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2(七上)
《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2
( 辑缉 )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古语云:草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动弹( ) 牛仔( ) 相干( ) 混账( )解馋( ) 够呛( ) 模特( ) 对折( )3、选字填空。
忙___( 禄碌) 取___(绝决) 时___(兴行)( 荒谎 )___ 唐 ( 节结 )___ 制 编_ 倾___( 泻泄)而下 横七 ___(数竖) 八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药物的疗效就要打个对折。
打个对折:② 他连鄙薄带挖苦得叫了一阵。
鄙薄:挖苦:③ 你这个老头太够呛。
够呛:④ 天刚亮,乔安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拉开窗帘。
不管三七二十一:5、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
请用“东 西”一词分别造两个表示不同意思的句子,并结合语境解释其意思。
① 造句:意思:② 造句:意思:【语言表达训练】6、 乔安西最终脱离了危险期的根本原因是墙上画的树叶吗?7、 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8、文章结尾的精彩之处在哪里? 9、为什么极力刻画贝尔曼是个普通的画家,且性格怪异,缺点不少?这样写,与他最后的 行动有无矛盾?10、“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
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不少于10 个字。
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4 题。
第二天,医生对休易说,“她脱离了危险期。
你们胜利了。
剩下的事是营养和护理。
” 这天下午,休易坐到乔安西躺的床上,织着条根本用不着的蓝色羊毛披肩,已经无忧无虑。
织着织着,她伸出只手连人带枕头搂着乔安西。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学案 北师大版
课题:《最后一片叶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⒈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⒉ 根据小说三要素解析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小说的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小说按篇幅长短、容量大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导学设计:温馨提示标出课文段号,根据学案预习课文,注意作者、生字和词语解释。
一、明确目标二、夯实基础:(借助工具书、课本、练习册课前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课堂上分组展示)1、本文的作者是,国著名小说家。
代表作有和。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填写下列字音:横七竖八()瘟神()鄙薄()够呛()邋遢()自诩()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不速之客:(2)自诩:(3)邋遢:(4)鄙薄:三、整体感悟:(精读课文、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展示在黑板上)1、文中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2、明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小说中乔安西由死到生、老贝尔曼由生到死都围绕展开,乔安西的生是因为;贝尔曼死则是他的全部体现。
3、复述课文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同学听,看谁讲最好。
4、试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四、巩固提升:(给你一片天地,展示你风采)1、填写下列字音:自诩()横行无忌()不屑一顾()凶神恶煞()2、下面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足智多谋昂手阔步筋疲力尽B、旁门左道横行无忌惊心动魄C、无计可实不屑一顾无以附加D、自告奋勇凶神恶熬万籁俱寂3、乔安西最终脱离了危险期的根本原因是墙上画树叶吗?最后一片叶子和乔安西有什么关系?4、乔安西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5、小练笔:乔安西明白真相后她会如何想,如何做?以此为内容写一个不少于300左右片段。
《最后一片叶子》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最后一片叶子》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最后一片叶子》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最后一片叶子》阅读练习第一题可以从四个层面说明“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挽救了乔安西的生命。
乔安西按照她自己的“规定”,最后一片藤叶掉下来时她也就随之而去。
然而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老掉不下来,按她自己的“规定”她就不应死去。
乔安西在思索这样奇事的过程中对自己先前的悲观情绪作了检讨,她的精神信念发生了变化,她实现了医生开出的最后的“药方”,靠自己“生”的信念挽救了自己。
这个信念的转折是不掉的“最后一片叶子”给的。
而这片“最后的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是贝尔曼的杰作。
第二个层面的意义:“贝尔曼说了二十五年的惊人之作”的实现。
贝尔曼是没有什么成就、画技一般的老画家。
一生都在说他要画一幅“惊人之作”,但嘟哝了二十五年,始终没有动笔,始终一事无成。
而这幅“最后一片叶子”却救了一个人的命,所以说这是贝尔曼的杰作具有双关的意义,贝尔曼的愿望实现了,这是其他的画无法相比的真正的“惊人之作”。
第三个层面的意义:这是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象征。
贝尔曼冒着风雨完成了作品,为此感染了肺炎被夺去了生命。
贝尔曼只想到救人,而没有去想这样做面临的危险(肺炎高发期、高发区,风雨中作画会淋湿受寒,本人年老可能因此得病)。
贝尔曼的这一高尚行为是他人生的杰作。
所以,这杰作又有图画和人生都称为杰作的双关含义。
