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1、例2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5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5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初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今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准确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出发的关系,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作好了铺垫,也为后面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打下了基础。
在新知的引入,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折纸、涂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先进的电教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用形象的电脑图象,以活泼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讨论新知,自己归纳出分数变化的规律,即分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和大小不变。
通过电脑出示的画象的逐步引入,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逐步建立清晰的概念。
这样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难度由浅入深。
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4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分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篇一】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篇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材第75、76页。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2至3分钟)1、12÷4 = ( 12×3 )÷(4 ×3 ) =( 12 ÷2 )÷(4 ÷2 ) =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 )或者( )相同的数(0除外),( )不变。
2、9÷17= ()/() 7/16=()÷()()÷8= 5/8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分子可以看成(),分数线可以看成(),分母可以看成),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3、引入课题:除法有商不变性质,那分数有什么基本性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分是的基本性质)二、展标:先来看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1、通过刚才商不变性质,及其分数和除法关系的复习,谁能完成我们第一个教学目标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 1/4=( )/8 10/25=( )/51/6=6/( ) 3/( )=12/28四、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练习1、下面是三张同样大小的三张长方形纸,按要求涂色。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篇一: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5—76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学生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对相等的分数也有一定的感受,。
由于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在内容上、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教师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学生归纳、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
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另外,《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材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呈现学生折纸找相等分数活动,并通过一组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猜想、探索,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层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综合、猜测,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优秀9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优秀9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说出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3、会通过操作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缩小的规律,并推导出基本性质。
4、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
6、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
7、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辩证唯物学情分析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以分数大小相等为基础的。
两个分数大小相等,学生容易联想到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等。
为此,就需要课件先通过直观动画使学生了解、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要学生一下子说明道理比较困难,就需要一步一步分析,最终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熟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基关键词同时、同数、不为0学习难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具体解题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内含正方形纸,线段,直尺)教法学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活动设计:通过正方形和线段的平分探究和的大小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同学们,今天刘老师能在这里和在大家一起研究数学问题,感到非常的开心。
你们想看老师的魔术表演吗?(想),好,那老师就在在座的各位面前献丑了(表演)还想看吗?(想)那我就给大家表演一个数学的魔术吧!出示课件:56 =1012 =壹五18 =2024师:我能写无限多个与56相等的除法算式来,这个魔术你们会吗?那我有一个除法算式45,请你写出与它相等的除法算式(点名)教师板书:45师:哇,你真厉害!那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把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化了,但商还是不变了?生:(引导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师:是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1.师: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凡提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个〝老爷爷分地〞的数学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读故事(尽可能有感情地)故事: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三分到了这块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2.师: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3.学生猜想后畅所欲言.4.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聪明的阿凡提是怎么让三兄弟停止争吵的?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1).三兄弟分的地真得一样多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吗?(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方法1.涂.折.画的方法方法2.计算的方法.方法3:商不变的性质.(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做一做(1)(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并用分数表示出来.(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 = (课件揭示)(4)交流:你还有什么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课件演示)3.出示做一做图片(2),学生独立填写分数.(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相同的数)4.想一想:引导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1)从刚才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补充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两个式子,问学生对不对?