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诊断学重点
天津医科大学诊断学重点
名词解释:1.发热程度的高低,临床将发热分为四种:低热37.3~38℃;中等高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肺脓肿痰分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
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三种类型是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4.判断咯血量,每日小量100毫升以内,中等24小时 100~500毫升,大咯血病人一次性500毫升以上,或300毫升出现窒息者均为大咯血。
5.全身性水肿包括: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如黏液性水肿6.临床常见的热型有:(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波状热(5)回归热(6)不规则热7.听诊顺序,心脏瓣膜听诊区有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8.正常肺部可听到三种呼吸音,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9.听诊内容包括:心律、心率、额外心音、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10.腹壁静脉怒张见于: 门静脉高压、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11.腹膜刺激三联征是指: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12.心房颤动时,临床听诊的特点主要有心率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1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有缺血性的T波改变,损伤性的段抬高,以及坏死性的Q波14.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5.双极肢体导联包括 I 、、。
16.甲状腺肿大一般分为三度,Ⅰ度;不能看到肿大但能触及;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17.脑膜刺激征是指: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18.波群的统一命名: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波,该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波,如果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波。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诊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 诊断学的概念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情况和预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2. 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诊断学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单一的检查结果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需要全面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信息。
(2)客观性原则:诊断过程要客观、科学,不受主观情感和经验的影响,要根据确凿的事实和科学的依据来作出诊断。
(3)可靠性原则:诊断结果要可靠、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对患者的病情判断要有一定的把握。
(4)预防性原则:诊断应该有预见性,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诊断学的方法和技巧1. 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病程、症状的变化和有无诱因等,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
(2)病史采集的方法:有问诊、查阅病历、询问家属和通过患者自述等方式。
(3)病史采集的重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生活史、治疗史等。
2. 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理性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的方法:包括望、闻、切、诊四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专用检查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
(3)体格检查的重点:包括一般状况、营养情况、皮肤黏膜、淋巴结、头面颈部、胸部、心脏、肝脾、腹部、生殖泌尿系统、脊柱四肢等。
3. 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检查的目的: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诊断提供依据。
(2)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风湿因子等。
(3)特殊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躯体验和感受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咨询诊的内容:普通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忆、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觉最要紧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要紧的缘故及持续时刻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事情与发病时刻②要紧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进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通过⑦病后普通事情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明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别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别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落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缘故: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经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汲取(汲取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汲取,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缘故别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XXX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别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群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诊断学至关重要。
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以下是这些基础知识的重点,按类划分。
一、生理学基础知识1.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准确诊断需要合理的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应掌握合适的采血部位、采血量、采血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的处理方法。
2.影响临床检验的因素。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及时间等。
应掌握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能够进行准确测定。
二、病理学基础知识3.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病理生理学是研究器官组织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病理学过程。
准确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学理解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4.细胞与组织病理学。
肿瘤学、炎症学等都属于细胞与组织病理学范畴。
掌握细胞与组织病理学知识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效果。
三、药学基础知识5.基本药理学知识。
掌握药物的毒性、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药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效果。
6.临床药物学知识。
包括药物的分类、使用禁忌以及化疗、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临床药物学知识对于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四、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7.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及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8.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正确应用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应掌握这些知识,确保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以上基础知识是诊断学学习中的重点。
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医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复习重点、试题诊断学重点最终版mu
1.体征:患者的体表或内部构造发生可觉察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2.三凹征:上呼吸道局部堵塞者,因气流不可以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及缩短,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进而惹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空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5.主诉:患者感觉最显然的难过或最显然的病症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由及连续时间6.反跳痛:在手指深压的根基上快速将手抬起,并咨询病人能否感觉痛苦加重或查察面部能否出现痛苦表情,说明局部有炎症病变向腹膜壁层扩散8.蜘蛛痣:皮肤小动脉尾端分支性扩充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成为蜘蛛痣。
一般以为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相关9.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退色,称为“肝掌〞。
一般以为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相关10.颈静脉怒张:正常人平卧时颈静脉稍有充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角距离的下2/3 之内,但在半坐位时,充盈程度超出超出正常范围,称为~,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堵塞综合征11.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间的地区蛙状鼻 :鼻腔完整拥塞,外鼻变形,鼻梁宽平如蛙状,见于肥大的鼻息肉患者。