第四个层面的意义:平凡的牺牲,或者说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象征。
贝尔曼是个很平凡的人,虽是个热心肠的老头,但缺点很多,其貌不扬,说话粗俗,嗜酒如命,穷愁潦倒,年过六十,一事无成。
特别是他去创作最后一片叶子时,他一点没有成为英雄的自我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
但是,他却做出了不平凡之举,他成了救人的英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2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引言;回答问题:1.“如果病人盘算起会有多少辆马车来送葬;药物的疗效就要打个对折。
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兴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医生说这番话之前;有一句话点出了其中的道理;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2.“到了11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伸出只冰凉的手今天碰碰这个;明天碰碰那个。
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
这瘟神简直横行无忌;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模仿它写一个句子。
答:3.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有何异同?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它们的写法写两句话。
①“华盛顿广场往西有一小片地区的街道横七竖八;像乱摊着的小布条;名曰:胡同区。
”②“他已年过六旬;头像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森林神;身子像小鬼;胡须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鬈曲着从头顺身子往下垂。
”答:二、生死信念对病人康复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文中表明乔安西生死信念变化的句子有哪些;休易和贝尔曼为鼓励乔安西树立生的信念做了些什么?请在文中划出你认为关键的句子;并在书旁或笔记本里写批注文字。
三、乔安西的命是贝尔曼用命换回来的;乔安西知道这一点后会怎么样呢?请想象;写出来;不少于150字。
发展空间《故事会》等课外读物很受同学们欢迎;请阅读下面这篇选自《故事会》2003年第9期的文章;回答问题。
99次生命的闪光——讲述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叶林生今年;世界各地时有地震发生;灾难哪!说起地震带给人类的那种惊心动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
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名叫志强;女的名叫红英;说起那年的唐山地震;那情景;他们还历历在目呢。
灾难降临的那天夜里;这夫妻俩住在人防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里。
丈夫当过兵;以前也参加过抗震救灾;一阵地动山摇过后;丈夫从伤痛中醒过来;黑暗中;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挣扎着摸索到妻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天上午,那位忙录的医生皱皱灰色浓眉,把休易叫到过道里。
B.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行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C.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苦地叫了一阵。
D.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泄而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句是()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与将军射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声,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火燎和生寒铁甲, ___________。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最后一片叶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五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最后一片叶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跳踉liáng 白痴chī 趔趄liè 嫉妒dùB、窗棂líng 自诩yǔ 遐想xiá 挑剔tīC、缓颊jiá 瘟神wēn 踹到chuài 高亢kàngD、嗥叫háo 一栋dòng湍急tuān 翘起qiào【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足智多谋昂手阔步筋疲力尽B、旁门左道横行无忌惊心动魄C、无计可施不屑一顾无以附加D、自告奋勇凶神恶煞万籁俱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七年级语文第10课《最后一片藤叶》同步练习
《最后一片藤叶》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读下面的词语;用线标出注音有错的字;在后边括号里写上正确的拼音。
触摸(cùmō)( ) 忧郁(yóuyù)( ) 愚蠢(yūchǔn)( )蔑视(miěshì)( )2、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账款昵称苔藓错综复杂B、倾泻嘲弄愚蠢提心吊胆C、一幢暴燥窗槛唠唠叨叨D、纳闷疲倦颤抖面面相觑3、文章中的“最后一片藤叶”指的是什么?它与文章中的琼西、贝尔曼先生有什么关系?4、把题目《最后一片藤叶》换成《最后的常春藤叶》好不好?为什么?5、“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的“透”你觉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6、贝尔曼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有什么美好的品质?二、同步解读"有五成希望;"医生一面说;一面把苏细瘦的颤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好好护理;你会成功的。