讲解关键词〝都〞.〝相同的数〞.〝0除外〞. 〝都〞可以换成哪个词? 〝同时〞.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揭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关键字词并做上记号(画起来或圈出来),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课件揭示)5.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分数基本性质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数可以写成除法的形式.现在我们把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三者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生举例验证,如:3/4=3 4=(3 3) (4 3)=9 _=9 /_)(课件揭示)师:其实,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沟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想挑战吗?6.趣味比拼,挑战智慧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既对又多.交流汇报后,提问: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不能写,到底能写几个?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考考你(第43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题).2/3=( )/_ 6/_=2/( )3/5 =_/( ) 27/39=( )/_5/8=_/( ) 24/42=( )/74/( )=48/60 8/_=( )/( )2.涂一涂,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3.请你当法官,要求说出理由.(手势表示.)(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 _/_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 )(4) _/24=_ 2/24 2=_ 3/24 3 ( )(5)把3/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4.( )(6)3/4=3 0/4 0=3 0/4 0 ( )4.找一找:课件出示信息: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5.(1)把5/6和1/4都化成分母是_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把2/3和3/4都化成分子是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6.2/5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四.拾捡硕果,拓展延伸.1.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的回答,老师就知道今天大家的收获不少,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或用分数表示这节课的评价,快乐和遗憾各占多少?)2.学了这节课,现在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对三兄弟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师总结:看来学好数学还是很重要的!祝贺同学们都跟阿凡提一样聪明!(献上有节奏的掌声)3.拓展延伸师:最后,阿凡提为了考考同学们,他特意挑选了一道题,要同学们选择来完成,有信心去完成吗?比一比:三杯同样多的牛奶,小明喝了其中一杯牛奶的2/3,小红喝了另一杯牛奶的5/6,小芳喝了最后一杯的9/_,三人谁喝得最多?谁喝得最少?五.动脑筋退场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的分数后站在教室的前面,与2/3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后面,与3/4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 与4/5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五年级数学学具盒,计算器.教学过程:一. 呈现材料,发现问题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孙悟空在花果山上做美猴王时发生的故事,想听吗?花果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美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 〝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评析:创设情境,在学生喜欢的人物分饼的故事中直接导入本课,这样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去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获知结果的_.内含情感与态度目标:孙悟空,做事认真仔细,机智,勇敢,本事大等.]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吗?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生1:我觉得孙悟空很聪明.生2:我认为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生3:我认为猴王这样分很公平,第1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1/4,第2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2/8,第3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3/_,这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评析:一般的教师会在这里提出〝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或〝你认为猴王这样分公平吗?〞这样的问题.但这位教师却提出〝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吗?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这个问题优于前两个问题是因为学生在思考时思路更深.更广.有效的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的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有效的创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内含情感与态度目标,体现公平.]2.师:大家都觉得其实三只小猴分到的饼一样多,那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自已的想法,让这三只小猴都心服口服呢?怎么验证?(1) 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桌面上学具盒中的学具(其中一条长方形纸片为事先放入,其它都是五年级数学学具盒中原有的),小组合作,共同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2) 师:实验做完了吗?结果怎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组1:我们组把24根小棒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根,就是1/4.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二份有6根,就是2/8.平均分成_份,其中的3份也有6根,就是3/_.所以1/4=2/8=3/_.组2:我们组把24个小立方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个,就是1/4.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二份有6个,就是2/8.平均分成_份,其中的3份也有6个,就是3/_.所以1/4=2/8=3/_.组3: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4,我们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是2/8,我们再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_份,其中的3份用3/_表示,我们再把圆片的1/4.2/8.3/_叠起来是一样大的,所以1/4=2/8=3/_.(注1/4圆是学具中本来就有的,2/8是用两个1/4圆合在一起,3/_是用2个1/3合在一起)组4:我们组是这样验证的.我们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取另外一张再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是2/8,接着取另外一张继续平均分成_份,其中的3份是3/_,然后也叠在一起,大小一样,所以我组也认为1/4=2/8=3/_.组5:我组与他们的验证方法都不一样,我们是计算的:1/4=1 4=0.25;2/8=2 8=0.25;3/_=3 8=0.25.三个分数都等于0.25,所以1/4=2/8=3/_.[评析:书本上的设计是用折纸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相等,在这里执教者大胆的放大教材,把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同时也为学生探究方法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多种验证的方法.还有这样设计把一些知识联系起来,用计算器的目的,是和五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计算器课联系起来,而且为验证猜想做准备,可以比较分数的大小,节约时间.和单位〝1〞的概念联系起来,体现出了单位〝1〞概念中的两层含意.]3.组织讨论(1)师:既然三只小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投影出示分饼图)板书1/4=2/8=3/_(2)你能从图上找到另一组相等的分数吗?板书3/4=6/8=9/_[评析:书本例1为比较3/46/8和9/_的大小.执教者在创设情景时选择的分数是有目地的]4.引入新课师:黑板上二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的规律.5.