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绪论
哈工大高电压技术1、绪论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工程上把 1000伏及以 上的交流供电电压称为高电 压。高电压技术所涉及的高 电压类型有直流电压、工频
交流电压和持续时间为毫秒
级的操作过电压、微秒级的 雷电过电压、纳秒级的核致 电磁脉冲等。
20世纪以来,随着电能应用的日益广
泛,电力系统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传 输的电能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电力系统
小
结
高电压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高压输电问题越来越得到 人们的重视; 高电压、高场强下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物理现象; 高电压试验在高电压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 3U cos 2 2 P P ∝ U 22 S
; R=
S S
R:导线电阻 :导线电阻率
:导线长度
S:导线截面积 P:传输功率 U:线路电压
提高电压等级可以实现大功率、远距离的输送电力
提高电压的效果 例如:输送750万千伏安容量的电力
345KV电压等级
• 降低线路损耗 1200KV电压等级 需:仅用一条单回线 走廊宽度为 91.5 m • 提高输送功率 即:可提高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 提高输送距离 • • 节省线路走廊
不同电压等级线损
需:七条双回线 走廊宽度为 221.5 m
不同电压等级传输能量曲线
输电电压与输送容量、输送距离的范围 输电电压(kV) 输送容量(MW) 输送距离(km)
110 220 330 500 750
10-20 100-500 200-800 1000-1500 2000-2500
50-150 100-300 200-600 150-850 500以上
电压的能力 学会限制各种过电压的措施 理解供电系统中绝缘配合的原则
高电压技术-绪论
本节内容:
➢1.1.1 带电质点的产生 ➢1.1.2 带电质点的消失 ➢1.1.3 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1.1.4 巴申定律与适用范围 ➢1.1.5 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
返回
第一节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一、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一)自由行程长度
当气体中存在电场时, 粒子进行热运动和沿 电场定向运动(如图 1-1所示)
应该指出:在气体放电中,能导致气体光电离 的光源不仅有外界的高能辐射线,而且还可能是气 体放电本身,例如后面将要介绍的带电粒子复合的 过程中,就会放出辐射能而引起新的光电离。
(二)热电离 常温下,气体分子发生热电离的概率极小。 气体中发生电离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m称为
该气体的电离度。 下图为空气的电离度m与温度T的关系:
表1-1列出了某些常见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之
值,通常一电子伏 (eV) 表示由于电子电荷qe 恒
等于 1.61019C ,所以有时也可采用激励电
位 Ue (V) 和电离电位 Ui (V) 来代替激励能和电 离能,以便在计算中排除 qe 值。
表 1-1
某些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E
图1-1
第一节 气体放电自由行程的长度 基本物理过程
一、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一)自由行程长度
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不
断地互相碰撞,任一粒子在
E
1cm的行程中所遭遇的碰撞次
数与气体分子的半径和密度有
关。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的倒数λ即为该粒子的 平均自由形成长度。
实际的自由形成长度是随即量,并有很大的分 散性,粒子的平均自由形成长度等于或大于某一 距离x的概率为
高电压技术吴广宁绪论
高电压技术吴广宁绪论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作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器设备的可靠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电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高电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高电压技术是一门研究高电压的性质、应用和特点的学科,主要涉及高电压的产生、测量、传输和控制等方面。
高电压通常指的是1000伏或以上的电压水平,其特点是能够克服介质的击穿、电弧的产生和电器设备的可靠性等问题,使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2.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高电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实验研究到今天的实际应用,不断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进步和发展。
(1)早期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对电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对高电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
如法拉第对于高电压的研究成果为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电力系统建设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扩张,高电压技术逐渐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变电站等领域。
例如,交流输电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高电压技术的发展。
(3)现代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电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如现代高压输电技术、高电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高压断路器等设备的研发应用,为电力系统的降低损耗和提高效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3. 高电压技术的应用领域高电压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工程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电力传输与配电:高电压技术在电力传输与配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高压输电、变电站等,能够有效地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的终端,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用电需求。
(2)电器设备与绝缘材料:高电压技术在电器设备与绝缘材料方面的应用,如高压变压器、高压开关和电力电容器等,能够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电压技术复习大纲-2012 (1)
第四章 气体中沿固体绝缘表面的放电
• 第三节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 o 弱垂直电场分量情况下,提高沿面闪络电压的途径?具 体措施? o 说明为什么加装均压环后绝缘子柱电压分布可以得到改 善 o 分析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等效电路?均压环如何改 善电压分布?