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
他的名字叫贝尔门--听说也是个画家。
也是肺炎。
他上年纪了;身体又弱;病得很重。
他是治不好的了;今天要把他送到医院里;让他舒服一点。
"第二天;医生对苏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你成功了。
现在只剩下营养和护理了。
"下午苏跑到琼西的床前;琼西正靠在那儿;安详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
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门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
他只病了两天。
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
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
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
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了那里。
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理想。
B. 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二、书写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①这瘟神简直 ____________ 横行霸道横行无忌横冲直撞),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②乔安西躺在油漆铁床上没有力气 ________ 动弹活动移动),两眼呆望着荷兰式小窗对面的砖墙。
三、选择题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天上午,那位忙录的医生皱皱灰色浓眉,把休易叫到过道里。
B. 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行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C. 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苦地叫了一阵。
D. 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泄而下。
四、语言应用4.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引言,回答问题:________ “到了11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伸出只冰凉的手今天碰碰这个,明天碰碰那个。
医生称这位客人‘肺炎’。
这瘟神简直横行无忌,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效果?五、书写5. 根据拼音写汉字:________ (wō jù ) ________ (wēn ) _________ (jì ) _________ (huáng )六、其他题6. 解释词语不速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答题时刻:45分钟〕一、依照以下提示介绍«最后一片叶子»。
要紧人物:故事发生的环境:一句话概括情节:二、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横七竖八横行无忌趴在不屑一顾自诩牛仔三、依照语意,讲明以下加点词语。
1. 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
不速之客:2. 自诩为爱护楼上两位年轻女画家的看家猛犬。
自诩:四、体会下面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1. 你绝可不能讲肺炎先生是位老侠士。
2. 乔安西睁大着眼在望窗外,边数数,是倒着数的。
3. 藤叶还在。
4. 谁也猜不着他在又是风又是雨的夜晚上哪儿去了。
五、展开想像,写出乔安西明白真实情形后的心理活动,许多于100字。
六、阅读明白得。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
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能够讲是万籁俱寂。
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
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
如是者数日。
②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行无阻。
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看起来听到中院书房的窗纸响,翌日发觉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明显的是有猫钻了到里面去。
大致是饿极了,到里面去捉老鼠。
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翌日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了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许多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
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贯穿许多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因此殚智尽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
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个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含解析)北师大版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训练一、基础训练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答案:C解析:分析:C初次见面用“您好”,好久不见用“久违”。
故选C。
点评: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①这瘟神简直(横行霸道横行无忌横冲直撞),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②乔安西躺在油漆铁床上没有力气(动弹活动移动),两眼呆望着荷兰式小窗对面的砖墙。
答案:横行无忌|动弹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