引导猜测师:你们猜猜看,在这两组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生1: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2:分子和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3:分子和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4:分子和分母都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评析:这样设计注意了知识背景的丰富性,拓宽了〝分数基本性质〞的研究背景.在教学中,学生充分观察学习材料,发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测.学生的实际猜想可能会出现观点不一,表达方式不同,或者不够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的,能够自已提出问题,已经向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教师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现心中的疑惑,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假说.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是进入到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是进入到了知识的研究过程中.〝分数基本性质〞的研究背景从知识层面上来看已经拓宽了,从以前的只局限于〝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拓宽到对〝〝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或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为充分地经历〝性质〞形成的过程,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还为沟通加.减.乘.除四种情况在分数的大小不变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奠定了基础.]二. 活动研究,探究规律.1.引导研究,感知规律师:猜测是不一定正确的,需要通过验证才能知道猜测是不是有道理,规律是否存在.我们需要对以上的猜测进行验证.你们准备如何进行验证?生: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师:怎样举例验证呢?我们以其中的一个猜测来试试看好吗?我们选哪一个为好? 生: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好,我们就选这个,试试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验证,教师作适当指导.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0.51 2/2 2=2/4=0.51 3/2 3=3/6=0.5师:看了这些小组的举例验证,能说明这个猜测有道理吗?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学生没有答出0除外)师:谁能写出几个与1/3相等的分数.比一比谁写的多. 生回答,师板书1/3=2/6=3/9师:这样写得完吗?生:不能师:分子和分母是不是可以乘以所有的数.生:0要除外.师:为什么0要除外呢?生:0不能做除数,也不能做分母.[评析: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这样是永远也写不完的.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从而自然得出〝0除外〞的结论.这样形成的记忆是深刻的.]2.自主研究,理解规律师:我们已经用举例验证的方法验证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是正确的.那么,其它三个猜测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每一个小组选取一个猜想进行验证.学生自由选择,教师适当进行调配.师:为了在研究中能够节约时间,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可以借助这些材料进行验证.当然,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教师作适当指导.反馈交流小结师:看来在分数里,只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而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是会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师:你们认为性质中哪几个字是关键字.生:〝都〞,〝相同的数〞,〝0除外〞生齐读投影上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评析: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四个〝假说〞的验证过程认知比较充分.这不仅为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创造了条件.教师在该环节的处理上出于对学生实际的考虑,安排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选择〝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猜测进行验证,一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一次验证的过程,认识到过程中的注意点,二是有利于教师下一步的调控和指导.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在第二层次的独立验证活动中,才能够更多地关注数学学习内在的东西,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学生探究的过程比较清晰,对学习方法的体验也比较深刻.到位.由于这样的设计,使整节课的重心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体现出了猜测验证结论的思维模式.]3.沟通说明,揭示联系.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很相似.生:商不变性质出示商不变性质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生: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师: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些知识和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时候与我们身边的事也是有联系的.[评析:引导学生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时是可以联系起来的.这样的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出示动画片断.(注孙悟空有一次因一时大意,被妖怪关在了一个金钵中,金钵能随孙悟空变大而变大,随孙悟空变小而变小,孙悟空出不来.)师:孙悟空为什么跑不出来,这与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是不是有点相似.生:分数的基本性质.[评析:数学中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可以联系的.例如自从一八四五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发现苯之后,许多化学家绞尽脑汁要它的分子结构,然而对当时的人类从未想到环状的分子结构的存在,所以化学家们纷纷撞壁而相继放弃.一八六五年某个寒夜,已经研究多年不肯罢手的化学家库凯里在一整天徒劳无功的探索后,歪在火炉边打盹,意识滑入梦乡,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在梦中看见一大堆原子在眼前雀跃,其中有一群原子排成长长的链,在那儿扭动.盘卷,再仔细一看,啊!是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而且得意洋洋地在他面前猛烈旋转!像被闪电击中,库凯里立刻惊醒,领悟到苯的分子结构是前人未曾梦想过的封闭环状,难怪那些持旧有的开放式链状观点来研究的专家通通碰了一鼻子灰.从此,化学研究也因为这个革命性的发现而进入新的里程碑.在那个看见蛇咬尾巴的梦境中,库凯里领悟到苯的环状结构式.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想到动画,再用语言表达出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为以后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的.内容情感与态度目标:做事或解题时不能粗心大意.]师: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你们会运用今天的知识来解答问题吗?三. 应用性质,解决问题.1.出示例2思考:要把1/3和_/24分别化成分母是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分母怎么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板书2.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 书本试一试游戏(第一关:初露锋芒.第二关:勇往直前.第三关:再接再厉.第四关:大获全胜.每一关都有相应的练习题)[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安排合理.形式多样.由浅入深.采用游戏的形式,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练习,节约了练习的时间.体现了趣味性.生动性.开放性.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四. 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的?生1.我们是用举例的方法学的.生2.我们是用验证的方法学的.生3.我们是通过比较发现了规律.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猜想〞.举例.验证等方式,概括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运用这一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师:我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哥德_猜想加陈景润的故事)师:你听了有什么启发吗?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评析:让学生回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发现的一些规律,这样做更能体现〝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把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大小不变的分数.