第四章 气体中沿固体绝缘表面的放电
• 第四节 受潮表面的沿面放电 o 名词解释:
• 第五节 脏污绝缘表面的沿面放电 o 名词解释:
o 污闪电压;污层等值附盐密度;单位爬电距离
o 干燥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污层对闪络电压是否有影响? o 什么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污层对闪络电压有显著影响?为 什么? o 为什么污闪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特别大? o 简单描述污闪的发展过程 o 污闪与其他沿面闪络过程的最大不同之处是? o 污闪发展过程中,局部电弧能否发展成闪络取决于哪些 因素? o 影响污闪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o 实验室进行人工污秽试验时,如何确定污闪电压?具体 步骤?对污闪试验所用电源的内阻抗有何要求?
o 湿闪络电压;
o 介质表面发生凝露时,沿面闪络电压降如何变化?是否 发生凝露与什么因素有关? o 低温下为什么相对湿度增加不会显著降低闪络电压? o 湿闪络电压与干闪络电压的关系? o 提高绝缘子湿闪电压的措施? o 为什么户外绝缘子都有伞裙? o 为什么伞裙宽度进一步增大并不能提高湿闪电压?
第四章 气体中沿固体绝缘表面的放电
o GIS的母线筒和测量电压用的球间隙属于什么类型的电 场?高压输电线路?套管? o 如何描述电场的不均匀性?以稍不均匀场和极不均匀场 为例予以说明 o 极不均匀场区别于均匀场的放电现象是? o 同样间隙距离下,稍不均匀场间隙的击穿电压比均匀场 间隙的要高还是低? o 电晕放电是自持还是非自持放电? o 极不均匀场间隙中自持放电条件是? o 电晕放电的危害、降低电晕放电的措施与电晕放电的有 利之处?
《高压电技术》课程复习要点
《高压电技术》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高压电技术》适用专业:2016级电力系统自动化(专科业余函授)辅导教材:《高电压技术(第三版)》常美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内容: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
要求:掌握电介质的极化;了解质的介电常数;掌握电介质的电导和损耗。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内容: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气体放电过程的一般描述;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要求:了解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及电子崩;了解自持放电条件,掌握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熟悉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及电晕放电;掌握沿面放电及污闪。
第三章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内容:气隙的击穿时间;气隙的伏秒特性;气隙的击穿电压;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的电气特性。
要求:了解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第四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内容: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影响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提高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要求:了解固体与液体介质的击穿和老化;掌握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
第五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内容:绝缘预防性试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要求:掌握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测量、泄漏电流的测量及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第六章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内容: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要求:掌握工频高压试验基本内容;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直流高压试验基本内容。
第七章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内容:单导线线路中的波过程;行波的折射与反射;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要求:掌握波沿均匀无损单导线的传播;掌握行波的折射和反射;掌握波作用于单绕组时引起的振SF6气体荡、三相绕组的波过程及波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播。
第八章雷电及防雷装置内容:雷电参数;避雷针与避雷器;接地装置。
要求:了解雷电参数和雷击过电压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种防雷装置的基本原理和防雷性能;掌握防雷接地。
高压教案-(1)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一章电介质的极化(The pole turn)、电导和损耗(Exhaust)电解质是具有电阻率;106~1019电介质的极化一、电介质的极性及分类分子键:分子间的结合力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二、电介质极化的概念和极化的种类极化:极化的基本形式1、电子式极化即由电子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的极化存在于一切电介质中。
特点;(1)j极化所需时间极短。
10-15s。
(2)极化与频率无关。
(3)极化过程无能耗。
(4)极化受温度影响小。
2、离子式极化:离子的位移造成的极化称为离子式极化。
发生于离子结构的电解质中。
电负性;指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电解质整体对外没有极性,当有外电场沿电场方向的两端形成等量异号电荷,对外呈极性。
去掉外电场,自动回到原来的非极性状态。
温度升高:1、离子间结合力减少,极化程度增强。
2、离子密度减少,极化程度减低。
总之:1的影响大于23、 偶极子式极化:偶极子转向引起发生于极性电解质中。
特点;(1) 极化所需时间较长10-10s ~10-2s. (2) 极化与品频率有关。