本题要求填的有形容词有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天上午,那位忙录的医生皱皱灰色浓眉,把休易叫到过道里。
B.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行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C.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苦地叫了一阵。
D.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泄而下。
答案: C解析:分析:A”录”应是“碌”,B“行”应是“兴”,D“泄”应是“泻”。
故选C。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最后一片叶子》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一、根据以下提示信息了解《最后一片叶子》。
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环境:一句话归纳情节: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横七竖八横行无忌坐在不屑一顾自诩牛仔三、根据语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位高傲、看不到的不速之客闯入了这一带。
不速之客:2.自诩为保护楼上两位年轻女画家的看家猛犬。
自诩:四、体会下面句子表情言之有物的促进作用。
1.你绝不会说道肺炎先生就是位旧侠士。
2.乔安西睁大着眼在望窗外,边数数,是倒着数的。
3.藤叶还在。
4.谁也猜不着他在又就是风又就是雨的夜晚上哪儿回去了。
五、展开想像,写出乔安西知道真实情况后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六、写作认知。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
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
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
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
如是者数日。
②北平的窗子就是糊纸的,窗棂不阔不较窄刚好孟一只猫儿进出,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行无阻。
在春暖时节,存有一夜,我在睡梦中似的听见中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辨认出窗棂上果然撕开了一个洞,似乎的就是存有猫扣了进来。
大概就是饿极了,进来捉住老鼠。
我把窗纸堵上,不料第二天猫又去,仍从原处进出,这就并使我有些生气,一之已甚岂能再乎?第三天又出现了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绣了无数的梅花绣,我按捺不住了。
我家的厨师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全线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至灶下,鱼常被猫滚着上了墙头,怀恨在心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者了一个直观而有效率的捕猫方法。
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进出之处绑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搞一个活扣,并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式至适当放到窗棂上,便诸事完善,静待生擒。
最新北师大版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最后一片叶子》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一、根据下列提示介绍《最后一片叶子》。
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环境:一句话概括情节: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横七竖八横行无忌趴在不屑一顾自诩牛仔三、根据语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
不速之客:2. 自诩为保护楼上两位年轻女画家的看家猛犬。
自诩:四、体会下面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1. 你绝不会说肺炎先生是位老侠士。
2. 乔安西睁大着眼在望窗外,边数数,是倒着数的。
3. 藤叶还在。
4. 谁也猜不着他在又是风又是雨的夜晚上哪儿去了。
五、展开想像,写出乔安西知道真实情况后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六、阅读理解。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
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
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
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
如是者数日。
②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行无阻。
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中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猫钻了进去。
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
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了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
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
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个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
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圆箍愈紧。
2.4 《最后一片叶子》习题 (解析版)
《最后一片叶子》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锡là()蹂lìn()矮dūn()dūn()②大氅.()肆.()意横行攀.()附③忧心忡忡.()缅.()因州常春藤.()【答案】:①:镴躏墩墩②:chǎng sì pān③:chōng miǎn téng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休关切地窗外。