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难点: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白纸.圆片,彩色笔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到来了,你们刚入校园时觉得我们学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换了新课桌,有了新的洗手间,有了文化走廊,有了开心农场),说到开心农场,还有一个小故事,开学初,校长决定把这块地的三分之一分给四年级,六分之二分给五年级,九分之三分给六年级,四年级同学认为校长不公平,分给六年级的同学多而分给他们的少,校长听了,笑了,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告诉老师校长笑什么?生1:四.五.六年级分的地一样多.生2:师:到底校长分的公平不公平,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按平时的分组习惯四人一组,用你们的学具来代替这块地,像校长一样来分地吧.2.汇报结果师生交流:你们是怎样做的?谁能说一说,请几个同学上台演示并口述演示过程.生1: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的纸来代替这块地,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生2:用三个同样的圆片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生3:用三条线段分别画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生4:把分数化成小数,他们的商也一样,所以三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生5:3.课件展示,得出结论.师:校长分的和你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小电脑是如何拼的,(利用优质资源课件演示分地的过程,师生共同观察总结得到校长分的地一样多.)(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由的猜想,使实验成为自己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验证,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探究新的学习活动之中.)4.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师:三个年级分的地一样多,那么你们觉得.. 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生:相等.师:同学们请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师: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仔细观察,第一个分数和第二个分数相比分子分母发生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结合趣味故事经历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性质。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编了一个唐僧师徒4人分西瓜的故事,利用孙悟空的机智聪明和猪八戒贪吃的特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猪八戒吃了一块,再把这西瓜平均分成8块,猪八戒吃了2块。
最后把西瓜分16块,猪八戒吃了4块,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的背景下,了解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的事实,为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实践经验。
在看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方法说明八戒没有多吃到饼。
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通过课件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
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讨论图中分数的涂色部分是多少?A、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1/4吗?B、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每次找一个和1/4相等的其他分数吗?C、学生操作,并组织交流:每次对折后,正方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模板五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模板五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篇1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第十册第91—9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体验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建构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内涵。
2、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实现新知化归旧知,并与后面约分和通分的学习作好前期孕伏。
3、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充分自主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
课前准备:课件,学具袋一个(线段图纸、长方形、绳子)、探究纸一张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作好铺垫出示四分之二后说:老师的信封里有一道算式,这道算式和这个分数的值相等,你们猜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除法算式。
)你能具体猜出是怎样一道除法算式。
(2÷4)为什么你会猜是一道除法算式?(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除法与分数有什么样的关系?(黑板上出示:被除数÷除数=)根据2÷4这道除法算式,每人都试着说一道与它相等的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板书:1÷23÷64÷85÷10100÷……)为什么你认为100÷与2÷4的商是一样的?(2和4同时乘以50商不变,这是根据商不变性质)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出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迁移猜想,引疑激思分数与除法有这样的关系,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那你们猜分数中有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性质吗?(有)你能具体说一说?交流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自主探究,验证猜想也许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科学家的发现往往也是从猜想开始的,但是只有通过验证得到的结论才是科学的,这节课我们也学着来做一名小数学家。
(1)初步验证①出示:探究报告单,让学生读要求:a.同桌合作:两人各写一个分数,将它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算出新的分数。
b.选择合理的方法验证所前后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精选7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精选7篇)《分数的基本性质》篇1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0---22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纸条、彩笔、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出示)光明小学举行了校园科技周活动,看:同学们正在制作科技展牌。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三幅作品,请看第一张,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那个分数?你是怎样想到的?请看第二幅作品,图片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第三幅作品呢?谈话: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表示的都是每幅作品中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大家比较这三张展牌,注意观察,这三个分数,你认为哪个大呢?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谈话:是否一样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请小组长快速地从一号信封中拿出三张一样长的纸条,小组合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然后比一比,看,这三个分数相等吗?学生操作。
师展示一组的纸条。
谈话:同学们都是这样涂的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得出这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相等,因此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谈话:大家同意吗?好,现在老师就把大家的发现写下来: = = 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不变,他们的分子呢?分母呢?老师还能写一组这样的分数。
请同学们看黑板。