(3) 极化过程有能耗。
(4) 温度影响大。
4、 空间电荷极化:自由离子的移动。
夹层极化:S 闭合瞬间: 一般故C 1、C 2上电荷要从新分配,夹层电解质界面上出现电荷集聚。
特点:(1) 夹层极化缓慢,时间长。
(2) 有能耗。
外加电压频率增加,极化减低。
偶极子转向时要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 温度增加,1、分子性结合力减低极化程度增加。
2、分子热运动加剧,妨碍偶极子转向,极化减低。
总之:取决于1、2相对强弱。
小结:极化种类 产生场合 所需时间 能耗 产生原因只在低频电压下完成极化12021C C U U t ==第二节 电解质的损耗 一、介质损耗的基本概念1、电解质的等值电路(直流电压) 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些有损极化(例如偶极子、夹层极化)引起的损耗,总称介质损耗。
高电压技术第1章 绪论
高电压工程基础
1.1 高压输电的必要性
远距离、大容量 高压输电
线损与发热
不同截面的电缆和架空线都有其最大允许的载流量, 电流过大会使线路能量损耗太大导致导线温度过高而引发 事故,所以要增大输电容量必须提高输电电压。
线路电压降
为保持用户的电压在合理的运行范围之内,对线路电 压降必须有所限制。因此从这一点出发,也只有提高输电 电压才能增大传输容量。
高电压工程基础
加拿大,1965年,735kV,765kV 前苏联,1967年,750kV,787kV 美国,1969年,765kV,800kV (巴西、南非、委内瑞拉、韩国) 中国,2005年,750kV,800kV
交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发展
输电技术的百年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依靠不断提高 电压等级来增大输送容量和输电距离。
国外 ±500 及以 上直 流输 电工 程
因加-沙巴 纳尔逊河II期 I.P.P. 伊泰普I期
伊泰普II期
太平洋联络线 魁北克多端 亨德-德里
巴西
美国 加拿大美国 印度 印度 换流站地址 舟山-镇海 葛洲坝-南桥 天生桥-广州 三峡龙泉常州政平 三峡-广东惠州
±600
±500 ±500 ±500 ±500 额定电压(kV) 100 ±500 ±500 ±500 ±500
高电压工程基础
1.2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装机容量
是1949年的238 倍,位居世界第 二位。
2009年超过8.74亿 kW=874GW。尽管我国 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但人 均装机容量仅为0.34 kW, 只有美国人均装机容量的 1/10左右。
我国电厂建设今后仍 将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 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 900 GW~950GW,但即使 到那时我国的人均发电装 机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
《高电压技术》辅导资料一
高电压技术辅导资料一主题:绪论和第一章(第1-3节)学习时间:2013年9月30日-10月6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绪论和第一章第一、二、三节“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气体中的放电现象和电子崩的形成”、“自持放电条件”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高电压技术的概念和气体放电相关知识的理解。
绪论高电压技术主要内容1.高电压技术,即电力系统中涉及的绝缘、过电压、电气设备试验等问题的技术。
如:雷击变电所、发电厂的过电压及防护;绝缘材料的研制;合闸、分闸、空载运行以及短路引起的过电压;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高压输电的必要性:大容量输电的需求;远距离输电的需求2.研究内容(1)提高绝缘能力电介质理论研究——介质特性放电过程研究——放电机理高电压试验技术——高压产生、测量(2)降低过电压雷击或操作→暂态过程→产生高电压→绝缘破坏→故障→防护破坏→恢复研究过电压的形成及防止措施过电压种类: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3)绝缘配合——使相互作用的数值、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绝缘的电气特性之间相互协调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经济运行。
第一章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及相关术语:电介质(dielectric):指通常条件下导电性能极差的物质,在电力系统用作绝缘材料电介质中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内部可自由移动的电荷极少,因此导电性能差。
(电介质—从贮存电能的角度看;绝缘材料—从隔离电流的角度看)。
电介质一般分为气体电介质、液体电介质、固体电介质。
常用高压工程术语:击穿(breakdown):在电场的作用下,由电介质组成的绝缘间隙丧失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放电(discharge):气体绝缘的击穿过程闪络(flashover):沿固体介质表面发展的气体放电(沿面放电)电晕(corona discharge):由于电场不均匀,在电极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
U,单位KV):使绝缘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击穿电压(又称放电电压)(b击穿场强(又称抗电强度,绝缘强度)(b E,单位KV/cm):发生击穿时在U/S(S:极间距离)绝缘中的最小平均电场强度。
第1章高电压技术-绪论
• 为了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量,降低传输过程网络
202损1/4/耗9 ,提高经济效益,电压等级不断提高。
3
电压等级分类
• 中低压(LV):0-10kV:(36V)…110V…220V…380V (6000V)…10kV…(15kV)
• 高压(HV):10-400kV:35kV…(60kV)...110kV…220kV • 超高压(EHV) 400-1000kV: 330kV:500kV…750kV • 特高压(UHV):1000kV及以上:1100kV…1500kV …
• 国家规划500KM以上距离采用交流 1000KV、 直流±800KV特高压输电。 “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 网,逐步形成国家特高压电网。
2021/4/9
10
高电压工程研究问题和意义
• 高电压工程:涉及电气过压,耐压,绝缘等工程 技术问题。
• 主要包括:高电压绝缘、高电压试验技术、电力 系统过电压三大部分。
可逆性电击穿用于克隆技术,不可逆性电击穿用于食品 工业中的灭菌。
2021/4/9
15
如何学习?