那儿有什么好数的呢?只有的院子,以及二十英尺外空空的砖墙。
②秋日的寒气落了藤叶,剩下几乎光光的残枝,还着风化了的砖块。
③后来,夜来临了,又起了北风,雨依旧着窗户,啪啪地从低矮的荷兰式屋檐上下来。
【答案】:①瞧了瞧空荡阴凄②摧紧贴着③刮敲击落3.为下面的语段标明标点符号。
①十二她说一会儿后是十一然后是十接着是九再后是八和七那几乎是连在一起说的②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休说。
【答案】:①“,”,“”;“”,“ “;“”“”,②“,。
”。
4.下列选项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到了11月,一个冷酷无形,医生称之为肺炎的生客,大步在“聚居地”行走,冰冷的手指到处碰人。
B.休把琼希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并且担心,琼希虽然还攀附在人生边缘上,但像叶子那么轻,那么脆弱,一旦难以支撑,就会跟叶子一样飘落下去。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我懒得等,也懒得想了,什么事儿都松手,就像一片可怜厌倦的叶子掉下来,直往下飘呀,往下飘。
【答案】:A【解析】:B项、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二、阅读提高(一)课内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第1~5题。
1.请根据课文,概括贝尔曼的性格特征。
答:2.贝尔曼从琼希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常春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答:3.为什么休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答:4.小说的结尾发生了剧烈的转折,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答:5.请以琼希的口吻给远在天堂的贝尔曼写一封信。
七年级语文上册 10 最后一片叶子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10 最后一片叶子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莴苣..(wō jù)瘟.神(wēn)横行无忌.(jì)单簧.(huáng)冷飕.飕(sōu)不屑.一顾(xiè)鬈.曲(quán)自诩.(xǔ)邋遢..(lā tā)鄙.薄(bǐ)蠢货(chǔn)趴.在(pā)2.读准多音字(1)横.七竖八:héng其他读音:hèng组词:蛮横(2)石膏.:gāo其他读音:gào组词:膏油(3)叨.念:dāo其他读音:tāo组词:叨扰(4)够呛.:qiàng其他读音:qiāng组词:呛水(5)凶神恶煞.:shà其他读音:shā组词:煞尾二、重要词语1.不速之客:未被邀请突然到来的客人。
2.瘟神: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比喻给人带来灾难的人或事物。
3.横行无忌:行动蛮横,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4.凶神恶煞:比喻凶恶的人。
5.自诩:自我夸耀。
6.邋遢:肮脏,不整洁。
7.弱不经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8.鄙薄:轻视,嫌恶。
9.黄泉: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穴,迷信的人亦指阴间。
10.鬼使神差:好像暗中有鬼神支配着一般,比喻事出意外,不由自主。
三、作家作品欧·亨利(1862—1910),美国小说家。
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意料。
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
其中一些名篇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使他享有了世界声誉。
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式结尾:不仅把悬念而且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放到小说的最后。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
第10 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10 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0 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引言,回答问题:
1.如果病人盘算起会有多少辆马车来送葬,药物的疗效就要打个对折。
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兴什幺式样,那幺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医生说这番话之前,有一句话点出了其中的道理,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
2.到了11 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伸出只冰凉的手今天碰碰这个,明天碰碰那个。
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
这瘟神简直横行无忌,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这段话采用了什幺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幺效果?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模仿它写一个句子。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同步练习】《最后一片叶子》(北师大)
《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黟县碧阳初级中学 舒晓燕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古语云:草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动弹( )牛仔( )相干( )混账( )解馋( )够呛( )模特( )对折( )3、乔安西最终脱离了危险期的根本原因是墙上画的树叶吗?4、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5、文章结尾的精彩之处在哪里?6、为什么极力刻画贝尔曼是个普通的画家,且性格怪异,缺点不少?这样写,与他最后的行动有无矛盾?【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4题。
