈乳白色。溶血患者血浆 呈红色。
③酸碱度:pH 7.35~7.45 3.血液特性:悬浮稳定性、黏滞性(纤维蛋白原、球蛋 白)、凝固性。 4.血液生理功能:具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 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二、采血方法
2.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 一、血液生理概要 • 二、采血方法
• 三、抗凝剂选择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一、血液生理概要 1.血液组成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血液标本类型 ①全血 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 ②血浆 全血+抗凝剂+离心 适用于内分泌激素、血
栓与止血检查。 ③血清 全血+离心(静置) 适用于临床化学和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