• 作为电气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为进入二级 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 特别是:过电压产生机理、电磁兼容性、电介 质特性、各种测量实验手段的学习训练、电力 系统过电压防护等,是电气类学生必备知识。
输送容量/MW 10~50 100~500 200~1000 500~1500
输电距离/km
150~50 300~100 600~200 1000~250
750 800 1000~2000 1500~500
➢ 电力能源结构和分布
电厂类型 装机容量/GW 占总装机量的%
火电 700.8 73
高电压复习
4.4 受潮表面的沿面放电
· 表面凝露对沿面放电的影响:(1)在介质表面未发生凝露时,空气相对湿度 增大,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会略有提高(2)介质表面发生凝露时,沿面闪络电 压将明显下降 · 表面淋雨对沿面放电的影响:介质表面淋湿时,雨水形成连续的导电层,会 使泄露电流增大,闪络电压大大降低
2.3 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获得能量的途径
(1)正离子撞击阴极 (3)强场发射
(2)光电子发射 (4)热电子发射
2.4 气体中负离子的形成过程:电子逸出后附着某一中性原子上后形成负
离子。
负离子形成途径:
2.5 带电质点的消失
(1)带电质点的扩散 带电质点从浓度较大的区域向浓度较小的区域的移动,从而使浓度变得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不对称布置的极不均匀场间隙的极性效应很明显, 而且其击穿的极性效应与稍不均匀场间隙相反。
3.2 标准雷电波的波形: T1=1.2μs±30%,T2=50μs±20%
对于不同极性:+1.2/50μs 或-1.2/50μs
3.3 操作冲击波的波形: T1=250μs±20%, T2=2500μs±60%
2.6 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的概念
外施电压小于 U0 时的放电是非自持放电。 外施电压到达 U0 后的放电是自持放电。 U0 称为放电的起始电压。
2.7 电子崩的形成过程:电子碰撞电离,电子数如雪崩式增长,将这一剧增
的电子流称为电子崩。
n n n0 n0 (ed 1)
2.8 流注
·概念:pd 值较大时放电过程也是从电子崩开始的,但是当电子崩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会产生电离特强,发展速度更快的新的放电区,这种过程称为流注放电。 ·流注的形成条件: 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 崩中的空间电荷使原电场明显畸变,大大加强了崩头及崩尾处的电场。 电子崩 中电荷密度很大,所以复合过程频繁,放射出的光子在崩头或崩尾强电场区很容 易引起光电离。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高电压技术讲义(超全讲解)
高电压技术总目录第1讲绪论第2讲气体放电理论(一)第3讲气体放电理论(二)第4讲气隙的击穿特性第5讲电介质电气性能(一)第6讲电介质电气性能(二)第7讲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第8讲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第9讲绝缘诊断与绝缘试验第10讲高电压试验设备第11讲波沿线路传导第12讲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第13讲防雷装置第14讲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第15讲内部过电压概论一、世界电压等级的发展与提高高压电网向特高压电网发展的历程z1875年,法国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标志着世界电力时代的到来z1891年,在德国劳芬电厂安装了世界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它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第一条13.8kV输电线将电力输送到远方用电地区,使电力既用于照明,又用于动力,从而开始了高压输电的时代z1879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
1882年,第一家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成立。
100多年来,输电电压由最初的13.8kV逐步发展到20,35,66,110,134,220,330,345,400,500,735,750,765,1000kV高压电网向特高压电网发展的历程z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
高压(HV):35~220kV;超高压(EHV):330 ~750kV;特高压(UHV):1000kV及以上高压直流(HVDC):±600kV及以下特高压直流(UHVDC):±600kV以上,包括±750kV和±800kVz1908年,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条110kV输电线路;经过15年,于1923年,第一条230kV线路投入运行;1954年建成第一条345kV线路。
从230kV电压等级到345kV电压等级经历了31年。
在345kV投运15年后,1969年建成了765kV线路高压电网向特高压电网发展的历程z1952年,瑞典建成世界上第一条380kV超高压线路z1965年,加拿大建成世界第一条735kV超高压线路z1952年,前苏联建成第一条330kV线路;1956年建成400kV 线路;1967年建成750kV线路。
《高电压技术绪论》课件
高电压技术面临的挑战
高电压传输的物理限制
环境影响
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传输过程中的电场 强度和电流密度受到物理极限的限制,如 绝缘材料的性能、设备的尺寸和重量等。
高电压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对周 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如电磁辐射、对通 信线路的干扰等。
安全问题
经济成本
高电压设备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安全风险,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绝缘电阻和介电常数的测量
绝缘电阻的测量
01
绝缘电阻是衡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绝缘
电阻可以评估设备的绝缘状况。
介电常数的测量
02
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材料性能的参数,通过测量介电常数可
以了解材料的电学性能。
测量方法
03
采用专门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和介电常数测量仪进行测量,测试