第二天,医生对休易说,“她脱离了危险期。
你们胜利了。
剩下的事是营养和护理。
”这天下午,休易坐到乔安西躺的床上,织着条根本用不着的蓝色羊毛披肩,已经无忧无虑。
织着织着,她伸出只手连人带枕头搂着乔安西。
“有件事告诉你,小宝贝。
”她说,“贝尔曼先生得肺炎今天死在医院。
他只病了两天。
头一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房间发现他难受得要命,衣服,鞋子全湿了,摸起来冰凉。
谁也猜不着他在又是风又是雨的夜晚上哪儿去了。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灯笼,还亮着,又发现楼梯搬动了地方,几枝画笔东一枝西一枝扔着,一块调色板上调了绿颜料和黄颜料。
现在你看窗外,乖乖。
墙上还趴着最后一片藤叶。
你不是奇怪为什么风吹着它也不瓢不动吗?唉,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在墙上又画了一片。
”7、为什么说这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8、小说的结尾是,生命垂危的乔安西终于脱离了危险,而本来健康的贝尔曼却突然病逝。
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9、如果乔安西是你的朋友,你会怎么做?10、结合语段及全文内容,以《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新叶①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最后一片叶子》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引言,回答问题:
1.“如果病人盘算起会有多少辆马车来送葬,药物的疗效就要打个对折。
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兴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
”医生说这番话之前,有一句话点出了其中的道理,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
2.“到了11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伸出只冰凉的手今天碰碰这个,明天碰碰那个。
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
这瘟神简直横行无忌,害起人来一动手就几十个,但走到长着青苔、迷宫似的‘胡同区’,他放慢了脚步。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模仿它写一个句子。
答:
3.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有何异同?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它们的写法写两句话。
①“华盛顿广场往西有一小片地区的街道横七竖八,像乱摊着的小布条,名曰:胡同区。
”
②“他已年过六旬,头像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森林神,身子像小鬼,胡须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鬈曲着从头顺身子往下垂。
”
答:
二、生死信念对病人康复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文中表明乔安西生死信念变化的句子有哪些,休易和贝尔曼为鼓励乔安西树立生的信念做了些什么?请在文中划出你认为关键的句子,并在书旁或笔记本里写批注文字。
三、乔安西的命是贝尔曼用命换回来的,乔安西知道这一点后会怎么样呢?请想象,写出来,不少于150字。
发展空间
《故事会》等课外读物很受同学们欢迎,请阅读下面这篇选自《故事会》2003年第9期的文章,回答问题。
99次生命的闪光
——讲述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
叶林生
今年,世界各地时有地震发生,灾难哪!说起地震带给人类的那种惊心动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
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名叫志强,女的名叫红英,说起那年的
唐山地震,那情景,他们还历历在目呢。
灾难降临的那天夜里,这夫妻俩住在人防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里。
丈夫当过兵,以前也参加过抗震救灾,一阵地动山摇过后,丈夫从伤痛中醒过来,黑暗中,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挣扎着摸索到妻子。
妻子整个身子全被卡进了混凝土预制板的缝隙里,只露出头和一只左手,她伤得很重,在绝望地呻吟着,丈夫吃力地用双手扒动着妻子,但这时又是一阵余震,他又被死死地压到了预制板下。
丈夫再一次从昏迷中醒来,这时,他的大半个身子也已经不能动弹了,只有一条右胳膊能伸出去摸到妻子的手。
妻子吃力地问他:“我们能出去吗?会有人来救我们吗?”丈夫打起精神安慰她,可他自己伤得也重,只感到神志越来越模糊,不知又过了多久,妻子的呻吟声越来越弱,她说:“我好累,我要睡了……”丈夫在混混沌沌中猛然一怔:不,不能啊!妻子要是这么睡过去,或许就再也不会醒来了!于是他强撑着用力摇晃着妻子的手,又不停地抓着她的手在地上揉搓着。
忽然,他的手碰到了一个小小的东西,一摸,是一只小小的硬纸盒,再仔细一摸,里面装着一根根带圆头的小棒子,啊,是满满一盒火柴呀!他连忙摸出一根,一划,“嚓,”一片耀眼的亮光顿时照在两个人的面前!
妻子在黑咕隆咚的地下呆久了,这时立刻激动得喊了起来:“啊,有火柴了,有亮光了,不怕了!”但是一根火柴毕竟很快就燃尽了,眼前又是一片黑暗,妻子急了,对丈夫说:“你接着划,快,再划一根呀!”
丈夫沉默了一会,说:“一盒火柴只有100根呀,要是一根接一根地划,很快就会划完的,不如这样,我拿火柴盒,你拿火柴棒,你在我的手上捏3000下,就递一根给我划,一根燃完后你再捏3000下,就划第二根,这样慢慢地划,兴许没用完这99根火柴,救我们的人就来了……”丈夫是想用这种办法,来转移妻子的恐惧和绝望,给她希望。
听丈夫这么一说,妻子答应了,于是,她抓住丈夫的手一下一下地捏着,这样大约每隔二三十分钟,两个人的眼前就有一片亮光出现。
点完了第70根火柴,妻子在黑暗中慢慢松开了手:“怎么还没有人来救我们呀?”丈夫说:“别急呀,还有30根火柴没划过呀,或许……救我们的人就在划下一根火柴时到呢……”妻子吃力地说“我再也没力气捏你的手了……”丈夫抓起妻子的手说:“要不这样,我搭着你的手腕,你的脉搏跳动3000次我就划亮一根火柴,好吗?”妻子顺从地答应了。
就这样,妻子的脉搏在跳动,火柴也在一根一根地划着,第80根,81根,82根,83根……
就在他们划亮第99根火柴的时候,“咚”,“哗……”地层上面隐隐传来了响动声,声音
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接着一片亮光一闪,他们俩终于被救援的人们发现了!