冠状 T倒置的T波,双肢对称。
见于心肌缺血。
逆行 P 波指P波与正常的窦性P 波的方向相反,见于房室交界区的异位心律12.扁平胸:胸廓呈扁平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也见于慢性耗费性疾病,如肺结核13.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添,几乎与左右径相等,肋空隙增宽,腹上角增大,呈圆筒状,见于严重肺气肿病人或老年人或矮胖体型者14.Kussmaul 呼吸: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
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缺少,pH 降低,经过肺脏排出CO2 进行代偿,以调理细胞外酸碱均衡。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
17.梨形心:心脏叩诊时,心脏相对音界体现梨形,见于二尖瓣狭小。
系因为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胸骨左缘第2、3 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更为膨出致使。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诊断学重点
名解1.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2.现病史:病史中主体部分,记述患者患病后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3.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4.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5.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6.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离开光源后瞳孔立即复原。
7.间接对光反射: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8.集合反射:注视1m外目标,逐渐移近眼球,正常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
9.脊柱棘突:位于颈根部的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常以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10.肩平胸: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11.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筒状。
见于严重的肺气肿患者,亦可见于老年和矮胖体型者。
12.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故称~。
13.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4.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5.湿罗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及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16.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17.语音震颤:为被检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症状学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缺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诊断学重点1
诊断学复习重点一、名词:1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2酸中毒呼吸: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液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及呼吸中枢,出现深而规则的呼吸,常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3间停呼吸、亦称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几秒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4潮式呼吸:亦称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而后又变浅慢,此期持续30秒至2分钟,随后经过5-30秒呼吸暂停,再重复上述过程的周期样呼吸5水肿:是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
P716震颤:是指手触诊视感觉到的一种细微振动,因其与猫呼吸是产生的振动类似,故又称猫喘。
P1027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水浪冲过,故称为水冲脉8交替脉: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p1179腹膜刺激征:患者常有腹痛伴腹肌紧张,与压痛和反跳痛并存,称腹膜刺激征p13010奇脉: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脉搏的强弱多无变化,或仅有轻度改变。
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
p11711镜下血尿: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3个红细胞。
p3912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的S1、S2共同组成韵律,犹如马奔跑时的蹄声,称为奔马律。
P10913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14核右移:外周血分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
15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p371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从空腔呕出。
p3317移动性浊音:因变换体位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p13618湿罗音:呼吸过程中气体通过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产生的附加音。
诊断学重点重点总结【完整版】
诊断学重点重点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缺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本文对诊断学的一些简答题重点进行了整理,便于同学们复。
主要内容包括:
1. 什么是诊断学?
诊断学是指通过收集、整合、分析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学科。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是诊断学的主要方法。
其中,临床表现是最基础的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则是辅助方法。
3. 什么是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的判断,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过程。
4. 什么是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医学设备对人体进行扫描,获取影像学资料,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如X线、CT、MRI等。
5. 什么是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指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染色、镜检等方法,从而确定疾病病理形态、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复习诊断学有所帮助。
【天津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基础》
诊断学第三章基本检查法本章重点: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几种、各检查方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2.触诊方法有几种及各种触诊法的适用范围3.正常人体的基本叩诊音有几种及存在的部位(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方法、概念、适用范围】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己的眼、耳、鼻、等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种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方法概念适用范围视诊指医师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全身(发育、营养、步态等);局部(皮肤、粘膜、头颈等)触诊指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身体各部(腹部触诊最重要)叩诊用手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位使之振动而产生声响,检查者根据振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
确定肺尖宽度、肺下界、胸膜病变、肺部病变、心界大小等听诊指医生直接用耳或用听诊器听取被检查者体内各部在运动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人体正常与否的检查方法。
心、肺、腹等嗅诊医师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皮肤、粘膜、呼吸道等(二)触诊【触诊的方法】分类(1)浅部触诊(2)深部触诊①深部滑行触诊②双手触诊③深压触诊④冲击触诊(浮沉触诊法)【触诊的检查方法】分类检查方法浅部触诊用一手轻轻平放在被检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配合,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
深部触诊检查者的手应当温暖,检查时,用右手掌平放在腹部,左手掌叠放其上,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
深部滑行触诊医师以并拢的示指、中指、环指末端逐渐加压到腹腔脏器或包块上,做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条索状包块,则应作与长轴相垂直方向的滑动触诊。
双手触诊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
深压触诊以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渐按压,探测腹部深在病变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
冲击触诊(浮沉触诊法)以并拢的手指取70°― 90°角,置于腹壁上相应部位,先做2―3次较轻的适应性冲击动作,然后迅速有力地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
诊断学全套重点总结【分章节】
诊断学全套重点总结【分章节】第一章:诊断学简介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各种临床检查和诊断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临床检查在这一章节中,详细介绍了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来检测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则是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结构。
第三章:病史采集与分析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采集和分析患者的病史信息。
合理、全面地采集患者的病史对于正确诊断疾病十分重要。
通过询问患者和了解其病史,可以获取到诊断所需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判断。