结果需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 人们开始探索和研究高压电现象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在多个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发 展趋势包括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气 体放电和等离子体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高电压技术在 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等。
电介质中的电流和电压测量
电流测量
电流测量是高电压技术中重要的实验环节,常用的测量方法 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间接测量则是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电压测量
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
《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适用班级: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函授);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辅导教材:《高电压技术》常美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选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在高电压作用下绝缘电气性能的基本知识和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过电压的基本理论和过电压的保护方法,为今后从事高电压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工程电磁场》、《电路分析》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内容: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
要求:掌握电介质的极化;了解质的介电常数;掌握电介质的电导和损耗。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内容: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气体放电过程的一般描述;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要求:了解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及电子崩;了解自持放电条件,掌握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熟悉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及电晕放电;掌握沿面放电及污闪。
第三章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内容:气隙的击穿时间;气隙的伏秒特性;气隙的击穿电压;提高气隙击SF气体的电气特性。
穿电压的方法;6要求:了解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第四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内容: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影响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提高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要求:了解固体与液体介质的击穿和老化;掌握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
第五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内容:绝缘预防性试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要求:掌握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测量、泄漏电流的测量及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第六章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内容: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要求:掌握工频高压试验基本内容;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直流高压试验基本内容。
高电压技术——第一讲绪论
我国输电技术的发展
330
500
1974 1981
750 2005
1000 2008
电压等级 出现年份
220 1926
世界输电技术的发展
380
500
1952 1959
750 1965
1150 1985
装机容量 输电电压
三峡水电站 18.2 GW 500kV;±500kV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12.6 GW
课程性质和要求: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也是从事电力相
关领域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相
关知识的方法、了解并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为以后从事电力专业及相关强电领域的工作打好基
础。
第一章 绪论
1.1高压输电的必要性 1.2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1.3电力工业对高电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1.4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高电压技术中的应用
当输电距离超过 等价距离时直流 输电更经济
直流输电系统中 的绝缘技术和过电压防 护技术不同于交流输电 系统,所以高压直流输 电的发展对高电压技术 的进步是有促进作用的。
1.4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高电压技术中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
阀式避雷器(碳化硅) →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氧化锌) 粘性浸渍的油纸电缆、充油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