事后这对夫妻才知道,他们在地层深处整整被埋了七天八夜,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命的极限,而同样被埋在里面的另外12个人,都已在两天之前相继死去……
1.给加点字注音。
扒.动()动弹.()猛然一怔.()摇晃.()揉搓
..()2.先猜测下面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特点,再查证词典,最后选两个词造句。
惊心动魄历历在目地动山摇混混沌沌黑咕隆咚
3.从故事所蕴涵的思想、情节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三方面,比较《99次生命的闪光》和《最后一片叶子》。
然后就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待通俗读物的不同态度,写写你自己的理解,不少于150字。
答:
参考答案
收获平台
一、1.“这成希望取决于她抱不抱活下去的决心。
”
2.特点是把“肺炎”比拟为人,“肺炎”的传播形在人的行为动作中得以表现。
具有形象有趣表达的效果。
“肺炎”是人类疾病之一,是人类情感贬斥的,写得如此“人性化”,情感反差造成了幽默效果。
仿句略。
3.相同之处:都用彼物比此物,写得形象可视。
不同之处:①中彼物和此物属于不同类别,是比喻;②中彼物和此物属于同类别,是比较。
仿句略。
二、表现乔安西信念变化的语句:①“5片藤叶。
那根藤上的。
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完了。
早三天我已以明白。
难道医生没对你说?”(对活下去没信心,安然等死。
)②“又掉了一片。
汤我也不要。
只剩下4片叶子了。
要是天黑前我看到最后一片掉下来就好,见到了我也好闭眼。
”(急于就死,但又极重死前心愿,极关注自己“死”的过程,并把它物化为5片藤叶掉落的过程,这多省流露出一些潜意识中对生的留恋。
)③“我不愿再等。
也不愿想什么。
一切我都不要了,只愿像一片没有了生命力的败叶一样,往下飘,飘。
”(“不愿再等,不愿想什么”说明病更苦,坚持得更累;把死与飘落等同显出浪漫,是画家的特性还是对生的向往使然?)④“我还以为晚上它准会掉。
我听见了风声。
今天它会掉的,我的死期也就来了。
”(对活无信心,对“它”很在意。
)⑤“休易,我太不应该。
不智能怎么鬼使神差的,那片叶老掉不下来,可见我原来心绪不好。
想死是罪过。
你这就给我盛点鸡汤来,还
有牛奶,牛奶里搁点葡萄酒——等等!先拿面小镜子来,再把几个枕头垫到我身边,让我坐起来看你烧菜。
”(生的信念终于战胜了对死的等待,乔安西复活了!)
表现休易的有关语句:①“医生走了以后,休易到画室里哭了一场,把一条日本餐巾全哭湿了。
哭过以后她拿着画板昂首阔步走进乔安西的房间,还一边吹口哨。
”(哭得厉害,朋友将逝之伤悲非同寻常。
“昂首阔步”“吹口哨”大概是想给朋友生的鼓舞和勇气吧?)②“今天上午医生还对我说,你很快好起来的希望是——让我想想他的原话来着——对啦,他说你的希望有九成!来,喝点儿汤,喝了我就再画画,卖给编辑,得了钱给你这病娃娃买名牌紫葡萄酒,再买点猪排,绝对值我自己解谗。
”(善意的谎言,汤酒猪排的诱导,希望朋友向往生的美妙,重拾生的信念。
)
表现贝尔曼的有关语句:“头一天早上看门人的楼下房间隔现他难受得要命,衣服、鞋子全湿了,摸起来冰凉。
谁也猜不着他在又是风又是雨的夜晚上哪儿去了。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灯笼,还亮着,又发现楼梯搬动了地方,几枝画笔东一枝西一枝扔着,一块调色板上调了绿颜料和黄颜料。
现在你看窗外,乖乖。
墙上还趴着最后一片藤叶。
你不是奇怪为什么风吹着它也不飘不动吗?唉,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在墙上又画了一片。
”(侧面描写。
贝尔曼为鼓励乔安西重拾生的信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唤醒生命的作品当然是杰作。
)
三、略。
⊙发展空间
1.bā;tán;zhèng;huàng;róu cuō。
2.略。
3.略。