第四章: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指通过各种特殊的检查方法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辅助诊断。
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检查、放射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患者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第五章:诊断学原理与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诊断技巧。
诊断学基于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结合各种检查手段和病史信息来进行诊断。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诊断学的原理和一些常用的诊断技巧,帮助医生提高准确诊断的能力。
第六章:错误诊断与防范诊断中存在错误的可能性,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错误诊断类型和防范措施。
通过了解这些错误类型和防范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错误诊断的发生。
结语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诊断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掌握好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诊断学第三版重点知识归纳
诊断学第三版重点知识归纳一、症状学发热发热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6条)发热分度:以口腔温度(36.2~37.30C)为准,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题型:最多选择题,可单选和多选;其次名词解释,针对热型;简答题咯血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咯血量的划分(选择)病因:支气管、肺部疾病、心血管、其他。
易遗漏心血管疾病淡略血与呕血的鉴别题型:选择题或简答题,简答题主要针对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发绀发生机制:还原血红蛋白量的绝对增加,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5g/dl)中心性发钳与周围性发维鉴别:中心性(肺性、心性)、周围性(体循环淤血、心排出量减少、局部血流障哎)病因、特点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紫绀、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简答题:中心性发钳与周围性发钳鉴别。
呼吸困难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和意义。
心源性:(左心衰)特点两者鉴别:病因、临床表现、抗心衰治疗的效果其他:了解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题型:名词解释多见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等。
水肿发生机制:即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钠水潴留毛细血管滤过压t通透性t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受阻深病因与临床表现:重点是全身性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表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应用题。
呕血与便血定义:(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肝胆)病因:不同病变部位呕血与黑便的特点(上消化道/小肠出血一柏油样便乙状结肠以下一鲜红色黏附粪便表面不与之混合)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机制)便血颜色与部位特殊病变(如菌痢、阿米巴痢疾)的便血特点呕血黑便最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题型:选择题多见(出血定位问题),可能出现简答题黄疸出现肉眼可见黄疸的胆红素值≥34.2umol/L,隐性黄疸的定义(重点)。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引言:诊断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诊断学考试中,对关键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诊断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完整总结,以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准备。
一、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病史采集- 听取主诉:患者所述症状的描述,包括起病时间、程度、频率等。
-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相关因素以及既往病史等。
- 家族病史的探讨:了解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
- 药物史和暴露史的了解: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接触有害物质史等。
2. 体格检查- 观察:全面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势、表情等。
- 器械检查:运用医学器械进行各系统的检查,如听诊、触诊、视诊等。
- 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等。
3.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 特殊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血糖测定、病理检查等。
4.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帮助医生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 生物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帮助医生确定病因。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采取药物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等措施。
- 高血压:测量血压,评估心脑等靶器官损害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生活方式等进行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通过肺功能检查、过敏试验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 肺炎:通过胸部X线检查、痰液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 肝炎: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等评估病情,并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
- 胃溃疡:通过胃镜检查和Helicobacter pylori检测,进行抗生素治疗和酸抑制治疗。
4.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医学诊断学基础考试重点内容、知识点总结
医学诊断学基础考试重点内容、知识点总结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3、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5,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肺梗死为突然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和紫绀,)6, 急腹症:外科范围的急性腹痛,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处理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7、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①腹部疾病,如腹膜炎;腹腔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转或扩张;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腔或脏器包膜牵张;化学刺激;肿瘤压迫和浸润;②腹腔疾病的牵涉痛,如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③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时毒素刺激腹腔浆膜引起的腹痛或铅中毒引起的肠绞痛;④其他原因,如过敏性紫癜时的肠管浆膜下出血.9,咳嗽或咳痰伴咯血,忤状指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咳嗽伴声音沙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处1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诊断为肺癌. 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炎支气;痰液放置分层.管扩张时,可见:咳嗽或于夜间变动体位时加剧;咳嗽伴咯血10,咯血定义:指喉部一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12,咯血与呕血区别(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13,、呼吸困难定义: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14、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5、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②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6、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①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医科大三年级:诊断学重点内容(整理总结)
诊断学知识点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发热程度的高低,临床将发热分为四种:低热37.3~38℃;中等高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肺脓肿痰分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
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三种类型是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4.判断咯血量,每日小量100毫升以内,中等24小时100~500毫升,大咯血病人一次性500毫升以上,或300毫升出现窒息者均为大咯血。
5.全身性水肿包括: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如黏液性水肿6.临床常见的热型有:(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波状热(5)回归热(6)不规则热7.听诊顺序,心脏瓣膜听诊区有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8.正常肺部可听到三种呼吸音,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9.听诊内容包括:心律、心率、额外心音、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10.腹壁静脉怒张见于: 门静脉高压、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11.腹膜刺激三联征是指: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12.心房颤动时,临床听诊的特点主要有心率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1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有缺血性的T波改变,损伤性的ST段抬高,以及坏死性的Q波14.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5.双极肢体导联包括I 、II 、III 。