装机容量 :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 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
是1949年的238 倍,位居世界第 二位。
我国是世界人 口第一大国,尽管我 国电力工业发展如此 迅速,但人均装机容 量仅为0.34 kW,只有 美国人均装机容量的 1/1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年,美国建成了287kV输电线路,全长455km。
1952年,瑞典建成380kV输电线路。 1956年, 前苏联建成400kV线路,1959年升压为500kV线路。 1965年,加拿大建成735kV线路。 1967年,前苏联建成750kV线路。 1969年,美国建成765kV线路。 1985年,前苏联建成特高压1150kV线路,全长1228km。 20世纪90年代,日本建成了一条长达300km的1000kV输电线路。
为什么要研究“高电压绝缘” 电压等级→设备绝缘费用 缘结构。 绝缘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绝缘故障是导致设 备失效的主要原因。 高电压绝缘的主要内容 绝缘材料:研究各种绝缘材料在高电压强电场下的各种性 能、各种现象以及相应的过程、理论,尤其是绝缘击穿破 坏的过程和理论,在此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绝缘材料,开发 新材料,进而大幅度提高性能。 →开发新型绝缘材料 / 新的绝
一 学科地位
日本小崎正光教授把最高品质能量形态的电 能有关知识和技术体系称为电气-电子工程学, 它可理解为图示的三柱组成的体系:
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可这样理解:电能与人 类的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而高电压与绝缘技 术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体系,它是支撑电能 应用的一根有力的支柱。
高电压绝缘技术将抓住成为梦之能源的 核聚变发电、超导应用、大陆间送电、直流系 统、电能储藏、高性能蓄电池等大量课题进一 步发展下去。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 已通过国家验收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 工程是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运行 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变电工程。该 线路全长654公里,静态投资约57亿元,于2006年8 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经过一年 多试运行后,2010年8月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 工程获得国家验收通过。这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 工程从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绝缘结构(电场结构):绝缘材料的性能并不代表 绝缘结构的性能,绝缘结构的性能才是实际设备使 用的性能,同一材料在不同的绝缘结构下其性能不 相同,研究绝缘结构是要更好地利用材料的性能。 电压形式对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绝缘结构不能离 开电压形式(如工频或高频交流电压、直流电压、 冲击电压等),同样的材料、结构在不同电压形式 下绝缘性能并不相同。
相同输送容量不同电压等级交流输电走廊宽度比较 (根据我国工程实际杆塔设计数据)
降低线路损耗
长距离输电,电网损耗与电 压等级有关。电压等级越高, 损耗越低。 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送功 率400~500万千瓦,为500千伏 的4~5倍,理论损耗为500千伏 交流的四分之一左右。 ±800千伏直流,输送容量为 640万千瓦,为±500千伏直流 的2倍多,电阻损耗只有±500 千伏线路的39%。 不同电压等级交流输电损耗比较
增大送电距离
交流各电压等级的输电能力
电压 等级 (千伏)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输电距离 (公里) 30~120 100~250 200~500 250~800 500~1200 1000~2000 50 90 150 246 450 线路的 单位造价 (万元/公里)
节约输电走廊
电网投资比重 电源投资比重 100% 30.6% 70% 69.4% 30% 中国
80% 60% 40%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6.9%
44.8%
46.5%
53.1%
55.2%
53.5%
0%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1.8 1.6 1.4
中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
1.64 1.35
装机容量(GkW)
1.2 1.0 0.8 0.6 0.4 0.2 0.0 0.06 0.07 0.09 0.14 0.32 0.22 0.51 0.95 0.793
高电压技术
主讲:杨熙 yangxi@ 合肥工业大学
教学课件
QQ账号: 3397508589 ( QQ昵称:hfut-jaxt225 ) QQ密码:jdbh225 QQ邮箱:3397508589@
绪
学科地位
论
本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课程导引
返回
二
本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高电压技术是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各种电气物理 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 包括: 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电气绝缘与高压电气试验 过电压防护与绝缘配合
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实践性的应用价值。
可靠性的重大战略举措。
提高输送容量
8000 6000 4000 2000 0 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输送能力比较(MW)
1000kV AC 500kV AC ±800kV DC ±660kV DC ±500kV DC
交流各电压等级的输电能力情况表
电压等级 (千伏)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交流高压 直流高压 冲击电压
气 体 液 体 固 体
高电压的产生、测量与控制、介质放电与绝缘击穿、过电压及其 防护等构成了高电压技术学科的研究体系
高电压绝缘 高电压试验技术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三者之间的关 系?