(老师随机写出2/5=6/15=12/30,你能像老师这样写一组这样的分数吗?学生写分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谈话: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相等的分数,思考: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怎样变化?请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小组长注意,要把你们组发现的规律记在练习本上。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75—76页部分例1、例2及练习十四中的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通过探究及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的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形成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统一认知,使学生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前面,我们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你们能猜想13与10003000这两个分数谁大?2.揭示课题: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学习了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二、直观操作,引发思考教学例1(1)出示例1。
请看大屏幕:“拿出三张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按下图平均分,并涂上颜色”。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张同样大小的纸,请按屏幕的要求完成操作。
(2)学生操作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上颜色。
(3)学生汇报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分别是多少吗?1 2、24、48(教师板书12、24、48)(4)比一比: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张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三、探究发现,猜想规律1.仔细观察我们先从左往右观察21= 42= 84这一组分数,看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先观察21=42,分子怎样变化?分母怎样变化?乘的数相同吗?分子、分母是同时发生变化的吗? 42和 84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21和84呢?2.猜想规律从刚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分子分母到底怎么变,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教师:纸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说一说:(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3.填空。
1÷2=()()(1×2)÷(2×2)=()()()()⨯⨯=()()。
二、故事激趣、揭示课题中秋佳节,孙悟空从嫦哦仙子那里带回三个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个平均切成2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
”孙悟空把第二个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乙2块,这时猴丙说:“再多点、再多点。
”于是孙悟空把第三个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丙4块,同学们你们知道那只猴子分得多吗?同学们欲知结果如何,请拿出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想一想。
三、探索研究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 折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的圆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单位“1”。
用手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8份。
(2) 画 在折好的长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2份、4份、8份画上阴影。
(3) 剪 把长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4) 比 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教师把下面的纸条帖在黑板上。
2142 63 2.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1) 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故事的猴甲、猴乙、猴丙各分了饼的几分之几?(2) 你认为它们谁分的多?(3) 既然它们三个分的同样多,那么1/2 、2/4 和4/8 的大小怎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得出:21=42=63 (4)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五下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的过程,有条理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卡片,长方形卡片及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迁移猜想1、变与不变:(1)从数字1—9中任选两个你喜欢的数学写在卡片上;(2)在两个数字之间添上“÷”(引出除法算式)(3)写出与这个算式的商相等的其它除法算式。
(至少写两个)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你是怎么想的?(引出商不变性质。
)出示教师写出的除法算式:1÷2=2÷4=4÷8,再次复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齐读。
2、将三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生举手答。
(复习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提出问题:你们确定这里都可以用“=”符号连接吗?这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大小却是相同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一下其中的秘密!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规律大探秘:三人为一小组,任意选择一组分数,比较这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完善。
3、共同观察:4、观察以上例子,您能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探索规律,总结归纳1、验证大比拼:(1)小组合作,先想一个分数写在卡片上;(2)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3)根据老师提供的学具,想办法验证两个分数相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和实际情境引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
2.教具:分数卡片、练习册等。
3.教师准备教案、板书、题目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口头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概念,介绍分数的用途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新课讲解(15分钟)1.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大小的比较、相等分数的概念等。
第三部分:示范与练习(2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比较分数大小。
2.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卡片上的分数比较大小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些分数相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讨论分数概念的应用。
第五部分:课堂讨论与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方法。
2.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看法,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
2.总结所学内容,写一篇小结并提交。
六、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相等分数的概念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示范、练习和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还可以更多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1)》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1)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一性质是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于分数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交流分享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简单运算,引导学生进入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
2.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3.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教师引导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4.运用: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献魈骄考扒ㄒ颇芰Α/SPAN>4、较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分数基本性质”课件,正方形纸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一、巧设伏笔、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出示后学生回答,课件显示答案)2、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数。