16.甲状腺肿大一般分为三度,Ⅰ度;不能看到肿大但能触及;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17.脑膜刺激征是指: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18.QRS波群的统一命名: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_R___波,该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__Q___波,如果QRS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_QS_____波。
19.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cm,通常明显可见。
20.典型的腹膜炎三联征是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21.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肺淤血_和__肺泡弹性降低__。
22.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为大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23.现病史包括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2。
主要症状的特点;3。
病因与诱因;4。
病情的演变与发展;5.伴随症状; 6。
诊治经过;及病程中的一般情况24.窦性心律的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5.根据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特点,将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
26.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病、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7.黑便(柏油样便)的形成是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结合,形成FeS的缘故。
28.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肾源性水肿开始的部位是眼睑颜面开始而后遍及全身;心源性水肿开始的部位是足部开始而后遍及全身。
29.周围血白细胞正常值,成人4-10*109,白细胞分类中,杆状核粒细胞占0-5,分叶核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
30.皮肤粘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_2mm____时为瘀点,直径为_3~5mm__为紫癜,直径__大于5mm___者为瘀斑。
31.第一心音的产生机制是由于__瓣膜关闭__,音调__较低钝_,响度_较强_,在___心尖部_____听诊最响。
32.啰音按产生机理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两种。
33.呕血的病因虽多,但主要的三大病因是消化系统疾病、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全身性疾病。
34.叩诊音包括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35.心房颤动的心电图P 波消失,代替它的是颤动波(f波)。
36.正常心尖搏动位于_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_。
37.正常心电图包括以下3个波,分别是p波_ ,QRS波,T波。
和2个段:P-R段,ST段,2个间期分别是P-R间期,Q-T间期。
38.体温测量方法有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39.黄疸按产生机制和原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40.常见体位有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41.检查心包摩擦感以前倾体位,呼气末为最佳。
42.心电轴的正常范围-30~+90。
名师解释1.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晕眩。
2.体征: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的可察觉的改变。
3.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4.稽留热:高热在39---40度以上,达数天至数日,每日体温波动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5.心源性哮喘: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缓解。
重症伴有气喘、发绀、大汗,吐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较多湿罗音,心率快,可有奔马律。
6.Cheyne-Stokes 呼吸(潮式呼吸):呼吸逐渐由浅慢变深快,继之由深快变浅慢,直至呼吸暂停,然后再重复以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7.呕血;是指患者呕吐血液,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急性出血所致。
但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
8.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
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
9.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称为镜下血尿10.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11.Auer小体(棒状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1 条或数条不定。
12.管型: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13.麻疹粘膜斑:在疹发前24~28小时出现,开始在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
外有红色晕圈,量少,常在1~2天内很快增多。
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颊粘膜及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14.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
心源性哮喘患者既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
15.窦性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16.心电轴:通常指的是平均QRS心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借以说明心室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
17.逆行P波:P波在Ⅱ,Ⅲ,aVF在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18.文氏现象:P波规整,P-R逐渐延长,直到脱漏一个GRS,周而复始。
19.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20.蛙腹: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部明显膨出扁而宽,称蛙腹21.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2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管样呼吸音):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气道通畅——肺组织密度增加/肺内有空腔23.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高热在39度以上,每日体温波动超过2度,最低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结核。
2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液中出现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核左移震颤:触诊时手掌感到细小的震动感,是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血管壁,瓣膜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25.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26.桶状胸:胸廓呈圆桶状,前后径增加,可与横径相等或超过横径,肋骨上抬变水平,肋间隙变宽,腹上角增大。
见于老人,矮胖体型,严重肺气肿。
27.心律失常: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28.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29.奔马律:是一种额外心音发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第一,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30.锥体束征: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
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拇指背伸的反射作用。
31.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而更明显。
见肝硬化。
3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33.“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所以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34.病理性Q波;1.Q波宽度大于等于0.04s;2.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3.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
见于心肌梗塞。
35.板状腹: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36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在肠腔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因红细胞破坏后。
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
使粪便呈黑色。
且大便表面表面附有粘液而发亮。
类似柏油。
37.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38.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试述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2.简述咯血和呕血的鉴别?3.按顺序说出心脏听诊的部位及听诊内容;心脏瓣膜听诊区有:二尖瓣区:即心尖区,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心尖搏动最强处。
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又称Erb区。
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心脏听诊顺序通常从心尖区开始,至肺动脉瓣区,在依次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为逆时针方向。
心脏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正常和异常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4.简述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表现:有胆道阻塞的原发病和阻塞后的临床表现如皮肤瘙痒。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阳性,尿色深,粪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