没有可靠的绝缘,高电压高场强甚
至无法实现。高电压绝缘是高电压 工程的物理基础。
绝缘问题
直流输电 直流电压因为不能利用变压器,所以交流 输电最先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方面的技 术的进步,直流输电的优越性逐步得到体现, 许多国家又逐步开始发展直流输电。我国多条 远距离的西电东送线路即为直流输电线路。
国外输配电发展(直流):
1889年,法国建成125kV直流输电线路。 1954年,瑞典建成±100kV直流输电线路。 1970年,美国建成±400kV直流输电线路。 1972年,加拿大建成±450kV直流输电线路。 1978年,南非建成±533kV直流输电线路。 1986年,巴西建成±600kV直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输电的背景与意义
国家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 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的需求
特高压1000kV交流输电 工程、800kV直流输电工 程建设。 特高压变电站、输电线 路电力设备自主研发,实 现国产化。
我国能源资源很不平 衡,必须走远距离、 大规模输电的道路。
特高压交、直流工程 符合我国能源和电网 电源协调发展需要。
在高压输电行业中,习惯上称:
低 压 高 压 35kV以下 35kV-220kV
超高压 330kV-750kV 特高压 1000kV及以上
国外输配电发展(交流):
1890 年,英国出现从Deptford到伦敦长达45km的10kV输电线路。 1891年,德国建成15kV的三相交流输电线路,全长170km。 1898年,美国建成33kV输电线路,全长120km。 1906年,美国建成110kV输电线路。 1912年,美国建成150kV交流输电线路。 1923年,美国建成了230kV交流输电线路。
电网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发展,我国电网投资占电力总投资的比例远 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特别是近年来,电源建设和 投产速度加快,加剧了电网滞后的矛盾。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不 足,主网架薄弱、稳定水平不高、抵御事故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能源 1%
2020年我国电源结构主要的部分仍为火电和水电
750kV 1000kV ±800kV
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以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联接各大煤电基地、 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备大范 围、大规模、高效率的能源优化配置能力和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互 动性的坚强智能电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获得各种电介质的绝缘特性知识 提高抗电强度的方法 了解高电压试验设备原理、试验方法 掌握波过程的基本理论
具有分析计算供电系统中大气过电压、操作
过电压的能力 学会限制各种过电压的措施 理解供电系统中绝缘配合的原则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吴广宁,高电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赵智大,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小崎正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 邱毓昌等,高电压工程,西安交大出版社,1995 肖如泉,高电压试验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文远芳,高电压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张纬钹,何金良等,过电压防护与绝缘配合,2002
高电压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
课程定位:专业平台课 课程特点:理论性、实验性、专业性很强;
学习这门课了解一个二级学科
学习方法:重视对各种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更 应注重提高实践技能;直接面对现象本身,了解 工程背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目标:掌握与高电压相关的工程问题、工程解决 方法
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高电压绝缘
绝缘是将电位不等的导体分隔开,使导体没有电气连接,从而 保持不同的电位,绝缘是电气设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缘和按照一定要求组成的绝缘系统(绝缘结构)是支撑高电 压的基础,电气设备只有具有经济可靠的绝缘结构,才能够可
靠的工作。绝缘是高电压技术中的核心研究内容。
具有绝缘作用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电介质) 电介质按其形态分为:气体、液体、固体。 如:空气、SF6气体 矿物油 木材、纸板、陶瓷、玻璃、聚乙烯等
特高压交、直流设备 涉及我国能源安全, 必须国产化。
特高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特高压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走 廊资源的特点,代表着当今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采用特高压输电,有利于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 配置,有利于促进电网电源协调发展,符合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