1÷2=(1×5)÷(2×□)=(1÷□)÷(2÷4)①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填上面的数的?(生口答)(课件:商不变的性质)②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生口答)③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答,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二、讨论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1÷2= (怎么写)①1/2与()相等?你能想出哪些数?有办法怎么让它们相等吗?让生合作探讨。
②生出示答案:1/2=2/4=4/8……有选择填入上数。
2、引导学生证明它们相等。
①出课件:出示1个长方体,平均分成2份,得1/2,平均分成4份,得2/4……。
(课件演示)上述演示让学生感知后,问你发现了什么?(生讨论)②再逆向思考,观察板书和课件。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讨论)得到:(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验证、补充、强调①出示2/5=2×2/5=4/5,对吗?(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同时”(在黑板板书上用彩笔勾划强调)。
②出示3/4=3×3/4×4=9/16,对吗?为什么?强调“相同的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
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三、说教学策略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57页例1、例2;练习十四第5、6、7、9题。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参与观察、比较、归纳、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的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渗透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历探索过程并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多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图片资料、练习题等)、学习单等验证学具。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片或大圆片、彩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情境激趣:播放视频,感受变与不变数学思想在数学中普遍存在。
(板书:变与不变)2.知识链接:超级变变变(课件出示)(1)从数字1~9中任意选两个数写在本子上。
(2)在两个数之间添上“÷”。
刚才的两个数现在变成了什么算式?(分数与除法关系)(3)请写出与它相等的其他除法算式。
(至少写两个)在这些相等的算式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性质,你知道是哪个性质吗?谁来说一说?(板书:商不变的性质)3.迁移诱导:谁能把相等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从写数到写算式,复习分数与除法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黑板上的这三个分数,你们确定都可以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一)规律大探秘课件出示:1.4个同学一个小组,在黑板上的三组分数中任意选一组分数。
2.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这组数,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3.交流结束后请举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_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二、导入新课.(一)教学例1.出示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图上阴影部分画上等号)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2)观察(二)教学例2.出示例2:比较的大小.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2.为什么要“零除外”?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3.教学例3.例3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板书:教师提问:(1)?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五、课堂练习.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5.请同学们想出与相等的分数.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七、课后作业.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篇2一、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023年《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_2

2023年《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年《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笔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温故迁移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3.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4.猜一猜: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是否具有类似的规律?二、设疑激趣,探究新知(一)故事激趣,引出分数。
说出自己从故事中听到的分数。
(二)小组合作,直观感知。
1.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用对折的方法平均分成2份、4份、8份。
2.画一画: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
3.涂一涂:(1)给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2)给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3)给平均分成8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
4.比一比:比较3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的大小。
5.议一议: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分数的大小却相等。
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3.启发点拨。
通过从左往右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那么,从右往左看呢?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5.启发思考:这里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何数吗?(补充板书:0除外),你能举例说明吗?(三)独立尝试,运用规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
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
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板书课题)[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
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
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组织讨论。
(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3)我们班有50名同学,分成了五组,每组1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例2教案
绥江县凤凰小学:罗显华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交流、操作中,培养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概括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及措施:小黑板、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图上阴影部分画上等号)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
(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比较的大小(课件可以用其它分数).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
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
(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
(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教师提问:
(1)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
6.所以,)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相等的分数.
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六、课后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七、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八、作业布置:
课本第58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